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的数量,是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对降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一、轻度降雨。
轻度降雨是指降水量较小的降雨,通常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水资源的补充作用有限。
二、中度降雨。
中度降雨是指降水量适中的降雨,通常在10毫米至25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较好的作用,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和水库的水源。
三、大雨。
大雨是指降水量较大的降雨,通常在25毫米至50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显著的作用,但同时也容易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
四、暴雨。
暴雨是指降水量非常大的降雨,通常超过5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和河流洪水。
五、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是指降水量异常巨大的降雨,通常超过10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
六、超特大暴雨。
超特大暴雨是指降水量极其巨大的降雨,通常超过25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滑坡和泥石流。
总结,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轻度降雨、中度降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和超特大暴雨等不同等级。
不同等级的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土壤湿润以及水资源的补充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小时降雨量的等级标准

小时降雨量的等级标准
小时降雨量的等级标准是根据降雨量的大小不同而划分的不同等级。
一般情况下,小时降雨量的等级标准如下:
1. 小雨:小时降雨量在0.1-3.9毫米之间,雨滴清晰可见,但地面基本不湿。
2. 中雨:小时降雨量在4.0-7.9毫米之间,雨滴清楚连成线,地面及物体开始湿润。
3. 大雨:小时降雨量在8.0-15.9毫米之间,雨滴变成线,地面积水,屋瓦有滴水声。
4. 暴雨:小时降雨量在16.0-32.9毫米之间,雨倾盆而下,屋内地面有积水。
5. 大暴雨:小时降雨量在33.0-60.9毫米之间,雨水如注,视线模糊。
6. 特大暴雨:小时降雨量大于61.0毫米,雨水如倒,有极大灾害风险。
这些等级标准可以帮助人们评估降雨强度,以及可能带来的灾害风险。
在应急响应和天气预警等方面,这些标准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各个地区年降水量等级划分表

中国各个地区年降水量等级划分表
中国年降水量划分标准是,中国气象局将中国的年降水量划分为五个等级:
1、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
2、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
3、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
4、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至1200毫米之间。
5、多雨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
降水量等级国家规定
1、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2、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3、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4、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5、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6、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由上可知,年降水量等级划分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以及多雨地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第二十三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的气象服务工作。
降雨量和雨量等级的标准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 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 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30.0mm或积雪深度达32CM的降雪过程。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诏安县东溪流域西潭水利中心站。
降雨等级标准

降雨等级标准降雨等级标准是指对不同降雨量及其对应影响程度进行划分的标准。
根据降雨对生活、经济、交通等领域的影响程度,我国制定了一套相对统一的降雨等级标准。
以下将依次介绍各个等级的降雨标准。
小雨指降雨量较小的雨水,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进行计量。
根据我国标准,小雨是指降雨量在0.1-9.9毫米之间的降雨。
小雨对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引发较大的问题。
中雨是指降雨量在10-24.9毫米之间的降雨。
中雨相较于小雨来说,降雨量有所增加,对人们的生活和交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道路湿滑、视线模糊等情况,需要注意交通安全。
大雨是指降雨量在25-49.9毫米之间的降雨。
大雨对生活、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较为明显。
降雨量增加会导致路面积水严重,交通受阻的可能性较高。
此时人们需要注意出行安全,避免涉水行车。
暴雨是指降雨量在50-99.9毫米之间的降雨。
暴雨的降水量较大,对交通、水利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
道路易积水,山洪、城市内涝等问题可能加剧,人们需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出现灾害性事件。
大暴雨是指降雨量在100-249.9毫米之间的降雨。
大暴雨对交通、水利和城市建设等领域造成的影响极其严重。
由于降水量巨大,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等重大灾害。
人们需高度警惕,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六、特大暴雨特大暴雨是指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的降雨。
特大暴雨是极为罕见的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极其严重。
特大暴雨常常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城市交通、水电等设施造成严重损害。
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并做好防范工作,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降雨等级标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降雨量与其对生活、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影响程度。
根据不同等级的降雨,人们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度过恶劣天气。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共同应对降雨带来的挑战。
降水量等级标准

