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浅谈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读《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有感
研究与探讨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读《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有感埃里克•S •赖纳特于2007年写 了一本《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 穷》,轰动世界。
埃里克•S •赖纳特在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富 国和穷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的 解释,贫困国家无法摆脱贫困的原因 在于没有规模递增的产业,缺乏技术 变迁和利于本国的创新以及无法产生 协同效应,而主流经济学家为了遮掩 华盛顿政策失败而提出的产权、制 度、治理、竞争力、地理气候等解释 穷国贫困的因素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赖纳特在书中对这些主流观点进行了 一一批判,给笔者带来了深刻的思想 冲击。
埃里克"S •赖纳特指出,自由贸易和放松管制使穷国专业化从事 以原材料和农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活 动,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这些低附 加值的产业在劳动不断投人的情况 下,最终会导致边际生产率下降,规 模报酬递减。
赖纳特的解释使广大贫 穷国家意识到了经济全球化没有给本 国带来富裕,反而促进贫困的原因。
同时,赖纳特也支持政府保护国内工 业发展的行为,即使工业不具有比较 优势,但可以保证工资的最低水平。
这些观点都与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 经济全球化主流大相径庭,但是赖纳 特给出的理论分析和发达国家在资本 主义发展早期兴衰的例证,都有力地 证明了他的观点,读来让人深受启发。
一、经济全球化使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原因赖纳特提出,全球化给一些国家 带来巨大财富的原因有三种,分别是 规模、技术变迁和协同效应。
其中,规模带来财富的原因在于产量增加会□山西大同罗令仪产生规模经济,生产成本越低;技术变迁是指技术变迁和创新,在全球化这一更大的市场上,创新和技术变迁的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多消费者身上,成本越低,会刺激更多的发明;协同效应是指很多公司的聚集形成了一种网络,会使知识创造更加繁荣。
通过经济一体化创造的更大市场将产生更细致的劳动分工、更多的专业化和新增知识。
但是,全球化的拥护者并没有意识到以上三个原因,他们的建议和分析基于一种静态的理论观点,以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为基础,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业化地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贫穷、经济不平等与再分配:民主的政治经济机理
贫穷、经济不平等与再分配:民主的政治经济机理2019-03-21[内容提要]贫穷真的是民主的敌⼈吗?笔者以此问题意识为引导来重新理解经济因素同民主的关系。
本⽂认为贫穷确实存在反对民主的可能性,但是贫穷并不必然是民主的敌⼈,只有当贫穷造成的经济不平等超过⼀定⽔平时,贫穷才会妨害民主。
经济不平等的阶层依据民主体制下的再分配政策对⾃⾝利益的影响来决定⾃⾝的政治态度和⾏动策略,只有当经济不平等的程度促使中产阶层和贫穷阶层结盟从⽽形成温和的再分配政策的时候,民主才能作为反映阶层利益均衡的政治体制⽽出现。
[关键词]民主贫穷经济不平等再分配⼀、⽂献与问题民主何以发⽣?富裕的国家⼏乎都实⾏民主政治,经济条件与民主之间的关联激发了多个学科的研究者的兴趣,20世纪50、60年代⼤量的研究试图证实经济因素是民主发⽣的关键条件。
然⽽,民主在20世纪60、70年代遭受了重创,亚⾮拉地区很多发展不错的国家纷纷⾛向威权政治,因此学界关于民主发⽣问题的研究开始试图抛弃经济等结构性要素的分析视⾓,转⽽注重对政治精英的策略和⾏动进⾏研究。
罗斯托(Dankwar Rustow)在1970年发表的转折性意见认为,不是经济条件决定了民主,⽽是政治精英选择了民主,政治精英的分化组合不是根源于他们的经济利益,⽽是来源于他们对于政体变迁的态度,政治精英的⾏为是有策略的,⽽策略的选择受到可预期的盟友和敌⼈的制约。
罗斯托的研究路径产⽣了深远的影响,奥唐奈(GuillermoO’Donell)和施密特(Philippe Schmitter)在其合作的经典⽂献中总结道:民主的发⽣是⼀个⾼度不确定的过程,其间意外、信息不⾜、冒进的选择、动机和利益的混淆、难以确定的政治认同、特定的个⼈才能等因素都对政治转型的结果可能产⽣决定性的影响,⽽此类短期的政治⾏为是不可能从结构直接推导出来的。
但是⾏为分析未能解释精英的偏好和能⼒是如何形成和改变的,也未能清楚地界定相互竞争的精英所凭借的资源及其类型,⽽资源恰是决定谈判权⼒的基础。
全球贫富差距扩大深层次原因论文
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较之过去愈加明显。
从货币能值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原因,认为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能值/货币比率低于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得能值财富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造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关键词贫富差距能值货币比外贸国际金融关系国际交流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较之过去愈加明显。
全世界列入“最穷国家”行列的共有49个国家,其中非洲34个,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6个。
49个穷国共有人口63亿,占世界人口的10%,但其收入却低于世界总收入的1%;这些国家贸易额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4%。
“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们憧憬和奋斗的目标,“不患寡而患不均”,但严酷的事实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以极迅猛的速度在向与人们主观愿望相反的方向发展。
要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首先要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因此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货币能值的角度分析了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以帮助我国从根本上解决财富流失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一)外贸的货币能值分析一个国家的商品进出口贸易、劳务输出、跨国旅游等都可以依照能值转换率计算该国每年能值财富的得失。
如果一个国家大部分出口的是自然资源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该国将失去巨大的能值财富。
这是因为自然资源的实际能值远高于在市场上购买它们时买者所支付的货币量所能购得的能值。
货币作为市场价值只用以衡量生产该产品所付出的人类劳务量而忽略自然环境在该产品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能值/货币比率,以国际通用美元计算,农业国家的能值/货币比率较高,所以在农业国家用一美元可购买到的真正的财富比在工业国家多。
当前国际形势中的社会不平等与经济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中的社会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社会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当前国际形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不平等不仅仅是一个道德上的问题,它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中社会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社会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财富、权力、机会和资源的分配不均。
它通常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正现象的出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不平等往往会加剧。
富人变得更加富有,而穷人则越来越贫穷。
这种情况不仅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冲突,还会妨碍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社会不平等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社会不平等会导致资源的极端集中,富人占据了大部分资源,而穷人则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支持生活和发展。
这种不平等会造成贫困的持续存在,使穷人无法参与到经济活动中,进而削弱了整个经济的生产力。
其次,社会不平等也会对消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富人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消费能力,他们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穷人则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导致了消费市场的分化,一些高端商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增加,而低端商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减少。
