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合集下载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40
Pc = $2
Pf = $1
I = $80
在A点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 所获得满足程度最大
30
A 20
At A: MRS =Pf/Pc = .5
0
20 40
80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U2
预算线
食物(单位/周)
42
例子:设计新的汽车
设计新的汽车( II )
假设有两组消费者,每一组愿意支出10000美 元用于汽车款式和性能。
29
二、预算约束
衣服(单位/周)
(I/PC) = 40 A
Pc = $2 Pf = $1 I = $80 预算线 F + 2C = $80
B 30
20
D
斜率

C
F


1 2


Pf Pc
E
10
G
食物(单位/周)
0
20
40
60
80 = (I/PF)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30
二、预算约束
预算线
在给定的预算线上,从截距出发,消费者在一 种商品上的支出逐渐减少,在另一种商品上的 支出逐渐增加。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37
三、消费者选择
在可使用的、有限的既定预算下,消费者将选 择使其满足程度最大化的商品组合。
使市场篮子最大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 它必须位于预算线上。 2) 最大化的市场篮子必须给予消费者商品和服 务的最受偏好的组合。
第3章 消费者行为
38
三、消费者选择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MRS C
个常数时,这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 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时,这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2020/12/8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一、个人需求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预算线平行地移动时(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 下),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点的集合。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
• 正常商品:当收入增加时,商品需求增加的商品。 • 低档(劣质)商品:当收入增加时,商品需求减少的商品。
预算线
商品1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商品1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的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商品2
收入 无差异曲线
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 曲线
预算线
商品1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商品1
相似偏好的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相似偏好:消费者的偏好只取决于商品1对商品2的比率。
如果消费者对
的偏好胜过
,那么他自动会偏好
而不偏好

商品2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8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若
,给出消费者商品 Y 对X 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
给出消费者对商品X 的需求收入弹性。
• 若消费者有机会以176元的会费加入一个俱乐部,在俱乐部里, 他可以获得以下机会中的一项: (1)以正常价格50%购买商品 X ,(2)以正常价格50%购买 商品 Y ,(3)以正常价格75%购买商品 X 和商品 Y 若消费者收入仍为656元,商品 X 和 Y 的正常价格仍分别为 8和2。这个消费者愿意加入俱乐部吗?他会做出什么选择?
希克斯替代效应
商品1
斯卢茨基替代效应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斯卢茨基方程
假设按照初始价格

消费行为学消费者购买动机(第三讲)

消费行为学消费者购买动机(第三讲)

03
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实证研究
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包含购买动机相关问题的问卷,向目标 消费者发放并收集数据。
深度访谈
对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购 买动机和决策过程。
观察法
在购物场所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观察,分析 其购买动机和行为特点。
大数据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偏好进行 分析,挖掘其购买动机。
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动 机,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东方文
化强调集体主义。
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导致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差异, 如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
宗教信仰与习俗
宗教信仰和习俗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产生影响,如某些宗教禁止某些消费 行为。
世代差异
不同世代的人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和购 买动机,反映了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
统计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分布
和特点。
因素分析
通过因素分析方法,将消费者的 购买动机归结为几个主要因素, 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在联系。
相关分析
分析消费者购买动机与购买行 为之间的相关性,了解不同动 机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消费 者购买动机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程度和作用机制。
04
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
年龄与性别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消费者有不同的 需求和偏好,影响购买动机。
教育背景与职业
个人的教育背景和职业对消费观念和 购买动机有显著影响。
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进 而影响其购买动机。
个性与价值观
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决定了消费行为 和购买动机。

江苏省专转本考试--第三讲-消费者行为理论

江苏省专转本考试--第三讲-消费者行为理论
Qd Q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含义
19世纪末英 国经济学家马 歇尔所提出来

