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系列)
《餐饮建筑设计》课件
方案设计阶段
01
02
03
概念设计
根据项目理解和资料收集 的结果,提出多个设计方 案构想。
方案深化
对构想进行深入分析和优 化,确定餐饮建筑的主题 、风格和空间布局。
方案评估与选择
对深化后的方案进行技术 、经济等方面的评估,选 择最优方案。
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绘制
根据方案设计,绘制详细 的施工图纸,包括平面图 、立面图、剖面图等。
详细描述
照明设计需要考虑灯光的亮度、色温 和分布等因素,以创造出舒适的用餐 环境。色彩设计需要与餐厅的主题和 风格相协调,以提升顾客的视觉享受 。
03 餐饮建筑的设计 流程
设计准备阶段
项目理解
明确餐饮建筑的功能需求,了解业主的期望和目标,对场地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资料收集
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类似案例的设计方案和经验教训。
清洁问题,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05 餐饮建筑的设计 趋势
绿色环保设计
总结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已成为餐饮 建筑设计的重要趋势。
详细描述
绿色环保设计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资源 循环利用等方面,如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 再生能源,使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以及优化建筑布局以减少能源消耗。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 术,降低能耗和环境负 荷,实现可持续发展。
餐饮建筑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从古代的酒肆、茶楼到现代的餐 厅、快餐店,餐饮建筑经历了漫
长的发展历程。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餐饮建筑正朝着多元化 、个性化、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
新材料的运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为餐饮建筑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发展。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营业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的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2h的 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遮阳设施。
营业用房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营业用房应有良好的观景视线。 营业用房内部布置应合理、通畅,避免各流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桌椅布置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下为常见的餐饮桌椅尺寸及其组合尺寸。 营业用房最低净高不小于3.0m,设空调营业用房不低于2.4m,异形顶最低处不
意以下几点: (1) 生产流线:要求主食、 副食两个加工流线明确分开。(初加工热加工-备餐) (2) 原材料供应路线接近主、副食 初加工间,远离成品并应有方便的进货 人口。 (3)洁污分流 (4)后勤流线
餐饮建筑设计
(二)厨房布局形式
封闭式
餐饮建筑设计
(二)厨房布局形式 半封闭式
开放式
餐饮建筑设计
餐饮建筑设计
1 餐饮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一)分类 餐馆——凡接待就餐者零散用餐,或宴请宾客的营业性中餐厅、西餐馆,包括饭
庄、饮馆、饭店、酒家、酒楼、风味餐厅、旅馆餐厅、旅游餐厅、快餐馆及自助 餐厅等等,统称为餐馆。
饮食店——设有客座的营业性冷、热饮食店,包括咖啡厅、茶馆、茶厅、单纯出 售酒类冷盘的酒馆、酒吧以及各类风味小吃店(如馄饨铺、粥品店)等等,统称为 饮食店。
餐饮建筑设计
(二)分级与设施
餐饮建筑设计
(二)分级与设施
餐饮建筑设计
2 餐饮建筑的布置类型
餐馆、饮食店种类众多,按其布置形式、所处位置及与周围建筑的关系,大体可 分为三种布置类型:夹缝式、综合体式、独立式。
餐饮建筑设计
3 功能组成
(一)餐馆组成
餐饮建筑设计
3 功能组成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又称餐饮建筑设计标准,是重要的餐饮建筑设计参照规范。
准确可靠的设计标准为优质的诺比房,给消费者有效管理和安全保障。
首先,饮食建筑需要按照最高安全标准建立。
建筑物应具备防火、防护水、电气设备安全隔离的能力,以减少火灾及其它安全隐患的发生。
此外,建筑地基要牢固,建筑物本身要求体型轻便、安全牢固。
而建筑内部,餐饮建筑通常设有厨房区、就餐区、洗手、卫生间、走廊以及客房等多个功能区域,均应符合有关标准。
例如,厨房区至少需配备足够宽敞的办公工作台,洗手间和卫生间按照安全、卫生、利用要求,就餐区一般需要篇幅较大的设置,客房要有足够的面积和夜景的照明设施。
此外,餐饮建筑的布局合理性也是很重要的。
就餐区与厨房应避免堵塞,灶台布置有利于操作,尽量根据特定功能区划分布局,实现餐饮区域分区和就餐区域有效疏导、在使用比较频繁的区域内快速调配。
除了上述安全、布局等方面的标准外,更重要的是风格的创新。
餐饮建筑的设计风格一般有后现代,欧美古典,中式现代,亚洲异域等多种特色风格,其中地中海特色的古典欧美式设计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在兼容传统的同时,还能将艺术与岁月的痕迹和功能性共存。
综上所述,餐饮建筑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它需要重视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兼顾有效的日常经营操作。
进行设计时,应当考虑安全性、合理性以及风格创新,必要时咨询专家,共同探讨解决餐饮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24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24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24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24)是中国建筑行业的一项行业标准,主要用于规范餐厅、饮食服务场所的设计、建设和运营。
该标准共分
为六个部分,包括总则、建筑设计规定、室内环境设计规定、卫生设施和
设备规定、安全规定以及附录。