这不仅会导致生产的不平衡,还会迫使企业在狭窄的市场中生存,从而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最后,社会不平等还会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当财富和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社会的不满情绪会逐渐积聚。
穷人可能会感到被边缘化和忽视,他们的不满情绪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和冲突,进而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威胁。
只有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才能够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解决社会不平等与促进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不平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1. 政府的作用: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减少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
这可以包括通过税制改革来增加穷人的收入和减少富人的财富,通过教育和医疗改革来提高穷人的生活质量和机会,以及通过就业机会的开放来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公正性。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引言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在穷国和富国之间。
这种不平等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
本文将探讨穷国富国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并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1. 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穷国和富国之间最突出的经济联系方式。
然而,由于穷国资源的相对稀缺和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劣势。
一些富国通过控制国际贸易规则和市场准入,压制穷国的发展机会,使得不平等更加明显。
2. 资源掠夺的不平等穷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的不足,他们往往无法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富国则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以低廉的价格获取穷国资源,并将其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这种资源掠夺加剧了穷国资源枯竭的问题,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经济发展。
3. 科技差距的不平等由于穷国在科技研发和创新方面的相对薄弱,他们无法与富国在技术上竞争。
富国拥有领先的科技和创新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穷国则成为技术输出的对象,只能通过购买昂贵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使用权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
4. 贫富差距的加剧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持续加剧。
富国由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优势地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和财富积累。
而穷国的经济增长受到限制,无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得贫困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5. 解决办法为了减少穷国富国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有以下几个解决办法:•提供技术转让和培训:富国可以积极提供技术转让和培训支持,帮助穷国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缩小科技差距。
•改革国际贸易规则:建立公平和开放的国际贸易规则,消除对穷国的不利限制,促进穷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强国际资金援助:富国应该增加对穷国的资金援助,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条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穷国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互相支持和借鉴经验,共同解决发展问题,实现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全球化弊端
全球化弊端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经济全球化首先带来的是对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之上的。
一方面,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为世界经济运转所制定的各种原则、制度和秩序都是由他们制定的。
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所拥有的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远不可及的。
因而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的当然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而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具有一定的中长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较长的时间内,是很少或很难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害和冲击,如许多民族企业亏损或倒闭等。
虽然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能导致全球物质财富的增加,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竞争是首要法则,它在创造高效率的同时,必然导致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高收入发达国家的人均GDP 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43倍,到了1994年变为62倍,社会分配更加不公平。
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原因、市场发展的原因及结构变动的原因等,但有两个因素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
从理论上讲,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从中收益,但绝不是利益均沾。
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这种地位使它们依靠价格制定方面的主导权,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是市场竞争使一些社会政策面临挑战。
众所周知,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动力,由竞争带来的不平衡要靠社会政策来修补。
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福利政策,通过劳资妥协来保持社会稳定。
但全球化破坏了这一社会契约,以出口和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的激烈的跨国竞争,正在影响工资和就业状况, 社会政策在平抑差距方面显得苍白无力。
深究穷国富国不平等国际经济联系
深究穷国富国不平等国际经济联系穷国、富国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联系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
以下是对这一话题的一些深入探讨。
首先,国际经济联系是指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进行的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
这些联系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并形成了全球化经济体系。
在国际经济联系中,穷国和富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导致了不平等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
穷国与富国之间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不平等:富国拥有更多的自然资源、技术和人力资本,这使得富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是,穷国由于资源匮乏和技术落后,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困难。
2. 贸易不平等:穷国通常出口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而富国则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咨询等高利润产品和服务。
