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秋思
古诗《秋思》赏析
古诗《秋思》赏析古诗《秋思》赏析《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描写的是宦游在外的诗人,面对秋天的景物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欣赏一下古诗《秋思》赏析吧!秋思作者: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
又开封。
【《秋思》重点字词】①意万重:万重心意。
②临发:临出发。
◎开封;开启书信。
【作者简介】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秋思》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鉴赏赏析】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
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第二句“见秋风”,正面写“思”字。
“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
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
“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说不完,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变得丰富形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古诗三首其一秋思
历代评价
1 2 3
高度赞誉
历代文人对秋思的评价极高,认为其情感真挚、 意境深远,是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
深入解读
许多学者对秋思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探究其背后 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丰富了对其理解和欣赏 的层次。
争议与批评
尽管秋思备受赞誉,但仍有一些批评声音认为其 过于悲伤和消极,对其审美价值持有不同看法。
在中国历史上,秋天也常常是文人墨客借景抒情的季节。许 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都是在这个季节创作完成的,如杜甫的《 秋兴八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作者介绍
秋思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约766-830)。他与白居易、元稹等人一起倡导 了中唐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即“新乐府运动”。张籍的诗歌以描写社会矛盾和民 生疾苦著称,语言平易、风格简练,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者通过秋景描绘所传达出的深刻思考。
课堂互动
分组讨论
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秋思的主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 感悟和体会。
朗诵比赛
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秋思的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来表达自己对秋思的理解 和感悟。
写作练习
在课堂上,可以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秋思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 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作品,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秋思的朗诵与感悟
朗诵技巧
01
语速控制
在朗诵时,应适当控制语速,以营造出秋思的氛围。语速不宜过快,也
不宜过慢,要保持一个平稳的节奏。
02
音量控制
在朗诵时,应适当调整音量,以表现出秋思的情感。高音部分应适当放
大音量,低音部分则应适当减小音量。
03
语调变化
在朗诵时,应注重语调的变化,以表现出秋思的情感波动。例如,在表
秋思原文、翻译及赏析(14篇)
秋思原文、翻译及赏析秋思原文、翻译及赏析(14篇)秋思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
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
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
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
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崇山峻岭之间,落日将烟雾飘动孤独的城紧闭着。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哪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
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
号角连连,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
斟上一杯浊酒,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
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转反侧,将军和战士们又长了些许白发,热泪满眶,唔呼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注释:①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仄韵,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人教版小学语文《秋思》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秋思》课文原文及赏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五言绝句,原文如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深地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诗人以“秋风”为引子,既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洛阳城,作为唐朝的东都,繁华而热闹,但在这秋风中,诗人却感到无比的寂寞和思乡之情。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表达了诗人想要写信给远方的家人,但心中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
这里的“意万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家人的挂念,更有对自己身处异乡的无奈和惆怅。
第三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矛盾。
他担心信中的言语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害怕匆匆忙忙中会有所遗漏。
最后一句“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信使即将出发,但他却又打开了已经封好的信,想要再次确认自己的心意是否已经充分表达。
这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和对信件的极度重视。
总的来说,《秋思》这首诗以其深情的表达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他在表达这种情感时的复杂心理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这也是为什么这首诗能够在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和喜爱的原因。
【经典诗句】古诗秋思
【经典诗句】古诗秋思[导语]《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洛阳。
注释:1、意万重:形容抒发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3、洛阳:把装好的信拆下。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必须写下家信忍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寄书人辞行又关上我纸条。
赏析: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递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深刻柔和地抒发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诚挚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
