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总结
2024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猛龙过江系列口袋书
![2024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猛龙过江系列口袋书](https://img.taocdn.com/s3/m/53e258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d.png)
——猛龙过江系列口袋2024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书红色字体加粗、着重号..........(历年出题考点-词眼)紫色字体加粗、单下划线(高频考点)蓝色字体加粗(一般考点、口诀、拓展内容等)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第一节...机械安全基础知识........四、机械危险部位及其安全防护措施(一)转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三)转动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3)皮带传动....皮带的接头处和皮带进入皮带轮位置.............是最危险的部位。
焊接金属网是一种适用防护,可能需要一个支撑框架,皮带传动装置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措施】在距地面2m 以下时,必须加设防护装置。
在距地面2m 以上时,应加设防护的情况。
①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 ..以上..。
②皮带的宽度..15cm ....以上..。
③皮带回转的转速在......9m/min ......以上。
...防护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采用防护栏杆防护。
六、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安全技术(一)总平面布置(1)保证作业场地和作业环境的气象条件符合防寒、防风、防暑、防湿的要求。
(2)多层厂房应将输送量、荷载、噪声较大及有振动、有腐蚀溶液和用水量较多的工部布置在厂房的底层。
(3)将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有粉尘、毒气和腐蚀性气体和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工部布置在顶层。
(4)散发热量、腐蚀性、尘毒危害较严重及使用易燃易爆物料或气体、电磁电离辐射严重的工序,布置在靠外墙和厂房的下风向。
.......(5)危害相同的生产工序宜集中布置。
...............2.作业现场设备应符合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规程要求(2)重型机床高于..500mm .....的操作平台.....的周围应设高度不低于...1050mm ......的防护栏杆。
......(3)采用钢直梯时,钢直梯...3m ..以上部分应设安全护笼。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讲义课件全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讲义课件全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5fc0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6.png)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讲义课件全考点第二节防火防爆技术一、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1)防止和限制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2)当燃烧爆炸物质不可避免地出现时,要尽可能消除或隔离各类点火源。
(3)阻止和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展,尽量降低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点火源及其控制消除点火源是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控制点火源对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明火1.加热用火的控制(1)加热易燃物料时,要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而宜采用热水或其他介质间接加热。
(2)明火加热的设备应布置在易燃气体上风向或侧风向。
(3)对于有飞溅火花的加热装置,应布置在上述设备的侧风向。
(4)存在一个以上的明火设备,应集中于装置的边缘。
(5)如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密闭且附近不得存放可燃物质。
(6)熬炼物料时,不得装盛过满,应留出一定的空间。
2.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焊接切割时,飞散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的温度高达1500~2000o C,高空作业飞散距离可达20m o 在焊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或在可燃可爆区域内动火,应将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或清理;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应将连接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再进行清洗。
清洗后,采用惰性气体吹扫置换,气体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可燃气体应符合:1)爆炸下限大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5%。
2)爆炸下限小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
(2)动火现场应配备的消防器材,并将可燃物品清理干净。
可能积存可燃气体的沟、坑、下水道及其附近,惰性气体吹扫,并用非燃材料遮盖(石棉板)。
(3)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焕发生器放置在安全地点,以防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燃。
(4)电焊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不得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件作为电焊地线。
(二)摩擦和撞击例如:轴承摩擦发热、铁器撞击、砂轮摩擦、铁桶开裂等都可以引起可燃气体或蒸气着火。
《生产技术》之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数字考点”汇总!
