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贵州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
贵州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12年1月10日在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位代表: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以“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创先争优”等活动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努力克服特大干旱、雨雪冰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和要素供给偏紧、通胀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抢抓机遇、负重前行、排难而进、乘势而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基本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提速进位,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8%,顺利实现“开门红”;二季度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当季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6%;三季度克服了特大干旱影响,当季生产总值仍保持14.5%的增速。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5600亿元,增长15%,超过计划2个百分点,为1985年以来我省最高水平;经济效益同步提高,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330亿元、773亿元,分别增长37%、44.9%,分别比计划高22、29.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1亿元,增长2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2%和15%,分别超过计划2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黔西南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黔西南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黔西南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黔西南州统计局2010年5 月4日2010年,全州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州生产总值324.52 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60亿元,增长6.1 %;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4亿元,增长17.6 %;第三产业增加值143.07 亿元,增长14.7%。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8.1:37.0:44.9调整为17.5:38.4:44.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65648公顷,比上年增加8804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36278公顷,比上年增加1039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8609公顷,增加740公顷;糖料种植面积9680公顷,减少2934公顷;烟叶种植面积18118公顷,增加95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45768公顷,增加3974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00.4万吨,比上年减少11.4万吨,减产10.2%;油料产量1.48万吨,减产58.2%;糖料产量36.99万吨,减产20.0%,烤烟产量4.03万吨,减产2.6%。
全年肉类总产量14.79万吨,比上年增长3.7%。
其中,猪肉增长3.9%、牛肉增长3.0%、羊肉增长5.6%。
全年水产品产量2.87万吨,增长12.1%。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产品销售率达到99.0%。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工[3]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全年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加13680亿元,增长23.0%。
2010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010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遵义市统计局(2011年3月20日)2010年,遵义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特大旱灾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落实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三新一强”和“四大区域”等发展战略,努力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
全市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9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2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67.82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400.70万元,增长13.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1%,下降0.2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3.5%,上半年增长12.6%,前三季度增长13.4%,全年增长14.7%。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434.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3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5.50万人,净增加11.59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税收收入132.42亿元,增长23.3%;其中国税80.67亿元,增长18.6%;地税51.75亿元,增长31.6%。
二、非公经济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共实现增加值394.8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3.5%。
其中:第一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33.38万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8%;第二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165.52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0%;非公工业增加值141.5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81亿元,增长36.5%;非公建筑业增加值23.93亿元,占建筑全年油料产量19.08万吨,下降20.1%。
2010年贵州省职工平均工资
2010年贵州省部分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行业绝对数(元)农、林、牧、渔业 19557采矿业 33128制造业 2993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8953建筑业 2603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3418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8493批发和零售业 28297住宿和餐饮业 18932金融业 66565房地产业 233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223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探业 3038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96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2243教育 3112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 3123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480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12652010年贵州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超过30000元【字体:大中小】更新时间:2011-06-07 信息来源:省统计局2010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超过30000元,达31458元,比上年增加3213元,增长11.4%。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全国少5689元,增速比全国低2.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全省金融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达66565元;住宿和餐饮业最低,为18932元。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最快,比上年增长26.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最慢,仅增长0.8%。
