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病人的液体管理终终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若为亚急性,其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征象可
在72小时后出现
CT检查:内板与脑表面之
间高密度,等密度
或混合密度的新
月形或半月形影
29
(2)慢性硬膜下血肿
a
老年病人(脑萎缩) 轻微脑外伤或无脑外伤
桥静脉撕裂出血 硬膜下小血肿 形成包膜
新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血肿再扩大 b
2
重点和难点
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观察和护理
3
一、头皮损伤(hematoma of scalp)
(一)头皮血肿
1 2 3 (二 ) (三 )
4
二、颅骨骨折(Skull fracture)
1、定义 2、分类: (一) 按部位分:颅盖骨与颅底骨骨折 (二) 按骨折形态分:线性与凹陷性骨折 (三)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与闭合性骨折
15
b禁止做腰穿,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c抬高头部,体位维持到脑脊液漏停止后三天。
d每日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2次,切忌棉球过湿使液体逆流入 颅内。
e 禁忌挖耳,抠鼻,堵塞,冲洗耳鼻腔,及从耳鼻腔滴药。 f 禁忌从鼻腔吸痰或插胃管。
16
g 病人应避免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等动作,可引起脑膜炎。
h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口腔护理
部位发现了新血肿
多出现在24小时内,6小时内的发生率较高
33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
外伤后1小时
外伤后2天
34Biblioteka (四)1、非火器所致开放性颅脑损伤

2
35
(五)
1、病情观察 a、意识:传统的意识分类,
Glasgow昏迷评分法

颅脑外伤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颅脑外伤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24
进入病房即时护理
接到通知,即刻铺好备用床。安装好氧气、监 护仪、吸引装置、输液泵等用物;
患者入病区,立即通知医生; 安置患者合适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昏迷
者头偏向一侧。疑有颈椎骨折者予平卧位; 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整个
抢救过程自始至终应该把握的中心环节。
25
线性骨折 凹陷骨折 粉碎骨折 颅底骨折
脑震荡 脑挫裂伤 中脑损伤 脑桥损伤 延髓损伤 下丘脑损伤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脑内血肿 多发性颅内血肿
3
二、重型颅脑外伤的定义
重型颅脑外伤(GCS 3~8分):指外界 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头部,引起危及 生命的损伤。死亡率极高。包括有广泛的颅 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通知医生。
遵医嘱使用氯丙嗪、安定等镇静剂。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移除周围危险物品,拉起双
侧床栏、家属随时陪护,酌情使用约束具。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注意有无病
情恶化,及时准确作好记录。
44
颅脑外伤病人 转运过程中 观察要点
45
46患侧。ຫໍສະໝຸດ 10颅脑外伤转运经急救处理后,呼吸循环一经建立,就应立即转 送入院,转运颅脑损伤病人时要注意
1、必须采取有效的止血、包扎等措施。
2、确保呼吸道通畅。
3、吸氧、监护。
4、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5、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6、警惕中间清醒期,防止再昏迷,避免搬运过
程中的二次损伤。
33
术后护理
安置各种管道,做到“固定、 通畅、无菌、观察”。术后48 小时内要特别注意观察头部引 流液颜色及量,尤其是脑内血 肿开颅清除术后。如有硬膜外 或头皮下引流管,应保持引流 球呈负压状态。如使用脑内引 流器,应保持近侧开关开放、 远侧开关关闭(除非排放引流 液至引流袋内时);

