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屏障与肺癌脑转移的关系

合集下载

肺癌晚期脑转移患者做化疗有用吗

肺癌晚期脑转移患者做化疗有用吗

随着坏境的恶化、大气的污染、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威胁极大,因此对于肺癌的治疗备受人们关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然而,因为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一经发现就已属晚期患者并不少见,其中不少患者都已有扩散、转移,如常见的脑转移,肺癌晚期脑转移的治疗也因此受到关注。

病属晚期时,西医多采用全身性化疗。

那么,肺癌晚期脑转移患者做化疗有用吗?肺癌晚期脑转移患者还有救吗?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且颅内容积不允许扩充,因而一旦出现病变,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会对患者造成致命威胁。

因此,相比其他器官的转移,脑转移无疑危害更大,患者的致死率更高,因而很多人认为一旦出现脑转移就没救了,曾被医生告知“快了3个月,慢了6个月”的吕承胜(化名)也曾这样认为。

然而,自2014年确诊至2019年,转眼5年过去了,吕承胜仍活得好好的,脑部病灶更已钙化。

而这样的案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由此可见,即使病属晚期出现脑转移,只要不放弃仍有希望,甚至有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的希望。

因此,肺癌晚期脑转移患者对治疗一定要有信心,尽快配合治疗。

做化疗是否对脑转移患者有效?化疗是目前治疗肺癌,尤其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可通过抑制扩散、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

然而,受血脑屏障的限制,即大脑小血管与脑组织间形成的一层防止有毒物质进入脑组织的紧密排列细胞层,致使化疗药物很难进入脑组织,导致很多人认为化疗对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不佳。

然而,研究发现,一旦出现脑转移,血脑屏障就已被破坏,加上全脑放疗和脱水剂可部分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得很多化疗药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颅内,对颅内肿瘤发挥作用。

因此,目前化疗已成为脑转移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如何应对化疗所致的各种毒副反应?众所周知,化疗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化疗获益的同时也要忍受其毒副作用。

临床上,时常有一些患者因为无法耐受而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更有一些患者因为化疗的毒副反应而影响到生活质量,甚至生存时间。

脑肿瘤血脑屏障研究成果综述。

脑肿瘤血脑屏障研究成果综述。

血脑屏障脑肿瘤脑肿瘤血脑屏障研究及临床应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肿瘤放化疗科王瑞林本课题于1998年8月立项,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

2007年6月在国家级继续教育大会上,公布了脑肿瘤血脑屏障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科研成果。

此课题通过对脑肿瘤血脑屏障的免疫组化研究、电镜观察、钆喷酸葡胺增强磁共振影像分析、临床药物疗效分析,证实了如下结论:(1)脑转移癌细胞、组织及毛细血管保持原发肿瘤的特点,其血管通透性也与原发肿瘤一致,不具备形成血脑屏障的基本条件。

(2)低分化脑胶质瘤(Ⅲ-Ⅳ级)由于分化程度较差,与正常脑组织差异明显,导致其血脑屏障功能的缺失。

(3)高分化脑胶质瘤(Ⅰ-Ⅱ级)由于分化程度较好,毛细血管及其组织结构与正常脑组织差别不明显,因此基本保持了较完整的血脑屏障功能。

(4)脑转移癌不具备血脑屏障,可选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治疗。

(5)原发脑肿瘤可依据MRI钆喷酸葡胺强化不同,指导临床治疗。

这一研究成果为临床药物治疗脑肿瘤奠定了理论基础。

填补了脑肿瘤血脑屏障的认知空白。

拓展了药物研发的思路。

打破了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不宜治疗脑肿瘤的常规,为临床药物治疗脑肿瘤开辟了广阔前景。

科研成果简介Summar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Title: Study on Blood-Brain Barrier of Brain Tumor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Dr. Ruilin WangDepartment of Tumo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angshan Worker's Hospital Affiliated lo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The project of study on blood-Brain barrier of brain tumor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was founded in August 1998. After many year research and clinical testing, I have published a few related papers .In June 2007,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of blood-brain barri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rain tumors were published at the Nat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Conference .By using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brain tumor blood-brain barrier,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gadolimum-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linical drug efficacy analysis, I mad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The capillaries of brain metastases kee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mary tumoc, and their permeability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primary tumor; so theydo not have the basic conditions to form blood-brain barrier(2)Poorty differentiated gliomas (grade Ⅲ-Ⅳ )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normal brain tissues because of their poor differential ion that causing the loss of blood-brain barrier function.(3)Well differentiated gliomas (gradeⅠ-Ⅱ) maintained the function of blood-brain barner (BBB) Because of the high differentiation.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of the high-drfferentiated gliomas is similar to the normal brain tissue.(4)Metastatic brain cancer does not have blood-brain barrier, so do not need to select drugs that can pass through the blood-brain barrier .(5)Gd-DTPA enhanced MR imaging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brain tumors.This study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of brain tumors. It fills the cognitive gap of blood-brain barrier in brain tumors..Expanded the idea of drug development. It breaks the routine that drugs that cannot pass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are not suitable for treating the brain tumors, and opens up a broad prospect for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for brain tumors. This stud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s of lo a new level.脑肿瘤血脑屏障研究成果简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王瑞林宋文广张志勇马梦华王海平钟延丰王胜兰目前全世界每年恶性肿瘤的新发病例约1800万人,约有25%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转移。

