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模式与思考
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思考
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思考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培育和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水平逐步提高,也要求产品必须标准化,农民必须组织化。
以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不改变产权关系,不削弱农民独立自主经营地位,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通过资本联合、劳动联合、销售联合等方式,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和闯市场,较好地解决了目前集体经营在组织建设上比较薄弱的问题,实现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业生产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农产品流通不畅,转化能力低,出现卖难;农民增收滞缓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地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可以统一利用资源,使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因此,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载体,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又可以扩大农业规模,促进农业结构规模化调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农业增效。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盟,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格局,不仅能较好地填充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断层”,还可以有效地协调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降低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的交易成本,大大消除广大农户与企业交易过程中不平等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实现公司与农户利益的“双赢”。
农村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农村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合作社作为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在农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农村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进行论述,从集约化管理、多元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集约化管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首先需要实行集约化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合作社内部的组织建设。
合作社应设立专业化管理岗位,明确各类岗位职责,并通过培训提升成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同时,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激励成员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经营。
其次,推行先进的农业技术。
合作社可以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例如,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代化养殖模式和科学化农药施用等措施,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的合作。
合作社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示范,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产品的优质发展。
二、多元化经营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中,多元化经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增加农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首先,合作社可以开展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例如,对种植业合作社来说,可以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业务,延伸到农产品的销售环节,提高利润空间。
对养殖业合作社来说,可以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等农业综合服务业,丰富农产品的附加值。
其次,合作社可以开展农业产业链的优化。
通过整合资源,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效益和附加值。
例如,组织成员共同采购农资和设备,降低成本;共同销售农产品,增加集体收益。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与企业、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产销对接,增加农产品的市场渠道。
最后,合作社可以探索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休闲农业项目,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体验,增加乡村经济的收入来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社会化服务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还应注重社会化服务的提供,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
新农村建设方案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及其成果研究
新农村建设方案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及其成果研究一、前言新农村建设方案的提出,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作为新农业经营模式之一,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经营模式及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农民为主体组织,共同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的法律实体。
具体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成成员主要为具有同一行业或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民,这些农民通过合作组织实现共同生产和销售,以及资源、技术、信息分享与合作。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1. 经营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主要包括:共同生产、资源共享、财务统一、信息共享。
共同生产:通过协作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展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生产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基础设施建设。
资源共享:在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农民合作社进行优化整合,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