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 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 价格总额与实际支付的 价格总额之间的差额就 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递减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了消费者愿 意支付的价格在不断降低,而实际支付 的市场价格则是不变的,这样随着消费 者对某种物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他从每 单位物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在 减少。
35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商品组合
A B C D E F
表a X1 X2 20 130 30 60 40 45 50 35 60 30 70 27
表b X1 X2 30 120 40 80 50 63 60 50 70 44 80 40
表c X1 X2 50 120 55 90 60 83 70 70 80 60 90 54
(2)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假 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因为单位商品的价 格只占消费者货币收入中得很小部分,当消费者 对某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微小变动时,所支出的货 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可以略去不计。
11
3、消费者均衡
(1)指单个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 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化的效用。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 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30
第二节 序数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逐步为西方经济学家们所采用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论。
核心观点: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表示。效用作为一种心 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 程度的高低与顺序。也就是说:序数效用论认为,效 用是心理现象,不可度量,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 出第一、第二等的顺序。因此,效用的大小只与偏好 排列的顺序有关,而与效用绝对值的大小无关。序数 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讲消费者行为PPT课件

第讲消费者行为PPT课件
多种商品的情形

若收入为Y,商品X1、X2…Xn的价格分别为P1、P2 …Pn 。
则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花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1元
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问题: max(1 , 2 , ⋯ , )
15
消费者均衡
例题:老王的消费者均衡

老王有8元钱,辣椒(X1) 1元1斤,大米(X2)2元1斤
2
一、效用论概述
1.
2.
什么是效用?
效用论的历史
3
什么是效用?


效用(utility):效用即满足,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
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任何一种物品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该物品本身具有的满
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而且还依存于消费者的主观感
受。
两类效用


基数效用



无差异图给出了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但是
这些商品组合不一定是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的。
预算线给出了消费者有能力购买的商品组合,但是无法
判定哪一个组合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
把无差异图和预算线结合起来,就可以解决在预算约束
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即消费者均衡问题。
37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consumer equilibrium)
16
20
12
25
10
30
8
40
4
50
0
X2
100=5X1+2X2
X1
35
预算线
价格或收入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四种情况
对于1 1 + 2 2 =
1.
价格不变,收入变化
2.

03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03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30
两个问题
用拉格朗日函数推导消费者均衡原则:约 束条件为I = PxQx + PyQy时, max U (Qx,Qy)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无差异曲线两两不相交?
浙江理工大学 科技与艺术学院
2020/3/6
《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31
五、消费者均衡
Y
1. 消费者均衡的条
件(重点)
C
在预算约束条件下, A
2020/3/6
《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11
四、等边际原理
浙江理工大学 科技与艺术学院
2020/3/6
《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12
五、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
FOOD 0 1 2 3 4 5 6 7
2020/3/6
TU MU 均衡条件: MUF/PF = 2
0
当PF = 5时,QF = ?
8
8
当PF = 4时,QF = ?
28
预算线的变动
OA=I/Py OB=I/Px K=-Px/Py
I, Px,Py Px,Py不变,I↑ ,?;I↓,? I, Py不变,Px ↑,?; Px ↓,? I, Px不变, Py ↑,?;Py ↓,?
浙江理工大学 科技与艺术学院
2020/3/6
《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29
小结
商品的数量不相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 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
浙江理工大学 科技与艺术学院
2020/3/6
《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21
三、无差异曲线(重点)
——一个分析工具
1. 无差异曲线 Y
(indifference
curves):能给消费

第3讲 消费者行为

第3讲 消费者行为
51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消费者需求
• 对总效应分解的数学表述——替代效应
在 X X S X I I 中,反映替代效应的 X S 恒为负
P P I P
P
只要边际替代率递减。
Y
A
A′
Y1
E1
Y3 Y2
E3 E2
U2
替代效应
U1
O
X1
总效应
X2 B1X3 收入B效′ 应
B2 X
1 2 34
5 6 7 8 9 10 4X51
价格变动影响的两种效应[2]低档物品
X2
10
低档商品
8 6
·c ·j
4
Inferior Good
I2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2
I1
X3 X1 (X2 X1) (X3 X2)
0
1
2
34
5
6
7
8
9 10 X1
Y
Y
10
10
替代效应
若X是正常商品,那么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为负,其总效应
亦为负,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反之则反;
若X是低档商品,则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两种效应
符号相反,其总效应的正负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度。
Y
Y
C-〉E收入没有变化,
10
效用水平没有变化,
10
8
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8
7
7
6
·c
发生变化,消费者的
6
5
消费组合发生了变化
5
4 3
·e
2
4
I2 3
2
E->J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分析

《经济学》课程作业三专业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第三讲消费者行为分析基础知识训练一、主要概念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边际替代率二、选择题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的变化情况是()。

