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案例论文范文
生态学案例研究型论文范文
生态学案例研究型论文范文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自Haeckel提出以来已有一个半世纪的时间。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案例研究型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生态学案例研究型论文范文篇一一、引言:英汉翻译研究生态学视域的成立生态学是研究物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其发轫之初很长时间里被用于自然科学研究。
而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交叉、跨学科研究日趋成熟,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容性,认为人文社会领域和自然一样,事物与事物、事物与环境间都发生着联系,没有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事物和现象,故而认为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
生态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遂真正结合起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文本的认识由仅仅关注认识文本内部自足性问题发展到研究文本内外部关联问题,研究的视野也随之由微观文字向宏观文化转向,人们对文本的认识,已无法将文本语言与该语言所蕴含或显现的某国或某民族的文化相割断。
对于成功的翻译者来说,他不仅要作为两种语言的专家,还要是两种语言各自代表的文化的熟知者。
对于英汉翻译的研究者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探寻着解释原文本与译文本之间形成文化差异的依据———这些依据就是社会各层面因素影响文本文字的关系。
生态学强调事物与其环境协调、互动、互相促进。
在英汉翻译领域,一个成功或优秀的译作应当是不仅内部自足和谐发展,而且内部与外部互惠互利、共生共栖的文本。
其动态性体现在这种交互作用是永无止息、不断旋螺式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或者无意义的重复。
用生态学视角看待英汉翻译,为的是建立一种整体性思维。
有学者为“整体性”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整体性是生命的基本属性,整体性不是部分的简单累加,也不是由外力推动而形成的原子集合体,它有着超越部分之和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属性。
”对翻译及其研究工作来说,把握“整体性”是关键。
翻译活动涵盖原文本和译文本,涉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3方,包括语言和文化2个层面,同时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主流意识形态等的影响。
申论作文生态案例
申论作文生态案例随着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
然而,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严峻的生态案例。
下面将会以具体案例,分析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某某地区的水源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
由于大量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的排放,地下水和水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这不仅直接威胁到当地居民的健康,还对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水源污染导致水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农田和河流,破坏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森林破坏也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
由于过度的伐木和滥砍滥伐,许多地区的森林资源已经遭到了破坏。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氧气供给者,能够稳定地控制气候,保护水源并提供物质资源。
森林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甚至引发了一些自然灾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生态问题。
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污染者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同时,要加强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其次,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人们真正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行动,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此外,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鼓励并支持绿色发展。
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
综上所述,生态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以及政府的投入,我们有信心解决生态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关乎我们自身的福祉和生存,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地球作出贡献。
环境生态学论文3000字(模板参考)
环境生态学论文3000字(模板参考)关于西北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研究问题摘要: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且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植物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也是人类环境的原始创造者,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
目前,在城市生态绿化过程中,植物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改善人们生活、城市生态甚至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城市生态学;环境保护;措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协调人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一、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义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根据资源、环境保护、生态的理念开展的。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可以改变传统城市发展现状,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的发展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为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道路。
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带来的威胁,就能减少污染指数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降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缓解,可以保证城市的发展的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改变调整发展的结构性缺陷,以及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城市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载体。
只是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忽视的是,生态城市的建设是自然与人的和谐,调整经济发展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同时,另外也需提高人们的生活需要注意加强文明的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
在城市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城市的科学发展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经历,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强有力的推进力,可以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工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城市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生涯中,城市的发展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生态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生态学的核心思想强调各种异质要素之间的互生、互补和互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生态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篇一自从十九世纪产生了生态学观念以来,这门学科始终与别的学科进行交叉,逐步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特别是与自然科学加以结合,让生态学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生态学和社会学进行结合,从而为生态学的进一步普及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逐步形成了教育生态学和法律生态学等新兴学科。