总则部分主要对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进行
了明确。
建筑设计规定部分主要包括了餐厅建筑的基本要求,如平面布局、空间布置、功能分区和交通通道等。
室内环境设计规定部分主要包括了室
内环境的照明、采光、通风、温度、湿度、噪声和空气质量等要求。
卫生
设施和设备规定部分主要包括了厕所、洗手间、厨房、垃圾处理场所以及
供水、排水、通风、排烟等设备的要求。
安全规定部分主要包括了火灾防护、应急疏散、电气安全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24)的实施对于餐饮业的发展和消
费者的满意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该标准规范了建筑设计、环境布
置和设备配置,有助于提升餐厅的舒适度和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该标准
强调了卫生、安全和施工等方面的要求,为餐饮业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
环境。
总之,《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24)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餐饮
业正在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和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
餐厅的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和促进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消费者也将得到更好的用餐环境和服务体验。
项目13 餐饮空间装饰设计
13.2 餐饮空间设计原理
某餐厅门厅设计
13.2 餐饮空间设计原理
2. 餐厅的设计要点
(1)餐厅的面积可根据餐厅的规模与级别来综合确定。餐 厅面积指标的确定要合理。面积过小,会造成拥挤;面积过大, 会造成面积浪费、利用率不高,并增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
(2)餐厅空间布局应根据餐厅功能组成及相互关系,依据 人的饮食行为特点和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 和人流路线组织,运用边界效应心理。
13.2 餐饮空间设计原理
快乐熊猫餐厅内部设计
13.2 餐饮空间设计原理
餐厅内部细节处理
13.2 餐饮空间设计原理
3. 利用创新科技手段
日新月异的装饰材料与施工手段在餐饮空间的 设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尤其现代科技手段中的声、 光、电等也都出现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与以往 乡土味十足的装饰手法不同,它们更体现现代感, 使餐厅环境和用餐过程变得更新奇而刺激,满足新 时代人们猎奇和追求新、奇、特的欲望。
13.1 餐饮空间设计的含义
2)根据规模大小分类
13.1 餐饮空间设计的含义
3)根据餐饮空间的布置类型分类
(1) 独立式的 单层空间
(3) 附建于多 层或高层
建筑
(2) 独立式 的多层空
间
(4) 附属于高 层建筑的 裙房部分
13.1 餐饮空间设计的含义
2. 餐饮空间的分级
1)餐馆的分级
13.1 餐饮空间设计的含义
13.3 各类餐饮空间设计
中餐厅的装饰虽然可 以借鉴传统形式,并不 是说可以一劳永逸,而 是在借鉴传统形式的基 础上,寻求形式的现代 化、时尚化,和时代特 征融合。
中餐厅
13.3 各类餐饮空间设计
2. 平面布局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餐饮建筑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类型,其设计规范对于保证设计品质和提高用户体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国在2006年出台了《餐饮建筑设计规范》,以便统一行业标准,提高建筑设计品质,为全民提供更好的餐饮服务。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餐饮建筑设计规范》提出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主要是安全、功能性和美观性,另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使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
其次,《餐饮建筑设计规范》明确了各类餐饮建筑对区位、空间布局和硬件设施等要求,以保证在给定空间条件下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
此外,《餐饮建筑设计规范》也对厨房、餐厅、休息室及各类卫生设施设置等有明确的要求,以保证厨房的卫生安全,并满足服务人员健康需求。
最后,《餐饮建筑设计规范》对餐厅外观、餐厅室内装饰等有着明确的要求,以维持餐厅的视觉效果和氛围,同时也可以突出品牌和国家文化特点。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餐饮建筑设计规范》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建筑设计规范,使餐饮建筑设计更加合理、安全、美观,以及符合社会要求,让消费者体验到更好的就餐服务。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的出台促进了国内餐饮业的发展,满足了
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就餐习惯也在不断变化,餐饮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发展。
因此,我们还需要对《餐饮建筑设计规范》进行定期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餐饮建筑设计规范》是餐饮建筑设计业非常重要的法规,要求餐饮建筑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以保证设计品质和提高消费者体验,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1000字)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餐饮建筑的安全、卫生和舒适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首先,餐饮建筑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物必须符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确保其能够承受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荷载,并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此外,建筑物必须按照消防安全要求进行设计,包括设置灭火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设施。
