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司马光的智慧与勇气,引导学生学习他敢于担当、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故事情节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故事情节,理解司马光砸缸救友的过程。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与行为。

4.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掌握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难点:通过故事学习司马光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情节图,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故事情节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故事情节,理解司马光砸缸救友的过程。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与行为。

5.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

板书设计1. 司马光2. 故事情节图:展示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3. 关键词汇:列出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帮助学生记忆。

4. 问题讨论:列出学生在问题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作业设计1. 课文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角色扮演: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写下角色的内心独白。

3. 问题讨论:学生写下自己在问题讨论中的思考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和进行问题讨论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角色扮演方面还有待提高。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默读训练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难:2.借助图画注释扩词等方法,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重: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司马光的品质。

难:4.利用课文所学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自读凿壁借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齐读课题1.引导学生一起书写课题的笔画顺序。

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1.打开书,这是一篇什么文章?2.文言文应该怎么读?3.指名读课文。

4.齐读24课,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有声的读是一种交流,无声的读是思考)三、请学生默读课文,并会讲解什么是默读?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的方法有哪些并出示课件默读的方法2.请学生读课件上面的默读自读提示。

读完从这句话中明确了那些信息.(生答)3.现在开始默读,边读边把不懂的地方圈出来。

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生圈画出不懂的地方,师引导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并说明是怎么解决的。

从而引出板书三个学习文言文的方法:①看注释;②扩词语;③借图画。

四、运用所学到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进入翻译课文)1.翻译课文互动2.师指名叫学生,生动有趣的讲课文的故事。

引出句式:有的……有的……五、翻译完课文故事,师引导学生喜欢现代文还是喜欢文言文?生答文言文(引出下面借图说文言文进行背诵部分)六、借助图画说文言文,意在让生背诵全文。

1.教师出示图画,学生齐背对应的句式。

2.关掉图画,全班齐背全文。

七、学习完课文的故事。

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八、拿出学习单进行背诵全文的空格书写生字。

1.学生书写。

2.师展示学生书写的学习单,并指正易错字的规范书写。

3.师指导后,让生再把写的不好的字,重新书写一遍。

九、拓展部分。

1.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

古时候还有一个像司马光一样品质优秀的孩子,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2.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并借助这些方法读这篇拓展的文言文。

3.指名读文;找一名学生领读课文再齐读课文。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自我评价
课堂氛围:是否营造了积极、 互动的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学生反馈:是否及时收集和 处理学生的反馈意见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 的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反思
学生掌握情况:是否达到预期 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方法:否积极互动,学 生参与度如何
课堂互动
提问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巩固所 学知识,提高实践 能力
作业要求:独立完 成,注重思考与探 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小组合作 强调重点: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知识 突破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难点问题
Part Four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旧知:回顾上 节课所学内容,引 出新知识
情境创设:通过故 事、图片等方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引导:通过提 问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望
实验演示:通过实 验演示,让学生直 观地理解新知识
课文讲解
导入新课:通过回 顾上节课内容,引 导学生进入本节课 学习
课文分析:讲解课 文中的重点字词、 句式和段落大意
深入探究:引导学 生思考课文中蕴含 的深层含义和思想 感情
课堂互动:组织学 生讨论、回答问题 ,增强课堂互动和 参与度
教学内容
课文分析
课文主题:通过《司马光》一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文内容:介绍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认读“司、登”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戏、登”等9个字,会写“戏耍、登攀”等词语。

2. 体会文言文表达的特点,并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词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等方法,理解文言文,感受司马光勇敢、聪明的品质。

2. 引导学生掌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光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的特点,懂得遇到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内容1. 学习《司马光》一文,理解文章大意,感受司马光的智慧与勇气。

2. 学习生字词,掌握相关书写与朗读技巧。

3. 讨论司马光的行为对我们的启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 体会司马光勇敢、聪明的品质。

难点1.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式。

2.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挂图。

2. 生字卡片。

3. 课件(包含课文朗读、生字词解释等)。

4.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字典、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 学习生字词,掌握正确的书写和朗读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 课堂实践:学生分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深入学习:- 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如特殊句式、生僻词汇。