以上学科的出现让生态学的内容变得空前繁荣起来。
教育生态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打破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
具体到英语教学中,教育生态学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机制,为英语创新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一、生态学及教育生态学解读生态学是为希腊文Oikos所衍生,是德国知名动物学家赫尔克在其《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它主要一门研究研究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彼此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理论所探讨的正是探讨生物与环境间的各类因素彼此联系与作用的理论,因而又被称之为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这门学科研究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各类教育内容,其中不仅有微观教学的内容,而且还有教学、文化与理念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教育生态学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的,其产生是深入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与教学体制而形成的,所以我们套从定义与理论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
所谓教育生态学,主要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及其方法,将教育与自然、社会等教学原理等加以结合,把教学规律、教学体制以及教学理念等进行结合和优化,从而揭示出教育生态学之原理。
教育生态学之构成以课堂生态主体为其主要标准,包含了师与生等两个不同的方面,是具备了主观能动性之主体,在课堂生态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均独立存在,但他们并非是相互鼓励的,也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标准进行发展的,而是围绕学习这一中心目标而实施的。
生态学教学论文范文
生态学教学论文范文不同于传统的物理学和化学,生态学被看作是系统性的科学,所以普遍认为生态学是反还原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教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生态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一《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方法》摘要受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当前的园林生态学教学中还存着很多弊端,阻碍了教学进步,急需改革。
在此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包括教学观念和内容的更新、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课的增加,以及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园林生态学环境设计专业涉及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园林建设和公共艺术设计等领域,因实用性较为突出,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而传统的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如缺少实践锻炼、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园林建设、室内装潢等行业备受重视,这就对环境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针对以往教学方法太过单一的缺陷,应进行改革,掌握多种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1]。
1更新教学观念和内容1.1理念更新现代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首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坚持生本理念,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突显其主体性。
利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起积极主动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作为辅助者和引导者,要敢于接受新知识,并进行新的尝试。
环境设计专业经常需要人工绘图、搭配色彩、提出新创意,并熟练操作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性,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兴趣和心理规律,真正地体现以生为本理念。
其次,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在实践中应用,环境设计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所以要重视实践。
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需要学生掌握辨别装饰材料、熟悉施工流程的能力,若只传输知识,学生很难理解。
但若是带领学生在材料市场或施工场地学习,将会取得更好效果。
1.2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同样重要,首先,课程要和专业紧密结合,环境设计的范围其实很广,涉及领域较多,尤其是在基础课上,必须结合专业设计,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2]。
浅谈生态学案例型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生态学案例型毕业论文范文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从经典生态学时期对植物、动物的研究到现代生态学时期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生态学也日趋成熟和完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生态学案例型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生态学案例型毕业论文范文篇一蚂虫另,壮语音译,可译为青蛙。
本文所研究的蚂虫另舞,特指桂西北红水河流域蚂虫另节中流传的以模拟蚂虫另动态为核心动机的舞蹈,即蚂虫另系列舞。
解析壮族蚂虫另舞的基本语汇是本文的最终目的,通过田野采风、文献搜集、人物访谈等方法,研究壮族蚂虫另舞与流传区域环境相互关系、相互作用。
运用舞蹈生态学的观点,重点研究蚂虫另舞的显要部位动作、基本节奏型、基本步伐等基本语汇的表现方面,以及蚂虫另舞舞情、舞境、舞像等基本语汇的价值内涵。
本文的研究,对民族舞蹈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对地方院校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对舞蹈专业人才的教学与培养,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一、壮族蚂虫另舞生态环境、语汇及语言生态环境是舞蹈艺术赖以生存的基础,又与舞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资华筠先生在《舞蹈生态学》中提及:“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为高山大海相隔相阻又借助各种环境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广袤世界,孕育出难以尽数的各种民族舞蹈”①。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高温多雨,土地湿润,植被茂密。
桂西北红水河流域多山峦、丘陵、岩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在这片山水之间,古朴内敛的壮族儿女,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特色浓郁的稻作文化。
当地溪河纵横、田畴相连的地理环境为蚂虫另舞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伴随着地理环境演变不断进行生产生活的壮民族的实践,就是蚂虫另舞存在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蚂虫另节———蚂虫另舞社会环境的突出代表。
风调雨顺是稻作民族生产活动的重要希冀,“以祈求风调雨顺为目的的蚂虫另崇拜,以祭拜蚂虫另活动为核心的传统节日,也是壮族历史最悠久、最有特色、最富神秘色彩、文化积淀最深厚、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传统节日”②。
生态学案例论文范文
生态学案例论文范文一、环境生态学和经济学简介1.环境生态学简介2.经济学简介二、环境生态学思想在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其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来持续开发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并对其进行合理分配。