其次,餐饮建筑的卫生和卫生要求也是不可忽视的。
建筑物应具备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环境条件,以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消费环境。
食品加工、储存和处理区域必须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规范,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并设置合理的水、电和气供应设施。
餐饮建筑的舒适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物的内部温度、湿度和噪音水平应该可以被合理地控制。
此外,建筑物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容纳所有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并确保顾客和员工的舒适度。
此外,餐饮建筑的可持续性也是现代餐饮业的重要方面。
建筑物应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采用节能和环保的设计和建筑材料,以及合理利用水和能源资源。
最后,为了保证餐饮建筑的功能和效率,建筑物必须考虑布局和流程设计。
这包括合理规划厨房、用餐区、服务台和洗手间等功能区域,确保流程顺畅,避免交叉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起来,餐饮建筑设计规范涵盖了建筑物的安全、卫生、舒适性、可持续性和功能性等方面。
只有符合这些规范,才能保证餐饮设施的顺利运营和顾客的满意度。
因此,在进行餐饮建筑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商贸、居住、餐饮功能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施工)
摘要本工程为大厦,位于青岛市南区,建筑面积15090.3m2,具有商贸、居住、餐饮等功能。
本工程采用了框架结构体系,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使用空间;结构自重较轻,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等优点。
在结构平面布置上,本工程采用了“一”字形平面布置,具有建筑体型简单规则、有利抗震等优点;在结构竖向布置上,为满足结构的侧向刚度均匀变化、避免刚度突变等要求,本工程在设计中采取了柱截面自下而上递减的措施。
在结构计算中,采用了近似手算方法,即用D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二次弯矩分配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这两种方法概念明确,能够直接反应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另外,作为比较,还利用PKPM进行了上机计算。
在基础设计中,考虑到本工程的上部结构型式、工程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采用了平板式筏板基础,具有整体稳定性好、减轻不均匀沉降等优点。
在基坑支护设计中,由于本工程地质情况较好,故采用了土钉墙支护,具有施工快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本工程中,基础、柱、梁、板均为现浇混凝土构件。
柱、梁、板的混凝土等级为C40,筏板基础为C30混泥土,其余细部构件强度等级见结构设计说明书。
在钢筋使用方面,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箍筋采用HRB235级钢。
关键词: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土钉墙支护ABSTRACTThis engineering is the xxx, located in south area of Qingdao City, the construct area is 15090.3 m2, have the function of shopping、 live、 dining etc.This engineering adopted the frame structure system, 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easy to arrange the plane of building 、can abtain large ply space 、the structure weight is light、the cost is low etc.In the arrange of flat structure, this engineering adopted“一” graphemic flat surface, having the advantage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bodily form is simpleness and formula 、beneficial to anti- earthquake etc.At the arrange of vertical structure, to satisfy the need of side stiffness cannot be varied abruptly, this engineering adopts the pillar to cut to face in the design from under to up step-down measure.In structure compute, adopted approsimately manual calculation , that is say use the “D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carried by horizontal load,bending moment distribu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carried by vertical load. To these two kind of methods, not only the concepts are explicit, but also can directly respo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ame structure .Moreover, to make a comparison, I calculated again by PKPM .In the foundation design,considered the factor such as the upper part structure pattern、 engineering geology of thi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dition ,I adopt the raft foundation, this found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tter whole stability、ease the asymmetry decline etc.In the design of foudation pit, because of the geology circumstance of this engineering is good, I adopt the soil nail wall to pay to protect, have the advantages of construction fast、the equipments is simple and operates convenient etc.In this engineering, foundation、 pillar、 beam、 plate are all casted in place.The concrete grade of pillar、 beam、 plate are C40, the raft foundation is C30, the rest parts of component see in the structure design manual.In the use of the reinforcing bar, the main reinforcing bar adopts HRB335 class steel, the hoop reinforcing bar adopts HRB235 class steel.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raft foundation、 soil nails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3)第二部分勘察报告 (5)第三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13)第四部分结构设计说明 (15)第五部分结构计算 (17)1 工程概况 (17)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7)3 重力荷载计算 (17)4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23)4.1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23)4.2纵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24)5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及侧移计算 (25)5.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25)5.2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28)6.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31)6.1计算单元 (31)6.2荷载计算 (31)6.3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35)7.截面设计 (44)7.1框架梁 (44)7.1.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4)7.1.2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4)7.2框架柱 (44)7.2.1剪跨比及轴压比计算 (44)7.2.2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4)7.2.3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5)8.基础设计 (47)8.1基础选型 (47)8.2确定基底荷载 (47)8.3确定底板尺寸 (47)8.4抗冲切验算 (47)8.5确定板带计算简图 (49)8.6配筋计算 (51)第六部分基坑支护及施工方案1:基坑支护 (53)1.1支护体系的方案比较与选型 (53)1.2支护结构的强度与变形计算 (53)2:施工方案 (57)2.1施工部署 (57)2.2施工方案 (57)2.2.1施工准备 (57)2.2.2工艺流程 (57)2.2.3土钉、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 (57)2.2.4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59)2.2.5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59)2.2.6基坑监测方案 (60)2.3 施工准备 (61)2.4 机械配置计划 (61)2.5 施工进度 (62)2.6 组织措施 (64)2.7 异常处理措施 (65)后记 (66)参考书目 (67)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xxx二:建设地点:xxx三:建设条件:(一)工程概况1.建筑面积15090.3m2,具有商贸、餐饮、居住等功能。
(完整版)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餐饮空间的功能及种类■餐饮空间的设计规划■餐饮空间的设计要点■餐饮空间的设计程序■餐饮空间的创意设计■餐饮空间的色彩与陈设……………………………………………………………………………..基本要求:■了解餐饮空间设计的分类及各类别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设计要点;■掌握正确的设计造型、色彩、技巧等具有装饰性的艺术手段,巩固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餐饮环境空间设计的综合创新能力。
第一节餐饮空间的功能及其种类一、餐饮空间的功能1、用餐的场所2、娱乐与休闲的场所3、喜庆的场所4、信息交流的场所5、交际的场所6、团聚的场所二、餐饮空间的类别1、高级宴会餐饮空间2、普通餐饮空间3、食街、快餐厅4、西餐厅5、酒吧6、咖啡厅,茶吧餐饮场所的空间组成餐饮场所主要由营业部分、加工及辅助部分和内部管理办公部分组成。
1、营业部分营业部分指接待就餐、就餐的餐厅,以及入口、前厅、卫生间等服务于顾客的用房。
餐厅的规模按设座的多少可分为大餐厅和小餐厅。
设座在40个以内,称为小餐厅,设座在40个以上,称为大餐厅。
大型的餐厅需设有专供宴会或接待较高规格喜、庆典礼等使用的宴会厅,雅间⏹入口。
大型餐厅将顾客入口与员工入口分设,寒冷地区需要在出入口处设置门斗或门厅。
⏹前厅。
大厅与门厅一般合称为前厅。
标准较高的餐厅设有大厅,大厅的功能是顾客由此进入不同餐厅,是水平与垂直交通联系的枢纽和室内与室外过渡的空间,主要起疏导与集散人流作用。
大厅也为顾客餐饮前后的等候、存衣取物、休息或购买等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室内环境。
根据餐厅的不同建筑标准,前厅的规模和内容也相应地有所不同。
有的餐厅将楼梯、电梯设置于前厅,也有标准较低的餐厅不设前厅,而将顾客出入口、门斗甚至楼梯设置于餐厅之中。
⏹过厅。
