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_关于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读《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有感
研究与探讨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读《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有感埃里克•S •赖纳特于2007年写 了一本《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 穷》,轰动世界。
埃里克•S •赖纳特在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富 国和穷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的 解释,贫困国家无法摆脱贫困的原因 在于没有规模递增的产业,缺乏技术 变迁和利于本国的创新以及无法产生 协同效应,而主流经济学家为了遮掩 华盛顿政策失败而提出的产权、制 度、治理、竞争力、地理气候等解释 穷国贫困的因素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赖纳特在书中对这些主流观点进行了 一一批判,给笔者带来了深刻的思想 冲击。
埃里克"S •赖纳特指出,自由贸易和放松管制使穷国专业化从事 以原材料和农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活 动,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这些低附 加值的产业在劳动不断投人的情况 下,最终会导致边际生产率下降,规 模报酬递减。
赖纳特的解释使广大贫 穷国家意识到了经济全球化没有给本 国带来富裕,反而促进贫困的原因。
同时,赖纳特也支持政府保护国内工 业发展的行为,即使工业不具有比较 优势,但可以保证工资的最低水平。
这些观点都与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 经济全球化主流大相径庭,但是赖纳 特给出的理论分析和发达国家在资本 主义发展早期兴衰的例证,都有力地 证明了他的观点,读来让人深受启发。
一、经济全球化使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原因赖纳特提出,全球化给一些国家 带来巨大财富的原因有三种,分别是 规模、技术变迁和协同效应。
其中,规模带来财富的原因在于产量增加会□山西大同罗令仪产生规模经济,生产成本越低;技术变迁是指技术变迁和创新,在全球化这一更大的市场上,创新和技术变迁的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多消费者身上,成本越低,会刺激更多的发明;协同效应是指很多公司的聚集形成了一种网络,会使知识创造更加繁荣。
通过经济一体化创造的更大市场将产生更细致的劳动分工、更多的专业化和新增知识。
但是,全球化的拥护者并没有意识到以上三个原因,他们的建议和分析基于一种静态的理论观点,以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为基础,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业化地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贫穷、经济不平等与再分配:民主的政治经济机理
贫穷、经济不平等与再分配:民主的政治经济机理2019-03-21[内容提要]贫穷真的是民主的敌⼈吗?笔者以此问题意识为引导来重新理解经济因素同民主的关系。
本⽂认为贫穷确实存在反对民主的可能性,但是贫穷并不必然是民主的敌⼈,只有当贫穷造成的经济不平等超过⼀定⽔平时,贫穷才会妨害民主。
经济不平等的阶层依据民主体制下的再分配政策对⾃⾝利益的影响来决定⾃⾝的政治态度和⾏动策略,只有当经济不平等的程度促使中产阶层和贫穷阶层结盟从⽽形成温和的再分配政策的时候,民主才能作为反映阶层利益均衡的政治体制⽽出现。
[关键词]民主贫穷经济不平等再分配⼀、⽂献与问题民主何以发⽣?富裕的国家⼏乎都实⾏民主政治,经济条件与民主之间的关联激发了多个学科的研究者的兴趣,20世纪50、60年代⼤量的研究试图证实经济因素是民主发⽣的关键条件。
然⽽,民主在20世纪60、70年代遭受了重创,亚⾮拉地区很多发展不错的国家纷纷⾛向威权政治,因此学界关于民主发⽣问题的研究开始试图抛弃经济等结构性要素的分析视⾓,转⽽注重对政治精英的策略和⾏动进⾏研究。
罗斯托(Dankwar Rustow)在1970年发表的转折性意见认为,不是经济条件决定了民主,⽽是政治精英选择了民主,政治精英的分化组合不是根源于他们的经济利益,⽽是来源于他们对于政体变迁的态度,政治精英的⾏为是有策略的,⽽策略的选择受到可预期的盟友和敌⼈的制约。
罗斯托的研究路径产⽣了深远的影响,奥唐奈(GuillermoO’Donell)和施密特(Philippe Schmitter)在其合作的经典⽂献中总结道:民主的发⽣是⼀个⾼度不确定的过程,其间意外、信息不⾜、冒进的选择、动机和利益的混淆、难以确定的政治认同、特定的个⼈才能等因素都对政治转型的结果可能产⽣决定性的影响,⽽此类短期的政治⾏为是不可能从结构直接推导出来的。
但是⾏为分析未能解释精英的偏好和能⼒是如何形成和改变的,也未能清楚地界定相互竞争的精英所凭借的资源及其类型,⽽资源恰是决定谈判权⼒的基础。
穷国富国,差别在哪里
摘要: 国家间的贫富差别不在于建国时间的长短。印度和埃及这样的国家就是例证。它们 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可现在都是穷国。相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150年前几乎还无人知晓,可是 现在都是发达的富裕国家。国家间的贫富差别也不在于它们的自然资源,日本就是一个例证:它的 国土面积很小,而且80%是既不宜农也不宜牧的山区,它却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因为它把整个国 土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厂,从世界各地运来原材料,生产出成品之后又出口到世界各国,因此在全世 界获得财富。另外,瑞十是一个没有海洋的国家,它的远洋船队却是世界
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合作的调整
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合作的调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各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富国与穷国、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这种不平衡的现象给全球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贸易摩擦、资源竞争、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与调整势在必行。
一、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上。
发达国家拥有着先进的制造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依赖于传统农业和低端制造业。
这种不平衡的产业结构使得发展中国家难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长期以来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为了调整这种不平衡,各国需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技术转移、知识共享等方式,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同时,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帮助其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现共同发展。