表1 2010年全省分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增长速度分地区看,六盘水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且增速最快,达33987元,比上年增长19.6%。
黔西南州工资最低,为27805元。
毕节地区工资增速最慢,增长5.4%。
表2 2010年全省各市(州、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增长速度贵州省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根据贵州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贵州省2011年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如下: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2.74元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058.29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52.48元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8245元(2010年标准)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相关标准公布后即时更新。
2010年全国各省市GDP排名
2010年全国各省市GDP排名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区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整理出各地GDP 总量和增速数据(按GDP总量排序)。
1 广东39082亿元增速9.5%2 江苏34061亿元增速12.4%3 山东33805.3亿元增速11.9%4 浙江22832亿元增速8.9%5 河南19367亿元增速10.7%6 河北17026.6亿元增速10%7 辽宁15065.57亿元增速13.1%8上海14900.93亿元增速8.2%9 四川14151.3亿元增速14.5%10 湖南12930.7亿元增速13.6%11 湖北12831.52亿元增速13.2%12 福建11949.53亿元增速12.0%13 北京11865.9亿元增速10.1%14 安徽10052.9亿元增速12.9%15 内蒙古9725.78亿元增速16.9%16 黑龙江8288亿元增速11.1%17 陕西8186.65亿元增速13.6%18 广西7700.36亿元增速13.9%19 江西7589.2亿元增速13.1%20 山西7300亿元(对比2008年数据) 增速6%21 吉林7200亿元增速13.5%22 天津7500亿元增速16.5%23 重庆6527亿元增速14.9%24 云南6168亿元增速12.1%25 新疆4270亿元增速8%26 贵州3887亿元增速11%27 甘肃3380亿元增速10%28 海南1646.6亿元增速11.7%29 宁夏1334.6亿元增速11.6%30 青海1081.27亿元增速10.1%31 西藏437亿元(预计) 增速12.1%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2010中国各省GDP排名名次 GDP(亿元)增长(%)常驻人口(万人)人均GDP(元)1 广东37775.49 5.83% 9449 399782 山东 33621.32 8.20% 9367 358933 江苏 33478.76 10.45% 7625 439074 浙江 22716.98 5.73% 5060 448955 河南 19724.73 7.16% 9360 210736 河北 17067.99 5.44% 6943 245837 辽宁14696.23 9.18% 4298 341938 上海 14344.73 4.72% 1858 772059 四川 14050.78 12.35% 8127 1728910 湖南12939.85 10.25% 6355 1935511 湖北12866.05 10.91% 5699 2205012 福建11855.08 9.14% 3581 3310613 北京11469.28 9.36% 1633 7023414 安徽10191.48 14.85% 6118 1665615 内蒙古8967.52 15.55% 2405 3728716 黑龙江8257.24 -0.63% 3824 2159317 广西7903.47 10.21% 4768 1657618 陕西7752.20 13.8% 3748 2049719 吉林7072.25 10.09% 2730 2590620 天津7068.56 9.52% 1115 6339521 山西7050.38 1.62% 3393 2077922 江西6954.12 7.32% 4368 1592123 云南6178.25 8.39% 4514 1368724 重庆5693.58 11.73% 2816 2021925 新疆4005.41 -4.70% 2095 1911926 贵州3662.43 9.88% 3975 921427 甘肃3373.78 6.23% 2619 1288228 海南1585.19 8.65% 845 1876029 宁夏1198.15 11.98% 610 1964230 青海1012.69 5.38% 552 1834631 西藏 434.34 10.80% 284 15294。
2010年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0年,贵州省克服了特大旱灾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经济在加快发展中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结合资源优势特色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全省金融业继续平稳健康运行,经营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银行业认真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信贷投放均衡,结构逐步优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大。
证券业稳步发展,上市公司持续盈利。
保险业规模不断扩大,风险保障功能继续增强。
金融市场发展较快,融资结构持续改善。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
2011年,贵州省要抓住国家实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开局的重要机遇,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努力实现加速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金融业将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业加快发展,货币信贷总体运行平稳 (4)(二)证券业运行平稳,上市公司持续盈利 (6)(三)保险业规模不断扩大,风险保障能力增强 (7)(四)融资结构持续改善,金融市场较快发展 (7)(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 (8)二、经济运行情况 (8)(一)三大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8)(二)第二产业贡献度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9)(三)消费价格有所攀升,生产价格前低后高 (10)(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10)(五)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11)(六)重要行业创新改造步伐加快 (11)三、预测与展望 (12)附录: (13)(一)贵州省2010年经济金融大事记 (13)(二)贵州省2010年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4)专栏专栏 1:“三机制”建设推动贵州省反贫困金融工作取得成效 (6)专栏 2:贵州省小额担保贷款促就业创业成效明显 (11)表表 1 2010年贵州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2010年贵州省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表 (5)表 3 2010年贵州省金融机构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5)表 4 2010年贵州省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6)表 5 2010年贵州省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7)表 6 2001-2010年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 (7)表 7 2010年贵州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7)表 8 2010年贵州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7)图图 1 2010年贵州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2010年贵州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4)图 