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奥林匹克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奥林匹克精神
熊斗寅
摘要: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文化要素。作者提出奥林匹克精神的新概念并从5个方面论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运动
早在1988年,第9期《新体育》杂志发表了我的《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一文,现在看来认识非常肤浅。随着我国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一天天临近,目前“奥林匹克精神”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媒体上屡见不鲜,而且在教育部审定的高中语文课本里也收集了《奥林匹克精神》的课文,可见其应用之广。但遗憾的是,我尽力检索查询,未发现一篇专门论述奥林匹克精神的文章,而课本中却是引用有误,把奥林匹克主义(Olympism)误译为奥林匹克精神,这还是有出入的。因此,对于我们通常挂在嘴边的奥林匹克精神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我们的正确认识,以利于我们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开展中西文化交流,使其扎根中国,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现在把学习心得体会谈出来和大家商榷。
一.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我们要正确理解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首先要弄清几个概念。我们通常说奥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实际上是个省略词组,它的本意应该是“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就像我们通常说“共产主义精神”而不能说“共产精神”是一个道理。因为严格地说,奥林匹克(Olympic)仅仅是个有特定含义的形容词,它标志着是属于古代奥运会传统的一种现代国际文化现象。当然,在外语中也有用奥林匹克复数来表述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是一种省略的用法。即“The Olympics”,则相当于“Olympic Games”。我们在宣传报道甚至学术论文中误把“奥林匹克”当作名词使用,这是不规范的。
说起“精神”一词,使用十分广泛,它有多种含义,这里是指它的哲学含义。据《新华词典》解释:哲学范畴的精神是指“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据《辞海》定义:“哲学名词,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宗教信仰者和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精神,是对意识的神化。唯物主义者常把精神当作和意识同一意义的概念来使用,认为他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既然精神和意识是同义词,那么什么是意识呢?据《新华词典》的解释:哲学范畴的意识是指“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这种高度组织起来的特
殊物质的机能。它反映客观世界,并对客观世界有反作用。”据《辞海》认为,意识是“高度完善、高度有组织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对物质来说,意识是第二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辩证唯物主义肯定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存在的反映,又对存在起巨大的能动作用。从哲学的意义上,我们是否可以对奥林匹克精神作如下定义: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奥林匹克主义社会实践的体现和反映,包括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境界,包含体育、文化和教育三方面的内容,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最具广泛性的国际文化要素。
有人不禁要问,究竟奥林匹克精神和我国体育界提倡的“中华体育精神”、“乒乓精神”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有必要加以讨论。
国家体育总局曾经把中华体育精神概括如下:
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还有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的标兵——中国乒乓球队以它长盛不衰的业绩受到世人的赞誉,他们在多年的艰苦奋斗中也提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响亮口号。如“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人生能有几回搏”、“打出风格,打出水平”、“甘当铺路石”、“创新才有生命力”等等,这些口号不断鼓舞我国运动员从胜利走向胜利。乒乓球队的这些口号形成了他们特有的体育文化,形成一种体育精神,从而有普遍的宣传价值和推广价值。早在1981年,当时中央领导同志就概括为乒乓精神,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内容如下: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国争光的精神;不屈不挠,勤学苦练,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尽管后来这些精神的提法也与时惧进,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仅仅限于竞技体育的竞赛方面,是一种竞赛精神。事实上这些精神都可以包括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内,但他们却不能包括奥林匹克精神,也不能等同于奥林匹克精神。这里我们看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就此区别是如何说的。他在1908年7月发表文章时说:“人们会问我:你所说的奥运会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锦标赛有什么不同?……我不否认世界锦标赛的存在,我还同意将它作为奥运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奥运会还有‘别的东西’。正是这‘别的东西’使其自有它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在其它种种体育竞赛中找不到的。” 1924年第8届奥运会后,顾拜旦又对此发表了看法。他说:“最近这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尽管作出完美的值得称赞的努力,力求赋予它艺术和思想,但它仍有太多的‘世界锦标赛’的味道。当然,它必然会如此。因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有权期待一个组织尽量完美的奥运会。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别的东西——民族精神的表现,诗人灵感的协作,对美的崇拜,适合奥运会过去所体现、今天必须继续代表的强有力的
象征主义的所有一切事物。”从以上论述中不难发现,顾拜旦所复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它更多的内涵,决非一般人印象中的大型国际竞赛,它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人文内涵,因为奥林匹克运动不是单纯的体育,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没有文化教育就不成其为奥林匹克运动。所以我们体育理论界开始把奥林匹克运动定位为: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也曾经把奥林匹克运动简单地列为一个公式,便于大家记忆,即:奥林匹克运动 = 体育 + 文化 + 教育这仅仅是一种尝试,不知是否妥当。
二.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
我们常见的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往往局限于《奥林匹克宪章》所规定的内容,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宪章》的基本原则第6条是这么说的: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精神互相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这一条译文与正式出版的《宪章》稍有出入,为了准确弄懂它的含义,我们不妨读一读原文:“The goal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is to contribute to building a peaceful and better world by educating youth through sport practiced without discrimination of any kind and in the Olympic spirit, which requires mutual understanding with a spirit of friendship, solidarity and fair play.”从原文的语法结构看,《宪章》仅仅提到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这3种精神,显然这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全部内涵。如果我们仅仅把奥林匹克精神局限在这3个方面,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一条只是引用奥林匹克精神一词来说明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而不是专门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
那么,究竟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全部内容呢?我认为奥林匹克精神应该贯穿在古代和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切活动之中,内容极其广泛。它应该充分体现和反映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所有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激励因素。它在一定意义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支柱,没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失去灵魂。也就会失去它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光彩,沦为一般的体育赛事。
尽管奥林匹克精神作为动态的社会意识形态,他必然在推进奥林匹克运动中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补充、不断完善,但我们还是应该对它加以规范,使人们不致无所适从。所以对他进行探讨是很必要的。尤其在当前更有它的现实意义。我试从以下8个方面来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1.重在参与精神:
《宪章》基本原则第7条:“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是五个连环,它涵盖五大洲。它的活动是普遍的、经常的(universal and permanent另译为全球性的、持续的).其最高层次的活动是使世界上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盛大的体育节日上欢聚一堂。”从这一条可以看出参与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所以参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