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_李毅学

合集下载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企业信用风险评估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企业信用风险评估
邀请行业专家或信贷专家,对企 业进行深入了解,根据专家的经 验和判断,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
评估。
信用调查法
通过收集企业的公开信息,如企业 声誉、管理层素质、市场地位等, 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评估。
历史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企业历史上的信用表现进行 深入分析,评估企业当前的信用风 险。
综合评估方法
综合评分法
01
案例三
总结词
该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采用了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的方式,共同建立了适用于中 国市场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详细描述
该公司与一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合作,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共同构建了涵盖宏 观、行业、企业和市场等多方面的指标体系。同时,还引入了本土专家意见和第三方数 据源,有效提高了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此外,该公司还注重与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
关注供应链整体:供应 链金融不再仅仅关注单 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而 是将整个供应链上的企 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 估,综合考虑各企业的 经营状况、行业地位等 因素。
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和服 务:供应链金融提供了 包括贸易融资、预付款 融资、存货融资、应收 账款融资等多种金融产 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 环节和企业的融资需求 。
优化融资策略
基于信用风险评估,金融机构可以制定更合理的 融资策略,为企业提供更合适的融资方案。
3
增强合作伙伴间的信任
通过信用风险评估,合作伙伴可以更好地了解彼 此的信用状况,增强信任,促进更紧密的合作。
03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企业信用风 险评估方法
定量评估方法
财务指标评估
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如资 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
05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企业信用风 险评估实践案例分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供应链金融是指在供应链中,通过金融手段对各环节进行融资、结算、投资等操作,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一种金融服务。

然而,供应链金融在为各参与方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供应链金融进行风险评估,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为政策制定、风险防范和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类型1. 信用风险:指因债务人违约、信用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债权人无法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融资方无法按约定偿还贷款,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

2. 市场风险:指因市场价格波动、供需变化等因素,导致金融产品价值下降的风险。

市场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主要体现在商品价格的波动,可能导致金融资产价值受损。

3. 流动性风险:指在一定时间内,金融产品无法以合理价格转换为现金的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融资方无法在关键时刻将金融资产变现,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经营活动。

4. 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管理、人为错误、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金融业务受到影响的风险。

操作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可能导致资金损失。

5. 法律和合规风险:指因法律法规变化、合规要求未得到满足等原因,导致金融业务受到制裁或损失的风险。

法律和合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主要体现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遭受损失。

6. 国家风险:指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导致金融业务受到不利影响的风险。

国家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主要体现在跨国业务中,可能因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波动而受到影响。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方法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

1. 定性评估:通过分析风险因素、风险来源、风险影响等方面,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主观判断。

定性评估方法包括专家访谈、案例分析、风险矩阵等。

2. 定量评估:通过收集大量数据,运用数理统计、财务分析等方法,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作者:郑昱张凯夕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20年第10期摘要:供應链金融整合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难题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基于济南实践分析了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完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多维度采集中小企业数据的基础上,关注供应链稳定程度及核心企业特点,提高商业银行全流程风险监控水平,有利于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履约概率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20)10-0045-07DOI:10.19647/ki.37-1462/f.2020.10.007一、引言和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小企业贷款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与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相比,信贷供给仍显不足。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抵质押品不足等,而供应链金融模式整合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面的适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中发挥更大作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支持性、规范性的文件,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建立了动产融资服务平台。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来说,供应链金融将通过怎样的机制发挥作用,实践效果如何,是否有发展瓶颈以及如何做好其中的风险控制,成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其风险控制和管理问题需详尽探讨。

供应链金融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者所预期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运行情况与实际状况并不相符,从而给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企业及其他机构带来发生巨大损失的不确定性(张涛和张亚男,2012)[1]。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评估与预警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评估与预警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评估与预警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为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提供融资支持,以满足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运营和发展需求。

然而,供应链金融模式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评估是指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在供应链金融中,常见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首先,信用风险是指供应链金融主体(包括供应商、经销商、金融机构等)中的某个环节因为无法履行债务而导致的财务损失。

其次,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动、经济形势波动等原因,供应链金融中的相关环节面临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使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可能出现的内部疏漏或者错误所引发的财务损失。

法律风险则是指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或者合同风险。

为了准确评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风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各环节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例如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市场需求情况以及法律合规性等。