颅脑外伤护理PPT课件(1).ppt

颅脑外伤护理PPT课件(1).ppt
出,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引流管护理
各种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脱出,翻身时注意引流管不 要扭曲、打折。位置应低于外耳道。一般脑室内引流时 ,引流袋固定高度为高出脑室平面(平卧位外耳廊上缘 )10~15cm,硬膜外、硬膜下、皮下引流时引流袋高度 与外耳道平齐。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液面波动 情况,不可随意调整引流袋的高度。
和蛋白质的流质、半流质饮食过度到软食,观察进食时 有无恶心呕吐,吞咽功能,有无呛咳不适,昏迷及吞咽 障碍患者给予早期鼻饲。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格拉斯评分、肌
力、肌张力及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或躁动不安等。
护理措施—对症护理
头痛护理:评估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意识、生命
体征及肢体活动、颅内高压情况,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术 减轻头痛,如缓慢深呼吸,听轻音乐,全身肌肉放松等。 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格拉斯评分表
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4 呼唤睁眼 3 刺激睁眼 2 无反应 1
言语反应 回答正确 5 回答错误 4 吐词不清 3 有音无语 2 不能反应 1
运动反应 遵命动作 6 定痛动作 5 肢体回缩 4 异常屈曲 3 异常伸直 2 无动作 1
格拉斯评分注意点
睁眼:
• 眼睑水肿或面部骨折睁眼反应无法测,用C代替评分。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患者自发睁眼,使评分不能反映实际
肢体活动的评估
肌力的分级:0~5级共六级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能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肌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肌体能抬高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肌力正常
生命体征的评估
如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 伤后即发热,多系视丘下部或脑干损伤 伤后血压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提示颅内压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
18
一 头皮损伤
o 头皮血肿
o 皮下血肿:皮下组织层,血肿较局限 o 帽状腱膜下血肿:帽状腱膜下层,易蔓延 o 骨膜下血肿:颅骨骨膜下层,血肿局限,以 骨缝为界
o 头皮裂伤 o 头皮撕脱伤
. 19
二 颅骨骨折
定义: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 变。颅骨骨折的重要性不在于骨折本身, 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脑、血管和 神经损伤,可合并有脑脊液漏、颅内血 肿及颅内感染。 分类: 1 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2 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 3 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
. 23
(一)脑震荡
1. 一过性功能障碍,无肉眼改变 2. 伤后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 过30分钟 3. 逆行性遗忘症:清醒后不能记忆受伤 当时至伤前一段时间的情况。 4. 其他症状:头昏头痛、恶心、呕吐、 失眠 5. 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 24
.
25
(二)脑挫裂伤
1. 2. 3. 4. 大脑皮层损害,有肉眼改变 意识障碍 头痛、恶心、呕吐 局灶症状与体征:于伤处相关的神经 功能障碍或体征 5.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 6. CT,MRI检查
. 22
3.
4. 5. 6. 7.
三 脑损伤
脑损伤是反映脑膜、脑组织、脑血管以及脑神经的损伤。
原发性 脑损伤
primary
开放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火器性 非火器性 脑震荡 弥散性轴索损伤 脑挫裂伤 脑干损伤 丘脑下部损伤
继发性 脑损伤
secondary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
26
(三)颅内血肿
• 颅内血肿以血肿的来源和部位
1. 硬膜外血肿:多见于颅盖部,更多见于颞部。 血液在颅骨内板与硬脑膜外层之间聚集。 2. 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脑挫裂伤区的脑皮质血 管破裂。 3. 脑内血肿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2024版)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2024版)
性骨折
发生机制
• 颅骨骨折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致伤物的大小 和速度
• 外力作用于头部的方向和部位
解剖概要 颅骨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骨折机制
1.颅底骨折(skull base fracture)
• 颅底部的线性骨折多 为颅盖部骨折延伸至 颅底,也可有间接暴 力引起。
•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 一)颅前窝骨折 • 二)颅中窝骨折 • 三)颅后窝骨折 • CSF漏、颅N损伤、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临床症状者,一经确诊应尽 早手术,可采取钻孔引流术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人预后较硬膜 外血肿病人差。
• 慢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好。
三、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 【病理生理】 脑水肿高峰期在伤后3-4天,可能有癫
痫、脑积水及脑萎缩等后遗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
1、意识障碍 2、局灶症状和体征 3、头痛、呕吐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5、特殊类型:脑干损伤 6、诊断依“CT”和“MRI”检查
(3)骨膜下血肿
常位于骨膜与颅骨外板之间,颅骨骨 折引起。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导致血肿常 界限于颅骨骨缝。
• 治疗:
小的头皮血肿,1~2周自行吸收。(冷热 )
大的头皮血肿,4~6周自行吸收,可适当 加压包扎,防止血肿扩大。同时预防感染 应用抗生素,一般不穿刺抽吸以免感染。
2.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脑损伤的发生机制
• 两种作用力(直接损伤):
• 1、接触力(冲击力、冲击伤):物体与头部直 接碰撞,由于冲击、凹陷骨折或颅骨的急速内 陷和弹回,而导致局部脑损伤(着力部位)受 伤轻可无昏迷。
• 2、惯性力:来源于受伤瞬间头部的减速或加 速运动,使脑在颅内急速移位,与颅壁相撞, 与颅底摩擦以及受大脑镰、小脑幕牵拉而导致 多处或弥散性脑损伤。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1、单纯线性骨折:无需特殊处理 2、凹陷性骨折:①颅内压增高,中线结构移位 ②压迫重要部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③凹陷深度超过1cm ④开放性粉碎性凹陷骨折 以上4种情况需手术治疗 3、颅底骨折:抗感染、TAT,4周以上CSF漏未停止, 手术修补硬脑膜;骨折片压迫视神经尽早手术减 压。
颅底骨折
护理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 2、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 颅内压增高、 颅内低压综合征 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明确有无CSF漏;估计漏出CSF 的量;有无颅内继发性损伤;注意颅内低 压综合征。 2、预防颅内感染: 2.1 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观察头痛、体温 2.2 指导正确卧位:半坐卧位,鼻漏、耳漏。 2.3 保持外耳道、口鼻腔清洁,Bid 2.4 禁止手掏、填塞鼻腔和耳道,尽量减少用 力咳嗽、打喷嚏等动作。 2.5 禁止经鼻插胃管、吸痰,鼻腔、外耳道禁 止冲洗、滴药;禁做腰穿。 2.6 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 勿用力排便。 2.7抗感染、注射TAT。
(Battle氏征) 无漏,Battle氏征
Identity
颅前窝骨折
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
骨折部位 经 颅前窝 神经 脑脊液漏 瘀斑部位 可能累及的脑神
鼻漏
眼眶球结膜下
嗅、视
颅中窝
颅后窝
鼻或耳漏

