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湛师)

合集下载

实验七---信号检测论报告

实验七---信号检测论报告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检验对线段长短的感受性【摘要】实验采用心理物理学中的信号检测论的有无法,测量被试对线段长短的判断,通过ROC曲线检验被试对判别线段长短的感受性。

通过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被试对于判别线段长短的感受性波动较大,且被试掌握的判定标准不符合“同一被试的辨别力相对稳定”的规律。

所得结论与一般规律相违背,主要是因为实验操作时没有严格控制好主客观因素,造成较大误差。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ROC曲线、1、前言自从费希纳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之后,此领域受到众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最终形成了现代心理物理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就是信号检测法(郭秀艳、杨治良2005)。

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重要分支,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W.P.Tanner和J.A.Swets把它应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理学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朱滢2009)。

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被引入心理学其中不外乎于两个原因:(1)信号检测论本身的发展;(2)心理学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理论加入 (杨治良1988)。

实验通过ROC曲线检验被试对判别线段长短的感受性。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ROC curve)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sensitivitycurve),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杨博民1989)。

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有无法测定被试对线段长短辨别的感受性;学习信号检测法实验中的有无法。

2.1被试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09级心理学班4名同学,其中男生1名,女生3名,年龄均在19—23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以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

实验报告_4

实验报告_4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1、引言信号检测论认为:被试觉察信号有一个中枢神经效应,这种效应随着每次刺激呈现,时刻都在变化。

信号总是在噪音的背景上产生,信号的影响和噪音的影响都被假定为正态分布,这里的噪音不仅是指纯音信号出现时的其他噪音而言的, 如果把噪音除外, 人类个体所测定的感受性及主观态度就可以被分开。

理想的信号检测是既不漏报也不虚报, 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将损失尽可能降到最小。

提高信号检测的能力就意味着要提高信号检测的正确率, 使结果更为可靠, 减少盲目性(何立国,2001), 而观察者是否报告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个是信号出现的概率P(SN), 一个是对观察者回答的奖惩程度(朱滢, 2000)。

被试反应“有”,或者“无”,这个反应标准的选择由很多因素(如感受性、利益得失、动机、态度、情绪、意志等)决定。

这个反应标准就是阈限,,而不是感觉本身的东西,它包括两个独立指标:一个是反应偏向,可用似然比值(β)或报告标准(C)来表示,它包括利益得失、动机、态度等因素;另一个是辨别力指标(d’),表示感知能力(王志毅, 2003)。

有无法是信号检测论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

主要步骤为,主试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予以口头报告,被试只做“有”或“无”的简单反应。

被试的可能反应类型有四种:(1)刺激出现并报告“有”, 这种反应被称为“击中”(hit);(2)刺激出现并报告“无”, 这种反应被称为“漏报”(miss);(3)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有”, 这种反应被称为“虚惊”(false alarm);(4)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无”, 这种反应被称为“正确拒斥”(correct rejection)。

信号检测论用似然比β或报告标准C来对反应倾向进行衡量, 选用辨别力指标d’来作为反映客观感受性的指标, β值大小决定被试的决策是偏向于严格还是偏向于宽松。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本科学生一名, 20岁, 女生。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信号检测理论是指在一个存在噪声的通信信道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出发送方发送的信息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存在噪声的干扰,接收到的信号可能会失真、变形或者降低信噪比。

因此,需要一些技术和方法保证信号能够正确地被接收、识别和解码。

信号检测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误差概率。

误差概率是指在接收到某一信号时,出现把该信号误判为其他信号或者无信号的概率。

误差概率越小,说明系统的可靠性越高,通信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因此,信号检测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减小误差概率,提高接收功率和提高信噪比。

在信号检测论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贝叶斯准则,将接收到的信号分为两个类别,即有信号和无信号。

通过对信号进行分类,可以选择合适的信噪比阈值和决策规则,从而实现对信号的检测识别和分析。

而对于信道来说,信号的检测主要包含三个步骤:检测、识别和解码。

其中,检测过程是将接收的信号与已知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来自已知信号源;识别过程是确定该信号属于哪一个已知信号源;解码过程是利用已知信号的编码解码规则将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信号检测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检测器。

检测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通信系统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包括信道模型、噪声类型、带宽、功率等因素。

常用的检测器有信号幅度门限检测器、异相比较器、最大后验概率检测器等。

此外,信号检测论的优化方法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中包括最小误差率检测、最小平均检测时间、最小平均检测代价等。

这些优化方法可以提高检测器的性能,并且可以适应不同的信道条件和通信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检测论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遥感、生物医学等领域。

例如,利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可以检测医学图像中的异常区域,计算机视觉中的物体识别等。

在通信领域,利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可以提高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传输速率、提高卫星通信中的信号接收容限等。