财务统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统一管理、管理资金,分享成果。
分配规则和税收方式都是一致的。
通过资金管理和成果分配方式,提高合作社整体效益。
信息共享:通过开展“走村入户”等活动,加强与种植养殖户以及其他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推动经营模式不断升级。
2. 成员义务与权利成员义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每一成员都需要按照一定的制度规范行事。
具体来说,每个成员都需要履行成员义务,如认真考虑合作协议,对合作社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另外还要遵守合作社的分配、考核和惩罚制度,共同参与决策。
成员权利:成员享有平等的经营和参与决策的权利,经营收入也应该均分或按照各自的劳动力和技术水平分配。
另外,成员还可通过合作社享受政策支持,如税收减免等。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果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实施,可以取得以下成果:1. 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在农村地区普及科学种植、养殖等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作中存在重发展、轻规范,重数量、轻质量,重项目安排、轻运作指导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社会认知度不高(1)农户认识不高:部分农民群众对农业合作社的性质认识不清,以为加入组织就是简单的“归大堆”,“合伙干”,甚至认为是回到“大集体”时代,从而怕失去生产经营自主权。
(2)发起人理解不深:缺乏合作意识,偏离立法初衷。
一些农业规模企业设立合作社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从而组织当地农民凑人数设立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只具法律形式,成立后并没有按合作社的章程进行运作,更没有以合作社的名义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合而不作,成为“空壳合作社”。
还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是以家庭人员出资,合作社的运作、利润分配往往由一个人说了算,成为“一人合作社”。
(3)乡村干部重视不足:少数乡村干部对发展农业合作社认识不高,缺乏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发展思路不清晰。
重视程度不够,在指导、扶持和服务农业合作社发展方面不够有力。
二、合作社自身存在问题(1)、缺乏运行规范,内控形同虚设。
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社虽然设立时有规范的《章程》、明确的分工和完善的机制,但大多流于形式,停留在字面上。
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成员文化程度低、小农意识强、民主意识缺失、管理水平差,虽然依据章程设立了各项组织机构和各项制度,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寥寥无几,可操作性不强,限制了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壮大,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导致管理行为的随意和经营行为的混乱。
由于内部运行机制极不规范。
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社员受益小,虽然在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但资金受益总体上仍显不足,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较小,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功能的充分发挥。
同时发展思路不清晰,有的有章程无制度,有的有制度得不到落实,“内部控权”问题严重,有些专业合作社仅仅停留在农产品初级生产阶段,在加工销售理念上未融入市场经济,不利于市场竞争。
浅谈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浅谈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合作组织,它将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共享、风险合理分担和利益共享。
在当今农业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谈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一、资源整合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首先体现在资源整合上。
家庭农场在土地、劳动力和经验上拥有独特优势,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则在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上有着较大优势。
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对于资源整合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这一模式下,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合理分工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从而提升了整体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二、风险共担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还体现在风险共担上。
农业生产过程中,面对天气、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单个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承受较大的风险。
而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可以通过共同承担风险的方式,降低单个成员的风险压力,提高了整体的风险抵御能力。
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购买相关的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降低风险,保障了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三、利益共享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最终体现在利益共享上。
在这一模式下,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共同承担生产成本,共同分享生产收益。
家庭农场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拓展了市场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带动了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特色农产品,增加产值和收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创新合作组织模式 促进农民增收——赵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
1 发展现 状
21 提 高 了农 民 的组 织 化程 度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经 . 济组织 通过 把分 散 的农户 组织 起来 共 同闯市 场 ,能 够 有效 解决 一家 一户 与市 场对 接难 的 问题 ,增强 了 农 民抵 御市 场风 险 的能力 。韩 村镇 宋城 村是赵 县 蔬 菜 种植 专业 村 ,每年 百利 西红 柿收 获后 ,农 民一 家
民实现 了地 头交 易 ,解决 了压 级压 价 问题 ,保 障 了
现 收现售 ,促 进 了蔬菜 生产基 地 的健康 发展 。 22 增 加 了农 民收 入 。通过 合 作社 统 一供 应 农 资 , . 流 转 的关键 。随着 城 乡一 体化 进程 的加 快 ,农村 土 地 流 转 上升 的 趋势 是 必然 的 ,土地 流 转 比例 大小 , 也是衡 量一 个地 方城 乡统 筹 发展 的重要 标 志 。在工 作 中 ,必须 充分 发挥 各级 政府 在 土地流 转 工作 中的 指 导作 用 ,完善 农村 土地 流转 市场 ,搭 建好 土地 流 转 这个 平 台,这 是实现 农村 土地顺 利流 转 的关键 。 32 维 护 广 大 农 民群 众 的 利益 是 实现 农 村 土 地 顺 .