乳突区(Battle氏征)
乳突部咽后壁
面、听神经

Ⅸ~Ⅻ对脑神经
颅骨骨折
辅助检查:X-ray、CT 处理原则:

头皮血肿(scalp hematoma)
按血肿部位分类 皮下血肿(subcutaneous hematoma) 帽状腱膜下血肿(subgaleal hematoma) 皮下 骨膜 血肿 骨膜下血肿(subperiosteal hematoma) 下血 共同表现:局部隆起、疼痛、触痛 肿 处理: 帽状腱膜 1. 血肿小,早期冷敷,24-48h后改热敷 下血肿 2. 血肿较大,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3. 发生感染,切开引流、抗感染*

颅脑外伤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

颅脑外伤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




四、诊断依据

1. 有头伤史,可见伤道出血,部分见脑脊液和 脑组织外溢。
2.常有昏迷,少数可无昏迷。 3. 局源性脑症状如偏瘫、失语、局源性癫痫等。 4. 部分病人可因颅内血肿或颅内感染而出现颅 内压增高表现。


5. 头颅 x 线摄片显示出颅骨、颅内异物 ( 如骨碎 片、弹片或子弹等),头部ct和核磁共振检查可 显示脑挫裂伤和血肿。



气道通畅后给予氧气吸入,改善脑缺氧。
ppt课件 18
4 、止血 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尽快制止头 部外出血,协助医师加压包扎,开放性颅脑损伤等可能有脑组织膨出, 应以棉圈围于伤口周围,然后包扎。快速足量补液,改善微循环,维 持血压。
ppt课件
19
5、防止感染 防止颅内感染,应将患者平卧,患侧向下,让血液或 脑脊液顺利流出来。切忌用布类或棉花堵塞外耳道或鼻腔,以免其逆 流而继发颅内感染。 6、心肺复苏 若患者神志不清,大动脉搏动消失,又能排除患者胸 骨及肋骨骨折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要试图用拍 击或摇晃的方法去唤醒昏迷的颅脑外伤患者。
使用阿托品、 654-2 等药物,可使瞳孔 ppt课件
扩大
10
3、生命体征
如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 性高热 伤后即发热,多系视丘下部或脑干损伤
伤后血压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提
示颅内压升高,警惕颅内血肿及脑疝的发生 脉搏细速、呼吸不规则,血压进行性下降,是 脑疝晚期表现,提示病情垂危 枕骨大孔疝可突然呼吸停止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0
7、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根据病情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 路,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剌,如周围静脉不易穿剌者,行深 静脉穿剌,以保证液体和药物能迅速进入体内。在维持循环 的前提下,利用脱水剂、利尿剂等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应在 15~30min内快速滴入,否则起不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另 外,再加入法莫西丁或西迷替丁等抗酸制剂,防止应激性溃 疡的发生。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的改变可反映病情的轻重, 瞳孔是反映颅脑伤情变化的窗户,所以应密切观察神志、瞳 孔等病情变化,如患者由安静转入躁动或由躁动转为嗜睡时 应提高警惕,隔5~10min观察瞳孔变化。

