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梳理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下水groundwater/subsurface water以各种形式埋藏在地壳空隙中的水,包括包气带和饱水带中的水。
3.2 包气带/非饱和带vadose zone/unsaturated zone地表与潜水面之间的地带。
3.3 饱水带saturated zone地下水面以下,土层或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
含水层都位于饱水带中。
3.4 潜水unconfined water / diving water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3.5 承压水confined water/artesian water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3.6 地下水补给区groundwater recharge zone含水层(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区域。
对于潜水含水层,补给区与含水层的分布区一致;对于承压含水层,裂隙水、岩溶水的基岩裸露区,山前冲洪积扇的单层砂卵砾石层的分布区都属于补给区。
3.7 地下水排泄区groundwater discharge zone含水层(含水系统)中地下水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失去水量的区域,如天然湿地分布区、地下水集中开采区、接受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分布区等。
环境影响技术导则2016 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016
1 总论1.1任务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受XXXXXXX委托,我公司开展XXXXXXX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通过资料收集、现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现状监测等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的相关技术方法,编制完成了《XXXXXXX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环境保护局、XX水务局、XXX垃圾填埋场、河北众智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2年10月28日);(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5)国务院国发[2015]17号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5.4.2);(6)国务院国发[2012年]3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2.1.12);(7)河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3.25);(8)河北省八届人大常委会《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1997.10.25);(9)河北省人大第80号公告《河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6.12.17);(10)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冀环控[2009]4号《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11)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冀环控[2009]5号《关于印发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的通知》;(12)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环发[2013]49号,《关于印发<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3年4月22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知识点梳理总结
地下水导则梳理总结1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1、潜水含水层2、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2地下水工作程序1、准备阶段搜集和分析有关国家和地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工作,进行现状评价。
3、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
4、结论阶段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控措施,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完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工作流程图3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一览表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评价要求5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1调查与评价原则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勘察)与类比考察相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
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监测或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等方法获取。
对于一、二级评价的改、扩建类建设项目,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的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
对于长输油品、化学品管线等线性工程,调查评价工作应重点针对场站、服务站等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地区开展。
5.2调查评价范围1、基本要求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现状,反映调查评价区地下水基本流场特征,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为基本原则。
HJ610-2016 地下水导则 术语和定义-领航环评学堂
1. 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 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 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地下水环境 保护目标
术 语
掌 握 补 充
球球每日语音公众号:环保人; 导则和方法泥妞每日十题:环保之家论坛;
更多解析,请关注领航环评学堂!
球球每日语音公众号:环保人; 导则和方法泥妞每日十题:环保之家论坛;
九品自编题:环评爱好者
领航环评学堂
QQ群: 115671626;489870243
YY频道号: 45413466
更多解析请继续关注
球球每日语音公众号:环保人; 导则和方法泥妞每日十题:环保之家论坛;
九品自编题:环评爱好者
领航环评学堂
QQ群: 115671626;489870243
YY频道号: 45416年1月7日实施
1. 调整、补充和规范了相关术语和定义; 2. 调整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位为调查内容; 3. 调整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定依据; 4. 调整了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方法;
水文地质条件
供水小于一定规模(供水人口 一般小于1000 人)的地下水饮 用水水源地。
分散式饮用水 水源地 地下水环境 现状值
建设项目实施前的地下水 环境质量监测值。
术 语
掌 握 补 充
球球每日语音公众号:环保人; 导则和方法泥妞每日十题:环保之家论坛;
九品自编题:环评爱好者
领航环评学堂
QQ群: 115671626;489870243
地下水
地下水背景值
球球每日语音公众号:环保人; 导则和方法泥妞每日十题:环保之家论坛;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近些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人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各种民用和工业用水逐渐增多,对水的环保质量也越来越重视。
我国对地下水的水质情况进行调查,对地下水环境的管理及地下水环境的保护的工作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到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实施,也标志着我国对地表水环境的研究逐步向地下水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延伸,是环保体系走向健全的又一重大举措。
标签:地下水环境影响问题建议0前言地下水对城乡居民的需求和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水资源的组成部分就是地下水,我国对地表水的保护工作一直很关注,对地表水的环境保护都有很多的研究工作,长期以来对地下水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建设环境影响的评价中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非常的少,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了一套适用我国现状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就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简称导则。
1地下水环境污染的现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国土资源部对我国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查,平均达到一至三级的水质标准的占全国总量的63%,剩下70%的是达到四级至五级标准的水质。