无论是从研究目的还是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环境生态学与经济学都非常具有一致性和相通性。
然而,过去长期以来高职经济学科的主要培养目的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单纯型经济学人才,这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而随着近年来人们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培养新型的具有生态思维的综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高职经济学科的教学目的。
利用经济学科教学来传播、推广及深化环境生态学思想,是当代高职教师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广大的经济学人才具备良好的环境生态学专业素质,同时,环境生态学思想也有利于广大教育者树立环境生态思想的教育观。
总而言之,只有在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重视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生态学思想在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1.现状分析2.现状原因之所以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都很少有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主要是由于以下两大原因所造成的:①受到“经济人伦理”的影响。
经济学的主要创设者之———苏格兰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在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人伦理”,其中心思想是当人类受到人性动力学的驱使时,会为了改善自身状况而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这一过程也会为社会带来一定的利益;后来,“经济人伦理”对经济学科教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经济学科教学都彰显出了一种极其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在这种价值取向的驱使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顾着研究怎样才能够更快、更多地创造利益,而并不重视环境生态问题。
生态学案例分析型论文范文
生态学案例分析型论文范文《生态园艺建设与园艺生态学探讨》1园艺及园艺生态学1.1园艺1.2园艺生态学2生态园艺建设的重点部分2.1增强园艺作物的光能利用率2.2科学明确园艺作物生产的投能结构对果园和菜园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投入一定的人工辅助,还应适当改善投能结构。
将农村劳动力与廉价能源用于果园中,果品与蔬菜采摘完成后进行的各类处理不得依靠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加工厂。
保护蔬菜生产成为了当前蔬菜经营的核心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人工增温会产生巨大的耗能,应通过保温覆盖节能技术进行栽培,采用透明聚乙烯覆盖,能够有效减少温室内的耗能量,而结合铝泊膜有助于实现良好的节热效果。
通过地下灌水与滴灌技术可以使温室内环境一直处于干燥状态,降低病虫害,同时节约用水,还强化了生产能力,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2.3科学施药3结论作者:张玉泉《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道设计中的应用》1、引言广东省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数量不断攀升领全国之先,日渐突出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因而审视生态的声音也日益高涨。
因此,景观生态学适时地被人们寄予了厚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景观生态学在整合城市资源、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方面有着很特别的意义,尤其在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更显得独特。
景观生态学从最初造园观赏过渡到重视环境保护,再过渡到重视生态建设为主,其核心在于促进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城市绿道设计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创建高质量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本文欲以珠海绿道工程为例,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道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2、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2.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2.2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很多,在此仅涉及到与景观密切相关联的原理,就本文而言就城市绿道设计所关涉到的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相应原则性的阐述与介绍。
其一,景观生态学景观概念,认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人工干扰斑块,城市视为一个景观单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等结构要素构成,且能共同完成生态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
红豆杉生态学论文[共五篇]
红豆杉生态学论文[共五篇]第一篇:红豆杉生态学论文1试验材料1998年秋季,从云南腾冲引种产自缅甸境内的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ChengetL.K种子15kg,在昌宁县大田坝乡新寨村芭蕉河进行育苗,开展南方红豆杉引种育苗种植试验示范工作。
引进种子后,于秋季在苗床上播种,2009年3月初(惊蛰节令),种子发芽出土,6月,苗高达6~7cm时,将苗床小苗移植到营养袋上继续培育,2000年在昌宁县大田坝乡新寨村芭蕉河造林13.3hm2,在文沧村后山造林6.67hm2,在田园镇九甲村造林5hm2。
引种种植的南方红豆杉结果后,用引种种植结果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做为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2.1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观察开展不同海拔,坡向种植红豆杉,连续观察红豆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生长情况研究。
2.2红豆杉育苗造林试验2.2.1两段式种子育苗(1)采种、制种在昌宁县,红豆杉育苗种植6a后开花结果。
种子在9~10月成熟,成熟时种子由黄绿色变为深红色,分批次采种。
此时采下种子,用竹篮,筲箕等通透性好的容器盛装,在水中混细沙搓揉,出去外种皮,搓揉至大部分种壳出现毛面,后用清水漂洗,用簸箕滤去水分,阴干种子表面水分;或将采下的种子放入浆果脱浆皮中,冲水搅动脱去外种皮,再用簸箕滤去水分,阴干种子表面水分。
(2)种子储存方法一:种子采集后于秋季末冬季初种子潮湿时播种,随采随播,不储存。
方法二:在通风阴凉处或室内滤去种子外皮的水分,用湿细河沙作为保湿材料,以4︰1的比例,将种子与河沙拌匀,底部和周围垫1层4cm厚河沙,混沙储存13个月后播种。
储存容器需既透水又保温、保湿,最好为泡沫箱,在低部和周围间隔5cm 打1个直径0.3cm的通气孔,每间隔30d检查1次,浇水置换箱中水分;每60d翻动1次。
方法三:将种子阴干后,在阴凉处保存,春季播种。
(3)整地作床选择平整、有浇水条件的沙壤地块为小苗培育地。
浅谈生态学案例型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生态学案例型毕业论文范文一、壮族蚂虫另舞生态环境、语汇及语言而蚂虫另生殖能力强、生存能力强、鸣叫预示降雨等对于崇拜蚂虫另其它原因,则从不同层面反映出了蚂虫另与当地壮族的亲密联系,归根结底在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舞蹈语汇指的是“舞体实现出来的舞词与舞词组合的总和”③,蚂虫另舞语汇集中体现在蚂虫另节期间表演的《蚂虫另出世舞》《征战舞》《薅秧舞》等数段舞蹈中。
蚂虫另舞的基本语汇,是建立在综合分析全部舞段所有蚂虫另舞舞词与蚂虫另舞舞词组合的基础上,得出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符号化了的蚂虫另舞语汇。
根据舞蹈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将直观上感受到的、具有同一审美基质的、表情达意相同的蚂虫另舞形态,综合为蚂虫另舞舞畴。
而蚂虫另舞舞畴的形态特征与其思想情感的结合,就形成了蚂虫另舞舞词,再将蚂虫另舞舞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就是蚂虫另舞舞词组合。
在蚂虫另舞表演进行时,蚂虫另舞舞词与蚂虫另舞舞词组合承担着体现当地壮族特色具体的审美表意的功能,这时的舞词与舞词组合,就上升为蚂虫另舞语言。
蚂虫另舞外部形态与情感内涵结合在一起,形成蚂虫另舞语言,舞蹈语言是系统的舞蹈语汇。
对于蚂虫另舞语言,可以通过两个层面进行理解。
第一,蚂虫另舞语言归纳于其舞蹈言语之中。
二、壮族蚂虫另舞基本语汇(一)蚂虫另舞显要部位动作(二)蚂虫另舞基本节奏型依据节奏型来提取特征,是分析舞蹈语汇的重要手段,多种节奏型中的主体,就是其基本节奏型。
蚂虫另舞中,音乐与舞蹈相随相伴,我们从音乐的角度,视觉与听觉相对统一,提取其基本节奏型。
蚂虫另舞以打击乐伴奏为主,虽然也有唢呐吹奏,但其仅用于活跃现场气氛,与舞蹈的段落及舞动没有直接关联。
