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 第六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药材经过一系列加工和制备工序,制成具有一定疗效的药品。

中药制剂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其中所含的各类化学成分,对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从而提高中药的合理应用和研发。

1.酚类物质:酚类物质是中药中常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酚类物质主要包括鞣质、黄酮类、黄连素等。

鞣质具有收敛止血、抗菌消炎等作用,如栀子、五味子等中药中含有较多的鞣质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等作用,如黄柏、黄芩等中药具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成分;黄连素是一种酮醇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如黄连中的黄连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2.生物碱类物质:生物碱类物质是中药中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成分,多具有镇痛、镇静、抗菌等作用。

生物碱主要包括苦参碱、黄连素、阿片类等。

苦参碱是中药苦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疟等作用;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抗菌、抗炎作用;阿片类化合物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如鸦片中的吗啡就是一种阿片类物质。

3.多糖类物质:多糖类物质是中药中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成分,多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多糖主要分为天然多糖和蛋白结合型多糖两类。

天然多糖主要包括石斛中的石斛多糖、枸杞中的枸杞多糖等;蛋白结合型多糖主要包括冬虫夏草中的冬虫夏草多糖等。

4.挥发油类物质:挥发油类物质是中药中常见的具有强烈气味的成分,多具有抗菌、抗炎、平喘等作用。

挥发油主要包括薄荷脑、丁香油、香叶醇等。

薄荷脑是清凉解表的活性成分,可用于感冒药物中;丁香油具有抗菌、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止痛药物中;香叶醇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抗感染药物中。

5.生物多糖:生物多糖也是中药制剂中常见的一类活性成分,其不同于前面所提到的多糖类物质,生物多糖是由多种糖分子通过特定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复杂高分子化合物。

生物多糖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炎等。

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中药制剂是指由中药原材料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

中药制剂中的各类化学成分分析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药制剂的化学组成及含量,从而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中药制剂中的活性成分分析:中药制剂中的活性成分是指具有治疗作用的成分,如有效成分、药效成分等。

这些成分在中药制剂中的含量直接关系到其药效的发挥,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和光谱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以及质谱法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中药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从而确保中药制剂的疗效。

二、中药制剂中的非活性成分分析:中药制剂中的非活性成分是指除了活性成分外的其他组分,如辅料、填料、稳定剂等。

这些成分对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也需要进行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中药制剂中非活性成分的含量,从而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中药制剂中的有毒成分分析:中药制剂中有时会存在一些有毒成分,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因此,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毒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去除有毒成分,确保中药制剂的安全性。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中药制剂中有毒成分的含量,从而确保中药制剂的安全性。

四、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分析中药制剂中的各类化学成分,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常用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含量测定、质量比、指纹图谱等。

通过对这些质量控制指标的测定,可以准确地评估中药制剂的质量,从而保证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准确地测定中药制剂中的各类成分的含量,从而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中药制剂的研究和生产中,需要用到各种先进的分析方法和仪器,以准确地测定中药制剂中的各类化学成分,从而为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药制剂分析_第六章-中药制剂中各主要成分的分析【医学课件ppt】

