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进化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木兰科植物;
活动要求:详细记载每一种植物的分布地点、同学
们一起讨论和总结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对校园内木 兰科植物的布局提出自己的意见。

樟目Laurales
Amborellaceae Trimeniaceae Monimiaceae Calycanthaceae 蜡梅科 Idiospermaceae Lauraceae 樟科 Hernandiaceae 莲叶桐科
教学设计
1.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出木兰科的特征,分布、 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分类地位等内 容的位置(5分钟)

2. 观看木兰科植物的图片

3. 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木兰科花图式

难点:花的各部分相对位置的确定

木兰科(Magnoliaceae)
特征 1、植株:木本,具香气 2、叶:单叶互生,托叶大,早落,具托叶环 3、花:花大,花被。雌雄蕊螺旋排列花托上 4、果:蓇葖果 5、分布:热带亚热带亚洲,我国约130种。少

教学设计
1.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出樟科的特征,分布、花 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分类地位等内容 的位置(5分钟)

2.观看樟科植物的图片 。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樟科花图式。

樟科( Lauraceae)
特征: 1、木本,常绿或落叶 2、单叶互生,革质,全缘,三出脉,具油细
为什么被子植物的数量会如此之多? 为什么被子植物有广泛的适应性?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特征
1 具有真正的花 2 具雌蕊 3 具有双受精现象 4 孢子体高度发达 5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1.分类的必要性 2.分类原则的困难 3.进化与原始性状的相对性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目录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的特征被子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恩格勒系统分科目录被子植物的起源经济利用[编辑本段]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bèizǐzhíwù)是种子植物的一种。

被子植物或显花植物是演化阶段最後出现的植物种类。

它们首先出现在白垩记早期,在白垩纪晚期占据了世界上植物界的大部分。

被子植物的种子藏在富含营养的果实中,提供了生命发展很好的环境。

受精作用可由风当传媒,大部分则是由昆虫或其他动物传导,使得显花植物能广为散布。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被子植物能有如此众多的种类,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下面我们列举的被子植物的五个进化特征,是与裸子植物相比较而得出的,至于能产生种子、精子靠花粉管传送、有胚乳等种子植物共有的特征,在此就不赘述了。

亦称显花植物。

现代植物中最大的类群,种类数目(约250,000种以上)和个体数目都占优势,构成当今地球表面的优势植被。

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早期的分类是把被子植物列为种子植物门下的一纲,後提升为被子植物门,最近列为木兰门(Magnoliophyta)。

被子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住所、衣料、药品和花卉,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如禾谷类(特别是稻、小麦和玉蜀黍)、甘蔗、马铃薯、块茎蔬菜和果品。

被子植物的习性、形态和大小差别很大,从极微小的青浮草到巨大的乔木桉树。

大多数直立生长,但也有缠绕、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机械支持而生长的。

多含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

有几个科的植物是肉食的,如茅膏菜属(Drose ra)植物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物。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讨论:1.鸦片被利用的历史 2.如何拒绝毒品?
木兰亚纲总结
1

特征
常下位花,花被多离生,花 萼与花瓣常不分化;雄蕊多数向 心发育,常呈片状或带状;雌蕊 群心皮离生,胚珠多具双珠被及 厚珠心。种子常具胚乳和小胚。 本亚纲共有8目、39科、12000 余种。
演化 木兰目——樟目:花部定数、排列、花 丝分化、心皮离合; 木兰目——毛茛目: 木本-草本、离生心皮; 木兰目——胡椒目:出现管胞 木兰目——睡莲目:多心皮,向水生方 向发展的类群。 木兰目——罂粟目:多心皮,出现侧膜 胎座类型。 讨论: 在木兰亚纲中,哪个类群最原始?
3 经济用途 观赏——含笑、荷花玉兰、玉兰、鹅掌楸、 白兰花等 药用——辛夷花蕾(散风寒等);厚朴树皮、 根皮和花(治消化不良等); 香料——白兰花、含笑花 4 国家保护种类 鹅掌楸(二级)、 厚朴(二级) 凹叶厚朴 (二级)等
课外活动

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云南师范大学校园
木兰科植物;

活动要求:详细记载每一种植物的分布地点、同学
2
们一起讨论和总结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对校园内木
兰科植物的布局提出自己的意见。