肿瘤免疫治疗时代,PD-1可突破血脑屏障对脑转移有效

肿瘤免疫治疗时代,PD-1可突破血脑屏障对脑转移有效

肿瘤免疫治疗时代,PD-1可突破血脑屏障对脑转移有效转移性恶性肿瘤是临床肿瘤医生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之一,肿瘤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肝转、骨转、肺转、脑转等,其中,以脑转移最为难治。

对肿瘤患者来说,发生脑转移是很不幸的,生存期很短,甚至一度会被医生判为“死刑”。

据统计,大约20%-40%的肿瘤患者会出现脑转移,尤其是晚期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患者。

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差,在脑转移后期,多数患者会发生剧烈头痛、呕吐、抽搐、视力障碍甚至精神异常等症状,患者痛苦,家人更难受。

焦虑的是,目前脑转移肿瘤的预后并不理想。

因为大脑周围存在一个天然保护系统--血脑屏障,其作用是阻止血液或者脑脊液内的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包括很多治疗药物(如感冒药、消炎药等),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一旦肿瘤细胞转移到脑组织,治疗就会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而变得困难--大多数治疗药物都不能通过,无法起效。

因此,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对于脑转移病灶都是比较束手无策的。

目前,局部治疗如立体定向放疗(比如咖玛刀),神经外科切除术和全脑放疗仍然是症状性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案。

不过,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来临,对于脑转移患者来说意味着有新的选择。

说到脑转肿瘤治疗,就不得不提美国前总统卡特先生2015年8月,即将91岁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宣布,他得了一种致命的癌症:黑色素瘤,病灶最早在肝脏发现,后来又转移到了大脑。

随后卡特接受了手术、放疗和一种新型免疫治疗——PD-1抑制剂。

经过手术、PD-1抗体和局部放疗,卡特先生脑转移的病灶居然完全消失了,一不小心从之前的霸屏世界的政客越界成为了霸屏世界的“肿瘤免疫治疗代言人”。

临床数据的支持:O+Y对黑色素瘤脑转移控制率57%名人效应再强大,也只是个例,还是需要临床试验的数据。

今年初公布的一个Opdivo+Yervoy联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II期临床试验数据。

试验共入组了76名志愿者,35人接受O+Y联合治疗,25人接受O药单药治疗,这两组患者是随机分配的。

血脑屏障对肺部疾病的进一步研究

血脑屏障对肺部疾病的进一步研究

血脑屏障对肺部疾病的进一步研究肺部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近年来,医学专家逐渐意识到血脑屏障在肺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血脑屏障不仅受到肺部疾病的影响,更可以通过干预血脑屏障调节肺部疾病。

血脑屏障是血管和脑组织之间的障壁,它阻止有害物质和细胞以及其他成分进入脑部。

该屏障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紧密连接的血管内皮细胞组成,这些血管内皮细胞形成了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防止任何有害物质通过。

如果发生肺部疾病,肺组织可能会受到损伤或炎症,这可能导致血脑屏障损伤。

当血脑屏障受到损伤时,有害物质可以从肺部进入脑部,并对脑部造成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

因此,学者们认为血脑屏障是肺部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重要联系。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研究人员的观察,血脑屏障受到炎症的影响,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运作,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和记忆障碍的出现。

这项研究还显示,血脑屏障对一些病原菌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例如肺炎球菌被认为是一种早期侵入血脑屏障的病原菌之一。

但是,研究发现,只有当血脑屏障破裂时,肺炎球菌才能侵入脑部。

因此,干预肺炎球菌感染的过程,通过保护和修复血脑屏障来预防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开始探索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以及针对肺部疾病的干预方法。

有一些初步的研究表明,修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或其他性质,有可能是治疗肺部疾病的一种途径。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治疗方法,该综合症是一种严重损害肺部功能的疾病。

对于针对ARDS的治疗方法,可采用药物来干预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限制炎症的扩散。