二、贸易失衡与合作调整国际贸易的不平衡是国际经济发展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
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着制高点,掌握着核心技术和相关资源的控制权,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地位,主要承担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和组装。
为了平衡贸易关系,各国应加强贸易合作,打破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推动贸易的多边化和多样化。
此外,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减少贸易失衡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三、资源环境的不平衡与协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发达国家以高耗能、高排放为代价获得了经济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则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困境。
为了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平衡发展,各国需共同致力于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帮助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同时,各国需通过国际合作机制,加强环境治理、资源管理和信息共享,实现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与保护。
四、金融体系的不平衡与合作调整金融体系的不平衡是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另一大问题。
《国富国穷》读后感(精简篇)
《国富国穷》读后感《国富国穷》读后感《国富国穷》读后感政治学王老师我们读《国富国穷》,光看书名,以为通篇是国家政治和经济学知识的书籍,正发愁于经济理论晦涩难懂,不料想,文章体现出“世界史”的特色,更多是一种对各国历史方方面面的叙述介绍。
可以说,本书跳出了经济学理论的框架,从地理、文化、制度、体制等诸多影响因素出发,对历史进行观察总结。
这种新视角的关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叙述框架,无不吸引着我的阅读,并有利于拓展知识的视野,饶有兴趣地去探究:“富国为什么会富,穷国为什么会穷,为什么一些穷国赶上了富国,为什么一些穷国与富国的差距越拉越大,以及为什么一些领先的国家会被赶超” 。
读完此书之后,我们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邦国林立,为什么富的这么富,穷的这么穷?五六百年前,地球上只有欧洲和中国两个最发达的经济文化中心,为什么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二者之间却拉开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在欧洲,为什么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能先后称霸全球,尔后又逐一衰落?为什么美国、日本能后来居上? 20世纪后期,为什么又有一批国家能够急起直追,迎头赶上,而另一些却陷于穷者愈穷的境地?哈佛大学历史学、经济学教授戴维兰德斯批判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基本观点,将地理、历史、科技、哲学、宗教、国际政治和传统文化等因素糅合在一起,多层次地分析了财富创造、国家兴衰更替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人类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
在他所著的《国富国穷》一书中对气候和环境对国家贫富的影响有着详细的分析,该书第一章的标题就叫做“大自然的不平等”。
作者简介:戴维S兰德斯,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和经济学教授,著有《时间的革命》和《摆脱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等书。
以非洲国家为例,非洲的气候环境也确实给非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极作用。
他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高温,非洲大陆的平均气温在20℃以上,而在炎热的季节有些地区甚至会达到四、五十度。
世界陷入大乱局的11个征兆
世界陷入大乱局的11个征兆作者:江凌飞来源:《当代世界》2012年第01期2011年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动荡加剧、乱象纷呈。
这是大家的共识。
但这个“乱”是一种局部的、短时期的或是震荡程度有限的乱,还是全局性、长时段的和剧烈震荡的乱呢?笔者的看法是后者。
也就是说,世界的大变局将要经历一场大动乱。
这个判断直接关系到中国对国际形势总体趋势的把握,关系到中国根本性的战略应对。
2011年的国际形势已经显露出了强烈的征兆。
第一个征兆,全球持续恶化的经济危机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动叠加发生,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基本盘面严重不稳。
世界陷入乱局第一位的原因是经济。
世界经济现在患了“心脏病”。
美国次贷危机和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这两个接踵而至的冲击波,很可能推导全球经济步入双底衰退。
双底衰退,指的是在一个经济周期内,两次经济衰退。
如果出现双底衰退,第二次衰退往往更持久,负面影响更大,将导致世界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的局面。
王岐山副总理说:“不确定之中可以确定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
”这代表了中国政府对今后一个长时段国际经济形势走向的基本判断。
与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相叠加的是国际政治格局的大变动。
这个大变动在2011年表现得尤为突出。
美国和西方在国际格局中的支配性地位下落、国际权责体系的调整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中东地缘结构发生重大变局、美国重返亚洲迈出实质性步伐、欧盟在西亚北非事变的国际干涉和治理中走到前台、俄罗斯推出自己的欧亚联盟构想,总的来说就是单极体制坍塌,世界正根据新的力量关系消长重组格局,政治格局重组和经济金融危机深化相互激荡,致使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基本盘失去了稳定。
第二个征兆,国际力量对比旧的平衡被打破,权力政治博弈影响大国关系走向的确定性。
在治理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努力中,美国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再平衡”,这个概念不光是在经济意义上使用的,它实际反映了美国应对整个危机的战略考虑。
这就是国际力量对比在原有平衡被打破的形势下,美国全球战略将以修复失衡的面貌出现。
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责任是什么?
