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8中国历年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中国历年主要统计数据(1949-2018)
89,677.1 10,940 99,214.6 12,113 109,655.2 13,394 120,332.7 14,706 135,822.8 16,603 159,878.3 19,553 183,217.4 22,860 21,192.4 27,521 257,305.6 35,503 300,670.0 45,943 348,517.7 51,017 412,119.3 60,872 487,940.2 75,515 538,580.0 85,322 592,963.2 95,704 641,280.6 104,385 685,992.9 110,155 740,060.8 111,379 820,754.3 121,435 900,309.5 136,082
-5
-10
-15
-20
-25
-30
-35
GDP增长率(%)
人均GDP增长率(%)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4 6.0266 1470
910.8
6.8 150
4.2 6.1465 1199
1,029.0
15.0 166
10.7 6.2828 1363
1,069.3
5.1 168
1.2 6.4653 1825
1,308.2
21.3 200
19.0 6.5994 1341
1,440.4
8.8 216
1990-2018中国历年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年同比增长 率(%) 12.81 20.17 36.45 35.26 24.28 8.19 11.63 15.63 10.09 20.09 8.90 7.07 10.13 14.28 8.72 11.94 12.65 12.20
1990-2018中国历年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M1值
(万亿)
19.21
种:人民币 元
3.90
54.39
6.60
177.02
8.00
2.20
53.86
4.00
180.17
8.30
41.90 65.09
6.7 6.7
备注:本表数据精心收集、整理,数据可靠。
M0=流通中现
金。指银行体 M1=M0+单位
活期存款。指
M0加上单位
在银行的活期
存款
1.6
2.03
2.0
4.22
2.5
2.77
M2=M1+单位 定期存款+个 人的储蓄存款 +证券公司的 客户保证金。 M2与M1的差 额,即单位的 定期存款和个 人的储蓄存款 之和,通常称 作准货币。
15.5 8.5 13.7 14.7 10.3 10.4 9.3 8.3 8.7 8.5 8.7 9.2
0.3 17.1 4.0 0.6 2.1 1.2 0.9 3.0 0.6 -2.3 -2.7 -2.9
13.9%
26.17
26.17
4.69
34.52
4.82
13.1%
16.78
16.78
6.07
29.46
6.08
10.9%
18.88
18.88
7.61
25.25
中国各经济成分历年发展情况
中国各经济成分历年发展情况中国各经济成分历年发展情况工业企业单位数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的工业企业,股份制经济包括股份合作制经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同。
说明:在九十年代以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企业工业单位数在逐年递减,而私营与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在逐年增加,其中私营与个体经济增加最为迅速。
但是在09年之后私营与个体经济因遭受次贷危机,企业工业单位数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其余经济相对而言保持稳定。
各经济成分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重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很低,而且还存在大量的城乡个体经济。
之后到1955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城乡个体经济产值逐步减少,而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但到六十年到以后国有经济产值逐渐减少,而集体经济则快速发展,取得越来越多的份额。
而后到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到了九十年到以后,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总产值所占比重均逐步减少,相对的私营与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则逐步取得较大比重,其中以私营与个体经济发展最为迅速。
各经济成分投资情况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以后各种经济成分的投资资金均明显增多,其中以国有经济、私营与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增长最为迅速,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联营经济、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投资增长较为缓慢。
各经济成分单位就业人员与平均工资说明: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国有和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成分中的就业人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在九十年代初达到最大值。
之后随着私营与个体、股份制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特别是私营与个体经济,吸收了大批的就业人员,从而在公有制经济中从业的人数大幅减少。
这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名的下海潮。
说明:观察以上两幅图,从纵向上来看,自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各种经济成分经济均得到快速发展;从横向上来看,在各种经济成分中,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居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之上,在九十年代初甚至达到全国平均工资的两倍以上;而集体制经济最低,长期居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之下。