总之,信号检测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关注信号传播和噪声干扰的影响,还考虑了检测器设计和优化方法,以及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一、引言在通信系统中,我们用信号(signal)来表示信息(information)。

通常,信息是通过改变或调制载波(carrier)传输的。

但是,我们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如噪声,多路径传输等,这些干扰会影响信号的质量以及传输距离。

那么如何检测信号的存在以及信号质量如何呢?这就需要我们使用信号检测技术。

二、信号检测基础信号检测技术基础是通过检测入射信号的信噪比来判断信号的存在和质量。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SNR=信号功率/噪声功率SNR决定了信号的可靠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信号检测技术来判断信号是否存在、信号功率大小以及信号质量(即SNR)。

三、基于能量检测的信号检测能量检测技术是一种用时间域上信号能量来判断信号存在的技术。

能量检测通常适用于低信噪比条件下对无调制信号进行检测。

基于能量检测的信号检测步骤如下:(1)接收信号并加以采样;(2)计算每个采样值平方的和,即信号的能量;(3)计算一个阈值,该阈值与预先规定的信号能量阈值相比较。

如果信号能量大于该阈值,则认为信号存在;如果信号能量小于该阈值,则认为信号不存在。

该阈值的计算依赖于信噪比和误警概率等参数,常用的阈值有固定门限和自适应门限。

能量检测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于实现,能够适应不同信号类型和传输环境等方面的条件,不需要事先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解调。

缺点是:对信噪比要求较高,且只适用于一些特定场合。

四、基于相关检测的信号检测相关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信号与已知基准信号相关性的技术。

基于相关检测的信号检测步骤如下:五、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号检测卡尔曼滤波是一种最优估计的方法,适用于线性系统的滤波和预测问题。

卡尔曼滤波具有非常好的性能,在噪声条件下对信号进行预测和滤波。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号检测步骤如下:(1)接收信号并加以采样;(2)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获得信号的预测值;(3)将预测值与门限比较,如果预测值大于门限,则认为信号存在;如果预测值小于门限,则认为信号不存在。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张羽(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临汾 041000 )摘要:本实验的目的在于:(1)掌握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学会计算信号检测论的指标d'、β、C;(2)学习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了解信号检测论的用途;(3)了解信号的先定概率对再认回忆的影响。

实验结果:该被试的ROC曲线在标准曲线的下面,说明被试的感受性判断力非常不好。

关键词:有无法1引言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

在心理学领域中,由于人的感官以及中枢分析综合过程可以看做一个信息处理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来进行研究。

信号检测论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表示辨别的水平,不受情绪、期望、动机等因素的影响,通常用辨别力d'=Z击中—Z虚惊;另一个是表示反应偏向的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中的似然比值β,β=O击中/O虚惊,一种是报告标准C=[(I2-I1)/ d']*Z正确拒斥+I1,。

信号检测论可以用于再认的记忆研究。

在应用信号检测论的再认实验中,将新(未见过的)、旧(已经见过的)刺激分别视为噪音和信号,则d'的值低表示被试对新、旧不易鉴别;β或C之高表示被试对新旧侧击判断标准松,反之,表示判断标准严。

2方法2.1被试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1002班全体成员,男10人,女38人。

2.2实验材料及仪器2.2.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2.2 材料:4种频率声音:1000Hz、1005Hz、1010Hz和1015Hz。

2.3实验程序2.3.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姓名王翠翠学号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 10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 9月1号同组人姓名杨丹妮张雅丽成绩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实验研究报告王翠翠杨丹妮张雅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应用班重庆 400715)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重量辨别,学习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

被试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班的一名学生,实验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实验室进行,采用遮光镜、100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砝码各一个,要求被试辨别感触到的砝码是信号还是噪音,实验结果显示,被试的辨别力指标较强,所以通过实验我们更加深了对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理解。

此次实验假设被试的辨别力指标较弱。

关键词重量辨别信号检测论信号噪音1、引言信号检测论 (SignalDetection Theory, 简称 SDT) 属于信息论的一个分支 , 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

它借助于数学形式 , 分析信号[1]接收者如何把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

1954年 ,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Tanner和 Swets首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引进 SDT, 用于研究知觉过程 , 现已扩展到记忆、思维、人格研究等领域。

在心理学领域 , 人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 把刺激看作信号 , 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和感知过程中的随机变化看成噪音 , 这样人对刺激的分辨问题就等效于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

随着机器系统的日益自动化 , 人———机界面中人的任务越来越倾向于对一些物理声光信号的不同类别进行判别并做出不同的反应。

可见 , SDT并不严格地关注感觉过程 , 而是强调刺激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策判断过程。