中药制剂分析_第六章-中药制剂中各主要成分的分析【医学课件ppt】

一、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 (二)理化性质 • 1. 物理性状 多数生物碱为结晶型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个别小 分子生物碱为液体,如槟榔碱、烟碱等。液体生物碱及个别小分子生 物碱具有挥发性和升华性,如麻黄碱具有挥发性、咖啡因具有升华性 等。一般生物碱为无色或白色,结构中存在较长共轭体系时可显不同 颜色,如黄连生物碱显黄色。 • 2. 溶解性 大多数生物碱属亲脂性成分,游离状态下难溶于水,易溶 于氯仿、乙醚、丙酮、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与酸结合成盐后水溶 性增加,但与不同酸生成的盐水溶性有差异,一般含氧无机酸及小分 子有机酸的生物碱盐水溶性较大。季铵型生物碱、生物碱氮氧化物易 溶于水,一些小分子生物碱则既可溶于水也可溶于有机溶剂。含有酸 性基团(如酚羟基、羧基)的生物碱可溶于不同碱性的碱水溶液中,含 有内酯环、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可溶于热苛性碱水溶液。 • 3. 酸碱性 大多数生物碱具有不同程度的碱性。碱性强弱取决于生物 碱结构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电子云密度分布以及分子的立体效应、 氢键效应等。酰胺类生物碱一般碱性较弱,几呈中性;如果在生物碱 结构中尚存在酸性基团,则同时会表现出酸碱两性。
一、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 4. 沉淀反应 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性水溶液中可以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如 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和大分子酸等)生成不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复 合物,借以检查中药制剂中生物碱的存在和测定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 分的含量。但须注意的是,共存的蛋白质、多肽和鞣质等成分,也可 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产生假阳性。因此,用沉淀反应进行中 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分析时,要用适宜的方法先行处理样品供试液, 排除干扰。 • 5. 显色反应 少数生物碱可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生物碱在 一定pH条件下可与一些酸性染料定量结合,生成有色络合物,被氯仿 等有机溶剂定量提取;具有酯键结构的生物碱,如乌头碱等,可与异 羟肟酸铁试剂反应产生紫红色。这些显色反应可用于中药制剂中生物 碱成分的分析。 • 6. 紫外光谱特征 结构中具有共轭体系的生物碱可产生 紫外吸收,如 吡啶类、喹啉类、吲哚类生物碱等。吸收峰位置和强度除与助色团的 种类、位置、数目有关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生物碱结构中的氮原 子若与发色团直接连接或参与发色团,则还与测定溶剂的pH有关。

中药制剂分析(参考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中药制剂分析(参考答案)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

2、中国药典中规定,水浴温度指:98~100℃。

3、中国药典中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 2 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多少范围内:0.3mg。

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十万分之一。

5、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乙醇。

6、无需过滤除药渣操作的是:连续回流提取法。

7、对水溶液样品中的挥发性被测成分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是:蒸馏法。

8、下列属于样品净化方法的是:固相萃取法。

9、进行中药制剂中重金属检查时,样品的处理方法应选:消化法。

1 / 1410、关于牛黄解毒片的性状描述正确的是:本品为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有冰片香气,味微苦,辛。

11、中药制剂的鉴别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是:薄层色谱法。

12、正确的描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的位置上,斑点颜色。

13、中药制剂的一般杂质检查包括: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

14、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那种试剂作为显色剂:硫代乙酰胺。

(碱性溶液中,用硫化钠)。

15、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除去 H2S. 16、不属于特殊杂质检查的是:安宫牛黄丸中酸不溶性灰分的检查。

17、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溴化汞试纸。

18、不需要进行含乙醇量检查的机型是:糖浆剂。

19、现版中国药典中,含量测定应用最多的方法是:HPLC。

20、 GC 法或 HPLC 法用于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最新资料推荐------------------------------------------------------ 据是:峰面积。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含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D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C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B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多由大复方组成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E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A.70~80℃B.60~80℃C.65~85℃D.50~60℃E.40~60℃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D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B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 C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E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C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联用分析法E.电学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EA.定性B.鉴别C.检查D.含量测定E.综合质量测定13.取样的原则是 CA.具有一定的数量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D.不能被污染E.包装不能破损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BA.抽取样品法B.圆锥四分法C.稀释法D.分层取样法E.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 EA.完整、清晰B.完整、具体C.真实、具体D.真实、完整、具体E.真实、完整、清晰、具体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BCDE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CDE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BCEA.冷浸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BCDA.液—液萃取法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BCD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ABCDE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三、填空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

H3C N
N
OH
N ON
H3C N ON
N N
CH3
咖啡因 (pKb14.15)
CH3
茶碱 (弱酸性)
盐酸吗啡(两性)
(3)立体结构与碱性的关系
CH3O
N N H
O
OC
OC
OCH3 OCH3
利血平(pKa 6.07)
OCH3 OCH3
OCH3
6. 紫外吸收特征
max mix A max A1 / A2 E11c%m
供试液
黄连对照药材 硅胶G 展开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
12 6
33 1
黄色荧光斑点UV365nm
为黄色荧光斑点
例 九分散
延胡索乙素
7. 旋光性 多数具有旋光性
(l) 盐酸麻黄碱、硫酸奎宁、氢溴酸山莨菪碱 (d) 盐酸伪麻黄碱、硫酸奎尼丁 (dl)硫酸阿托品
三、定性鉴别
(一)理化鉴别
生物碱
生物碱沉淀剂H+ 显 色剂 呈 色
制剂中某些干扰成分可有假阳性反应
麻黄碱不能与蛋生白物质碱、沉鞣淀质剂反应→↓
黄 连 小檗碱、药根碱、巴马丁、黄连碱 黄 柏 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 麻 黄 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甲基麻黄碱 马钱子 马钱子碱、伪马钱子碱、番木鳖碱(士的宁)
伪番木鳖碱 制川乌 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原阿片碱、黄连碱 苦 参 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 山豆根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金雀花碱 防 己 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轮环藤酚碱、木兰碱
例 盐酸小檗碱
Ch.P.(2010)
【性状】本品在热水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