其次,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历史交易数据的挖掘和统计,发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潜在风险。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相关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研讨,了解当前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状况和趋势。

最后,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

在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及时预警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预警是指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可能出现风险的早期阶段,通过监测和分析相应的风险指标,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为了实施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预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测供应链金融环节中的各项指标,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供应链金融论文

供应链金融论文

供应链金融论文供应链金融是随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越趋严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自身突破以及现代物流的发展这三个主要驱迫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供应链金融论文,供大家参考。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一: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评估摘要: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对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企业文化差异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等供应链层次的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评估。

对于供应链层次的风险采用风险承担、风险规避或风险补偿策略;对于信用风险采用风险对冲和风险规避策略;对于操作风险采用风险控制和风险补偿策略;对于法律风险采用风险控制策略。

明确供应链金融业务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尽可能完善各种契约合同文本。

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不断监督与改进,从而将风险控制在与商业银行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1引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最早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

近年来,随着供应链管理与金融学的融合以及实践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方式,聚焦了理论界越来越多的目光。

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是银行贷款的核心内容,这也预示着供应链金融中风险管理研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活跃的理论研究前沿。

Sunil(2004)从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角度,提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多元性和复杂性。

Diercks(2004)具体分析了资产支持类融资业务风险识别和管理的策略,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参与风险控制很有必要。

Barsky(2005)指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理念应该由传统的考查单个借款者主体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向控制整个供应链交易过程转变,并构建了包含业务流程、宏观环境、信息控制、人力以及基本结构这5类因素在内的风险评价模型。

杨晏忠(2007)较为全面地描述了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面临的自然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和行为风险等表现形式,对如何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提出了诸如建立社会协调机制、业务外包等具体的方法及应对措施。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排查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排查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排查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风险评估和风险排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供应链金融涉及跨国贸易、资金流动等复杂环节,各种风险随时可能出现,如果不及时评估和排查,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损失。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排查机制至关重要。

首先,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是指对涉及到的各方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供应商、承运商、金融机构等。

通过对各方的信用情况、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评估,可以初步确定各方的信用风险、运营风险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通过充分评估各方的风险情况,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

其次,风险排查是指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不断监测和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风险排查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机制,包括定期审核各方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监测市场行情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风险信号,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

在进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排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了解各方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情况,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挖掘真实情况。

其次,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和政策变动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

再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资金管控、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确保风险可控。

最后,要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总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排查是保障供应链金融业务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和排查机制,才能有效降低各方面的风险,保护各方的利益,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及防范策略研究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及防范策略研究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及防范策略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供应链金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供应链金融中,涉及到供应商、贸易商、银行、保险公司、物流公司等多个参与方,风险也伴随着不断增加。

因此,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及防范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评估供应链金融风险1. 供应链风险分类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政治风险和自然风险等。

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市场变化导致企业经营不稳定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供应商或客户无法按照合同协议履行其义务或无力按时履行支付义务而直接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技术、人员、流程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货物滞留、货物损毁等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治环境、政策等变化导致产生的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风险。

2. 评估方法评估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对供应链风险因素的分析和归纳,对不同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而定量分析则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供应商信用评级、异常交易监测、供应商追溯等多个指标,利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进行风险识别和量化评估。

二、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策略1.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针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点,企业需要加强其风险管理能力。

这包括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对交易的风险监控和管理等方面。

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例如建立供应商合同制度、加强交易数据分析等。

2. 深化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拓展金融服务等方式,为受风险影响的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例如,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仓单质押融资等业务,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资金利用效率。

3.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金融需要多个参与方的共同合作,因此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极为重要。

例如,企业应该通过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风险分担、配合解决风险等方式,建立起良好的风险防范合作机制。

供应链金融中的供应链风险评估

供应链金融中的供应链风险评估

供应链金融中的供应链风险评估在供应链金融中,供应链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供应链金融是指利用供应链各方的交易数据和资金流动信息,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和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而供应链风险评估则是评估供应链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降低损失。

首先,供应链风险评估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供应链的整体稳定性、供应商的信用风险、市场需求的波动性、自然灾害等外部风险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供应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其次,供应链风险评估需要借助各种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供应链风险矩阵、供应链事件树分析、供应链风险地图等。

