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白族

合集下载

白族文化介绍

白族文化介绍

白族,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北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属典型的农耕民族。

公元937年,白族首领段思平在洱海地区建立了"大理国"政权。

自那时以来,白族便形成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较接近、居住地较固定的民族。

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基调。

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及黑领褂。

女子多穿白色上衣,外套丝绒领褂,以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

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白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数量繁多、形式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乡土节曰,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曰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三月街"--白族的集市:三月街是白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古城举行,会期5-10天。

三月衔原是佛教的讲经庙会、后来,由于大理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逐渐演变而成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贸易集市和节日盛会。

据地方志记载,早在明代中叶,每年三月十五日,就在"苍山下贸易各省货"。

1636年徐霞客在游记中记有:"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

……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

……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

"真实地记录了三四百年前三月街"诸商云集,环货山积"的盛况。

清代白族音乐家李燮羲也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三月街的盛况"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全钱似水流。

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三月街以骡马、木材、药材、毛皮等土特产品贸易为大宗,附近农民在三月街购买耕畜、农具,以备春耕。

而今,三月街成为滇西各族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联欢大会。

白族的风俗简介

白族的风俗简介

白族的风俗简介1. 引言白族是中国数百个民族中的一个,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白族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风俗。

本文将对白族的风俗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独特的民族。

2. 服饰白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而独特。

男性白族人通常穿着白色或黑色的长袍,腰间束一条色彩鲜艳的布带,戴着百花帽。

女性则穿着绣满花纹的长袍,而且头戴花冠和银饰,非常华美。

白族的服饰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白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3. 婚嫁习俗白族的婚嫁习俗很独特,尤其是婚礼。

在传统的白族婚礼中,新郎要提前穿越一段“灶门”,意为离开父母的家庭,迎接新的生活。

婚礼上,新娘要穿上传统的婚纱,并戴上百花冠,由新郎亲自为新娘戴上。

在白族的传统观念中,婚姻是神圣而重要的,所以他们十分重视婚姻仪式。

4. 舞蹈白族的舞蹈也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

白族舞蹈通常是一种高度舞蹈与音乐结合的表演形式。

白族舞蹈动作流畅,优美而富有力量感。

舞蹈中大量运用了手臂的动作,并强调身姿的协调与舞者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白族的舞蹈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也是他们艺术才能的体现。

5. 民间音乐白族的民间音乐非常丰富多样,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他们善于演奏各种民族乐器,如竹琴、芦笙、弦子等等。

白族人民通过音乐表达感情,传递信息和交流,民间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时,白族的音乐也被用于庆典、祭祀等重要仪式,是白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节日庆典白族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三月街”节和“火把节”。

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庆祝时间通常在农历三月。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举行游街游艺和各种民俗表演。

火把节则是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举行,人们手持火把绕行街道,祈求好运和祝福。

这些节日庆典不仅丰富了白族人民的生活,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7. 饮食文化白族人喜好辛辣的食物,他们的饮食文化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兰坪白族自治县的民俗文化

云南兰坪白族自治县的民俗文化

云南兰坪白族自治县的民俗文化云南兰坪白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白族是兰坪县的主要民族之一。

兰坪白族自治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兰坪白族自治县的民俗文化。

在兰坪白族自治县,白族民俗文化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传统。

其中,白族的传统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白族的男性穿着对襟斗蓬,而女性则穿着长袖直领的衣裳,并梳着特殊的白族发髻,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白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兰坪县的民俗文化亮点之一。

其中,泼水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兰坪县最热闹的节日。

泼水节每年农历四月举办,当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水上游行活动。

白族人民身着盛装,手持水桶或水枪,在街道上欢快舞蹈,并相互泼水庆祝。

这是白族人民表达祝福和庆祝丰收的方式,也成为兰坪县最具有观赏性和参与性的节日之一。

另外,白族的婚礼习俗也是兰坪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的婚礼非常热闹隆重,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举行。

婚礼上,白族的新娘会穿着华丽的婚纱,头戴花环,手拿花束,而且会进行特殊的传统仪式,如神灵祭拜、喜宴、拜天地等节目。

而婚礼上的舞蹈、歌曲和饮食也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除了服饰和节日,白族的音乐、舞蹈和手工艺也是兰坪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人民善于歌唱和舞蹈,他们通过歌曲和舞蹈表达情感和传承文化。

白族的音乐和舞蹈富有热情奔放的特点,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而白族的手工艺更是独具特色。

白族的绣花技艺被誉为“活化石”,白族绣花多以动物、植物和风景为题材,色彩鲜艳,工艺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白族还有独特的染布、编绣、木雕等手工艺品,这些手工制品体现了白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让人们对白族的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兰坪白族自治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包括服饰、节日、婚礼习俗、音乐舞蹈和手工艺等方面。

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白族的文化,也为兰坪县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白族基本介绍

白族基本介绍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

此各民族对白族的他称多达60多种,有"民家"、"那马"、"勒墨"等等,居住在大理、昆明等地及湖南桑植一带的白族,汉语称为"民家";居住在丽江、迪庆、怒江一带的白族,纳西语称之为"那马",傈僳语称为"勒墨";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贵州一带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罗苴"、"龙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称呼。