关于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为信号伴随噪音和单独出现噪音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distribution):信号加噪音(SN)分布和噪音(N)分布,前者也常常简称为信号分布。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姓名王翠翠学号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 10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 9月1号同组人姓名杨丹妮张雅丽成绩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实验研究报告王翠翠杨丹妮张雅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应用班重庆 400715)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重量辨别,学习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

被试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班的一名学生,实验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实验室进行,采用遮光镜、100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砝码各一个,要求被试辨别感触到的砝码是信号还是噪音,实验结果显示,被试的辨别力指标较强,所以通过实验我们更加深了对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理解。

此次实验假设被试的辨别力指标较弱。

关键词重量辨别信号检测论信号噪音1、引言信号检测论 (SignalDetection Theory, 简称 SDT) 属于信息论的一个分支 , 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

它借助于数学形式 , 分析信号[1]接收者如何把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

1954年 ,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Tanner和 Swets首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引进 SDT, 用于研究知觉过程 , 现已扩展到记忆、思维、人格研究等领域。

在心理学领域 , 人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 把刺激看作信号 , 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和感知过程中的随机变化看成噪音 , 这样人对刺激的分辨问题就等效于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

随着机器系统的日益自动化 , 人———机界面中人的任务越来越倾向于对一些物理声光信号的不同类别进行判别并做出不同的反应。

可见 , SDT并不严格地关注感觉过程 , 而是强调刺激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策判断过程。

关于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为信号伴随噪音和单独出现噪音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distribution):信号加噪音(SN)分布和噪音(N)分布,前者也常常简称为信号分布。

信号检测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了信号检测论的有无法,考察了一名心理系本科生在文本材料和图片材料下的辨别力和判定标准的大小。

实验发现:被试在文本材料上的学习优于图片材料上的学习。

关键字: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辨别力d’判定标准1.前言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假设人们对刺激进行感知时,干扰也总是存在的,即人作为一个接受者对刺激的辨别问题可等效于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系统中信号接收问题,在心理学中它是借助数学的形式描述”接收者”在某一观察时间内将掺有噪音的信号从噪音中辨别出来.信号检测论应用于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将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看做是信息处理系统,应用信号检测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原理进行分析。

在心理学领域中,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

在信号检测论中,噪音就是对信号检测其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对信号起干扰作用的因素都可以当成噪音。

信号检测论把刺激的判断看成对信号的检查,并做出决策的过程。

感觉过程是神经系统对信号或噪音的客观反应,它仅取决于外在刺激的性质,即信号和噪音之间的客观区别;而决策过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信号检测论认为:被试觉察信号有一个中枢神经效应,这种效应随着每次刺激呈现,时刻都在变化。

信号总是在噪音的背景上产生,信号的影响和噪音的影响都被假定为正态分布,这两种分布由于信号比噪音微弱或增强,故有一定的重叠,而使信号和噪音都可能引起同一程度的感觉。

人类觉察是建立在统计决策论的基础上,就是说被试选择一个标准,当给定的刺激超过这个标准时,被试就反应“有”,否则说“无”.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有三种: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

有--无法实验是信号检测实验的基本形式。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属于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

它借助于数学形式,分析信号接收者如何把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引言信号检测论是一门研究如何在噪声背景下准确地检测和判断信号存在与否的学科。

在实际应用中,如雷达、通信系统等领域,信号检测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目的1. 了解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信号检测论中的常用指标和性能度量;3. 进行实际信号检测实验,验证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套基于噪声的信号检测系统。

该系统由信号发生器、噪声源、放大器、滤波器和信号检测器等组成。

我们首先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然后将信号与噪声源混合,经过放大和滤波后送入信号检测器。

信号检测器会根据预设的判决准则,判断信号是否存在。

实验过程1. 实验前,我们先了解了信号检测论中的基本概念,如信号和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信号和噪声的假设等。

2.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常用的判决准则:最大似然准则和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

我们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以及噪声源的强度,来模拟不同的信号和噪声场景。

3. 针对每一种场景,我们记录了实验结果,包括判决准确性和性能度量指标,如误报概率和漏报概率等。

4.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对比了不同判决准则的性能差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在不同的信号和噪声场景下,最大似然准则和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的性能表现有所差异。

在某些场景下,最大似然准则的误报概率较低,但漏报概率较高;而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则相反。

这说明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选择合适的判决准则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发现信号和噪声的强度对判决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当信号强度较弱或噪声强度较大时,判决的准确性会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信号和噪声的参数,以保证准确判断信号的存在与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验方法。

06-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要求

06-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要求

关于这次实验报告的若干说明: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主要报告实验方法和数据,个人数据,也可以多个同学的数据和在一起进行多方面分析),要大家每人交一份实验报告。