![《生产技术》之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数字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3ca95ba240c844768eaee1c.png)
《生产技术》之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数字考点”汇总!火灾爆炸事故机理01燃烧与火灾1.燃烧(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燃烧的三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三要素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
在火灾防治中,阻断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防止火灾发生。
2.燃烧的5种形式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形式一般5种,即扩散燃烧、混合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
3.火灾的分类(1)《火灾分类》(GB/T 4968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2)公安部《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公传发[2007] 245 号),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将火灾等级划分为4类,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火灾。
①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②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 人以下(不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50 人以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③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④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02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高频考点精讲笔记
![202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高频考点精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628dd8e52ea551810a687b2.png)
202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高频考点精讲笔记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第一节机械安全基础知识考点1、实现机械安全的对策措施(高频考点)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1)防护装置应设置在进入危险区的唯一通道上。
(2)固定防护装置应采用永久固定或借助紧固件方式固定。
(3)活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的活动体打开时,尽可能与被防护的机械借助铰链或导链保持连接,防止挪开的防护装置或活动体丢失或难以复原。
(4)当活动联锁式防护装置出现丧失安全功能的故障时,应使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不可能执行或停止执行,装置失效不得导致意外启动。
(5)可调式防护装置的可调或活动部分调整件,在特定操作期间保持固定、自锁状态,不得因为机器振动而移位或脱落。
(6)在要求通过防护装置观察机器运行的场合,宜提供大小合适开口的观察孔或观察窗。
考点2、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安全技术(高频考点)1、通道(1)车间通道一般分为纵向主要通道、横向主要通道和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
车间横向主要通道根据需要设置,其宽度不应小于2000 mm;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 mm。
3. 作业现场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规程要求。
(1)重型机床高于500 mm的操作平台周围应设高度不低于1050 mm的防护栏杆。
(2)产生危害物质排放的设备,采取整体密闭、局部密闭或设置在密闭室内。
密闭后应设排风装置,不能密闭时,应设吸风罩。
4、采光照明应急照明的照度标准值规定:(1)备用、安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
(2)疏散照明的地面平均水平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水平疏散通道不应低于1lx,垂直疏散区域不应低于5lx。
5、物资堆放(l)易燃、易爆物质的库房,应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单独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设专人管理。
物料、半成品及成品间有互相影响或本身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应隔离堆放,并设有相关的防护措施。
注安技术知识点(二)
![注安技术知识点(二)](https://img.taocdn.com/s3/m/b5b1f1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7.png)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章节目录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9分考点)第二节防火防爆技术(5分考点)第三节烟花爆竹安全技术(2分考点)第四节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第五节消防设施与器材(4分半考点)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的基本知识(3分考点)1.燃烧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是、链式反应未受到抑制。
(2)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含氧量、一定的点火能量。
2.燃烧过程除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气在气相中的燃烧。
可燃液体在点火源作用(加热)下,首先蒸发成蒸气,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在固体燃烧中,如果是简单物质(如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如果是复杂物质,在受热时首先分解为气态或液态产物,其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有的可燃固体(如焦炭等)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则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3.燃烧形式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形式一般有六种,即扩散燃烧、混合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
(1)扩散燃烧:扩散燃烧:是指可燃气体由喷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互相扩散、混合,当达到可燃浓度并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时形成的燃烧。
如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打火机的燃烧、放空火炬。
(2)预混燃烧:指在燃烧(或燃爆)前,可燃气体与空气通过旋流器进行充分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混合物,被点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如家用燃气灶火焰、接力用火炬的火焰、气体切割焊接、气体爆炸等。
(3)蒸发燃烧:先成蒸汽再燃烧(蜡烛、油)。
(4)分解燃烧:一般指的是固体物质先分解出可燃气体再与氧气混合进行燃烧。
(5)表面燃烧:炭、箔状或粉状金属(铝、镁)的燃烧,表面被点燃生成“炭灰”。
