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放高利贷违法吗,可能涉及哪些犯罪
关于民间高利贷的处罚有哪些-

关于民间高利贷的处罚有哪些?目前没有处罚规定,高利贷不属于违法行为,只是超过银行同期同种贷款利率四倍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
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热门城市:邯郸律师钦州律师开封律师信阳律师揭阳律师儋州律师淮北律师新乡律师通辽律师宿州律师关于高利贷,让许多人又爱又恨,它的确在某些时候能解你的燃眉之急,但是高利贷所带来的利息却不是常人能接受的,多少人因为借贷了高利贷而导致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
当然更多的人对于民间高利贷是深恶痛绝的,那么问题来了,很多朋友都在关注民间高利贷的处罚是什么?毕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货款利率啊,那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小编给你来解答一下相关知识。
一、民间放高利贷是否会被判刑一般没有听说过谁因放高利而被判刑的。
一般而言,所谓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行为。
目前,法学界不外乎三种不同的观点。
1、借贷的利率只要超过或者变相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即构成高利贷。
如目前的规定是民间借贷利息不准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
,超过了就是高利贷,法律不予保护。
2、认为高利贷法定界限不能简单地以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参数,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民间借贷指导利率,超过指导利率上限的,即构成高利贷。
凡约定利息超过法定指导利率的,其超过部分无效,债权人对此部分无请求给付的权利。
3、高利贷就是一种超过正常利率的借贷。
至于超过多少高利贷,因无法律,实践中只能按照民法通则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对具体的借贷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再认定其是否构成高利贷。
无论分歧多少,这三种观点都不存在涉嫌犯罪的问题。
因此,个人放高利贷在刑法中没有相关刑罚条例,也就不存在判刑,但会给与一定的行政处罚。
二、放多少高利贷会被判刑中国《刑法》并没有高利贷罪的规定,即高利贷并不入罪。
高利贷算非法经营罪吗

⾼利贷算⾮法经营罪吗⾼利贷算⾮法经营罪吗?如果个⼈或单位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发放⾼利贷且情节严重的,则符合⾮法经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下⾯由店铺为⼤家就相关问题进⾏解答。
⼀、发放⾼利贷⾏为是否可能构成⾮法经营罪1、如果个⼈或单位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发放⾼利贷且情节严重的,则符合⾮法经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理由如下:2、⾸先,发放⾼利贷⾏为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
《中国⼈民银⾏办公厅关于以⾼利贷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出借资⾦⾏为法律性质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法发放贷款⾏为是指:未经⾦融监管部门批准,以营利为⽬的,向不特定的对象出借资⾦,以此牟取⾼额⾮法收⼊的⾏为”。
3、其次,发放⾼利贷⾏为属于扰乱市场秩序的⾮法经营⾏为。
放⾼利贷⾏为不同于普通民间借贷,以牟取⾼利为⽬的,逃避银⾏监管,违反了国家⾦融制度,扰乱了国家⾦融市场秩序。
4、最后,发放⾼利贷⾏为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法经营罪。
这⾥的“情节严重”主要考虑两个⽅⾯:⼀要合理地确定发放数额标准。
发放⾼利贷的数额涉及本⾦、放贷额、获利额、⾮法获利额等⽅⾯要符合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要合理地确定其他情形严重的标准。
如是否属于经常性地向不特定的单位或个⼈出借资⾦,出借款项的笔数、累计⾦额⼤⼩,持续时间长短、放贷过程中是否具有其他⾮法⾏为等等。
⼆、发放⾼利贷⾏为的司法认定(1)民间借贷包括借⼊和借出两种基本模式。
发放⾼利贷⾏为,属于民间借贷中的“借出”。
当前司法实践对发放⾼利贷这种借出⾏为,处理结果截然不同。
(2)放⾼利贷⾏为本⾝不⼊罪⽬前,司法实践中存在以下两种观点:1.放⾼利贷⾏为本⾝不具有刑事违法性。
尽管⾼利贷存在不容忽视的社会危害性,尤其容易诱发其他犯罪,但⾼利贷易诱发犯罪并不等于放⾼利贷⾏为本⾝就是犯罪,它们之间是两回事。
⽽且我国刑法除了 “⾼利转贷罪”以外,没有法律条⽂直接将放⾼利贷⾏为定性为犯罪,根据法⽆明⽂规定不为罪的罪刑法定原则,不能将放⾼利贷⾏为与犯罪等同。
民间放高利贷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活动日益频繁,其中民间放高利贷现象尤为突出。
民间放高利贷,即个人或非法金融机构以高额利息向他人出借资金的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民间放高利贷的法律后果。
一、民间放高利贷的法律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05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利息支付利息。
”这意味着,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息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然而,民间放高利贷的利息往往远超法律规定,属于非法性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由此可见,民间放高利贷的利息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部分,属于非法利息。
二、民间放高利贷的法律后果1.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民间放高利贷者若未按照约定支付合法利息,则需承担违约责任。
2. 违法所得没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若民间放高利贷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骗取借款人的财物,则可能构成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3.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非法放贷的行为,有关部门可以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
4. 侵权责任若民间放高利贷者违反合同约定,给借款人造成损失,还需承担侵权责任。
5. 信用记录受损民间放高利贷者一旦被追究法律责任,其信用记录将受到严重影响,这将对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私人放高利贷犯法吗