连 市场 ,一头 连 农户 ,逐 步把 资源优 势 转化 成市 场 优势 ,呈现 出 巨大 的发 展潜力 。
1 运 作 规 范 ,服 务 多元 化 。全 县 约 有 8 % 以上 . 3 0 的合 作社 制定 了较 为规 范 的 《 作 社章程 》 和有 关 合 主 体 打井 、办 电 、埋 设 防渗 管道 ,搞 好 土地 整 理 , 发展 农业 示范 园 区 ,实现规 模经 营 。三 是对 地块零 散 、严 重影 响农户 生产 经 营和土 地 承包 经营 权流 转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
2 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 . 合理选择产品合作社。
要 紧紧 围绕具有较 大市场潜力及 发展前景 的农业 产
品来发展专业合作社 。也 可考虑具有 特色 的农 产品及其 生产基地 。比如利用无公 害水果 , 公害蔬 菜 , 色生产 无 绿 基地等深受市场欢迎的农 业品种进行合作化建设 , 通过建
便 推 进我 国农 业 的 发展 。
[ 关键词】 民专业合作社 ; 农 意义 ;措施
[ 中图分类号]3 1 1 6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 3 88 2 1 )3 o 3 2 17 —3 7 (0 1 O —0 6—o
一
、
我 国 发 展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的 客观 条 件
社是我国今 后发 展农业 的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
行 合理规划 , 对生产模式 做 出科学 调整 , 其不 断 向农 民 使 专业合 作社转 变 , 更好 的促进农村产业的持续高 效发 以便
展。
[] 1 李圣军. 晓明. 民专 业合 作 社的运 行机 制及创 新 孙 农 [ ] 中国农民合作社 ,0 0 (9 . J. 2 1 ,0 ) [] 2 马政 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合 作效益 问题研 究[ ] 甘 肃 J.
国主义。共 同捍卫和维护祖 国统 一是各族 人民 的根 本利 益 所在。各族人 民只有 把 自己的命 运 同祖 国的命运 紧密
联 系在一起 , 才能走 向繁荣和发展。要教育各族人民增强 国民意识 和公 民意识 , 加强民族 团结 、 把 维护祖 国统一 作 为 自己的神圣职 责。只有这样 , 民族才能藉国家发展而繁
以对其辖区农 民专业 合作社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 为促进农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主组织起来共同经营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
它在农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收入。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资金短缺、管理混乱、信任缺失等。
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如补贴、减税等;提升农民意识和参与度,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等。
只有这样,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走向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并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和收益。
在未来的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望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挑战、政府支持、农民意识、合作社管理、未来发展前景1. 引言1.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以合作经营、劳动合作和风险共担为基础的经济组织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通常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经营业务的农户,通过集体合作方式共同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是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多种形式,旨在通过合作共赢,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增加收入,并解决农村地区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技术滞后、市场信息不畅等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农民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农村产业升级、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计划,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可持续的收益。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整合农村资源,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扩大农产品市场份额,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传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
调研报告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和思考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考,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序发展。
二、调研方法1.阅读相关文献:调研前,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模式和发展趋势。
2.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走访,与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民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组织形式、运营模式和发展状况。
3.网络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向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相关人员进行网络调查,获取更广泛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根据实地调研和网络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态势良好。
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组织合作社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
2.存在的问题: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合作社的入股门槛较高,一些贫困农民无法承担;合作社管理不规范,运营不得当,导致效益低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互动等。
3.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降低合作社入股门槛,鼓励更多贫困农民加入;加强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培养,提高合作社的整体效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协作和合作。
四、思考与建议1.增加政策支持:政府应进一步提供财税优惠政策,降低农民入股门槛,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合作社的发展。
3.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技术分享和商务合作,提高合作社的整体效益。
4.支持创新发展:鼓励合作社通过创新方式开展经营活动,例如开展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等,提高附加值和整体竞争力。
五、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对推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瑞安梅蔬合“三位一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思考
瑞安梅蔬合“三位一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思考瑞安梅蔬合“三位一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是对传统农民个体经济进行革新和完善的重要探索。
该合作社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在实践中,瑞安梅蔬合作社注重农业生产的规范化管理。
首先,他们建立了科学的种植计划和生产流程,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高效率、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他们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并为农民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最后,他们加强了产品的品牌和营销,积极推广瑞安梅蔬合作社的产品,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从经济效益方面看,瑞安梅蔬合作社的模式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润。
农民在加入合作社后,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并能够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值。
