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GDP、FAI、VAI、PMI、M2、CPI、PPI、财政收支、国企利润)历史统计数据
国民经济体系7个指标
国民经济体系7个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计。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的核心指标。
2.劳动力市场指标:包括就业率、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等。
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就业者的占比;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失业者的占比;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参与劳动市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3.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水平的指标。
4.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国内居民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支出水平。
通过观察和分析居民的消费水平,可以了解到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情况,进而判断经济的发展水平。
5.贸易指标:包括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或逆差等。
进出口总额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总值;贸易顺差是指进出口总额中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差额;贸易逆差则相反。
6.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在居民之间的分配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经济福祉的重要指标之一7.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PI是衡量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
通过观察CPI的变化,可以了解到物价水平的走势,进而判断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
当然,除了以上列举的指标,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指标,如财政收入、外汇储备、人力资源等等,也可以用于评估和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
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够揭示一个国家经济的全貌和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对于学者、经济学家、金融从业者和投资者而言,了解和掌握这些指标的变化和规律也有助于做出正确的经济预测和决策。
主要经济指标解读和汇总
主要经济指标解读和汇总主要经济指标是一种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表现的定量指标。
通过解析和汇总这些指标,我们可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健康状况,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以及它们的解读和汇总。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它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的增长通常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指标,因为它显示了一个经济体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增长速度。
高增长的GDP可能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良好,而低增长或负增长的GDP则可能意味着经济疲软。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变化的指标。
它通常以年度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并表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在一年内的变化。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可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价格稳定程度。
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可能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价相对稳定,而高通货膨胀率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
失业率表示一个经济体中劳动力市场上找不到工作的劳动力的比例。
较低的失业率通常被视为经济繁荣的表现,因为它意味着更多的人有工作机会,并且可以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相反,较高的失业率可能意味着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经济不景气。
贸易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表示出口超过进口,而贸易逆差则表示进口超过出口。
贸易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较高的贸易收支通常被视为经济竞争力强的表现,而贸易逆差可能意味着国内生产能力不足。
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指标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投资水平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固定资产、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支出水平。
较高的投资可能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正在为经济增长发展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
消费水平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较高的消费水平通常表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较高。
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销售产品和服务的行为。
较高的出口可能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
GDP、PMI、CPI_、PPI是什么意思?
GDP、PMI、CPI_、PPI是什么意思?GDP、PMI、CPI 、PPI是什么意思?CPI 是什么意思?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亦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它是政府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E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是一个固定的数量价格指数并且无法反应商品质量的改进或者下降,对新产品也不加考虑。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
PPI是什么意思?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亦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市场敏感度,非常高。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宏观经济数据有哪些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
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
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
数据稳定增长,表明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有利于美圆汇率;反之,则利淡。
一般情况下,如果GD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被视为衰退。
此数据每季度由美国商务部进行统计,分为初值、修正值、终值。
一般在每季度末的某日北京时间21:30公布前一个季度的终值。
工业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
由于工业部门雇佣了大量工人,其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与汇率呈正相关。
尤其以制造业为代表。
此数据由美联储统计并在每月15日左右晚间21:15或22;15发布。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
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
此数据由美国劳工部编制,每月第一个周五21:30公布。
贸易赤字(TRADE DIFICIT):国际间的贸易是构成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
当一国出口大于进口时称为贸易顺差;反之,称逆差。
美国的贸易数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重点是在赤字的扩大或缩小。
赤字扩大不利于美圆,反之则有利。
此数据由美国商务部编制,每月中、下旬某日晚间21:30公布前一个月数字。
经常项目收支:经常帐为一国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国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他商品与劳务所得以及片面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
如果为正数,为顺差,有利本国货币;反之,则不利于本国货币。
此数据由美国商务部编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公布。
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宏观经济分析,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总指标、投资指标、消费指标、金融指标、财政指标五大方面。
具体宏观经济分析包括的内容如下。
一、国民经济整体指标包括: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域所有常住居民在一按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功效。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速度一般用来衡量经济增加率(也称“经济增加速度”) ,它是反映一按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转变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不是具有活力的大体指标。
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其经济发展总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相对来讲比较困难;对经济尚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潜力大,其经济发展速度可能达到高速乃至超高速增加。
这时就要警戒由此可能带来的诸如通货膨胀、泡沫经济等问题,以避免造成宏观经济的过热。
因此,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占有超级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普遍的用途。
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稳定增加是政府追求目标之一。
2.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功效,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
工业增加值等于工业总产值与中间消耗的差额。