这些工具和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系统性地识别和评估不同类型的风险,并通过量化分析得出风险的等级和可能的影响程度,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供应链金融中的供应链风险评估还需要关注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

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通常需要和供应链中的其他参与方(如供应商、物流商等)进行信息共享和合作,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风险。

通过建立信息透明度和互信机制,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

除此之外,供应链风险评估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供应链环境的变化,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企业需要及时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和引入新的风险评估技术和理念,不断完善风险评估体系,提高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效能和灵活性。

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中,供应链风险评估是保障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和供应链稳定运转的基础。

只有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企业和金融机构才能更好地应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挑战,保障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平稳进行,并实现共赢的目标。

因此,加强供应链风险评估工作,是当前供应链金融领域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的方向。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与控制在当前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金融已成为企业获得资金和优化现金流的重要手段。

然而,供应链金融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挑战,包括供应商违约、物流延误、市场需求波动等。

本文将从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探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方法。

首先,风险评估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起点。

企业应全面分析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从供应商、物流、市场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首要的是评估供应商的信用风险。

供应商的违约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金融的稳定性。

通过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供货能力、信用记录等进行调查和评估,能够准确地评估供应商的违约风险。

此外,物流风险也是供应链金融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物流环节的延误、损失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资金流失,因此需要对物流业务的可靠性、运作效率进行评估。

最后,市场需求的风险也需要考虑在内。

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导致企业销售下滑,进而影响供应链金融的回款能力。

因此,对市场需求的变动进行预测和评估,有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其次,风险控制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企业能够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和供应链稳定。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的不同产品和业务模式来分散风险。

多元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保理、逆向保理等,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对单一金融业务的依赖,避免由于单一金融风险而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等。

内部控制是指在日常经营中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以保证供应链金融的合规性和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是通过对供应链金融过程中的数据和指标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问题。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购买合适的供应链金融保险产品,以分担一定的风险。

除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企业还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来管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通常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供应商、买方、金融机构等。

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评估

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评估

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评估在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工具和服务,将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与金融机构进行连接,以满足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资金需求。

而信用风险评估主要是评估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各个主体的信用状况及其可能导致的风险。

一、供应链金融概述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以供应链为基础的融资方式,以企业间的贸易关系和供应链关系作为信用背书,并通过金融工具的运用,解决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融资问题。

供应链金融可以提高供应链上的资金流通效率,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同时也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拓展客户群体,分散金融风险。

二、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对于供应链金融参与方来说,信用风险评估是确保其在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获得资金支持的先决条件。

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评估供应链中不同企业的信用状况,确定其还款能力和信用风险,以便决定是否为其提供融资支持。

另一方面,供应链上的企业也需要对供应链中其他参与方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有效控制风险,避免与信用状况较差的企业进行交易,减少损失。

三、信用风险评估方法1. 定性评估: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

这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同时还需要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竞争力等因素。

2. 定量评估:通过使用统计模型和评分模型等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指标,预测企业未来的信用风险水平。

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级模型,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指标,赋予不同的评级,从而评估其信用状况。

3. 多维度评估:综合考虑定性和定量评估的结果,同时考察企业的供应链关系、行业地位等因素,从而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这种评估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降低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风险暴露。

四、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有效性1. 数据共享:建立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各个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共同构建信用数据库,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模式,已经成为企业融资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复杂的交易结构和多元化的交易主体使得其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

因此,对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出发,探讨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估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

首先,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在评估这些财务风险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评估指标。

其中,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相关方未能按时履行其义务而对供应链金融交易产生的风险。

针对信用风险,可以采用信用评级、资产负债表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指标进行评估。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短期债务无法按时偿还的风险,可通过偿债能力比率、现金流量充裕度等指标进行评估。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可采用价值-at-风险、市场风险敞口等指标进行评估。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管理等方面不足导致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事件发生频率、控制失效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其次,对于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具体特征和操作方式。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发展阶段、交易规模、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另外,需要考虑评估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选择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以便全面评估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

