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_边塞战争诗专题_钟培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开头先写风声与角弓(用角装饰的硬弓)声相应, 然后才写射猎的主人,其写法是什么?
提示:先声夺人的写法。
红楼梦中有一个地方的写法与开头两句的写法相 同。哪个地方?
提示:《林黛玉进贾府》对凤姐的出场的描写 就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先声夺人的写法。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写将军的猎鹰和骏马的敏捷昂扬,以物衬人,来表现出将军的身手敏捷。
颔联写什么内容?“鹰眼”指什么?“疾”改为“亮”“利”好不 好?为什么?“雪尽”与“马蹄轻”有什么关系? 提示: 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鹰眼”指将军的眼力 。“疾” 字写出“鹰眼” 因“草枯”而无阻碍,准确捕捉猎物。雪消融了, 因而马走无阻,策马追赶猎物更为迅捷。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 长安县,两地相隔七十余里。“忽过”和“还归”给你 怎样的感觉? 提示:将军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 。
崇尚武力
军功丰厚
圣主尚勋立, 边城最辉光。 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年三十已高位。
战争频仍
个人选择 科举
开元以后,每年到京师应礼部进士考试的人有一千至三 四千不等,而所取人数大体定在三十人上下。
投笔从戎,边塞寻功
回归山林,隐以待时
边塞战争诗 山水田园诗
定义
边塞战争诗是指唐开元、天宝年间发展成熟
的以反映边界战争、边塞风光、边疆将士生
篇目教学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
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 黄昏独上海风秋。
戍卒孤独地走上瞭望台,从青海湖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 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 无那金闺万里愁。
寒冷。此时,耳边又传来呜呜咽咽的 羌笛声,引发了他无穷的思亲之情。
篇目教学
比较两首诗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 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在抒情方式上:
“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妻子无奈 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直接抒情,抒发戍 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在环境和心理描写上:
都有悲凉的意味,只是“其一”侧重写环境 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 乡之情,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 “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采 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悲壮 的激情。
提示2:曲笔抒情。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 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 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 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 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 在一起了。
篇目教学 塞下曲
李益
宁愿战死沙场,保家卫国。 伏波惟愿裹尸还, 对 比 定远何须生入关。 何必思归求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请欣赏三、四句的精妙之处。(4分)
后两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无定河边骨”是现实,是实写,“春闺 梦里人”是梦境,是虚写,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2分);通过对比反衬 ,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悲壮而凄凉的感情。(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本诗通过写唐军将士英勇敢战、献身疆场,河边尸骨成为妻子梦中 思念之人,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2分)表现了诗 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1分)
谢谢!
莫遣只轮归海窟, 杀敌要彻底。
应有队伍留守边防要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留一箭射天山。
篇目教学 塞下曲
李益
用典
伏波宁死卫边,愿马革裹尸还。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定远侯晚年处边地而思归。
莫遣只轮归海窟, 晋人与姜戎败秦,使其只轮无返。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仍留一箭射天山。
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 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 “用典”。
王昌龄
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 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 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 精神。世称王龙标,誉为“诗家天 子王江宁”,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
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 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 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 精神。世称王龙标,誉为“诗家天 子王江宁”,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作品有《王昌龄集》。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烽火城、百尺楼:边防风物,偏僻
黄昏独上海风秋。海风秋:悲秋情结,凄凉
更吹羌笛关山月,羌笛:别离乡情,幽怨 无那金闺万里愁。关山月:关塞山川,遥远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如何表现士卒思亲之情?
提示1:听觉与心理。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 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中展开想象,虚写妻子的 思念抒情。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分别给你怎样的感觉?采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首联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尾联是 风定云平,与猎归后的心满意足、踌躇满志的心境相称。 首联和尾联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
篇目教学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此诗成功地运用四个典故,并将典故的内涵 和诗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到了凝练形 象、准确生动的艺术效果。真实的反映了诗人渴 望建功立业的豪情。该诗借用古代边塞将士誓死 保卫边疆,不惜战死疆场的典故,体现了作者 欲杀敌立功和安定边疆的心愿。
总结
主题思想
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2.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4.统治者腐败无能,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整体印象
高昂悲壮的风格 雄浑开阔的意境
形式标志
标题:含有“行”“军”“征人”“塞”“戍”等字眼。 意象:黄沙、白云、冰川、大漠、边关、风沙(自然) 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楼兰、阴山(地理) 鼓声、烽火、旌旗、琵琶、羌笛、戈矛剑戟(器具) 戍卒、将帅、胡人、单于(人物) 《阳关三叠》、《关山月》、《梅花落》(乐曲) 语言: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篇目教学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篇目教学
观看将军打猎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打猎过程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收猎回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写了一次打猎的场面,其中蕴含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总结
常用技法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写人 写景
侧面烘托 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以景衬情 虚实结合
缭乱边愁弹丌尽,高高明月照长城。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比
用典
主题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迁移不反馈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情感倾向
初唐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黄沙百战穿金甲,丌破楼兰终丌还。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盛唐 中晚唐

情感倾向
初唐
从军热情与建功愿望。
盛唐 中晚唐

进取精神与豪情壮志。
厌战情绪和反战思考。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 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