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2.1哲学的基本问题(附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3:2.1 哲学的基本问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故选B。
2.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B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3.天宇好戏连台,上演“水星东大距”“最大最圆月”“流星雨”等天文观象。
天文机构及专家均及时准确地作出了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答案D解析现在人们能及时准确地预报上述天文现象,而古时候人们不能认识这些现象,反映了可知论,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4.2020年前后,我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造空间站。
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④哲学和实践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C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属于()A.存在范畴B.思维范畴C.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答案B解析“规划”属于人的主观思维范畴,B当选,A排除;C、D都夸大了该规划的作用,不选。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强化练习及答案

【成才之路】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2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强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4
一、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关系,故选
D。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③④应选。
但②是对④的不同表达方式,二者是一致的,因此
②③④正确,选D。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称为(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生产与计划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依据课本知识可知D项正确。
4.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 )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可知论D.二元论
[答案] C
[解析]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答案为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2.1哲学的基本问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哲学课上,有学生提出这样的命题“观点一,思维反映存在;观点二,思维是存在的反映。
”假如让你回答学生的问题,你的答案是(..)①两种观点共同揭示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②两种观点共同揭示了存在和思维的辩证关系.③观点一强调思维是世界的本原.④观点二强调存在是世界的本原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观点一强调思维的特点和作用,观点二强调思维的本质及存在决定思维,二者都共同揭示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②③错误。
正确选项为A。
答案:A2.网络时代是一个新词迭出的时代。
网络新词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某一社会现象引发了一些被大家共同接受的说法。
这表明(..)A.存在决定思维B.存在与思维不可分C.存在与思维同等重要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存在决定思维,存在可以脱离思维,但是思维必须依赖于存在;C选项与题意不符,且表述不准确;D选项表述错误,思维有可能是对存在的正确的反映,也有可能是对存在的错误的反映;本题A选项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A3.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物质的关系问题D.存在和意识哪一个是本原的问题解析: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反映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同一个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与题意不符。
答案:B4.(2018·成都七中期末)2017年11月30日,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终于取回“真经”,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人类对宇宙暗物质的探索迈出重要一步。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1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的基本问题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中国科学院称,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贵州始杯海绵”,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
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 000万年。
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 C )①物质决定于意识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科学家的新发现表明思维能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②③符合题意。
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但思维不一定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①④观点错误。
2.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的法案。
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
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A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作出判断④感知无法对“现实”作出“真实”的回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中对于现实与扭曲的理解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故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人的认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故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而不是是否换位思考,排除;④说法错误,人的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排除。
故选A。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二课同步训练(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课时1 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我们能够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这个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D解析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③说法均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答案选D。
2.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C解析②③是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
①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二者的辩证关系问题。
④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3.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费尔巴哈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
”对上述两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①都属于可知论②都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③都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前者属于不可知论,后者属于可知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荀子和费尔巴哈的观点都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都属于可知论,都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A。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①哲学的阶级性质②哲学发展的方向③哲学的产生④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 B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不是阶级性质,因此①不能入选,②入选。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政治 专题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含解析)部编本人教版必修4【经典练习】

专题2.1 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
(2)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决定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和两大阵营。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和。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和中遇到和基本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的、的问题。
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举例:思维:(如计划、构想、思想、观念)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可见的桌椅,花草等;不可见的如电磁波、引力、浮力等)【典例1】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利、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答案】D【解析】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代哲学家们探讨的问题,归纳起来都是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的,故选D。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典例2】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最新高中政治 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4-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1.2.1 哲学的基本成绩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需一项是最符合标题要求的)1.以下各项属于哲学基本成绩的内容是( )①思想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想能否产生理论③思想和存在能否有同一性④思想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思想和存在的关系上,如认为思想与存在没有同一性,这类观点属于( ) 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3.思想和存在的关系成绩贯穿于哲学发展的不断。
对这一成绩的不同回答,决定着( )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②哲学发展的方向③哲学的存在与否④对其他哲学成绩的回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4.以下说法正确反映思想与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5.以下观点中属于不可知论的是( )①物资是标志客观真实的哲学范畴,这类客观真实是人经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②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景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③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资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④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自然界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6.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甚么的?寻求甚么?”民工:“打工。
寻求富裕。
你寻求甚么?”学者:“我寻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寻求物资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学者的观点( )A.是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B.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C.把寻求精神满足或物资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D.把思想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成绩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独一标准7.2011年12月21日,在读者热情举荐的基础上,经过汉语专家反复评议、甄选,《咬文嚼字》杂志社公布了2011年十大流行语。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步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1.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但贯穿其中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解析:选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故答案选A项。