中国交通年鉴2018:中国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78-2017)(一)
亿元 3645 4546 9016 18668 60794 99215
第一产业
亿元 1028 1372 2564 5062 12136 14945
第二产业
亿元 1745 2192 3867 7717 28679 45556
内:工业
亿元 1607 1997 3449 6858 24951 40034
第三产业
2.年末就业人员数
万人 40152 42361 49873 64749 68065 72085
内:职工人数
万人 9499 10444 12358 14059 14908 11259
3.国民生产总值(应为国民总收入)
亿元 3645 4546 9041 18718 59811 98000
4.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78-2017)(一)
指标
单位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1.年末人口数
万人 96259 98705 105851 114333 121121 126743
内:城镇人口数
万人 17245 19140 25094 30195 35174 45906
26396 14503 11893
31649 16549 15101
38760 20457 18304
18》
2004年 129988 54283 74264 10576 159454 159878 21413 73904 65210 64561 9304 201722 36239 70477 -
2005年 130756 56212 74647 10850 183617 184937 22420 87598 77231 74919 10666 251620 39451 88774 -
1990-2020中国历年GDP和M2以及CPI数据统计表
0.82
24.4
0.89
23.0
0.94
24.7
0.99
22.5
0.97
10.3
1.00
12.3
1.07
16.9
1.15
16.7
1.24
15.6
1.34
8.5
1.36
3.5
1.44
8.6
1.54
8.6
1.63
8.4
1.59
0.9
1.63
5.4
1.64
3.1
1.57
-1.1
2008年 3.42
12.7
16.62
9.1
47.52
17.8
31.40
9.6
5.9
1.51
2.3
2009年 3.82
11.8
22.00
32.4
60.62
27.6
34.09
9.2
-0.7
1.78
19.1
2010年 4.46
16.7
26.66
21.2
72.59
19.7
40.12
10.4
3.3
1.81
6.0
2011年 5.07
13.7
8.2
82.74
6.9
1.6
2.03
-0.3
2018年 7.32
3.6
55.17
1.5
182.67
8.1
91.93
6.7
2.1
1.99
-0.7
2019年 7.70
5.4
57.60
4.4
198.60
8.7
98.85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国民总收入也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一、1980年代的国民总收入中国的国民总收入增长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在当时,中国经济起步较晚,国民总收入相对较低。
然而,通过引进外商投资、开放市场以及推动内部市场改革,中国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国民总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二、1990年代的国民总收入进入1990年代,中国的国民总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得益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业务大幅增加,为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储备。
此外,内需市场的发展也对国民总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21世纪初的国民总收入进入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民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这一时期加快,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逐渐转变为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这为国民总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四、近年来的国民总收入近年来,中国的国民总收入继续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国民总收入超过了100万亿元人民币。
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结果,也反映出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五、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国民总收入是衡量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则是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一般来说,国民总收入包括GDP、财富收入、福利收入和国际收支等各个方面。
因此,当GDP增长时,国民总收入也有望增加。
六、国民总收入的影响因素国民总收入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率是影响国民总收入的关键因素。
其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会对国民总收入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政府的经济政策、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也会对国民总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统计(1978-2012)