私人放高利贷犯法吗私人放高利贷是否违法要看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是否有超过银行同类年利率的24%和36%,但无论是哪一种,高利贷的放贷本金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尽管高利贷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没有人没听过,但是高利贷到底是什么?事实上,它是一种最原始的信用模式,产生于奴隶和封建时期。
顾名思义,高利贷是指利息特别高昂的借贷,借贷形式可以是货币本身,也可以是实物。
虽然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信用模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尽管民间个人借贷利率按照借贷双方协商来规定,但是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应当大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
凡是超过4倍的,都视为高利借贷。
但并不是所有的民间借贷模式都是高利贷,事实上,民间借贷具有一定层面的合法性。
这个限度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法规,在银行同类贷款4倍以内的利率,是收到法律保护的。
如果这种情况下有一方违约,借贷双方是能够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
那么私人放高利贷到底是否属于违法行为呢,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不仅如此,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明确表示:借贷双方说好的利率不超过年利率24%。
只要贷款方和借款方是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法律就给予保护;然而如果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的36%,超出部分无效。
综上所述,私人放高利贷是否违法不是意见非黑即白的事情:放贷的本金是受到保护的,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24%的利息也是有效的,然而超出36%的部分就不受法律保护了。
即使如此,一旦私人放高利贷触及了刑法,也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
对于私人放高利贷的超出部分。
可能设计的犯罪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高利转贷罪,也就是说以转贷牟利为目的违反国家法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他人,并且该行为涉及较大金额。
高利贷立案标准是什么

⾼利贷⽴案标准是什么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利贷不是刑事犯罪,⽽是违法⾏为。
因⾼利贷产⽣民事纠纷的,⼈民法院⽴案的标准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等。
关于⾼利贷⽴案标准是什么的问题,下⾯由店铺⼩编为你详细解答。
⼀、⾼利贷⽴案标准是什么1、⾼利贷不是刑事犯罪,⽽是违法⾏为。
2、因⾼利贷产⽣民事纠纷的,⼈民法院⽴案的标准如下:(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民法院管辖。
3、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百⼆⼗⼆条⼆、民间借贷纠纷中该怎样举证借款纠纷的举证要求如下:1、证明民事法律关系据以发⽣、变更、消灭等事实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书(借条、⽋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2、确定债权债务数额的证据;3、证明当事⼈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份证、户⼝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等材料的复印件;事业单位应提交事业法⼈代码证;银⾏、⾮银⾏⾦融机构作为原告的,还须提供其⾦融许可证。
证明被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营业执照、⾝份证、护照等证据的复印件;被告为在⼯商⾏政管理局登记成⽴的企业的,应提交其近期⼯商登记单,被告名称有变更的,还应提供变更登记单;4、⽀持其主张的法律依据;5、其他应当由当事⼈举证的证据。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利贷不是刑事犯罪,⽽是违法⾏为。
因⾼利贷产⽣民事纠纷的,⼈民法院⽴案的标准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按钮咨询,或者到店铺咨询专业律师。
高利贷罪立案标准