3 2010年贵州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4 2010年贵州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 (5)图 5 1978~2010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8)图 6 1980~2010年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8)图 7 1978~2010年贵州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9)图 8 1978~2010年贵州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9)图 9 1989~2010年贵州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9)图 10 1996~2010年贵州省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9)图 11 2001~2010年贵州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0)图 12 1994~2010年贵州省财政收支状况 (10)图 13 2004~2010年贵州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2)图 14 2002~2010年贵州省主要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12)一、金融运行情况2010年,贵州省金融业稳健运行,金融体系继续完善,银行业加快发展,证券业运行平稳,保险业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发展较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
2010年全国各省市GDP总量排行榜
2010年全国各省市GDP总量排行榜1、广东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江苏40903亿元年均增长13.5%江苏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09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
财政总收入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
3、山东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据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4、浙江27100亿元同比增长11.8%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8%。
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
5、河南预计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全省生产总值(GDP)达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
6、河北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GDP)实现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
这标志着河北省GDP正式跨入2万亿元俱乐部行列,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7、辽宁预计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到2010年末,预计辽宁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
8、四川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010年四川省GDP达到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
9、上海1687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初步核算,2010年上海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687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初步预计,年末全国总人口[16]134100万人。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
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1%,城镇为35.7%。
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274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万人。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6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23万人。
其中参保职工1937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299万人。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3206万人,增加3059万人。
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人数2373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472万人。
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4583万人,增加249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3376万人,增加660万人。
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6173万人,增加1278万人。
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6329万人,增加741万人。
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306万人,增加1430万人。
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832亿元,累计受益7.0亿人次。
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277万人。
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09万人。
全年2311.1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减少34.5万人;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468.4万人;554.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18],增加1.5万人。
2010年各省份人均GDP
2010年中国各省级人均GDP列表2010年各省份人均GDP(人口数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GDP数据为各省份2010年核实数)1上海 11015美元2北京 10630美元3天津 10531美元4江苏 7779美元5 浙江 7524美元 6 内蒙 6978美元7 广东6516美元8辽宁6232美元9山东 6040美元10福建 5900美元11吉林 4662美元12河北 4192美元13湖北 4121美元14重庆 4058美元15陕西 4006美元16黑龙江3998美元17宁夏3961美元18山西3806美元19新疆3682美元20河南3628美元21湖南3607美元22青海3545美元23海南3517美元24江西3132美元25四川3157美元26广西3071美元27安徽3068美元28西藏2497美元29甘肃2380美元30云南2321美元31贵州1956美元编辑本段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均GDP排名排名城市所属省区人均G DP(10000美元以上)1克拉玛依市新疆26830美元2鄂尔多斯市内蒙古20118美元3阿拉善盟内蒙古19534美元4 东营市山东17127美元5大庆市黑龙江14749美元6 包头市内蒙古13714美元7 深圳市广东13664美元8 无锡市江苏13428美元9苏州市江苏13025美元10 广州市广东12500美元11 嘉峪关市甘肃11714美元12佛山市广东11603美元13 珠海市广东11442美元14 大连市辽宁11388美元15海西州青海11033美元16 上海市? 11015美元17乌海市内蒙古10841美元18 北京市?10630美元19天津市? 10531美元20 威海市山东10241美元21杭州市浙江10100美元22 宁波市浙江10027美元编辑本段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人均G DP此为IM F公布的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人均G DP(据2011年4月最新数据) 排名国家人均GDP(美元)1 卢森堡 1088322 挪威 84444 3 卡塔尔 761684瑞士672465 阿联酋 59717 6 丹麦 561477澳大利亚 550908瑞典488759 美国 4728410 荷兰 4717211 加拿大 4621512 爱尔兰 4568913 奥地利4498714芬兰4448915 新加坡4311716 日本4282017比利时4263018法国4101919 德国 4063120 冰岛3902621科威特3641222英国3612023 意大利3405924 新西兰3214525中国香港3159126文莱3123927西班牙3063928以色列2868629 