(6)阴燃,是指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可燃物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整合版1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整合版1](https://img.taocdn.com/s3/m/e4d6708331126edb6e1a108a.png)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整合版12020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生产安全技术基础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70题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71-85题第一阶段:戒酒、戒手机、戒朋友!认真听精讲课,看讲义,注重具体工艺、设备原理的理解。
第二阶段:在已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具体数字、措施进行记忆,并有针对性的对易混淆内容进行区别。
对重点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第三阶段:做题冲刺,认真模拟考试现场,注重考试细节把握,对错题进行系统的梳理,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查漏补缺!查漏补缺!你还记得我么?那么现在……该我了第二阶段:在已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具体数字、措施进行记忆,并有针对性的对易混淆内容进行区别。
对重点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靓仔,没错!就是到建立体系的时候了!!如何进行第二阶段复习第二阶段为强化阶段,本阶段任务就是根据已学内容进行习题强化训练。
首先:针对重点知识点刷题。
其次:对每题应知晓其属于哪个章节,哪个知识点。
最后:无论对错,都要能回忆起该知识点的内容。
那么……你准备好了么?让我们开始!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2017年真题改】2009年10月24日10时,某公司钻床工胡某和张某在流水线组合钻台位进行中梁板座和心盘的打孔作业。
胡某按下卡紧装置自动运行程序按钮后,张某离开操作台进入组合钻一端狭窄的设备空间内,左手扶中梁侧翼面,右手拿手电侧身观察;此时液压卡紧装置开始动作,将张某的左手挤在液压卡紧装置与中梁侧翼面之间,使其左手严重受伤。
根据以上描述,可判断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
A.形状或表面特性B.窒息C.质量和稳定性D.强度不够导致的断裂【答案】A答对了?别急……上题是下列知识点中的哪一个?第一节机械安全基础知识三、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例题】下列关于机械危险部位及其安全防护措施描述的说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各章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各章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f9fc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e.png)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各章考点《安全生产技术》是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和考点。
以下将为您详细梳理各章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这一章重点关注机械行业的安全问题。
首先是机械的危险因素,包括机械性危险(如挤压、剪切、碰撞等)和非机械性危险(如电气危险、热危险等)。
了解机械的运动形式及其带来的风险是关键。
在机械设计方面,要掌握本质安全技术,比如合理的结构设计、限制机械应力、采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等。
安全防护装置也是重要考点,包括防护装置的种类(如固定式、活动式、联锁式等)、设置原则以及防护装置的性能要求。
此外,还需熟悉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如金属切削机床、冲压剪切设备、木工机械等常见机械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是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领域。
首先要理解触电事故的预防技术,包括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如绝缘、屏护、间距等。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也是重点,了解危险物质的分类、爆炸危险环境的分区,以及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和选用。
雷电和静电防护同样不容忽视,掌握防雷装置的种类、作用和安装要求,以及静电的产生、危害和消除措施。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对于锅炉,要熟悉其工作原理、主要参数,以及安全附件和仪表的作用和要求。
掌握锅炉事故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压力容器方面,需要了解其分类、结构特点,以及常见的事故类型和原因。
压力管道的考点包括管道的分类、布置和安全附件。
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包括起重机械的主要参数、工作类型、安全装置以及常见事故的原因和预防。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是安全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掌握火灾爆炸的基础知识,如燃烧的条件、爆炸的分类和特点。
对于防火技术,要了解火灾的分类、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常见的灭火系统和消防设施。
防爆技术方面,重点掌握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以及防爆措施的应用。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三节讲义课件全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三节讲义课件全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7f55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f.png)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三节讲义课件全考点一、概述(一)烟花爆竹的定义烟花爆竹是以烟火药为主要原料,经过工艺制作,引燃后通过燃烧或爆炸,产生光、声、色、形、烟雾等效果,用于观赏,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
(二)烟花爆竹的组成、性质及产品分类与分级1.烟花爆竹的组成烟火药最基本的组成是氧化剂和还原剂。
为得到烟火效果,加入黏合剂、添加剂(如火焰着色剂、惰性添加剂)。
2.烟花爆竹的特性(1)能量特征:标志火药做功能力的参量,一般是指Ikg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2)燃烧特性:标志火药能量释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燃烧速度与火药组瑚口物理结构有关,会随初始温度和工作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燃烧表面积:取决于火药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对表面积的处理情况。
(3)力学特性:火药要具有相应的强度,满足在高温下保持不变形、低温下不变脆,能承受在使用和处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力的作用,以保证稳定燃烧。
(4)安全性:火药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
二、烟花爆竹基本安全知识(一)烟花爆竹、原材料和半成品安全性能检测安全性能检测项目包括:摩擦感度、撞击感度、静电感度、爆发点、相容性、吸湿性、水分、pH o1摩擦感度指在摩擦作用下,火药发生燃烧或爆炸的难易程度(发生爆炸的百分率)c2.撞击感度烟花爆竹药剂在冲击和摩擦作用下,炸药内部产生了所谓"热点",也叫灼热核。
该温度超过了炸药的爆发点,成为爆炸的初始中心。
热点的半径越小,临界温度越高。
炸药的敏感度越低,临界温度越高。
3.静电感度静电感度包括两个方面:(1)炸药摩擦时产生静电的难易程度(摩擦产生的电量)。
(2)炸药对静电放电火花的感度(放电火花时发生爆炸的概率)。
4.爆发点爆发点:使炸药开始爆炸变化,介质所需加热到最低的温度。
爆发点越低,炸药对热的感度越高(灵敏)。
5.相容性(D内相容:药剂中组分与组分之间的相容性。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18)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18)](https://img.taocdn.com/s3/m/f08b7501f46527d3240ce0d9.png)