供顾客通往各层餐厅的水平通道间,常设小型过厅,它不仅承担水平与垂直交通的缓和转折作用而且还常常兼做个餐厅共用的付货处、收款处、或值班办公用房,也可做休息室接待厅等等。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饮食建筑设计规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饮食建筑设计的质量,使饮食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以下三类饮食建筑设计(包括单建和联建):一、营业性餐馆(简称餐馆);二、营业性冷、热饮食店(简称饮食店);三、非营业性的食堂(简称食堂)。
第1.0.3条餐馆建筑分为三级。
一、一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高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宽畅、环境舒适,设施、设备完善;二、二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中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设施、设备比较完善;三、三级餐馆,以零餐为主的一般餐馆。
第1.0.4条饮食店建筑分为二级。
一、一级饮食店,为有宽畅、舒适环境的高级饮食店,设施、设备标准较高;二、二级饮食店,为一般饮食店。
第1.0.5条食堂建筑分为二级。
一、一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二、二级食堂,餐厅座位布置满足基本要求。
第1.0.6条饮食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饮食建筑的修建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与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选择群众使用方便,通风良好,并具有给水排水条件和电源供应的地段。
第2.0.2条饮食建筑严禁建于产生有害、有毒物质的工业企业防护地段;与有碍公共卫生的污染源应保持一定距离,并须符合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规定。
第2.0.3条饮食建筑的基地出入口应按人流、货流分别设置,妥善处理易燃、易爆物品及废弃物等的运存路线与堆场。
第2.0.4条在总平面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饮食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第2.0.5条一、二级餐馆与一级饮食店建筑宜有适当的停车空间。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餐馆、饮食店、食堂由餐厅或饮食厅、公用部分、厨房或饮食制作间和辅助部分组成。
二、副食加工间——包括粗加工间、细加工间、烹调热加工间、冷荤加工间及风味餐馆的特殊加工间;三、备餐间——包括主食备餐、副食备餐、冷荤拼配及小卖部等。
如何做小型餐饮建筑方案设计规范
小型餐饮建筑方案设计规范一、设计原则1.1 创新性:餐饮建筑设计应具有创新性,突出个性和特色,吸引顾客眼球,提升品牌形象。
1.2 实用性:餐饮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实际经营需求,合理利用空间,确保功能性和效率性。
1.3 环保性:餐饮建筑设计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
1.4 安全性:餐饮建筑设计应遵循安全标准,保证使用、逃生和消防通道畅通,确保员工和顾客的人身安全。
二、设计要求2.1 建筑风格:餐饮建筑设计应根据经营主题和消费群体选择合适的建筑风格,如中式、西式、现代等。
2.2 建筑结构:餐饮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厨房、用餐区、接待区等功能区域的合理分布和连接,确保顺畅的运营流程。
2.3 空间规划:餐饮建筑设计应根据规划用地面积和经营需求合理布局空间,确保不同功能区域的独立性和互动性。
2.4 装修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应注重装修风格和色彩搭配,营造舒适、温馨的用餐氛围,提升顾客用餐体验。
2.5 设备配置:餐饮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厨房设备、餐具器皿等物资的存放位置和通风排污,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2.6 照明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应合理规划照明设备,保证用餐环境明亮舒适,提升就餐体验和品牌形象。
三、空间布局3.1 厨房区:餐饮建筑设计应设置独立的厨房区域,包括原料存放、食材加工、灶台炉灶等功能分区,确保食品安全和生产流程。
3.2 用餐区:餐饮建筑设计应设置符合经营需求和消费需求的用餐区域,包括包间、大厅、露台等不同形式的用餐空间。
3.3 接待区:餐饮建筑设计应设置独立的接待区域,包括前台、候餐区、服务台等功能分区,提升服务效率和接待品质。
3.4 卫生间:餐饮建筑设计应设置独立的卫生间区域,包括男女厕所、无障碍卫生间等功能分区,保障顾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装修风格4.1 中式风格:餐饮建筑设计可以选择传统中式元素,如木雕、瓷器、木地板等,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餐饮环境。
4.2 西式风格:餐饮建筑设计可以选择现代西式元素,如玻璃幕墙、金属装饰、混凝土地板等,打造时尚、欧式的餐饮环境。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第四章 餐饮建筑立面、环境设计及其他
第一节 立面构思与造型设计 第二节 入口空间设计
建筑设计课件
第一章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第五章 优秀作业赏析
建筑设计课件
第一章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第一章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第一节 餐饮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建筑设计课件
第一章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建筑设计课件
第一章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第五节 厨房设计要点
一、平面设计要点
(1)合理布置生产流线,要求主、副食两个加工流线明确分开,从初加 工——〉热加工——〉备餐的流线要短捷通畅,避免迂回倒流。
(2)原材料供应路线接近主、副食初加工间,远离成品并应有方便的进 货口。
建筑设计课件