从地域上看,我国南方地区多处于沿海地区,大部分的水质较好,有90%以上的水质都达到了一至三级的标准,但是处于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与地面距离较短,容易受污染,导致水质较差;北方地区大多属于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这种地区的水质较好,但是中部平原区和海滨地区的水质相对较差[1]。
根据对沿海及沿水地区和发达城市的地下水的污染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城市的地下水都检测出有毒微量污染。
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对重要城市地下水水质检测的工作,检测出有73.8%的水质质量达到四级五级,23.9%的水质质量达到三级,而达到一级二级的地下水质量的总数只占总量的 2.3%。
总体来说全国的地下水水质基本分类就是良好或较差,通常深层地下水的质量比浅层地下水的质量要优秀,开采的密度小的地方比开采密集的地方地下水质量要好。
【干货】新旧地下水《导则》现状监测对比及注意事项
【干货】新旧地下水《导则》现状监测对比及注意事项1、新旧地下水导则现状监测变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变化2016年1月7日,环保部发布2016年第1号公告,公布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替代HJ 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这是该标准的第一次修订,现将该标准涉及“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章节主要变化总结如下:HJ 610-2016 HJ 610-20118.3.8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8.3.4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8.3.3.1 8.3.4.18.3.3.2(新增条款)8.3.4.2(被删除)8.3.3.3 现状监测点的布设原则8.3.4.3 现状监测点的布设原则8.3.3.3 a)监测点布设删除“主要现状环境水文问题”的地点;8.3.4.3 a)对于“当现有监测点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深度要求”的情况,由原来的“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扩大到所有项目。
8.3.3.3 b)8.3.4.3 b)删除“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隔水底板,承压水监测井中的目的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止水良好。
”8.3.3.3 c)8.3.4.3 c)8.3.3.3 d)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1)新增内容;2)“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7个点/层”中含水层改为潜水含水层;删除“评价区面积大于100 km2时……”的相关要求;新增“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3-5 个。
” 3)“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5个点/层”中含水层改为潜水含水层;删除“评价区面积大于100 km2时……”的相关要求;新增“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2-4个。
”4)“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3个点/层”中含水层改为潜水含水层;新增“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1-2个。
地下水导则2016
3.8 地下水排泄区 groundwater discharge zone 含水层的地下水向外部排泄的范围。
3.9 地下水径流区 groundwater runoff zone 含水层的地下水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的流经范围。
i
HJ610-2016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护环境,防止地下水污 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于 2011 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调整、补充和规范了相关术语和定义; ——调整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位为调查内容; ——调整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定依据; ——调整了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方法; ——修改简化了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要求; ——强化并明确了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相关要求; ——删除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文件编写的要求; ——增加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章节; ——修订了附录,补充了附录 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附录 C、附录 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提出。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6 年 1 月 7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6 年 1 月 7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第五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第五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五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第五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污染源概化包括排放形式与()的概化。
A.排放规律B.排放影响C.排放功能D.排放目标【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污染源概化包括排放形式与排放规律的概化。
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排放形式可以概化为点源、线源、面源;排放规律可以概化为连续恒定排放或非连续恒定排放以及瞬时排放。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2013年真题]A.1:5000B.1:10000C.1:50000D.1:100000【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规定,一级评价要求场地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不低于1:10000比例尺,调查评价区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不低于1:50000比例尺。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的环境影响。
A.正常与非正常两种状态下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C.正常状态下D.事故状态下【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要求有:①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识别应在初步工程分析和确定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正常状况和非正常状况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②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
[2013年真题]A.确定评价重点B.现场勘探C.室内资料分析D.地下水监测【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规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和结论阶段。
优化评价内容 严控新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解读
第38卷第4期2016年7月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Vol.38,No.4Jul.,2016优化评价内容严控新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解读梁鹏1>2,周俊1>2(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〇〇〇12;2.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聚焦于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简 化了程序,优化了方法,强化了环保措施,提高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解读其主要条款修订原因与依据,提出了如 敏感程度分区、污染源强等内容的操作建议,并结合执行过程中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后期跟踪完善建议。
关键词:依法环评;环评;地下水;导则;解读DOI:10. 14068/j.ceia. 2016.04.005中图分类号:X820.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6444(2016)04 -0018 -04环境保护部于2016年1月7日颁布了《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 — 2016)(以下 简称《导则》),并替代HJ610 — 2011实施。