樟目Laurales



Amborellaceae Trimeniaceae Monimiaceae Calycanthaceae 蜡梅科 Idiospermaceae Lauraceae 樟科 Hernandiaceae 莲叶桐科

经济用途 药用——樟的枝叶(樟脑和樟脑 油)、肉桂的树皮(桂皮油) 观赏——樟 木材——楠木、樟 蜜源植物——香叶树、白楠等 4 国家保护种类 楠木(二级)、樟(二级)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进化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进化

5、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主要学说
• 恩格勒学派: 被子植物花和裸子植物球穗花一致 每个雄蕊相当于1个极端退化的雄花 每个心皮相当于1个极端退化的雌花 被子植物来自于裸子植物的弯柄麻黄
• 毛茛学派: 被子植物的花是一个简单的孢子叶球 由本内铁树具两性孢子叶的球穗花进化而来
维管植物的系统发育3单子叶植物的起源?水生莼菜类起源?由具单沟花粉的双子叶植物莼菜科已经灭绝的原始类群泽泻目其它分枝?陆生毛茛类起源?双子叶最原始的草本群毛茛目单子叶具离生心皮的原始类群花蔺科泽泻科眼子菜科4被子植物的发源地?高纬度起源北极起源?中低纬度起源热带亚热带起源5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主要学说?恩格勒学派
维 管 植 物 的 系 统 发 育
3、单子叶植物的起源
• 水生莼菜类起源 由具单沟花粉的双子叶植物—莼菜科已 经灭绝的原始类群→泽泻目→其它分枝
• 陆生毛茛类起源 双子叶最原始的草本群—毛茛目→单子 叶具离生心皮的原始类群—花蔺科、泽 泻科、眼子菜科
4、被子植物的发源地
• 高纬度起源——北极起源 • 中、低纬度起源——热带、亚热带起源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发展
1. 被子植物发生的地质时期
➢ 被子植物爆发式地出现于白垩纪 ➢ 被子植物的最早化石——喙柱始木兰 ➢ 最早的果实化石——加州洞核 ➢ 我国学者最近在白垩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了被子
植物最早的果实化石——辽宁早的被子植物果实化石——加州洞核
2. 被子植物可能的祖先
①本内铁树
• 孢子叶球常两性,稀单性 • 种子无胚乳,仅具两个肉质的子叶 • 次生木质部构造相似
②种子蕨
• 由种子蕨通过幼态成熟的途径演化而来 • 幼态成熟: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处
于早期发育阶段就进入成熟期,成年阶 段在生活周期中消失,其结果就是后代 的成年结构相似于祖先的幼年。

被子植物和植物的演化

被子植物和植物的演化
被子植物和植物的演 化
目录
•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 植物的演化历程 • 被子植物与植物演化的关系 • 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 被子植物的未来演化趋势
01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被子植物的起源
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
被子植物最早出现在约1.3亿年前的早 白垩纪,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开花植 物。
被子植物的起源环境
被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演化
被子植物具有多种适应陆地环境的方式,如光合作用、蒸腾 作用、繁殖方式等,这些适应性演化使得被子植物能够在不 同的生境中生存和繁衍。
被子植物的演化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物种和生态类型,形 成了多种多样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对地球表面的生态平 衡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被子植物与其他植物的关系
蕨类植物
随着陆地面积的扩大,一些藻类 植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进化为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的演化
石松植物
蕨类植物进一步演化,出现了石松植物,如木贼和蕨麻。
真蕨植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石松植物进化为真蕨植物,如蕨菜和 蕨麻。
裸子植物的演化
苏铁植物
裸子植物最早的代表是苏铁植物,如 美洲苏铁和非洲苏铁。
银杏植物
被子植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中药材
许多被子植物被用作中药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西药原料
一些被子植物的提取物可用于生产西药,如紫杉 醇等抗癌药物。
美容护肤品
某些被子植物的提取物被用于制作美容护肤品, 如芦荟、玫瑰等。
05
被子植物的未来演化趋势
全球气候变化对被子植物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被子植物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被子植物分布范围的变化,一些物种可能被迫迁移到更 适宜的生存环境。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目录[隐藏]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的特征被子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恩格勒系统分科目录被子植物的起源经济利用[编辑本段]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bèizǐzhíwù)是种子植物的一种。