颅脑外伤病人液体管理-终终PPT课件

颅脑外伤病人液体管理-终终PPT课件

总结词
控制补液速度和量
03
总结词
预防并发症
05
04
详细描述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需严格控制补液速 度和量,避免快速大量补液导致颅内 压急剧升高。
06
详细描述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易出现肺部感染、应激性溃 疡等并发症,需加强护理和监测,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案例三:特殊情况下颅脑外伤病人的液体管理
总结词
处理合并伤
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年龄等因素,合 理控制补液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对于颅脑外伤病人,补液速度过快可 能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病情。
补液量
应根据病人的失血量、脱水程度等因 素,合理确定补液量。补液量不足可 能导致病人出现休克,补液量过多则 可能加重心肺负担,甚至导致水中毒。
注意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THANKS
感谢观看
颅脑外伤病人液体管理终终ppt课件
• 颅脑外伤概述 • 液体管理在颅脑外伤中的重要性 • 颅脑外伤病人的液体需求 • 颅脑外伤病人的液体管理方法 • 颅脑外伤病人液体管理的注意事项 • 颅脑外伤病人液体管理的案例分析
01
颅脑外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冲击 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颅脑外伤病人可能伴随颅内高压症 状,此时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以 降低颅内压。同时采取其他降颅压 措施,如使用脱水剂等。
糖尿病
颅脑外伤病人如果患有糖尿病,需 要特别注意血糖的控制,避免高血 糖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同时注意避 免低血糖的发生。
பைடு நூலகம்5
颅脑外伤病人液体管理的注意事项
注意补液速度和补液量
补液速度
详细描述
颅脑外伤病人常伴有其他脏 器损伤,需优先处理危及生 命的合并伤,如胸外伤、腹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处理:颅底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重点是预
防颅内感染。出现脑脊液漏时即属开放性损伤, 应使用TAT及抗生素预防感染。大部分脑脊液 漏在伤后1~2周自愈,4周以上仍为停止,可行 手术修补硬脑膜。若骨折片压迫视神经,应尽 早手术减压。
颅骨骨折 (skull injury) 一抗:使用TAT及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 2、有无颅内继发损伤 颅骨骨折的病人可 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因继发性脑水 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应严密观察病人的 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及肢体活动等情 况,以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早 期迹象。
颅骨骨折(skull injury)
观察: 3、有无颅内低压综合征 观察有无出现头 痛(立为加重,卧位缓解)、眩晕、呕 吐、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弱、血压 偏低等症状,可遵医嘱补充大量水分以 缓解症状。
后立即出现昏迷,绝大多数超过半小时,严重者长期 昏迷。
2、局灶症状和体征 如语言中枢损伤出现失语,运动
区损伤出现椎体束征、肢体抽搐、偏瘫等,但发生在 额、颞叶前端“哑区”的损伤,可无神经系统受损的 特征。 3、头痛、呕吐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脑损伤(brain injury)
处理
1、首选CT检查MRI协助确诊,腰椎穿刺脑脊液 含大量红细胞(颅内压增高者禁止腰穿)。 2、体位 意识清醒者取斜坡位,昏迷或吞咽功能 障碍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及时清除口腔和咽部 血块或呕吐物,定时吸痰。
主要内容
• 头皮损伤(scalp injury)的急救与观察 • 颅骨骨折(skull injury)的急救与观察 • 脑损伤(brain injury)的急救与观察
头皮分层示意图
头皮损伤(scalp injury)的分类
• 头皮血肿(scalp hematoma) • 头皮裂伤(scalp laceraton) • 头皮撕脱伤(scalp avuls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液体的种类? - 没有关于脑外伤患者液体管理的指南 - 补充液体的种类有争议
➢ 低渗盐液
• 降低血渗透压 • 加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 等渗盐液
等渗盐液的疗效优于低渗盐液
➢ 高渗盐液
• 升高血浆渗透压 •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 扩充血容量
• 对甘露醇治疗效果不好的颅脑外伤颅内高压患 者,高渗盐液治疗也有效(n=10)
- CPP ≥ 70mmHg - ICP ≤ 20mmHg
J Neurosurg 85 :762–771, 1996
TBI后,不应过分限制液体以避免患者脑缺血