高利贷罪立案标准高利贷是指利率远高于法定利率的贷款行为,通常以非法手段向借款人收取高额利息。
高利贷不仅侵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秩序,因此,相关部门对高利贷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立案标准。
首先,高利贷罪立案标准包括利率超过法定利率的限制。
根据我国《利息法》规定,个人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24%,如果超过这一限制,就属于高利贷行为。
因此,对于涉嫌高利贷的案件,检察机关会对其所涉及的利率进行严格审查,一旦确认超过法定利率,就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高利贷罪立案标准还包括违法催收行为。
除了高额利息外,高利贷还常常伴随着威胁、恐吓、侮辱、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违法催收手段。
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借款人的人身权利,也构成了刑事犯罪行为。
因此,对于涉嫌高利贷的案件,检察机关会对其催收手段进行全面调查,一旦发现违法行为,也可以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高利贷罪立案标准还包括借款人的主观恶意。
在一些高利贷案件中,借款人也存在着一定的过错,例如虚报财产状况、故意拖欠还款等行为。
因此,检察机关在立案时也会对借款人的主观恶意进行审查,一旦确认借款人存在主观恶意,也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法律追究。
总的来说,高利贷罪立案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需要对涉嫌高利贷的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从利率、催收手段、借款人主观恶意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查,才能最终确定是否构成高利贷罪。
同时,对于高利贷行为,我们也呼吁广大借款人要增强风险意识,不轻信高额利息的诱惑,避免陷入高利贷的泥沼。
对于从事高利贷行为的人,相关部门也将加大打击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个人放高利贷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日益繁荣,民间借贷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
然而,在民间借贷中,个人放高利贷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侵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规范个人放高利贷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个人放高利贷的相关规定,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二、个人放高利贷的定义个人放高利贷,是指个人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目的,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从事借贷活动。
这种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 违法性:个人放高利贷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属于非法行为。
2. 利率过高:高利贷的利率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严重侵害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3. 交易隐蔽:个人放高利贷往往采用口头协议、私下交易等方式,难以监管。
4. 风险较大:高利贷的借款人往往信用状况较差,风险较高。
三、个人放高利贷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成立。
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明确了非法集资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回报;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总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造成借款人经济损失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
私人放贷是不是违法行为

私人放贷是不是违法行为个人放高利贷是违法的吗一、个人放高利贷是违法的吗1、个人放高利贷违法。
2、如果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还构成高利转贷罪。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放高利贷的钱收不回来可以起诉吗1、可以。
本金保护,利息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的部分不予保护。
2、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法律不保护的是高利贷之中法定利息原则之外的利息,因此,债权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本金肯定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关于利息,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年利率超过本金百分之36的,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3、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4、债务应当偿还,暂时无能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人民法院判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而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5、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对于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约定了支付利息的,不得违背国家关于贷款利率的限制规定。
6、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百分之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超出百分之36,超出部分无效,借款人请求返还超出部分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私人放贷是不是违法行为一、私人放贷是不是违法行为民间借贷包括私人放贷都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典》的约束和保护。
但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一款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同时根据较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较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民间放高利贷是合法的吗