为全面了 解《导则》修订的背景和内容,更好地指导与规范地下水环评,对其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1修订的必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 —2011)的颁布填补了我国环评技术体系中地下水环境要素的空白,完善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 内容,也正式拉开了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事前监管的 序幕,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均 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我国环境管理的逐步加强和 细化,环评技术及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011版 导则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诸如评价等级判定过于复杂、现状调查周期过长、环境影响预测空泛、地下水环 境保护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2 〇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夯 实了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更加明确了各部门 分工,而2011版导则的技术条款存在着较多部门职能交叉,需根据部门职责进一步梳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地球上,地下水被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方面。
地下水环境的质量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突显其重要性。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指针对特定工程、活动或政策等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文件。
它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和评价标准,以评估潜在的、现实的以及长期的地下水环境风险。
导则为地下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确保了地下水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
导则的编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下水资源的敏感性、地质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现有的地下水环境状况等。
在评价方法上,导则应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采用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结合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得出可靠的评估结论。
导则应该明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它应涵盖地下水环境的所有方面,包括水质、水量、水动力学、水资源保护等。
导则可以在不同的评价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评估,既能对地下水环境的现状进行评估,也能对潜在的和长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在导则中,需要考虑各种潜在的地下水污染源。
这些污染源可以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残留物、地下储存设施、交通运输活动等。
导则应该明确不同污染源的特性和影响,并根据其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导则还应考虑到地下水环境的生态保护。
地下水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其中包括多种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
导则应该确保不仅评估地下水的化学特性,还要考虑到生态系统对污染的敏感性和恢复能力,以保护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最后,导则还应明确评价结果的使用和管理。
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相关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决策部门、企业和公众等。
评价结果应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环境。
此外,导则还应明确评价结果的监督和管理措施,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评价内容 严控新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解读
Strictly Preventing Groundwater from Pollution by Implementing the GW-EIA—— Interpretation of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Assessment-Groundwater Environment ( HJ
610-2016)
作者: 梁鹏[1,2];周俊[1,2]
作者机构: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 [2]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
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出版物刊名: 环境影响评价
页码: 18-21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4期
主题词: 依法环评 环评 地下水 导则 解读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聚焦于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简化了程序,优化了方法,强化了环保措施,提高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解读其主要条款修订原因与依据,提出了如敏感程度分区、污染源强等内容的操作建议,并结合执行过程中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后期跟踪完善建议。
环保部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环保部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环境保护部1月14日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替代2011版地下水导则,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聚焦在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上,从技术层面优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总页数】1页(P57-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3
【相关文献】
1.优化评价内容严控新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解读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将实施
3.优化评价内容严控新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解读
4.生态环境部发出公开征求《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5.环保部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钢铁建设项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解读及评价要点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解读及评价要点学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我理解啊,这个导则首先得明确评价的目的是啥,就是为了了解地下水在受到各种项目影响后的环境状态变化呗。
比如说有个大型工厂要新建,那地下水可能会被污染,这个时候我们做评价就是要找出到底会受到多大的污染、范围有多广之类的。
然后关于评价工作的程序,我总结它就像流水线似的,一环扣一环。
从开始的资料收集,这一步可太重要了,资料收集不全那后面的工作都得受影响。
就像炒菜,要是食材准备少了,那这菜肯定做不好。
我就曾经在做一个模拟项目的时候,忽略了周边地质历史的资料收集,结果导致后面对地下水的走势判断都出现了偏差,所以说这个环节一定要细心。
这里面有个评价等级确定的要点。
我理解这得根据项目的类型、规模还有地下水的敏感程度等来划分。
比如说地下水饮用水源地附近的项目,肯定要比远离水源地的项目评价等级要高。
这等级高吧,意味着咱们要做的研究工作就更多更细致。
在现状调查这一块,也是重重之重。
地下水文地质条件怎么调查?要搞清楚地层结构、地下水的水位、流向这些。
对了还有个要点,地下水的水质也是现状调查不能少的部分。
我记得上次做案例分析的时候,差点就忘了调查一种特殊污染物的含量,还好后面检查的时候发现了,所以这些调查内容经常要反复检查,确认没有遗漏。
监测点的布置也是个有点头疼的事情。
我觉得没有一个非常固定的模式,得根据场地情况、评价等级等来灵活调整。
这就好比下棋,不同的棋局咱得采取不同的策略。
至于影响预测这一块,我理解它就是根据掌握的资料对未来地下水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预判。
但是这里面有很多模型、公式,我有时候也对这些公式的理解有点混乱。
比如说那个弥散系数的确定,不同的方法算出来结果差异还挺大的,这就是我目前还在不断学习,想要弄清楚的地方。
在评价结论撰写方面,一定要简洁明了。
把前面调查、预测的结果综合起来,告诉别人这个项目到底对地下水有没有不可接受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梳理总结
地下水导则梳理总结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1、潜水含水层2、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地下水工作程序1、准备阶段搜集和分析有关国家和地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工作,进行现状评价。
3、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