降水量等级标准
降水量等级标准是根据降水量的大小,将降水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降水量等级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是我国国家标准GB/T 19648-2005《降水量等级》中的降水量等级标准:
1. 小雨: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5毫米。
2. 中雨:24小时内降水量在5毫米至15毫米之间。
3. 大雨:24小时内降水量在15毫米至30毫米之间。
4. 暴雨:24小时内降水量在30毫米至60毫米之间。
5. 大暴雨:24小时内降水量在6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
6. 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降水量等级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标准仅供参考。
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是指根据降水量的大小,将降水分为不同等级的标准。
雨量等级的划分对于气象预测、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雨量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雨量等级划分的标准。
首先,雨量等级的划分是根据降水量的大小来进行的。
通常,我们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四个等级。
具体的划分标准如下:小雨,指降水量在0.1毫米至9.9毫米之间的降水。
小雨对于作物生长和土壤的滋润有一定的作用,但降水量较小,对于缓解旱情的效果有限。
中雨,指降水量在10毫米至24.9毫米之间的降水。
中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可以有效地滋润土壤,增加土壤湿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大雨,指降水量在25毫米至49.9毫米之间的降水。
大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良好的滋润效果,但过大的降水量也容易造成水患和洪涝灾害。
暴雨,指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水。
暴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危害,过大的降水量容易造成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除了以上的划分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降水形式,如冰雹、雨夹雪等,它们的划分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来进行灵活的划分和评估。
总的来说,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是根据降水量的大小来进行的,不同等级的降水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科学准确地划分雨量等级,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防范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及时有效地开展气象预测、水资源管理等工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和科学的决策支持。
综上所述,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降水量的大小来进行的,不同等级的降水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需要科学准确地划分雨量等级,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总量,通常以毫米或英寸为单位。
降雨量的多少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降雨量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等级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降雨量等级划分的标准。
一、轻度降雨。
轻度降雨是指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一般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大面积的灌溉和水资源补给的效果并不显著。
二、中度降雨。
中度降雨是指降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满足一定范围内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补充地下水资源。
三、大雨。
大雨是指降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满足大部分地区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
四、暴雨。
暴雨是指降雨量在50-10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满足大范围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充分补给。
五、大暴雨。
大暴雨是指降雨量在100-250毫米之间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充分满足大范围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充分补给。
六、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是指降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湿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充分满足大范围的灌溉需求,也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充分补给。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地区的降水情况和需求,可以对以上降雨量等级进行适当调整和细化,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
同时,也需要根据降雨量等级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合理的降雨量等级划分可以更好地发挥降水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降雨量等级划分

30.0~69.9
50.0~99.9
小到中雨
3.0~9.9
5.0~16.9
暴雨到大暴雨
50.0~104.9
75.0~174.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暴雨
70.0~140.0
100.0~250.0
中到大雨
10.0~22.9
17.0~37.9
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105.0~170.0
175.0~300.0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雨量时段(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雨量时段(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小雨
0.1~4.9
0.1~9.9
大雨
15.0~29.9
25.0~49.9
特大暴雨
>140.0>25 Nhomakorabea.0大到暴雨
30.0~49.9
38.0~74.9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降雨量的等级标准

降雨量的等级标准
降雨量的等级标准: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
降雨量的等级标准:中雨:24小时降雨量10~25毫米。
降雨量的等级标准:大雨: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
降雨量的等级标准:暴雨: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
降雨量的等级标准: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100~250毫米。
降雨量的等级标准: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从气象学上的角度来讲,雨量通常指空气中水汽凝结下降及地之水量,露,霜,雹,雪等等,凝结并不包括在内。
所谓雨量,就是在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面上(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
用雨量计测定。
以毫米为单位。
气象台站在有降水的情况下,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雨量即降水量:衡量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降水多少的数据。
定义:按气象学上讲,所谓雨量,就是在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面上(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
用雨量计测定。
以毫米为单位。
气象台站在有降水的情况下,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
据计算,一毫米雨量等于一亩田增加667千克水,即相当于浇了13担水。
计算方法:雨量是以雨量计来计算,以在平面收集到的雨水深度表示,准确程度至0.25毫米或0.01寸。
有时亦会以升每平方米(1 L m-2 = 1
mm)表示。
在气象统计名词上,雨量又可称为降雨量,即一定时间内之降水累积量,其中,若降水量若小于0.1公厘视为雨迹。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在气象上用降雨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
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小雨:雨点清晰可见,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降水量小于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过程。
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5~1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
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
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100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50mm 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过程。
降雨量标准