这些干预手段可防止肺部疾病对神经系统的进一步伤害,从而保护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康。

总之,血脑屏障是肺部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键联系,其保护作用和治疗肺部疾病的干预方法,为医学专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虽然还有很多必须探索的问题,但是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血脑屏障在以及肺部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关系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脑肿瘤血脑屏障形态学改变与脑肿瘤转移关系的探讨

脑肿瘤血脑屏障形态学改变与脑肿瘤转移关系的探讨

脑肿瘤血脑屏障形态学改变与脑肿瘤转移关系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肿瘤转移与脑肿瘤血脑屏障形态学改变的关系。

方法:选取病理室储存的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的标本38份为研究目标,其中其中脑胶质瘤26份、脑转移瘤12份,对所有病例标本的血脑屏障形态进行观察。

结果:脑转移瘤病理标本的观察结果示TJ扩张延长、胶质膜减少消失、出现窗孔结构、癌细胞逸出血管腔等异常情况均较为常见。

26份星形细胞瘤病理标本观察结果示基膜均较为完整,未见TJ结构异常改变较为完整,少部分胶质膜减少,吞饮小泡数量增多,Ⅲ级、Ⅳ级病理标本部分基膜现虫蚀空洞现象。

结论:脑肿瘤患者血脑屏障形态结构的改变与脑肿瘤转移情况直接相关,血脑屏障不完整为脑肿瘤转移提供了结构基础。

【关键词】脑肿瘤;血脑屏障;肿瘤转移;形态学改变[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323-01肿瘤转移是目前肿瘤临床诊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而现今医学研究中,已将如何抑制恶性肿瘤转移列为恶性肿瘤诊疗研究的重点之一[1]。

肿瘤转移的发生无特征性表现,而有研究显示部分抗肿瘤治疗会协同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2],如抗肿瘤区域血管生成治疗,而在脑肿瘤的临床诊疗中发现,脑肿瘤转移较为少见,而转移的直接因素为癌细胞于血管壁的穿透情况。

血脑屏障是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及基膜为基本结构的机体重要屏障[3],而肿瘤转移中的血行转移及直接浸润途径,脑肿瘤转移患者肿瘤毗邻区域的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累及并破坏血脑屏障,从而出现肿瘤细胞的脑转移,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脑肿瘤转移与脑肿瘤血脑屏障形态学改变的关系,现结合部分脑肿瘤标本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材料:选取病理室储存的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的标本38份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由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切片确诊。

血脑屏障与恶性肿瘤脑转移

血脑屏障与恶性肿瘤脑转移
br a i n me t a s t a s e s c a n b e u p t o 2 5% a nd t he pr o g n o s i s i s e x t r e me l y p o o r .whi c h s e r i o u s l y a fe c t t h e i r q ua l i t y o f l i f e.W i t h t he e x t e n s i o n
o f t h e s u r v i va l t i me o f pa t i e n t s wi t h ma l i g n a nt ,t h e i n c i de n c e o f b r a i n me t a s t a s e s g r a d u a l l y i n c r e a s e d. S o t he me c ha ni s m r e s e a r c h o n b r a i n me t a s t a s e s o f ma l i g n a n t t u mo u r i s p r o g r e s s i v e l y i n c r e a s i n g b o t h a t h o me a n d a br o a d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s h i p b e t we e n b l o o d - - b r a i n b a r - ・ r i e r a nd t h e br ai n me t a s t a s e s o f ma l i g n a n t t u mo u r h a s a l wa y s b e e n t h e f o c us o f ma n y s c h o l a r s .

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脑”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脑转移瘤可与肺原发灶同时发现,亦可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进而发现肺原发灶。

因为肺癌脑转移是非常严重的病情,所以药代邮重点将其症状和治疗方案在本篇文章中详细进行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肺癌脑转移是患者常见的病症肺癌脑转移以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约60%的脑转移是由肺癌转移所致。

小细胞肺癌在作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而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脑转移发生率高达8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病程中约有30%左右发生脑转移,其中以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较多见,鳞癌次之。

根据权威临床资料统计大约有40%的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

70%以上的脑转移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

肺癌脑转移的原因肺癌脑转移主要是由于脑血管与供应大脑的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可以不经肺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经心脏、颈动脉至脑而发生血液转移。

造成了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头疼、呕吐、视觉障碍以及性格、脾气改变可能为肺癌转移到脑部引起的颅内高压或脑神经受损所致。

肺癌脑转移早期症状从临床早期肺癌脑转移可无任何临床表现或少数病人表现为对外周(人或物)不感兴趣,即谓“无欲状”,亦可表现为嗜睡等非典型症状,易临床诊断时容易被忽视;肺癌脑转移中晚期症状一、幻嗅颞叶部肿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现幻嗅,即可闻到一种并不存在的气味,如烧焦饭或焦橡胶等气味。