- 引导学生通过插图、注释等辅助工具,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3. 课堂讨论:讨论司马光的行为对我们的启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课程《司马光》- 重点生字词:戏耍、登攀、勇敢、智慧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24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24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4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配乐朗诵,引入新课。

1.播放古筝音乐,配乐朗读。

教师激情导入:现在我们配上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读读这篇小古文,感受一下它的韵律美。

(1)配乐自由读。

(2)配乐指名读。

(3)配乐齐读。

2.教师引导:现在大家试着填一填,背一背小古文。

教师引导: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几个同学读。

指名朗读,课件配乐。

教师评价:同学们朗读得非常好,吐字准确,清晰流畅,节奏分明,读出了对司马光的赞赏。

(设计意图:文言文语言精练,充满韵味。

通过各种富含趣味的朗读形式,让学生熟读背诵小古文。

因此,通过配乐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约美和韵律美。

)二、内容回顾,交流收获教师质疑: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课文中画出来。

学生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找出依据,进行勾画。

学生们各抒己见,班上交流勾画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体会司马光的做法。

教师追问:司马光为什么这么做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分析原因。

教师引导:结合生活,想象一下孩子们吓得跑走之后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话练习。

教师点拨,在最危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救小朋友。

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三、借助注释,讲讲故事。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讨论了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吧!讲故事要生动形象,只讲意思不免有些枯燥乏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得既生动又形象呢?1.学生交流经验。

2.教师提出建议:①补充想象的内容。

(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融入故事中。

)②有画面、有声音、有动作的故事会更生动形象。

③讲故事的时候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3)学生在小组内试讲故事。

(4)指名学生到讲台上讲故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

司马光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

(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3.写:参考书后《笔画名称表》和《常用偏旁表》,自学本课生字笔顺,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边书空,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学目标】1.通过闯关游戏复习巩固会认字,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准确书写“登、弃、跌、持”4个生字。

2.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等途径,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并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准确书写“登、弃、跌、持”4个生字。

3.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并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并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文言文——《司马光》。

”出示课题。

师:“首先,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看看上节课的内容大家是不是都掌握了。

闯关游戏一:生字宝宝我会认出示: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mo)水中。

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

闯关游戏二:古人文章我会读先出示全文(带有停顿符号的),跟老师读;再请学生自己读;最后去掉停顿符号,学生练读。

注意有层次地推进和评价激励。

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师小结,激趣:同学们真能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啦!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两个有趣的闯关游戏,学生趣味盎然地复习巩固会认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同时感悟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好听的故事,大家齐读课题;司马是复姓,注意节奏,再读;“光”是因为当时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在“光山”这个地方做官,所以起名“光”,再次读好课题。

2、词宝宝看到我们小朋友坐那么好,急着要和大家见面呢!3、读得真好,告诉大家,这几个词还能编一个小故事呢,你来试试。

二、精读感悟第一自然段:1、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带着你的喜欢读读他的名字。

2、司马光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出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你能读好吗?谁能把大家带到很久很久以前,齐读。

第二、三自然段1、有一天,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发生什么事?2、自读,交流,什么样的大水缸?3、出示:假如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评:不错,你的水缸最大,里面的水也很多,齐读。

4、就是这么大,这么满的`水,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去了。

5、“一不小心”?出示:练习,你能试说说吗?6、一不小心掉进去了,你什么心情?试读读。

(害怕、着急)第四、五自然段1、过渡:你为什么不救他呢?水缸太高了。

2、其他小朋友什么表现,先看图,看看书上怎么写的?3、交流:都慌了。

慌成什么程度?4、生活中遇到两种以上情况都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5、出示填空。