降雨量标准
降雨量标准是指用于衡量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降雨量的标准。
不同地区的降雨量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主要是由该地区的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决定。
在中国,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规定,降水量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干旱(降水量小于250毫米)、偏旱(降水量在2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适中(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和湿润(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此外,各地也有自己的降雨量标准。
例如,在一些江南地区,每年的标准降水量为1000毫米以上,而在西北干旱地区,标准降水量可能只有几十毫米。
降雨量标准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开发利用、城市防洪排涝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科学地制定和应用降雨量标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也可以引导我们更加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 1 -。
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

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总降雨量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所接收到的所有降水量之和。
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降水量差异很大,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降雨等级标准,以便对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
一、等级划分根据我国《气象灾害风险分区标准》(GB/T 32969-2016)规定,我国将全国气象灾害风险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等级Ⅰ表示最高风险,等级Ⅴ表示最低风险。
按照该标准,可以将总降雨量划分为五个等级:1. 等级Ⅰ:总降雨量≥2000毫米/年2. 等级Ⅱ:1500毫米/年≤总降雨量<2000毫米/年3. 等级Ⅲ:1000毫米/年≤总降雨量<1500毫米/年4. 等级Ⅳ:500毫米/年≤总降雨量<1000毫米/年5. 等级Ⅴ:总降雨量<500毫米/年二、等级特征1. 等级Ⅰ:总降雨量≥20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热带雨林气候,降雨分布均匀,年降水日数多,且季节性变化不大。
这些地区的植被茂密,物种多样性高,生态环境较为稳定。
2. 等级Ⅱ:1500毫米/年≤总降雨量<20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分布相对均匀,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这些地区的植被类型多样,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3. 等级Ⅲ:1000毫米/年≤总降雨量<15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温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或半干旱气候,降水分布不太均匀,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这些地区主要以草原、森林草原和灌丛草原为主。
4. 等级Ⅳ:500毫米/年≤总降雨量<10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半干旱和干旱气候,降水分布不均匀,有很大的季节性变化。
这些地区的植被类型以草原、荒漠和半沙漠为主。
5. 等级Ⅴ:总降雨量<500毫米/年该等级的地区通常为沙漠和荒漠气候,降水非常少,分布不均匀。
这些地区几乎没有植被,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三、等级划分与气象灾害风险总降雨量是影响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雨等级划分标准

大雨等级划分标准: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30.0mm或积雪深度达32CM的降雪过程。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它是衡量降水量大小的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的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降雨量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一、小雨。
小雨是指降水量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的降水现象。
这种降雨量一般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城市交通和人们的出行会有一定影响。
此时,人们可以适当增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同时在出行时注意道路湿滑,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二、中雨。
中雨是指降水量在10毫米至25毫米之间的降水现象。
这种降雨量对农作物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对城市交通和人们的出行会有较大影响。
此时,人们应该减少外出,注意防范积水和滑倒,同时及时清理排水系统,防止城市内涝。
三、大雨。
大雨是指降水量在25毫米至50毫米之间的降水现象。
这种降雨量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对城市交通和人们的出行会有较大影响。
此时,人们应该加强农作物的防护措施,及时排查城市排水系统,确保城市排水畅通。
四、暴雨。
暴雨是指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水现象。
这种降雨量对农作物生长有严重的危害作用,对城市交通和人们的出行会有极大影响。
此时,人们应该采取紧急措施,加强农作物的防护和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做好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降雨量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降雨情况,做好防范措施,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排水系统维护,提高城市抗灾能力,为降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充分准备。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划分之杨若古兰创作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分歧部分有分歧的尺度.
气象部分:降雨量是指在必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暗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防汛部分:降雨量是在必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出50毫米者定为暴雨.按12小时降雨强度
水文部分:通常说的细雨、中雨、大雨、暴雨等,普通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细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能够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细雨时,普通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景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构成很慢;至多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要滴水.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容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构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构成很快;屋顶雨水有闹热热烈繁华声.
诏安县东溪流域西潭水利中间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降雨等级表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雨量等级表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