1、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
要求大家做的都是基础的统计分析,如果大家没有学spss,可以查找相关的入门书看看,一些基本、简单的操作就够用了,而且非常方便,可以自动生成图形、表格(表格呈现数据要求以三线表的形式呈现)等;另外,大家计算机公共课也应该都学过用EXCEL做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

2、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个人数据结果可以参见下表(参考你们自己拷贝的实验原
始数据的详细记录一栏):
根据被试结果分辨计算出三中先定概率下的数据结果,求出不同先定概率下的dˊ值和β值,并画出ROC曲线。

如下图:
大家把自己的数据按照如上图所示的格式整理好后需要继续考察是否有顺序误差或者空间位置误差是否有影响(加分项目)
3、总体数据结果分析:
●由于大家现在推论统计才刚开始学,这次实验报告的结果统计分析方法大家主要采用描
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有频数分析(画出频数分布条形图),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列表)。

●如果同学们感兴趣,可以采取合适的统计方法进一步探究分析男女生的明度差别阈限有
无显著差异等(加分项目)。

信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信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信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测定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信号和刺激的击中率与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出ROC曲线;检验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是否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辨别力d′;判定标准β。

1. 引言:信号检测论(SDT)是以统计判定论为根据的理论,基本原则是把刺激的肯定程度用有序的方法数量化。

具体做法是把人类个体比作一个信号感受器,具有对信息辨别的感受能力,能在信号和背景噪音不易分清的实验条件下,根据可供选择的假说,选定一个假说做为判断标准,然后报告出现的刺激是信号还是噪音。

信号检测论把刺激的判断看成对信号的侦察并作出决策的过程,其中既包括感觉过程也包括决策过程。

感觉过程是神经系统对信号或噪音的客观反应,它仅取决于外在的刺激的性质,即信号和噪音之间的客观区别;而决策过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前者决定了被试的感受性大小,信号检测论多选用辨别力指标 d’来作为反映客观感受性的指标;后者则决定被试的决策是偏向于严格还是偏向于宽松,信号检测论用判定标准β或报告标准C来对反应倾向进行衡量。

并学习绘制ROC曲线。

2. 实验方法:被试: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13应用心理1班女生一名仪器:采用计算机和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4种频率声音:1000Hz、1005Hz、1010Hz和1015Hz。

程序: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

在参数设置中,实验者可以让被试先进行预备实验确定信号的频率。

如果不做预备实验可以人工选取 1005、1010、 1015中的一种频率的声音作为信号,直接开始实验。

信号侦察论——有无法

信号侦察论——有无法

(二)辨别力指标(d’) 1.辨别力的含义:是用来衡量被试辨别力大小的一个参数, d’表现为噪音分布 fN(X)与信号分布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辨别力 越高;分离程度越小,辨别力越低。用公式表示为: d’ =(MSN-MN)/N =ZSN – ZN = Z击中 – Z虚报 d’值越大,辨别力越强, d’值越小,辨别力越弱。 2.辨别力的算法:根据实验获得的击中条件概率P(y/SN)和虚报条件概率P (y/N),利用POZ转换表求出两种概率所对应的Z击中和Z虚报,代入上述 公式即可求得d’值。 3. d’ 的计算举例: (1)假设击中概率为93%,虚报概率为7%。通过查POZ转换表可知, Z击中和Z 虚报分别为1.476和-1.476;代入公式d’ = Z击中 – Z虚报 = 1.476 - ( 1.476 )= 3。 (2)假设击中概率为84%,虚报概率为16%。通过查POZ转换表可知, Z击中和 Z虚报分别为0.994和-0.994;代入公式d’ = Z击中 – Z虚报 = 0.994 - ( 0.994 )= 2。 (3)假设击中概率为70%,虚报概率为30%。通过查POZ转换表可知, Z击中和 Z虚报分别为0.524和-0.524;代入公式d’ = Z击中 – Z虚报 = 0.524 - ( 0.524 )= 1。
SN N

P(Y/SN)=0.93; P(Y/N)=0.6
20 50 80
P(CN)
P
Y/SN Y/N dˊ β 0.45 0.2
Z
OHale Waihona Puke P0.78Z
O
P
0.93 0.6
Z
O
-0.125 0.3958
0.772 0.2962 -0.201 0.3909 0.973 0.76

信号检测论 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 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心理1001班学号1090080123 李玉静摘要:运用信号检测论“有无法”检测被试辨别力、判断标准和面对不同先定概率下的反应偏向,测出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通过ROC 曲线测出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辨别力,判断标准,ROC 曲线1.引言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客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

而噪音就是干预信号的另外的刺激。

有无法的基本程序是:注释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

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断有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但判断的条件概率一般只用击中的条件概率和虚报的条件概率,因为其他的两个是这两个条件概率的互补。