按照采风记录与资料记载,将皮鼓与小鼓的鼓谱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了蚂虫另舞的基本节奏型为:24│××××│×××××‖,读作:锵咚锵咚│锵咚咚咚锵‖,演奏时要求中速、有力。
生态学案例分析型论文范文
生态学案例分析型论文范文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20世纪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机体的生存条件以及其与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案例分析型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生态学案例分析型论文范文篇一1园艺及园艺生态学1.1园艺根据园艺的定义,园艺中通常以小规模集约栽培,能够产生突出经济价值的作物为主。
园艺作物涉及观赏植物、果树、药用作物、蔬菜等,具有果树、蔬菜、观赏植物3种类型。
其中,果树为多年生植物,大部分都是木本植物,提供可供食用的果实涵盖落叶果树、灌木性果树、常绿果树等;蔬菜大部分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提供大量的果实,它的叶、茎等也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所以,其又存在果菜类、花菜类、根菜类、叶菜类等几个类别;观赏植物不仅包括一、二年生植物,还包括多年生球根花卉、乔木、灌木等,具有较好的观赏性,也起到了防止污染的作用。
园艺业在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我国的自然条件多样化,适合各种类型园艺作物的栽培;人口数量大国,劳动力充裕,自古就有精耕细作的理念等。
1.2园艺生态学由于园艺生产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专业性特点,所以,园艺生态学应对其这一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制定高效完善的栽培、管理及经营对策。
比如,园艺作物有着和农作物不同的栽培方式及结构组成,对于多年生的园艺作物,不仅具有较大的体积,而且又长期置于固定的生态环境中生长,这和森林植物存在共同之处,但两者间的产品部位各异,也有各自的环境因子。
园艺生态学与农业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存在明显的嵌合性,其科学合理的经营除了和生态环境有紧密的联系外,同时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环境、产品加工、价格政策、交通运输等各环节,农作物经营中很少会关注这些。
园艺作物栽培大多靠近城市环境,这就有利于利用园艺作物净化城市环境,但园艺作物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而降低产品质量,比如,硝酸盐(达到70%以上)附着在蔬菜上,当我们食用后就会危害到身体,受到污染的园艺作物也因此失去了创汇价值。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期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一、生态学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水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却又是最容易被污染的资源之一。
为了保护水环境,生态学家们经常会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通过增加微生物、浮游植物等生态调节因子,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原本的自净能力。
例如,在长江流域的污水处理项目中,专业人员通过人工筛选和处理后增加大量适合长江水体特性的浮游植物,从而有力地实现了水环境的保护。
二、生态学在土地保护中的应用土地是我们生活的地盘,土地的质量往往会影响到环境和人类生命的质量。
在生态学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实现土地的恢复和保护。
例如,在贵州省一个沙漠化地区,生态学家们使用了“草原-石漠化区-草原”的生态修复方法,成功地恢复了这个地区土地的生态功能,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土地的使用价值。
三、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是我们生活的空间,而城市规划则决定了城市的形态和面貌。
为了使城市更加宜人,生态学对城市规划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
例如,在中国南京就规划了很多生态绿化带,这些带子带来了不少玫瑰、梅花、牡丹等各种花卉,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
同时,这些绿化带还会吸收霾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使空气更加清新。
四、生态学在自然保护中的应用自然是我们生存的根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但是保护自然本身也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生态学在自然保护中功不可没。
例如,在保护野生动物上,生态学帮助我们对动物繁殖周期、生态供给规律等进行科学研究和调查,从而对野生动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广泛而重要,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我们可以多种树、保护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更好地显现我们对自然的珍视和爱护心态。
生态学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生态学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作为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生态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群。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生态学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一多媒体教学资源,是指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设计、形成、存储的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数字化资源.作为高校办学实力的一种体现,这些为教学服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成本和实际效益要有效契合,形成成本效益观念.在教育信息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教师积极提升信息素养,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做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时并没有考虑两者的有效契合点和适切度,在应用时产生了一定的误区,使用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甚至出现“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成本效益存在认识上的盲区,没有形成成本效益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在生态课堂和有效课堂构建备受关注的大环境下,从生态学视角出发,研究多媒体教学资源成本效益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也是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的事情.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管理必须要解决好其有效利用、有效管理和节约建设的问题.尝试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对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尝试构建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评价的科学模型,以期对教学信息化发展评价提供一些参考.1目前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1.1资源配置偏重外延发展而忽视内涵的深化现阶段,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重点支持硬件建设和规模扩张,注重提高普及率.在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并未实现配套跟进.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期目标来看,这种重视硬件建设和规模扩张的建设思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当教育信息化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考虑,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及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矛盾.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任务也应由过去的硬件规模达标建设转向教育质量、内涵的全面提升,以往注重外延扩张的资源配置方式已明显不适应教育内涵深化发展的基本要求.1.2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缺少成熟的评价体系就目前情况来看,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仍然存在“重投入、轻产出”的倾向.教育行政主体关注较多的是资源投入去向、投入数量,对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关注度稍显不够.