被子植物或显花植物是演化阶段最後出现的植物种类。

它们首先出现在白垩纪早期,在白垩纪晚期占据了世界上植物界的大部分。

被子植物的种子藏在富含营养的果实中,提供了生命发展很好的环境。

受精作用可由风当传媒,大部分则是由昆虫或其他动物传导,使得显花植物能广为散布。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被子植物能有如此众多的种类,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下面我们列举的被子植物的五个进化特征,是与裸子植物相比较而得出的,至于能产生种子、精子靠花粉管传送、有胚乳等种子植物共有的特征,在此就不赘述了。

被子植物亦称显花植物。

现代植物中最大的类群,种类数目(约250,000种以上)和个体数目都占优势,构成当今地球表面的优势植被。

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早期的分类是把被子植物列为种子植物门下的一纲,後提升为被子植物门,最近列为木兰门(Magnoliophyta)。

被子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住所、衣料、药品和花卉,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如禾谷类(特别是稻、小麦和玉蜀黍)、甘蔗、马铃薯、块茎蔬菜和果品。

被子植物的习性、形态和大小差别很大,从极微小的青浮草到巨大的乔木桉树。

大多数直立生长,但也有缠绕、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机械支持而生长的。

多含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

14植物的进化与系统发育

14植物的进化与系统发育

生物进化的历史进程
➢前寒武纪—— 34亿年前:单细胞原核生物 20亿年前:单细胞真核藻类 8亿年前: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藻类、 蕨类植物
奥陶纪和志留纪:植物由水生 到陆生的进化
泥盆纪:裸蕨植物时代
石炭纪:蕨类植物时代
二叠纪:裸子植物繁茂
生物进化的历史进程
➢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 三叠纪:
第二节 植物进化的趋势和进化方式
• 上升式进化:结构与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的 进化方式
➢细胞结构:原核→真核,原核→间核→真核 ➢形态结构: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多细胞体;
无分化→有分化,简单分化→复杂分化;原植体 →拟茎叶体→根茎叶植物体;无维管组织→有维 管组织
➢生殖器官:单细胞结构→多细胞结构→具不育细 胞层的多细胞结构,无花→无花被花→具花被花
➢最古老的陆生维管植物——裸蕨,发现于4亿年 前的志留纪晚期
➢泥盆纪早、中期,发现莱尼蕨、裸蕨、霍尼蕨及 工蕨等,此段时间称为裸蕨植物时代(P446-447:裸蕨在当
时地球繁盛的三个原因)
➢多数学者认为裸蕨很可能起源于绿藻 ➢裸蕨植物分3条进化路线进化出蕨类植物: 1、石松类:如刺石松、星木、鳞木、封印木等
• 起源于裸蕨:
1 裸蕨中角蕨属(Hornea)和莱尼蕨属(Rhynia)无真正的叶与根,
只有茎生假根;
2 角苔属具有类似输导组织的厚壁细胞,蕨类植物也有输导组织 退化的现象;
3 主张配子体占优势的苔藓植物是由孢子体占优势的蕨类植物演 变而来的,是孢子体逐渐退化,配子体进一步复杂化的结果。
4 证据是裸蕨出现于志留纪,苔藓植物发现于中泥盆纪,从地质 年代上看,苔藓植物比蕨类植物晚出现数千万年。它是植物演化 中的一个盲枝。

被子植物起源与发展

被子植物起源与发展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目录被子植物概述 (3)被子植物的起源 (3)被子植物可能的祖先 (3)多元论 (3)单元论 (3)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 (4)被子植物的起源地点 (5)1.高纬度起源说(北极起源说) (5)2.低纬度热带起源说 (5)3.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假说 (5)4.被子植物的华夏植物区系起源说 (5)被子植物的演化 (6)被子植物演化假说 (6)假花学说 (6)真花学说 (6)被子植物的演化发展 (6)被子植物的演化趋势 (8)被子植物现存类群的进化趋势 (8)被子植物输导系统的进化趋势 (8)被子植物的叶、花、果实、种子和染色体的进化趋势 (8)被子植物概述被子植物(Angiosperm)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是地球上最完善、出现得最晚的植物,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3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除细菌和致病的真菌外,被子植物直接关系着今天地球上人类的生存。