信号伴随噪音,和单独出现噪音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信号加噪音分布和噪音分布,前者也常常简称为信号分布。

由于信号总是叠加在噪音背景之上,因此总体上信号分别总是比噪音分布的心理感受更强些。

信号分布和噪音分部间的距离也可以作为心理物理学实验中对被试感受性的衡量指标,这被称为辨别力指标(d’)。

信号检测论假设,观察者选择某一个似然比的值作为产生“信号”、“噪音”两种判断反应的分界点,或称决策标准或判定标准。

本实验只涉及单独出现噪音的情况。

ROC曲线——操作者特征曲线,又叫做等感受性曲线,以虚报率为横坐标,击中率为纵坐标绘出。

ROC曲线的曲率代表着被试对信号的感受性以及他(她)的反应指标。

当信号本身的强度很大时,ROC曲线向左边弯得更高;当信号变弱,ROC曲线就向45度对角线靠拢。

换句话说,即ROC曲线的曲率是由信号强度来决定的,与被试的判断标准无关,它是由被试的感受性和信号强度共同决定的。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信号检测论的相关原理并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器材:1.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的模拟信号,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信号。

2.扬声器:用于产生人耳可察觉的声音。

3.示波器:用于显示信号波形和频谱。

4.计算机:用于存储和处理实验数据。

5.实验线路:将信号发生器、扬声器和示波器连接在一起。

实验步骤:1.首先,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和波形等参数,产生一个标准信号。

2.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连接到示波器,观察并记录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3.将示波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扬声器,通过扬声器播放信号并听取。

4.重复以上步骤,产生不同类型和频率的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5.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信号的特征和检测性能。

6.根据信号检测论的理论知识,计算并验证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频率和类型的信号具有不同的波形和频谱特征。

当信号频率较低时,波形比较平稳;当信号频率较高时,波形趋于纤细并呈现高频振动。

同时,通过听觉感知,我们发现不同信号产生的声音也有明显差异,一些高频信号可能无法被人耳察觉。

通过对信号检测论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结果基本符合理论预期。

信号检测论提供了一些关键指标,如信噪比、误判概率等,可以用于评估信号的质量和检测性能。

我们在实验中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信号检测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信号检测论的相关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该理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表明,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征与其频率和类型密切相关,同时信号检测论指标可以有效评估信号的质量和检测性能。

这些结论对于信号处理与通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号检测论的理论知识。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李迪班级107 学号04摘要:本实验目在于学习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考察不同先定概率下对被试的影响和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结果显示,SN 的先验概率越大,被试的判断标准也越随之变松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测定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击中率与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指标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roc曲线。

通过ROC 曲线测出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roc曲线辨别力指标d’判定标准β1 引言: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之所以被引入心理学,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信号检测论本身的发展;二是心理学的发展需要有新兴理论的加入。

传统心理物理学发展到了后期,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阈限概念的不可靠性。

感觉阈限,简称阈限,包括两方面: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其中,绝对阈限指刚引起心理感受的物理刺激量;差别阈限是指刚好能够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断可以有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正确否定。

本实验用两个不同重量的刺激作为“信号”和“噪声”随机呈现。

根据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计算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操被试操作特性曲线,即ROC 曲线。

本实验的目的:检验当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对被试辨别力和判断标准是否都有影响,并学习绘制ROC曲线。

2研究方法2.1被试鞍山师范学院107班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名2.2实验材料100克108克重量砝码各一个,记录纸2.3实验程序2.3.1实验准备100克的重量砝码作为噪音,108克的重量砝码作为信号。

主试按先定概率为0.5;0.2;0.8;0.8;0.2;0.5的顺序安排实验。

每种先定概率做20次,其中先后10次。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剖析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剖析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剖析信号检测论是一门研究如何在存在噪声的情况下有效地检测信号的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实验报告可以用来验证和剖析各种信号检测算法的性能。

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报告中,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例如评估某种信号检测算法的性能。

2. 实验设计:描述实验使用的信号模型、噪声模型以及实验条件。

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来模拟不同的实际情况。

3.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算法运行等。

4. 实验结果:列出实验所得到的结果,通常包括信号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性能指标。

5.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剖析和解释,讨论不同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或图表来支持分析。

6. 结论:总结实验的结果,并给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7. 参考文献:引用用到的相关文献,包括信号检测论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的论文。

对于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报告来说,数据采集和信号模型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

需要确保实验中使用的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并且要与所研究的信号模型相符合。

此外,实验中可能会涉及到多种算法的比较和性能评估,需要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进行分析。

在实验报告的剖析部分,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限制进行讨论,以及对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进行评估。

此外,还可以提出改进算法的建议,或者探讨信号检测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问题。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报告应该包括实验的设计、步骤、结果和分析等内容,以验证和剖析信号检测算法的性能。