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责任是什么?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为现实的问题之一,贫穷国家的困境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富有的国家是否有责任去帮助那些不幸的国家呢?富有国家和穷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带领读者一步一步了解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一、经济上的责任首先,富有的国家对于贫穷国家有着即使不能承担全部,但至少承担一部分的责任。
富国与穷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差距,导致穷国的经济发展遭遇了许多困难。
因此,富国应尽力提供贫穷国家需要的援助和支持,帮助贫穷国家摆脱望而却步的困境。
该如何提供援助和支持呢?一方面,富国可以通过向贫穷国家提供捐款、无偿援助、发展援助项目等方式寻求降低穷国负担,帮助其逐步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富国可以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上为穷国谋求更公正的机会,以解决贫穷国家无法获取公正贸易的问题,避免寨卡病毒的暴发等疫情。
这样的公平贸易,公正财务安排将帮助一个国家在未来取得落后方向的良性改变,而与他们相比,那些致富和高度发展的国家则有义务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文化上的责任除了经济上的责任,富国也承担着防止文化上的全球化问题的责任。
文化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独有文化。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贫穷国家的文化开始受到富国的影响,难以保持自身独立的文化特点。
面对这一问题,富国应当切实承担起文化交流与文化维护的责任。
通过文化交流,富国可以帮助穷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丰富其自身文化内涵,而不是意味着穷国的文化应该去“学习”富国,甚至对文化的保护恰好是维护这种独立和多样性的保护。
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富国也应当将其文化向穷国介绍,以获悉并帮助了解穷国的独特和個性,保护并推动其独特的文化发展。
三、环境上的责任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然而,穷国需要经济发展,而环境保护是需要大量资金的。
因此,富国将需要帮助穷国发展可持续发展计划和对环境的保护。
关税理论(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关税理论》期末考试大纲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三种: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占40% 单项选择题占40% 多项选择题占20%期末复习思考题(请和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由任课老师在课堂里提供)(一)单项选择题1、关税是以进出口货物和进出境物品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
A、对B、错2、关税的课税对象必须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有形物()。
A、对B、错3、按照关税的一般定义,保障措施特别关税都属于关税()。
A、对B、错4、以“电子商务”方式销售的产品,只要是境外生产并销售到我国关境内的,都应成为我国关税的课税对象()。
A、对B、错5、关税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包括对所有贸易对象课税,狭义仅指在海关税则中规定的关税()。
A、对B、错6、我国的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属于我国关境以外的地区()。
A、对B、错7、若几个国家结成了关税同盟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则这些国家的共同关境就大于其任何一个成员国的国境()。
A、对B、错8、所谓单独关境本身并不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而是相对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关境而言,具有其独立的海关法或税则和贸易规章的区域()。
A、对B、错9、若一个国家设立了自由区、自由港、保税区等区域,则该国的关境就小于其国境()。
A、对B、错10、海关边界是分割一个关境与另一个关境的界线()。
A、对B、错11、海关边境是一个国家的关境中靠边缘的部分地区()。
A、对B、错12、海关飞地是被包括在一国关境内的外国领土()。
A、对B、错13、负税人依照法律负有向国家缴纳税款义务的人()。
A、对B、错14、纳税人与负税人为不同人的税称为间接税()。
A、对B、错15、税负比较容易转嫁给别人承担的税称为直接税()。
A、对B、错16、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对过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关税()。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 张东辉主编)第二版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二、现代经济增长
● 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济增长的特征 (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于人口增长迅速增加 ; (2)生产率快速增长; (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二、现代经济增长
●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 (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范围有限。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
5. 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低收入国家农业产值在GDP中份额高,农业劳动 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低。
6. 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富国和穷国的经济政治权力是不平等的。富国控制着 国际贸易的类型,决定着国际关系的规则和形势。发展中 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支配,依附于发达国家。
发展经济学
第二版
马春文 张东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全球分裂:富国与穷国 第二节 第三世界的现状 第三节 经济发展
第一节 全球分裂:富国与穷国
一、西方世界的兴起 二、现代经济增长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一、西方世界的兴起
● 富国与穷国的划分是从来就有的。甚至 早在14世纪之前,这种分野就已经存在。
● 1450年前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加 之海外扩张,欧洲赶上并开始超越亚洲 社会的发展水平。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世界进 入了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但由于种种原 因,第三世界国家并未能及时实现工业 化。随着现代经济增长过程的逐步展开, 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
3. 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引言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在穷国和富国之间。
这种不平等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
本文将探讨穷国富国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并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1. 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穷国和富国之间最突出的经济联系方式。
然而,由于穷国资源的相对稀缺和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劣势。
一些富国通过控制国际贸易规则和市场准入,压制穷国的发展机会,使得不平等更加明显。
2. 资源掠夺的不平等穷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的不足,他们往往无法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富国则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以低廉的价格获取穷国资源,并将其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这种资源掠夺加剧了穷国资源枯竭的问题,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经济发展。
3. 科技差距的不平等由于穷国在科技研发和创新方面的相对薄弱,他们无法与富国在技术上竞争。
