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七年级历史上第18课 三国鼎立 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教案
课题
18、三国鼎立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背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有关知识点。
2、了解三国鼎立的形势图(教材105页);了解三国鼎立后的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谁的评价()A、刘备B、孙权C、曹操D、诸葛亮
4、三国初期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是①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②重视农耕③奖励农耕④重视海外贸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
5、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A、蜀吴魏B、吴蜀魏C、魏蜀吴D、魏吴蜀
6、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总结出两次战争的一些共同点:①都是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战役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都与曹操有关④都为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⑤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⑥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其中分析不正确的观点是()
任务二:官渡之战中曹操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任务四: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整理
熟读记忆
反
馈
练
习
1、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混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是()
A、袁绍B、曹操C、刘备D、孙权
2、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淝谁之战
A、①④B、③④C、⑤⑥D、④⑥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阅读材料回答:
①此诗的作者是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18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赤壁之战(∨)2、三国鼎立的形成(∨)【知识梳理】1、官渡之战交战双方:结果:2、赤壁之战时间、经过、结果年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与在长江沿岸的一带和曹军对峙。
周瑜指挥联军用的办法,大败军。
3、三国鼎立的形成国名建立时间国号建立者都城魏年蜀年吴年(今天的)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某某与内地的联系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某某的联系。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 统一天下B. 消灭袁绍C. 废汉称帝D. 建立魏国2、杜甫的“功盖分三国,各成八阵图。
”的诗句主要赞颂的是A.曹操 B.X备 C.周瑜 D.诸葛亮3.下列事件与某某有关的是A.丝织业兴旺B.修建水利工程 C.船队到达夷洲D.大兴屯田4、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5、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成语“三顾茅庐”有关的是()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拓展视野】1.(08某某内江卷)著名的典故“三顾茅庐”出自于东汉末年。
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A.曹操 B.X备 C.孙权 D.诸葛亮2.(某某某某卷)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第18课三国鼎立【知识梳理】1.曹军和袁军曹军胜,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208年赤壁火攻曹3.220 魏曹丕某某221 汉 X备某某222 吴孙权建业【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A 2.B 3.C 4.C 5.B 【拓展视野】D A。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1)
生的学习兴趣;
子教室的
功能,将教师演示内容推送到学生电脑上,抓住每个人的注意力。
1、学生完成自学内容,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利用交互式白板的书写功能,进行答案的展示;
2、交流答案;1
的书写功能
官渡、赤壁之战的学习,展示,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
1、阅读课本P117-118回答,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原因是什么?学生自学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适当补充优课中的图片资源(一、二)
赤壁大败曹军,是老天安排的。
因为那时曹军中疾疫流行,那天晚上恰好
又刮东风,这是天意,你同意吗?(利用电子教材的选择功能)
要的影响。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现在我们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师过渡:为稳定局势,战胜对手,统一全国,他们都注意发展生产(利用电子教材的添加资源,出示图片)使得这种南北分裂局面持续了近60年。
信息化技术——资源添加(一)
信息化技术——资源添加(二)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
教师出示答案
三国英雄们的智慧如同那最璀璨的明星,他们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
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班级:姓名:往史回首:扬帆起航:一、航行目标: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三国的建立,三国经济概况;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3、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官渡之战VS 赤壁之战三国的建立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同舟共济:(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你能解释一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吗?2、评一评,你心目中的曹操和诸葛亮是怎样的历史人物?精讲点拨:1、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
2、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
3、三国时期,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四、牛刀小试(我达标我快乐)(一)选择题1、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是在()A.211年B.222年C. 220年D. 263年2、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A.刘备B. 曹操C.诸葛亮D.孙权3、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A.刘备B.孙权C.曹操D. 诸葛亮4、三国时期的夷州指的是今天的()A.台湾B.海南岛C西藏 D. 广州5、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C.赤壁之战结束后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6、吴国都城建业在今()A.江苏省境内B.湖北省境内C. 江西省境内D.安徽省境内(二)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词中的“三国”指哪三国?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著名战役有关?3.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通过曹操一胜一败缘故的分析,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明确熟悉评判历史人物时,要紧应该看他是不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进展。