民间放高利贷是合法的吗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根据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因此,民间借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
民间借贷主要是私人间的借贷,但由于这种借贷放贷的速度快,因此也有不少急需用钱的人选择。
但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有的人就通过民间放高利贷,那在我国民间放高利贷的行为是合法的吗?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民间放高利贷是合法的吗高利贷属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
但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因此,民间借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
也就是说,非法的高利贷借款契约不受法律保护,契约很可能在法庭会被宣告无效。
二、民间借贷利息多高时算高利贷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
或叫大耳窿、地下钱庄,这些现今称为“放数”的放债人,向“高利贷”借钱,一般毋须抵押,甚至毋须立下字据。
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
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在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间房贷都是利息很高的。
《民法通则》规定,利息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
假设银行个人贷款利率是6个月至一年期为6.12%,1-3年期年利率为6.30%。
即:凡月利率高于1.5%的均界定为高利贷。
三、高利贷合同是否有效民间借款合同可以是无偿的,也可以是有偿的。
如果合同是有偿的,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应就利率的高低作出约定。
违法放贷罪立案标准

违法放贷罪立案标准违法放贷罪是指以非法手段向他人放贷并获取高额利息,严重侵害借款人合法权益,破坏金融秩序,危害社会稳定。
为了规范司法实践,有效打击违法放贷行为,我国对违法放贷罪的立案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放贷行为的主体。
违法放贷罪的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
个人放贷行为指个人以非法手段向他人放贷获取高额利息;组织放贷行为指以非法手段向他人放贷获取高额利息的组织或者团体。
二、放贷行为的方式。
违法放贷罪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高利放贷、暴力催收、虚假宣传等手段。
其中,高利放贷是指放贷人向借款人提供高额贷款并收取高额利息,超出法定利率的放贷行为;暴力催收是指放贷人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向借款人催收债务;虚假宣传是指放贷人通过虚假宣传手段吸引借款人进行借贷行为。
三、放贷行为的数额。
对于违法放贷罪的立案标准,我国规定了放贷行为的数额标准。
一般情况下,放贷数额超过法定利率的三倍以上即可构成违法放贷罪。
但对于严重侵害借款人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放贷行为,即使数额未达到法定利率的三倍,也可以构成违法放贷罪。
四、放贷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违法放贷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借款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和对金融秩序的破坏。
借款人因高额利息无法偿还贷款,造成个人经济困难甚至家庭破裂,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同时,违法放贷行为也会扰乱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五、立案标准的适用原则。
在适用违法放贷罪立案标准时,需要遵循依法严格、公正公平的原则。
对于放贷行为的主体、方式、数额以及社会危害性,应当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确保立案标准的适用符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职权或者违法操作。
综上所述,违法放贷罪的立案标准是司法机关依法打击违法放贷行为,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的重要依据。
司法机关在适用立案标准时,应当严格依法,确保司法公正,有效打击违法放贷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个人放高利贷违法吗,可能涉及哪些犯罪

Without saliva and sweat, there would be no tears of succes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个人放高利贷违法吗,可能涉及哪些犯罪违法,高利贷本身属于民法问题,但是如果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则就构成了高利转贷罪。
此时高利放贷就由民事问题上升为刑事责任。
一、私人放高利贷是否违法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年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24%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36%则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私人放高利贷触犯了刑法,还会受到相关的刑事处罚。
二、私人放高利贷会涉及哪些犯罪私人放高利贷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高利转贷罪。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等借款人。
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民间高利贷行为的刑法评析