第一章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三、热加工间的通风与排气 厨房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油烟、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室内空气
混浊。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要从平、剖面设计来解决好通风与排气问题, 主要有以下措施: • 热加工间应争取双面开侧窗,以形成穿堂风 • 设天窗排气 • 设拔气道或机械排风 • 将烤烙间和蒸饭间单独分隔
(3)洁污分流:对原料与成品,生食与熟食,要分隔加工和存放。垂直 运输生食和熟食的食梯应分别设置,不得合用。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 要便于清理运走。
(4)工作人员应先更衣在进入加工间,更衣、卫生间应设在工作人员入 口附近。
建筑设计课件
厨 房 内 部 流 线
第一章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建筑设计课件
第一章 餐饮建筑设计总述
二、厨房布局形式 1、封闭式
厨房整个加工过程呈封闭状态,这是西餐厨房及大部分中餐厨房用 得最多的形式。 2、半封闭式
《餐饮建筑设计讲解》课件
快餐店设计案例
总结词
简洁明快,方便快捷
详细描述
快餐店设计通常以简洁、明快为主要特点, 突出方便快捷的用餐体验。空间布局合理, 工作流程顺畅,以减少顾客等待时间。同时 ,采用现代化的装修材料和色彩搭配,营造
出时尚、活力的氛围,吸引年轻人群。
05
CATALOGUE
餐饮建筑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如何应对不同的客户需求
04
CATALOGUE
餐饮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
中式餐厅设计案例
总结词
融合传统文化,展现东方韵味
详细描述
中式餐厅设计通常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特色,如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传统图案、中式家具等,营造 出浓郁的东方氛围。同时,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通透感,以及自然光线的利用,为顾客提供舒适的就 餐环境。
西式餐厅设计案例
总结词
餐饮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形式和功能也不断演变。现代餐饮建筑更加注重设计、环 保和科技的应用。
详细描述
餐饮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酒肆、餐馆等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餐饮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也不断演变,从 传统的单一功能餐厅到现代的多功能餐饮综合体,从简单的木结构到现代化的钢结构、玻璃结构等。现代餐饮建 筑更加注重设计、环保和科技的应用,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02
CATALOGUE
餐饮建筑设计的要素
空间布局设计
空间布局原则
合理规划用餐区、厨房区和服务 区,确保空间布局符合餐饮业务 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顾客满意 度。
空间布局类型
根据餐厅类型和规模,选择合适 的空间布局类型,如开放式、半 开放式、独立式等。
照明与通风设计
照明设计
选择合适的灯具和照明方式,营造舒 适的用餐环境,同时满足照明需求和 节能要求。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1.建筑平面布局:餐饮建筑应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包括餐厅、厨房、卫生间、接待台、储藏室等。
设计师应考虑就餐区域的通风、采光和空间布局,以及厨房和卫生间的功能和连通性。
2.空间规划:就餐区域应保持相对安静和舒适,确保顾客在就餐时有足够的隐私感。
厨房应具备足够的工作空间和设备摆放区域,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
卫生间应设有足够的卫生间隔,以满足就餐者的需求。
3.建筑外观:餐饮建筑的外观设计应与所在环境相协调,并体现餐饮业态的特点。
建筑物外墙颜色和材质的选择应考虑其与餐饮品牌形象的契合度。
4.品牌表达:餐饮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表达餐饮品牌的特点和理念。
品牌标识、招牌、装饰等元素应与建筑风格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
5.照明设计:餐饮建筑的照明设计不仅要满足正常的照明需求,还应营造出舒适的用餐氛围。
设计师应使用合适的照明灯具,并合理布置,以达到照明效果的均衡和节能。
6.空调和通风系统:餐饮建筑需要根据需求配置适当的空调和通风系统,以确保餐厅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舒适性。
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餐厅内的烹饪可能产生大量热量和烟雾。
7. 环保设计:餐饮建筑应设计成环保型建筑,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可再生材料、节能灯具和水-saving设备,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8.安全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应考虑火灾和紧急疏散的安全要求。
须满足相关消防法律法规中的疏散通道、消防设备摆放和灭火系统等要求,以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安全。
9.声学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应考虑如何减少周围噪音的干扰,创造安静和愉悦的用餐环境。
设计师可以使用吸音材料、隔音设备和声音控制技术,以降低噪音水平。
10.卫生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应注重卫生要求,包括厨房卫生、食品储存和处理区域的卫生和清洁要求。
设计师应合理安排设备和储藏物品的摆放位置,以便于清洁和维护。
餐饮建筑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高效的用餐环境,同时满足餐饮品牌形象的要求。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饮食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饮食业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食品安全、卫生、人员流动和操作便捷等要求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和卫生、空间布局与装修装饰、人流与操作便捷等方面介绍《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首先,食品安全与卫生是饮食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餐饮业与食品安全紧密相关,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