这导致了穷国贸易收入的相对减少,而富国则获得了更多的利益。
3. 技术不平等:富国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具有先发优势,这使得富国能够拥有更多的技术产权和专利。
穷国由于技术落后,需要向富国购买技术和专利,这导致了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的不平等。
4. 资本不平等:富国拥有更多的投资资本和金融机构,这使得他们能够在穷国进行大规模的外国直接投资。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富国也更容易获得国际金融支持和贷款。
相对而言,穷国则面临着融资困难和高利率债务。
这些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联系对穷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缩小穷富差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1. 提供发展援助:富国可以向穷国提供财政援助和技术转移,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条件,促进经济增长。
2. 改进贸易规则:国际社会可以通过改革贸易规则和减少贸易壁垒,为穷国提供更公平的贸易条件,使其能够参与国际贸易,并更好地从中受益。
3. 提供技术支持:富国可以提供技术合作和转让,帮助穷国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4. 债务减免和重组:国际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减免穷国的债务,或进行债务重组,以减轻他们的债务负担。
浅谈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浅谈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穷国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明显,全球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了政治家和专家们关注的话题。
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穷国和富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
本篇论文将结合五个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和讨论穷国富国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并列举五个案例做相关的分析,以求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二、穷国与富国的经济差距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因此,在以下五个方面将详细说明穷国和富国之间的不平等。
1. 贸易不平衡穷国和富国之间的贸易量很大,但穷国往往从富国进口大量商品而很少对富国进行出口,导致穷国之间的贸易逆差。
富国实行的高进口关税和贸易壁垒措施,让穷国很难进入富国市场,从而制约了穷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穷国需要实施贸易自由化政策和推进适当的国际经贸合作,以此来实现贸易平衡。
2. 跨国资本的控制由于富国拥有更显眼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能够更容易地吸引和控制跨国资本,从而令富国比穷国具有更强的金融优势。
跨国公司对穷国而言也是挑战,因为这些公司比穷国的本地公司更容易获取外部贷款和投资,从而在经济上比穷国更加强大。
3. 技术垄断富国可以通过技术垄断来保护自己的市场地位。
国际科技的大部分发明和改进都发生在富国,这使得穷国要想获取先进技术需要向富国购买专利。
穷国缺乏专利的市场地位,因此甚至不能制止富国按照自己的利益控制知识产权。
4. 劳动力市场由于穷国的劳动力供应过剩,劳动力价格通常水平较低。
因此,跨国公司通常在穷国建厂,以获得价格低廉的劳动力。
这种裁减成本的做法使得穷国的资源和劳动力收益最小化,因此穷国必须努力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收益和权力。
5. 外部债务压力由于贸易逆差和跨国投资的不平衡,穷国必须经常发行国际债券和向外部借贷以获得资金支持,以补足内部的财政赤字。
将收益从穷国中汲取出去,让穷国负债并赔偿给富国,这使穷国的财政赤字更加严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欢迎阅读!一、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有这样几种趋势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世界经济技术合作加强,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
经济市场化、贸易与投资国际化、区域经济合作化的步伐加快,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合作增强,摩擦和竞争也在加剧。
全球市场、资金、资源的争夺矛盾更加尖锐,世界范围的贸易竞争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越来越激烈。
二是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各国更加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
国际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下一个世纪将进入信息经济、科技先导型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时代。
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是国际金融越来越活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近些年,国际资本流动加快,但金融风险也随之加大,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特别是今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风波,波及世界许多地区。
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1、促进发展模式创新。
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
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
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2、促进国际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
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
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
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
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国家间协调合作增多,出于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愿者联盟”不断出现。
论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的影响论文
论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的影响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论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的影响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经济全球化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当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度;另一方面又使得各国之间的两极分化加剧。
本文就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的影响展开讨论,对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进行深思。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贫富差距深思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其已经渗入到了各行各业各个方面。
而由于世界上的贫穷国家的科技进步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这也就使得贫穷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尽管经济全球化使得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内部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的缩小。
下面我们就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一)积极影响在西方的学者看来,经济全球化是多元的、多维的发展模式,是促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元素。
从人类的进步来看,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科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的经济效益增长,使得全球的经济处于一种快速的增长过程中。
对于大多数的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其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就能够在大多数国家中脱颖而出。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全球化经济体系,使得国家的经济实力快速发展,国家的竞争力快速增强。