4、结论阶段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控措施,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完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工作流程图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一览表类别内容要求1、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基本要求阶段划分2、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状况划分正常状况、非正常状况1、根据附录 A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2、IV 类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3、I 类项目:37-石油开采;39-油库(不含加油站的油库);42,47-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采选(含单独尾矿库)-排土场、尾矿库;45-铁合金制造;锰、铬冶炼--锰、铬冶炼;48--冶炼(含再生有色金属冶炼);识别方法识别行业类别55--化学矿采选;L 石化、化工中大多数;90--化学药品制造;生物、生化制品制造;118--皮革、毛皮、羽毛(绒)制品—皮革;120--纺织品制造;127--机场—地下油库;145--工业废水集中处理;151--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及综合利用;154--仓储(不含油库、气库、煤炭储存)--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仓储;155--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危废I 类;地下水敏感程度敏感、较敏感、不敏感1、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位置、规模、装置、设施、污材质等)染途径2、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识别内容1、建设项目污废水成分(可参照HJ/T2.3 环境影响评价技特征因子术导则地表水环境);2、液体物料成分3、固废浸出液成分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敏感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梳理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 J610-2016)--梳理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地下水导则梳理总结1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1、潜水含水层2、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2地下水工作程序1、准备阶段搜集和分析有关国家和地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工作,进行现状评价。
3、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
4、结论阶段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控措施,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完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工作流程图3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一览表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评价要求5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1调查与评价原则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勘察)与类比考察相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
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监测或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等方法获取。
对于一、二级评价的改、扩建类建设项目,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的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
对于长输油品、化学品管线等线性工程,调查评价工作应重点针对场站、服务站等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地区开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61. 引言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并合理利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6版的相关内容。
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地下水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潜在的地下水污染及环境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价的活动。
它的意义在于:•保护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重要的水源,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风险,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预防环境污染:通过评价,可以提前识别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活动,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
•支持决策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决策和政策。
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以下内容:•地下水资源调查与监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动态变化等情况。
•潜在污染源调查:对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污染源进行调查,包括工业企业、农业生产等。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通过对潜在污染源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确定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风险。
•污染防控措施: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以减少或消除潜在的污染风险。
•定期监测和评估:对采取的污染防控措施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包括:•地下水流动模拟: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模型,模拟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和动态变化,为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污染物传输模拟:根据潜在污染源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利用传输模型模拟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传输过程,评估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
•地下水质量监测:通过采样和分析地下水样品,了解地下水的质量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污染。
•环境风险评估:通过对潜在污染源和地下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潜在污染对地下水的环境风险。
2016版地下水导则总结笔记
2016版地下水导则总结笔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和结论阶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
1、准备阶段:搜集和分析有关国家和地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工作,进行现状评价。
3、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
4、结论阶段: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控措施,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完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典型题疑难题解析】【DN200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有()。
A.在准备阶段要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B.在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进行现状评价的同时要进行工程分析C.在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要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D.在结论阶段要编写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参考答案】ABCD【考点解析】上述四个选项的内容都为旧导则内容,新版导则已作修订。
【真题实战】【DZ2013030G】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
A.确定评价重点B. 现场勘探C.室内资料分析D.地下水监测【真题实战】答案:【DZ2013030G】A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的划分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应选取可能产生地下水污染的关键时段,至少包括污染发生后100d、1000d,服务年限或能反映特征因子迁移规律的其他重要的时间节点。
