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的数量,是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对降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一、轻度降雨。
轻度降雨是指降水量较小的降雨,通常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水资源的补充作用有限。
二、中度降雨。
中度降雨是指降水量适中的降雨,通常在10毫米至25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较好的作用,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和水库的水源。
三、大雨。
大雨是指降水量较大的降雨,通常在25毫米至50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显著的作用,但同时也容易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
四、暴雨。
暴雨是指降水量非常大的降雨,通常超过5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和河流洪水。
五、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是指降水量异常巨大的降雨,通常超过10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
六、超特大暴雨。
超特大暴雨是指降水量极其巨大的降雨,通常超过25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滑坡和泥石流。
总结,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轻度降雨、中度降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和超特大暴雨等不同等级。
不同等级的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土壤湿润以及水资源的补充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雨量的分级标准
雨量的分级标准
雨量的分级标准是一种衡量降雨量多少的体系,用于描述和分类不同降雨级别的方法。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雨量分级标准,但通常都基于降雨量的大小和频率来进行分类。
在一般的雨量分级标准中,通常会有以下几个级别:
1. 小雨:指降雨量较小的降水,通常在0.1毫米到9.9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通常不会对生活和交通产生太大影响,被认为是比较轻微的降水。
2. 中雨:指降雨量适中的降水,通常在10毫米到24.9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可能会对农业、道路交通和城市排水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般不会引发严重的灾害。
3. 大雨:指降雨量较大的降水,通常在25毫米到49.9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可能会引发局部的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对农田和城市的排水系统造成较大压力。
4. 暴雨:指降雨量非常大的降水,通常在50毫米以上。
这种降雨量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田、道路、建筑物以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除了以上常见的雨量分级标准,一些地区还可能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降水季节和历史数据等因素制定特殊的雨量分级标准。
此外,一些国际组织也制定了全球统一的雨量分级标准,以便进行不同地区的降雨量比较和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雨量分级标准是一种相对的分类方法,不同级别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数值界限,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气候特点来确定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和适用。
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中国气象部门的规定,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 蓝色预警:表示降雨量轻微,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较小影响,但不会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降水量一般为短时小雨或毛毛雨,24小时雨量在10毫米以下。
2. 黄色预警:表示降雨量中等,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一定影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一般影响。
降水量为中雨、大雨或暴雨,24小时雨量在10毫米以上并小于50毫米。
3. 橙色预警:表示降雨量较大,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较大影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降水量为大雨、暴雨或大暴雨,24小时雨量在50毫米以上并小于100毫米。
4. 红色预警:表示降雨量极大,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严重影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降水量为特大暴雨或超大暴雨,24小时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不同地区的具体预警等级划分可能会有所区别。
当然,这只是雨量预警的一种划分标准,其他因素如降雨持续时间、强度等也会影响具体的预警等级划分。
具体预警等级的划分还需根据气象部门的具体发布进行参考。
一小时降水量分级标准
一小时降水量分级标准一、降水量大小根据一小时内的降水量大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小雨:降水量在0.1毫米以下。
2. 中雨:降水量在0.1毫米至5毫米之间。
3. 大雨:降水量在5毫米至25毫米之间。
4. 暴雨:降水量在25毫米以上。
二、降水强度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的速率。
根据一小时内的降水强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弱降水:降水强度小于1毫米/小时。
2. 中等降水:降水强度在1毫米/小时至5毫米/小时之间。
3. 强降水:降水强度在5毫米/小时至10毫米/小时之间。
4. 非常大降水:降水强度大于10毫米/小时。
三、持续时间根据降水的持续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短时降水:降水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
2. 持续时间较长:降水持续时间在1小时至3小时之间。
3. 持续时间较长:降水持续时间在3小时至6小时之间。
4. 长时降水:降水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
四、伴随天气现象根据伴随的天气现象,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等级:1. 无伴随天气现象:如单纯的降雨或降雪等。
2. 有伴随天气现象:如雷暴、冰雹、大风、雪暴等恶劣天气条件。