这种实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解释,进一步推动信号检测论的研究和应用。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的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的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信号检测法——有无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信号检测法,研究有无法对信号检测结果的影响。

信号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人类对信号的感知和判断。

本实验将通过比较有无法下的信号检测结果,分析有无法对信号检测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信号检测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的实验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信号检测结果,评估信号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验将采用有无法,即实验者被告知信号出现或未出现的概率。

根据有无法原理,实验者将根据信号的出现概率做出决策,以最大化期望收益。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信号发生器、记录表、计算机等。

2.选择合适的信号检测指标,如灵敏度、特异度等。

3.设定信号出现概率和信号未出现概率,以及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4.随机选择实验者,并进行实验前的培训和指导。

5.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者的决策和信号真实情况,并计算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指标。

6.分析实验结果,评估有无法对信号检测结果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有法条件下,实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都较高,分别为0.80、0.90和0.85。

而在无法条件下,实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都较低,分别为0.60、0.70和0.65。

这表明在有法条件下,实验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到信号;而在无法条件下,实验者的检测准确性下降。

进一步分析发现,有法条件下的高准确率主要得益于实验者对信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

这表明在有法条件下,实验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和判断信号的出现与否。

而无法条件下的低准确率则主要是由于实验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所致。

这可能是由于在无法条件下,实验者缺乏关于信号出现与否的先验知识,导致其判断准确性下降。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比较有无法下的信号检测结果,发现有法条件下的信号检测准确性高于无法条件。

这表明在有法条件下,人类对信号的感知和判断更加准确。

信号检测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了信号检测论的有无法,考察了一名心理系本科生在文本材料和图片材料下的辨别力和判定标准的大小。

实验发现:被试在文本材料上的学习优于图片材料上的学习。

关键字: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辨别力d’判定标准1.前言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假设人们对刺激进行感知时,干扰也总是存在的,即人作为一个接受者对刺激的辨别问题可等效于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系统中信号接收问题,在心理学中它是借助数学的形式描述”接收者”在某一观察时间内将掺有噪音的信号从噪音中辨别出来.信号检测论应用于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将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看做是信息处理系统,应用信号检测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原理进行分析。

在心理学领域中,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

在信号检测论中,噪音就是对信号检测其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对信号起干扰作用的因素都可以当成噪音。

信号检测论把刺激的判断看成对信号的检查,并做出决策的过程。

感觉过程是神经系统对信号或噪音的客观反应,它仅取决于外在刺激的性质,即信号和噪音之间的客观区别;而决策过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信号检测论认为:被试觉察信号有一个中枢神经效应,这种效应随着每次刺激呈现,时刻都在变化。

信号总是在噪音的背景上产生,信号的影响和噪音的影响都被假定为正态分布,这两种分布由于信号比噪音微弱或增强,故有一定的重叠,而使信号和噪音都可能引起同一程度的感觉。

人类觉察是建立在统计决策论的基础上,就是说被试选择一个标准,当给定的刺激超过这个标准时,被试就反应“有”,否则说“无”.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有三种: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

有--无法实验是信号检测实验的基本形式。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属于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

它借助于数学形式,分析信号接收者如何把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系张蕊10090330213)摘要本实验目在于学习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考察不同先定概率下被试的辨别力和判定标准;绘出受试者的操作特性曲线。

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测定了三名女性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击中率与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绘制操被试操作特性曲线。

结果:被试一的辨别力在三种先定概率0.2、0.5、0.8条件下分别为1.36、0.96、2.02,判定标准β分别为1.25、0.79、0.71,其操作特性曲线与标准曲线有较大的差异,各结果均在讨论中解释。

结论:1被试的辨别力受先定概率的影响,在先定概率接近0.5时,被试的辨别力弱;2被试的判断标准受先定概率的影响,在先定概率低时(为0.2),标准严格;3不同被试的ROC曲线不同。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ROC曲线辨别力判断标准-0.2531.5510.85401引言本实验用两个不同重量的刺激作为“信号”和“噪声”,随机呈现。

根据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计算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操被试操作特性曲线,即ROC曲线。

1971年格希德等人对指尖振动刺激的绝对阈限测定实验反驳了阈限作为不变的感觉界限的观点。

此后心理物理学家们从传统心理物理学的阈限理解出发进行推导,结果反证了最初前提假设的错误,为现代心理物理学-----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打开了道路。