同时,还需要考虑评估指标的数据获取难度和成本,选择能够获取稳定可靠数据的评估指标。

此外,在使用评估指标进行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其应用范围和适用性。

评估指标应能够全面反映供应链金融中的各种财务风险,并且在不同情况下能够适用。

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评估指标的权重设置和组合方式,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为了更好地应对供应链金融中的财务风险,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指标体系、引入新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等方式,不断提高财务风险评估的水平和效果,以更好地服务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实践。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工具和服务支持整个供应链体系的运作和发展。

在供应链金融中,风险评估模型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效管理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本文将对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

首先,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 多维度考量:风险评估模型不仅考虑了企业个体的风险,还考虑了整个供应链体系的风险。

通过分析供应链各环节的关联关系和影响因素,更全面地评估风险。

2. 实时性和动态性:随着供应链的变化和金融环境的波动,风险评估模型需要具备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的能力,及时发现并应对风险。

3. 数据驱动:风险评估模型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1. 信贷风险评估:通过对供应链参与各方的信用记录、交易行为和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帮助金融机构确定授信额度和利率。

2. 市场风险评估:分析市场变化和竞争状况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预测市场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3. 操作风险评估:评估供应链各环节的生产、运输等操作风险,防范可能出现的生产中断或物流延误等问题。

最后,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模型在发展趋势上有以下几点:1. 多元化模型:不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和行业领域需要不同的风险评估模型,未来将趋向于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2. 智能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风险评估模型将更加智能化,提高评估的效率和准确度。

3. 风险共担机制:未来供应链金融将更加注重风险共担和合作共赢,风险评估模型也会逐步引入共同风险评估和分担机制,促进供应链生态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模型在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保障风险防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风险评估模型将进一步完善,为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电商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

电商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

电商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作者:***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20年第06期摘要:在线供应链金融业务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银行也面临着监管与风险控制问题。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在委托—代理模式下,当银行委托电商平台对融资企业进行授信管理时的银行监管问题。

研究表明,当银行与电商平台各自付出的成本都较高时,双方都没有动力参与到业务中,此时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很有可能走向失败;另外,双方能否合作成功与初始时刻选择合作的博弈方数量也密切相关。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电商平台;风险管理;演化博弈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20)06-0053-04DOI:10.19647/ki.37-1462/f.2020.06.008一、引言供应链金融是近些年被广泛关注的一种金融创新。

通过供应链金融这一模式,不仅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解决以往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而且核心企业也可以获得收益增长,银行也能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供应链金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监管与风险控制方面。

如近些年出现的“上海钢贸事件”“青岛港骗贷案”等都反映了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

宋华和杨璇(2018)[1]指出,当供应链中的参与企业或组织的流程及活动运行的实际状况与预期不一致时,可能会使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企业及相关组织蒙受损失,这种消极的不确定性即为供应链金融风险。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在线供应链金融模式逐渐在实践中被推广,如敦煌网在2011年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发了基于订单的实时在线贷款系统。

银行与电商平台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收益水平,另一方面也应注意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本文从演化博弈的视角,对电商平台和银行之间的供应链金融监管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确保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正常稳定运转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宋华和杨璇(2018)[1]认为,供应链金融风险包括三种类型:外部环境风险、供应链网络风险以及供应链企业风险。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模型研究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模型研究

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模型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供应链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日益突显,成为影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降低风险并有效地管理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并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一、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1. 基于定性与定量指标的风险评估模型供应链金融涉及多方参与,因此风险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相关指标。

定性指标包括供应商、物流商、金融机构的信誉度、声誉和运营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定量指标则可以基于历史数据、财务数据等进行风险评估,如供应商的资产负债比率、营运资本周转率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

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风险评估模型在供应链金融中,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传统的评估方法难以准确评估风险。

因此,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风险评估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模糊性问题,通过将难以量化的风险因素进行模糊化处理,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

3. 基于数据挖掘的风险评估模型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供应链金融涉及的数据量极大。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大量的供应链金融数据中发现隐藏的规律和关联,为风险评估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通过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风险评估模型,可以有效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

二、风险管控模型的研究1. 风险传播与传递模型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传播与传递具有很强的链条性质。

通过研究风险传播与传递模型,可以了解供应链金融中风险的传递路径和机制,适时采取措施阻断或削弱风险的传递。

例如,可以通过提升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与供应商、物流商、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降低风险的传递效应。