塞浦路斯2823730 希腊e 2730231 斯洛文尼亚2370632巴哈马2187933 葡萄牙2155934 韩国2059135巴林2047536马耳他1974637阿曼1865738 中国台湾 1845839 捷克1828840 沙特1699641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675342斯洛伐克1610443爱沙尼亚1483644巴巴多斯1432645克罗地亚1372046匈牙利1287947安提瓜和巴布达12849 48 波兰1230049乌拉圭1199850智利1182851 利比亚1131452 立陶宛1104453 [6]赤道几内亚1103354 巴西1081655拉脱维亚1069556塞舌尔1068257俄罗斯1043758 土耳其 1039959 黎巴嫩1004460 委内瑞拉996061 圣基茨和尼维斯963662 墨西哥956663 阿根廷913864哈萨克斯坦888365加蓬872466 马来西亚842367哥斯达黎加784368博茨瓦纳762769毛里求斯759370 巴拿马 759371 罗马尼亚754272 南非715873 苏里南697574 格拉纳达654375保加利亚633476[8] 黑山630077哥伦比亚627378阿塞拜疆600879 马尔代夫584180 白俄罗斯580081 圣卢西亚566882纳米比亚565283塞尔维亚523384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5229 85 多米尼加522886 秘鲁 517287多米尼克 516788牙买加503989 泰国499290伊朗474191 约旦450092安哥拉447893 阿尔及利亚443594 马其顿443195 中国438296波黑431997 厄瓜多尔 4,29598 突尼斯420099伯利兹4159100土库曼斯坦3939101 萨尔瓦多3701102 阿尔巴尼亚3677103 斐济3518104汤加3518105 摩洛哥3249106 佛得角 3157107 斯威士兰3061108 印尼3015109乌克兰3000110刚果(布)2983111萨摩亚2957112瓦努阿图2896113危地马拉2888114巴拉圭2886115叙利亚2877116圭亚那2868117 亚美尼亚2846118 埃及 2789119 格鲁吉亚2658120 伊拉克2564121 斯里兰卡2435122 蒙古2227123洪都拉斯2016124菲律宾2007125 不丹1978126 玻利维亚1858127 苏丹1705128摩尔多瓦1630129巴布亚新几内亚1488 130 基里巴斯1479131 尼日利亚1389132 吉布提1383133 乌兹别克斯坦1380134所罗门群岛1340135加纳1312136也门1282137 印度1265138赞比亚1221139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183 140 毛里塔尼亚1195141越南1174142 尼加拉瓜1127143 喀麦隆1101144 巴基斯坦1050145 科特迪瓦1036146 老挝984147 塞内加尔981148 吉尔吉斯斯坦864149 莱索托 837150 柬埔寨814151肯尼亚809152 科摩罗802153 乍得768154 塔吉克斯坦741155缅甸702156 马里692157 贝宁689158海地673159 孟加拉国638160 冈比亚 617161布基纳法索 598162 津巴布韦594163东帝汶588164卢旺达562165 尼泊尔 562166 坦桑尼亚548167阿富汗517168 几内亚比绍509169 乌干达 501170 多哥459171莫桑比克458172 几内亚448173 中非436174厄立特里亚398175马达加斯加392176尼日尔381177 埃塞俄比亚350178 塞拉利昂326179 马拉维322180利比里亚226181刚果(金)186182布隆迪1802011年城市GDP排名(1-10)1、上海市16872.42亿元增长 9.9% (沪)2、北京市 13777.90亿元增长10.2%(京)3、广州市 10604.48亿元增长11.0% (广东1) 4、深圳市 9510.91亿元增长12.0%(广东2)5、苏州市9168.00亿元增长13.0% (江苏1) 6、天津市 9108.83亿元增长17.4% (津)7、重庆市7894.24亿元增长17.1% (渝)8、杭州市5945.82亿元增长12.0% (浙江1) 9、无锡市 5758.00亿元增长13.1% (江苏2)10、青岛市 5666.19亿元增长16.0%(山东1) 2011年城市GDP排名(11-20)11、佛山市 5638.47亿元增长14.0% (广东3) 12、武汉市 5515.76亿元增长14.7%(湖北1)13、成都市 5500.00亿元增长16.0% (四川1)14、大连市5150.00亿元增长15.2% (辽宁1) 15、宁波市5125.80亿元增长12.4% (浙江2) 16、南京市 5086.00亿元增长13.0% (江苏3) 17、沈阳市 5015.00亿元增长14.0%(辽宁2)18、长沙市 4500.00亿元增长15.5% (湖南1)19、烟台市4358.46亿元增长14.9% (山东2)20、唐山市4300.00亿元增长13.0% (河北1) 2011年城市GD P排名(21-30)21、东莞市 4246.00亿元增长10.3% (广东4)22、郑州市4100.00亿元增长13.0% (河南1)23、济南市3910.80亿元增长12.5% (山东3)24、哈尔滨市3665.90亿元增长12.5% (黑龙江1) 25、泉州市 3571.10亿元增长14.7% (福建1) 26、南通市 3400.00亿元增长13.0%(江苏4)27、长春市 3369.70亿元增长15.6% (吉林1)28、西安市3241.49亿元增长14.5% (陕西1)29、石家庄市3110.00亿元增长11.1% (河北2)30、潍坊市 3090.92亿元增长00.0% (山东4)2011年城市GDP排名(31-40)31、福州市3065.00亿元增长14.0% (福建2)32、常州市 2930.00亿元增长--.-% (江苏5) 33、温州市 2925.57亿元增长11.1%(浙江3)34、大庆市 2900.00亿元增长12.0% (黑龙江2)35、淄博市 2866.75亿元增长13.7% (山东5)36、徐州市2800.00亿元增长14.0% (江苏6)37、绍兴市2782.74亿元增长11.0% (浙江4)38、合肥市 2702.50亿元增长17.5% (安徽1)39、鄂尔多斯2580.00亿元增长--.-%(内蒙古1) 40、济宁市 2550.00亿元增长13.0%(山东6)2011年城市GDP排名(41-50)41、临沂市2440.00亿元增长12.9% (山东7) 42、台州市 2415.12亿元增长13.1% (浙江5) 43、包头市 2400.00亿元增长16.0%(内蒙古2) 44、东营市 2359.94亿元增长14.4%(山东8)45、邯郸市 2320.00亿元增长--.-% (河北3)46、嘉兴市2296.00亿元增长13.7% (浙江6) 47、盐城市2250.00亿元增长13.0% (江苏7) 48、南昌市 2207.00亿元增长14.0% (江西1) 49、洛阳市 2205.00亿元增长--.-%(河南2)50、鞍山市 2200.00亿元增长20.8% (辽宁3)2011年中国各城市人均GDP收入排行榜正文开始1.东莞----22882元;粤2.深圳----21494元;粤3.温州----19805元;浙 4.珠海----18908元;粤 5.上海----18645元;沪6.台州----18313元;浙7.广州----18287元;粤8.北京----17653元;京 9.佛山----17424元;粤 10.宁波----17408元;浙11.绍兴----17319元;浙 12.中山----17255元;粤13.杭州----16601元;浙14.厦门----16403元;闽 15.苏州----16276元;苏16.嘉兴----16189元;浙 17.无锡----16005元;苏 18.舟山----15524元;浙19.金华----15387元;浙 20.湖州----15375元;浙21.南京----14997元;苏 22.东营----14939元;鲁 23.惠州----14884元;粤24.常州----14589元;苏 25.泉州----14209元;闽26.大庆----13662元;黑 27.济南----13578元;鲁 28.包头----13218元;蒙29.衢州----13006元;浙 30.青岛----12920元;鲁31.江门----12903元;粤 32.丽水----12846元;浙 33.福州----12757元;闽34.天津----12639元;津 35.威海----12455元;鲁36.烟台----12452元;鲁 37.长沙----12434元;湘 38.镇江----12394元;苏39.南通----12384元;苏 40.呼和浩特12150元;蒙 41.淄博----12032元;鲁42.大连----11994元;辽 43.马鞍山--11935元;皖 44.三明----11397元;闽45.扬州----11379元;苏 46.成都----11359元;川 47.漳州----11241元;闽48.株洲----11230元;湘 49.徐州----11185元;苏50.泰州----11122元;苏 51.莆田----11026元;闽 52.盘锦----11025元;辽53.岳阳----10980元;湘 54.郑州----10977元;豫 56.克拉玛依10902元;新 57.武汉----10850元;鄂 58.临沂----10829元;鲁59.乌鲁木齐10816元;新60.莱芜----10786元;鲁 61.济宁----10739元;鲁62.嘉峪关--10654元;甘63.汕头----10630元;粤 64.龙岩----10596元;闽65.盐城----10580元;苏 66.唐山----10488元;冀 67.太原----10476元;晋68.十堰----10413元;鄂 69.泰安----10337元;鲁70.潍坊----10318元;鲁 71.南昌----10301元;赣 72.滨州----10286元;鲁73.重庆----10244元;渝 74.洛阳----10175元;豫74.金昌----10175元;甘 76.沈阳----10098元;辽 77.肇庆----10097元;粤78.哈尔滨--10065元;黑 78.长春----10065元;吉 80.石家庄--10040元;冀81.连云港--10006元;苏82.贵阳----9928元;黔 83.枣庄---- 9881元;鲁84.南平---- 9859元;闽 85.日照---- 9809元;鲁 86.宁德---- 9785元;闽87.常德----9776元;湘 88.海口---- 9740元;琼89.湘潭---- 9685元;湘 90.合肥---- 9684元;皖 91.湛江---- 9651元;粤92.西安----9628元;陕 92.芜湖---- 9628元;皖94.昆明---- 9616元;云 95.芜湖---- 9600元;皖97.玉溪----9551元;滇 98.拉萨---- 9500元;藏99.鞍山---- 9463元;辽100.秦皇岛--9394元;冀101.桂林---- 9268元;桂102.茂名---- 9252元;粤103.酒泉---- 9224元;甘104.南宁---- 9203元;桂105.淮安----9115元;苏106.德州---- 9056元;鲁107.营口---- 9009元;辽108.安阳---- 8823元;豫109.咸阳---- 8780元;陕110.锦州----8771元;辽111.保定---- 8580元;冀112.兰州---- 8529元;甘113.黄石---- 8503元;鄂114.衡阳---- 8490元;湘115.益阳----8250元;湘2011年中国都市GDP排名(:12)转载标签:山东河南辽宁河北广东杂谈分类:网站全球排名查询。