工业增加值率则是指一按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由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测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来源于工业总产值,即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按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按时间内工业生产的规模和总水平。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最终功效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
它一般以两种方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派和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影响经济。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引发收入和财富的再分派,扭曲商品相对价钱,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引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诠释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诠释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包括国民经济总量、国民收入、国际收支状况、价
格指数、货币政策指标、人口统计指标、国有资产统计指标、经济结构统
计指标、就业指标等。
国民经济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国家经济
总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态势、经济结构和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成果。
国民收入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
发展程度,可以分析出收入的分布情况,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公平性。
国际收支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收入和支出的报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价格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情况。
货币政策指标是指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所关注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
衡量政府货币政策的成功程度。
人口统计指标指的是一个国家人口的统计数据,包括人口数量、人口
结构、职业分布等,可以反映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国有资产统计指标指的是政府管理的金融资产、财产、债务等统计数据,可以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名词解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fāzhǎn)主要指标和名词解释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C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内容既包括物质(wùzhì)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既包括第一、二产业,也包括第三产业。
工业(gōngyè)增加值: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xíngshì)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
目前常用的是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其统计范围是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的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财政(cáizhèng)总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总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
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2)专项收入。
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
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全社会(shèhuì)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单位投资、城乡集体所有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和其他经济类型投资。
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性质又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也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1.什么是GDP?如何全面看待GDP?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
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
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CPI,PMI,PPI是什么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es)或者说是产品价格指数,英文缩写为PPI。
如钢铁、木材、电力、石油之类引致需求的生产要素价格现期与基期的价格和不变的商品种类和权数乘积之比。
客观上说,这CPI/PPI和股票价格并没有直接联系。
只是人们普遍认为CPI/PPI 上涨(过高),一般是经济偏热(过热)的表面特征(排除特殊原因),国家会出台相关政策来抑制经济过快增长(例如: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这会影响到股市中的资金量,导致股价变动。
PMI即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英文缩写为PMI。
PMI 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
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PMI体系,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已经建立。
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
PMI有五大特点:1.具有及时性与先导性。
由于采取快速、简便的调查方法,在时间上大大早于其他官方数据。
物价指数PPI与CPI,pmi
ppi - 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亦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市场敏感度非常高。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
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 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
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
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
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
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
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解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解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中央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对提升信心、抑制经济深度下滑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持续恶化、中国出口下滑严重、国内消费需求启动需要较长时间、政府出台投资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难以立即显现、房地产等支柱产业持续低迷等原因,目前看来200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尚未走出下行通道。
但经过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已出现回暖迹象。
课题研究组经认真研究选取了GDP、CPI、PPI、PMI等20个指标,以期全面反映200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状况,为企业家正确判断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提供帮助。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2008年我国GDP突破30万亿,同比增长9%;GDP季度累计增幅由10.6%下降至9%。
2009年第一季度GDP为65745亿元,同比增长6.1%,同比增幅为1992年季度数据公布以来的最低。
预计随着“保增长”措施逐渐见效,下半年GDP增幅将高于上半年。
从GDP季度数据来看,同比增幅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由2007年第二季度的13.8%降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6.1%。
2009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投资、外需对GDP贡献的数据,GDP同比增长6.1%,其中最重消费贡献4.3%,投资贡献2.0%,外需贡献-0.2%。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85万亿,同比增长21.6%。
2009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零售额19834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564亿元,同比增长17.0%。
上海市考研经济学常见经济指标解析
上海市考研经济学常见经济指标解析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的重要依据,对于经济学考研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上海市常见的经济指标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一、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在考研中,对于GDP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是重点内容。
上海市的GDP一直在稳步增长,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其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
二、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了一国居民消费物价的平均变动情况,是衡量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考研中,需要掌握CPI的计算方法,以及通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海市的CPI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但需要注意通胀对居民消费和生活造成的影响。
三、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反映了一国生产领域价格的平均涨跌幅度,是衡量通胀因素的早期预警指标。
对于考研来说,了解PPI的计算方法和与CPI的差异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受价格变动的不同影响。
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用于个人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考研中,需要了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与GDP增速、通胀率等经济指标的关系。