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
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到秋风”,负面写下“思”字。
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至,实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便宜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属于”(《晋书·张翰传》)。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到秋风”而起至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M18x至张翰的这段故事。
但由于种种没明言的原因,竟无法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属于”,只好修成一封家书去倾注思家怀乡的感情。
这就并使本来已经很诚挚猛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属于严禁的伤感,思绪显得愈加繁杂多端了。
秋思唐李白赏析
秋思唐·李白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译文:燕支的叶子枯黄而落下,女子独自登台远望。
看到天空中青云纷散,单于带着秋色到来。
胡人的兵队在沙漠边塞集合,汉使往玉门关折回。
在他乡的客人还没有归期,徒然为蕙草的摧折感到悲伤。
赏析:这首诗主要采用“兴”的手法,侧重表情的含蓄蕴藉,而此诗则主要使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通过白描累积整个情感;如果说,前诗的气氛虽低沉却还闪动着希望之光的话,那么此诗的气氛便沉重到了极点,仅有的一丝希望也已彻底断绝。
前四句从春到秋,从草如碧丝到黄叶飘落,盼望中的亲人仍然没有归来。
不难想知,在骋目远望之际,在海云相连、塞外秋来的茫茫景色刺激下,这位思妇的心情该是何等的沉重、悲伤!更有甚者,秋高马肥之季,正是胡兵南下掳掠的大好时机,后四句“沙塞合”说明胡兵已群集,而汉使的返回,则说明议和无望。
看来,一场大战已迫在眉睫。
“征客无归日”,从一方面看,战士绝无在战前返家之理,而战事的结束又不知在何年何月;从另一方面看,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丈夫是死是活尚难料定,如果他阵亡了,那确实就永久地“无归日”了。
面对这黯淡的前景,这位思妇能不感到绝望吗?“蕙草摧”指身上所佩蕙草经春历秋已经枯萎,与首句“黄叶落”相照应,同时,这枯萎的蕙草不也象征着女主人公悲痛欲绝的心境吗?全诗突出了一个“望”字:景为望中所见,事是望中所想,情乃望中所发,而从所望之景,到所想之事,再到所发之情,每一场面之变化,都真切地反映了人物的心理变化,都与人物最后的绝望心境步步接近。
这样,当人们读到最后两句时,便会自然生发“思妇之心,当如何其悲也”的感叹。
【古诗词】初中语文秋思的诗意和注释
【古诗词】初中语文秋思的诗意和注释
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⑴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
⑵复恐:又恐怕;
⑶行人:指捎信的人;
⑷临发:将出发;
⑸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
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
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以上就是一些张籍所写《秋思》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秋思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秋思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的诗作。
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
秋思:秋天的所见所感。
枯藤:枯萎的枝蔓。
老树:古老苍老的树木。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昏:傍晚。
小桥:小桥流水人家的简写。
流水:指小桥下涓涓的流水。
人家:农人居住的地方。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路。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傍晚的太阳下山了。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有哪些写秋思的诗句
一、《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当时的诗人隐居在终南山下辋川别业,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为写山水的名篇,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二、《唐多令·惜别》(南宋·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这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写的一首羁旅秋思怀人之词,秋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来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
从字面上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所以此二字又近于字谜游戏。
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毫无拖沓之感。
三、《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永贞元年(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但是不久革新运动失败,诗人被贬朗州,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时。
诗人在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这种自信,尽管于当时诗人的窘境而言,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四、《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其妻卢氏也多才多艺,可惜的是两人成婚三年后便亡故了,这首词是词人为悼念亡妻卢氏所做。
词的上阕是此时此地“萧萧黄叶”的秋景,下阕是对往事的回忆,那些两人短暂而无边的欢乐“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却只有词人孤影“立残阳”。
五、《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描写秋天唯美诗词《渔家傲·秋思》
描写秋天唯美诗词《渔家傲·秋思》《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这首词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本词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渔家傲·秋思》原文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注释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渔家傲·秋思》赏析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
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
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描写秋思的诗句
描写秋思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描写秋思的诗句有哪些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写秋思的诗句有哪些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南北朝萧悫秋思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白居易秋思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孤独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3102。
唐白居易秋思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1,弓势月初3。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唐鲍溶秋思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