就拿中国来说,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很大的成果。
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从以前占全球经济的2%提升到11%,成为了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经济体。
而随着中国总体实力的提升,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地提高,人均国民收入较之以往也有了飞跃式的增长,人们论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贫富差距的影响相关论文由http:收集整理提供,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不平等状况一、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不平等状况贫困问题,是指由于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贫穷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大约有11亿人生活在贫困中,而且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平均贫困线低28%。
这些人构成了世界人口的17%。
他们加在一起占有着不到0.3%的全球产品。
这种巨大的不平等令人不安。
联合国发展项目组织估计,大约有8.31亿人长期营养不良;11.97亿人没有可保障的水资源;27.47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10亿人为遮风避雨之所而奔忙;20亿人不能充分享有电力带来的光明。
大约8.76亿的成人是文盲,2.5亿5到14岁之间的儿童在家庭之外从事有偿工作——他们的工作条件往往十分恶劣:比如从军、沦为妓女或家奴,从事农业,建筑业和地毯纺织业。
由于贫困,他们经常遭受社会排挤,他们无法有力地坚守自己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他们的权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最贫困的人总是缺乏有力的工具来反抗或者犒赏政府官员,因而后者就有可能粗暴地统治他们,而更多地考虑其他人的利益,比如说那些可以与官员进行互惠的国内买办或国外的商贾。
无论穷人们生活在哪里,他们所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几乎总是得不到保证。
1.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1991-199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9%,但贫困人口却没有因经济增长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据联合国调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10亿增加到目前的13亿。
这些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人每天只有不到1美元的收入。
在发展中国家中有8000 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8.4亿人营养不良,2.6亿人不能上学。
在最贫穷的非洲地区,贫困发生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目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
(注:“非洲贫困状况恶化”,《人民日报》1996年2月7日第7版。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年10月的一份报告称,世界贫困人口中70%是妇女。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一、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的成因二、国际贫富差距的现状和趋势三、穷国改善经济状况的途径四、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五、解决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一、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的成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是由于历史和结构上的原因导致的。
历史上,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导致了一些国家的殖民化和剥削,这些国家的资源和财富被外国掠夺殆尽。
此外,现代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也加深了贫富差距,大多数穷国往往处于劣势位置,在国际贸易中缺乏谈判和竞争力,被迫接受富国的不公平贸易安排。
二、国际贫富差距的现状和趋势国际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截至2021年,全球最富裕的1%拥有财富总和超过了全球最穷的50%。
同时,国际组织对于全球极端贫困人数的估计也表明,贫困程度在一些国家仍然很高,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地区。
三、穷国改善经济状况的途径穷国想要摆脱贫困,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政策和战略措施。
首先,改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促进人类资本的累积,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更会提高人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
其次,改善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动力,优化外贸关系,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发挥本国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
最后,完善政府部门和社会福利机制,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体系,使人民受益。
四、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国际合作是促进穷国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有效地促进国际合作,并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穷国需要通过与富国的合作关系促进本国贸易和投资,并借鉴富国发展经验。
其次,加强穷国之间的合作,建立共同合作机制,提高合作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五、解决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为了解决国际贫富差距问题,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来减少不平等现象。
首先,促进全球的贸易自由化,打破富国垄断外贸关系,增加穷国的谈判和竞争力。
其次,采取积极措施来支持穷国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提供帮助和支持,为穷国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最后,采取国际税收合作措施,减少跨国公司在穷国的税收避免和逃避现象,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贫富差距与国际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贫富差距与国际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贫富差距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贫富差距不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也是不同国家间差异的体现。
在探讨贫富差距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我们不得不关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
首先,国际经济发展对贫富差距产生着深远影响。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跨国企业的崛起和发展使得资本以更快的速度流动,国际贸易水平不断提升。
然而,国际经济发展并非完全使贫富差距得到缩小,反而有可能加剧贫富差距。
这种现象一方面源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另一方面也与国际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不平等有关。
其次,贫富差距对国际经济发展也产生着影响。
虽然有人认为贫富差距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而言,过大的贫富差距会限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贫富差距过大不仅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还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在全球层面上,过大的贫富差距也会导致贫困国家的经济增长受限,从而阻碍全球经济的繁荣。
因此,减少贫富差距对于实现可持续的国际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要解决贫富差距与国际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手段来推动。
首先,各国政府应制定和实施适合自己国家情况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民生水平。
其次,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稳定和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贸易体制等,推动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贫富差距的缩小。