2. 风险预警与监测模型风险的早期预警和监测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风险预警与监测模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与应对。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模型构建与应用分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模型构建与应用分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模型构建与应用分析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风险管理是保障业务稳健运营的核心。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一个综合性的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深入探讨供应链金融风险是指在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由于内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金融业务受损的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深入理解这些风险的特点和来源,是构建有效风险评估模型的前提。

1. 市场风险:市场波动、汇率变化和商品价格的波动,都可能影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收益和稳定性。

2. 信用风险:供应链中的企业可能因为财务状况恶化或违约行为,导致金融机构面临损失。

3. 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系统故障和员工失误等都可能导致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断或效率下降。

4. 法律风险:法律法规的变化、合同纠纷等可能对供应链金融活动构成威胁。

5. 流动性风险:资金筹集和回收的困难,可能使企业面临流动性危机。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本文提出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包括四个主要环节: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1. 风险识别: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专家咨询,全面搜集并识别潜在风险因素。

2. 风险量化:运用统计分析和数量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以确定其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具体影响。

3. 风险分析: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评估风险因素的组合效应,预测可能的风险事件。

4.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补偿等。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案例以一家具体的供应链金融企业为例,展示了评估模型的实际应用过程。

1. 风险识别:通过深入分析该企业的业务流程,确定了包括市场、信用、操作、法律和流动性在内的多个风险因素。

2. 风险量化:利用历史数据和专家评分法,对该企业的风险因素进行了量化,并赋予了相应的权重。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紧密和供应链的日益复杂,供应链金融作为连接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桥梁,在优化企业资金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此供应链金融也面临着诸多风险,这些风险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还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市场需求波动、政策调整、汇率变动等。

因此,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既是保障企业资金安全、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也是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类型、特点、来源及其影响机制,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实践中提供风险识别和管理的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为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是对供应链金融活动中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确保供应链金融的稳定运行,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涉及对供应链内部各环节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方面的考量。

在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时,首先要明确风险来源,这包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状况、贸易背景真实性、货物流转顺畅性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评估出供应链金融的整体风险水平。

风险评估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模型,如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进行量化处理,以便更直观地了解风险的大小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些方法和模型可以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还需要关注风险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市场环境和供应链状况的变化。

通过持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可以确保供应链金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供应链中各参与方提供更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实践应用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不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检验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检验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检验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资金流动模式,它通过金融手段优化供应链中的资金流,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这一模式的特点包括跨界性、动态性、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性,这些特性使得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与管理变得极为复杂。

一、理论发展概述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理论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 传统信贷风险评估:起初,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借鉴了传统的信贷风险评估方法,主要侧重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历史和经营状况。

然而,这种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到供应链金融的特性,评估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2. 供应链金融特定理论: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深入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到其风险的独特性,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风险评估理论,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并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估方法。

3. 综合风险评估:近年来,风险管理理念的深入使得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趋向于综合风险评估,从多维度、全方位对风险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方法不仅关注企业内部风险,还关注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外部环境因素,评估结果更具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实践检验与挑战1. 风险识别:通过与供应链各方的沟通和调查,识别可能影响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

2. 风险量化: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其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程度。

3.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量化结果,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应对策略。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对供应链金融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5. 风险应对:针对评估出的高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实践检验中,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数据获取难度大、评估方法不够完善、人才短缺和法律法规不健全。

三、提升策略1.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动供应链各方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获取的便利性。