颅脑外伤患者在脱水治疗的同时不应过分 限制液体与钠入量,否则可导致低血压,脑灌 注压降低,因法: • 降低ICP • 维持适当CPP和脑血流
• 高渗盐水的副作用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代谢性酸中毒 - 昏迷、抽搐、中枢性桥脑脱髓鞘
高渗盐液的具体使用方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 胶体液
— 提高胶体渗透压 — 减轻脑水肿 — 扩充有效循环血量
• 羟乙基淀粉 - 增加脓毒症患者AKI的发生率 - 增加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 颅脑创伤?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2011) 202, 53–58
• 颅脑损伤后,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大脑易受 CPP升高或降低引起损害。
• 当CPP在较高水平时,易出现脑组织恶性充血,加 重
脑水肿; • 当CPP较低时,易出现脑缺血,加重缺血性脑损害。
颅脑损伤后的液体管理
传统的液体疗法:
理论基础: 严重颅脑外伤后,血脑屏障与脑血管自动
调节均受损.不能防止过多的灌流所导致的 渗出,过多的水与盐摄入将加重继发性脑水 肿,使颅内压更高, 因此在治疗重型颅脑损 伤的患者时,限制液体和钠的入量。
JAMA,2O10.304:1455-
患者 28d存活数
7.5%NaCl /6%右旋糖酐
359
263(74.3%)
6-mo GOSE≤4 181(59.9%)
7.5%NaCl
0.9%NaCl
341
582
255(75.5% )
171(58.4%)
432(75.1%) 276(56.1%)
结果提示:对于不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严重TBI患者,最初 的液体复苏,无论采用高渗盐水加右旋糖酐还是高渗盐水以 及生理盐水,对28天存活率和6个月后神经系统结果方面无 显著差异。
脑细胞就发生不可逆损害。
• 充足的脑血流供应是保证脑功能正常和结构完整
的首要条件
颅脑外伤后继发脑损害
血脑屏障破坏
血脑屏障
• 半透膜 • 水、气体及脂溶性小分子自由通过 • 限制水溶性溶质及大分子外渗 • 决定跨毛细血管膜两侧液体交换的主要 因素是晶体渗透压
TBI后,血脑屏障破坏,通透性的增加 血管源性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颅脑损伤患者CPP应该维持在多高水平为最佳?
既往研究: • 提高CPP有利于改善TBI患者预后 • 美国颅脑创伤基金会指南(1996)建议:
CPP目标为70mmHg • 未表现出明显益处,增加并发症
近年来: • CPP过高或过低都存在危险 • 理想的CPP值仍有争议 • 脑创伤研究协会(2007)建议: CPP控制在5O~70 mmHg,辅助进行 脑氧合和脑代谢监控,指导个体化治疗。
125ml 20%甘露醇
140ml 7.5%NaCl
Plama Na+<150mmol/L Plama osmolality<320mOsm/L
Neurol Res.1999V21N8 :758-64
• 脑外伤后颅内高压的患者,15min 推注30ml 23.4%NaCl,
颅内压明显降低
Eduardo Paredes-Andrade.Neurocrit Care.2011
• 6%羟乙基淀粉增加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
Effect of 6% hetastarch versus no hetastarch in critically ill trauma patients (n=2,225)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2011) 202, 53–58
脑血管自动调节障碍
• 脑血管自动调节 指脑动脉本身可根据灌注压的改变进行血管
的收缩和舒张,从而维持相对恒定的CBF。
脑灌注压(CPP)= MAP-ICP 脑灌注压的正常值:70-90mmHg
脑血流(CBF)= CPP/CVR
灌注压
正常时,CPP在一定的范围内(6O~150 mmHg) 变化,大脑能维持CBF相对恒定在50 ml/100 g/ min
伴失血性休克的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较无休克者增加1倍
尽快地恢复有效血容量是治疗的关键
Prough DS;Lang J. J Trauma.1997,42(5):S10-8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emia ,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nd neurological outcome
目的:院前输注高渗性液体是否可以改善严重TBI患者神经系统的预后 方法: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患者:无低血容量休克的脑外伤患者(入组1331名患者) 治疗:250 ml快速注射
7.5%NaC1/6%右旋糖酐(高渗盐/右旋糖酐组) 7.5% NaC1(高渗盐水组) 0.9% Nacl(生理盐水组)
“标准的颅脑外伤液体疗法 ”
• 脱水治疗:甘露醇,速尿 • 限制水入量:每日控制在1500 ml以内 • 控制钠盐补给
目的:使病人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head injuries: key parameters for management
颅脑外伤病人的液 体管理终终
随着现代化交通及工业的发展,各种创 伤,特别是颅脑损伤患者日益增多,已成 为当今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脑是人体最重要器官,血液供应十分丰富
• 人脑重量只占体重的2%-3% • 脑血流量占心搏出量20% • 葡萄糖和氧耗量占全身耗量20%-25%。 • 血流一旦完全阻断,2min内脑电活动停止,5min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