此外,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关键,各国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要解决贫富差距与国际经济发展问题,并非一蹴而就。
在实施相关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可行性,避免造成新的不平等现象。
此外,贫富差距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良好的国际合作与共识,才能够推动全球贫富差距问题的根本改变。
在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贫富差距问题将继续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作文
国际形势论文当今世界,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
总体来看,国际上以美、日、俄、中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我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一、和平中谋求发展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
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
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
世界贸易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
科技革命正在向各行各业渗透,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
这样一种全球经济的发展肯定不能长久地建立在少数国家发达、多数国家落后的基础上。
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动力,世界市场需要新的补充。
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期望所在。
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它们的落后和贫困,主要是历史上殖民主义统治以及现实的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
此刻,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道路。
事实证明,仅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
这一潮流在新的世纪中将会更加壮大。
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
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数十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桎梏,将为各国供给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为新兴科技和产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给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兴盛,还将为多极化格局奠定健康的基础,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供给有利条件,使持久的世界和平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经济不平等与社会福利的平衡
经济不平等与社会福利的平衡在当今的社会中,经济不平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贫富差距的扩大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同时也挑战着社会福利的实现。
本文将探讨经济不平等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平衡发展的策略。
一、经济不平等的影响经济不平等对社会福利产生了消极影响。
首先,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分裂和不稳定。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造成社会的不公平感和不满情绪,容易产生社会矛盾和冲突。
其次,经济不平等也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和服务。
最后,经济不平等还可能阻碍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有效供给的不足,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
二、促进经济平等的策略为了实现经济平等与社会福利的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财富的再分配。
通过税收政策和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将资源从富人转移到穷人,实现财富更加均衡的分配。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等获得这些基本福利。
其次,需要改革劳动市场,提高劳动者的薪资待遇和劳动条件,减少工资差距和不公平现象。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全面的福利体系,为所有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最后,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护,为其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条件,消除贫困和歧视。
三、经济不平等与社会福利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
适度的经济不平等可以鼓励个人的创业和创新活动,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当经济不平等过大时,就会阻碍社会福利的实现,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和冲突。
因此,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尊重个人的努力和成果,也要关注社会公平和公正。
四、结语经济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社会福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我们应该加大对经济不平等问题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经济平等与社会福利的平衡。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美好的社会。
【推荐下载】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键入文字]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一)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加深,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一方面,在各国的贸易与合作中,它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利益的分配却并不公平,在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中,由于实力差距,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和联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面对不利的外部经济关系,如果国内缺乏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将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
两极分化的日益突出,南北穷国富国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论述。
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暗含着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
(二)文献综述
1。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反映了各国之间在经济交往中得地位关系以及对国际经济事务和规则妨碍上得力量对比,文章要紧从国际贸易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为研究动身,分析了在南北两极分化下,富国和穷国之间不平得等国际经济关系得缘故,富国凭借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和高壁垒得“四高”优势和措施并通过对国际经济秩序得强大操纵力,形成并极力维护不平等得国际经济关系.一、国际经济关系概述(一)背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进展得重要趋势,随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得日趋加深,世界各国间得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在各国得贸易与合作中,它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进展;然而另一方面,利益得分配却并不公平,在日益加剧得国际竞争中,由于实力差距,进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得经济交往和联系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不利得外部经济关系,假如国内缺乏强大得内在进展动力,将使进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得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两极分化得日益突出,南北穷国富国之间得不平衡进展,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不平衡进展规律得论述.