最新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安全防护装置的选用原则和常见的补充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机械正常运行期间操作者不需要进入危险区域的场合.可优先选择止一动操纵装置或双手操纵装置B、正常运行时需要进入的场合,可采用联锁装置、自动停车装置、双手操纵装置C、急停装置是补充安全措施,不应削弱安全装置或与安全功能有关装置的效能D、急停装置启动后应保持接合状态,手动重调之前不可能恢复电路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措施【答案】:A【解析】:机械正常运行期间操作者不需要进入危险区的场合,优先考虑选用固定式防护装置,包括进料、取料装置,辅助工作台;适当高度的栅栏,通道防护装置等。
2.烟花爆竹的组成决定了它具有燃烧和爆炸的特性。
燃烧是可燃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
其主要特征有:能量特征、燃烧特性、力学特性、安定性和安全性。
能量特征一般是指()。
A、1kg火药燃烧时发出的爆破力B、1kg火药燃烧时发出的光能量C、1kg火药燃烧时放出的热量D、1kg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3节>概述【答案】:D【解析】:能量特征是标志火药做功能力的参量,一般是指1kg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燃烧特性标志火药能量释放的能力。
3.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像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说明爆炸的破坏作用具有()。
A、震荡作用B、碎片冲击C、冲击波D、次生事故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爆炸【答案】:C【解析】:冲击波。
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像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
最新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考点精编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2018年最新版)
![最新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考点精编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2018年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b7da70b84ae45c3b358cba.png)
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有的可燃同体如焦炭等,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则
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燃烧形式
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以下4种形式:扩散燃烧(是可燃气体从管道、
容器的裂缝流向空气时,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项目
内容
燃烧
过程
和形式
燃烧过程
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所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
由可燃物质燃烧过程可以看出,可燃气体最容易燃烧,其燃烧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
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气,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后达到自
燃点而燃烧。在同体燃烧中,如果是简单物质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
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爆炸破坏作用
包括冲击波、碎片冲击、震荡作用、次生事故
分解爆炸性
气体爆炸
某些气体如乙炔、乙烯、环氧乙烷等。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爆炸,其实质
是一种分解爆炸。除上述气体外,分解爆炸性气体还有臭氧、联氨、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烯
基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氰化氢、四氟乙烯等
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
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项目
内容
爆炸
气相爆炸
包括混合气体爆炸(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气体以适当的浓度混合,由于燃烧波或爆炸的传播而
引起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单一气体由于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反应热引起的爆炸)、粉尘
爆炸(空气中飞散的易燃性粉尘,由于剧烈燃烧引起的爆炸)、喷雾爆炸(空气中易燃液体被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讲义课件全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讲义课件全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1cb7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e.png)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讲义课件全考点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与火灾(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1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2 .燃烧(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燃烧的三要素。
3 .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二)燃烧(火灾)过程和形式1 .燃烧过程除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成气或液体蒸汽在气相中燃烧。
(1)可燃气体燃烧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2)可燃液体燃烧在点火源作用(加热)下,首先蒸发为蒸气,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3)可燃固体燃烧1)简单物质:(例如硫或磷)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没有分解过程。
2)复杂物质:受热时先分解为气态或液态产物,其气态或液态产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2 .燃烧形式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形式有5种:扩散燃烧、混合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管道、容器的裂转流向空气时,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
(2)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内部等相应空间扩散混合,混合气体的浓度在爆炸范围内,遇到火源后在其分布的空间快速进行的燃烧。
煤气、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的燃烧爆炸即是混合燃烧。
(3)蒸发燃烧: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
如酒精、汽油、乙醛等易燃液体的燃烧。
(4)分解燃烧: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再与氧进行的燃烧。
如木材、纸、油脂一类的高沸点固体可燃物燃烧。