通过说话告诉老师你理解了,那齐读,读慌张样子。

6、小朋友可能会喊什么?再读读。

7、过渡: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怎么做的?8、找两个小朋友读。

9、老师把“搬”换成“拿”你觉得好不好?指名交流10、谁上来把司马光砸缸样子通过朗读读出来?11、司马光当时怎么想的?再读。

第六自然段1、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高兴齐读。

三、总结升华1、出示全部填空。

2、司马光当时怎么想的,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3、大人会说,同伴会说,你会说?四、拓展延伸1、如果商场迷了路,你会怎么做?2、司马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遇事不慌,积极动脑,学习他勤奋好学,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领悟课文表达方式,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熟读课文,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教师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外阅读,展示分享学生分享课下阅读的《宋史·司马光传》片段: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意思就是说司马光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从这段话感受到司马光朴实无华的美好品质。

二、复习导入,明确目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读好文言文,通过人物和事件之间做停顿、连贯的动作之间做停顿两种方法读好了停顿、读出了节奏,并初步感受了司马光的机智冷静。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司马光》,领悟课文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1.让我们回到千年前的庭院,一起感受当时的情景。

预设1: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孩子,当看见有人掉进瓮中,你会有什么表现?我们角色代入,展开想象,把当时其他孩子的表现说的这么具体生动,用文中一句话来说就是——众皆弃去。

(板书:众弃)相机指导朗读:众皆弃去。

预设2: 当众皆弃去之时,司马光——“光持石击瓮破之”。

如果你是掉进瓮里的孩子,在这个口小肚大的瓮里,你会怎么样?听到这呼喊声,如果你就是司马光,你会怎么做?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

抓动作:持、击、破(板书)谁能表演一下司马光当时的动作?相机引导:你心里怎么想的?你为什么砸的这么用力呢?把你的想法送入句子中读一读。

你看,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加上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一个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展现在我们眼前。

2.古今对比:司马光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么生动的故事,文言文仅用了30个字就写清楚了。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2.深入课文,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背诵课文。

(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

2.指名说课文大意,并概括主要内容。

(司马光砸缸)二、深入课文,感悟人物形象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2.品读“光持石击瓮破之”一句,感悟司马光临危不惧,冷静思考的品质。

第一步,情况紧急,需要立刻解救落水小孩。

第二步,需要立即破缸,让水流出。

第三步,迅速反应,想出对策,用石头破缸救出小孩。

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司马光非常沉着冷静,丝毫不惊慌,表现出了一个超乎他实际年龄的老练与机智,真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

3.品读“众皆弃去”一句,通过他人的表现,对比衬托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引导学生想象其他小孩子当时的表情和反应,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4.演一演。

这个故事已经过去了千年,今天,谁能来演一演,带我们穿越到古代,再现司马光的光辉形象?(学生自告奋勇,教师指名各自扮演司马光和众小孩子,指导学生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

)三、指导朗读,拓展延伸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

2.指名读。

(师点拨:“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3.我们知道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同学们要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去找找关于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吧!四、古今对比,探究文言文学法1.师:刚才同学们的表演真是充满了童真童趣,带给我们审美的享受。

其实,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很多的版本。

(课件出示白话文版本的故事)2.学生自读屏幕上的内容,对比课文,小组内讨论:这篇选文和课文有什么不同?3.指名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小组补充。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第2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第2课时)》教案

《司马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司”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司”等7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通过跟读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结合生活实际,读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了解完整讲述一件简单的事情的要求。

4.通过和同学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文的不同。

(以单音节词为主,有的词的意思与现在的不同)教学重难点:1.通过跟读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结合生活实际,读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了解完整讲述一件简单的事情的要求。

3.通过和同学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文的不同。

(以单音节词为主,有的词的意思与现在的不同)教学准备:教师:“司”等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司”等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过程:一、复习(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背诵课文指名和齐背诵。

二、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感悟课文主题(一)复习句子意思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用现在的语言,说了课文句子的意思,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呢?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指名逐句说,PPT逐一出示。

(二)用自己的话讲故事1.导语: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就能读懂文言文课文的句子意思了。

在这个基础上,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出示任务: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做到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提示:1.要补上故事发生的时间;2.讲故事时可用动作助说话。