目前,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缺乏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结果缺少有效的信息反馈,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主体的投入预期与资源使用者的成本效益观念始终处于不对称状态.这也导致资源配置主体并不能直接掌握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益,当然也就无法对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施加有效干预,教学监督和管理也时而处于缺位或信息不对称状态.1.3多媒体教学资源应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多媒体教学资源投入上很多学校都下了足够的功夫,但涉及到具体应用和实际效益产出层面,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现状还差强人意.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效率是教学资源配置追求的两大核心目标.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别是优质软件资源)本身属于稀缺性资源,其使用效率和成本效益是投资主体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资源的配置必须要以系统的组织管理结构作为协调,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应的干预机制,通过合理的分配、有效的激励以及科学的评价推动多媒体教学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总体而言,要达到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配置,不断提升其实际效益的目标,仍需兼顾、协调好多方因素,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推进.2生态学视野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2.1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教育生态学属于教育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法学院劳伦斯•克雷明教授提出.该学科主要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及其内在机理.教育生态系统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部分,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径流(较明显迁移),微观上则表现为潜流(不明显迁移).研究所涉及的教育生态主要把焦点放在“技术、人以及相关实践活动间的联系上”.就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本身而言,是一个促进教育发展持续变革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涉及诸多要素,且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引入教育生态学的概念,以系统和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强调系统内各元素之间的联系、影响及其生态内涵,对解决目前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大有裨益.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特殊性体现较为明显.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教育资源必须要能够进行转化和分配,而且要具备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交换的基础,包括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换、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交换.要形成一个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就必须保证各子系统间的合理调配.在当前多媒体教学资源投入已经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如何按照实际需求,合理调配已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益是保证教育生态系统均衡发展的关键.但是,也应该看到教育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短时间失调”现象,这是教育效果滞后效应产生的必然结果,这些结果往往又是隐性存在,难以直接反馈、表示出来的.要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教育生态平衡,就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借助平衡原理和科学检测等手段主动去分析和研究,能动地加以适当调节,否则,将因此而付出昂贵的代价.2.2教育生态观对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评价的启示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现实情况总是滞后于期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分关注技术本身,而不注重如何应用的趋势造成的.所以,在教育生态观的指导下,“应用导向设计”应该是突破当前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瓶颈,深层次推进课程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按照教育生态观的观点,评价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就是从以促进“硬件建设”为核心的低级教育生态向以“人本”为核心的高级教育信息生态转变.评价思想也应由“以硬件建设评价为主”转变为“以应用效果评价为核心”.这一评价思想的转变将更有利于技术应用与教学实践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目前,评价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配置大多也由“绩效评估”取代了过去的“水平评估”;评估对象也从过去的“学校个体”转向了“区域整体”;评价的目的也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均衡考察”;在评价方法上也一改以往“单一量化考核”做法,采用“量化考核”和“质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多样;评价结果也更理性和客观.受教育系统生态观的启发,在评价的过程中应适当关注各生态因子之间的联系,以“关注人的发展,注重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综合考虑教育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调配置,使得各子系统能够在稳定、平衡的状态中向纵深发展.3生态学视野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评价模型构建3.1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评价模型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对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进行评价是需要纵观全局、系统规划和理性思考的系统工程.这其中,需要合理区分基础设施投入、软件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应用服务、管理机制体制变革、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等多方面的关系.受教育生态学观念的启发,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的评价要着眼于人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着眼于教学资源配置和深层次应用.如果从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出于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架构考虑,课堂教学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评价的模型构建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内部特征分析,准确把握系统的总体特征,所遴选的指标能否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价.基于此,试图结合教育生态学的启示,从“硬件设施、内涵建设、管理评价”三个维度,构建一个动态反映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的评价模型.3.2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评价模型的维度阐述3.2.1硬件设施维度该维度对应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网络平台以及资源建设三部分.其中,基础设施主要观测点定位于多媒体基础设施结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设备管理运行状态的考量;网络平台主要观测点定位于软件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资源管理服务性、开放性和模块化层面;软件资源的建设侧重衡量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否具有丰富、共享,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否与教育教学实现有效契合.3.2.2内涵发展维度该维度包括了观念意识、技术氛围以及使用水平,对应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观念意识主要考察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的行政主体、使用群体(教学团队负责人、任课教师等)的信息化发展意识;技术氛围的主要观测点定位于学校信息化发展环境氛围,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氛围评价;使用水平的主要观测点定位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程度,包括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的水平以及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程度.3.2.3管理评价维度该维度对应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投入、信息化发展规划、多媒体教学资源保障这三类评估指标.