在新得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暗含着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得不平等.(二)文献综述世界贫富各国间得经济联系非常早就开始出现并不断进展,国际经济关系也随之深入,经济全球化得趋势下,贫富各国之间得国际经济关系对各国经济进展得作用越来越大,同时直截了当妨碍到各国经济进展得平衡.关于国际经济关系得妨碍,国际上存在不同得理论和观点:从闻名得亚当·斯密得绝对成本优势,以及更进一步得大卫·李嘉图得国际贸易理论和比较成本讲为始,建立了互利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得理论基础.wcoM然而,这些理论存在明显得片面性.就像大卫·李嘉图得国际贸易理论一样仅关注贸易所得却不考虑贸易所得得分配是否公平得咨询题,掩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进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得经济关系.到了六十、七十年代,以a·伊曼纽尔、阿明等人为代表形成“依附学派”,强调现有国际分工形成进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得经济依附.他们从理论上阐述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存在着不平等交换和价值转移,并将穷国向富国得价值转移归结为工资差不.这一结论误把现象和方式当做了缘故,工资差不并不是富国从穷国获得剩余价值转移得根源也不是唯一得手段.二、国际贸易关系中得不平等在国际贸易关系中,为了实现价值或剩余价值转移,发达国家所依靠得手段和优势能够概括为“三高”: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一)高有机构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依照马克思主义价值与生产价格理论,假如国际市场存在自由竞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剩余价值会再分配,从有机构成高得部门流向有机构成率低得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今天,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引致得分工逐渐占据指导地位,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阔进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在如此得国际分工下,穷国贸易品一般为资本有机构成低得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通过部门间国际贸易,即使忽略发达国家得垄断市场力量,穷国得剩余价值仍然会不断向富国转移.反应在在生产价格得形成过程中如下:假设a为欠发达国家,b为发达国家,分不集中于ⅰ和ⅰ行业,资本有机构成c/v分不为1和2,剩余价值率100%.则关于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c+v)以及生产价格p,a国家为10、10、10、30、40%、8、和28,b国家为20、10、10、40、40%、12和42.能够看到,在国际生产价格形成后,发达国家凭借其出口产品所在行业得高有机构成,按42得价格出售其价值为40得产品,而进展中国家价值为30得产品却只能按28得价格销售,发达国家所得到得大小为2得价值,正是在国际贸易从进展中国家转移而来得.(二)高工资随着众多进展中国家不断采取产业升级、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引进技术设备等政策措施,在与发达国家得贸易中,具有相近甚至相同有机构成得部门内产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这时,发达国家也就更难凭借高有机构成保持优势地位,获得价值转移.然而,即使是在资本有机构成一致得部门,由于穷国经济进展水平、劳动力剩余以及工会微小等因素,相对低得工资水平同样导致高剩余价值在贸易中剩余价值流向富国.假设国家a 和b都出口行业ⅰ得产品,而且具有相同得资本技术构成,只是国家b得工人工资水平是a国得五倍,如此a国价值为2得可变资本就能雇佣到同b国同量得工人,原来用来支付其工资得8个单位得价值也转化为剩余价值.反应在在生产价格得形成过程中如下:设国家a和b得配置资本c均为70,不变资本c均为10,则关于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c+v)以及生产价格p,a国家为2、18、30、20%、14、和26,b国家为10、10、10、30、20%、14和34.按照“依附论”思潮得代表学者a·伊曼纽尔、阿明得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尽管a和b用同样得技术生产同样得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但是,b国得工资水平高于a国.“如此a 国较高得剩余价值率提高了两国得平均利润率,低工资国(a)以同样生产率得等量劳动,在国际交换中所得低于贸易国b.”然而,这种价值转移从全然上讲,并不是基于高工资得.就像阿明在《不平等得进展》中所讲,“产品必须有一个一致得价格,即在世界市场上实行得价格”.假如是自由竞争得市场环境,发达国家在竞争中要么损失利润要么失去市场.而其产品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同欠发达国家得产品竞争,占有一定得市场,必定是基于其具有得妨碍价格得市场力量.(三)高价格发达国家资产阶级并可不能满足于提高工人阶级得收入,因此在高工资造成得较高价格基础上,他们要求更高得价格和更高得利润.凭借在知识技术上得领先优势,以及对核心技术得操纵,他们在非常多部门都具有垄断力量,制定高于生产价格得垄断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进一步剥削穷国.少数发达国家对国际贸易得垄断,使这些发达国家得垄断组织能以垄断高价销售工业品攫取高额利润.以国家b进行产业ⅰ得生产为例,其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c+v)以及生产价格p分不为10、10、10、30、175和375,而垄断价格则高于375.因此,在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得同时,发达国家一直努力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集成制造技术等战略技术上尽力保持其领先优势和垄断地位,一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一面拒绝对进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得自由化. 所以,这些不平等并不是彼此独立存在得,而是在国际贸易中同时发挥作用,相互强化得,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结构得变化,其重要性也此消彼长,譬如随着进展中国家对不平等国际分工得认识加深,不断采取措施改变出口产品结构,这一手段得重要性会逐渐减弱,而随着国际投资和跨国垄断集团得进展,垄断力量得作用不断加强.三、国际经济秩序中得不平等旧得国际经济秩序要紧表现为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然而这些国家间政府机构得投票权却是按经济实力分配而非人口或国家,因此非常大程度上,它们是掌控在发达国家手中得,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富国通过这些机构实现他们得经济意图,给穷国施加各种不平等得政治经济条款. 至今,广阔进展中国家在imf中所占得份额仍然较小.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工业大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仍操纵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约一半得表决权,亚洲国家除了日本以外,所享有得表决权比重都低于3%.通过对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得操纵,发达国家在国际援助中附加各种政治经济条款;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取得贸易谈判得优势,有利于事实上施不合理反倾销、贸易壁垒或更难操纵得技术壁垒,使部分进展中国家具有绝对优势得出口产业失去正当竞争环境,产品价值难以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实现.例如,在一些进展中国家具有绝对优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缺少市场力量,无法在高价格下保持市场占有,进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具有成本优势.在这些产业中,由于缺少维持高价格得市场力量,发达国家得高工资意味着高成本得竞争劣势.然而,发达国家则通过各种贸易壁垒,提高进展中国家产品价格、限制贸易数额,损害穷国贸易利益,爱护本国产品得竞争力,而且产生了环境和技术壁垒等更加隐蔽和难以限制得方式.四、总结综上所述,发达国家能够,取得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中得优势地位,其根源在于富国通过技术、资本垄断以及对国际经济事务得操纵权而掌握得市场力量,要紧包括两类:一是来自市场内得垄断力量.通过对先进技术、资本、秘方以及经营治理经验等得垄断;二是源自市场外得妨碍游戏规则得力量.通过不平等得国际经济秩序,操纵国际经济事务、实施各种贸易壁垒,获得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凭借各种市场力量,取得了不平得国际经济关系,并通过四种手段实现对穷国得剩余价值得攫取,概括为“四高”: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和高壁垒.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尽管通过生产自己相对擅长得产品生产,穷国在交换中能够得到更多得产品(直截了当利益)以及技术外溢(间接利益),但这些利益得获得并不顺利.一方面,发达国家得贸易壁垒常常会盘剥甚至阻断这一利益,而且方式越来越隐蔽(如技术壁垒),尽管这可能是双赢得;另一方面,尽管在交易中存在“比较利益”,相同得劳动时刻双方都能得到更多得产品,然而其总量是有限得,分配是倾歪得;而关于技术外溢,始终是被动得,受制于人得.尽管在国家外部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不平等得国际经济关系,但这种外部因素并非独立发挥作用,而是和内部因素共同决定国家得进展.现在,穷国在对外关系上处于不平等得地位,要摆脱依附境况,实现发达得进展,必须作出两方面得努力:一是在内部需要有完善得进展打算和战略,如此才能使内部得积极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而不受富国得思想和意志左右,积极而有选择、有克制地参与全球化;二是积极努力地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改变不平等得国际经济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分享全球化得利益.参考文献:[1]a·伊曼纽尔不平等交换:对帝国主义贸易得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8.[2]周林国际经济关系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卢根鑫国家与世界: 经济全球化中得两极均衡[j]财经研究,2000(10)[4]赵汇经济全球化与两极分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