民间高利贷行为的刑法评析高利贷行为是指借用资金获取高额利息的行为。
在民间,高利贷往往是一种非正当手段,常常伴随着暴力威胁、恐吓、讹诈等行为,对借贷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我国的刑法对高利贷行为给出了相应的规定。
本文将从刑法的角度对高利贷行为进行评析。
一、高利贷行为的构成要件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高利贷行为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以牟取不当利益为目的,实施放贷行为。
2.利率显著高于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
3.使用敲诈、恐吓等手段使借款人还清本息。
根据上述规定,高利贷行为的构成共有三个要件:故意为非法目的放贷、利率显著高于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使用暴力手段逼迫借款人还款。
这三个要件缺一不可,否则无法认定涉案行为为高利贷。
二、高利贷行为的法律后果如果高利贷行为被认定构成,那么就应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高利贷行为的惩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最严重的情况是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迫他人上交财物或者提供其他不合法利益的行为,最高可判处死刑。
如果高利贷人使用暴力手段威胁借款人还款,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应按照该罪的规定予以追究。
2.第二种情况是“非法高利贷”罪。
如果以营利为目的,以利息和其他费用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借阅资金,并且利息或者费用的合计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罪”,最高可判处5年有期徒刑。
3.第三种情况是诈骗罪。
如果高利贷人在借贷行为中对借款人进行欺骗并达到诈骗标准,应当认定为诈骗犯罪。
三、高利贷行为的危害高利贷行为具有以下危害:1.强制借款人偿还本息。
高利贷人靠暴力威胁借款人,使得借款人迫不得已还款,其实质是一种违法勒索行为。
2.加剧贫富差距。
高利贷人通过剥削弱者获取巨额财富,而借款人则因高额利息还款困难而导致财产灭失,增加了阶级、财富等方面的差距。
3.损害金融秩序。
由于高利贷的存在,会吸引一些人从银行转向非法借贷,从而破坏了金融秩序,给社会治理带来极大困难。
违法放贷罪立案标准

违法放贷罪立案标准
违法放贷是指以高额利息向借款人放贷,超过法定利率,或者以其他手段强迫借款人还款,侵犯借款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违法放贷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情形下可以立案追究违法放贷罪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加以解析。
首先,违法放贷行为必须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利用高利贷敛财、强迫交易等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违法放贷罪。
因此,对于放贷人的行为,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证据收集,确保其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件。
其次,违法放贷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法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向借款人放贷超过法定利率四倍以上的,或者采取其他严重侵害借款人合法权益手段的,构成违法放贷罪。
因此,对于放贷人的行为,需要进行严格的量化标准,确保其行为达到法定标准。
再次,违法放贷行为需要有被害人的申诉或举报。
在立案追究违法放贷罪时,需要有被害人的申诉或举报作为案件的重要依据。
被害人的申诉或举报可以提供违法放贷行为的具体情节和证据,有利于案件的侦查和审理。
最后,违法放贷行为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在立案追究违法放贷罪时,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借款合同、还款记录、银行流水等相关证据,以确保案件的证据充分、确凿。
综上所述,违法放贷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构成犯罪、达到法定标准、有被害人的申诉或举报以及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只有在以上条件齐备的情况下,才能依法立案追究违法放贷罪。
对于违法放贷行为,司法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放高利贷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高利贷,顾名思义,是指贷款利率远高于法定利率的借贷行为。
在我国,放高利贷是一种非法的金融活动,不仅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关于放高利贷的法律规定,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法律知识。
二、放高利贷的定义及特点1. 定义放高利贷,是指贷款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四倍(含本数)计算利息的方式,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行为。
2. 特点(1)利率远高于法定利率:放高利贷的利率通常远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甚至更高。
(2)隐蔽性强:放高利贷往往采取私下交易的方式,不易被发现。
(3)风险高:由于利率过高,借款人难以承受,容易导致债务违约,引发纠纷。
三、放高利贷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数额归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制定贷款利率,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贷款利率。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标准。
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个人做高利贷犯法吗 私人放高利贷会犯哪些罪

个人做高利贷犯法吗私人放高利贷会犯哪些罪1、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2、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做高利贷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放高利贷,因为在这个借贷关系中双方约定的利息是很高的,于是现在也有不少人是会拿着自己的钱去放高利贷,然后收取高额的利息。
但是在我国,个人做高利贷犯法吗?这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地方,下文中小编就来为你做详细介绍吧。
▲一、个人做高利贷犯法吗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24%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36%则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私人放高利贷触犯了刑法,还会受到相关的刑事处罚。
▲二、私人放高利贷会犯哪些罪放高利贷严重的会涉嫌高利转贷罪。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对于高利转贷罪的追诉标准,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2、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
违法放高利贷行为的法律责任