2010黔西县经济社会数据统计
黔西县统计局(2011年5月16日)2010年,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共黔西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家、省和地区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干旱天气挑战,扎实推进“工业强县、城镇带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238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216万元,下降0.6%;第二产业增加值293727万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288929万元,增长17.1%。
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29687万元,增长11.6%。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9316元,比上年增长13.3%。
全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1.4:38.8:39.8调整为19.5:40.6:39.9,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
30.42亿元,增长92.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0亿元,增长1.1倍。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364万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22.1%。
按城乡分组,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5961万元,增长17.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5403万元,增长8.3%。
按行业分组,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8320万元,增长23.2%;餐饮业零售额26031万元,增长19.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3%,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4%,分别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和0.8百分点。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业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310.3万吨,比上年增长28.0%,旅客发送量1036.85万人次(公路客运量1004.85万人次,水运客运量32万人次),增长23.9%。
贵州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关于贵州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了解贵州省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二、调查对象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三、调查时间:2010年四、调查内容调查2010年贵州省在国民经济方面的相关信息,五、调查人×××六、调查结果如下2010年,初步测算,全省生产总值4593.97亿元,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051元(折合1820美元)。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969.7亿元和5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8.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6.3亿元,同比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82.1亿元,同比增长18.8%。
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363.9亿元和574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和23.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180元和340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和9%。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
(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同比增长3.64%,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影响,粮食产量仍完成1112.3万吨。
畜牧业加快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预计达到185万吨,增长9.08%,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蔬菜、马铃薯、茶业、精品水果等特色农业发展加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年新增15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0%。
全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分别达到4亿元、2.4亿元,增加了农民收入。
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0.33亿元,同比增长4.7%。
二是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进一步壮大,建成了一批新的电源点,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200万千瓦,原煤产量达到1.5亿吨。
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得到巩固和发展,贵烟品牌进一步做大,茅台酒新增生产能力2000吨,贵州白酒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G
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459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06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87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58亿元,增长12.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1.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2%。
图1 2006-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7%、39.2%和47.1%。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4个和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
图2 2009及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二、农 业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38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3.95万公顷(4559.25万亩),增长1.8%;油料种植面积52.91万公顷(793.65万亩),增长3.1%;蔬菜种植面积64.79万公顷(971.85万亩),增长4.7%。
年末,果园面积15.18万公顷(227.70万亩),比上年增长7.8%;茶园面积16.72万公顷(250.80万亩),增长26.5%。
主要农产品中,茶叶、中药材、蔬菜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2.5%和11.6%。
受旱灾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4.8%,油料作物产量减产23.3%。
2010年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省投资建设抢抓各种有利机遇,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强化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投资,努力扩大投资建设规模,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全年呈现出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势头。