其中,多媒体教学资源投入的主要观测点在于人、财、物的实际投入量和所占比重,投入的差异性、连续性、阶段性和成本效益也在观测范围之内;相关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等的考量则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评价的范畴;多媒体教学资源保障不仅包括对制度文件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侧重考察学校的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应对措施评价.3.3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评价模型适用的评价方式该评价模型中强调的是对系统中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考量,并不是简单意义上针对“硬件投入、软件建设、应用水平”的考量,该模型是一个立体、动态、开放的三维空间模型,是注重在系统观、生态观指导下的过程性评估.建议使用的评价方法:除采取听取资源配置情况汇报,现场查阅资料等方法外,还要加入质性研究,可以通过深度访谈、现场考察和随机听课等方式进行.此外,还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获取隐性的信息,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在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给出比较科学、客观及合理的评价结论.综上所述,教育生态系统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软件资源建设、教师信息素养、信息化应用情境等基础因子构成了一个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分析其中的限制因子,发挥各主体的能动性,建立和完善基于生态学视野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坚持适时、适度原则,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使教育生态系统充满活力与动力.作者:刁海军生态学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二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自然资源短缺、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等问题的日益涌现,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城市生态规划坚持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规划大体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环保系统子规划: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应达到国家先进城市的最高标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2)运转系统子规划:包括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运输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的有保障的物资供应系统(主副食品、蔬菜、材料、水电、燃料等)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和污水废物的排放和处理系统等;(3)管理系统子规划: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都应有高水平的管理,以保证水、土地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4)绿地生态系统子规划: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5)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子规划: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智力条件。
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城市,查阅相关文献,2~3人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该城市的城市生态规划报告。
本课程将以该作业的完成质量情况作为评分依据。
同一小组成员交的报告内容相同,但必须说明各自负责的部分和主要完成的工作情况。
应用生态学论文5100字_应用生态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应用生态学论文5100字_应用生态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应用生态学论文5100字(一):生态茶园在《应用生态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应用生态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生态茶园应用生态学实际教学的思路。
就应用生态学基本方法与技能实验、专题性综合实习训练以及探索性与创新性实习三个方面开展了实践教学。
同时,进一步将综合性实习结合起来,就实习前准备、开展实习及实习成果交流与评定这三个阶段加以实践教学过程的分析与设计。
关键词:应用生态学;生态茶园;实践教学前言应用生态学的教育体系有着十分明显的应用属性,教学体系具有“知识——技能——应用”的开放式复合系统,根据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三个教学模块为基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够畅通。
在上文提到的教授板块中,应用理论一门属于应用生态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里面含有了农业生态、生态茶园生态、草地生态、城市生态和污染生态等反映应用生态学学科发展等类目的基本理论。
1生态茶园在应用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特性生态茶园是以茶树和其中系统发育环境的良好传承性,与其他生命系统的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特性,来实现生命系统的多样性,使茶树系统发育,包括在已知的生态茶园重演系统发育的过程。
应用生态学覆盖了生态茶园生态和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和农业生态工程,水域和湿地生态与流域管理,草地生态和草地生态系统管理,旅游生态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污染生态和环境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和区域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和城市生态建设等等诸多方面。
而生态茶园就是运用不同的生物在茶园之中生长环节以及发育环节,物质能量摄取的时间、空间、种类、数量、质量、层次的差异性和相生、相养、相克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使主体物种的茶树的生态需求得到充足的供给,使茶树个体以及其群体能够在最大限度的数值下增长,使太阳能和土地资源能够得到足够的运用,同时保障生产工作的最好成效。
就应用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之中,针对于种群生态、群落生态、个体生态以及生态系统生态之类的基础理论课程,要加以详细的探讨与研究,而这些工作,便涉及到了物理、化学、生物及数学等等多项学科的联动。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推荐五篇]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推荐五篇]第一篇: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摘要】在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段发展。
我国的生态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景观生态越来越受人关注,于是提出了生态环境主义这一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学和生态学作为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为蓝本来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开展景观评价、对景观进行规划与管理的应用性学科。
其重点是探讨生态景观的空间格局、景观的系统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景观与文化的协同性问题。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园林景观设计;分析1引言随着世界经济不段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一味地寻求经济的发展,而忘记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环境恶化。
我们需要在全球倡导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并在这影响下,尊重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越发深入人心[1]。