违法放高利贷行为的法律责任高利贷是指放贷人以过高的利息收取金额远远超过正常市场利率的贷款行为。
违法放高利贷行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遍问题,给借款者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风险。
为了保护借款人的权益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打击违法放高利贷行为。
在我国,违法放高利贷行为主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范。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违法放高利贷行为可以被定罪处刑为非法经营罪或者滥用职权罪,具体根据行为人的违法程度以及对借款人造成的伤害程度来进行判断。
非法经营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或者应知所贷提供者的违法来源,非法放贷的行为。
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经营行为、知道提供者的违法来源以及给他人贷款。
根据目前的判例和法律解释,高利贷常常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的行为,如果相关行为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或者导致借款人破产、生活陷入困境的,行为人将面临刑罚的追责。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权收受他人财物或者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具备国家公务员身份、在职期间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以及滥用职权给国家、集体或者个人造成损失。
如果在金融监管部门、银行等相关单位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放高利贷,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刑事责任外,违法放高利贷行为的行为人还可能面临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的《合同法》规定,高利贷属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合同,因此借款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确认合同的无效。
借款人还可以要求返还已支付的高利息,并有权要求放贷人承担相应的债权关系。
此外,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对违法放高利贷行为也非常重视,将加大对这类行为的打击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金融监管部门有权对违法高利贷行为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吊销相关经营许可证等。
金融监管部门还可以与公安部门、法院等机关进行合作,对涉及违法放高利贷的行为人进行综合治理。
根据规定放高利贷构成什么罪? 放高利贷

根据规定放高利贷构成什么罪?放高利贷一、放高利贷属于合法吗,放高利贷的后果有哪些一、放高利贷属于合法吗民间借贷包括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和违法的高利贷行为。
如果民间借贷的当事人约定的利息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就属于高利贷,对高出的部分利息法律不予保护。
也就是说,私人放高利贷既不是犯罪行为,也不是合法的民间借贷。
二、放高利贷的后果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
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其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高利贷是不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要严厉打击,可知是违法的。
较后,刑法中没有关于高利贷的罪名,只是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有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放高利贷是否属于犯罪1、在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4、高利贷行为极易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诈骗等其它刑事犯罪;5、民间中介机构和个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高息放贷的属民间借贷行为,如发生借贷纠纷,属民事调整范畴。
二、根据规定放高利贷构成什么罪?一、根据规定放高利贷构成什么罪?1、放高利贷可能会被认定为涉嫌犯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以及集资诈骗罪等的罪名。
(1)在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
高利贷量刑标准

高利贷量刑标准
高利贷是指利率超过法定利率的贷款行为。
高利贷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导致借款人陷入债务的泥沼无法自拔。
因此,对于高利贷行为,法律应当给予严厉的惩罚,以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对于个人从事高利贷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利用高利贷敛财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对于个人非法放贷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刑法规定的“非法经营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
其次,对于非法组织或者团伙从事高利贷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刑法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对于非法组织或者团伙利用高利贷敛财的,情节严重的,也可以构成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此外,对于金融机构或者其他经营性机构从事高利贷行为的,
应当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根据《中国人民银
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金融机构从事高利贷
行为的,将受到罚款、责令整改、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同时,金融机构的高管和相关人员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综上所述,针对高利贷行为,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了一系列
的刑事和行政法律责任体系。
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高利贷行为的违
法性质,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
对于高利贷行为,不管是个人、组织还是金融机构,都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希望借此能够有效
遏制高利贷行为的蔓延,保护广大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民间高利贷违法吗(个人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

