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作者:郭晓然

来源:《读写算》2010年第32期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取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上述目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重要方法之一。

情境教学一直以来被教育者视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育史上源远流长。在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也是绝大多数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所谓问题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即我们常说的“跳一跳,摘果子”。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途径又有哪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试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一)问题情境创设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生活中地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入手来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如在讲授“天气系统”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思考,我们教室的空调为什么要安装一个向下的弧形挡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由于热气密度小,重量轻,会浮在冷空气之上,如果不安挡板,会在教室形成一个逆温层,不利于空气的对流,保暖效果不好。又如在讲授“气旋与反气旋”时,以前常用的实例是台风“桑美”,今年在上课时,应该选用学生也非常熟悉的台风“鲇鱼”的实例。

(二)问题情境创设要体现地理学科特点,情境服务于问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紧密围绕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实现课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服务,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综合性和地域性。我们在设计地理问题时不能违背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否则就不是地理问题情境了。在有些课堂上,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设计了很多情境,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是真正要解决的地理问题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学生活动搞的热火朝天,但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三)问题情境创设要讲究变化,激发思维,具有挑战性。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方面,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另一方面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挑战性,要能够显示出学生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所提的地理问题要有启发性,要充分考虑并兼顾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所有学生通过努力都能予以回答。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发展。问题过难,学生通过努力也解决不了,则会影响学生的探究兴趣,丧失学习的信心;问题过易,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不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锻炼和养成。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途径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有很多,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初步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视频展现情境。

通过视频创设情境,不但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难点内容,架起了桥梁。如在讲授“地震的威胁”时,通过播放学生记忆犹新的5.12汶川地震视频引入新课,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激发探究热情。如在讲授高一“洋流”时,用“小鸭”舰队的视频引入新课,并设疑:小小的橡皮鸭为什么能在16年间走过如此远的距离?是什么力量推动它前进?通过一系列的追问,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琢磨”的状态,逐渐达成学习目标。又如在讲授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的偏转时,运用乌干达赤道圈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在赤道以北、赤道上和赤道以南,水漩涡的旋转方向有什么异同?原因是什么?

(二)地图创设情境。

地图是地理学习非常重要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创设情境时,充分利用地图,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如在初中讲授“影响气候的因素”时,先出示中国地形图,以北京、乌鲁木齐、武汉、拉萨四个城市为例,分别比较它们的气温和降水差异,从而使学生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空间定位的能力。

(三)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使人心驰神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音乐的语言,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授“长江”一课时,先播放长江之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讲授“中国地方文化特色”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东北、河北、江苏三地不同版本的民歌《茉莉花》,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体会不同地区地方文化的差异。

(四)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如在讲到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破坏,造成严重后果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由于人为的过度开垦砍伐,造成雨林严重破坏。然后由学生分别以不同的身份,如政府环境部门官员,当地农民,国外开发商,国际环保组织成员等,对该区域的开发发表看法。又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时,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突破难点。

(五)游戏模拟情境。

运用flash小游戏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起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如在初中讲解“地震的威胁”时,使用flash小游戏,考察学生对不同场景中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的掌握程度。如在讲授“中国政区”时,可以使用中国拼图的flash小游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语言描述情境。

语言是教师授课的基本功之一,运用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情境,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之一。如在讲述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时,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夏季海滩中午与傍晚沙子与海水的温度差异,来启发学生理解夏季与冬季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和气压的差异。又如在讲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通过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设疑。

以上对于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和途径,只是笔者自己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得到的粗浅认识。常言道: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问题情境的创设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主体的认知水平的不同而所有不同。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选择何种途径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