坦纳和斯韦茨(Tanner & Swets,1954)等人第一次将信号检测论引入对感觉系统的研究上来。

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其本质是一种统计决策程序。

辨别力d':亦称感觉敏感性。

不受情绪、期望、动机等变数影响。

d'值高说明辨别力强。

公式为d'=Z击中—Z虚惊似然比β:定义为区分信号与噪音反应的心理感受水平Xc所对应的信号分布纵轴与噪音分布纵轴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题目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二级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心理学(师范)年级 2012级学号 **********姓名许帅委指导教师陶维东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 10 月18日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许帅委(12心本,2012704157)摘要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测定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信号和刺激的击中率与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出ROC曲线;检验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是否会受到影响。

结果显示:(1)被试在先定概率为0.2、0.5、0.8的条件下,击中率分别为0.65、0.8、0.85,虚报率分别为0.2125、0.38、0.45,辨别力d′分别为1.179、1.146、1.161,判定标准β分别为1.285、0.794、0.589。

(2)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逐渐增加,辨别力d′基本保持稳定,判定标准β逐渐降低。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辨别力d′;判定标准β1 引言传统心理物理学对阈限的理解是有限的,不能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使研究者渐渐陷入到了由阈限概念本身所引发的僵局之中。

而在1954年,坦纳和斯韦茨等人首次应用的信号检测论,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信号检测论(SDT)是以统计判定论为根据的理论,基本原则是把刺激的肯定程度用有序的方法数量化。

具体做法是把人类个体比作一个信号感受器,具有对信息辨别的感受能力,能在信号和背景噪音不易分清的实验条件下,根据可供选择的假说,选定一个假说做为判断标准,然后报告出现的刺激是信号还是噪音。

如果把噪音除外,人类个体所测定的感受性及主观态度就可以被分开。

理想的信号检测是既不漏报也不虚报,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将损失尽可能降到最小。

提高信号检测的能力就意味着要提高信号检测的正确率,使结果更为可靠,减少盲目性(何立国,2001),而观察者是否报告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信号出现的概率P(SN),一个是对观察者回答的奖惩程度(朱滢,2000)。

船舶瞭望、敌机侦查等漏报代价重大的事件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应当选用较精确的方法,并尽可能提高相关人员发现危险信号的敏锐性(张铎,2007)。

信号检测论在司法中也有广泛应用,认证是证明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证据制度中的核心部分,只有经过准确认定才能运用证据,使案件的结论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乐国安,李安,2004)。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受到两种信息的制约:一是来自客观事物即认知对象的信息,一是认知主体原有的知识经验。

任何事物总要经过人的认知与评价之后,才能对人的判断起作用,人不是单纯的机器(John,2000)。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以信号检测论有无法为手段,测定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信号和刺激的击中率与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出ROC曲线;检验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是否会受到影响。

2 实验方法2.1 被试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师范)专业2012级学生一名,男性,22岁,身体健康。

2.2 实验材料EPT512重量鉴别器中的100克(黑),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EPT713迷宫挡板。

2.3 实验程序2.3.1 准备实验主试把104克,108克和112克分别让被试比较10次,选出一个在10次比较中7或8次觉得比100克重的作为信号刺激。

最终确定108克为信号,100克为噪音。

主试按先定概率的不同安排实验次序,实验次序为0.2,0.5,0.8。

每种先定概率做100次(分两轮,每轮50次),准备好实验记录表。

2.3.2 正式实验被试用优势手绕过迷宫的挡板,准备接受刺激。

主试在呈现刺激前,向被试说明实验指导语,并根据先定概率确定好什么时候呈现信号刺激,什么时候呈现噪音刺激。

主试告诉被试该组共50次实验的信号出现的概率,然后呈现刺激。

被试提举重量时,提的高低,快慢要前后一致,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报告“信号”或“噪音”。

主试做好记录,每做完50次休息1分钟。

按上述方法继续,直到做完300次为止。

每两次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3s。

在每50次实验开始前,先让被试熟悉一下信号和噪音的区别。

2.3.3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Excel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通过查P-O-Z 转换表找出相应的数值进而计算出d′和β。

3 结果3.1 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根据300次实验结果,按先定概率不同,列出3个2x2方阵,并计算出了相应的击中率P (Y/SN )和虚报率P (Y/N )。

表一 先定概率P(SN)=0.20(测100次) 表二 先定概率P(SN)=0.50(测100次)Y n SN 40 10 N 19 31表三 先定概率P(SN)=0.80(测100次)Y n SN68 12 N9 11根据表一得,先定概率为0.2时,被试的击中率P (Y/SN )为0.65,虚报率P (Y/N )为0.2125。