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规模跃上新台阶。
201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规模再创新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突破3000亿元关口,达到3186.28 亿元,同比增长30%。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99.86亿元,增长2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6.42亿元,增长36.1%。
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588.05亿元,增长25.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468.95亿元,增长24.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6.69亿元,增长49.9%;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17亿元,增长5.5%。
二、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用于交通运输业的投资579.94亿元,同比增长41.3%。
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等交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汕昆高速公路板坝至江底段、贵都高速、六盘水至盘县高速公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厦蓉高速公路水口至格龙、格龙至都匀段基本贯通。
成都至贵阳铁路客运专线、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长沙经贵阳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贵广快速铁路贵州段、沾六铁路复线贵州段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启动实施。
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全年用于水利管理业的投资39.26亿元,同比增长77.7%。
盘县渔洞坝水利枢纽水库项目开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等各在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加大,病险水库治理进一步加强,“滋黔”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三、城镇工业投资增速稳中有升。
2010年,全省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1.19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升0.7和4.4个百分点。
2010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阳市统计局2011年3月10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特大旱灾,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省委省政府支持贵阳加快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攻坚克难,全力冲刺,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稳定投资增长为主线,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实力,全市经济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2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10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456.95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607.76亿元,增长14.3%。
三次产业结构为5.1:40.7:54.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食品类价格上涨6.3%。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2%。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2%。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涨跌幅度(%)居民消费价格 2.9食品 6.3烟酒及用品 2.5衣着-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2.3交通和通迅-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2居住 2.6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8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蔬菜播种面积8.6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9%;烤烟播种面积1.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1%。
全年粮食产量63.05万吨,减产1.6%。
其中夏粮产量8.87万吨,减产19.5%;秋粮产量54.18万吨,增产2.1%。
表2: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898公顷,比上年增长34.3%。
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423公顷,比上年增长11.9%。
油茶籽产量164.30吨,比上年增长12.5%;核桃产量270.80吨,比上年增长80.5%;茶叶产量2384吨,比上年增长36.2%。
2010年贵州省的人均GDP是1
2010年贵州省的人均GDP是1.3万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如果和比较发达的省市区比,这个差距就更大了,比如只相当于上海市的17%,只有上海人均GDP的六分之一左右。
贵州现在户籍人口4100万,常住人口3500万,在这些人口里,人均收入低于2300的是1500万人,占了全国2300元以下收入农村人口的比重11.9%。
如果按照贵州省里自己算贫困发生率的话,是45.1%。
所以,如果说西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就可以说,贵州是短板里的短板,如果贵州不能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贵州不能实现全面小康,那么西部就不能说是实现了全面小康,全国就不能说实现了全面小康。
贵州的贫穷是富饶的贫穷,是还没有发展起来的贫穷,完全有条件发展起来,至少贵州有五大优势,一是能源资源,贵州水能资源理论储量在全国排第6位,煤炭资源远景储量在全国排第5位,而且再没有哪个省像贵州一样水煤互济。
另外,贵州的矿产资源,磷矿与铝土矿资源也非常丰富。
贵州穷,主要是在贵州的黔西南、黔南、黔东南这些少数民族所在的地方,所以加快贵州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地处珠江上游,也是长江的上游,但是贵州全省17多万平方公里,有3万多平方公里已经石漠化了,喀斯特岩溶地貌占了国土面积的62%,已经石漠化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份,自然条件比较严峻,土层极易遭到破坏,生态很脆弱。
所以在贵州,必须处理好人、水、土和植被这四者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了。
所以一方面经济发展任务重,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也很重,这是双重的压力。
中央出台这个文件,也考量了要妥善解决好这些矛盾。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9.10亿元,增长30.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23.52亿元,增长26.6%;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15.59亿元,增长2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10.47亿元,增长47.6%。
2010年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毕节地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毕节调查队(2011年 3月)2010年,全区各族人民在中共毕节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干旱天气的不利影响和各种困难,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经济总量持续快续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 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60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9.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工业226.82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产业结构比为20.7:43.2:36.1。