A.为正值,但不断减少B.为正值,且不断增加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收入B.所购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偏好D.边际替代率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可能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4.如果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同方向变化,消费可能线变动情况是()。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不变动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规则移动三、判断题1.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效用的大小可以进行比较。

()2.预算线的移动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

()3.当边际效用最大时,总效用也最大。

()4.预算线的移动只能是由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引起的。

()5.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四、简答题1.什么是无差异曲线,其特点是什么?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并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说明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

3.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五、计算题1.已知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为200元,一份麦当劳快餐的价格为4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麦当劳快餐对自行车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2.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所示。

其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X的价格P X=2元。

求:(1)消费者的收入;(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边际替代率MRS XY。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优秀课件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优秀课件

P A
n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下,市 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
P0
O
消费者剩余
B
Q0
Q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ordinal utility)
一、序数效用函数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效用不能计量,效用只能根据 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即偏好。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 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 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 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
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七、消费者剩余(了解)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 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 格之间的差额。
或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 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花 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的求解
n令反需求函数P=f(Q), n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 为Q0
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
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 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 的效用程度是递减的。
MU MU
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Q
德国人戈森1854年《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 的发展》,称为戈森第一定律
• 多种解释: 第一种:多种用途时,将不同用途按重要性分为
若干等级。商品量增加时,按最重要、次重。。。。, 效用相应递减
第三讲:消费者行 为
第一节 效用理论
一、效用(Utility)
1.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n效用完全是个人主观的心理感觉。 n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n同一商品对同一消费者,效用具有可比性,但对不同消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PPT课件

3.3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3.2消费可能线
消费可能线(consumption possibility line)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 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这种限制就是购买物品所花的钱不能大于收入,也不能
•• ((1)3对)正总常效商应品(而to言ta,l e商ffe品c价t)格表下示降一的种替商代品效价应格和变收化入所效引应起都需使求得量该的商总品变需化求。量总增效加应;=正替常
代商效品应的+替收代入效效应应为正,收入效应也为正,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方向一致,所
替代效应 和收入效
以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 (2)对于低档商品而言,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但收入效应却使得商品
用效用观点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方法称为效用分析。
基数效用论
• 效用的大小是可以测度的,它可以像计量货币和物品一样,用统一计数单位 和基数(1、2、3…)来表示并可加数量概念。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需确定其具体 数字或商品效用多少,只需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说明各种商品 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并由此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根据
类别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正常商品
增加
增加
增加
一般低档商品
减少
增加
增加
吉芬商品
减少
增加
减少
3.4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3.4.3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扩展线)。(income consumption curve,ICC)是指在商品价格保 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均衡变动的轨迹

第三讲 消费者行为(一)

第三讲  消费者行为(一)

~ 例如:( x1, x2 ) ~ ( y1, y2 )
4

偏好的假设
• 完备性公理:任意两个消费束是可以比较的。 • 反身性公理:任何消费束至少与本身一样好。 • 传递性公理:假设消费者认为消费束 X 至少与 Y 一样好,Y 至少与 Z 一样好,那么消费者就认为 X 至少与 Z 一样好。 理性偏好:满足完备性、反身性、传递性的偏好称为理性偏好。
13

消费者选择
商品2
无差异曲线
p1 x2 价格之比 边际替代率( MRS) p2 x1
预算线
商品1
14
预算集: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可以购买的商品束的集合。

预算线
预算线:消费者正好可以把收入用完的商品束的集合。
2
预算线
商品2
p1x1 p2 x2 m
p1 m x2 x1 p2 p2
预算线
预算集
商品1
3
二、偏好

偏好的表示
给定任意两个商品束 ( x1 , x2 ) 和 ( y1, y2 ) ,消费者可以按照 自身的意愿对它们进行排序,即,消费者可以决定其中一个消费 束的确比另一个要好,或者两个消费束是无差异的。 • 严格偏好: • 弱偏好: ~ • 无差异: ~ 例如:( x1, x2 ) ( y1, y2 ) 例如: ( x1 , x2 ) ( y1, y2 )
消费者行为(一)
预算约束
偏好
1
一、预算约束

商品束
商品束:也称消费束,表示消费者购买商品种类的集合。 两种商品的商品束(消费束):( x1 , x2 )