同时,由于合作社拥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市场价格也相应提高,这使得农民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收益。
从社会效益方面看,瑞安梅蔬合作社的模式还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首先,它促进了当地的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其次,合作社在走上农村肩负着一定的公益功能和社会责任,能够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标准和环境质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最后,它也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支持了当地创业精神的发扬。
总之,瑞安梅蔬合作社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和发展,为整个农业产业注入新生命。
我们应该倡导和支持这种新型农业组织形式,注重发挥它所带来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职业素质提升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浅谈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浅谈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多个家庭农场联合组成的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整合资源,统一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效益,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保障农民利益。
本文将从经营模式的角度,浅谈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一、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
由于家庭农场综合实力较弱,单一家庭农场往往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而多个家庭农场联合组成的专业合作社,可以整合资源,共同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实现规模化生产。
可以集中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统一规划种植和养殖方案,共同维护生产设施,共同采购生产设备等。
通过规模化经营,还可以实现生产技术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规模化经营是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之一。
二、产业链延伸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产业链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不断丰富产品形态,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盈利水平。
家庭农场生产的产品具有鲜、活、绿、有机等特点,可以通过加工、包装、分级、配送,形成多种产品形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可以将蔬菜加工成速冻食品、罐头食品、腌制食品等,将水果加工成果干、果酱等,将畜产品加工成肉制品、奶制品等,将农副产品加工成酒类、饮料等。
通过产业链延伸,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产业链延伸是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之一。
三、品牌建设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家庭农场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根据产品特色、地域文化等,设计品牌形象和包装,制定品牌推广策略,扩大品牌影响力。
可以通过认证、标准化生产、质量控制等措施,提升产品品质和信誉度,打造知名度和美誉度。
股份合作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探析
股份合作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发展模式多元化。
由于受企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合作社的“股份化”现象较为突出,关于“真假合作社”的说法也较多。
这种股份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没有改变合作社的本质规定,其发展前景如何,值得关注。
【关键词】股份合作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规模与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覆盖面逐步扩展。
合作社也出现了新变化,尤其是股份式合作的形式已经很常见。
这类合作社侧重于在合作社中引入股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分配过程,表现出典型的股份合作制特征。
这还是普遍意义上的合作社吗?国内外学者仍存在争议,但这毕竟是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一种新的制度选择与制度安排。
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制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股份制因素在合作社中的出现会对合作制造成什么样的冲击?股份制会不会取代合作制?合作社该如何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深思。
一、股份制与合作制的规制制度1、股份制股份制即股份经济,是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财产所有制形式的有机组合,通过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单位和个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持股比例承担风险与报酬。
可以使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
这一组织形式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地运用,实践中的股份制与具体行业产业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的组织形式。
2、合作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合作制就是生产者联合劳动的制度,要以这种制度代替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列宁也促进了合作制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合作制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包括生产领域的合作,又包括流通领域的合作。
可见,合作制是一種社会经济制度。
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制,是一种介于小生产和大生产之间的过渡经济形式,既体现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和产品的分配方式上,又体现在劳动的方式和经营的方式上,灵活性是其主要特征,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殊意义上的合作制是同小生产相对立的大生产,由独立劳动结合而成的联合劳动。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合作社成为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发展模式和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产业合作社和区域合作社等。
1. 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民组成,共同从事某个特定领域的农业生产合作。
比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花卉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这种发展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资源的集中优势、规模效应和技术专业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产业合作社产业合作社是指按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的不同环节,将农户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合作社。
例如,粮食种植、加工和销售合作社、畜牧养殖、屠宰和销售合作社等。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 区域合作社区域合作社是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农业生产环节相关的农户组成的合作社。
该模式下,农户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集体采购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体验出一种协作共赢的局面。
二、农村农业合作社的效益分析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经济效益首先,农村农业合作社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力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合作社对接农产品销售市场,通过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另外,农村农业合作社还能够吸引资本投入,推动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2. 社会效益农村农业合作社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农村社会经济组织,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立和发展。