富国拥有领先的科技和创新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穷国则成为技术输出的对象,只能通过购买昂贵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使用权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
4. 贫富差距的加剧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持续加剧。
富国由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优势地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和财富积累。
而穷国的经济增长受到限制,无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得贫困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5. 解决办法为了减少穷国富国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有以下几个解决办法:•提供技术转让和培训:富国可以积极提供技术转让和培训支持,帮助穷国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缩小科技差距。
•改革国际贸易规则:建立公平和开放的国际贸易规则,消除对穷国的不利限制,促进穷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强国际资金援助:富国应该增加对穷国的资金援助,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条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穷国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互相支持和借鉴经验,共同解决发展问题,实现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民族与社会第十六讲现代化进程中族群关系的演变
在以民族国家为单位实现的行政管理的一体化,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市场化,城市化与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学校教育的普及以及交通通讯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都会使各族群之间的交往、各族群与国家机构之间的交往大幅度增加,族群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的程度也在同步增加。原来处在相对封闭与隔绝状态的许多少数族群,在一定程度上被动地进入了现代经济活动、文化交流和政治程序,参与了现代社会中的各项社会活动与竞争。政治与经济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将有利于大规模群体(不是家族、村庄、部落这样的小团体)提出诉求及争取自身利益,所以会鼓励以族群为基础的集体行动。因为在现代科层制社会里,国家行政体系渗透到边疆地区的基层,所以只有人口规模较大的族群组织才有可能与国家行政体系的权威进行对话(Olzak and Nagel,1986:3)。
以国家、地区为单位的现代化理论
国家:(1)西方国家的传统现代化理论、(2)“殖民主义”理论、(3)(国家之间的)依赖理论、(4)国际体系理论。
01
国家内部不同区域: (1) “扩散模式”与“内部殖民主义”理论、(2)(地区之间的)依赖理论、(3)国家经济体系理论、(4)“梯度发展”理论。
02
国家经济体系理论可以说是国际体系理论在国家内部的延伸,各个地区由于在国家体系内的位置不同,在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和发展道路可能也是不同的。
“汉化”并不一定就是“现代化”
其实我国的汉族地区自身同样存在着许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改革和变化的东西,比如我国目前各级政府机构十分庞大,开销大,效率低,把这种机构体制和人员设置照搬到人口稀少、资源匮乏、生产简单的边疆少数族群地区,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方案。而少数族群当中土生土长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也许还有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地方,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深究穷国富国不平等国际经济联系
深究穷国富国不平等国际经济联系穷国、富国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联系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
以下是对这一话题的一些深入探讨。
首先,国际经济联系是指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进行的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
这些联系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并形成了全球化经济体系。
在国际经济联系中,穷国和富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导致了不平等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
穷国与富国之间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不平等:富国拥有更多的自然资源、技术和人力资本,这使得富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是,穷国由于资源匮乏和技术落后,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困难。
2. 贸易不平等:穷国通常出口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而富国则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咨询等高利润产品和服务。
这导致了穷国贸易收入的相对减少,而富国则获得了更多的利益。
3. 技术不平等:富国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具有先发优势,这使得富国能够拥有更多的技术产权和专利。
穷国由于技术落后,需要向富国购买技术和专利,这导致了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的不平等。
4. 资本不平等:富国拥有更多的投资资本和金融机构,这使得他们能够在穷国进行大规模的外国直接投资。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富国也更容易获得国际金融支持和贷款。
相对而言,穷国则面临着融资困难和高利率债务。
这些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联系对穷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缩小穷富差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1. 提供发展援助:富国可以向穷国提供财政援助和技术转移,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条件,促进经济增长。
2. 改进贸易规则:国际社会可以通过改革贸易规则和减少贸易壁垒,为穷国提供更公平的贸易条件,使其能够参与国际贸易,并更好地从中受益。
3. 提供技术支持:富国可以提供技术合作和转让,帮助穷国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4. 债务减免和重组:国际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减免穷国的债务,或进行债务重组,以减轻他们的债务负担。
全球化与经济不平等
全球化与经济不平等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贸易、资本流动、人员往来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经济不平等的问题,即富国富者愈富,贫国贫者愈贫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经济不平等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全球化对经济不平等的影响全球化为各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平等的问题。
以下是全球化对经济不平等的几个主要影响:1. 贸易不平衡:全球化加剧了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发达国家往往具有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质量的商品,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常被较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困。
这导致了富国从贫国那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使贫国的经济增长受到限制。
2. 跨国公司的垄断:全球化加速了跨国公司的发展,这些公司往往在全球范围内占据垄断地位,通过控制资源和市场来获取巨额利润。
因此,跨国公司的垄断导致了经济资源集中在少数富裕国家和企业手中,而贫穷国家和弱势企业则难以在全球市场上生存和发展。
3. 资本流动的不平等:全球化使得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到全球各地,富人可以将资产投资到全球各地获得更高的回报。