HJ610-2016 地下水导则 术语和定义-领航环评学堂
领航环评学堂
QQ群: 115671626;489870243
YY频道号: 45413466
HJ610-2016
2016年1月7日实施
1. 调整、补充和规范了相关术语和定义; 2. 调整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位为调查内容; 3. 调整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定依据; 4. 调整了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方法;
5. 修改简化了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要求;
6. 强化并明确了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相关要求; 7. 删除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文件编写的要求; 8. 增加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章节; 9. 修订了附录,补充了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 分类表》。
球球每日语音公众号:环保人; 导则和方法泥妞每日十题:环保之家论坛;
QQ群: 115671626;489870243
YY频道号: 45413466
HJ610-2016 8.3.3.4 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 DNAPLs(重质非水相液 体)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地下水中溶解度小有机物——非水相液体
什么是DNAPLs ——重质非水相液体
主要包括哪些物质?——有机溶剂和石油类
九品自编题:环评爱好者
领航环评学堂
QQ群: 115671626;489870243
YY频道号: 45413466
规范了的术语和定义
包气带:地面与地下水面之间与大气相通 的,含有气体的地带。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岩层的空隙全部 被水充满的地带。
包气带和 饱水带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范围与预测时段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调查评价范围保持一致,预测层位为基岩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层。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段要求,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为污染发生后的100d 、1000d 和14a 。
2)情景设置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拆解车间地面按照相应要求做好防渗要求,正常状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故项目仅对事故工况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
以保守为原则,取废矿物油产生量的5%泄漏,经由包气带渗入地下。
根据前述分析,汇水面积15000m 2,根据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可知,项目场地包气带底层岩性为碎石及层块石,渗透系数可达 2.0m/d ,属于强透水性。
故认为车间地面一旦破损,废矿物油将随初期雨水全部进入含水层,渗漏量为65.8m 3/a 。
3)预测方法及参数选取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预测层位基岩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层,上层碎砾石层,透水不含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采用一维半无限长多孔介质主体一端为定浓度边界和一维无限长多孔介质主体示踪剂瞬时注入的解析法对拆解车间事故工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具体方法如下: ⎪⎪⎭⎫ ⎝⎛++⎪⎪⎭⎫ ⎝⎛-=t D utx erfc e t D ut x erfc C C L D ux L L 2212210 式中:x —距注入点的距离,m ;t —时间,d ;()t x C ,—t 时刻x 处的示踪剂浓度,g/L ;0C —注入的示踪剂浓度,g/L ;u —水流速度,m/d ;L D —纵向弥散系数,m 2/d ;()erfc —余误差函数。
()()t D L e L ut x e t D w n mt x C 422,-=-π式中:x —距注入点的距离,m ;t —时间,d ;()t x C ,—t 时刻x 处的示踪剂浓度,g/L ;m —注入的示踪剂质量,kg ;w —横截面面积,m 2;u —水流速度,m/d ;e n —有效孔隙度,无量纲;L D —纵向弥散系数,m 2/d ;π—圆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导则梳理总结1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1、潜水含水层2、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2地下水工作程序1、准备阶段搜集和分析有关国家和地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工作,进行现状评价。
3、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
4、结论阶段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控措施,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完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工作流程图3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一览表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评价要求5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1调查与评价原则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勘察)与类比考察相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
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监测或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等方法获取。
对于一、二级评价的改、扩建类建设项目,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的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
对于长输油品、化学品管线等线性工程,调查评价工作应重点针对场站、服务站等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地区开展。
5.2调查评价范围1、基本要求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现状,反映调查评价区地下水基本流场特征,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为基本原则。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现状调查参照HJ 25.1执行。
2、调查评价范围确定(1)公示计算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当建设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且所掌握的资料能够满足公式计算法的要求时,应采用公式计算法确定:L=α×K×I×T/n eL——下游迁移距离,m;α——变化系数,α≥1,一般取2;K——渗透系数,m/d,依据HJ610-2016附录B.1中渗透系数经验值表取值;I——水力坡度,无量纲;T——质点迁移天数,取值不小于5000d;n 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依据HJ610-2016附录B.2中给水度参考值表取值;调查评价范围示意图(2)查表法当不满足公式计算法的要求时,可采用查表法确定。
表3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参照评价等级调查评价面积(km2)备注一级≥20应包括重要的地下水环境保护二级6~20目标,必要时适当扩大范围三级≤6(3)自定义法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自行确定,需说明理由。
当计算或查表范围超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边界时,应以所处水文地质单元边界为宜,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5.3水文地质条件调查5.3.1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内容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开展调查工作:水文地质条件调查5.3.2环境水文地质勘查与实验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是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需要进一步查明的地下水含水层特征和为获取预测评价中必要的水文地质参数而进行的工作。
除一级评价应进行必要的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外,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资料缺少的地区,二级、三级评价也应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场地进行必要的水文地质勘察。
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可采用钻探、物探和水土化学分析以及室内外测试、试验等手段开展,具体参见相关标准与规范。
环境水文地质试验项目通常有抽水试验、注水试验、渗水试验、浸溶试验及土柱淋滤试验等,有关试验原则与方法参见附录C。
在评价工作过程中可根据评价等级和资料掌握情况选用。