根据表二得,先定概率为0.5时,被试的击中率P (Y/SN )为0.80,虚报率P (Y/N )为0.38。

根据表三得,先定概率为0.8时,被试的击中率P (Y/SN )为0.85,虚报率P (Y/N )为0.45。

3.2 被试的ROC 曲线以P(Y/N)为横坐标,以P (Y/SN )为纵坐标,绘制被试的ROC 曲线,如图一。

图一 被试的ROC 曲线Y n SN13 7 N 17 633.3 被试的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把同对P(Y/SN)和P(Y/N)相应的Z值和O值查出来,并计算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列表如下:表四不同先定概率下的d′和βP(SN)先定概率0.20 0.50 0.80P Z O P Z O P Z OY/SN 0.65 -0.385 0.3705 0.80 -0.841 0.2801 0.85 -1.036 0.2333 Y/N 0.2125 0.794 0.2905 0.40 0.305 0.3808 0.45 0.125 0.3958 d′ 1.179 1.146 1.161β 1.275 0.794 0.589注:d′=Z N-Z SN;β=O SN/O N从表四可得,被试在先定概率为0.2、0.5、0.8的条件下,辨别力d′分别为1.179、1.146、1.161,判定标准β分别为1.285、0.794、0.589。

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逐渐增加,辨别力d′基本保持稳定,判定标准β逐渐降低。

4 讨论4.1对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d′和β值的讨论在不同的先定概率下,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判定标准都是不同的,辨别力几乎没有变化。

随着先定概率的增大,被试的击中率也在增大,但同时虚报率也同样在增大,这可能是因为被试对环境的估计的不同造成的。

先定概率小,被试就会比较放松,认为信号出现的可能性也较低,所以此时被试较多报告“噪音”,相对的“信号”的报告率就下降,所以击中率和虚报率就降低;先定概率大时,被试就会比较警觉,认为信号出现的可能性也较高,所以此时被试较多报告“信号”,所以击中率和虚报率就都会上升。

在先定概率增大的过程中,被试对信号刺激的辨别力基本保持稳定,呈小幅波动;被试的判定标准逐渐降低。

实验结果与前人的经典实验研究一致。

原因可能是实验室保持了绝对的安静,被试没有受到影响;被试做实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被试在做先定概率为0.50的刺激组时产生了疲劳效应,致使被试的辨别力稍有下降。

4.2 对被试ROC曲线的讨论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又称等感受性曲线(本实验由于精度误差不能完全做到理想上的等感受性),即在以虚报率为横轴、击中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中,由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如不同的先定概率)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本实验中即采用不同的先定概率作为不同的刺激条件,从图中可看出:(1)随着先定概率的增加,被试的判断标准β呈现出减小趋势,这与人们的一般决策习惯相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均,这与理论不完全相符,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的随机误差和实验所使用材料的限制;(2)曲线倾斜度和位置大体符合理论预期,说明被试参与性及其自身练习、疲劳等干扰因子控制较好,但并未以大致P=0.5的感受性曲线为距离随机斜线最远的重心形成对称分布,这同样可能是本实验使用材料上的随机误差所致;(3)本实验中的辨别力指数d′并不完全恒定,而是随着先定概率的增加,被试的辨别力指数呈小幅波动趋势。

除去随机误差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为随着先定概率的增加,被试的疲劳效应,影响了其判断力,但作为实验条件下的曲线分布其大致符合了等感受性曲线的分布规律。

4.3 对信号检测论与传统心理物理法之间区别和联系的讨论信号检测论能把被试的辨别力和他的反应偏向分开,而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得的感觉阈限则是两者的混合物。

在方法学上,传统方法忽略了对噪音的测量。

信号检测论认为,实验条件和方法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多半是由于主观的反应偏向造成的,若去掉反应偏向的影响,人的纯感受性或辨别力就恒定了。

信号检测论是传统心理物理法的发展与优化,但它们又都反映了感觉过程的某些方面,将二者整合之后,或可得到更全面的图景。

通过信号检测论可以排除主观标准设定的变动,求得感觉系统对某一强度刺激的感受性,增进人们对于阈限的理解以及提供传统和现代心理物理学整合的可能性。

不过,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信号检测论对心理物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要利用这个有利的工具去研究解决一些传统心理物理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传统心理物理法在一定条件下仍不失为测定感受性的一种可靠方法,并且用起来比信号检测论要简便些。

5结论(1)信号检测论是一种心理学实验常用的有效研究方法。

(2)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会随着先定概率的提高而增加,与前人经典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3)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被试的辨别力d′基本保持稳定,判定标准β逐渐降低,与与人们的一般决策习惯相一致,与理论基本相符。

参考文献何立国.信号检测论在内隐学习研究中的应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22(2):118-121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4-68.张铎.信号检测论在船舶瞭望中的应用.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专刊:149-156 John.B.Best.认知心理学,黄希庭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乐国安,李安.信号检测论在刑事诉讼认定证据中的应用。

政法学刊,2004,21(3):3-5附录各先定概率条件下被试击中、虚报、漏报、正确否定的刺激个数P(SN)=0.20P(SN)=0.50P(SN)=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