)个体操作。

2.(PPT出示听故事交流要求)四人小组讲故事,互评交流;推选代表在班上讲。

《司马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通用9篇)

《司马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通用9篇)

《司马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通用9篇)《司马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司马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救人的情境,在再现的情境体会中,感受到孩子落水的危险,体会时间的紧迫,知道司马光砸得正是时候。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

拓展整合教材,在多元的材料中走近司马光。

【教学过程】一、学习巩固,导入新课: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容易出错的字多读,生字掌握不好的同学多读。

)2、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让学生自主选择,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读。

)(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感受本课的愉悦,尊重他们的主体选择,给他们一个轻松的环境,为他们的学习营造一个自由空间。

)二、学习课文3~5自然段:1、学习第三自然段:导言: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司马光和小朋友一起在花园里玩,他们玩得很开心,可你们知道吗?玩着玩着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⑴ 学生听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⑵ 让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学生交流,指出事情是: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缸里。

⑶ 请你们认真的再读课文,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这个孩子掉进水缸有什么危险?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水缸的大和水很满来得出小孩子的处境很危险。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4司马光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4司马光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此篇文章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虽然情绪变化极大但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进入三年级学生会感觉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多了,可这篇文言文更是让孩子有了距离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癶”字头,写好“登”和“庭”字;2、通过读,文言文,能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获得气连声断的读法,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通过学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过程与方法】1、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通过发现,积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如:看注释,联系上下文,做批注等等。

2、通过图文对照,交流、思考,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来理解课文。

3、观察发现,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作对比,同感悟文言文的简洁、凝练、节奏美等特点。

4、观看视频,认识司马光是宋代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

5、摇头晃脑地读,读中品味古文语言独具魅力的美,从而感受古代传统文化形式的精美和内容的丰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司马光具备的良好品质:对朋友的爱,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等等。

2、开启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及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的兴趣培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参考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智、肯动脑筋的品质。

【难点】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第二是如何来学习文言文?因此指导学生朗读和学会学习的方法应做为难点来突破。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

难点:体会到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

教学模式:学--议--练教学式操作步骤: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制定目标,激发动机--自读引导,深入学习--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听老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写了一本书,他不知道取什么名好,于是他拿着书叫产宰相取名,宰相看了,连连叫好,但是他又说:这么好的书,我没有资格给它取名字。

没办法,他只好去请皇上给他取名。

皇上看了,拍案叫绝,欣然提笔给这本书使名为《资治通鉴》。

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他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制定目标,激发动机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屏幕,知道图上有些什么。

2.根据图提问,小朋友,看过图您想知道什么?筛选出:(屏幕显示)(1)、这个故事发生在那里?(2)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水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3)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4)那个小朋友怎么样了?三、自读引导,深入学习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四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小声自由读全文。

(一)、看图,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古时候,并看图理解,再齐读一自然段。

(二)解决第一个总理: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1.小组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应的词语?(花园、假山、水缸)2.回答问题,板书:花园3.指导看图理解词语,板书:司马光、小朋友、花园、水缸。

4.比较填空,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2)他跟几个小朋友在______玩5.指导朗读。

(三)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1.齐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司马光》第二课时 教案+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司马光》第二课时 教案+反思

【谈话导入】1.出示关于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请一位同学简要讲一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就要学习这位古代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请跟老师板书课题,指点写“司”字。

3.学生齐读课题,老师简介复姓。

【设计意图】部编版教材非常重视古诗词等传统文学的渗透,在三年级出现文言文,对于这种文体,孩子们接触得比较少。

所以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以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入,旨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恐惧文言文。

【初识文言文】1.出示文言文《司马光》,师范读。

问有多少字?2.出示小古文《司马光》及现代文《司马光》,师:141个字,只用30个字写出来,你有什么疑问吗?今天的课文跟刚才我们读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

3.师: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文言文非常简练,有时一句话就只有几个字,但细细品味,隐藏着很多意思在里面。