饮食建筑的设计中应当合理考虑食品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环节,确保从食品进入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整个过程中,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都得到了保障。
其次,空间布局与装修装饰是饮食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流动路线和时间浪费。
例如,在餐厅布局上,应当合理划分区域,分为用餐区、加工区、洗碗区等,以确保各个区域的功能和卫生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装修装饰的选择需要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选择环保材料,减少污染物的释放。
再次,人流与操作便捷也是饮食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
设计师应当根据餐厅的规模和日均客流量预估,合理设置入口、出口和通道,以确保人员流动的顺畅和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服务人员的操作需求,例如餐厅内摆放餐具、厨具等物品的位置,让员工能够高效地进行工作。
此外,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也应当运用到餐饮建筑设计中。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节能设备和灯具等,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空气流通和通风,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清洁。
同时,合理规划景观与园林,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就餐环境,增加顾客的满意度。
总结起来,饮食建筑设计标准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与卫生、合理的空间布局与装修装饰、流线的顺畅与便捷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在饮食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保证食品从加工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
优化空间布局和装修装饰,提高工作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同时,积极应用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两层餐饮建筑设计方案
两层餐饮建筑设计方案在城市中心拥有一栋两层餐饮建筑是一项有趣和令人兴奋的任务。
这样的建筑需要结合美学设计,满足功能需求,并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
以下是一个700字的两层餐饮建筑设计方案。
该建筑位于市中心的一个繁忙街区,设计师决定将其打造成一家时尚而现代的餐厅。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采用了玻璃幕墙和石材装饰,呈现出简洁、大气的效果。
通过安装大面积的玻璃,使得餐厅内部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并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
一楼是主要的用餐区域,设计师注重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
入口处设有接待台,空间开阔,前台工作人员友好热情。
餐厅采用开放式的座位布局,为顾客提供了不同的座位选择,同时也为顾客提供了能够观看到厨师精湛烹饪技艺的机会。
餐厅内部的装饰采用了简约而高雅的设计风格。
用餐区的墙面采用淡雅的暖色调,并悬挂了一些独特的艺术品,以提升整体的氛围。
餐桌和椅子选用舒适的材质,以确保顾客的用餐体验。
二楼是一个多功能的区域,可以用于私人聚会或商务会议。
这个区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提供可调整的座位布局。
墙壁上安装了投影仪和音响设备,以满足各种活动的需求。
与一楼一样,二楼也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为顾客提供开阔的视野和美景。
除了主要的用餐区域和多功能区域,该餐厅还设有一个宽敞的厨房。
厨房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以确保食物的质量和口感。
此外,该建筑还设有一个储藏室和员工休息室,提供最佳的工作环境。
为了方便顾客,建筑外部设置了充足的停车位和自行车停放区。
此外,建筑前面也有一个宽敞的露天座位区,供顾客在室外用餐或休闲。
这个区域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装饰,以增加室外用餐的吸引力。
总之,这个700字的两层餐饮建筑设计方案将满足顾客的需求,提供舒适和时尚的用餐环境。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这个建筑将成为城市中心一个独特而吸引人的地标。
餐饮建筑设计知识点总结
餐饮建筑设计知识点总结餐饮建筑设计一直是餐饮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好的餐饮建筑设计不仅可以提升用餐环境的品质,还可以提高餐厅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本文将对餐饮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餐厅规划布局、室内装饰、照明设计和外部环境设计等方面。
一、餐厅规划布局餐厅的规划布局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规划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划分:根据餐厅的用途和服务对象进行空间划分,包括餐区、吧台、厨房、洗手间等区域。
合理的空间划分可以提高用餐效率和客户体验。
2. 座位布局:根据餐厅的定位和风格选择适合的座位布局方式,如圆桌、方桌、包间等。
同时要考虑座位之间的距离,既要保持私密性,又要确保通行的道路畅通。
3. 功能流线:合理规划餐厅的功能流线,保证顾客和服务人员的流动便利。