此外,合作社还可以在农民中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农业管理经验,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3. 生态效益农村农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提倡农业生产的生态友好性。
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
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一、背景介绍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
二、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1.多元化发展模式农民合作社应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灵活选择经营项目,可以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实现农产品的全程生产和销售。
2.规模化经营模式农民合作社可以通过合作社成员共同出资、联合购买设备、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3.互助合作模式农民合作社鼓励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互助,共同解决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可以建立技术培训基地,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农民合作社的运行机制1.会员制管理农民合作社实行会员制,成员通过缴纳会员费,享受共同分享利益和共同管理的权力。
合作社设立会员大会和理事会,通过选举方式确定管理层,保障合作社民主决策和运作。
2.市场化运作农民合作社应依靠市场需求进行产品销售,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
可以通过与超市、饭店等商业企业合作,确保产品销售的渠道和价格竞争力。
3.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例如,对农民合作社提供税收减免、贷款优惠、土地支持等政策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农民合作社的优势1.提高农民收入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成本,使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能够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形成完整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链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和市场运作能够吸引更多资源和资金进入农村,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农民合作社的互助合作模式,使农民之间能够进行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运营模式
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运营模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合作社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运营模式,旨在为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合作社的定义与类型农村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平等自主、互利互助的经济组织。
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农村合作社可以分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不同类型。
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合作社涉及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则侧重于特定的行业或职业。
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壮大阶段和转型升级阶段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是农村合作社初期建立和运作的阶段,发展壮大阶段是合作社逐渐扩大规模、增加服务范围的阶段,而转型升级阶段则是合作社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的阶段。
三、农村合作社的运营模式(一)服务农民利益农村合作社的根本宗旨是服务农民利益,通过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合作社可以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校、市场经销商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农民的产业发展。
(二)规范管理体制农村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和权责关系。
合作社可以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实行民主管理,保障合作社的稳定运行。
同时,合作社要加强内部培训,提升成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拓宽资金渠道农村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筹措。
合作社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吸引投资者参与合作社的运营,同时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等渠道获取资金。
此外,合作社还可以开发农产品加工业务,增加收入来源。
(四)创新经营模式农村合作社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合作社可以开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商等业务,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积极开展农村旅游、农民培训等业务,丰富经营内容。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一、背景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农合社”)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共同收益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
自2007年开始试点以来,农合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种有效的农村发展模式。
本文将从经验和启示两方面分析农合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经验1. 做到规范管理农合社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是规范管理,包括模式选择、合作组织、决策程序、盈利分配等方面的规范管理。
一些成功的农合社,如茶园合作社、木耳合作社、水稻合作社等,都遵循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防止了个人行为对集体利益的影响,形成稳定、和谐的合作关系。
2. 做到市场导向农合社是为了解决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而成立的,因此市场导向成为农合社发展的重要经验。
一方面,农合社应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并促进高质量生产和加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农合社应该掌握市场行情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做到团结协作农合社的成立是为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解决农民集体行动难题。
因此,农合社之间应该采取合作、合作、再合作的模式,共同解决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问题。
共同协作可以减轻个人负担,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三、启示1. 加强技术支持随着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农合社需要实现科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因此,政府、农业机构等应加大技术支持,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为农合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参与农村金融农合社作为农村的新型经济组织,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资金问题。
目前,测试区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农村金融合作模式,如信用社担保、地方政府补贴等。
这些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农合社的资金问题,同时提高农合社的生产能力。
3. 提高信誉度农合社的发展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和信誉度。