2. 创新评估方法:结合供应链金融特点,探索更科学的评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信用
38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10 期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价格风险
三级指标
评估方法和解释 要根据不同存货的特点,采取相应方法考虑价格波动的稳定性程度, 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予相应评 估分值
变现能力 标准化 水平 易损易 腐程度 配套保 管条件 销售渠道 稳定性 销售客户 稳定性 销售风险 销售范围 市场容量 销售帐期 合理性 法律风险 合规风险 规则与政 策风险 执行状态 商业模式 质押方式 模式风险 操 作 监管方 控制方式 财务评估 报告模式 流程标准 化程度 流程风险 流程信息 化程度 银行的 具体操 作风险 物流企业 的具体操 作风险
主要考虑借款企业所在供应链的协调合作水平,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主要考虑核心企业掌控供应链的能力及对借款企业存货销售的影响, 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予相应评 估分值 综合考虑借款企业的规模大小、发展阶段和运营周期,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考虑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资产价值、流动性以及杠杆,财务历史纪录三个方面的定量和定性 指标,定量指标直接计算,最后根据一定的规则映射到具体评分上, 定性指标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 予相应评估分值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的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大小,并按 7 级方法打分 综合考虑利润水平、交易环境、技术变化、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风险, 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予相应的 评估分值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前景、市场透明度、政府服务水平、政治和法律环境稳定性等方面的风险 , 划分 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主要考虑借款企业所在供应链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10 期
则。在我们具体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时 ,应该将主体评价指标和债项结构评价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 ,而 不是在主体评级的基础上再考虑债项因素进行微调 。 ( 三) 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的评估原则 供应链金融不同于传统的信贷服务 ,它不仅关注贷款的准入问题,而且更加注重运营过程的控制,因 此在构建融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 ,需要考虑业务运营的过程来设置相应的指标 ,对与过程相关的指标也 应该更加重视,例如在供应链金融中,操作过程的风险是一个考虑的重点 ,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就应该给衡 量操作过程风险的指标赋予更多的权重 。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过程分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过程的关键是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以及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一)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 通过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识别,可以系统地构建融资风险评估体系 ,表 1 是基于存货质押融资的供应 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表,这一体系包括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其中系统风险包括宏观与行业系统风 险和供应链系统风险,而非系统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担保物变现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其他类型的供应链金 融业务可以参照这一体系。 表1
[ 摘 要] 供应链金融创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其风险来源也非常复杂。 本文将供应链金融的复 杂风险归纳为系统和非系统两大类 ,基于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原则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 ,并简单介绍了 层次分析方法在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研究结果将供应链金融的系统风险分为宏观与行业系统风 险和供应链系统风险,将供应链金融的非系统风险分为信用风险 、存货变现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展示了供 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过程。 [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收稿日期: 2011 - 7 - 28 作者简介: 李毅学,男,江西萍乡人,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和兼职副教授 , 中国 物流学会理事和特约研究员 ,研究领域: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70731003 ,7106201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 09YJC790127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 2009GQS0006 ) 。
36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10 期
动存款约 1000 亿元,行业涉及汽车、钢铁、家电、 有色金属、 设备制造、 电信设备、 煤炭、 石化等, 有 效提升了产业链的运营效率。 随着供应链金融实践的不断发展 ,现在的供应链金融已基于预付款融资 、存货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三 种基本形式,组合衍生出了很多种模式和产品 ,涉及了很多环节和参与主体,相关的业务控制也变得非常 复杂。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必须对这些复杂的业务风险来源进行系统的识别与评估 ,以确定供应链 金融风险的大小,进行准确的服务定价和风险防范 。因此本文根据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特征 ,基于金融系统 工程的思想系统构建了一套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并简单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在其中的应用 。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原则 除了需要遵守评估的一般性原则外 ,在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还需要遵守一些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特 殊原则: 系统性评估原则、主体加债项评估原则以及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的评估原则 。 ( 一) 系统性评估原则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来源不仅和具体的企业运营相关 ,而且和所在的区域、所在的供应链,所处的经济 周期等密切相关。