中国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统计(1978-2012)中国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统计(1978-2012)单位:%指标1978年1990年2000年2011年2012年人口城镇17.926.436.251.352.6 乡村82.173.663.848.747.4就业人员第一产业70.560.15034.833.6 第二产业17.321.422.529.530.3 第三产业12.218.527.535.736.1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28.227.115.11010.1 第二产业47.941.345.946.645.3 第三产业23.931.53943.44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镇72.579.797.197.4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47.253.852.552.153 进口总额52.846.247.547.947财政收入中央15.533.852.249.447.9 地方84.566.247.850.652.1财政支出中央47.432.634.715.114.9 地方52.667.465.384.985.1农林牧渔业产值农业8064.755.751.652.5 林业 3.4 4.3 3.8 3.8 3.9 牧业1525.729.731.730.4 渔业 1.6 5.410.99.3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大型企业56.339.548.5 中型企业12.932.322.6 小型企业30.828.228.9在校学生数大学生0.4 1.2 2.611.712.4 中学生30.827.135.538.137.4小学生68.871.761.950.250.2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39.745.246.239.839.2 注册护士16.42528.236.237.4注:2011年起.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发布口径改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摘编自《中国统计摘要2013》。
中国gdp增速历年
中国gdp增速历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GDP增长率的大小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快慢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的时间长短。
下面是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的详细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1990年,GDP:18873亿元,增长率3.9%1991年,GDP:22006亿元,增长率9.3%1992年,GDP:27195亿元,增长率14.2%1993年,GDP:35673亿元,增长率13.9%1994年,GDP:48638亿元,增长率13.0%1995年,GDP:61340亿元,增长率11.0%1996年,GDP:71814亿元,增长率9.9%1997年,GDP:79715亿元,增长率9.2%1998年,GDP:85196亿元,增长率7.8%1999年,GDP:90564亿元,增长率7.7%\2001年,GDP:110863亿元,增长率8.3%2002年,GDP:121717亿元,增长率9.1%2003年,GDP:137422亿元,增长率10.0% 2004年,GDP:161840亿元,增长率10.1% 2005年,GDP:187319亿元,增长率11.4% 2006年,GDP:219439亿元,增长率12.7% 2007年,GDP:270232亿元,增长率14.2% 2008年,GDP:319516亿元,增长率9.7%2009年,GDP:349081亿元,增长率9.4%2010年,GDP:413030亿元,增长率10.6% 2011年,GDP:489301亿元,增长率9.5%2012年,GDP:540367亿元,增长率7.9%2013年,GDP:595244亿元,增长率7.8%2014年,GDP:643974亿元,增长率7.3%2016年,GDP:743586 亿元,增长率6.7% 2017年,GDP:82.71万亿元2018年,GDP: 900309亿元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GDP大致经历几个阶段:1956年突破1千亿元,1982年突破5千亿元; 1986年中国GDP过万亿元;2001年过10万亿元;2012年过50万亿元;2014年,中国GDP总量过60万亿元;2016年,中国GDP总量过70万亿元;2017年,中国GDP总量过80万亿元。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
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
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中经网历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Y
Z
AA
AB
AC
AD
AE
AF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1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上年=100)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上年=100)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上年=100)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上年=100)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上年=100)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上年=100)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上年=100) (上年=10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四川省 年 113.08 111.32 110.73 110.1 110.2 109.1 105.6 109 108.98 110.25 111.35 112.73 112.61 113.5 114.5 111 114.45 115.1 115 112.55 110 108.5 107.9 107.7 贵州省 年 110.4 108.4 107.5 108.9 109 108.5 108.35 108.65 108.75 109.06 110.08 111.4 112.7 112.8 114.8 111.3 111.44 112.8 115 113.57 112.5 110.8 110.7 110.5 云南省 年 111.09 112.18 111.74 110.4 109.4 108.13 107.22 107.12 106.82 108.99 108.82 111.33 108.9 111.6 112.2 110.6 112.07 112.3 113.7 112.96 112.1 108.1 