五、区域特征根据降水的区域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局部降水:降水只发生在较小范围内的特定地区。
2. 区域性降水:降水覆盖了较大范围的多个地区,但未影响到整个国家或大洲。
3. 大范围降水:降水影响到整个国家或大洲,但未达到全球范围。
4. 全球性降水:降水影响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气候类型根据降水的气候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500毫米,降水频繁。
2. 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至1500毫米之间,降水较为频繁。
3. 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降水较少。
4. 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降水非常少或几乎没有。
七、季节性分布根据降水的季节性分布,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年度均匀分布:降水分布在全年各个月份,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总量,通常以毫米或英寸为单位。
降雨量的多少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降雨量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等级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降雨量等级划分的标准。
一、轻度降雨。
轻度降雨是指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一般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大面积的灌溉和水资源补给的效果并不显著。
二、中度降雨。
中度降雨是指降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满足一定范围内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补充地下水资源。
三、大雨。
大雨是指降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满足大部分地区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
四、暴雨。
暴雨是指降雨量在50-10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满足大范围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充分补给。
五、大暴雨。
大暴雨是指降雨量在100-25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充分满足大范围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充分补给。
六、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是指降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充分满足大范围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充分补给。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地区的降水情况和需求,可以对以上降雨量等级进行适当调整和细化,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
同时,也需要根据降雨量等级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合理的降雨量等级划分可以更好地发挥降水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
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
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它可
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小
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毫米以内;中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25毫米;大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达30毫米以上;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0-200毫米。
水灾和旱灾是目前世界发生比较频繁的自然灾害,而人们对自然灾害
的意识不足,缺乏提前防范措施及自救方法。
下雨大小划分标准
下雨大小划分标准
下雨大小的划分标准通常根据降水量、降雨强度和降水时间长度来进行。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划分标准:
1. 小雨:降水量较小,通常在0.1毫米到10毫米之间。
降水
轻微,给人带来的影响较小。
2. 中雨:降水量在10毫米到30毫米之间。
降水适中,可以使地面湿润,并有可能引起轻微的积水。
3. 大雨:降水量在30毫米到50毫米之间。
降水较大,可能导致明显的积水现象,对交通和日常活动造成较大影响。
4. 暴雨: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
降雨极大,可能引发洪水、
地质灾害、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对生活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划分标准并非固定不变,可能在不同地区、不同气象系统和不同季节有所变化。
此外,降水强度和降水时间长度也是划分雨大小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有时候可能会根据这些因素对雨大小进行调整。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在气象上用降雨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
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小雨:雨点清晰可见,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降水量小于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过程。
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5~1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
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
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100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50mm 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过程。
小中大雨等级分类标准
小中大雨等级分类标准
雨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作用,而以积聚的深度来确定的。
我国规定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
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
小雨:降雨量在十毫米以内,雨滴清晰可辩,落到屋瓦和硬地上不四溅,雨声缓和淅沥;通常需两分钟后,始能完全润湿石板和屋瓦,水洼形成很慢。
中雨:降雨量在十到二十五毫米之间,可听见沙沙的雨声,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到屋孔和硬地上略有四溅,水洼形成较快。