预算约束
两种商品 ( x1 , x2 ) 的价格为 ( p1, p2 ) ,收入为 预算约束: p1x1 p2 x2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把钱存进银行的时候,银行就给你了一个承诺:将
在未来你支取它们的时候获取一定的利息回报,其数值的大 小取决于利率。而利率一般是正的,这也就使今天的一百元 和未来的一百元具有不同的价值。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谈到的 货币的时间价值。
贴现值的概念则准确地告诉我们如何测定货币的时间价 值。有一个计算一年后得到的任何数量的贴现值的简单公式: 将这一数量除以1加年利率。年利率通常记为 r 。
消费(元) 80
例如,某人一天只有16小 时用于工作或闲暇,而他的小 时工资为5元。下图给出了他的 各种可行选择。
30
E0
10
E1
0
10 14 16 闲暇(小时)
明白了收入和闲暇之间的替代关系,我们就可以分析 收入和工资的变动对工作-闲暇的影响。非工资收入的上 升一般导致个人更多地消费,这其中也包括闲暇在内的所 有商品。那么,在固定工资下,随着非工资收入的上升, 劳动供给减少。
这也就提醒我们,在风险与激励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 可以提高我们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现在我们冷静地思考一 下,一个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水平应当如何制定?是越高 越好吗?
4、各种投资方式与风险
每个储蓄者在考虑将他的储蓄进行投资时都面对着无数 种可能性。总的说来,人们进行投资的方式很多,而人们在 其中进行选择时,则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平均收益、风险、 税收待遇和流动性。
(14)收入决定了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15)一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给咖啡的价钱,被称为咖啡的边际效用。 (16)当收入提高时,预算约束线旋转了并变得更加平缓。 (17)当正常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会导致这种商品的更多消 费。 (18)一个人在家里做家务所花费的时间不属于闲暇。
二、选择(每题2分)
1、预算约束和时间约束
如果一个人的每月税后收入为1000元,并且没有其他收 入,那么这1000元就是这个人的预算约束。他每个月在食品、 服装、房租、娱乐和其他种类花销上的总支出不能超过1000元 (为简单起见,我们暂且忽视个人可能借钱或存钱,或通过改 变劳动时间的长短来改变预算约束的可能)。
现在假设一个社会只有两种物品:蛋糕和DVD。每块蛋 糕的价格为5元,而一张DVD为10元。那么这个人的预算约 束线为:
第三讲 消费者行为
“Shop until you drop” is apparently a way of life for many American. The average American (man, woman, or child) spends roughly $23,000 per year on consumer goods and services. This adds up at the cash register to a consumption bill of nearly $7 trillion a year.
(1)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 效用的商品组合;
(2)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约束线上。
商品二
B
A
C
O
消费者均衡
商品一
5、正常物品的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收入效用指完全由于人们收入的变化而引起的对于商品 需求量的变化。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收入变化并不是仅仅指人们 的显性收入水平的变动。如果人们的显性收入不变而商品价 格下降,人们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多,这也相当于人们的 收入上升;反之,如果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可以购买的商品 数量减少,也就相当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下降。
3、人力资本理论
一国的产出不仅取决于人们工作时间的多少,而且取决 于这些工作时间的生产率的高低。而决定工人生产率(这是 决定工资水平的前提因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所接受 教育水平的不同。
当人们在学校的时间长一些,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以
推迟工作为代价来进行学习,以有利于将来获取更多的收入。 另外,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和放弃闲暇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和技能,这也可能导致未来较高的工资。因此,学生面对着 在今天的闲暇与未来的收入(消费)之间的取舍。但与其他 支出不同的是,在学校里的成本支出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回 报,它类似于企业对厂房和机器投资,因此也被称为一种投 资,即人力资本。
N 贴现值=
1+r
贴现值的概念非常重要,因为经济学中的许多决策都是
以未来为取向的。不管是个人买房子或为退休后存钱的决策, 还是公司建设工厂或进行一项投资的决策,决策者都必须能 够对未来1年、2年、5年或10年得到的货币进行估价。
2、储蓄和利率
在作出储蓄决策时,人们面对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 的取舍。一个人通过减少现期消费而可以在未来获得的额外 消费量是由实际利率决定的。
蛋糕(块)
200
120
A
40
B
0
40 80 100 DVD(张)
个人的预算约束线