民间高利贷违法吗(个人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高利贷顾名思义就是在借贷关系中,约定的还款利息较高,高出国家对正常的民间借贷规定为合法并且在司法实践中支持的标准。
这种情况下,借款利息不仅高出银行的利率,也高出政府对于民间借贷指导性标准。
但是,高利贷毕竟是民事行为,不必然因为违法而导致犯罪行为。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50年代曾经复函给地方法院,对于城市中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如果利息确实高于国家规定的利息,但是,没有其他违法情况的,视为合法。
原文:“只要是双方自愿,无其他非法情况,似亦不宜干涉。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于高利贷作出了规定:“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法定贷款利率为5.85%,如把3倍作为认定标准,则年利率超过17.55%的,应被认定为高利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农村信用社可在一年期法定贷款利率(5.85%)的基础上最高上浮50%,农村信用社实际执行的最高贷款利率为8.775%。
这样,高利贷认定标准等于农村信用社实际执行的最高贷款利率的2倍。
考虑到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高利贷利率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差距会逐步缩小。
因此,从4倍降至3倍是适度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打击违法放贷、地下钱庄等规定。
也就是违法的发放贷款并且获取高额利息,显然是违法的。
并且,界定了民间因为个人生活、生产而借贷应是个人之间因生产、生活需要的一种资金调剂行为,即个人以其本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出借给另一特定的个人,目的是帮助解决借入人一时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借人为此获取一定利息回报,但出借人并不将此借款获取利息作为经常性的牟利手段。
如果借款利率超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但行为性质仍为民间个人借贷。
那么什么属于违法的高利贷?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的非法发放贷款并获取高利息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什么叫高利贷违法

什么叫高利贷违法高利贷违法是指个人或单位以非法放贷方式获取高额利息,在借贷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个人非法放贷罪是指个人以非法放贷方式进行借贷活动,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责任。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利贷违法以及个人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
高利贷违法的基本情况:1.利率超过法定限度:根据相关法规,利率的上限是法定利率的4倍,具体利率上限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
2.经营不合法:高利贷经营不属于合法的金融业务范畴,没有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许可证或注册登记,违反了金融监管管理规定。
3.欺诈行为:高利贷经营方以虚假宣传、隐瞒重要事实等方式欺骗借款人,迫使其进行高额借贷,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4.威胁恐吓行为:高利贷经营方通过暴力、威胁、讹诈等手段迫使借款人偿还借款本息,侵犯了借款人的人身权益。
个人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个人非法放贷罪是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一种犯罪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办理个人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批复》(批复),个人非法放贷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借贷金额较大:借款数额在2万元人民币以上;2.利率明显高于市场利率:利率超过年化36%或月化3%的市场利率标准,且必须具有额定罪成分的高利率放贷行为;3.经营高利贷有组织化:不仅仅是个体放贷的行为,而是有组织、有一定规模的高利贷业务;4.实施高利贷行为满足多个被告的立案条件:多个被告实施个人非法放贷行为,且符合立案条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根据批复,个人非法放贷罪的立案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社会背景来决定的。
判定个人非法放贷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体现在借贷数额、利率和组织化程度,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当地法院和检察院的实际操作进行综合判断。
总结起来,高利贷违法是指非法放贷方式获取高额利息,个人非法放贷罪是指个人以非法放贷方式进行借贷活动,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根据具体情况,高利贷违法和个人非法放贷罪都可能触犯金融法规、民法和刑法等相关法律,需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放高利贷违法吗,可能涉及哪些犯
罪
热门城市:云浮律师梅州律师吉首律师攀枝花律师汕尾律师深圳律师德阳律师阳江律师汕头律师
高利贷与一般贷款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利贷的还贷利率很高,可能是银行贷款的很多倍,但由于高利贷一般能直接借贷很高数目的款项,不像银行有信用限制,有些人急用钱时会选择这样的方式。
那么,▲个人放高利贷违法吗?网站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
高利贷本身属于民法问题,但是如果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则就构成了高利转贷罪。
此时高利放贷就由民事问题上升为刑事责任。
▲一、私人放高利贷是否违法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
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24%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36%则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私人放高利贷触犯了刑法,还会受到相关的刑事处罚。
▲二、私人放高利贷会涉及哪些犯罪
私人放高利贷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高利转贷罪。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等借款人。
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自然人犯本条所定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条所定之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于高利转贷罪的追诉标准,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所以▲个人放高利贷违法吗?面对这个问题,按照法律
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如果私人放高利贷触犯高利转贷罪,还会负刑事责任,具体情况还要根据违法涉嫌的金额数目具体衡量。
以上内容由网站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