《中医妇科学》学习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指南
本课程以“十二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医妇科学》为教材,分总论、各论、附论三部分。在总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妇女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妇科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保健等。在各论中,根据中医妇科文献记载与实际工作需要,设立了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在附论中介绍了西医妇产科基本理论,妇科检查与辅助检查,生理产科基础知识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和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中医妇科学》突出了“女性生殖藏学”、“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冲任学说”,着重提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月经产生机理的理论,肾气是起主导和决定作用,而且在妊娠和带下产生的机理离不开“肾气-天癸-冲任”的环路,体现出“肾主生殖”的理论;在病理特点提出了四大病因和三大病机,强调了冲任二脉在妇科病机的重要性,指出了冲任督带上联十二经脉与脏腑相同下联胞宫,是一个整体关系,在生理上表现“经、孕、产、乳”,病理上表现“经、带、胎、产、杂;妇科疾病脏腑以肾、肝、脾为主,辨证方法以脏腑和气血辨证为主,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是补肾滋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
中医妇科疾病的辨证和治疗同样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按照阴阳气血、寒热虚实进行整体辨证,月经病辨证体现期、量、色、质,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进行治疗,崩漏、闭经、痛经为临床常见病,“经水出诸肾”,治疗月经病常需要补肾治疗;带下病以量、色、质、味为辨证要点,完带汤临床经常应用;妊娠病治疗注重补肾安胎,寿胎丸的应用保胎经久不衰;产后病的特点多虚多瘀治疗以养血活血,生化汤治疗产后病首当其冲。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诸学科中的一大学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妇女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形成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中医妇科学的基本原理,才能明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