全球经济不平等与贫富差距
全球经济不平等与贫富差距近几十年来,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但与之相伴的是全球经济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加剧。
这是一个令人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球经济不平等都是现实。
富人越来越富,而贫困人口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严峻。
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全球贫富差距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部分富人的财富大幅度增长,而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缓慢。
这种不平等现象在生活质量、教育、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次,全球经济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加剧导致了社会不稳定。
富裕和贫困之间的差距越大,社会矛盾和冲突就越可能产生。
富人的财富积累不断,而穷人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种不公平让社会中的底层群体产生愤怒和不满,最终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第三,全球经济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经济发展无法实现可持续性,如果贫富差距愈发扩大。
过高的不平等导致资源分配不公,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加剧。
而这些问题将进一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未来世代的发展。
为了解决全球经济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是必要的。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减少贫富差距的政策,并加强监管以确保这些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和财产纳税制度来实现财富再分配,确保社会资源更加均衡地分配。
其次,教育是减少贫富差距的关键因素。
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激发创新和创造力。
此外,国际社会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挑战。
各国政府可以通过贸易合作、技术转让和金融援助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最后,重视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解决全球经济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重要方向。
全球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环境保护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减少贫困地区受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影响。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范文-浅谈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富国穷国经济浅谈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反映了各国之间在经济交往中的地位关系以及对国际经济事务和规则影响上的力量对比,文章主要从国际贸易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为研究出发,分析了在南北两极分化下,富国和穷国之间不平的等国际经济关系的原因,富国凭借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和高壁垒的四高优势和措施并通过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强大控制力,形成并极力维护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
(一)、国际经济关系概述(一)背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加深,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一方面,在各国的贸易与合作中,它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利益的分配却并不公平,在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中,由于实力差距,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和联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面对不利的外部经济关系,如果国内缺乏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将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
两极分化的日益突出,南北穷国富国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证实了xx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论述。
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暗含着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
(二)文献综述世界贫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很早就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关系也随之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贫富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发展的平衡。
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国际上存在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从著名的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以及的大卫xx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比较成本说为始,建立了互利平等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
然而,这些理论存在明显的片面性。
就像大卫xx图的国际贸易理论一样仅关注贸易所得却不考虑贸易所得的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掩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
到了六(十)、七十年代,以A伊曼纽尔、阿明等人为代表形成依附学派,强调现有国际分工形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附。
他们从理论上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不平等交换和价值转移,并将穷国向富国的价值转移归结为工资差别。
这一结论误把现象和方式当做了原因,工资差别并不是富国从穷国获得剩余价值转移的根源也不是唯一的手段。
(二)、国际贸易关系中的不平等在国际贸易关系中,为了实现价值或剩余价值转移,发达国家所依靠的手段和优势可以概括为三高: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
(一)高有机构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根据xx主义价值与生产价格理论,如果国际市场存在自由竞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剩余价值会再分配,从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流向有机构成率低的部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今天,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引致的分工逐渐占据指导地位,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