因此,农合社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品牌形象和生产质量。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营策略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营策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它通过整合农民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增加农户收入,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是指合作社如何组织和运营的模式,它涉及到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农业生产组织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传统合作社模式传统的农民合作社模式是指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农田和农产品销售等经济活动。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基于农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产业链合作社模式产业链合作社是基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形成的合作社,它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合作社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服务型合作社模式服务型合作社是通过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支持和服务等各种服务来获取利润的合作社。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服务为核心,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农户参与合作社,并从服务中获取收益。
4. 联合经营合作社模式联合经营合作社是指农户将自己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合并在一起,通过集体经营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化经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益。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策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策略是指合作社为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经营措施和方法。
在制定经营策略时,合作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适宜的农产品合作社应根据当地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农产品。
同时还要考虑到农产品的品质要求和生产成本,确保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合作社需要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农业技术咨询、生产计划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模式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则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农民合作组织模式通过组织农民参与经济活动,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并分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合作组织模式。
它由一群具有相同职业特长或者从事相似产业的农民自愿组成,通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分红的方式进行合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集中农民的资源和力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带动就业,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一种由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旨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平。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通过集中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进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可以通过采取统一销售、统一采购等方式,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提高农民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三、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种较为传统的合作组织形式。
农民合作社是由一群农民自愿组成,通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的方式进行合作。
农民合作社可以通过集中农民的资源和力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农民合作社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农民合作社还可以提供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等服务,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四、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一种由多个农民合作社组成的合作组织。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可以通过整合各个农民合作社的资源和力量,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可以通过统一销售、统一采购等方式,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与管理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与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和管理模式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源于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变种,是一个由农民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农民互助组阶段:早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一些具有共同需求的农民自发组成的互助组织。
这些组织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如土地利用、种子供应等。
2. 合作社初创阶段:随着农民合作意识的增强,一些互助组开始逐渐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
这些合作社会通过自愿合作的方式,共同经营一些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规模化发展阶段: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合作社开始走向规模化发展。
他们通过整合资源、提高产出、降低成本等方式,逐渐形成一种以规模经营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4. 专业化发展阶段:在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合作社逐渐走向专业化发展。
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生产方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化合作社。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是保证其良好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需要考虑到合作社的组织结构、运营机制、资金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1. 组织结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应该是灵活而有效的。
一般来说,合作社由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组成。
会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负责具体管理,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经理负责具体营运。
2. 运营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机制应该是市场化的。
合作社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生产方向,确定生产计划,保证产出和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资金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管理应该是科学而规范的。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农村农业合作社是中国农村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助于调动农村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将就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展开讨论,对其运行机制和经验进行分析。