2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2.1生态平衡原理生态平衡是自然界中一个十分重要法则,在景观园林的建设中,景观园林设计师们就会着眼于整个景观园林的内部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的地貌地形和江河湖海甚至城市各部分功能区的分布关系。
景观园林的合理布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并且可以长期保持,生生不息[2]。
2.2互利共生原理互利共生是共生中的一种形态,是生物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它指的是共生的物种双方互相都能从对方身上获得所需要的营养。
在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竞争、捕食等等。
2.3生物多样性原理生物多样性的种类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就会比较稳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就会越强,景观园林就能更长久地存在。
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作用3.1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知识,保护并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无论是哪方面的景观的建设和设计,都应该基于当地的自然风情和文化背景来建设,就是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文化设计及。
生态方面论文15篇
生态方面论文15篇生态方面论文:商业银行金融生态环境论文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成因的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贷款资产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资产业务,其运动是一种以“两权分别、按期偿还”为本质特征的特别价值运动。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银行的信贷活动,会受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使银行贷款资金有患病损失大事发生的可能性。
主要表现为贷款到期不能按时收回和贷款的贬值等,这样就产生了贷款风险。
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质量的现状看,形势较为严峻。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除了自身经营管理缘由外,从外部环境来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金融生态优劣。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
(一)政府行政干预银行贷款,扩大了银行贷款风险根据经济进展的客观要求,银行应当是资金配置的主体,政府职能应只限于宏观调控。
然而实际状况是,政府作为资金配置的主体和中心地位并未淡化,往往造成部份项目投资效益不高,形成贷款沉淀。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也激化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微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产的平安据统计,去年某省国有、乡镇集体企业中困难企业面达到55%,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50.8%,其结果必定会相应地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
近年来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也是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的一个直接缘由。
(三)金融体系的滞后性制约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扩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首先,市场融资机制进展缓慢。
其次,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缺乏。
我国现阶段实行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束缚了银行业务分散化的力量,金融创新动力不足。
第三,金融监管有待加强,银行同业间无序竞争,造成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银行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信贷风险不断提高。
(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是银行贷款风险扩大的又一重要因素尤其是企业的保障制度方面存在,企业破产失业救济制度没有完善起来,因而银行贷款风险无法直接分散和转移。
案例学前教育生态学理论(3篇)
第1篇一、引言学前教育生态学理论是一种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理论,强调教育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关注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以一个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案例,探讨学前教育生态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某幼儿园位于市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12个班级,共计400余名幼儿。
近年来,该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户外活动空间不足、室内环境单调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园决定运用学前教育生态学理论,对环境进行优化。
三、学前教育生态学理论概述学前教育生态学理论认为,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应具备以下特点:1. 生态性:幼儿园环境应与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融合,形成生态化的教育环境。
2. 发展性:幼儿园环境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 互动性:幼儿园环境应鼓励幼儿与环境、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和认知能力。
4. 创新性:幼儿园环境应具有创新性,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案例实施1. 生态性环境创设(1)户外环境:幼儿园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种植区、沙池、水池等自然元素,让幼儿接触自然、了解自然。
(2)室内环境:室内墙壁、走廊等处布置了幼儿作品、植物、动物等元素,营造浓厚的生态氛围。
2. 发展性环境创设(1)班级环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置不同主题的区域,如阅读区、建构区、美工区等。
(2)活动室环境:合理布局活动室,确保幼儿在活动中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幼儿开展各类活动。
3. 互动性环境创设(1)互动墙:设置互动墙,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如绘制墙面、布置角落等。
(2)角色扮演区:设立角色扮演区,让幼儿在模拟真实场景中,锻炼社交能力。
4. 创新性环境创设(1)科技创新区:引入科技产品,如机器人、VR设备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艺术创作区: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育生态学理论案例分享(2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生态学理论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强调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教育现象进行解释。
本文将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教育生态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国政府提出了“教育生态建设”的理念,旨在构建一个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生态系统。
以下将以某市一所农村小学为例,探讨教育生态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市一所农村小学位于偏远山区,学生主要来自周边的农村家庭。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学校面临着诸多教育生态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家庭教育环境差等。
2. 案例分析(1)教育环境分析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该校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该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为恶劣。
这导致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不足。
社会环境:该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收入普遍不高。
这使得家庭教育投入不足,家庭教育环境较差。