在这样的国际分工下,穷国贸易品一般为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通过部门间国际贸易,即使忽略发达国家的垄断市场力量,穷国的剩余价值仍然会不断向富国转移。
反应在在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如下:假设A为欠发达国家,B为发达国家,分别集中于Ⅰ和Ⅱ行业,资本有机构成c/v分别为1和2,剩余价值率100%。
则对于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x(c+v)以及生产价格P,A国家为(10)、(10)、(10)、30、40%、(8)、和28,B国家为20、(10)、(10)、40、40%、12和42。
可以看到,在国际生产价格形成后,发达国家凭借其出口产品所在行业的高有机构成,按42的价格出售其价值为40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价值为30的产品却只能按28的价格销售,发达国家所得到的大小为2的价值,正是在国际贸易从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来的。
(二)高工资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不断采取产业升级、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引进技术设备等政策措施,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具有相近甚至相同有机构成的部门内产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
这时,发达国家也就更难凭借高有机构成保持优势地位,获得价值转移。
但是,即使是在资本有机构成一致的部门,由于穷国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剩余以及工会弱小等因素,相对低的工资水平同样导致高剩余价值在贸易中剩余价值流向富国。
假设国家A和B都出口行业Ⅱ的产品,而且具有相同的资本技术构成,只是国家B的工人工资水平是A国的五倍,这样A 国价值为2的可变资本就能雇佣到同B国同量的工人,原来用来支付其工资的8个单位的价值也转化为剩余价值。
反应在在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如下:设国家A和B的配置资本C均为70,不变资本c均为10,则对于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x(c+v)以及生产价格P,A国家为(2)、1(8)、30、20%、1(4)、和26,B国家为(10)、(10)、(10)、30、20%、14和34。
按照依附论思潮的代表学者A伊曼纽尔、阿明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A和B用同样的技术生产同样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
可是,B国的工资水平高于A国。
这样A国较高的剩余价值率提高了两国的平均利润率,低工资国(A)以同样生产率的等量劳动,在国际交换中所得低于贸易国B。
但是,这种价值转移从根本上讲,并不是基于高工资的。
就像阿明在《不平等的发展》中所说,产品必须有一个一致的价格,即在世界市场上实行的价格。
如果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发达国家在竞争中要么损失利润要么失去市场。
而其产品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同欠发达国家的产品竞争,占有一定的市场,必然是基于其具有的影响价格的市场力量。
(三)高价格发达国家资产阶级并不会满足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收入,因此在高工资造成的较高价格基础上,他们要求更高的价格和更高的利润。
凭借在知识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以及对核心技术的控制,他们在很多部门都具有垄断力量,制定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进一步剥削穷国。
少数发达国家对国际贸易的垄断,使这些发达国家的垄断组织能以垄断高价销售工业品攫取高额利润。
以国家B进行产业Ⅰ的生产为例,其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x(c+v)以及生产价格P分别为(10)、(10)、(10)、30、1(7)、5和3(7)、5,而垄断价格则高于3(7)、5。
因此,在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的同时,发达国家一直努力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集成制造技术等战略技术上竭力保持其领先优势和垄断地位,一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一面拒绝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自由化。
当然,这些不平等并不是彼此独立存在的,而是在国际贸易中同时发挥作用,相互强化的,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其重要性也此消彼长,譬如随着发展中国家对不平等国际分工的认识加深,不断采取措施改变出口产品结构,这一手段的重要性会逐渐减弱,而随着国际投资和跨国垄断集团的发展,垄断力量的作用不断加强。
(三)、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平等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主要表现为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但是这些国家间政府机构的投票权却是按经济实力分配而非人口或国家,因此很大程度上,它们是掌控在发达国家手中的,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富国通过这些机构实现他们的经济意图,给穷国施加各种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条款。
至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IMF中所占的份额仍然较小。
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工业大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仍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约一半的表决权,亚洲国家除了日本以外,所享有的表决权比重都低于3%。
通过对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控制,发达国家在国际援助中附加各种政治经济条款;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取得贸易谈判的优势,有利于其实施不合理反倾销、贸易壁垒或更难控制的技术壁垒,使部分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出口产业失去正当竞争环境,产品价值难以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实现。
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缺少市场力量,无法在高价格下保持市场占有,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具有成本优势。
在这些产业中,由于缺少维持高价格的市场力量,发达国家的高工资意味着高成本的竞争劣势。
但是,发达国家则通过各种贸易壁垒,提高发展中国家产品价格、限制贸易数额,损害穷国贸易利益,保护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而且产生了环境和技术壁垒等更加隐蔽和难以限制的方式。
(四)、总结综上所述,发达国家能够,取得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优势地位,其根源在于富国通过技术、资本垄断以及对国际经济事务的控制权而掌握的市场力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来自市场内的垄断力量。
通过对先进技术、资本、秘方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等的垄断;二是源自市场外的影响游戏规则的力量。
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控制国际经济事务、实施各种贸易壁垒,获得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凭借各种市场力量,取得了不平的国际经济关系,并通过四种手段实现对穷国的剩余价值的攫取,概括为四高: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和高壁垒。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虽然通过生产自己相对擅长的产品生产,穷国在交换中可以得到更多的产品(直接利益)以及技术外溢(间接利益),但这些利益的获得并不顺利。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常常会盘剥甚至阻断这一利益,而且方式越来越隐蔽(如技术壁垒),尽管这可能是双赢的;另一方面,虽然在交易中存在比较利益,相同的劳动时间双方都能得到更多的产品,但是其总量是有限的,分配是倾斜的;而对于技术外溢,始终是被动的,受制于人的。
虽然在国家外部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但这种外部因素并非独立发挥作用,而是和内部因素共同决定国家的发展。
如今,穷国在对外关系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要摆脱依附境况,实现发达的发展,必须作出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在内部需要有完善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这样才能使内部的积极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而不受富国的思想和意志左右,积极而有选择、有节制地参与全球化;二是积极努力地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分享全球化的利益。
《浅谈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