108.7 108.7 西藏自治区 年 115.51 115.66 117.89 113.23 111.3 110.2 109.64 109.41 112.68 112.88 111.95 112.06 112.1 113.3 114 110.15 112.38 112.3 112.7 111.78 112.1 110.8 111.01 110 陕西省 年 112.1 108.6 110.4 110.2 109.2 109.1 108.35 109.03 109.8 111.06 111.8 112.86 113.7 113.9 115.8 116.4 113.62 114.6 113.9 112.86 111 109.7 107.85 107.6 甘肃省 年 111.57 110.78 110.36 111.5 108.5 109.2 108.35 108.71 109.76 109.86 110.74 111.51 111.85 111.51 112.3 110.14 110.29 111.8 112.52 112.56 110.81 108.89 108.08 107.6 青海省 年 109.65 108.12 108 108.6 109.04 108.92 108.16 108.96 111.71 112.08 111.86 112.29 112.17 113.3 113.5 113.5 110.14 115.3 113.5 112.25 110.8 109.2 108.2 108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年 110.29 107.66 109.5 118.1 107.6 108.5 108.7 109.76 110.09 110.21 112.66 111.2 110.94 112.7 112.7 112.58 111.92 113.5 112.1 111.5 109.85 108 108 108.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40 34.09 40.12 47.31 51.95 58.80 63.61 68.90 74.41 82.74 41.90 65.09
9.6 9.2 10.4 9.3 7.7 7.8 7.3 6.9 6.7 6.9 6.7 6.7
5.9 -0.7 3.3 5.4 2.6 2.6 2 1.4 2 1.6 2.0 2.5
9.06 32.35 21.19 8.71 6.49 9.27 3.19 15.20 21.40 11.80 6.60 4.00
47.52 60.62 72.59 85.16 97.41 110.65 122.84 139.23 155.01 167.68 177.02 180.17
17.77 27.58 19.73 17.32 14.39 13.60 12.20 13.30 11.30 8.20 8.00 8.30
1.87 2.18 2.69 3.53 4.82 6.08 7.12 7.90 8.44 8.97 9.93 10.97 12.03 13.58 15.99 18.39 21.09 25.73
修正数%)
3.9% 9.3%
3.1% 3.4% 6.4% 14.7% 24.1% 17.1 8.3% 2.8% -0.8% -1.4 0.4 0.7 -0.8 1.2 3.9 1.8 1.5 4.8
年同比增长 率(%)
M1值
(万亿)
年同比增长 率(%)
M2值
(万亿)
年同比增 年同比增长 GDP(万 亿)(核实修正 长率 (核实 率(%)
数)
CPI
(通货膨胀 率%)
M2/GDP 0.82 0.89 0.94 0.99 0.97 1.00 1.07 1.15 1.24 1.34 1.36 1.44 1.54 1.63 1.59 1.63 1.64 1.57
0.26 0.32 0.43 0.59 0.73 0.79 0.88 1.02 1.12 1.35 1.47 1.57 1.73 1.97 2.15 2.40 2.71 3.04
12.81 20.17 36.45 35.26 24.28 8.19 11.63 15.63 10.09 20.09 8.90 7.07 10.13 14.28 8.72 11.94 12.65 12.20
19.21 24.21 35.89 38.78 26.17 16.78 18.88 22.13 11.85 17.67 5.31 5.99 7.09 8.41 9.60 10.73 12.60 15.26
19.21 24.21 35.89 38.78 26.17 16.78 18.88 22.13 11.85 17.67 15.95 12.65 16.82 18.67 13.58 11.78 17.48 21.00
3.42 3.82 4.46 5.07 5.47 5.86 6.03 6.32 6.83 7.06 6.96
12.65 11.77 16.69 13.71 7.71 7.16 2.88 4.90 8.10 3.40 3.90
16.62 22.00 26.66 28.98 30.87 33.73 34.81 40.10 48.66 54.38 54.39
15.5 8.5 13.7 14.7 10.3 10.4 9.3 8.3 8.7 8.5 8.7 9.2
0.3 17.1 4.0 0.6 2.1 1.2 0.9 3.0 0.6 -2.3 -2.7 -2.9
称作准货币。
GDP+CPI M2-GDP-7.2 28.0 18.3 12.1 7.0 6.2 8.8 9.0 8.3 11.2 14.0 12.2 12.6 17.8
11.8 8.7 6.7 -4.7 -0.5 5.0 5.5 5.8 6.5 1.5 6.6 6.6 6.4 -1.1 3.4 1.1 -3.1
1990-2018中国历年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年 份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M0值
(万亿)
计量币种:人民币 元
1.51 1.78 1.81 1.80 1.88 1.88 1.93 2.02 2.08 2.03 4.22 2.77
7.13 2.20 53.86 度 备注:本表数据精心收集、整理,数据可靠。
M0=流通中现金。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M1=M0+单位活期存款。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的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1.53 1.93 2.54 3.49 4.69 6.07 7.61 9.10 10.45 11.99 13.46 15.83 18.50 22.12 25.41 29.88 34.56 40.34 26.52 31.27 37.31 34.52 29.46 25.25 19.58 14.83 14.73 12.27 17.60 16.86 19.57 14.86 17.57 15.68 16.73
14.2% 13.9% 13.1% 10.9% 10.0% 9.3% 7.8% 7.6 8.4 8.3 9.1 10 10.1 10.4 11.1 13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上半 2018年 年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