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
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
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
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
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
吾师罕言命,感谢潜伤思。
唐杜牧秋思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唐黄滔秋思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唐李白秋思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唐李白秋思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词2首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1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2.有关秋思”的诗句1、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105夜望月》2、偏照画堂秋思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3、秋思亦无垠宋林逋《宿洞霄宫》4、秋思先秋生唐白居易《早蝉》5、春愁秋思知何限唐白居易《陵园妾》6、思苦秋弦琴唐白居易《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7、衰容秋思两悠哉唐白居易《送客》8、秋思抛云髻唐杜甫《即事》9、秋思高萧萧唐杜牧《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10、秋江思唐杜甫《雨晴》101、凭阑秋思宋晏几道《满庭芳·南苑吹花》102、蟋蟀思高秋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103、自怜楚客悲秋思宋贺铸《罗敷歌/采桑子》104、秋闺思入江南远宋王采《玉楼春》105、回首10年秋思、吹台东宋张元干《虞美人·菊坡9日登高路》 106、分明占断秋思宋韩元吉《诉衷情·稀稀密密未开时》107、满怀秋思宋赵彦端《临江仙·10载长安桃李梦》108、旅思秋光宋陆游《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109、秋思如春意宋辛弃疾《蝶恋花·洗尽机心随法喜》210、云障晚日供秋思宋魏了翁《鹧鸪天·10载交盟可重寻》3.形容秋思的诗句有哪些一[明]刘基《秋思》梧桐生碧砌,密叶暗金井。
【古诗三百首】《秋思》译文注释_《秋思》点评_张籍的诗词
【古诗三百首】《秋思》译文注释_《秋思》点评_张籍的诗词秋思[唐]张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我对恐惧的恢复说得再多也不为过,行人即将再次敞开大门。
【注释】:盛唐绝句在景物上更具情感性,情景交融,叙事元素较少;在中唐时期,叙事元素逐渐增多,日常生活事件往往成为诗歌的共同主题。
这种风格也从盛唐的雄浑、高贵、浪漫的风格转变为现实主义风格。
张冀的“秋思”包含了情感和事物,并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包容性片段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
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
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在前面写上“秋风”一词,然后看到第二个词“秋风”。
金秋时期的张翰,“秋风”中的“野稻”、“石莼汤”、“鲈鱼”,他说:“人生贵而宜,焉能羁留千里,想名家”,于是下令驱车回家(张翰书《张翰书》)。
张吉的祖籍是武军。
此时,他作为客人住在洛阳。
情况与张翰相似。
当他“看到秋风”,想到乡愁时,他可能想到了张翰的这个故事。
然而,由于种种不言而喻的原因,他无法追随张翰的“命运”,不得不修复一封家书来表达他的乡愁之情。
这使得本已深沉而强烈的乡愁增加了想要回归的失落感,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方面。
“欲望”这个词值得思考。
它所表达的是诗人在放纸和伸笔时的思想和情绪:一千种情绪在他心中涌动。
他觉得有无数的话要倾诉,他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原摘要“意义重大”,由于对“作者之书”的生动描述,使之变得生动、易懂、易于想象,而这本书是很长时间写不出来的。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正是因为它是在“怀疑”而非“必然”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
表达秋思很美的古诗词
表达秋思很美的古诗词一、介绍秋天是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季节,凉爽的天气、金黄的落叶、丰收的果实,都让人陶醉其中。
古代文人墨客也通过各种诗词表达了对秋天的思念和赞美。
他们以深邃的情感、流畅的笔触,抒发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表达秋思很美的古诗词,让我们一起领略秋天的诗意之美。
二、秋思之怀古1. 登高望远思故国秋风萧瑟,登高望远是古代文人们怀古之情的常见表达。
他们通过登临高山,以远眺的视野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以《登鹳雀楼》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壮怀激烈之篇章古代文人在表达秋思时,常常以壮怀激烈之篇章表达内心的情感。
他们把自己的激情融入到对秋天的赞美中。
例如,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在《夜行船近江楼教置酒》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秋思之离别伤怀1. 壮怀携离思之别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也意味着离别。
古代文人将离别之情与秋天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离别的伤感。
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 远方思亲之思念在古代,人们常常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家乡,远赴他乡。
秋天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宋代文学家刘克庄在《唐多令·秋日怀旧》中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四、秋思之带来温馨1. 秋天的美食秋天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还有丰盛的美食。
古人在表达秋思时,常常提到秋天的美食,以烘托出秋天的温暖和丰收。
唐代文学家元稹在《遣怀》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描写秋天的古诗《渔家傲·秋思》赏析
描写秋天的古诗《渔家傲·秋思》赏析《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词的赏析。
《渔家傲·秋思》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赏析: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
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
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
“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
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
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
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张籍的秋思是什么诗
张籍的秋思是什么诗
张籍的秋思是什么诗
秋思
《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
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
它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古诗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
⑵复恐:又恐怕;
⑶行人:指捎信的人;
⑷临发:将出发;
⑸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白话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
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