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贮存条件和有效期
温度对中药制剂中化学成…
高温可能加速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分解和转化 ,导致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降低。
光照对中药制剂中化学成…
光照可能引起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分解、氧化 等反应,从而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
湿度对中药制剂中化学成…
高湿度可能导致中药制剂吸湿,引起中药制剂中 化学成分水解或氧化等反应,从而影响中药制剂 的质量。
利用质谱技术对中药制剂中的化 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 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等。
02
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分类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总结词
生物碱是一类复杂的有机胺类化合物,在自 然界中多以盐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
详细描述
生物碱类成分在中药制剂中广泛存在,具有 重要的药理作用。分析这类成分时,可以采 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
检测中药制剂中的有害物质
中药制剂中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分析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 ,可以检测并控制这些有害物质。
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鉴别
通过分析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可以进行真伪鉴 别和品种鉴定,确认其真实性和质量。
中药材不同产地、采收期和加工方法对中药制剂质量的影响 :中药材的产地、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等因素都会影响中药制 剂的质量,分析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可以研究这 些因素对中药制剂质量的影响。
03
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色谱技术及其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用于分离和测定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合物,如黄酮类、苯丙素类、醌类等。
气相色谱(GC)
用于分析中药制剂中挥发性化合物,如挥发油、脂肪酸、醇等。
质谱技术及其应用
质谱法(MS)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
contents
目录
• 各类化学成分概述 • 生物碱类成分 • 黄酮类成分 • 酚酸类成分 • 鞣质类成分 • 其他活性成分
01 各类化学成分概述
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种类
01
02
03
04
生物碱类
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 用,如麻黄中的麻黄碱、黄连
中的小檗碱等。
黄酮类
以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 用为主,如银杏叶中的银杏黄
06 其他活性成分
多糖、皂苷等其他活性成分介绍
多糖
是由多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中药中广泛存在,如黄芪多糖、灵芝多糖等。多糖具有多种 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等。
皂苷
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中药中,如人参皂苷、黄芪皂苷等。皂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 等多种生物活性。
02 生物碱类成分
生物碱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 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含 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 ,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
分类
根据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的存在形式 ,可分为有机胺类(氮原子不在环内 )和吡啶类、莨菪类、异喹啉类(氮 原子在环内)等。
常见生物碱及其药理作用
鞣质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及机制
收敛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抗菌作用
鞣质类化合物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 水的沉淀物,使皮肤、黏膜和溃疡等表面 的蛋白质凝固,产生收敛作用。
鞣质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 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破坏微生物的 细胞壁或抑制其酶活性有关。
抗炎作用
其他作用
鞣质类化合物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 轻炎症反应,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具有治疗 作用。

中药制剂分析6成分的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6成分的分析
W =( A/ε)×M×V/1000 式中,M:生物碱雷氏盐沉淀的分子量,W:生物碱雷氏盐沉淀 的重量;A:吸收度;ε:克分子消光系数;V:丙酮毫升数。 本方法可不需要标准对照品,但需注意生物碱生成单盐或双盐, 并要注意样品的净化。
(2)酸性染料比色法:在一定pH的介质中,生物碱B与氢离子H+ 结合成盐(BH+),与某些酸性染料的阴离子In-结合成有色化合物 [BH+In-],它能定量的被有机溶剂提取出来,此结合物碱化或酸化 后,即定量放出染料可进行比色,或测定该有色的有机溶液。
二、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一)经典化学方法 1.重量法 重量法测定中药制剂中生物碱多为测定其总生物碱的 含量。本法可用于混合总碱、未知结构或分子量相差较大的生物碱 的含量测定。缺点是挥发性生物碱不宜用此法,在蒸发提取溶剂或 加热、干燥时能分解破坏以及加碱使生物碱游离时可发生水解的生 物碱也不可用此法。本法取样量大,得到的残渣在称量的准确度内 方可应用。应用本法要求定量的将生物碱提取完全,并尽可能除去 杂质,须注意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 实例 见P135 苦参片中苦参总碱的测定
(2)生物碱的酸性水溶液或稀醇(小于50%)溶液中,滴加碘碘化钾试剂数滴,产生棕色或褐色沉淀,
BH+ + I2-K+I- → BI2HI(棕、褐色) + K+
(3)生物碱的酸性水溶液或稀醇(小于50%)溶液中,滴加碘化 铋钾、碘化汞钾试剂数滴,产生红棕色沉淀、类白色沉淀。
BH+ + BiI3KI → BBiI3HI(红棕色) + K+ BH+ + HgI2KI → BHgI22HI(类白色) + K+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一

