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具匠心,读出精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具匠心,读出精彩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例谈
枣阳一实小孙国琴
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蒋仲仁先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的:“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朗读的实效性,读出文章应有的精彩呢?我根据自己教学实践试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给足时间,亲近文本
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经过精选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课堂上,首先必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感悟。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一定要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

一堂语文课仅有40分钟,一般情况下“老师问,学生答”几乎挤掉了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文本内涵的时间,朗读课文往往是流于形式,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根本谈不上有效朗读了。

即使在初读感知时,老师要求学生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来决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

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让学生通过充分地朗读来与文本对话。

二、教师范读,“引”出精彩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充斥着当前的语文课堂。

君不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常常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的语气读出来”,此类索然无味的引导,导致朗读流于形式,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

这样即使有教师的指导,却还没能抓住朗读的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涵。

谈到教师范读,于永正老师堪称楷模。

《爱如茉莉》是于老师众多精彩课堂中的精
品,请看于老师朗读训练中“引”的艺术。

师:认真听我读,看于老师哪些地方值得你们学习?
(师朗读课文,生鼓掌)
师:……为什么给予老师鼓掌,哪些地方值得你们学习,像于老师这样练好吗?用心读,读慢一点声音不要太高,不要嗷嗷叫。

开始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与一生朗读1——4自然段母女对话,生读妈妈的语言)
师:……现在你就是因重病在身而住院的母亲,你想对女儿说话,什么语气,想好没有?再想想于老师刚才是怎么读的,把书拿起来,看我的眼睛,重病在身,身体非常虚弱,对我说(生再读,语气有明显变化)……
(生读到了病房看到的一幕)
师:这段写得多感人,别坐下,站起来。

你想一想于老师第一句和第二句是怎么读的?谁记得于老师的语气,说说看(生交流)
师:爸爸妈妈睡着了,声音不能大,慢慢读更感动。

“当我推开妈妈的门时,不禁怔住了……”记住。

慢慢读更有味道,课文的味道是读出来的,再听我读一遍好不好……
以上教学片段中于老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回味无穷的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进而被那娓娓动听、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动、吸引,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受。

他不是一读到底地炫耀展示,而是将示范与交流相结合。

他亦读亦悟先后范读了三次,启发学生领悟自己朗读三次,适时将指导无痕地融在范读过程中。

在于老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们读谁像谁,读懂了人物的内心,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当然,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三、联系生活,悟中促读。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引导孩子把这些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边读边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

例如:在引导学习《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自然段“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一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生:我喜欢这个句子:“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师:你见过水蛇游动吗?(生:见过)
师: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学生用手做水蛇游的动作)不够快呀,能再轻快一点吗?
(学生再示范)
师:真像!带着你的感受吧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语速较慢)
师引:怎么水蛇游得有点慢呢,再试试。

(当学生的朗读也“轻快灵活”时)师:哎呀,真够快的,掌声响起来!
片段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感知、理解文本,用生活中的情感去体验文本,做到了“语境同构”。

“教”与“学”的双主体在极其和谐的情境中碰撞、对话、交流。

课题教学也显得趣味横生。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如果能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唤醒他们的生活积累,使他们臵身于文本所勾勒的具体场景中,学生就能放飞想象的翅膀,透过文字的阅读来构想文本的意境,从而更加深切地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四、创设情景,感中品读
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如果我们运用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媒体演示、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课文的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体验,在体验中想象,零距离地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从而进入最佳的阅读状态。

例如在品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2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课文插图:父亲在废墟上双手挖掘救儿子)
师:假如这就是你的父亲,看到他为了找到废墟下的你,36个小时,顾不上吃饭,睡觉,独自一个人在不停地挖呀,挖呀……此时此刻,你会怎样读这段话?
生朗读。

师:孩子,你是用自己的心在朗读呀!
假如这就是你的父亲,看到他为了找到废墟下的你,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还是在不停地挖呀,挖呀……此时此刻,你会怎样读这段话?
生朗读。

师:你的朗读打动了老师的心。

……
(引读关键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8小时过去了,伤心和疼痛折磨着父亲,但他没有停歇,因为他的心头铭记一句话(较慢)——
学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 12小时过去了,饥饿和疲惫煎熬着父亲,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因为他的心中一直回荡着这句话(急速、快、稍高)——
学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36小时过去了!绝望一次次袭来,已经侵占了他的身心,此时,他麻木的肢体里仅仅剩下了这句话(低沉缓慢)——
学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这哪里是一句话呀,这分明是儿子那可爱的笑脸,是儿子召唤他的小手,是儿子对父亲的信赖与期待啊!(高昂、激情)——
学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创设这样的情境,旨在希望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情感渗透到朗读中来,达到“情由心生”,“人文合一”的境界,感受父亲挖掘的时间之长,过程之艰难,爱子之深。

而引读关键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一处情境的创设更是用激情的描述,拨动了学生情感之弦,使他们透过情感积淀很自然地进入了课文的氛围,从而产生共鸣。

课堂上情感氛围的创设,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联系学生“情”与“知”的纽带。

进行朗读,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潜心创设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就一定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强朗读的效果。

当然,要想读出文章应有的精彩,还须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朗读形式也要多样化,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颇费匠心的去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朗读,去品味、去感悟文章内在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体会语言文字奥妙精深,感受文本中的感情和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