预算约束也可以应用于任何数量的商品品种。这时,我 们将所关心的一种商品放在横轴上,而将所有其他商品放在 纵轴上,就可以表示出我们可能进行的选择。
其他商品数量
O
某一劳动参与决策中,
(5)企业家面临的大部分风险,比如生意不能成功的风险,是不 能靠买保险来消除的。
(6)对教育的投资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7)非工资收入的上升导致了预算约束线的倾斜。
(8)当利息率上升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导致人们更少地储 蓄。
(9)一种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即流动性。 (10)风险资产平均来说有较高的收益率。 (11)求预期收益,只需取各种可能收益值的平均值即可。 (12)从许多投资者处筹集资金并购买多种资产的基金称作共同基 金。 (13)预算约束线隐含了花费在商品上的钱财不能超过税后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不得不支付的价格是 不同的。
下面我们从玛丽消费比萨饼的支付意愿变化来观察一个 人在消费一种商品的过程中其效用的变化。
比萨饼数量 1 2 3 4 5 6
效用 10 18 24 28 30 30
边际效用
8 6 4 2 0
边际效用指一个人在额外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中所获得 的额外的效用(满足感)。
一、劳动供给决策
关于提供多少劳动的决策是在消费或收入与闲暇之间的 选择。我们这里的闲暇,指个人本来可以从事付酬工作、但 是实际上在付酬工作以外消磨了的全部时间。
1、消费者在收入(消费)和闲暇之间的取舍
这种取舍关系主要表现在:通过放弃闲暇,一个人获得 额外收入,并因此增加他的消费;而通过少工作并放弃某些 消费,一个人可以得到更多的闲暇。
从表中数值我们可以得知,随着一个人的商品束中某种 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大,每增加一单位这种商品所增加的效用
越来越小,也就是说,边际效用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用递 减规律。
3、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给出了个人感到无差异或得到相同效用水平 的各种商品的组合。
蛋糕(块)
90
A
B
C
20
D
5
55 80 105
无差异曲线
2、劳动参与和退休决策
提供多少劳动的决策可以划分为两部分:是否工作,以 及如果工作的话,工作多少时间。是否工作的决策称为劳动 参与决策。
小时工资
小时工资
WR
WR
O
112
O 周工作时数
112 周工作时数
劳动参与决策
退休则是劳动参与决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人们来
说,选择较早退休意味着在往后的日子里享受更多的闲暇。 尤其是当人们的工资不能进一步上升时,他们将倾向于选择 在晚年享受更多的闲暇。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 关于退休的问题是极为复杂的,这与我国的国情与历史遗留 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1)如果你今天在银行存了1100元并且存款利率是10%,一年后你 的账户上有多少钱?
A.1200元 B.1210元 C.121元 D.1000元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数量与其本来愿意支付 的数量之差。
价格
个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
商品定价
O
商品数量
消费者剩余
思考练习
一、判断正误(每题2分)
(1)未来的钱的现值是一个人为了未来的某数量钱而现在愿意付出 的数值。
(2)利率是可贷资金的市场价格。 (3)名义利率是实际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4)道德风险是由于被保险人没有回避损失的动机所造成的。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转而消费价格没有变 化的替代品,这就是替代效应。
了解并正确区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于经济学原理的 深入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分析商品的弹性和推导需 求曲线时,在考察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其他商品需求量的 影响时,或是在预测税收政策的效果时,都会应用这两个概 念。
6、消费者剩余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们收入的上升,所需求的商
品数量增加;随着人们收入的减少,所需求的商品数量减 少,这里的商品都是指正常商品。还有一种商品,对它的 需求数量变化与收入的变化是反向的:收入增加,需求量 减少;收入减少,需求量增加。这种特殊商品被称之为劣 质品。
替代效应指完全由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而导致的消费 需求的变化。
流动性:一种投资转变成现金的难易程度。
在考虑一种资产的预期收益时,先将每种可能的结果与 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相乘,然后相加。
例如, 某种资产有三种可能的收益水平:收益为1%的 概率为0.25,收益为8%的概率为0.5,收益为15%的概率为 0.25。那么这种资产的预期收益为多少?
三、消费决策
消费决策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面临的最基本决策, 每一个人都要将他的现有收入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物品间进行 配置。而在资源是稀缺的前提下,人们的哪些选择是可能的 呢?在这种种可能之中,哪一种可能是最合意的?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其实,人们进行储蓄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