二、呕吐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

三、头痛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四、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致视力下降。

五、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

六、耳鸣、耳聋此种多在打电话时发觉,即一耳能听到,另一耳则听不到,该表现多是听神经瘤的先兆。

肺癌化疗后转移到脑部,会不会看好

肺癌化疗后转移到脑部,会不会看好

肺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瘤之一,居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之首,死亡率也很高,被誉为健康的头号杀手。

肺癌的出现不但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宝贵的生命,一旦确诊要及时治疗。

肺癌化疗后转移到脑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治疗难度较大,但仍然有一定的治疗希望。

肺癌化疗后转移到脑部,会不会看好?首先,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对脑部癌细胞进行抑制和杀灭。

但同时,化疗药物也可能对正常的脑细胞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因此,在化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脑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化疗引起的副作用。

除了化疗外,针对肺癌转移到脑部的治疗还包括放疗、手术等。

对于单个或多个小体积的脑部转移灶,可以通过放疗来控制病情。

而对于单个或多个大体积的脑部转移灶,可以通过手术来切除病灶,同时配合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肺癌转移到脑部的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反应进行及时调整。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以及处理化疗和放疗引起的副作用。

化疗对身体的刺激较大,患者可同时配合中药调理,帮助减轻身体不适。

中医认为化疗毒邪内蕴,导致患者气血受损,脾胃失调,肝肾亏虚,进而引发的各种毒副作用,在治疗时可以通过补气益血、滋肝补肾的中药,扶正元气,调节患者机体,缓解化疗引起骨髓抑制,提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通过健脾和胃的中药,调节患者脾胃功能,缓解消化道反应,提高患者的食欲,增强患者的体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使患者有更好的康复效果。

中医药治疗以扶正为主,通过调理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激发患者自身抗癌能力,改变易于癌细胞生长内环境,同时通过祛邪抑杀机体内癌细胞,因而对预防复发、转移有着积极作用。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以救死扶伤、关爱生命为宗旨,以“愿天下苍生无癌痛”为理想,专注在袁希福“三联平衡”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防癌抗癌,为早、中、晚期不同阶段的癌症患者提供中医系统方案,健康指导,以期达到让中医抗癌造福世人的使命。

外泌体在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

外泌体在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

外泌体在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1. 引言1.1 外泌体的概念和作用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其直径通常在30-150纳米之间。

外泌体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可以通过体液、细胞间隙或者血液传播到远处的细胞并影响其功能。

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肿瘤发生和发展等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肿瘤领域,外泌体被发现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肿瘤细胞通过释放外泌体携带的生物信息分子,可以促进肿瘤微环境的形成,破坏正常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外泌体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肿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外泌体的研究为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思路。

1.2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重要性非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脑转移是晚期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约为10-30%,而且通常在疾病晚期才会出现,给患者的治疗和生存带来极大挑战。

脑转移不仅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智力障碍等症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传统的治疗手段对脑转移的疗效并不理想,治疗难度较大,所以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尤为重要。

2. 正文2.1 外泌体在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介导机制外泌体在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介导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囊泡,在肿瘤细胞中起到了促进转移的作用。

它们携带了多种信号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靶细胞的功能。

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蛋白质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还可以抑制免疫反应,为肿瘤细胞在脑中形成转移病灶创造有利条件。

外泌体中的核酸也是非常重要的介导因子。

外泌体携带的miRNA 和mRNA可以通过转移至靶细胞,改变其基因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行为。

这种方式可以在不直接改变基因组的情况下,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调控。

Annexin A1介导小细胞肺癌细胞跨脑内皮细胞迁移入脑的作用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Annexin A1介导小细胞肺癌细胞跨脑内皮细胞迁移入脑的作用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Annexin A1介导小细胞肺癌细胞跨脑内皮细胞迁移入脑的作用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具有远处转移倾向的恶性肿瘤。

临床上发现,小细胞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脑。

这种转移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也不易被检测到,但是一旦出现头痛、失语、瘫痪等症状时,常常已经到达晚期,治疗效果较差。

因此,研究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机制,对发现肿瘤早期转移并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Annexin A1 是一种可溶性磷脂酰肌醇结合蛋白,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免疫反应等,同时它也与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近期研究表明,Annexin A1 在小细胞肺癌细胞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调控机制受到很少的研究。

本研究拟探究Annexin A1在小细胞肺癌细胞跨越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小细胞肺癌细胞脑转移的分子机制,为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1. 确定小细胞肺癌细胞入侵血脑屏障的机制。