然而,这也意味着大量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流向了发达国家,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4. 教育机会不公平:全球化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发达国家拥有更好的教育体系和资源,他们的公民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不平等。
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不平等全球化带来的经济不平等是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 促进公平贸易:各国应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贸易规则,提高贫穷国家的贸易竞争力。
同时,减少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得全球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合理。
2. 加强跨国公司监管:国际社会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控制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防止它们滥用市场优势,剥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八)
第⼋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单项选择题 1、垄断资本国际化和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实质是:谋求私⼈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3、经济⼀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
4、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是:从商业资本国际化到借贷资本国际化再到产业资本国际化。
5、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打着援助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剥削和控制。
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有利益⼀致之处,⼜有⽭盾和争夺。
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8、当今世界的两⼤主题是:争取和平与发展。
⼆、多项选择题 1.资本输出的实质是(ABC) A.⾦融资本掠夺和剥削其他国家和⼈民的重要⼿段 B.确⽴和巩固⾦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具 C.国际垄断的基础D.帮助其他国家和⼈民发展经济E.促使国际经济的均衡发展 2.⼆次⼤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是(BCDE) A.资本输出的流向主要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 B.资本多⽅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增 C.国家资本输出快于私⼈资本输出的增长D.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援助”⽅式E.资本输出数量剧增 3.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D)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迪加 C.跨国公司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 E.国际货币基⾦组织 4.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包括(BCD)A.分⼯的全球化B.⽣产的全球化C.贸易的全球化D.资本的全球化E.科技的全球化 5.⼆次⼤战后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有较⼤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CDE)A.欧洲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C.国际货币基⾦组织D.国际复兴开发银⾏(世界银⾏) E.世界贸易组织 6.地区经济集团(ABCDE) A.是地域上邻近的⼀些国家所组成的经济或贸易集团 B.是通过签订⼀定协议⽽组成的 C.其宗旨是增强和扩⼤集团的实⼒和竞争⼒ D.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E.其⽬的是为集团成员国谋取经济利益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断爆发外贸⼤战是因为(ABCD) A.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国家⽣存和发展的⽣命线 B.争夺世界市场的⽃争⽇益激烈 C.资本主义各国的市场问题都⼗分尖锐 D.占领海外市场可缓解国内⽣产过剩压⼒和获取更多利润 E.有利于推⾏新殖民主义政策 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的⽭盾主要体现在(ABC)A.贸易⽅⾯B.投资⽅⾯C.⾦融⽅⾯D.⽣产⽅⾯E.分配⽅⾯ 三、名词解释 1、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政府、或是资本家、或是垄断集团,为获取⾼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对国外进⾏投资或贷款。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不平等状况一、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不平等状况贫困问题,是指由于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贫穷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大约有11亿人生活在贫困中,而且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平均贫困线低28%。
这些人构成了世界人口的17%。
他们加在一起占有着不到0.3%的全球产品。
这种巨大的不平等令人不安。
联合国发展项目组织估计,大约有8.31亿人长期营养不良;11.97亿人没有可保障的水资源;27.47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10亿人为遮风避雨之所而奔忙;20亿人不能充分享有电力带来的光明。
大约8.76亿的成人是文盲,2.5亿5到14岁之间的儿童在家庭之外从事有偿工作——他们的工作条件往往十分恶劣:比如从军、沦为妓女或家奴,从事农业,建筑业和地毯纺织业。
由于贫困,他们经常遭受社会排挤,他们无法有力地坚守自己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他们的权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最贫困的人总是缺乏有力的工具来反抗或者犒赏政府官员,因而后者就有可能粗暴地统治他们,而更多地考虑其他人的利益,比如说那些可以与官员进行互惠的国内买办或国外的商贾。
无论穷人们生活在哪里,他们所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几乎总是得不到保证。
1.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1991-199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9%,但贫困人口却没有因经济增长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据联合国调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10亿增加到目前的13亿。
这些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人每天只有不到1美元的收入。
在发展中国家中有8000 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8.4亿人营养不良,2.6亿人不能上学。
在最贫穷的非洲地区,贫困发生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目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
(注:“非洲贫困状况恶化”,《人民日报》1996年2月7日第7版。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年10月的一份报告称,世界贫困人口中70%是妇女。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1)
▪ 2、 投资全球化
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流通、配置、使用生产要素和资源, 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和融合起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标志。 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增 长率和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巨大。国际直接投 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使全球经济从“国际 贸易时代”进入“国际投资时代”。