大雨:降雨量在二十五至五十毫米之间,大雨时,雨落如倾盆模糊成片,雨滴落到屋瓦和硬地上四溅可达数寸,雨声如擂鼓,水潭形成极快。
暴雨:降雨量在五十至一百毫米之间,马路积水。
降雨量在一百毫米至二百毫米之间的叫大暴雨;降雨量在二百毫米以上的叫特大暴雨,地势低处受淹。
阵雨:指阵性降水,雨点较大,时降时停,强度变化急剧,下雨时天空阴暗,有时忽然开朗,露出晴天,有时还伴有雷声。
降雨量划分标准
降雨量划分标准
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叫做雨量。
如日降雨量是在1日内降落在某面积上的总雨量。
此外,还常有年降雨量、月降雨量以及多少小时降雨量等,若将逐日雨量累积相加,则可分别得出旬、月和年雨量。
次降雨量是指某次降雨开始至结束连续一次降雨的总量。
一、基本要素
(1)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降雨历时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续时间,即一场降雨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降雨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
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均以min、h计。
(2)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mm/min 或mm/h计。
(3)降雨面积:指某次降雨所笼罩的水平面积,以km2计。
(4)暴雨中心:指暴雨强度较集中的局部地区。
二、等级划分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
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总降雨量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所接收到的所有降水量之和。
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降水量差异很大,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降雨等级标准,以便对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
一、等级划分根据我国《气象灾害风险分区标准》(GB/T 32969-2016)规定,我国将全国气象灾害风险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等级Ⅰ表示最高风险,等级Ⅴ表示最低风险。
按照该标准,可以将总降雨量划分为五个等级:1. 等级Ⅰ:总降雨量≥2000毫米/年2. 等级Ⅱ:1500毫米/年≤总降雨量<2000毫米/年3. 等级Ⅲ:1000毫米/年≤总降雨量<1500毫米/年4. 等级Ⅳ:500毫米/年≤总降雨量<1000毫米/年5. 等级Ⅴ:总降雨量<500毫米/年二、等级特征1. 等级Ⅰ:总降雨量≥20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热带雨林气候,降雨分布均匀,年降水日数多,且季节性变化不大。
这些地区的植被茂密,物种多样性高,生态环境较为稳定。
2. 等级Ⅱ:1500毫米/年≤总降雨量<20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分布相对均匀,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这些地区的植被类型多样,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3. 等级Ⅲ:1000毫米/年≤总降雨量<15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温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或半干旱气候,降水分布不太均匀,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这些地区主要以草原、森林草原和灌丛草原为主。
4. 等级Ⅳ:500毫米/年≤总降雨量<10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半干旱和干旱气候,降水分布不均匀,有很大的季节性变化。
这些地区的植被类型以草原、荒漠和半沙漠为主。
5. 等级Ⅴ:总降雨量<5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沙漠和荒漠气候,降水非常少,分布不均匀。
这些地区几乎没有植被,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三、等级划分与气象灾害风险总降雨量是影响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12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12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摘要:
1.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2.12 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3.各种降雨量等级的定义和特征
4.12 小时降雨量等级的实际应用
5.结论
正文:
一、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是按照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来划分的,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根据我国的标准,降雨量等级划分为7 个等级,包括微量降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二、12 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12 小时降雨量等级是按照12 小时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来划分的。
根据我国的标准,12 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为7 个等级,包括微量降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三、各种降雨量等级的定义和特征
1.小雨:1 小时内降雨量小于
2.5mm 的降雨。
2.中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2.5mm 至7.5mm 之间的降雨。
3.大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7.5mm 至15mm 之间的降雨。
4.暴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15mm 至30mm 之间的降雨。
5.大暴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30mm 至50mm 之间的降雨。
6.特大暴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50mm 以上的降雨。
四、12 小时降雨量等级的实际应用
12 小时降雨量等级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降雨情况,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
比如,当预报出12 小时内将有大暴雨时,我们就需要做好防洪准备,避免因雨水过大而引发洪涝灾害。
降水量的划分标准
降水量的划分标准
降水量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常用的几种划分标准:
1. 每天降水量的划分标准:按照每天降水量的大小,通常将降水量分为以下几类:小雨(0.1~9.9毫米)、中雨(10~24.9毫米)、大雨(25~49.9毫米)、暴雨(50~99.9毫米)和大暴雨(100毫米及以上)。