实验将采用 in vitro原代胶质细胞培养、Transwell 细胞迁移试验以及体内的实验模型等方法,传统化学法和定量荧光PCR等技术检测样品中伟哥的含量,探究Annexin A1在小细胞肺癌细胞跨越脑内皮细胞进入脑组织中的作用机制。

2. 研究Annexin A1与VEGF-A相互作用的调节机制及其对VEGF-A表达的影响。

实验将采用Western blot、co-immunoprecipitation技术等方法,检测Annexin A1和VEGF-A的相互作用,以及Annexin A1对VEGF-A表达的调控作用。

3. 探究Annexin A1对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实验将采用CCK-8细胞增殖和荧光染色技术等方法,评估Annexin A1对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实验通过建立小细胞肺癌细胞跨过血脑屏障的体内、体外实验模型,探究Annexin A1的作用机制。

《阿美替尼跨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阿美替尼跨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阿美替尼跨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的实验研究》一、引言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比较高。

约有一半的NSCLC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针对这类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如阿美替尼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肺癌常常伴随脑部及脊髓的转移,这使得药物通过血脑屏障(BBB)成为治疗的关键难题。

本文旨在研究阿美替尼跨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的治疗效果。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阿美替尼药物、EGFR突变NSCLC细胞系、脑移植瘤模型、脊髓转移瘤模型等。

所有实验材料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方法(1)建立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2)对模型进行分组,分别给予阿美替尼治疗和对照组治疗;(3)通过MRI等影像技术观察肿瘤生长情况;(4)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治疗效果及药物作用机制;(5)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比较各组间差异。

三、实验结果1. 肿瘤生长情况MRI结果显示,阿美替尼治疗组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药物作用机制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技术,我们发现阿美替尼能够有效地穿过血脑屏障,作用于EGFR突变NSCLC细胞,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

同时,阿美替尼还能降低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3. 统计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阿美替尼治疗组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同时,我们还发现阿美替尼对不同分期、不同部位转移的NSCLC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讨论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阿美替尼能够有效地跨过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肺癌脑转移如何办

肺癌脑转移如何办

肺癌脑转移如何办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峻的病情,也是肺癌医治失败的常见缘故之一。

肺癌脑转移的缘故:是因为脑血管与供给大脑的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能够不经肺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经心脏、颈动脉至脑而发生血液转移。

人参皂苷Rh2癌症养护将告知您肺癌脑转移如何办。

肺癌脑转移病症:肺癌脑转移的常见病症:头痛为最多见的病症,呕吐多出此刻头痛猛烈时,特点为喷射性呕吐;视力障碍那么说明肿瘤已经阻碍压迫或侵犯到视神经,除上述常见病症之外,肺癌脑转移还可显现复视、阵发性黑蒙、猝倒、意识障碍、血压增高、脉搏减慢、严峻者可因肿瘤压迫产生脑疝致使呼吸停止,危及病人的生命。

除此之外,最近几年来由于对肺癌病员脑CT检查的普遍应用,发觉了许多无病症的脑转移患者,为医治博得了时刻。

因此对诊断为肺癌的病员脑CT应列为常规检查,以及早发觉脑转移。

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时刻有多长?一样而言,肺癌脑转移在医治和预后上都超级麻烦,生存期也较短。

医治的目的主若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生存的意义。

一样来讲,肺癌脑转移不经医治生存期一样为3个月左右,纯手术的平均存活期为6-7个月,放疗平均生存期为6-9个月。

中医医治在延长存活期的同时,还能操纵复发和转移。

那么,肺癌脑转移应该如何办?让咱们先了解一下肺癌脑转移的医治手腕。

肺癌脑转移的医治中全然的医治为全脑放射配合中医中药医治,放射医治后应适当限制每日的摄水量,同时选用人参皂苷Rh2也可操纵癌细胞的进一步转移,以减轻头痛、呕吐,减缓肺癌咳嗽病痛等病症。

肺癌脑转移的医治中,γ刀医治(局部放射医治)是比较常规医治方式,化疗对肺癌脑转移的医治没有明显作用,利用中医理论,阻断肺癌的症候演变也是肺癌脑转移的医治途径之一。

下面咱们能够具体了解一下以上三种医治方式。

肺癌脑转移医治之:γ刀医治肺癌脑转移的医治中γ刀医治是局部的放射医治,受到照射范围的限制,对某些多发和单发病灶能减缓病症,但对CT、MRI不能发觉的微小转移,不能有效地抑制,使放射后短时间发生新的转移,由于脑组织娇嫩的特性限制了放射的剂量,一次照射后很难再进行第二次照射,因此对新发生的病灶医治较为困难。