【课前预习、课内探讨】(我学习,我欢乐;我试探,我收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背景①东汉末年,军阀混战②占据的曹操,实力不断强大③盘踞的袁绍,想消灭曹操①官渡之战后,基本统一北方,还想统一南北②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得到的辅佐③割据江东的,统治比较稳固时间双方战术特点1.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示: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结果影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二、三国鼎立的形成⑴背景:①②③⑵形成:政权建立时间建立者国号都城备注魏国三国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蜀国吴国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⑶三国经济的发展政权措施意义魏国蜀国——吴国①2.三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②【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1.东汉末年,经太长期的军阀混战,彼此兼并,于公元3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其中在中国北方成立的政权是()A.魏B.蜀汉C.吴D.东晋2.三国时期称帝的是()A.曹操、刘备、孙权B.曹操、诸葛亮、孙策C.曹丕、刘备、孙权D.曹丕、诸葛亮、孙权3.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A.官渡之战击败袁绍B.大体上统一北方C.指挥赤壁之战D.废汉献帝成立魏国4.在历史课上,同窗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
以下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阻碍最大的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5.以下战役按时刻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涿鹿之战②城濮之战③赤壁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6.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域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
七年级历史18课 三国鼎立 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结果、历史作用;熟记三国形成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知道三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2、分析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条件。
分析赤壁之战中曹败、孙刘联军取胜的原因。
3、学习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看他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二、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学习难点:三国形成的原因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三、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一下学生有关《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人物?大家知道三国鼎立的由来吗?这一阶段发生了哪些战役?四、基础自主探究:1、官渡之战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出现势力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_____和______。
时间:______年,交战双方是______和_____,交战地点,交战结果_____ 。
影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2、赤壁之战背景: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南方长江中下游出现实力比较大的两个集团与之对峙: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______,辅佐他的是_______;一个是割据江东的___ ,统治比较稳固。
时间:____ 年,交战双方是_____和_____交战地点是__,交战结果是___ 。
影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_________,孙权在__________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领_______________ _。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4、三国经济的发展魏国:修建了许多;蜀国:丝织业兴旺,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加强了和地区的联系。
五、小组讨论:1、课本P103页动脑筋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2、课本P105页动脑筋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3、结合以上两题想一想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考虑)六、教师寄语: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七、达标测试:(请同学们认真做下面的问题,以检测本课的学习是否取得了成功)1、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中势力最强的有()①袁绍②刘备③曹操④孙权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2、赤壁之战打败曹军的决定因素是()A诸葛亮的计谋B周瑜的水军C孙刘的联盟D地理上的优势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4、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A.曹操B.曹丕C.刘备D.孙权5、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播放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问:历史上最早进入三国的时间是()A.220年B.221年C.222年D.229年6、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A曹操B诸葛亮C周瑜D孙权7、三国时期,夷洲是指()A吴国B台湾C海南岛D辽东半岛8、“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 18 课 三国鼎峙 ---- 导教案自主学习:(用一、知识系统1、官渡之战时间: 地址:两方:15 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以下问题并记忆。
)曹操: 1、政治上控制了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招募流民屯田,组织士兵耕天,实力增强。
3、军事上招贤纳士,采用他人的正确建议,火烧乌巢。
袁绍:在兵力上据有绝对的优势但他骄傲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用谋士的正确建议。
结果:曹操能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影响:曹操为一致北方确立基础2、赤壁之战: 刘备:依赖荆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时间: 孙权:据有江东,周瑜火攻地址:曹操: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两方: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最根本的是,当时一致的客观条件还没有成熟。
结果:影响:确立三国鼎峙场面 3、三国鼎峙 国家 时间开国皇帝国都范围经济魏 蜀 吴精讲点拨:1、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为一致北方确立了基础;公元 208 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峙场面形成的重点。
2、三国鼎峙场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盘据走向逐渐一致的过渡阶段。
3、三国期间,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纳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举措,这就为往后的一致准备了物质条件。
4、如何评论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事公司领袖,雄才大概多谋善断,很有目光, 是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是治世之能臣是对的:1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政治上的优势;招贤纳士擅长用人; 2 经济上招募逃亡农民垦荒,组织战士种田实力不停增强;3 军事上战胜袁绍获得官度之战的成功为一致北方确立基础,说明曹操在东汉末年对推 动历史进步起了必定作用; 在赤壁之战中因为骄傲轻敌被孙刘联军战胜不敢轻易南下, 为三国鼎峙确立基础,说明曹操的历史作用也是有限的。
曹操是乱世只奸臣不太正确:1 东汉后期群雄盘据是豪强地主权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适应了当时人们的封建看法的需假如一致平定的需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三国鼎立学案【标要求】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情感目标: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找出下列两个故事,自己熟悉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
官渡之战温馨提示: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影响2赤壁之战3熟悉三国鼎立形成过程自己独立完成下列表格,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做得最好。