被子植物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作物,这些是供给人类生存的基本食物。

建筑木材、药材和纤维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被子植物的起源被子植物可能的祖先被子植物的属种十分庞杂,形态变化很大,分布极广,粗看起来,确实难用统一的特征将所有的被子植物归成一类。

因此,对被子植物的祖先存在不同的假说,有多元论和单元论两种起源说。

多元论多元论认为被子植物来自许多不相亲近的群类,彼此是平行发展的。

胡先骕、米塞(Meeuse)、恩格勒(Engler)和兰姆(Lam)等人是多元论的代表。

我国的分类学家胡先骕1950年发表了一个被子植物多元起源的系统,也是我国学者发表的被子植物的唯一系统。

单元论单元论是当前多数植物学家主张的被子植物起源说。

主要依据是被子植物有许多独特和高度特化的性状,如雄蕊都有四个孢子(花粉)囊和特有的药室内层;大孢子叶(心皮)和柱头的存在;雌雄蕊在花轴排列的位置固定不变;双受精现象和三倍体胚乳;以及筛管和伴胞的存在。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被子植物纲+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被子植物纲+

含羞草科 合欢
头状花序
花丝下部接合
雌蕊
花冠镊合状排列
花冠 花萼
美洲合欢 (美蕊花)
金合欢
台湾相思树
银合欢
苏木科(云实科) Caesalpiniaceae
↑;K(5);C5;A5,10;G1:1:5-∞
识别特征:多为木本,叶多为1-2回偶数 羽状复叶,稀单叶,托叶多不存在,花 两侧对称;假蝶形花冠,花瓣上升覆瓦 状排列;雄蕊常10,分离;荚果。 分类及代表:150属2200种,我国20属 100余种
(一)木兰科 Magnoliaceae
* P6-15A ∞ G∞:1:1-∞
识别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全缘,具环状托
叶痕。花单生,大而美丽,花被不分化,雌雄 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柱状花托上,聚合蓇葖 果。
代表属种
木兰属 Magnolia 花顶生,无雌蕊柄。子房
每室2胚珠。
含笑属 Michelia 花腋生,具雌蕊柄。 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 叶片马褂状,聚合
包菜)
花椰菜 Brassica oleracea Linn. var. botrytis Linn.
西兰花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italica Plenck
羽衣甘蓝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C. f. tricolor
擘蓝 Brassica caulrapa Pasq.
舌状花亚科 都有白色乳汁
莴笋全舌状花
油麦菜全舌状花 生菜全舌状花
菊科(Copositae)
识别要点:
头状花序;聚药雄蕊。合瓣花冠多型,有管状 、舌状、假舌状、二唇形、轮状等;花萼常变 为冠毛、刺状及鳞片等,聚药雄蕊;下位子房 ;瘦果顶端常有冠毛或鳞片。 本科常分为二个亚科: 管状花亚科(Tubulifrorae)体不具乳汁,管 状花,或边缘具舌状花 如,泥胡菜 舌状花亚科(Liguliflorae)体具乳汁,全舌 状花如,莴苣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于系统演化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于系统演化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于系统演化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
• (一)起源的时间
• (二)发源地
三、可能的祖先
• 关于被子植物起源可能的祖先,存在着不 同的假说,有多元起源说、二元起源说和 单元起源说。
• 1.多元论(Pleiophyletic Theory),认为被子植物 来自许多不相亲近的类群,彼此是平行发展的。 如维兰德(G.R.Wieland,1929)、胡先骕(1950年)、 米塞(Meeuse)等人。 2.二元论(Diphylefic Theory),认为被子植物 来自两个不同的祖先类群,二者不存在直接关系, 而是平行发展的。如兰姆(Lam)、恩格勒 (A.Engler)等人。 3.单元论(Monophylefic Theory),认为被子 植物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如哈钦松 (J.Hutchinson)、塔赫他间(Takhtajan)、柯朗奎斯 特(Cronquist)以及Judd等现代多数植物分类学家。
真花说(Euanthium Theory)
• 另一派称毛茛学派,认为被子植物的花, 是由已绝灭的原始裸子植物的两性孢子叶 球(两性花)演化而来;本内苏铁目(或种子 蕨等)的两性孢子叶球主轴的顶端演化为花 托,生于伸长主轴上的大孢子叶演化为雌 蕊,其下的小孢子叶演化为雄蕊,下部的 苞片演化为花被;具有多心皮类(尤其是木 兰目)的植物是现代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 这种理论,称为真花说(Euanthium Theory)。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四、单子叶植物的起源
二、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分类系统
• 长久以来,植物分类学家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态学 特性等多方面的特征,将植物分成许多不同等级的类群。 自进化论问世以后,不少分类学家结合古植物学上的证据, 试图探究各植物类群的起源、发生、进化途径、系统演化 过程,以及彼此间的亲缘关系,提出了植物分类系统。由 于被子植物种类繁多,古老的原始类型和中间类型已大部 分绝灭,而化石资料还不丰富,考证不足,因此,要建立 一个反映被子植物真实演化过程的分类系统,还非常困难。 一百年来,分类学家们根据被子植物形态演化的趋势,结 合古植物学和其它现有资料,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学教学大纲