例如,将厨房与餐区相连,减少服务人员的行走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二、室内装饰室内装饰是餐饮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装饰打造独特的用餐氛围和品牌形象。
1. 色彩选择: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既要符合餐厅的定位和风格,又要给客人带来舒适愉悦的感觉。
暖色调适合创造温馨浪漫的氛围,冷色调适合传达现代和时尚感。
2. 材质运用:选择适合餐厅的材质,如木材、石材、金属等,从而增加空间质感。
材质的选择要考虑其功能性和耐久性,以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3. 装饰元素:通过艺术品、挂饰、摆件等装饰元素来打造个性化的餐厅形象。
装饰元素要与整体风格协调一致,既要引起顾客的兴趣,又要不过于繁杂,以免影响用餐体验。
三、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在餐饮建筑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用餐环境的舒适度,还能够展示餐厅的特色。
1. 主要照明:主要照明应当能够提供足够的亮度,使顾客可以清楚地看到食物和周围环境。
常见的主要照明设备包括吸顶灯、筒灯等。
2. 辅助照明:辅助照明用于营造不同的氛围和场景。
例如,利用灯带设计提供柔和的灯光,突出餐桌或装饰元素。
3. 强调照明:强调照明用于突出餐厅的特色,例如,利用射灯或投光灯照明特定区域或装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每座最少使用面积 一级 1.3M2 二级1.1M2 三级1.0M2
(4)餐厨面积比 一般1.1:1,是不同类型浮动
3.功能关系图
4.厨房设计
(一)设计要点
(1)主副食双流线分开 (2)生,熟分开 (3)洁,污分开 (4)内部,外部出入口分开 (5)严格按加工流程布置房间
四、专营餐饮设计
1.各类专营店特点 2.主题设计特点
五、实例解析
一、餐饮建筑总述
1.分类与分级
(一)分类:
(1)餐馆 (2)饮食店 (二)布置类型: (1)夹缝式 (2)独立门面式 (3)综合体式 (三)分级: (1)餐馆分三级 (2)饮食店分二级 (3)耐久年限二,三级以上
2.面积指标
(1)总建筑面积=餐厅+厨房+辅助+ 公用+交通+结构=每座建筑面积X 座位数
(二)客席布置与人体尺度
(三)家具设计要点
• 符合人体尺度 • 把握不同造型设计的效果 • 把握家具与餐馆风格协调
整齐的座席,合适的间距,与简约风格相适应的桌椅设计,都显得清晰有序。
(四)陈设设计
(1)陈设选取原则:
• 主题明确,风格匹配 • 与场所环境有机结合 • 注意陈设品的尺度和
大小 • 陈设品间的主次搭配
• 水平窗 • 垂直窗 • 落地窗 • 天窗
(2)人工光作用
• 表现、调整和限定空 间
• 表现材料质感和色彩 • 装饰性 • 烘托气氛,营造情调
白天日光会投下屋架的道道阴影,夜晚花蕾般的光柱与暗蓝的天光辉映。
4.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客席的平面布局
• 客席布局的秩序感 • 营造边界,使客席能依托边界 • 客席布置要灵活多变
(二)布局形式
(1)封闭式 (2)半封闭式 (3)开放式
(三)热加工间的通风和排气
(1)双侧高窗,形成穿堂风 (2)天窗换气
(3)风机和排气道除油烟 (4)烤烙间与蒸饭间分隔
(四)地面排水 (五)厨房设备
5.其他功能间设计
(一)室内高
(1)加工间≥3.0M (2)餐厅≥2.4M
(二)卫生间设备数目
(1)对外 洗手)空间的围合 (1)围合程度 (2)空间表情
(三)空间的开口与渗透 (1)面上的开口 (2)转角上的开口 (3)面之间的开口 (4)围合实体的大小 (5)视线的遮挡情况 (四)空间的组合设计 (1)集中式空间组合:
主空间核心地位 (2)组团式空间组合 (3)线式空间组合:
时间因素对序列的影响
玻璃墙面限定
(二)色彩
(1)用色相对比突出重点(右图) (2)用冷、暖强化心理感受 (3)用对比构成强化视觉冲击 (4)用联想呼唤记忆
砖材的特殊砌筑形成个性 局部重点照明表达材质美
(三)灯光
(1)功能性照明 (2)强调性照明 (3)情境化照明
4.入口空间设计
(一)艺术性
(1)强调可识别性(左图) (2)强调联想认知性 (3)强调内外对比性 (4)强调过程情绪性
顶面织物限定 地面材料限定
用墙面划分空间,但围而不闭。用开口和镂空使视线得以穿透。丰富空间层次。
线状组织空间与空间的层次
(五)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
(1)边界效应和个人空间
• 边界有较好的视野 • 边界使人有庇护感 • 人际交往距离
(2)餐桌布置要点
• 尽量划分出有边界的空间 • 既要有利于交往又要保持人际距离
(三)卫生间设计原则 (1)位置隐蔽 (2)客用与工作人员用
的要分开 (3)洗手盆开单独设方
便使用 (4)应设独立清扫间 (5)必须设前室
(具体布局及尺寸详见 教材P165~168,或参 阅《室内设计资料 集》)
二、外部设计
1.店面设计原则
(1)形式服从功能原则 (2)服从形式美构图 (3)正确反映经营内容原则 (4)“少就是多”,“合适”
原则
2.外部设计要点
(一)视线设计
(1)独立式餐厅注意外形轮廓 设计(右图)
(2)夹缝式注意沿街立面设计 (3)综合体式注意视线范围内
室内外的通透设计
(二)室外空间设计
(1)“灰空间”的引入(右图) (2)室内餐饮空间的外延
3.材.色.光的设计
(一)材料
(1)耐久性 (2)材质本身的美感 (3)材料的再加工 (4)多材料的合理组织 (5)用联想呼唤记忆
(二)功能性(指门厅)
(1)交通枢纽 (2)休息过渡 (3)功能扩大化
5.广告招牌设计
(1)视角与视距 (2)字体可识别性 (3)材料,色彩强调
6.周边环境设计
(一)停车设计
(1)位置关系协调及布局优缺点 A.铺前车后
B.铺后车前 C.均在后 D.铺中车周围 E.铺上车下 (2)设计原则:铺面凸出, 车场方便
建筑设计系列
餐饮建筑设计
目录
一、餐饮建筑总述
1.分类与分级 2.面积指标 3.功能关系图 4.厨房设计 5.其它功能间设计
二、外部设计
1.店面设计原则 2.外部设计要点 3.材.色.光的设计 4.入口空间设计 5.广告招牌设计 6.周边环境设计
三、内部设计
1.空间分隔设计 2.界面设计 3.家具陈设设计 4.光环境设计 5.其它环境设计
A 亲密距离(0~45cm) B 个人距离(0.45~1.3m) C 社交距离(1.3~3.75m) D 公共距离(>3.75m)
2.界面设计
(一)界面的作用 (1)分隔和组织空间 (2)创造氛围 (二)界面设计的内容 (1)界面造型设计
•界面形状 •界面上的图案 •界面边缘的处理
(2)界面色彩设计
•色彩心理 •色彩统一与变化
(3)界面材料和质感设计
• 视觉上选材 • 触觉上选材 • 功能上选材 • 表现上选材
(4)具体部位设计
• 顶棚设计 • 地面设计 • 墙面设计 • 隔断设计 • 柱子等结构装饰
钢框,木面,地砖,灰墙。由 灯光和色彩加以统一,丰富且 协调。(右图)
3.光环境设计
(1)天然光的表现力
(二)景观设计
(1)绿化的功能性 (2)绿化的配置:高低,
色彩和季节性搭配 (3)其它设施的设计:游
艺设施,水体,铺地, 标识等 (4)情景化主题的营造
三、内部设计
1.空间设计
(一)空间限定设计 (1)水平限定手段及表情 (2)垂直限定手段及表情 (3)组合限定
• L形面 • U形面 • 平行面 • 垂直面与水平面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