(5)表面燃烧:如炭、箔状或粉状金属(铝、镁)的燃烧。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整合版4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整合版4](https://img.taocdn.com/s3/m/12a7370665ce05087732138a.png)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整合版4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高频考点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与火灾【例题】下列对可燃固体燃烧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磷等单体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而后蒸发为蒸气进行燃烧B.硫、磷等单体物质,受热时气化,而后燃烧C.复杂物质必须受热分解成简单物质后才能发生燃烧D.点燃固体可燃物质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熔化分解【答案】A(二)燃烧(火灾)过程和形式★★★1.燃烧过程2.燃烧形式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可分为以下5种形式:扩散燃烧(可燃气体或蒸气,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快速进行的燃烧)就是爆炸!!蒸发燃烧(可燃液体)分解燃烧(可燃固体)表面燃烧(如碳、铝、镁,形成“碳灰”)【2013年真题】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长72cm,重585g,燃料为气态丙烷,燃烧期间15min,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cm至30cm,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
这种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属于()。
A.混合燃烧B.扩散燃烧C.蒸发燃烧D.分散燃烧【答案】B气体(蒸气)燃烧形式【2017年真题】某危险化学品罐区发生火灾事故。
4座汽油罐和2座煤油罐被烧毁。
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该起火灾为()。
A.A类火灾B.B类火灾A B C D E FC.C类火灾固液气金电厨D.D类火灾【答案】B(三)火灾的分类★1.引燃能(最小点火能)2.着火延滞期(诱导期)3.闪燃4.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闪点。
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5.燃点(着火点):着火是指可燃物与火源接触而燃烧,并且在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保持燃烧的现象。
可燃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着火点)。
一般情况下燃点(着火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6.自燃点: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重点笔记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f7f4b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f.png)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重点笔记安全生产技术是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对于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门课程重点内容的梳理和总结。
一、机械安全技术机械在现代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风险。
1、机械的危险部位比如旋转部件、传动部件、往复运动部件等,容易造成卷入、挤压、碰撞等伤害。
2、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常见的有固定式防护装置、联锁防护装置、自动防护装置等,其作用是将人员与危险部位隔离。
3、机械设计的本质安全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消除危险或减小风险,比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限制运动部件的速度和加速度等。
二、电气安全技术电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但电气事故也时有发生。
1、触电事故包括电击和电伤。
了解触电的方式,如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等,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如绝缘、屏护、间距等。
2、电气防火防爆掌握危险物质的分类和分级,以及电气设备的防爆类型和标志。
3、雷电防护了解雷电的危害形式,以及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防雷装置的作用和设置要求。
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1、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安全熟悉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掌握常见的事故类型及预防措施。
2、压力管道的安全了解管道的分类、材质,以及运行中的安全检查和维护要点。
3、起重机械的安全包括起重机的类型、主要参数,以及起重作业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四、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火灾和爆炸是严重的事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燃烧与火灾了解燃烧的条件、火灾的分类和发展过程,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爆炸的分类和特点如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等,以及预防爆炸的技术措施。
3、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防爆包括电气防爆、建筑防爆、通风防爆等方面的要求。
五、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
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熟悉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标识。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中级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全考点总结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中级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全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e9e2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c.png)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中级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全考点总结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基础知识(本大点都很重要)P2441.燃烧三要素:(1)可燃物;(2)氧化齐IJ;(3)点火源;2、燃烧形式:(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边燃烧,稳定的燃烧一氢、甲烷、汽油蒸汽;(2)混合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预先混合至爆炸范围,爆炸一煤气泄漏后爆炸;(3)蒸发燃烧:可燃液体在火或热源作用下蒸发氧化分解并燃烧一酒精、汽油;(4)分解燃烧:可燃物质预热分解出可燃气体进而燃烧一木材、纸、油脂;(5)表面燃烧:如炭、箔状或粉状金属(铝、镁)的燃烧。
在这些固体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部位上,会被点燃而生成“炭灰”,使燃烧持续下去。