今天,我们就走进文言文《司马光》,一起看看讲的是什么故事吧。

【设计意图】通过把现代文与文言文进行直观地对照,让学生简单的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初读课文,走近故事】1.师出示自读要求。

学生练读,指名读,正音。

2.师有了停顿符号,能够让我们读的更清楚更有节奏感。

出示停顿符号,师带读,生跟读。

3.小组比赛读。

4.全班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为此我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读:练读、指名读、范读、带读、师生接读、比赛读、齐读等,通过各式各样的读,让孩子把文言文读通了、读顺了、读出节奏感。

每一次读有每一次的要求,循序渐进,最终到达本环节的目标。

【小组合作,演绎故事】1.师:刚才我们不仅读准字音还借助停顿读通了文章。

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如果有读不明白的,请看一看下面的注释,还有不明白的就打上一个小问号。

2.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司马光教案第二课时

司马光教案第二课时

司马光教案第二课时这是司马光教案第二课时,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司马光教案第二课时第1篇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简单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资料,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在介绍完司马光后,看图学习了故事的开头,研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看着图猜猜哪个是司马光,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开始行动了,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就高高的举起来了。

学生都找到了答案,穿红衣服的小男孩是司马光,而要让学生说理由时,学生又变得支支吾吾了。

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去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过了一会儿,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我请了一个女同学,她说:“因为课文中写道‘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

”我肯定了她的说法。

这时,我看到还有小手高高的举着,他说;“因为是司马光砸的缸,他就在缸的旁边,所以,他就是司马光。

”我表扬他会读书,会思考。

这个环节能够说进行的很顺利,学生说的也很好。

接下来,研读“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时,令我没想到的状况发生了。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在让学生模仿小朋友们慌了的表现时,“吓哭了”做的很好,也很投入;而让学生做“叫着喊着”时,第一个男同学说:“快来人啊,有人掉进大水缸里了。

”他在说的时候,声音很急,把两只手放在了嘴边,做喊的样貌,能够说模仿的很像。

这时,我却听到了下面小朋友笑的声音。

于是,我立刻进行了引导:“有一个小朋友掉近水缸里了,这个时候,你站在旁边会笑吗?”同学们纷纷摇头。

“如果你在旁边,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有小朋友说:“啊呀!怎样办呢?”有小朋友说:“得立刻救他,要不然他会死的。

”我及时进行了补充“这个时候,大家的心里都很着急,不可能会笑”。

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

我又请了第二个学生来模仿,这个学生模仿的更像,大声疾呼:“救命啊,救命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第
二课时教案
杭集镇中心小学林萌
一、执教学科、班级:一(4)班语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
解决问题。

3、学会两个生字“爬”和“掉”。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教学主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司马光图片)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呀?齐读课题《司马光》。

2、通过昨天的学习,谁能说说司马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聪明、机智)
3、今天呀,聪明机智的司马光要考一考大家,你们敢挑战吗?
(1)我来猜字谜:
“犬”字上面两个口。

()
“元”字掉在框框里。

()
另有立刀旁。

()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

()
(2)我会读:
(出示生字词)
假山大水缸装满爬上一不小心掉进别的慌
哭喊搬起
使劲砸流了出来得救
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二、精读训练
1、今天,司马光将带我们一(4)班的小朋友穿越时空,一起到古时候的花园里去看一看,大家想去吗?(出示图片,播放flash课文朗读课件)
2、我会填:
(1)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的故事。

(2)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很危险,是因为()
①缸里装了水。

②水缸很大,缸里装满了水。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比较句子:
①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水缸,缸里装了水。

②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这两种说法,哪一种好?(句②说法好)为什么?(如果是小水缸,小朋友能自己爬上来;如果缸里没有水,或是有水也不多,小朋友掉进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正因为是大水缸,而且里面装满了水,那小朋友掉进去就有生命危险了)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可能发生事情的危险因素。

4、复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你能说一说第一节讲了些什么吗?最好能用上一下几个词语。