进行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时,除采用常规方法外,还可采用其他辅助方法配合勘察。
5.3.3其他技术要求一级评价要求场地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不低于1:10000比例尺,评价区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不低于1:50000比例尺。
二级评价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要求能够清晰反映建设项目与环境敏感区、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位置关系,并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调查精度,建议一般以不低于1:50000比例尺为宜。
5.4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调查评价区内具有与建设项目产生或排放同种特征因子的地下水污染源。
对于一、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在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装置或设施附近开展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对包气带进行分层取样,一般在0~20cm埋深范围内取一个样品,其他取样深度应根据污染源特征和包气带岩性、结构特征等确定,并说明理由。
样品进行浸溶试验,测试分析浸溶液成分。
5.5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应通过对地下水水质、水位的监测,掌握或了解评价区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地下水流场,为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的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参照HJ 25.2执行。
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要求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因子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频率要求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及限值(GBT14848-2017)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要求6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6.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评价原则评价应以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为依据,对建设项目各实施阶段(建设期、运营期及服务期满后)不同环节及不同污染防控措施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时,应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后再进行评价。
应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的直接影响,重点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2、评价范围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
3、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对建设项目地下水水质影响进行评价。
对属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水质指标的评价因子,应按其规定的水质分类标准值进行评价;对于不属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水质指标的评价因子,可参照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的水质标准值(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地下水水质标准》DZ/T 0290等)进行评价。
4、评价结论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时,可采用以下判据评价水质能否满足标准的要求。
地下水水质能否满足标准要求7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1、基本要求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重点突出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原则确定。
地下水环境环保对策措施建议应根据建设项目特点、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污染防控对策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提出需要增加或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HJ610-2016改、扩建项目应针对现有工程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提出“以新带老”的对策和措施,有效减轻污染程度或控制污染范围,防止地下水污染加剧。
给出各项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效果,列表给出初步估算各措施的投资概算,并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提出合理、可行、操作性强的地下水污染防控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方案和定期信息公开等。
2、建设项目污染防控对策源头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提出各类废物循环利用的具体方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出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应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将污染物跑、冒、滴、漏降到最低限度。
分区防控措施结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工程设计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方案提出优化调整的建议,给出不同分区的具体防渗技术要求。
一般情况下,应以水平防渗为主,防控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a)已颁布污染控制国家标准或防渗技术规范的行业,水平防渗技术要求按照相应标准或规范执行,如GB 16889、GB 18597、GB 18598、GB 18599、GB/T 50934 等;b)未颁布相关标准的行业,根据预测结果和场地包气带特征及其防污性能,提出防渗技术要求;或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染物特性,参照表7 提出防渗技术要求。
其中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分级和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别参照表 5 和表 6 进行相关等级的确定。
本项目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分级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对难以采取水平防渗的场地,可采用垂向防渗为主,局部水平防渗为辅的防控措施。
根据非正常状况下的预测评价结果,在建设项目服务年限内个别评价因子超标范围超出厂界时,应提出优化总图布置的建议或地基处理方案。
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跟踪监测计划应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建设项目特点设置跟踪监测点,跟踪监测点应明确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给出点位、坐标、井深、井结构、监测层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等相关参数。
跟踪监测点数量要求:a)一、二级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不少于3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上、下游各布设1个。
一级评价的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总图布置基础之上,结合预测评价结果和应急响应时间要求,在重点污染风险源处增设监测点。
b)三级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不少于1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下游布置1个。
明确跟踪监测点的基本功能,如背景值监测点、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点、污染扩散监测点等,必要时,明确跟踪监测点兼具的污染控制功能。
根据环境管理对监测工作的需要,提出有关监测机构、人员及装备的建议。
制定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与信息公开计划落实跟踪监测报告编制的责任主体,明确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a)建设项目所在场地及其影响区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数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
b)生产设备、管廊或管线、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物贮存与处理装置、事故应急装置等设施的运行状况、跑冒滴漏记录、维护记录。
HJ610-2016信息公开计划应至少包括建设项目特征因子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值。
4、应急响应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明确污染状况下应采取的控制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