上海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也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投资活动的增长程度,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考研中,需要了解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与GDP增速的关系。
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对于推动上海市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活动规模的指标,对于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指标及历年各指标数据
14817.63
39004.19
34018.43
4985.76
30580.47
4660.9
6913.23
6796.03
78060.83
78973.03
14441.89
37543
32921.39
4621.61
26988.15
4148.57
6327.39
6420.18
70142.49
71176.59
11699.5
10284.5
1415
9357.38
1688.98
2405.04
2311.09
21826.2
21781.5
5342.2
9102.2
8087.1
1015.1
7337.1
1420.3
1834.56
1892.76
18718.32
18667.82
5062
7717.4
6858
859.4
5888.42
2585.04
421.72
802.4
857.82
7243.75
7208.05
2316.09
3105.7
2789
316.7
1786.26
338.52
363.47
695.2
5985.55
5962.65
1978.39
2646.2
2375.6
270.6
1338.06
274.95
198.67
582.68
5330.45
1167.03
1268.94
1644
17000.92
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所对应的衡量指标
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所对应的衡量指标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所追求的总体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
为了衡量这些目标的实现情况,需要使用一些指标来进行评估和监测。
首先,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
除了GDP之外,还有GDP增速、人均GDP、GDP结构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就业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失业率等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情况。
就业率是指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
第三,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稳定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了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
除了通货膨胀率之外,还有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
最后,国际收支平衡也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平衡情况。
贸易顺差、资本账户余额等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情况。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情况对于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所对应的衡量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宏观经济分析常用指标
宏观经济分析常用指标1.经济总体指标经济指标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情况最常用的综合性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常用的GDP计算公式为:GDP=C+I+G+X其中,C为消费;l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X为净出口。
(2)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
二是收入法,即根据生产要素收入计算,等于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与营业盈余之和,这种方法也称要素分配法。
(3)失业率。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
劳动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失业率的上升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
(4)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PriCe Index)是衡量任何一个时期与基期相比,物价总水平的相对变化的指标。
最重要的价格指数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5)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指特定时期(一年或一个季度)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进口和出口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
2.需求类指标(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2)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
新屋开工记录了上个月住宅不动产破土动工的数量;营建许可指建筑商在开工前,从当地政府取得的书面许可证书。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
(4)零售销售。
该数据是美国零售销售数额的统计汇总,能够反映美国消费状况,包括所有主要从事零售业务的商店以现金或信用形式销售的商品价值总额(服务业所发生的费用不包括在零售销售中)。
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主要指标
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主要指标编号经济指标名称概念备注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有三种变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他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对应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GDP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贫富状况及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我国从1992年开始通过生产法实现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逐季累计值的核算。
2 三大产业根据社会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第一产业指从自然界获取初级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活动,包括国民经济行业中的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指从自然界获取矿产品,以及对各类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活动,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为生产和其他活动提供各类服务的部门,包括行业分类中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类行业。
3 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加上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是生产法计算的。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这两个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指城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
60个经济指标解读
60个经济指标解读经济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经济指标可以了解经济的增长速度、就业情况、通货膨胀水平等。
下面是60个经济指标及其解读。
1.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全部经济活动价值,是评估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GDP除以总人口,反映平均经济水平。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变化,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
4.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衡量生产部门销售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反映物价上涨对生产企业的压力。
5.财政收入: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获得的收入,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水平。
6.贸易收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盈余或赤字,体现了国际经济关系。
7.外汇储备:记录一个国家持有的外国货币和黄金的储备量,反映国际收支状况。
8.失业率:衡量劳动力市场未就业人口的比例,是评价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9.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反映劳动力利用率。
10.实际工资增长率:衡量劳动者薪酬水平的增长速度,影响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11.零售销售额:衡量零售商销售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反映消费者支出状况。
12.工业产值:衡量工业部门生产的商品的总量和价值,体现制造业的活动水平。
13.投资总额: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活动的总额,反映经济发展的动力。
1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反映投资活动的强度。
15.个人储蓄率: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反映个人储蓄习惯和消费能力。
16.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衡量制造业经理人对生产活动潜在影响的调查指数,反映经济增长情况。
17.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NMI):衡量非制造业经理人对生产活动潜在影响的调查指数,反映服务业增长情况。
18.进口数量和出口数量:衡量国际贸易活动的规模和趋势,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19.债务水平:衡量个人、企业或政府的债务负担,影响资金利用和偿债能力。
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关于国家民生的 14个经济指标含义详解即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
通常对 GDP 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 GDP 和GNI(国民总收入, gross nationa 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 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
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
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
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使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