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贝类的外部形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套痕:外套膜环走肌的痕迹 外套窦:水管肌的痕迹,是外套痕末端向内弯 入的部分。 闭壳肌痕:闭壳肌的痕迹。前伸、缩足痕多在 前闭壳肌痕的附近;后伸缩足肌痕多在后闭壳 肌痕的背侧。
瓣鳃纲贝壳方位的辨别,首先确定前后方位, 而后再辨别左右和背腹。 (1)辨别前后方位时可观察: a 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 b 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端; c 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 d 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e 具一个闭壳肌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侧为 后端。
3.头部




特别发达,圆球状,顶端中央有口,口周 围有腕 眼:发达,构造复杂,有透明的角膜。角 膜一般是封闭的,有些种类角膜有小孔 泪孔:十腕目眼前方的小孔 嗅觉陷:金乌贼眼后方,靠近外套膜边缘 有1个小孔或凹陷 漏斗陷:头腹面的凹陷 八腕目眼的周围常有棘状突起
4.足部

4.足部




形态:宽平,适于爬行,因生活方式而不同。生 活于沙泥滩的,足部发达,分前、中、后足,有 的有侧足,鲍分为上足和下足,固着生活的退化 成小型盘状突起。 足腺:足前腺,位于前缘沟,分泌粘液润滑庶面 上足腺,开口在吻和足的前缘中央线上 腹足孔,中央线上孔状开口,足腺开口 后腺,分为背后腺和腹后腺 足腺分泌物有的接触空气变硬,丝状(蛞蝓), 浮囊(海蜗牛) 厣:保护器,盖,身体缩入壳后用厣盖住壳口。 因此,形状与壳口一致
足丝是营附着生活的瓣鳃类 的特殊器官,如贻贝、扇贝 等,在成体时足部退化,但 足丝发达,它们利用足丝附 着在外物上生活。 足丝是由足丝腔和足部内单 细胞腺体(足丝腺)分泌的 产物,这种分泌物经过足丝 腔与水相遇变硬则形成贝壳 素的丝状物,集合而成足丝。 双壳类的足丝腺
二、腹足纲的外部形态
1.贝壳 2.外套膜 3.头部 4.足部 5.内脏囊
漏斗:由足特化而来,贴附于漏斗陷。分为 三部分 1)水管:前端游离,露于外套之外,锥型管。 管内有“舌瓣”防止水从漏斗进入,“漏斗 器”分泌物有润滑作用 2)漏斗基部:与身体相连,隐于外套膜内; 漏斗基部与外套膜以闭锁器连接 3)漏斗下挚肌:漏斗基部向后控制漏斗运动 漏斗是头足类的主要游泳器官
第二章 贝类的外部形态
一、瓣鳃纲的外部形态 二、腹足纲的外部形态 三、头足纲的外部形态
一、瓣鳃纲的外部形态
1.贝壳 2.外套膜 3.足部
1.贝壳


有两片贝壳—双壳类 左右相称,左右不相 称 两侧相等,两侧不等 壳顶:贝壳背面突出 的小区(胚壳)

小月面:壳顶前方的小凹陷 楯面:壳顶后方与小月面的相对一面 壳耳:在扇贝、珍珠贝等,壳顶的前、 后方具壳耳,前端称为“前耳”,后端 称为“后耳”。虾夷扇贝、企鹅珍珠贝 的吊耳养殖是贝农广为采用的养殖方式。

真蛸
短蛸
长蛸
金乌贼
曼氏无针乌贼
枪乌贼
长枪乌贼
香匙拟乌贼
太平洋斯氏柔鱼
日本枪乌贼
复习思考题(绪论、第一章、第 二章)
一、名词解释: 贝类学;本鳃;内肾孔;外肾孔;脑足神经连索;脑 侧神经连索;侧脏神经连索;侧足神经连索;微眼 (外套眼);幼生型;卵生型;卵胎生;壳顶;小月 面;楯面;前耳;后耳;放射肋;铰合部;壳内柱; 外套痕;外套窦;闭壳肌痕;副壳;简单型;二孔型; 三孔型;四孔型;外套膜环肌;副闭壳肌;足丝;不 完全壳口;完全壳口;二次性鳃;足腺;厣;内外壳; 假外壳;周鳍型;中鳍型;端鳍型;嗅觉腺;漏斗腺; 腕;攫腕;背腕;侧腕;腹腕;颈化腕;漏斗

(2)辨别贝壳的左、右和背、腹方位: 贝壳的前、后方向确定后,以手执贝壳,使壳 顶向上,壳前端向前,壳后端向观察者,则左 边为左壳,右边的贝壳为右壳,壳顶所在面为 背方,相对面为腹方。 贝壳的测量标准: 壳高:由壳顶至腹缘的距离 壳长:由前端至后端的距离 壳宽:左右两壳面间最大的距离
双壳类贝壳构造