一、农村农业合作社的产生和意义农村农业合作社源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旨在通过农民合作集体经营、分享资源和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民的收益。
农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平台,使农民能够集中经营和管理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农业合作社的主要模式1.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是农村农业合作社的最常见模式,主要由农民合作经营土地、养殖业、种植业等实现生产集约化。
在生产合作社中,农民共享土地、设备和技术等资源,分配农产品销售收益和经营红利。
生产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生产和集中采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服务合作社服务合作社是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例如农业技术推广合作社、农业保险合作社等。
服务合作社主要通过提供技术咨询、农产品加工、销售渠道拓展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农业风险。
服务合作社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帮助农户完成农产品市场化升级。
3.资金合作社资金合作社是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金和金融服务的合作组织,例如信用社、农村互助基金合作社等。
资金合作社通过集中农贷、风险共担、资金互助等方式,解决农民贷款难题,降低农业生产的融资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
三、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1.政策支持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等措施,激励和引导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例如提供合法合规的登记注册便利、贷款利率优惠、税收政策扶持等,为农村农业合作社的运作提供政策环境。
2.专业化经营农村农业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注重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通过引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并且通过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和专业素养,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模式与思考作者:胡彦婷刘永贤王冬梅潘丽萍陈锦平范稚莲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21期[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进步的趋势,以广西省田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联合社的发展是合作社获取潜在的组织利润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阐述了联合社如何有效地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农户创收。
因此,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是促进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合作社;联合社;扶贫;减贫效益[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引言当前,为充分发挥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联合社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如何利用好联合社,带动贫困地区致富脱贫,这是理论界和实践中都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的山区,大力发展联合社扶贫开发事业,充分发挥田阳县的资源优势,对提高贫困户组织化程度,产业规模化水平,促进农户脱贫致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该地区联合社的发展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一条有效脱贫致富的可行之路。
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主要模式分析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民收益,我国各省市纷纷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建立联合社,并在建设过程中探索出多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模式:1.1 从地域来看—区域性联合社模式该模式主要以北京市平谷区创新农产品联合社为代表。
北京市区域内36个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在2010年自主成立了绿谷农合联合社,以特色优势的果蔬为主体,进行一定规模的加工和营销,并且将合作社联合注册商标做成品牌。
为形成销售规模,提升联合社核心竞争力,联合社在北京市区开设50多家特色果蔬专营店。
1.2 从地方主导产业(同类)来看—产业性联合社模式该模式主要以河南省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合社为代表。
2004年10月南阳市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相同的小杂粮联合起来,并成立联合社。
为降低交易成本,联合社创建了杂粮工厂,并设立了从生产、种植、加工到销售一系列完整的经营服务体系,同时,为扩大销售规模,在南阳、平顶山等多个城市设立杂粮专卖店。
1.3; ; 从市场渠道来看—销售型联合社模式该模式主要以北京大运福源农产品销售联合社为代表。
2011年9月28个不同产品种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增加收益,提升核心竞争力,自愿联合兴办联合社,并统一创建品牌,提升自身产品价值,开拓市场。
2011年至今,北京大运福源农产品销售联合社所创建品牌大都得到了顾客的认可。
以上几种模式都是各地区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所做出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一定典型性和可效仿性。
第一,政府在联合社建立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在政策设计,资金支持,资源整合等多个工作环节中,都体现了政府在联合社建立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第二,联合社目标一致。
在联合社建立过程中侧重资源优化组合,延长产业链和利益共享等,这些往往能够有效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当农业产业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产业基础,易达到预期脱贫致富的效果。
第三,组织形式多样化,制度管理健全。
根据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和差异化的经营模式,更注重借助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来扩大联合社发展规模。
尽管各地区的联合社发展模式各有差异,但结合广西现实发展背景,总结广西联合社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为各地区发展联合社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2 贫困地区联合社发展机制分析2.1 宏观层面在宏观层面,主要形成市场引导机制和政府从属扶持机制。
广西省作为西南的边缘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基础配套设施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大量的基本建设投资促进了区域发展和扶贫战略有效实施,这都体现了政府作用的重要性。
然而,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明确认识到,主要依靠政府的外部扶持,不可能形成可持续生产发展的动力。
在市场经济和扶贫攻坚的双重压力下,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运用创新成果,寻找新一轮农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政府和市场的推动下,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农村产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变革和创新合作机制,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
2.2 中观层面在中观层面,主要是农业产业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
在联合社中每个合作社都在其主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将许多环节和主体联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新型产业链,即便是某个实力强大的合作社都不能独自拥有产业链所带来的利益。
由于联合社让各合作社经营融合发展,使得更多的合作社和其他新型经营主体主动参与到农村产业建设中,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农产品和服务,保证了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正是因为各个合作社之间“共生共荣”的稳定状态,才能确保产业链的稳定,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资源和消费者。