3、火灾分类GB/T4968-2008《火灾分类》规定六类火灾:固液气金电厨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一木材、棉、毛、麻、纸张;B类火灾:液体或可融化的固体火灾,汽油,蜡烛灯;C类火灾:气体火灾,甲烷,氢气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钾钠等;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4、火灾基本概念与参数(1)引燃能(最小点火能)(2)着火延滞期(诱导期)(3)闪燃(4)闪点:液体能挥发足够的蒸汽,产生闪燃的最{氐温度,是描述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液体的闪点越低,越危险。
(5)燃点:物体燃烧的最低温度,是描述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液体着火的主要指标;(6)自燃点:可燃物在没有外界火源的作用下,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
(7)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发生在是固体火灾的初期。
危险性排序: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渣油闪点依次升高,自燃点则依次降低。
5、火灾发展规律(1)初起期:冒烟、阴燃。
(2)发展期: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是轰燃的发生阶段。
(3)最盛期:火势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
2020年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总结
![2020年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19177c0508763230121265.png)
C《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目录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 (1)第一节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1)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 (5)第三节冲压剪切机械安全技术 (7)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 (8)第五节铸造安全技术 (9)第六节锻造安全技术 (10)第七节安全人机工程 (11)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 (13)第一节电气事故及危害 (13)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 (14)第三节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19)第四节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 (22)第五节电气装置安全技术 (24)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6)第一节特种设备的基础知识 (27)第二节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30)第三节锅炉安全技术 (38)第四节气瓶安全技术 (40)第五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41)第六节压力管道安全技术 (44)第七节起重机械安全技术 (45)第八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46)第九节客运索道安全技术 (47)第十节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 (47)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48)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48)第二节防火防爆技术 (52)第三节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53)第四节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 (55)第五节消防设施与器材 (56)第五章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58)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的基础知识 (58)第二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60)第三节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危害 (61)第四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61)第五节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与包装安全技术 (62)第六节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要求 (63)第七节泄漏控制与销毁处置技术 (63)第八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64)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运用机械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分析、评价作业场所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安全风险,解决切削、冲压剪切、木工、铸造、锻造和其他机械安全技术问题。
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知识,解决人机结合的安全技术问题。
2020年6月是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为“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防火防爆知识点总结
![防火防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b36a8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4.png)
防火防爆知识点总结防火防爆名词解释:燃烧:强烈的氧化反应并有光和热同时发生。
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闪燃: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着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点:可燃液体蒸发出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
遇着火源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火灾:超出了有效范围的不可控制的燃烧火警:人身与财产损失较小时登记为火警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要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自燃点:引起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燃烧热:1mol的物质与氧气发生完全燃烧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
热值: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着火:可燃物质与火源接触而燃烧,并且在火源移除后任能继续燃烧的现象着火点、燃点:可燃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爆炸: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其主要特征是压力的瞬时急剧升高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为爆炸极限遇水燃烧物质:凡是与水和潮气接触能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同时放出热量而引起可燃气体的燃烧或爆炸的物质自燃性物质:凡是无需明火作用,由于本身的氧化反应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就能升温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物质。
氧化剂:能氧化其他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
爆炸性物质:凡是受到高温、摩擦、撞击或受到一定物质激发能在瞬间引起单分解或复分解的化学反应,并以机械功的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能量的物质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需特殊防护的物质民用爆破器材:用于非军事目的的各种炸药及其制品和火工品的总称。