古时候司马光花园假山大水缸装满
5、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图)瞧,小朋友们玩得兴高采烈,完全没有想到危险就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呢?自读第二节。

(1)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读第一句)
板书:爬(师范写,生书空,齐读)
(2)他爬到了哪里?后来呢?板书:掉(师范写,生书空,齐读)
(3)掉进了哪里?他爬上了假山,怎么会突然掉进水缸里的?
(一不小心,指导读)师评价:(哦,太突然了,你根本没想到。

你确实不是有意的。

哎哟,你太不小心了。

)(4)他一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会有怎样的危险呢?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装满了水的大水缸)那他掉进了这样的水缸里,会有怎样的危险?
(5)如果当时你就在场,看见你的同伴掉进了水缸里,你会怎样?(着急、担心)(指导读第一句)
(6)这样一件紧急的事发生后,除了司马光以外,其他小朋友是什么反应?
①慌板书: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②具体从哪里看出他们慌了呢?(出示第二句,自读,用“”画出来)
a哭哪个小朋友哭了?为什么哭?(急、没有办法)b喊他会喊什么呢?
(救命啊)这个小朋友的命就在缸里呢,不赶快救出来,他就没命啦!谁来喊?
(快来救人啊)时间就是生命,晚一步就来不及啦!谁来喊?
(有人掉进缸里啦)可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干着急!谁来喊?
c跑去找大人
为什么要找大人?(救人)哦,他们惊慌失措,一点主意都没了。

为什么要跑着去?(时间很紧)稍微慢一点,这孩子就可能被淹死。

③读第二句,读出“慌”。

(师范读,个别读,齐读)
(7)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6、学习第三自然段。

(1)在这危急时刻,只有一个人没有慌,那就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请用“”画出写司马光的句子。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
(2)(出示句子)比较不同: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a司马光为什么要用大石头呢?(缸大而且很硬)
b司马光为什么要使劲砸呢?(时间很紧)
你能模仿一下司马光的动作吗?
(3)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聪明)
老师这儿有个成语讲的就是司马光聪明而且果断(出示:多谋善断)
(4)你想做一做多谋善断的司马光吗?(个别读、齐读第一句)
(5)出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和司马光没有慌······)对比读,思考:你还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用板书启发)(冷静)
老师这儿还有几个成语讲的就是司马光冷静、镇定(出示:方寸不乱、从容不迫、临危不惧)
(6)出示填空,学生口头练习。

(7)引读:水缸······,缸里的水······,掉在缸里的小朋友······。

(8)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用什么方法救那个小朋友?生自由讨论。

(师评价:你还是挺镇定的、方寸不乱;好主意,你真是多谋善断。


如果你是被救出的小朋友,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9)让我们来夸一夸司马光。

出示句子:司马光,你真!
7、回顾课文
我会填: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玩,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其他小朋友,司马光没有,他搬起,使劲那口缸,掉在缸里的小朋友。

8、总结
当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时,要学习司马光方寸不乱、多谋善断的品质。

(1)播放儿歌《司马光》视频。

(2)我们一起来编个儿歌来称赞司马光。

老师说前半句,大家来补充后半句,看谁说的好。

古代孩子,-----(司马光)
遇到危难,-----(不心慌)
举起石头,-----(砸破缸)
救出朋友,-----(真勇敢)
9、作业
(1)照样子填空:
一(只)鸟
一()石头一()水缸
一()花园一()假山
一()孩子一()朋友
(2)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10、板书设计:
22司马光
爬掉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司马光没有慌
聪明机智
11、教后反思
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联系这一段的内容说一说。

”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接着学生会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小心才掉进大水缸里的。

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课文中找答案。

2、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看看插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话音刚落,可爱的董学龙同学立刻站起来,做了“高举双手使劲往往下砸”的动作,还“哎!”了一声,真是把司马光“表演”
得活灵活现。

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模仿,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3、在比较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

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可以用抽水把水抽出来;有的说可以拿个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可以拿个大木棍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他们可以一起把水缸推倒……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办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的快乐。

最后我又问:你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呢?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
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