国家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魏蜀吴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读一读,想一想材料一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材料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下层的人,它也注意提拔。
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
材料三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
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
他决定推行屯田制。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2分析讨论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3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试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在班级内交流。
四、知识整合一种局面:三国鼎立2两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3三分天下:魏蜀吴4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五、巩固练习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战役B长平之战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2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战役B长平之战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3成语典故“火烧连营”“草船借箭”都出自哪一战役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官渡之战D巨鹿战役4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是A刘备B诸葛亮孙权D曹操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废汉献帝D统一北方6、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了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六、中考链接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哪一个军阀?()A.刘备B.袁绍.孙权D.刘禅2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A.200年B.208年.220年D.222年3.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
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4、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会收集有效信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为以后学好历史打下基础。
3、学生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
3、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对比,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养学生某某、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准备:一、学情分析:1、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地发展起来,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
二、关于学法和教法鉴于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为情景想象、课本剧表演、讨论等为主,给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人教七上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1)
《三国鼎立》教案一、知识目标:1、掌握官渡之战之战的过程及作用2、掌握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影响、3、了解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4、掌握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课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五、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放映《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歌唱得真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些英雄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怎样一幕历史悲喜剧。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02页,我们来学习《三国鼎立》。
二)教学过程板书:第18课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官吏乘机扩大自己的军队,甚至于公开举兵反汉,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
其中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曹操(155—220),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字孟德。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公元196年,他迎汉献帝以许昌为首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他的势力发展很快,在曹操的势力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与占据今天河北一带的袁绍发生了激烈的矛盾,终于演变成为一场战争,这就是官渡之战。
(投影《官渡之战》形势图)。
当时,袁绍拥有精兵十万,兵精粮足,根本就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也听不见别人的意见。
而曹操尽管兵少粮缺,但他善于用人,我们来看看他们两人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不同请四位同学分别扮演袁绍、曹操、许攸、士兵,演历史小品《许攸见曹操》,(历史剧本见附页)曹操听从了许攸的意见,带领几千兵马,穿袁军服装、打袁军的旗号,混过了袁军的道道关卡,来到乌巢,一把火将袁军的粮草烧个精光,袁军人心动摇,不战而乱。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三国鼎立》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国鼎立的形成、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和事件等。
教材通过插图、文字和表格等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三国鼎立的形成和具体事件可能掌握不够全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等有一定认识,但需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掌握三国时期的政权分布和主要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2.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及其贡献。
3.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政权分布和重要事件,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观看视频:播放与三国鼎立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场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视频资料:与三国鼎立相关的视频资料。
3.PPT:制作教学课件,包括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政权分布、著名人物和事件等内容。
4.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三国鼎立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政权分布和重要事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场景。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七年级的孩子感性认识能力有余,理性分析能力不足,教师要在教学语言、历史教学细节处理上渗透唯物史观和“大历史”的视角,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艺术加工与历史真实。
学生:教科书、学案纸
第18课三国鼎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多媒体使用及功能评析
课前酝酿
播放林俊杰的《曹操》音乐
学生欣赏
以学生喜爱的明星歌曲来营造气氛,引入话题。
【媒体使用】
播放林俊杰的《曹操》音乐
【功能评析】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一、新课导入
《三国演义》列为中国四大名著一部《三国演义》,电视剧、电影将它拍了又拍;戏曲将它唱了又唱,多少经典故事、多少英雄人物被人们在记忆中定格。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历史,那么历史上的三国是怎样的?