包括:工业炸药、起爆器材、传爆器材、专用民爆器材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危害因素: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填空题1、消防工作方针:以防为主、防消结合2、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严重性、复杂性、突发性3、火灾爆炸事故的一般原因:人、设备、物料、环境、管理4、自燃分类:受热自燃(外界加温、温度升高至自燃点引起燃烧)和自热自燃(本身的物理化学反应或生物作用等所产生的热量,使温度升高至自燃点引起燃烧)5、灭火的基本方法:隔离、冷却、窒息、抑制6、爆炸性混合物反应机理:链式反应和热反应7、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和分离储存简答和论述背诵知识点1、在火灾统计中将火灾原因分为:1、放火2、玩火3、生活用火不慎4、违反安全操作规程5、违反电器安装使用规定6、设备不良7、自燃2、燃烧两个特征:1、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新的物质2、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3、链式反应理论:科学的解释燃烧实质的现代燃烧理论机理过程:1、链引发2、链传递3、链终止结论:燃烧不是两个气态分子的直接作用而是他们离解形成的游离基这种中间产物进行的链式反应1、可燃液体的闪点与着火点的区别:1、着火点燃烧的不只是蒸气而且还有液体,而闪点燃烧的只有蒸气2、在闪点移除火源闪燃熄灭,而着火点时液体则能继续燃烧。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防火防爆、雷击和静电考点汇总(图文)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防火防爆、雷击和静电考点汇总(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a09a7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4.png)
【安全生产技术】防火防爆、雷击和静电考点汇总(图文)近五年试卷分值波动较大,每个考点用“连续考点”(五年内连续考试四次以上的考点)、“常考点”(五年内考试三次的考点)、“轮换考点(五年内考过的考点)”标注。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危险物质及危险环境【连续考点,约占2分】一、危险物质【了解】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根据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引燃电流比分为ABC 三类,C 类最危险);Ⅲ类:爆炸性粉尘(分为ABC,C 类最危险)。
二、危险环境【重点记忆】1、爆炸性气体环境0 区: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除装有危险物质的密闭空间,很少存在0 区);1 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2区:正常运行时不出现,或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记忆口诀:气体是零起点,起点最危险;2、爆炸性粉尘环境20 区:正常运行时,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21 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22 区: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
记忆口诀:二十粉(分)最危险;3、火灾危险环境分为火灾危险21(可燃液体);22(可燃粉尘);23 区(固体可燃物质)。
三、防爆电器设备【了解】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防雷措施【连续考点,约占2分】一、防雷建筑物分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分三小项:1)与火炸药相关危害较大的建筑物;2)有0区或20区(高频出现爆炸性物质)的建筑物;3)有1区或21区(低频出现爆炸性物质)的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分十小项:1)国家级文物建筑物;2、3、4)人员密集或具有重要作用的建筑物;5)与火炸药相关危害较小的建筑物;6)有1区或21区(低频出现爆炸性物质)危害较小的建筑物;7)有2区或22区(偶然出现爆炸性物质)的建筑物;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的建筑物;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省级、重要作用的建筑物;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民用建筑物。
《安全生产技术》考点总结
![《安全生产技术》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0543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8.png)
《安全生产技术》考点总结安全生产技术是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领域。
以下是对其主要考点的总结。
一、机械安全技术机械伤害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事故类型。
在这部分,需要了解机械的各种危险部位,如旋转部件、传动部件等。
对于防护装置的设置,要知道其类型和作用,比如固定式防护装置、联锁防护装置等。
机械的可靠性设计也是重点,包括降低故障率、提高维修性等方面。
同时,要熟悉各种机械的安全要求,比如金属切削机床、冲压设备、木工机械等。
例如,金属切削机床的防护要求包括防护门、防护栏等;冲压设备要有双手操纵装置、光电保护装置等。
二、电气安全技术电气事故包括触电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等。
触电事故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要了解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方法。
比如绝缘、屏护、间距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常见措施;而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是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手段。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也不能忽视,要清楚电气引燃源的种类,如危险温度、电火花等。
掌握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和标志,以及电气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如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等。
另外,静电防护和防雷技术也是考点。
了解静电的产生和危害,以及相应的消除静电的方法,如接地、增湿等。
对于防雷装置的构成和分类也要熟悉,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所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
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对于每种特种设备,都有特定的安全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
以锅炉为例,要掌握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安全附件的作用和维护要求。
对于压力容器,要了解其分类、制造质量要求和定期检验的规定。
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等,以及其操作的安全要求都需要牢记。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等,还有日常维护保养的要点也不能忽略。
四、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火灾和爆炸的成因和预防是这部分的核心内容。
要熟悉燃烧的条件和火灾的分类,掌握不同类型火灾的灭火方法和灭火剂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自燃点降低
530℃ 420℃ 380℃
330℃ 300℃ 240℃
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渣油
-20℃ 40℃
50℃
120℃ 150℃ 185℃
闪点升高
一般情况下,某种物质的自燃点高于其自身的闪点。
表 4 气相爆炸类别★
类别
爆炸机理
举例
混合气体爆炸
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
火灾类别
说明
固体物质火灾,通常是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 A类