表1 毕节地区2010年分县生产总值(万元)县 名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毕节市1214269224230460304529735大方县678372143259273352261761黔西县723873141216293728288929金沙县868714120267485305263142织金县617508137879226701252928纳雍县713485109105381249223131威宁县612916215936166496230484赫章县37039313217583564154654百管委89712139225681518976表2 毕节地区2010年分县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县 名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毕节市16.0 5.219.517.4大方县14.6 3.024.212.2黔西县13.6-0.618.117.1金沙县14.1 5.015.416.4织金县14.6 2.430.013.6纳雍县15.0 4.520.912.4威宁县14.78.530.611.9赫章县14.311.924.211.3百管委16.2 4.521.610.4二、农 业全年粮食总产量254.89万吨,比上年下降6.3%。
黔东南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黔东南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6.74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94.11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141.72亿元,增长13.8%。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6%、30.1%和45.3%。
黔东南州统计局黔东南调查队2011年3月23日2010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奋力克服后金融危机和旱灾的影响,各级各部门加强生产调度,积极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6.74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94.11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141.72亿元,增长13.8%。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6%、30.1%和45.3%。
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3%、41.9%和46.9%。
全州人均生产总值7767元(按2009年末人口计算),按年末汇率折算,首次突破1000美元,约合1173美元。
据凯里市城市物价抽样调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
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2%。
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5.3%;居住价格上涨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1.3%;衣着价格下降3.2%;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8%。
1-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4%。
全年全州财税收入达到44.72亿元,比上年增长41.5%。
2010年贵州省省情
2010年贵州省省情贵州总体概况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042 更新时间:2010-03-11自然地理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地理环境独特。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全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蜓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全省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高程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
全省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
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省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4%,土壤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
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具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
此外,还有受母岩制约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2011年3月16日)201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459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06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87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58亿元,增长12.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1.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2%。
图1 2006-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7%、39.2%和47.1%。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4个和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
图2 2009及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二、农 业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38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3.95万公顷(4559.25万亩),增长1.8%;油料种植面积52.91万公顷(793.65万亩),增长3.1%;蔬菜种植面积64.79万公顷(971.85万亩),增长4.7%。
年末,果园面积15.18万公顷(227.70万亩),比上年增长7.8%;茶园面积16.72万公顷(250.80万亩),增长26.5%。
主要农产品中,茶叶、中药材、蔬菜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2.5%和11.6%。
受旱灾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4.8%,油料作物产量减产23.3%。
表1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图3 2006-2010年粮食总产量林业稳步发展。
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27.72亿元,比上年增长8.2%。
竹笋片、五倍籽、核桃、板栗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表2 2010年主要林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畜牧业较快发展。
全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87.02亿元,比上年增长9.2%。
主要牲畜出栏数继续增长,肉类总产量达到179.12万吨,比上年增长5.6%。
表3 2010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牲畜存栏、出栏情况渔业继续保持增长。
全年水产品产量8.79万吨,比上年增长9.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
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80万公顷(16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19.53万公顷(1793万亩),比上年增长9.9%。
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730.31万千瓦,增长7.7%。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6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其中,轻工业总产值908.44亿元,增长15.9%;重工业总产值3258.15亿元,增长15.7%。
图4 2006-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主要工业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7.1%、23.9%、20.4%和17.2%。
表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长速度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水泥、磷酸铵肥、集成电路、硫酸、化肥、饮料酒分别比上年增长37.7%、25.2%、23.9%、19.8%、17.9%和17.2%。