▪ 第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两次世 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 分割世界领土。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 国和欧盟、日本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美国由霸主变为盟主。 资本主义三个中心的矛盾表现为争夺商品市场、原料资源和投资 场所的经济竞争。同时,由于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相互渗透和融合,各发达国家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 互依赖,为此,只能用协商协调的和平方法解决矛盾。
▪ 1、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必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首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科技进步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科技 进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源泉;
其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日趋合理;
最后,经济全球化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经济全球化优化了 国际经济关系结构。
▪ 局限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当代国际经济协调是建立在国际经济旧秩序 基础上,并以大国为核心,因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协调所形 成的比较利益的分享程度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获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只得到小部分。
二、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关系发展总趋势和特点 ▪ 1、 世界经济展开全球竞争的趋势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一、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的成因二、国际贫富差距的现状和趋势三、穷国改善经济状况的途径四、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五、解决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一、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的成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是由于历史和结构上的原因导致的。
历史上,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导致了一些国家的殖民化和剥削,这些国家的资源和财富被外国掠夺殆尽。
此外,现代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也加深了贫富差距,大多数穷国往往处于劣势位置,在国际贸易中缺乏谈判和竞争力,被迫接受富国的不公平贸易安排。
二、国际贫富差距的现状和趋势国际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截至2021年,全球最富裕的1%拥有财富总和超过了全球最穷的50%。
同时,国际组织对于全球极端贫困人数的估计也表明,贫困程度在一些国家仍然很高,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地区。
三、穷国改善经济状况的途径穷国想要摆脱贫困,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政策和战略措施。
首先,改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促进人类资本的累积,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更会提高人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
其次,改善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动力,优化外贸关系,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发挥本国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
最后,完善政府部门和社会福利机制,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体系,使人民受益。
四、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国际合作是促进穷国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有效地促进国际合作,并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穷国需要通过与富国的合作关系促进本国贸易和投资,并借鉴富国发展经验。
其次,加强穷国之间的合作,建立共同合作机制,提高合作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五、解决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为了解决国际贫富差距问题,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来减少不平等现象。
首先,促进全球的贸易自由化,打破富国垄断外贸关系,增加穷国的谈判和竞争力。
其次,采取积极措施来支持穷国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提供帮助和支持,为穷国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最后,采取国际税收合作措施,减少跨国公司在穷国的税收避免和逃避现象,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来说都是机遇和挑战,但在其进程中,各国得到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
经济一体化无疑可以增进全球福利,但是这种福利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分配却是很不平等。
因此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20世纪60年代,富国比穷国富30倍,而到了90年代差距却扩大到150倍。
据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载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有10多个新兴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虽然世界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流入和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受国内自身条件的约束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而且,一国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之外,还取决于其他因素.经济一体化虽然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快速地带来其欠缺的资本和技术,但它却不能快速地带来良好的制度、管理经验和知识。
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疲于应付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第二,国际“游戏规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这些规则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制定的,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来的,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处于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
第三,经济一体化使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进步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产品的技术梯度差异,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
同时,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发达国家对高、精、尖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高新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财力和能力有限,更是拉大了二者之间的距离。
全球经济不平等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全球经济不平等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全球经济不平等问题日益凸显。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和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却陷入贫困和无望的泥潭。