中药制剂分析配套复习题一

第一章绪论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70~80℃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综合质量测定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圆锥四分法13 .取样的原则是均匀合理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真实、完整、清晰、具体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冷浸法 B.超声提取法 C.回流提取法 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液—液萃取法 B.微柱色谱法 C.沉淀法 D.蒸馏法 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 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 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 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 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 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应包括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以及临床使用等过程。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O
OH O OH
O
9
概述
O
OH
10
CH3
理化性质
O
• 物理性状(存在的形态,升丹参华醌性II,A 光不稳定性大)黄素
• 溶解性
游离—溶于乙醇、苯、乙醚、氯仿等
• 酸碱性 醌甙—可溶于热水,易溶于甲醇、乙醇
酚羟基→酸性
§4 醌类成分分析
理化性质
• 显色反应
羟基蒽醌+碱→橙,红,紫红,蓝 +Pb2+/Mg2+ →配合物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紫,绿,蓝,灰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21.8.119:39:3919:39:39August 1, 2021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1年8月1日星期日下午7时39分39秒19:39:3921.8.1
三萜皂甙类成分的分离
• 溶剂萃取 • 柱层析(大孔树脂柱) • 沉淀法
定性鉴别
• 泡沫反应 • 显色反应
定性鉴别
• 薄层色谱鉴别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硅藻土 展开剂:
• 三萜皂甙—氯仿-甲醇-水、正丁醇-醋酸乙酯-水 等极性较大的体系
• 三萜皂甙元--以苯、氯仿、己烷等为主要组分
显色剂
第六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 分分析
§1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概述 理化性质
• 物理性状(存在的形态,升华性,挥发性,光学活性) • 碱性 • 溶解性
游离—易溶于CHCl3,Et2O,EtOH等有机溶剂 • 沉淀反应生物碱盐—水溶性增强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课件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课件
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5紫外光谱特征黄酮类由于具有2苯基色原酮的基本结构具有特定的紫外吸收峰常有两个较强的吸收带i带在300400nm范围内它是由于b环桂皮酰基引起的带为240285nm范围内它是由于a环上的苯甲酰基引黄酮类化合物当加入一些位移试剂如甲醇钠醋酸钠氯化铝等可使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位移选择性提高还可消除杂质的干扰有利于含量测定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三、定性鉴别
2、薄层色谱法 ①吸附剂:硅胶、氧化铝; ②展开剂:多以氯仿、苯等低极性溶剂,加入其他溶剂调整展 开剂的极性; ③由于硅胶显弱酸性,强碱性的生物碱在硅胶色谱板上能形成 盐,使Rf值很小或拖尾、形成复斑等。 ④显色剂:常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有时喷碘化铋钾试剂之后 再喷硝酸钠试剂,可使样品斑点更加清晰。如有荧光,不用显色 讨论:如何改进?
②制备供试品溶液时一般应采用冷提取,净化过程也要避免加热以
防成分的流失,最后需用氯仿等低极性有机溶剂为溶媒制备成供试 液。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五、常见生物碱成分分析
化合物名称 结构式 理化性质、结构及 光谱特征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小檗碱 (黄连素) Berberine (Umbellatine)
异喹啉类原小檗碱 O 型生物碱、季铵型 + 生物碱、有共轭体 N O 系。 OCH3 黄色结晶、碱性较 OCH3 强,易溶于热水或 (C20H18NO4;336.37) 热乙醇,微溶或不 溶于苯、氯仿、丙 酮,其盐酸盐水中 溶解度小。 mp:1450 ℃ UV:225 ,270 , 331。
重量法、滴定法 分光光度法 薄层扫描法 薄层荧光扫描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脉冲极谱法 流动色谱分析法 酶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