产销衔接情况好于上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表5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56.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258.70亿元,增长44.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50.48亿元,增长33.7%。
中小工业企业发展速度快于工业总体水平。
全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68.84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38.5%,但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55.8%。
非公有制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总产值185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主营业务收入1501.30亿元,增长24.8%;利润总额102.56亿元,增长49.0%;税金总额139.47亿元,增长24.3%。
建筑业快速发展。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3.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资质内建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5727.13万平方米,增长15.6%;房屋竣工面积1349.53万平方米,增长8.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15.92万平方米,增长7.5%。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6.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99.86亿元,增长29.0%。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25.5%,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4.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9.9%。
图5 2006-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表6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快速推进。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投资589.65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公路、铁路建设投资分别完成434.58亿元和128.46亿元,增长40.6%和44.8%;用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3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用于水利管理业的投资39.26亿元,增长77.7%。
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薄弱环节投资快速增长。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中用于教育事业的投资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33.4%;用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投资21.87亿元,增长43.3%。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13.66亿元,增长19.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9.02亿元,增长15.9%。
分行业看,批发业122.69亿元,增长22.5%;零售业1206.82亿元,增长19.0%;住宿业11.68亿元,增长16.6%;餐饮业141.50亿元,增长15.2%。
表7 2010年城乡消费品市场情况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升。
受粮食、鲜菜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
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有六类上升,两类下降。
其中,食品类上升幅度最大,达7.7%。
图6 2006-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跌幅度表8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0%。
其中,进口总额12.19亿美元,增长28.5%;出口总额19.19亿美元,增长41.3%。
表9 2010年对外贸易情况图7 2006-2010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利用外资大幅增长。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7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24亿美元,增长97.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20亿美元,增长60%。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据省旅游局统计,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2913.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7%。
实现旅游总收入1061.23亿元,增长31.8%。
表10 2010年旅游业发展情况七、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
全年铁路、公路、水运共完成货物周转量867.5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3%;完成旅客周转量469.98亿人公里,增长16.8%。
民航完成货邮吞吐量6.17万吨,增长19.6%;完成旅客吞吐量627.60万人次,增长8.5%。
表11 2010年交通运输发展情况邮政电信业持续快速发展。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581.90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66.40亿元,增长24.5%;邮政业务总量15.50亿元,增长25.3%。
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大幅增长,固定电话用户有所下降。
表12 2010年邮政通信发展情况八、财政和金融财政收入继续较快增长。
全年财政总收入969.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33.89亿元,增长28.2%。
一般预算支出1640.17亿元,增长20.7%,其中,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较大。
图8 2006-2010年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表13 2010年财政收支情况注:一般预算收入即为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即为地方财政支出。
金融业稳步发展。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7363.9亿元,比年初增加1465.7亿元,同比多增304.5亿元,其中城乡储蓄存款3245.0亿元,比年初增加56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747.5亿元,比年初增加1091亿元,同比多增3.8亿元。
保险市场保持较快发展。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2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8%。
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
年末,境内上市公司19家,比上年增加2家;证券、期货投资者累计开户数51.3万户,增加7.4万户。
全年证券、期货成交金额65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5%。
表14 2010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表15 2010年保险业收付情况九、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继续发展。
全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达到29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到39.71万人,比上年增长0.5%。
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9%,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6.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5.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32.33万人,比上年增长8.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表16 2010年教育事业情况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全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