纸张。
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 B类
火灾等。
C类
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
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
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F类
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记忆口诀:ABCDEF 固液气金电厨
表 3 火灾基本概念及参数★★★
闪点:闪燃的最低温度,越小越危险。
燃点(着火点):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燃点越低越危险。
自燃点: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第二节 防火防爆技术
表 6 防爆泄压技术★
名称
相关说明
当安全阀的入口处装有隔断阀时,隔断阀必须保持常开状态并加铅封。
液化气体容器上的安全阀应安装于气相部分,防止排出液体物料,发生事故。 安全阀
按结构分为:杠杆式、弹簧式、脉冲式
按排放方式:全封闭、半封闭、敞开式
介质不洁净、易于结晶或聚合的压力容器,或工作介质为剧毒气体或可燃气体(蒸气)
③环境温度经常超过 40℃的场所;④有铅离子(Pb+)存在的场所;
⑤有硫化氢气体存在的场所;
⑥有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存在的场所。
械法混合摩擦药。
干燥应采用日光、热水(溶液)、低压热蒸汽、热风干燥或自然晾干,不宜明火。
3、生产过程防火
手工直接接触烟火药的工序应使用铜、铝、木、竹等材质的工具(防静电)
第四节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
表 8 民用爆破器材的分类★★★
分类
说明
记忆
工业炸药 硝化甘油炸药、铵梯炸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
XX 炸药
空气和氢气、丙烷、乙醚混合
气体的分解爆炸
单一气体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反应
乙炔、乙烯、氯乙烯的分解
粉尘爆炸(速度小,能量大) 空气中飞散的易燃性粉尘剧烈燃烧
铝、镁粉、亚麻、淀粉
喷雾爆炸
空气中易燃液体被喷成雾状物
油压机喷出的油雾、喷漆
物质爆炸危险度 H:H=(L 上-L 下)/L 下 L 上:能够爆炸的最低浓度 L 下:能够爆炸的最高浓度
可燃液体
/
蒸发燃烧
先蒸发成蒸气,再氧化分解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可燃固体
简单物质 复杂物质 焦炭、镁等
分解燃烧 表面燃烧(碳灰)
硫、磷等,先熔化蒸发成蒸气再燃烧,没有分解过程。 受热分解为气态或液态,蒸气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燃烧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
表 2 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 6 类★★★
H 值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表 5 燃烧反应过程的三个阶段★
阶段名称
相关说明
①扩散阶段
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通过扩散达到互相接触
②感应阶段
可燃气分子和氧化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 离解成自由基(链反应理论)或活性分子(活化理论)
③化学反应阶段
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互相作用。 生成新的分子和新的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所需时间称为化学反应时间。
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水和水系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
灭火剂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
气体灭火剂具有释放后对保护设备无污染、无损害等优点。
2.监测密度小于空气的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一氧化碳、氨气、甲烷、乙烷、乙烯、丙烯、苯等)
时,探测器应安装在可能泄漏处的上部或屋顶顶棚上。
3.应至少每季检查一次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否正常工作。可用棉球蘸酒精去靠近探测器检测。
4.不适宜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场所:
①经常有风速 0.5m/s 以上气流存在;②经常有热气、水滴、油烟的场所;
能量特性:火药做功(1kg 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燃烧特性:火药能量释放(取决于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Hale Waihona Puke 粉碎氧化剂、还原剂应分别在单独专用工房(每栋定员 2 人,其他 1 人)
黑火药制造宜用球磨、振动筛混合,三元黑火药制造应先将碳和硫进行二元混合
2、烟火药制作
不应使用球磨机混合氯酸盐烟火等高感度药物;摩擦药的混合,应将氧化剂、还 原剂分别用水润湿后方可混合,混合后的烟火药应保持湿度;不应使用干法和机
表 10 灭火器种类及其使用范围
种类 灭火器
A固
B液
C气
E电
清水
√
液体
酸碱
√初起
泡沫
√初起
√非水溶
固体
干粉
√
√
√
√
气体 二氧化碳
√
√初起 600V 以下
表 11 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
1.监测密度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如石油液化气、汽油、丙烷、丁烷等)时,探测器应安装在泄漏可燃
气体处的下部,距地面不应超过 0.5m。
灭火剂 速度快的优点,已被各工业发达国家应用到石油化工、冶金、地下工程、大型仓库和贵重
仪器库房等场所。
干粉 灭火剂
化学液体粉末,起到化学抑制作用;无机粉末捕捉自由基,链式燃烧反应中止。 干粉灭火剂与水、泡沫、二氧化塔等相比,在灭火速度、灭火面积、等效单位灭火成本效 果三个方面有一定优越性,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广泛应用。
气体 二氧化碳:可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不宜用来扑灭金属钾、镁、钠、铝等及
灭火剂 金属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有机过氧化物,铝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亚
硝酸盐、重铬酸盐等氧化剂的火灾。
包括化学泡沫、空气泡沫(机械泡沫)。
泡沫 高倍数泡沫灭火剂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充满着火空间,特别适用于大空间火灾,并具有灭火
燃烧过程:
受热 加温 热量
气体 液体 固体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表 1 燃烧(火灾)过程和形式★★★
熔化
蒸发 蒸发或分解
氧
光
化
着
燃
分
火
烧
热
解
量
可燃物类别
物质
燃烧形式(5 种)
燃烧过程说明
可燃气体
扩散燃烧(火炬) 最易燃烧,燃烧所需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 /
混合燃烧(爆炸) 使其达到自然点而燃烧,稳定火焰。
里面含有剧毒气体的压力容器,均不宜使用安全阀,应采用爆破片。
爆破片 爆破片的防爆效率取决于它的厚度、泄压面积和膜片材料的选择。
爆破片爆破压力的选定,一般为设备、容器及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 1.15~1.3 倍。
爆破片一般 6~12 个月更换一次。
防爆门(窗)一般设置在使用油、气或燃烧煤粉的燃烧室外壁上,在燃烧室发生爆燃或爆炸
防爆门 时用于泄压,以防设备遭到破坏。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m²/m³)宜采用 0.05~0.22。
(窗) 为防止燃烧火焰喷出时将人烧伤或翻出的门(窗)盖将人打伤,防爆门(窗)应设置在人不
常到的地方,高度最好不低于 2m。
第三节 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表 7 烟花爆竹基本安全知识★★
项目
说明
1、烟花爆竹的特性
起爆器材 起爆材料:火雷管、电雷管、磁电雷管、导爆管雷管、继爆管等
XX 雷管
专用民爆 油气井起爆器、射孔弹、复合射孔器、修井爆破器材、点火药盒、地震 器材 勘探用震源药柱、震源弹,特种爆破用矿岩破碎器材、果林增效爆破具
无规律
第五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
表 9 灭火剂种类和适用范围
名称
适用范围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