植物分类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下册)(植物分类学)引言( 1 学时)一、植物界的分类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三、拉丁文简介第一章藻类植物( Algae )(5 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藻类植物的分类依据和代表植物;各类群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特点。

第一节藻类植物的概述一、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二、藻类植物的分类依据第二节蓝藻门一、蓝藻门的代表植物色球藻属(Chroococcus) ;颤藻属(Oscillatoria) ;念珠藻属(Nostoc) ;鱼腥藻属(An abea na)二、蓝藻门的系统地位第三节绿藻门一、绿藻门的一般特征二、绿藻门的代表植物衣藻属(Chlamydomonas), 团藻属(Volvox):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水绵属(Spirogyra):形态结构(丝状体)及接合生殖石莼属(Ulva), 轮藻属(Chara) :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三、绿藻门的系统地位第四节红藻门一、红藻门的一般特征二、红藻门的代表植物紫菜属(Porphyra):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三、红藻门的系统地位第五节褐藻门一、褐藻门的一般特征二、褐藻门的代表植物水云属(Ectocarpus):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

海带属(Laminaria):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

三、褐藻门的系统地位第二章菌类 (Fungi) (略讲)第三章地衣植物 (Lichens) (略讲)第四章苔藓植物 (Bryophyta) (3 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苔藓植物的分类依据和代表植物;各类群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特点。

教学重点:各类群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特点。

第一节苔纲( Hepaticae )一、苔纲的一般特征二、苔纲的代表植物地钱属(Marchantia): 地钱目的常见植物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生活史主要阶段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的特点.第二节藓纲( Musci)一、藓纲的一般特征二、藓纲的代表植物葫芦藓属(Funaria): 真藓目的常见的藓类.以葫芦藓(F. hygrometrica) 为代表说明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的特点。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ppt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ppt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
Section 4 Origin and system development of Angiosperm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 Origin of Angiosperm
• ㈠起源的时间 Original era • 1、古生代起源说 Theory of originated in Paleozoic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 Origin of Angiosperm
• 被子植物起源包括起源的时间、地点和祖先的来源 等问题,其中祖先来源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最重要 的。但是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将会帮助我们去发现祖 先的渊源。
• 长期以来,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采用了 新的研究方法,摆脱了过去的偏见,重新研究和评 价了过去的工作,使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有 了一定的进展。
Section 4 Origin and system development of Angiosperm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 Origin of Angiosperm
• ㈠起源的时间 Original
子植物在白垩纪时突然出现,认为是一个可疑的秘 密,当时他归结为“地质纪录不完全”的结果。 • 100余年后的今天,有关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问题, 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可靠的化石证据不多, 大多数的结论仍然是推论性的,粗略归纳起来,有 两种不同的观点:
球的北美、葡萄牙、远东等地,才出现无可置疑的 双子叶植物的叶痕化石,而木材、花和果实化石甚 为罕见。 • 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早自垩世欧特里夫期(距今 约1.2亿年)地层中,发现被认为是最早的较为可靠 的被子植物果实化石——加州洞核(Onoana california)。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