包括腕和漏斗 腕:鹦鹉贝约90只腕,八腕目8只腕,十腕目10只腕 二鳃亚纲的腕左右对称,4对腕分为背腕、侧腕和腹碗 生殖腕:又称茎化腕或交接腕。八腕目通常右侧第三 腕茎化,十腕目一般左侧第四腕茎化;有输精沟;吸 盘缩小或变为肉刺;有的末端形成舌状端器 触腕:位第三、四对腕之间,基部有触腕囊,顶端有 触腕穗 吸盘:腕和触腕穗内面有吸盘其排列和构造是分类依 据 腕间膜:有些种类腕间有膜,可作分类依据
3.足部



瓣鳃类的足部,一般左右侧扁斧刃状—斧足类, 位于身体的腹面,足的背侧与体躯相连,在足部 内常有内脏囊伸入,如消化盲囊、肠、以及生殖 腺。 附着种类足退化,有足丝。如扇贝 固着种类足完全退化消失。如牡蛎 足为运动器官,但是动作很缓慢。它的另一个主 要功能是挖掘泥沙,使身体潜入其中,足的运动 靠足中肌束。 足肌4对:前缩足肌、前伸足肌、后缩足肌和举足 肌
二、问答题: 1、贝类的主要特征 2、列举贝类分为哪几个纲及各纲代表动物 3、瓣鳃纲分为哪些亚纲,各纲代表动物 4、腹足纲分为哪些亚纲,各亚纲又分为哪些目 5、简述贝壳的3层结构 6、简述外套膜分泌机能区域性 7、简述贝类的本鳃结构 8、简述贝类对人类的利与弊 9、如何辨别双壳类的方位以及测量标准 10、什么是副壳,其形式怎样 11、简述双壳类外套膜的不同类型 12简述外套膜中的4种肌肉类型 13、简述腹足类足部腺体特征 14、头足类贝壳分为哪几种,各自特征如何 15、简述头足类的生殖腕和触腕
副壳:某些两壳不能完全闭合外套膜特别封闭 而具有水管的种类,它们常在壳外的突出部分 产生副壳(P227)。副壳有2种形式。 (1)副壳不属于贝壳而独立。在贝壳的背腹及 后端有5种副壳 1)原板:在壳顶的正上方的1个或2个大的石 灰质片 2)中板:位于原板之后,常为一近三角形的 横板 3)后板:为紧接中板或原板之后的一个披针 形长板 4)腹板:在贝壳腹面后部,为左右两片互相 愈合而成的梭形板。
1.贝壳



螺旋形,不对称,大部分右旋,少部分左旋。分为 螺旋部和体螺层 螺旋部:内脏囊所在处,分很多螺层 体螺层:贝壳的最后一层 缝合线:螺层之间的界限 螺层表面有生长线,突起,横肋,纵肋,棘和花纹 壳口:肉食种类有缺刻或沟(不连续壳口,不完全 壳口),草食性种类壳口圆滑无缺刻或沟(完全壳 口) 螺轴:螺壳的旋转中轴,基部遗留的小窝—脐 贝壳的方位,壳高,壳宽
5.内脏囊

不对称,长期演化中经过旋转和卷曲形成 侧脏神经连索交叉成“8”字 后鳃类进化中又反扭转,神经索不交叉
三、头足纲的外部形态
1.贝壳 2.外套膜 3.头部 4.足部
1.贝壳

头足类的贝壳分为外壳、内 壳、内外壳、假外壳 1)外壳:鹦鹉贝外壳。平面旋 转,内腔分室 住室:壳口最后一室,软体 部所在处 气室:可充空气用于漂浮,最 内方为初室 隔颈:室间隔壁上有孔,隔壁 延续成漏斗状 室管(串管):室管穿过孔连 接各室
(2)外套膜的形状
背缘愈着,前、后、腹缘愈着形式因种类而不同可 分为4种类型: 1)简单型:左右外套膜除在背缘愈着外,在外套膜 的前、后、腹缘完全是游离的,无愈着点(胡桃蛤、 不等蛤、蚶、扇贝等) 2)二孔型:在外套膜的背后方有一愈着点,形成肛 门孔和鳃足孔(珠母贝、牡蛎、贻贝等) 3)三孔型:外套膜边缘有两点愈着,即在第一愈着 点的略近腹侧处,形成第二愈着点,形成肛门孔和 鳃孔和足孔(帘蛤、蛤蜊、砗磲) 4)四孔型:外套膜边缘有三点愈着,形成肛门孔、 鳃孔、足孔和腹孔(竹蛏、筒蛎等)。腹孔作用, 是当进出水管缩入体内时,作为水流进出的孔道, 如筒蛎
b 闭壳作用 横纹肌动作迅速,能快速把贝壳关 闭起来;平滑肌运动迟缓,但能使贝壳紧闭。 平滑肌的闭合力比横纹肌大。 c 横纹肌和平滑肌的组成比例 与贝类的生活类 型和栖息环境有关。 (4)副闭壳肌:有水管的瓣鳃类,外套膜在分 隔鳃孔和足孔时,常出现交叉的肌肉束,这种 肌肉束自左壳的边缘,斜走到右壳的边缘,形 成了副闭壳肌束,如斧蛤,这种肌束可以控制 贝壳开闭大小。
2)内壳:石灰质内壳-海螵蛸(金乌贼) 角质内壳(枪乌贼) 侧针(章鱼)附着漏斗和头的收缩肌 3)内外壳:贝壳大部分包埋在外套膜内,后端 背腹面部分裸露(旋壳乌贼) 4)假外壳:贝壳完全退化,由两只特化的背腕 分泌石灰质壳(船蛸)
2.外套膜—胴部