2. 每小时降水量的划分标准:根据每小时降水量的大小,通常将降水量分为以下几类:小雨(0.1~2.4毫米)、中雨(2.5~7.5毫米)、大雨(7.6~14.9毫米)、暴雨(15~49.9毫米)和大暴雨(50毫米及以上)。
3. 降水量的百分比划分:将所有的降水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序,然后将所有数据分为10个等份,每个等份包含10%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将降水量划分为“很少”、“较少”、“一般”、“较多”和“很多”等五个等级。
4. 经验公式划分:根据经验公式,将每小时或每天的降水量转化为相应的等效雪量,从而划分为薄雪、中雪、厚雪等等。
降雨量级别标准
降雨量级别标准
降雨量级别标准一般根据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降雨量级别标准:
1. 少雨:每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
2. 中等降雨:每年降水量在5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
3. 多雨: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至1500毫米之间
4. 集中降水:每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至2000毫米之间
5. 极端降水:每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
这些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特征而有所调整。
不同地区还可能使用其他指标来描述降雨量级别,例如年平均降水日数、季节降水量等。
降雨量级标准
降雨量级标准降雨量是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描述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数量。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降雨量的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降雨量的大小,科学家和气象学家制定了一套降雨量级标准。
降雨量级标准是基于降雨量的大小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的一种方法。
通过该标准,可以将降雨量分为不同的级别,便于对不同降雨情况进行描述和比较。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降雨量级标准是以毫米(mm)作为单位进行计量。
以下是一份关于降雨量级标准的详细解释:1. 微雨:降水量小于0.1毫米。
这种降水量通常被认为是轻微的降水,几乎难以察觉。
2. 小雨:降水量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
小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降水情况。
3. 中雨:降水量在10毫米至25毫米之间。
中雨的降水量适中,既不会引起洪涝灾害,也不会造成干旱状况。
4. 大雨:降水量在25毫米至50毫米之间。
大雨往往会引起洪涝灾害,对农作物和城市交通等方面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5. 暴雨:降水量在5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
暴雨往往会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对房屋、交通和农田等方面都可能造成巨大破坏。
6. 大暴雨:降水量在100毫米至250毫米之间。
大暴雨是一种极端的降水情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洪涝和水灾,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7. 特大暴雨:降水量大于250毫米。
特大暴雨是最为严重的降水情况,往往会引发特大洪涝和次生灾害,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和威胁。
以上对降雨量级的划分是一种常用的标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降雨量的大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降雨量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标准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降雨量级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降雨量级标准的变化,可以更好地预测降雨情况,做好相应的应对和准备工作。
24小时的降水量分为几个等级
24小时的降水量分为几个等级
24小时降水预报等级共分12级,不同等级的降水分别对应一定的降水量。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
雪量大于30.0mm或积雪深度达32CM的降雪过程。
雨等级划分标准
雨等级划分标准
雨等级划分标准可以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和雨水对人们生活和交通等造成的影响来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雨等级划分标准:
1. 小雨:降水量小于
2.5毫米,或者每小时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对人们生活和交通的影响较小,行人可以正常行走,交通流畅。
2. 中雨:降水量在2.5至7.6毫米之间,或者每小时降水量在10至25毫米之间。
对人们生活和交通会有一定的影响,行人需打伞,车辆需适当减速。
3. 大雨:降水量在7.6至50毫米之间,或者每小时降水量在25至100毫米之间。
对人们生活和交通影响较大,行人需使用雨具并谨慎行走,车辆需减速慢行。
4. 暴雨:降水量大于50毫米,或者每小时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对人们生活和交通造成严重影响,行人需避免外出,车辆需停车或避开积水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可能对雨等级的划分会有一些差异,而且还有其他衡量降水强度和影响的指标,如降水时间和强度的组合、风力等等。
因此,实际的雨等级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标准
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是常见的用于描述降雨强度的术语,它们的标准可以因地区和气象部门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对这些降雨强度的常见标准:
小雨(Light Rain):小雨通常指降雨强度较轻,雨滴较细且间隔较大。
在一小时内的降雨量一般不超过2.5毫米。
中雨(Moderate Rain):中雨表示降雨强度适中,雨滴适中大小且间隔适中。
在一小时内的降雨量一般在2.5毫米至7.6毫米之间。
大雨(Heavy Rain):大雨指降雨强度较大,雨滴较大且密集。
在一小时内的降雨量一般在7.6毫米至50毫米之间。
暴雨(Torrential Rain):暴雨是降雨强度非常大的情况,雨滴非常大且密集。
在一小时内的降雨量一般超过50毫米。
暴雨往往伴有强烈的降水、雷电、狂风和可能引发洪水等极端天气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雨量划分标准
气象部门: 发布的天气预报中小雨、中雨、暴雨等专业术语,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4.9毫米。
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
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