广西联合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利益联结和利益共享模式,确保了每个合作社都能有效的实现自己的利益。
2.3 微观层面微观层面主要是动力机制。
农村减贫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收益。
目前,随着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好,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它們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在生产环节的各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益采取各种方式。
3 案例分析—田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田阳县位于广西省百色市,是广西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具有良好发展农牧林资源基础,是集粮食、甘蔗、水果、蔬菜和水产品于一体的鱼米之乡。
2015年田阳县成立了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这是增强当地农业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的一次组织创新。
3.1 打造实体合作经济组织田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自我改造的最大特点是龙头企业牵头,并联合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党组织和社属企业共同建设,该联合社是田阳县首家“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该社坚持以经营与服务相结合为理念,提高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为目标。
在市场主导的机制下,田阳县供销合作联社创新管理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辐射带动群众超过3万户,在减贫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该社以“村社共建”为基础,与基层生产合作社相互融合发展,并与供销联合社、社会企业、涉农高校等共同建设农业服务中心,打造“3公里农产品供销服务圈”,共同建造县乡两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以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带动吸纳当地贫困户,实现贫困户的自我脱贫。
3.2 利益一致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自发组建联合社,关键因素在于各合作社的利益目标是否相同。
田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生产的产品几乎同质,社员利益目标也保持一致,而且都面临脱贫致富的问题,这为他们共同建立联合社创造了条件。
2015年,社属企业壮乡一品农业科技集团牵头在田阳县成立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在成立前期,社员和企业负责人对当前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经济等困境进行了讨论。
在会议上,该企业负责人提出,要联合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联合社,提高田阳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提出这个建议后,各合作社代表立即同意了这个建议。
联合社成立后,运行机制的模式主要为统一购买技术服务和农资并向基层合作社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过后统一交由联合社,再由企业和联合社进行统一定价投向市场进行销售。
这种模式的运行使得农户从过去的单兵作战逐渐转向现在的集团行动,不仅壮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而且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截至2018年12月底,田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入社农户1000多户,每年可为入社的社员带来670多万元的利润。
3.3 潜在利润显现化,脱贫攻坚效果显著联合社组建后,为田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了新的机遇。
合作社市场谈判力得到显著提高,农产品联合销售的模式有效打击了农产品购买者的垄断力量。
在农资采购方面,为降低购买成本,统一采取购买的措施,形成了较大的农资购买规模,为农户争取更多的利益。
其次,在经营管理方面,通过农户签订的土地托管协议,开展经济作物全程式托管服务。
其社会组织化服务覆盖周边多个乡镇,每年各类农产品销售总量达3万多吨,所产生的价值多达1.5亿元左右,利润超过1500万元。
此外,田阳县联合社还积极拓展产业链,建立了多个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信息管理公开化。
在终端网上,产品的生产日志和检测信息会以图片和文字两种方式一一显现,公开透明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既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也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使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农产品追溯体系试点成功,为联合社品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增强了联合社成员的信心。
2018年,联合社已建立农产品品牌。
4 结语广西田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依托当地发展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培育一批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农民,这是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做出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也是激发人才活力和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
通过广西田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和思考:一是通过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建设合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一个多方共同发展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指导和支持,同时协调各方面进行推进。
二是积极发挥涉农高校人才和成果优势,做好农产品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联合社建设发展取得成效的关键。
利用好涉农高校优质的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为联合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搭建发展平台,增进各合作社相互交流和抱团发展的意识,是保证联合社取得成效的基础。
现在农业产业种类繁多,产业发展规模程度不同,经营管理各有特点,必须搭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发展的联合社平台,强化抱团发展意识,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1] 王海云.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28-57.[2] 刘进宝,王艳华,方少勇,李强,陈建成.中国欠发达地区贫困现状及扶贫对策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04):164-168.[3] 周振,孔祥智,穆娜娜.農民专业合作社的再合作研究—山东省临朐县志合奶牛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案例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09):63-67.[4] 刘华彬.积极探索联合社运营模式—记安徽徽润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09):24-25.[5] 高兴民,郭芹.借鉴国外经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7(06):199-205.[6] 蒋晓妍.国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制度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0(06):67-69.[7] 缪建平.大势所趋联合发展拓宽经营服务规模—从一号文件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新趋势[J].中国合作经济,2014(02):20-23.[8] 刘宁.合作社生产要素短缺的困境分析—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为例[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03):56-57.[9] 郭瑞玮,李瑞芬,郑婧媛.北京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运行机制现状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8,33(02):78-82.[10] 刘纪荣,刘明.农村合作社创新发展与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基于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政策视角[J].中国合作经济,2017(1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