十腕目的外套膜边缘,除耳乌贼在背部与 头愈合外,大部分是游离的 八腕目的外套膜边缘与头部在背部和两侧 愈合 十腕目的鳍型:周鳍型,中鳍型,端鳍型 色素细胞:表皮下有色素细胞,含黑、黄、 橙黄等色素,伸缩与扩张使体表变色。十 腕目还具有虹彩细胞



位于左右贝壳内面,是身体两侧包蔽内脏 囊的薄膜,背缘与内脏囊背面的上皮组织 相连。 边缘较厚,背缘和中央部很薄,半透明。 有的种类生殖腺伸入外套膜(贻贝,不等 蛤)。 有的外套膜内面有腺体(胡桃蛤有鳃下 腺)。
(1)外套膜边缘
一般游离边缘分为三层 1)外层:生壳突起,分 泌贝壳的角质层 2)中层:感觉突起,司 感觉作用(有触手、感 觉细胞、外套眼等) 3)内层:缘膜突起,调 节水流
2.外套膜

和足的交接 处,围成领状 外套腔:位于右侧或前方,有鳃、肛门、生殖孔 和排泄孔等 原始种类膜缘不连续,中央线有裂缝(鲍) 有的种类膜边缘扩张,运动时包被贝壳(宝贝, 琵琶螺) 外套膜边缘生有色素、触手等感觉器官
3.头部




发达,位于身体前端,有1对或2对触角 触角锥形或棒状,能伸缩 眼:2对触角的种类位于后触角顶端(柄 眼目);1对触角的种类位于顶端、中部 或基部 附属物:触唇(蜗牛)头叶(鲍)颈叶 (圆田螺) 肉食性种类吻发达,腹面有腺质盘,能分 泌溶解贝壳的液体(玉螺等) 蜗牛类的头触角特化为交接器
双壳类外套膜形式

水管 外套膜后端的两孔,即肛门孔和鳃 孔,有时延伸成为管状伸出壳外,称为 “水管”。 (1)出水管 由肛门孔引伸者为肛门水 管或出水管 (2)入水管 由鳃孔引伸者为鳃水管或 入水管
(3)外套膜中的肌肉

外套膜肌肉有4种 1)环走肌(外套膜环肌):为沿着外套膜边缘而 环走的肌肉纤维,附着在贝壳内面,起收缩外套 膜边缘作用。 2)水管肌:由外套膜环肌后部分化出来,是牵引 水管的肌肉纤维。 3)闭壳肌: 由外套膜分化而成,用来连接左右外 套膜及左右贝壳的横行肌束 。 a 前、后闭壳肌 前闭壳肌位于口的前方背侧, 后闭壳肌位于肛门的前方腹侧,有的种类前闭壳 肌特别退化,甚至完全消失,如扇贝、牡蛎等。
吊耳养殖



打孔扇贝规格:5~7㎝ 打孔位臵:前耳 孔径2㎜,用尼龙绞丝 绳拴到吊绳上 间距15㎝ 吊绳长3~10米
半成贝回收
尼龙穿针(吊耳针)
65mm
虾 夷 扇 贝 吊 耳 养 殖
生长线:壳表面以 壳顶为中心的环形线 放射肋:从壳顶向 腹缘伸出的放射状 条纹




铰合部:两壳的衔接部分。一般有齿,有的没齿, 原始种齿多(1或2列),演化种齿少且异形, 分为主、侧齿。 壳内柱:海笋及船蛆在贝壳内面壳顶的下方有1 个棒状物 韧带:壳顶后方,铰合部背面有一呈黑色具弹性 的几丁质韧带(外韧带),有些种类具有内韧带, 起开壳的作用。

5)水管板:在水管基部有两个左右连接成管 形的板。 船蛆的副壳为石灰质管及水管自由端左右两侧的 2个石灰质片——铠(P31)。 (2)副壳与贝壳互相愈合而连成一个壳。如筒 蛎(P229),它的双壳附着在石灰质管(副壳) 上,石灰质管大,呈筒状,其顶端的帽状部由 许多细管组成,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2.外套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