肺癌脑转移引起的脑水肿的处理

肺癌脑转移引起的脑水肿的处理

肺癌脑转移就是肺癌晚期常见得肺癌转移现象之一,脑转移可能会引发脑水肿,例如药代邮有位山东得肺鳞癌患者,在服用靶向药特罗凯13个月耐药后脑转移就伴有脑水肿。

药代邮建议这类患者行颅脑CT或颅脑核磁共振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如果确诊可行颅脑放疗控制肿瘤,缓解脑水肿症状。

本篇文章比较内容较为专业,重点介绍临床上脑水肿得标准处理方案,患者们可做一个大致了解即可。

临床上脑水肿得一般采用得治疗方案肺癌晚期脑转移得病人,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得治疗办法,首先针对脑水肿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同时应用鞘内注药,辅助全身化疗配合上局部肺部肿瘤及脑转移瘤得精确放疗,辅助上扶正抗癌得中药进一步巩固治疗。

药物总览一、吊水得:甘露醇、山梨醇、甘油果糖、地塞米松(激素)、七叶皂苷钠二、口服得:强得松(激素)、速尿片、易思清、七叶皂苷钠片、甘油盐水降颅内压药物治疗临床上脱水治疗就是降低颅内压,治疗脑水肿得主要方法。

脱水治疗可减轻脑水肿,缩小脑体积,改善脑供血与供氧情况,防止与阻断颅内压恶性循环得形成与发展,尤其就是在脑疝前驱期或已发生脑疝时,正确应用脱水药物常就是抢救成败得关键。

常用脱水药物有渗透性脱水药与利尿药两大类,激素也用于治疗脑水肿。

渗透性脱水药物渗透性脱水药物进入机体后一般不被机体代谢,又不易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可使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

由于血脑屏障作用,药物在血液中不能迅速转入脑及脑脊液中,在血液与脑组织内形成渗透压梯度,使水肿脑组织得水分移向血浆,再经肾脏排出体外而产生脱水作用。

另外,因血浆渗透压增高还能增加血容量,同时增加肾血流量,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因药物在肾小管中几乎不被重吸收,因而增加肾小管内渗透压,从而抑制水分及部分电解质得回收产生利尿作用,故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渗透性脱水常用药物:一、甘油(glycerin)本品具脱水作用,用于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作用较好。

其优点就是:不引起水与电解质紊乱;降颅内压作用迅速而持久,无“反跳现象”;能供给热量,1g甘油可产生4、312Kcal热量;能改善脑血流量与脑代谢;无毒性与严重得副作用。

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在脑转移癌和胶质细胞瘤中的变化和意义

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在脑转移癌和胶质细胞瘤中的变化和意义

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在脑转移癌和胶质细胞瘤中的变化和意义陈红;宋文广;王瑞林;王海波;肖颖;房芳;刘华群【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6【摘要】目的:探讨血脑屏障紧密结构在胶质瘤及脑转移瘤中的变化及对瘤周水肿的影响。

方法该院2006~2012年收治的脑转移癌患者16例和随机调取同时期脑胶质瘤术后标本16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1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同时对两种标本进行电镜和磁共振成像方法检查,观察两组标本中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变化。

结果 S-100、GFAP在脑转移癌和低分化的脑胶质瘤中无阳性表达,高分化的脑胶质瘤中表达降低;电镜检查脑转移癌和低分化的脑胶质瘤有窗孔样结构,脑转移癌和高分化的脑胶质瘤无窗孔样结。

强化磁共振影像结果,脑转移癌和低分化胶质细胞瘤的增强作用非常明显,而高分化胶质细胞瘤没有明显增强作用。

结论脑转移癌和高分化胶质细胞瘤的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已经破坏,为靶向治疗脑转移癌提供新的思路。

【总页数】2页(P4491-4492)【作者】陈红;宋文广;王瑞林;王海波;肖颖;房芳;刘华群【作者单位】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科,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科,河北唐山 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科,河北唐山 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科,河北唐山 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科,河北唐山 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科,河北唐山 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科,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高血压大鼠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变化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 [J], 张彦;崔怡;董运芳2.大鼠C6胶质瘤血脑屏障超微结构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变化的研究 [J], 李蓉;刘国龙3.脑转移癌血脑屏障变化的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 [J], 王瑞林;宋文广;付占昭;张志勇;吴瑜;钟延丰;王胜兰4.脑转移癌患者免疫组化与电镜特征及局部血脑屏障变化的临床意义 [J], 汪逵;邓民强;魏文;周晗;李元红5.胶质瘤模型单剂量全脑放疗后血脑屏障开放的时间阈及紧密连接变化的研究 [J], 李蓉;刘国龙;关明媚;牛道立;易炜;孙健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脑转移治疗研究论文