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与秋思有关的古诗
与秋思有关的古诗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籍《枫桥夜泊》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夜书所见》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7.来日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8.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9.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白居易《夜雨》
10.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林逋《宿洞霄宫》
【解释】:所列均为与秋思有关的古诗词句。
【秋思古诗的意思】秋思古诗
【秋思古诗的意思】秋思古诗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南北朝萧悫秋思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白居易秋思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唐白居易秋思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唐鲍溶秋思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
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
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
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
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
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
吾师罕言命,感激潜伤思。
唐杜牧秋思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唐黄滔秋思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唐李白秋思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唐李白秋思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如果认真读就会发现这些古诗多被赋予悲情,这是古代秋思题材的普遍意义上的共同特点,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比如刘禹锡秋词二首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篇二:秋思古诗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诗: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复恐:又担心。临:将要。
诗意: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
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 来,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 我 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这时他感到_____。隔了会,他_______(突然、猛 然、犹豫不决……)地想到________…… 2、 是啊,短短的一封信怎能写的(全、完、尽、 清……)张籍那浓浓的乡情啊! 3、 他急忙将信要回来_________(匆匆、慢慢) 地 将信封打开,改了改…补了一段…,看了看…摇 摇 头…点点头又放了回去……
“
(分组练习) • 见到秋风,张籍伫立秋风之 中,提笔写到______…… • 夜深了,张籍徘徊反侧, 在灯下写到________…… • 张籍一夜没睡,清晨在窗 下深情地写到_________……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1、 信写好后,张籍找到捎信的人,将信交了出去,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 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 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 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 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这首诗借助日常 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 断——寄家书时的思 想活动和行动细节, 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 了客居他乡之人,对 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学习古诗
——[唐]张籍
是秋高气爽?
是黄叶片片?
是落叶满地?
是硕果累累?
是硕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学习步骤1:知诗人 解诗题
张籍(约767~约 830),字文昌,唐代诗人。 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 业,故世称张水部、张司 业。 张籍是韩愈的学生, 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 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 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 “张王”。为诗手法活泼 圆转,有《张司业集》。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 又 开 封 。
秋思:秋天的思念
①意万重: 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多。 ②行人: 这里指捎信的人。 ③开封: 把封好的信拆开。
秋
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
• 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 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 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 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 亲人的深切思念。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写作背景:
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寒,常年过着 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
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深陷
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的信息。正在此
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
人 。在此情此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秋
思
[唐]张 籍(jí)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意万重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封家书,一份情思, 诗人有千言万语,他在信中会 写什么?
意万重 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见到秋风, (立刻、马上) 想到了_________ 想到了_________ 想到了__________
“家” :指妻子或丈夫、家庭里的 亲人、家族及亲人。 说一说: 张籍想给妻子 写信,告诉她 _____…… 张籍想给父母 写信,告诉他们 _____…… 张籍想给亲人们写信,告诉他们 _____……
①意万重: 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多。 ②行人: 这里指捎信的人。 ③开封: 把封好的信拆开。
秋
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诗意: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
到了洛阳城中, 我想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可是要 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