设计者
教学内容
《三国鼎立》
学时
一课时
学科
(版本)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章节
第四单元第18课
(第102~107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理解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学会研究古代战争的一般方法。
4.出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格。
5.出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
【功能评析】
新课标-《三国鼎立》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新课标-《三国鼎立》教学设计(通用12篇)新课标-《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把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缘由、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缘由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缘由。
提高对重大历史大事的复述力量。
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缘由的分析,提高同学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力量。
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比较,提高同学对历史事实的文学创作的辨别力量。
熟悉到每一历史大事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
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殊是符合实际状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熟悉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当看他是否打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进展。
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历史情景,把同学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充分调动同学已有的学问,以吸引同学的留意力,激发学习的爱好。
教学程序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照旧在,几度夕阳红……”设疑:1、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2、你喜爱曹操还是诸葛亮?为什么?师导:你心中的曹操、诸葛亮与历史上的曹操、诸葛亮是否一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他们有关的两次战斗。
探究新知一、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斗1、同时出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作战示意图设疑:①比较两战的作战双方、结果、特点、作用,有何异同?②“我想问”:(同学提出问题,师生共议。
)2、“煮酒论英雄”:有人认为,曹操是奸臣,诸葛亮遇事先知,请说说你的看法。
3、播放《火烧赤壁》片段师导: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对当时的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三国鼎立的形成1、出示动画:三国鼎立形势图(解释“鼎立”的含义)2、设疑: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3、自学教材p106(师强调:夷洲即中国台湾,证明白中国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合作探究: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活动与探究1、三国谚语知多少。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占据某某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
盘踞在某某一带的袁绍,势力很大,想消灭曹操。
2.时间:200年。
3.经过:袁绍率十万大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操采纳谋士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大败袁绍。
4.影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1.背景: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X备,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
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
2.时间:208年。
3.经过: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经过诸葛亮和周瑜等说服,孙权同意联合抗曹,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X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
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4.影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
X备乘机占领某某、某某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某某。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魏:修建许多水利工程,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蜀: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3)吴: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某某地区的联系。
【问题1】有人说,孙X联军能在赤壁大败曹军是天意,因为那时曹军中疾疫流行,那一晚恰好又是东风。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探究:把孙X联军战胜曹军归结为天意,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1)赤壁之战当晚刮起东风,为孙X联军火攻曹军提供了方便,这有很大的偶然性。
(2)但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很多人得了传染病,这就埋下失败的祸根。
因此,曹军的失败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问题2】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历史是在进步吗?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历史是在进步的,其原因如下:(1)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的衰败,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三: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任务四: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整理
熟读记忆
反
馈
练
习
1、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混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是( )
A、袁绍B、曹操C、刘备D、孙权
2、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淝谁之战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预
习
导
航
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知识点:
名称
时间
地点
双方
经过
结果
作用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三国鼎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点: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蜀
吴
3、三国鼎立形成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
魏:
蜀:
吴:
备注
合作
探究
展示
交流
规则:请大家群策群力,解决难题,然后就要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答题最出色
任务一:归纳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有哪些?
3、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谁的评价( )A、刘备B、孙权C、曹操D、诸葛亮
4、三国初期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是①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②重视农耕③奖励农耕④重视海外贸易(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
5、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
A、蜀吴魏B、吴蜀魏C、魏蜀吴D、魏吴蜀
6、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总结出两次战争的一些共同点:①都是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战役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都与曹操有关④都为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⑤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⑥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其中分析不正确的观点是( )
滦南县七年级历史学科
学 教 案
课 题
18、三国鼎立
课 型
新授课
授 课 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背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有关知识点。
2、了解三国鼎立的形势图(教材105页);了解三国鼎立后的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A、①④B、③④C、⑤⑥D、④⑥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阅读材料回答:
①此诗的作者是谁?
②他的“壮心”是什么?
③此人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如此作为?
④我们今天应如何评价此人?
学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