B、C、D三项均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应排除。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或哲学的最高问题。
恩格斯于1886年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一问题包括()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系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选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②③正确,入选;①④错误,应排除。
3.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的是()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想问题、办事情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解析:选A。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只有A项体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4.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存在决定思维C.思维决定存在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解析:选C。
“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C符合题意。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2.1哲学的基本问题1、古往今来,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①祸福相依②理生万物③飞矢不动④万物皆可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源和关键。
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④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尽管儒家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但究其哲学本质,它们的理论反映的基本问题都是( )A.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下列属于这一问题的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②思维与存在是否息息相关③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17年台风“天鸽”于8月23日在广东珠海沿海登陆,造成很大危害。
“天鸽”台风具有强度大、移速快、影响广、后期路径不确定等特点。
“天有不测风云”,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样的叹息。
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这是因为(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自然界具有客观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存在是思维的反映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 )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②各种哲学的发展方向③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④哲学的产生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7、科学家探测到了火星上存在着随季节变化的条纹状含盐流水痕迹,还探测到浸满水的高氯酸盐分子的存在,由此断定“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
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人教统编版政治必修41.2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选择题1.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无论他们争论多么激烈,但是他们始终也逃脱不了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①划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些经典歌曲历久弥新。
艺术家们创作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记录着我们伟大祖国70多年的风雨变迁,见证着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这表明()①思维决定存在,艺术家们的灵感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产生的源泉②存在决定思维,伟大祖国的风雨历程和巨大变迁是歌曲产生的基础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存在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人类一直在寻找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星球,金星给了科学家们很多希望,金星是否存在过文明,至今为止还没有探测仪器能够到达金星,也许未来人类研究出更先进的探测外太空仪器,就可以揭开金星的神秘面纱。
这说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C.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D.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4.战国末期的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上述两种不同的宇宙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上的认识差异B.对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上的认识差异C.对世界本原是物质还是物质具体形态问题上的认识差异D.对世界本原是主观精神还是客观精神上的认识差异5.如图漫画讽刺了一些西方媒体严重背离新闻职业道德,同反华政客、智库等共同搭建起涉疆虚假信息“产业链”。
这些西方媒体错在()①坚持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②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③坚持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④认为物质的存在依赖于意识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无论哪个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2.1【同步练习】《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步练习1.哥白尼堪称哲学家,因为他将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向了太阳;达尔文堪称哲学家,因为他证明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血缘演变关系;爱因斯坦堪称哲学家,因为他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这些科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A. 让人们更接近世界的本质和规律B. 研究的对象和范畴与哲学相同C. 揭示出了自然界唯物辩证的性质D. 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2.“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 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D.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3.2016年5月26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证实,发现首例“无敌细菌”病例。
“无敌细菌”对现阶段全部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无敌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
这一发现表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重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于2016年9月15日3时5分在厦门翔安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中央气象台15日晨继续发布红色预警。
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降低到了最低程度,这主要体现了A.哲学的基本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5.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
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
这说明( )A.存在决定思维 B.存在离不开思维C.思维完全再现存在 D.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6.思维和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
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②体现着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③是一切哲学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④是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④7.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学者指出:时代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但大量事实都充分而又深刻地说明,实践基础上的人文创新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是自然科学所不能替代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后作业:2.1哲学的基本问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哲学上看,这句歌词反映了(..)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题,①③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A.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⑤,而非辩证关系问题,①错误。
②是正确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故③⑤错误,④正确。
3.2016年12月14~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
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体现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在哲学上就是要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4.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项认为“神”(思维)是由“形”(存在)决定的,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这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歪曲反映。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训练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1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 )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一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③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④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③3.哲学自产生以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的争论从未停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D.世界观和方法论谁决定谁的问题4.思维和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②体现着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③是一切哲学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④是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身而论天下③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④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2018年5月,厦门大学某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乙酰基转移酶TIP60作为一个“节俭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为防治肥胖症及相关代谢紊乱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由此可见( )①思维的发展决定着科技的发展②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③世界观是人们进行科研活动的前提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休谟在《人性论》和《人类理解研究》中反驳了“因果论”具有真实性和必然性的理论。
他指出,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经常联结”。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课后习题: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篇巩固提升1.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分别以“人与社会”“人与修心”“人与自然”为理论主线,究其哲学本质。
他们的理论都反映的一个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人与社会”还是“人与修心”或者是“人与自然”,其实质都是在讲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不符合题意;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
2.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状态。
由此,他得出了“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