11被子植物

11被子植物

恩格勒系统是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 大的系统.许多国家的大植物标本室,如 苏联列宁格勒的柯马洛马夫植物研究所的 植物标本室采用恩格勒系统排列,我国科 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也采用这一系 统.《苏联植物志》 统.《苏联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志》以 中国植物志》 及许多地方植物志都采用恩格勒系统.
二,哈钦松系统
英国哈钦松(J.Hutchinson)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英国哈钦松(J.Hutchinson)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分双子叶植物系统和单子叶植物系统,先后发表 于1926年和1934年,1948年,1959年和1973年 1926年和1934年,1948年,1959年和1973年 经过修订.将双子叶植物分为木本支和草本支两 大支,分别以木兰目(Magno1iales)和毛茛目 大支,分别以木兰目(Magno1iales)和毛茛目 (Ranales)为原始起点平行进化.认为柔荑花序类 (Ranales)为原始起点平行进化.认为柔荑花序类 植物比较进化,而与恩格勒系统不同.
四,克朗奎斯特系统
美国纽约植物园主任克朗奎斯特于1968年发表《 美国纽约植物园主任克朗奎斯特于1968年发表《有 花植物的进化和分类》 花植物的进化和分类》("The Evolution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1ants")提出一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与 P1ants" 塔赫他间系统有许多类似处.后又于1979年和1981 塔赫他间系统有许多类似处.后又于1979年和1981 年修改,也称被子植物为木兰植物(Magno1iophyta), 年修改,也称被子植物为木兰植物(Magno1iophyta), 下分2 下分2纲:
恩格勒系统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 恩格勒系统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即木本植物 中花单性,无花瓣,有柔荑花序者,如壳斗科, 杨柳科等) 杨柳科等)为双于叶植物中原始类型.这一观点今 天为许多学者所反对.另外,系统中单子叶植物 放在双子叶植物前面,也被认为不妥当.后来在 第12版(修订版)《植物分科纲要》("Syllabus der 12版 修订版) 植物分科纲要》 Pflanzenfamilien")(1964)中,已经为负责修订此 Pflanzenfamilien")(1964)中,已经为负责修订此 书的曼希尔(Melchior)所改变,即将双于叶植物改 书的曼希尔(Melchior)所改变,即将双于叶植物改 排在单子叶植物前面.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系统发育ppt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系统发育ppt

代表人物:哈钦森(J.Hutchinson)
塔赫他间(A.Takhtajan) 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 理由见P.365下
五、被子植物主要的分类系统
(1)恩格勒分类系统:
由德国的 Engler 和 Prantl于189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中 发表。主要特点为:假花学说为理论依据、科大(2纲62目344科)
1 Chase M N, Soltis D E. Olmstcad R G Phylogenetics of Seed Plants an analysis of nucleotide
sequences from the plastid gene rbcL. Ann Missuri Bot Gard,1993,80:528-580
4 浅间一男. 被子植物的起源. 谷祖纲等译.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8 5 周云龙主编. 植物生物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 爱德华.威尔逊著,陈家宽等译. 生命的未来.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祝同学们:
谢谢!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系统发育
一、起源的时间
(1)古生代起源说:
因为在南非二叠纪地层中发现了具有两性结实器官的舌蕨。
(2)白垩纪起源说:
大多数学者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白垩纪或晚侏罗纪, 因为有大量的化石证据。 因为还不知道被子植物最古老的原始类型到底是什么样 子,所以还没有肯定的起源时间,但起源的时间可以肯定是在 白垩纪以前的某个时间。
二、起源的地点
(1)高纬度起源说:
认为被子植物是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出现; 但化石区系的研究不支持此理论。
(2)中、低纬度起源说:
大多数学者同意被子植物是在中、低纬度的热 带、亚热带起源的。因为无论是化石证据还是现代被子植 物的地理分布都支持此观点。

被子植物的起源

被子植物的起源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被子植物的种类能如此多,适应性又如此广,这 与上述复杂、完善的结构特征是分不开的,特别 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如具有 真正的花、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具有独特的双受 精现象。 这些特征都给予了被子植物适应和抵御各种不良 环境的内在条件,使被子植物在生存竞争、自然 选择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从而使被子植物在地球的植物界占绝对优势。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具雌蕊 • 雌蕊:子房、花柱和柱头 • 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 子房的保护,避免了昆虫 的咬噬和水分的丧失。 • 果实:色、香、味,多种 开裂方式,果皮上常具有 各种钩、刺、翅、毛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雄花的苞片 雌花的苞片
花被
心皮
雄花的小苞片消失,剩下雄蕊