这种不平等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经济问题,更是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巨大挑战。
第一部分:经济不平等造成社会分裂与不满情绪的加剧全球经济不平等导致了财富的集中现象,少数人的财富远远超过了整个社会大部分人群。
这种巨大的财富差距不仅使财富拥有者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威,也增加了社会分裂和不满情绪的风险。
穷富悬殊使社会出现了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
社会底层人群感到失落和被边缘化,而社会上层人群则在享受巨额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底层的不满和不稳定因素。
第二部分:经济不平等加剧了社会不幸福感研究表明,经济不平等会对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
当社会财富不平均分配时,社会成员的幸福感会下降。
人们对于全球经济中的不平等状况感到不公平和不满,这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下降。
不平等导致了人们心理上的不满和焦虑感,他们会对社会和政府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进而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第三部分:经济不平等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机会全球经济不平等问题还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机会。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该优越的社会地位和资源几乎无法被底层人群改变。
教育、医疗和就业等方面的资源不公平分配导致底层人群更加难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使得社会人群之间的机会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底层人群对于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感到绝望,也容易引发社会动荡。
第四部分:经济不平等对全球稳定的影响全球经济不平等问题不仅仅是单个国家的问题,它对于全球稳定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穷国与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不仅伴随着更多的政治冲突和战争,还导致了贫困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移民潮。
这不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也给发达国家带来了社会和经济问题。
经济不平等还使得全球合作和共同繁荣的目标更加困难,从而加剧了全球社会的不稳定。
穷国与富国差别在哪里
穷国与富国差别在哪里
佚名
【期刊名称】《廉政瞭望》
【年(卷),期】2004(000)009
【摘要】国家间的贫富差别不在于建国时间的长短:印度和埃及这样的国家就是例证.它们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可现在都是穷国。
【总页数】1页(P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3
【相关文献】
1.穷国富国,差别究竟在哪里? [J],
2.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从“富国的逆差”到“穷国的顺差” [J], 秦晖
3.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读《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有感[J], 罗令仪
4.穷国富国,差别在哪里? [J], 佚名
5.两个世界:穷国和富国的垃圾难题很不一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反映了各国之间在经济交往中的地位关系以及对国际经济事务和规则影响上的力量对比,文章主要从国际贸易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为研究出发,分析了在南北两极分化下,富国和穷国之间不平的等国际经济关系的原因,富国凭借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和高壁垒的四高优势和措施并通过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强大控制力,形成并极力维护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
一、国际经济关系概述 (一)背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加深,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一方面,在各国的贸易与合作中,它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利益的分配却并不公平,在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中,由于实力差距,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和联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面对不利的外部经济关系,如果国内缺乏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将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
两极分化的日益突出,南北穷国富国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论述。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暗含着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
(二)文献综述世界贫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很早就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关系也随之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贫富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发展的平衡。
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国际上存在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从著名的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以及更进一步的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比较成本说为始,建立了互利平等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
然而,这些理论存在明显的片面性。
就像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一样仅关注贸易所得却不考虑贸易所得的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掩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
到了六十、七十年代,以A伊曼纽尔、阿明等人为代表形成依附学派,强调现有国际分工形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附。
他们从理论上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不平等交换和价值转移,并将穷国向富国的价值转移归结为工资差别。
这一结论误把现象和方式当做了原因,工资差别并不是富国从穷国获得剩余价值转移的根源也不是唯一的手段。
二、国际贸易关系中的不平等在国际贸易关系中,为了实现价值或剩余价值转移,发达国家所依靠的手段和优势可以概括为三高: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
(一)高有机构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根据马克思主义价值与生产价格理论,如果国际市场存在自由竞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剩余价值会再分配,从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流向有机构成率低的部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今天,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引致的分工逐渐占据指导地位,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
在这样的国际分工下,穷国贸易品一般为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通过部门间国际贸易,即使忽略发达国家的垄断市场力量,穷国的剩余价值仍然会不断向富国转移。
反应在在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如下:假设A为欠发达国家,B为发达国家,分别集中于Ⅰ和Ⅱ行业,资本有机构成c/v分别为1和2,剩余价值率100%。