庄子的阐述中主要涉及了()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D.生活与哲学相互关系的问题,庄子的话不涉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庄子的话没有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庄子认为“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这是典型的不可知论,即庄子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C项符合题意;庄子的话没有体现生活与哲学相互关系的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3.2019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这个日子时刻提醒着所有中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祭奠亡灵……而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讳莫如深,企图美化。
下列哲学观点,比较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的是()A.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D.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美化侵略历史”是违背客观现实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B、C三项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
4.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
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练习:第二课 课时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含答案

课时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应学生用书P71.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我们能够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这个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D解析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③说法均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答案选D。
2.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C解析②③是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
①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二者的辩证关系问题。
④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3.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费尔巴哈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
”对上述两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①都属于可知论②都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③都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前者属于不可知论,后者属于可知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荀子和费尔巴哈的观点都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都属于可知论,都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A。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①哲学的阶级性质②哲学发展的方向③哲学的产生④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 B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不是阶级性质,因此①不能入选,②入选。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2.1哲学的基本问题(附答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2010浙江衢州一中期末)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④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A.①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3.(2010浙江温州二中期末)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4.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D.不可知论5.费尔巴哈说:“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认识它。
”这段话体现了A.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B.事物都是可知的,人有能力认识客观事物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人们是无法回避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的6.凡认为________,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________,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7.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古代、近代哲学有什么不同?知识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8.____和____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辩证法形而上学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D.思维存在9.(2010福建厦门六中月考)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10.英国的______和德国的______,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2010浙江衢州一中期末)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④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A.①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3.(2010浙江温州二中期末)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4.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D.不可知论5.费尔巴哈说:“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认识它。
”这段话体现了A.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B.事物都是可知的,人有能力认识客观事物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人们是无法回避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的6.凡认为________,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________,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7.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古代、近代哲学有什么不同?知识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8.____和____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辩证法形而上学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D.思维存在9.(2010福建厦门六中月考)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10.英国的______和德国的______,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他们的观点被称为________。
能力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1.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12.(2010江苏徐州模拟)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体现了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13.下列成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掩耳盗铃B.望梅止渴C.画饼充饥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4.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2010年1月3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
中央“一号文件”之所以连续第七次锁定“三农”,这是在充分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的。
上述材料说明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为基础的B.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是以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为基础的C.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与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无关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一回事15.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①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提供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表明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在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出现了经验论和唯理论。
它们的根本观点是A.思维和存在不可分,二者同等重要B.思维决定存在,存在依赖于思维C.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D.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17.2009年5月31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指出:随着马英九执政一年,两岸关系渐入佳境,而日渐深化的金融危机又使两岸经贸合作空前迫切。
在两岸关系发生结构性转变这一微妙时刻,5月25日至6月1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第五次内地之行,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社会各界和舆论对吴伯雄此次大陆之行的成果及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两岸关系持续向好发展。
这一评论蕴涵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又会得出什么结论?能力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8.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D.一切哲学都不能避免、必须回答的问题19.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法、形而上学争论的焦点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20.(2010浙江温州二中期末)背景:综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辨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基础巩固1.C 2.D 3.C 4.D 5.B6.答案:存在决定思维的思维决定存在的7.答案: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8.D9.A10.答案:休谟康德不可知论能力提升11.D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认为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上并不存在的“道”,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思维是世界的本原,否认了存在决定思维,故应选D项。
12.C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的决策可以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这说明了思维能够反映存在,认识存在,故选C项;物质可以离开意识,A项说法错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二者的地位不同,B项说法错误;思维可以反映存在,但这种反映未必是正确的,D项说法错误。
13.D14.B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其中,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前提和基础。
因此,A、C、D三项都没有正确地表述二者的关系,只有B项正确地表述出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
15.A通过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我们知道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通过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我们知道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这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帮助,故选A项。
④的说法错误,因为不是所有的唯物主义观点都是科学的。
16.B经验论是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
唯理论与经验论相对立,是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
它们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存在依赖于思维,故选B项。
17.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解析:此题实质上是两个简答题,考查识记能力,依据课本知识直接组织答案即可。
18.D19.A计划属于思维,实际属于存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遇到并无法回避的问题,选A项;B、D两项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的说法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争论的焦点。
拓展探究20.答案:(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二者的分歧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解析:本题实质上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及为什么,只要能把这一问题回答清楚,此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