雌花小苞片退化剩下胚珠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 恩格勒系统
2. 哈钦松系统
3. 塔赫他间系统 4. 克朗奎斯特系统
19世纪以来,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为建立一个“自然”的 分类系统作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 提出的分类系统已有数十个。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 演化的知识特别是化石证据不足,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 较完善的分类系统。目前世界上运用比较广泛的仍是恩格 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在各级分类系统的安排上,克朗奎 斯特系统和塔赫他间系统被认为更为合理。
被子植物的起源
一、起源的时间
根据植物的化石推断,被子植物起源于白垩纪。 距今约1亿年前。这是一个未解的迷。
1.古生代起源说 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古生代二叠纪 2.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起源说
被子植物起源于白垩纪或晚侏罗纪。 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似乎可以肯定,是在白垩纪以

被子植物的起源.ppt

被子植物的起源.ppt
• 3.本内铁树目着生孢子叶的轴很长,木栏目 的花轴也是伸长的
• 4.具有伸长的花轴,心皮多数而离生的两性 整齐花是原始的类群(木栏目)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 1.恩格勒系统 • 2.哈钦松系统 • 3.塔赫他间系统 • 4.克郎奎斯特系
一、恩格勒系统

这一系统是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和柏兰特(Prantl)在1892年公布的。他们认为被
• 木本或草本。单叶,稀为羽状或掌 状复叶。花常单性,组成柔荑花序 或否,通常无花瓣或常缺花被,多 半为风媒传粉;雄蕊2(偶1)至数 枚,稀多数,花粉粒2或3核;雌蕊 心皮分离或联合,边缘胎座、中轴 胎座等,胚珠少数,倒生至直生, 常具双珠被及厚珠心,柔荑花序类 各目常合点受精。

植物体一般多少含有丹宁,通
• 2.裸子植物是雌雄异株,风媒传粉的单性花柔荑花 序植物也大都如此;
• 3.裸子植物的胚珠仅有1层株被,柔荑花序类植物 也大都如此;
• 4.裸子植物是合点受精的,这也和大多柔荑花序植 物是一致的;
• 5.花的演化趋势是由单被花进化到双被花,由风媒 进化到虫媒类型.
2.毛茛学派-真花学说
• 被子植物的花是一个简单的孢子叶球,它是 由早已绝灭的本内铁树目,特别是拟铁树的 两性孢子叶的球穗花进化而来的;

关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亲缘关系,哈氏认为明显地表现
在单子叶植物中的花蔺目(Butomales)和泽泻目(Alismatales)
上。这两目和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有密切关系:(1)都有离生心皮
的雌蕊;(2)通常都有多数雄蕊;(3)花蔺目中有蓇葖果,泽泻目
中有瘦果,又象毛茛目中的果实。因而哈氏认为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
恩格勒系统为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主要学说
• 恩格勒学派: 被子植物花和裸子植物球穗花一致 每个雄蕊相当于1个极端退化的雄花 每个心皮相当于1个极端退化的雌花 被子植物来自于裸子植物的弯柄麻黄
• 毛茛学派: 被子植物的花是一个简单的孢子叶球 由本内铁树被子植物发生的地质时期
➢ 被子植物爆发式地出现于白垩纪 ➢ 被子植物的最早化石——喙柱始木兰 ➢ 最早的果实化石——加州洞核 ➢ 我国学者最近在白垩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了被子
植物最早的果实化石——辽宁古果
喙 柱 始 木 兰 的 柱 状 花 托
最早的被子植物果实化石——加州洞核
维 管 植 物 的 系 统 发 育
3、单子叶植物的起源
• 水生莼菜类起源 由具单沟花粉的双子叶植物—莼菜科已 经灭绝的原始类群→泽泻目→其它分枝
• 陆生毛茛类起源 双子叶最原始的草本群—毛茛目→单子 叶具离生心皮的原始类群—花蔺科、泽 泻科、眼子菜科
4、被子植物的发源地
• 高纬度起源——北极起源 • 中、低纬度起源——热带、亚热带起源
2. 被子植物可能的祖先
①本内铁树
• 孢子叶球常两性,稀单性 • 种子无胚乳,仅具两个肉质的子叶 • 次生木质部构造相似
②种子蕨
• 由种子蕨通过幼态成熟的途径演化而来 • 幼态成熟: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处
于早期发育阶段就进入成熟期,成年阶 段在生活周期中消失,其结果就是后代 的成年结构相似于祖先的幼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