肺癌脑转移治疗研究论文

肺癌脑转移治疗研究论文【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脑转移是肺癌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

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各种先进影像诊疗技术的进步,肺癌脑转移的诊断率呈现明显增高趋势。

有文献报道,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初诊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0%,2年后可达到80%,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脑转移的发生率约20%,尸检为40%[1]。

肺癌一旦发生脑转移,临床上已属IV期,病情迅速恶化,若不积极治疗其自然生存期<3个月。

因此如何合理治疗肺癌脑转移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一直来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1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高,其机制考虑为肺部血管和淋巴管网丰富,脑血管和椎静脉之间有吻合支,含有癌细胞的血流可不经过肺毛细血管的滤过而经侧支直接入脑,又有研究发现肺癌具有嗜神经组织的特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别的亲合力[2]。

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可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

最常见的部位在幕上,约占85%左右,其次是幕下,或两者兼有。

常表现为渐进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多发生在清晨和晚上,可有一过性肢体无力,类似重症肌无力,偏瘫或有共济失调、记忆力明显减退、失语等。

脑转移可在原发病灶被发现之前或与原发病灶同时被发现,约有20%的患者脑转移发现晚于肺癌的诊断。

对于年龄>40岁、病情进展快、伴有或不伴有神经症状的肺癌患者均应常规行颅脑MRI检查[3],以排除肺癌脑转移的可能。

2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后,迅速出现转移部位的症状及定位体征,多死于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颅内高压、脑疝或颅内转移灶出血,也可转移至生命中枢而突然死亡,因此积极治疗脑转移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

目前,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仍以姑息治疗为主[4]。

20世纪50年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3个月,70年代,全脑放射治疗(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成为肺癌脑转移的标准治疗,但延长生存期效果不明显,其中位生存期约3~6个月。

肝癌什么是脑膜转移

肝癌什么是脑膜转移

有关癌症导致的脑膜转移什么是脑膜转移在绝大多数临床试验中,“癌性脑膜炎(即脑膜转移)”是重要的排除标准,这不仅是由于很多药物无法突破血脑屏障实现治疗所需的脑脊液浓度,也是因为,临床实验需要被实者预期生存期在4周以上,但未经有效治疗的脑膜转移患者生存期仅为1-4个月。

虽然常常被称为“癌性脑膜炎”,但脑膜转移并不是“炎症”那么简单,而是肿瘤原发灶转移形成的蛛网膜下腔的弥漫性(一整片病灶)或多灶性(多个散发病灶)浸润。

这种转移通常经由以下五种渠道:一是血行转移,包括转移到脉络膜血管或软脑膜血管而达蛛网膜下隙,或是转移到Batson’s静脉而达脑脊膜下腔,二是脑实体瘤局部直接侵犯临近脑膜,三是脑实体瘤转移灶在手术时污染软脑膜发生肿瘤种植,四是沿神经周围淋巴管及鞘逆行播散,五是先转移到颅骨、脊椎骨再侵犯脑膜。

脑膜转移是肿瘤转移中比较少见的一类,约占全身癌转移患者的5%~8%,但却因极为凶险而难于诊治,成为恶性肿瘤致死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患者中,脑膜转移按发生几率的高低依次为:肺癌、胃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等,其中肺癌又以非小细胞腺癌更易发生,而鳞癌极为罕见。

因此,肺腺癌患者应该高度警惕脑膜转移的发生。

另外,由于很多存在基因突变的腺癌患者长时间使用易瑞沙(吉非替尼)进行靶向治疗,而易瑞沙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很低,仅为血浆浓度的0.5-2%(阿斯利康科研部数据),所以很多时候,患者原发灶仍处于稳定中,却已经悄悄发生脑膜转移。

(相比之下,由于特罗凯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较高,为血浆浓度的0.2-13.3%,而推荐剂量250mg/日下,特罗凯的血浆浓度也远高于易瑞沙,所以,长期使用特罗凯的患者,即使原发灶进展,也不易发生颅内转移。

)脑膜转移的症状脑膜转移的凶险,主要表现为难以诊断、症状复杂、难以治疗和恶化迅速。

神经系统的病变通常表现得诡异多变而缺乏特异性症状。

肿瘤细胞刚刚浸润神经系统时,可能表现为一过性的头晕,步态不稳、动作反应迟缓及准确性变差等,即所谓的“共济失调”,可以伴随记忆力、理解力变弱。

《阿美替尼跨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阿美替尼跨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阿美替尼跨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的实验研究》一、引言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主要地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NSCLC的重要生物标志,而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的发展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阿美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EGFR抑制剂,其跨血脑屏障的特性使其在脑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就阿美替尼跨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的实验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阿美替尼药物、EGFR突变NSCLC细胞系、脑移植瘤模型、脊髓转移瘤模型等。