因此,构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体系 ,不仅要考虑企业的信用风险、担保品的变现风 险以及具体的操作风险等非系统性的评估指标 ,而且要考虑能够有效衡量宏观、行业、区域以及供应链系 统风险的评估指标。只有从整个系统综合考虑,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 。 ( 二) 主体加债项的评估原则 典型的风险评级系统一般分为九个步骤 。第一步是对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设定债务人评级 的基础。然后,第二步到第五步中的每一步都可能下调到第一步所设定的评级 。其中,第二步是分析借款 — —层次评 人的管理能力; 第三步是调查借款人在行业中的绝对与相对位置 ,其基本步骤是行业评级综合— — —行业 / 层次的位置,即先分析整个行业的状况,确定行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水平, 再确定借款企业在 估— 行业内的层次; 第四步是评估借款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 ; 第五步是评估国家风险。最后,才对具体债务进 行分析,通过具体债务的评估,对基准评级进行微调。对债务的评估包括第六步到第九步 ,其中第六步是 检验第三方的支持,第七步是分解交易的期限,第八步是评估交易结构的强度,第九步是评定担保物的数 量。 这种典型传统的评级方法,是以主体评级为基础、债项评级为辅助的方法,这种评级方法对于信贷比 较适合,但无法准确地评估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大小 ,在实践中,这种评级方法常常过高地估计了供应链金 融的风险,因而阻碍了业务创新的拓展。 一般而言,供应链金融具有明显的自偿性特点, 借款企业还款第一来源是基于存货的销售所得现金 流。因此在其风险的评估中,应该综合考虑借款企业主体和债项的风险 ,并应该更加侧重于债项指标,赋 予债项评价更多的权重。 ,《新巴塞尔协议 》 ( 2004 年 6 月版) 指出: 对于基于存货、 预付款、 应收账款 正是考虑到这些特点 等资产的融资,借款人除商品销售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外 ,没有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并且在资产负债表上没 有什么实质的资产,因此其本身没有独立的还款能力 。这种融资的结构化特性旨在弥补借款人较低的信用 等级。融资的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于融资的自偿性程度以及贷款人对交易进行结构化设计方面的技能 ,而不 是借款人本身的信用等级。 在我国深圳发展银行的具体实践中, 也对这类融资的风险评估原则进行了总结。 它们在 《深圳发展 银行自偿性贸易融资业务授信管理办法 》 中指出, 自偿性贸易融资是指对企业预付、 存货或应收等资产 进行的结构性短期贸易融资,其借款实体可以没有其他实质性资产或业务 ,偿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资产产 生的收入,其次是企业的综合偿付能力。因此,银行主要依据该笔业务自我清偿的特征以及贷款人组织这 笔交易的能力,对借款人进行授信。自偿性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的核心在于从传统的准入标准控制转向注重 封闭性和自偿性的短周期操作的过程控制 。 ,“主体加债项,并侧重于债项 ” 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很重要的原 从以上的分析与实践可以看出 37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宏观系统 风险 宏观与 行业系 统风险 行业系统 风险 区域风险 供应链 竞争风险 供应链 系统风 险 供应链 协调风险 供应链 控制风险 规模与发 展前景 借款企业 信用风险 信用 管理水平 风险 企业规模 物流企业 信用风险 监管水平 考察物流企业在业务上配套的制度和设施情况以及专业监管水平,划分为 7 个层次, 给予相应评估 分值 综合考虑物流企业的行业地位、资金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考察物流企业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业务上的历史信用记录,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综合考虑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行业经验,划分为 7 个层次,给予相应评估分值 财务状况 三级指标 评估方法和解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年第 10 期源自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李毅学
( 1.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1、 2 LI Yixue 南昌 330013 2.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190 )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1549 ( 2011 ) 10 - 0036 - 06
一、引言 作为新兴的金融创新业务,供应链金融指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 基于供应链链条的交易关系和担保 品,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融资 、结算和保险等相关业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与 传统贸易融资以及信贷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 ,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借助 核心企业的实力,依托供应链上的交易关系和担保品 ,为供应链资金薄弱环节提供金融支持 。应用供应链 金融服务,一方面,可以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 应链失衡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 ,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 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 ,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因为这些优点,供应链金融引起了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充分重视 。在物流业方面,最典型的是中国 物资储运总公司与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自 1999 年与银行联手 开发第一笔存货质押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后 ,发展到现在,已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 银行等十几家金融机构合作,2006 年 1 —10 月, 完成的质押贷款额度达 111 亿元。 而怡亚通供应链股份 有限公司更是在 2009 年成立了宇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并借助宇商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专业的供应链金 融服务,从而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一体化运作 。在金融业方面,最典型的则是深圳发展银行与中 、 佛山分行的 “有色金融 ” , 上海分行的 信银行。其中,深圳发展银行在总结广州分行的 “能源金融 ” “汽车金融” 和大连分行的 “粮食金融” 经验后,于 2006 年 5 月正式提出了 “供应链金融 ” 的战略, 并 在 2010 年强势推广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 从而将供应链金融在线嵌入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 , 共享供应链实时交易信息, 真正实现了供应链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 的在线整合。 而作为国 内最早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 ,中信银行在管理模式、产品研发机制、营销渠道、产品组合 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创新 ,截至 2010 年 3 季度,累计融资额已超过 3200 亿元, 同时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