则对于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c+v)以及生产价格P,A国家为10、10、10、30、40%、8、和28,B国家为20、10、10、40、40%、12和42。
可以看到,在国际生产价格形成后,发达国家凭借其出口产品所在行业的高有机构成,按42的价格出售其价值为40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价值为30的产品却只能按28的价格销售,发达国家所得到的大小为2的价值,正是在国际贸易从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来的。
(二)高工资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不断采取产业升级、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引进技术设备等政策措施,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具有相近甚至相同有机构成的部门内产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
这时,发达国家也就更难凭借高有机构成保持优势地位,获得价值转移。
但是,即使是在资本有机构成一致的部门,由于穷国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剩余以及工会弱小等因素,相对低的工资水平同样导致高剩余价值在贸易中剩余价值流向富国。
假设国家A和B都出口行业Ⅱ的产品,而且具有相同的资本技术构成,只是国家B的工人工资水平是A国的五倍,这样A国价值为2的可变资本就能雇佣到同B国同量的工人,原来用来支付其工资的8个单位的价值也转化为剩余价值。
反应在在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如下:设国家A和B的配置资本C均为70,不变资本c均为10,则对于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c+v)以及生产价格P,A国家为2、18、30、20%、14、和26,B国家为10、10、10、30、20%、14和34。
按照依附论思潮的代表学者A伊曼纽尔、阿明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A和B用同样的技术生产同样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
可是,B国的工资水平高于A国。
这样A国较高的剩余价值率提高了两国的平均利润率,低工资国(A)以同样生产率的等量劳动,在国际交换中所得低于贸易国B。
但是,这种价值转移从根本上讲,并不是基于高工资的。
就像阿明在《不平等的发展》中所说,产品必须有一个一致的价格,即在世界市场上实行的价格。
如果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发达国家在竞争中要么损失利润要么失去市场。
而其产品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同欠发达国家的产品竞争,占有一定的市场,必然是基于其具有的影响价格的市场力量。
(三)高价格发达国家资产阶级并不会满足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收入,因此在高工资造成的较高价格基础上,他们要求更高的价格和更高的利润。
凭借在知识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以及对核心技术的控制,他们在很多部门都具有垄断力量,制定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进一步剥削穷国。
少数发达国家对国际贸易的垄断,使这些发达国家的垄断组织能以垄断高价销售工业品攫取高额利润。
以国家B进行产业Ⅰ的生产为例,其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c+v)以及生产价格P分别为10、10、10、30、17.5和37.5,而垄断价格则高于37.5。
因此,在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的同时,发达国家一直努力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集成制造技术等战略技术上竭力保持其领先优势和垄断地位,一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一面拒绝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自由化。
当然,这些不平等并不是彼此独立存在的,而是在国际贸易中同时发挥作用,相互强化的,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其重要性也此消彼长,譬如随着发展中国家对不平等国际分工的认识加深,不断采取措施改变出口产品结构,这一手段的重要性会逐渐减弱,而随着国际投资和跨国垄断集团的发展,垄断力量的作用不断加强。
三、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平等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主要表现为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但是这些国家间政府机构的投票权却是按经济实力分配而非人口或国家,因此很大程度上,它们是掌控在发达国家手中的,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富国通过这些机构实现他们的经济意图,给穷国施加各种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条款。
至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IMF中所占的份额仍然较小。
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工业大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仍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约一半的表决权,亚洲国家除了日本以外,所享有的表决权比重都低于3%。
通过对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控制,发达国家在国际援助中附加各种政治经济条款;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取得贸易谈判的优势,有利于其实施不合理反倾销、贸易壁垒或更难控制的技术壁垒,使部分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出口产业失去正当竞争环境,产品价值难以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实现。
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缺少市场力量,无法在高价格下保持市场占有,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具有成本优势。
在这些产业中,由于缺少维持高价格的市场力量,发达国家的高工资意味着高成本的竞争劣势。
但是,发达国家则通过各种贸易壁垒,提高发展中国家产品价格、限制贸易数额,损害穷国贸易利益,保护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而且产生了环境和技术壁垒等更加隐蔽和难以限制的方式。
四、总结综上所述,发达国家能够,取得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优势地位,其根源在于富国通过技术、资本垄断以及对国际经济事务的控制权而掌握的市场力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来自市场内的垄断力量。
通过对先进技术、资本、秘方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等的垄断;二是源自市场外的影响游戏规则的力量。
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控制国际经济事务、实施各种贸易壁垒,获得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凭借各种市场力量,取得了不平的国际经济关系,并通过四种手段实现对穷国的剩余价值的攫取,概括为四高: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和高壁垒。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虽然通过生产自己相对擅长的产品生产,穷国在交换中可以得到更多的产品(直接利益)以及技术外溢(间接利益),但这些利益的获得并不顺利。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常常会盘剥甚至阻断这一利益,而且方式越来越隐蔽(如技术壁垒),尽管这可能是双赢的;另一方面,虽然在交易中存在比较利益,相同的劳动时间双方都能得到更多的产品,但是其总量是有限的,分配是倾斜的;而对于技术外溢,始终是被动的,受制于人的。
虽然在国家外部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但这种外部因素并非独立发挥作用,而是和内部因素共同决定国家的发展。
如今,穷国在对外关系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要摆脱依附境况,实现发达的发展,必须作出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在内部需要有完善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这样才能使内部的积极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而不受富国的思想和意志左右,积极而有选择、有节制地参与全球化;二是积极努力地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分享全球化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