2. 方法(1)建立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模型和脊髓转移瘤模型;(2)给予模型动物不同剂量的阿美替尼治疗;(3)通过影像学、组织学等方法,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肿瘤的生长情况、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药物对正常组织的影响等。

三、实验结果1. 阿美替尼对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阿美替尼对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经过阿美替尼治疗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肿瘤体积显著减小。

2. 阿美替尼跨血脑屏障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阿美替尼能够有效地穿越血脑屏障,进入脑部肿瘤和脊髓转移瘤组织。

这为阿美替尼在脑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3. 阿美替尼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阿美替尼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

在合理的剂量范围内,阿美替尼并未对动物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四、讨论阿美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EGFR抑制剂,其跨血脑屏障的特性使其在NSCLC脑部肿瘤和脊髓转移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通过建立EGFR突变NSCLC脑移植瘤和脊髓转移瘤模型,观察了阿美替尼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脑屏障与肺癌脑转移的关系
【摘要】血脑屏障是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结构,它严格限制了大分子物质从血液进入正常的脑组织,从而对脑组织起到防御和保护功能。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肺癌发生后往往会发生远处转移,其中肺癌脑转移在肺癌患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些肺癌患者甚至以脑转移瘤为首发症状而被发现。

本文就血脑屏障对肺癌脑转移治疗的影响做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血脑屏障;肺癌脑转移;紧密连接;放疗;化疗
颅脑是肺癌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肺癌患者颅内转移的概率可达25%以上,且预后极差,严重影响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肺癌转移入脑必须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明确肺癌脑转移与血脑屏障的关系非常重要。

1 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一层保护性屏障系统,它允许脑组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而一些异物和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这就防止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侵入脑内造成脑损伤。

2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
脑转移是肺癌治疗中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肺癌脑转移不仅发生率高,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方法一般有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单纯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预防性全脑治疗)、化学治疗、基因及生物治疗[3]。

2.1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对于肿瘤的占位效应能够进行快速的减压,是巨大单发转移瘤的最佳治疗方式。

2.2 放疗
放疗是肺癌脑转移常用的方法,同样也是目前颅内肿瘤最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的缩小肿瘤的体积,缓解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命[4]。

全脑放射治疗是大多数不能手术或者是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脑转移癌及脑原发恶性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5],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全脑放疗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常用于外科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辅助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能够和外科手术相比拟的局部控制率,低毒性和灵活性,常用于多发病灶,深部病灶和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等化疗药物的应用和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普及,化疗特别是介入化疗的作用也得到了认可[6]。

2.3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颅内肿瘤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然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抗肿瘤药物很难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研究表明,95%以上的药物无法透过完整的血脑屏障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7]。

目前颅内化疗药物的选择仍局限在少数可通过血脑屏障的高脂溶性、小分子化疗药物,这些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药物的敏感性不高,不良反应大。

为了使化疗药物在脑细胞外液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首先必须要使药物能够透过或绕过血脑屏障,并在脑细胞外液达到有效的浓度,
这对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因此,寻找一种既对病灶有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小,又能破坏血脑屏障起到协同治疗作用的综合治疗手段,是临床和科研工作者致力于脑肿瘤治疗研究的重要靶标。

研究发现,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血脑屏障对化疗药物有一定的通透性,因此,应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化疗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常常是与全脑放疗联合应用。

目前,经动脉内介入灌注化疗的技术手段在临床上已经应用多年,也有研究者尝试应用甘露醇等药物来开放血脑屏障而是化疗药物进入病灶部位[8]。

目前为止,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抗肿瘤药物,因此对颅内单发或者多发实体瘤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3 血脑屏障对放化疗的影响
肺癌脑转移治疗已进入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部分化疗药物不能通过,因此单独采用化疗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改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

如何使血脑屏障发生可逆性的开放,使化疗药物能顺利通过,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付尚志等研究发现,甘露醇、激光间质热治疗、缓激肽和全脑放射治疗等方法均能促进血脑屏障的开放,其中,放射治疗本身就可以治疗肿瘤[9]。

因此,临床上多建议使用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性治疗手段,比如通过同步进行全脑放化疗来提升局部肿瘤病灶的控制率,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及提升其生存质量[10]。

另外,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还可以开放血脑屏障,这有利于化疗药物进入脑组织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在转移性脑肿瘤的治疗方面也有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