文化环境:该校周边文化氛围较为浓厚,但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2)教育系统分析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该校的教育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四个方面。
学校:学校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
该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家庭:家庭教育是教育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该校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学业成绩普遍不高。
社会:社会环境对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该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匮乏。
政府:政府是教育生态系统的主要管理者。
该校所在市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等。
生态学观点案例教学模式思考论文
生态学观点案例教学模式思考论文1.1案例的典型性选择北京园博园的修复和改建这一案例渗透生态学观点之所以选择园博园这一案例是因为:①园博园的建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且惠及周边百姓生活和环境的生态学事件,学生熟悉而且有兴趣;②如果仅仅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而没有对环境的改造,就不能体现出生态学观点在指导人们行为中的重要性,不能体现出观点的价值;③园博园修复和改建的过程中处处体现了设计者所持有的生态学观点,如系统的观点、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等,正是这种观点指导设计者的行为,出现了园博园这一生态修复亮点。
1.2教学思路以园博园的修复和改建过程为线索,串联本节课的知识和观点选取特定的内容引出所要复习的生态学知识和原理,依托于生态学原理渗透生态学观点。
每个知识点的复习策略和渗透的生态学观点又有所不同。
资料1: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在教师提问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渗透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资料2: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师和学生以流程图的方式共同构建概念体系,学生应用概念体系解决问题,渗透联系的观点。
资料3:复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以套图法进行,通过问题串由整体到局部,不断细化,渗透联系的观点。
资料4:复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分析现象,体会信息传递的作用,渗透联系的观点。
资料5:复习生态系统的稳态。
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系统角度阐明生态系统的稳态调节机制,学生分析稳态的影响因素,渗透系统的观点、动态平衡的观点。
1.3教学流程引人:你们去过园博园吗?当你漫步在花团锦簇的园博园时,你能想象得出,这里昔日曾是永定河畔的沙子坑和垃圾场吗?一个面积达140hm2、填埋了30年建筑垃圾的大沙坑,是怎样变成了公园,、了白人士,士?^r佑工士為七袖仏从曰还是一个有山有水、汇集天南海北植物的园林集大成者?它是如何完成“化腐朽为神奇”的?园博园的每一寸土地,都体现着科技的力量,而科技的背后是科学原理的支撑,也是设计者观念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案例论文范文
一、环境生态学和经济学简介
1.环境生态学简介
2.经济学简介
二、环境生态学思想在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其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来持续开发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并对
其进行合理分配。
无论是从研究目的还是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环境
生态学与经济学都非常具有一致性和相通性。
然而,过去长期以来
高职经济学科的主要培养目的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单纯型经济
学人才,这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而随着近年来
人们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培养新型的具有生态思维的综合
型人才越来越成为高职经济学科的教学目的。
利用经济学科教学来
传播、推广及深化环境生态学思想,是当代高职教师所不可推卸的
重要责任和义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广大的经济学人才
具备良好的环境生态学专业素质,同时,环境生态学思想也有利于
广大教育者树立环境生态思想的教育观。
总而言之,只有在高职经
济学科教学中重视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三、环境生态学思想在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现状分析
2.现状原因
之所以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都很少有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主要是由于以下两大原因所造成的:①受到“经济人
伦理”的影响。
经济学的主要创设者之———苏格兰著名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曾经在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人伦理”,其中心思想是当人类受到人性动力学的驱使时,会为了改善自身状
况而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这一过程也会为社会带来一定的利益;后来,“经济人伦理”对经济学科教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
是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
求越来越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经济学科教学都彰显出了一种
极其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在这种价值取向的驱使下,无论是教
师还是学生,都只顾着研究怎样才能够更快、更多地创造利益,而
并不重视环境生态问题。
②在教学环节中没有很好地传播环境生态
学思想。
1.转变传统的“经济人伦理”思想
2“.绿色化”高职经济学科教材
为了进一步强化环境生态学思想与高职经济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教育部门必须要重新审视、改革和编著高职经济学科教材,在教材
中添加更多的环境生态学理论知识,以使教材中蕴含更加深刻的环
境生态学思想,成为“绿色化”教材。
例如,高职经济学科教材中
必须体现出更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在案例
的选择上应当加入更多的“绿色化”经济学案例,以及课后练习题
和思考题等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绿色化”倾向。
3.开展丰富的环境生态学实践活动
作者:李红梅
《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贫困生帮扶策略研究》
0引言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我国当下社会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为了能将这一理念付诸于具体实践,关注弱势群体成
了重要课题。
高校贫困生一直是政府帮扶的对象,国家政策规定,
必须对高校贫困生给予财政支持,但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关于贫困生帮扶的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解决。
对于贫
困生来说,他们除了物资生活匮乏以外,其精神生活也有待改善。
由于其长期接受不到优良环境的熏陶,许多贫困生都存在心理危机、价值观危机等问题。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提倡将人、自然与世界视
作有机共同体,采用可持续性的做法进行一切改造世界的活动,这
为我们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
将从生态学角度,围绕“为什么要育人,教育什么样的人,如何教育”这一系列问题,探讨如何解决高职贫困生碰到的难题,以期为
高职院校解决贫困生帮扶问题提供参考。
1建立生态学帮扶体系,“资助”、“育人”两不误
生态学认为: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整体,没有完全独立存在的物体,每个生命都与其他生命、环境相互关联。
生命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仅依赖于所生存条件的物理联系,还有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
贫困生帮扶工作同样是一个体系,生态学提倡的共生共存、协
调发展的理念能指导高职贫困生的帮扶工作。
高职院校应该把生态
学概念运用到教育环境与教学方法中。
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学费
制度改革,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大幅上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
在校生占到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2运用生态学规律,在人际互动中突出主体性
4结束语
作者:王晓丽姜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