在贵州威宁一带的白族,因有七姓,被称为"七姓民"。

据文献记载,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元朝之前,部分白族先民、部分彝族先民、部分傣族先民都曾被称作"白蛮"、"乌蛮"、"上方夷"、"下方夷"、"百夷"、"僰夷"等带有"蛮"和"夷"的称呼;元朝以后,文化属性较为接近汉族的人群被确认为一个族群,并称之为"白人"。

白族的风俗服饰有什么

白族的风俗服饰有什么

白族的风俗服饰有什么白族的风俗服饰有什么白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白族75%左右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下面是编为你搜集到的白族的风俗服饰的内容,欢迎阅读。

白族的风俗服饰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

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

绣荷包是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

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

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

已婚妇女改为挽髻。

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

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

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手巧的标志。

白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

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

白族的礼仪白族性格外向、好客、尊老爱幼,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

白族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到农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时,进屋时应谨慎。

白族喜欢敬茶待客,同样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随意。

白族的节庆白族三月街民族节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

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三月街白族大理三月街是云南省闻名遐尔的物资交流大会和白族人民的.传统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西举行。

云南白族建筑

云南白族建筑

云南白族建筑云南,这个充满神秘魅力的地方,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建筑风格。

其中,白族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而闻名于世。

白族人民居住的建筑物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感,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

白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是“三多”的设计原则:多层、多柱和多檐。

在白族建筑中,多层的设计使得建筑物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同时提供更多的空间。

多柱的结构则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使其在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更为可靠。

至于多檐,则赋予了建筑物更加优雅和华丽的外观。

白族建筑的外观多采用高高的屋顶和独特的装饰。

这些屋顶通常呈曲线状,象征着飘带和云雾,给人一种逍遥自在的感觉。

而在屋顶的顶端,常常有装饰精美的瓦当和雕刻精美的龙头,彰显了白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神龙的崇敬。

不仅如此,白族建筑的内部设计同样精彩纷呈。

入口通常经过一个小院落,有时镶嵌着神秘的彩绘,这些彩绘代表着丰收和吉祥。

在室内,常常能够看到木雕和壁画,这些艺术品体现了白族人民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以及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白族建筑除了其独特的外观和内部设计,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信仰内涵。

白族人民虔诚地信奉着族内一位被尊奉为“第一祖”的神灵。

他们相信神灵能够保佑他们的家庭和社群平安、幸福。

因此,他们在家庭住宅和村庄的建筑中,常常设有供奉神灵的殿堂,以表达他们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与此同时,白族建筑也反映了这个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在白族村庄中,家庭住宅通常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大型家庭群。

每个家庭的住宅之间通常由一条狭窄但干净的小巷连接,村庄的整体布局既便于交流互动,又能够保护家庭成员的隐私。

云南的白族建筑无疑为当地的人民提供了一个温馨而美丽的家园。

它们不仅仅是房子,更是文化、信仰和民族身份的象征。

例如,白族人民在建筑物的墙壁上雕刻一种被称为“风水鱼”的图案。

他们相信这样的图案能够带来好运和福气,同时也保护住宅免受寒冷和不幸之事的侵扰。

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快节奏和同质化的今天,云南白族建筑的独特风格和深厚内涵无疑使其成为一个可以感受到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文化瑰宝。

走进白族

走进白族

走进白族云南是典型的高原山地,人们生活在一个个被称为坝子的小盆地中。

而大理坝子就是一个典型。

白族的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中却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就让我们把大理作为一个窗口来感受白族文化。

蛇骨塔的故事大理是南诏和大理政权的核心。

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也比较大,加之白族是一个比较开放民族,说白族文化兼收并蓄并不为过。

白族有着灿烂的文化,但要说白族最为特别的地方莫过于本主崇拜。

在白族人心中本主就是村社保护神,是掌管本地区、本村寨居民的生死祸福的神。

我们认为本主能保国护民,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白族的村子几乎都建有本主庙。

本主崇拜是一种多神崇拜,各地或各个村寨本主庙内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

也有的几个村寨甚至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

形成了村村有本主,本主各不同的奇观。

本主管的对象也不同,有管“阴间”和人间大小事务的,有管“阴间”兵的,有管人间疾病的,有管牲畜的,等等。

我的高中恰好建在阳平村下。

阳平村是一个典型的白族村落。

他们和附近的村子都信奉共同的本主―段赤诚。

关于段赤诚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南诏时,在阳平村附近有一条巨蟒,经常吞食人畜、糟踏庄稼,害得附近百姓无法生活。

段赤诚决心为民除害,他全身扛满利刃,手持两把利剑,来到蟒蛇洞前,大蟒张开血盆大口,将他一口吞入腹内,他趁机在蟒腹内滚动挑刺,经过一番生死搏斗,巨蟒被刺死,段赤诚也死于蟒腹。

白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在他牺牲的地方,用蛇骨烧成灰,修建了一座塔名为蛇骨塔,并在旁边修建了一座段赤诚的衣冠墓。

墓碑上刻着“唐义士段赤诚之墓”。

至今,蛇骨塔仍屹立于苍洱之间。

提起蛇骨塔,久居大理的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许许多多骇人听闻而又神奇古怪的关于大蛇为患大理的记载和传说。

据清代《滇释》记载:有一天夜里,大理海东道安法师在罗荃岛附近的海面上,看见 100 多个小孩在玩耍,法师知是怪物,就施展法术除魔。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白族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

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

白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5大民族。

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和湖北五省是现代白族世居地。

白族自称“白和”、“白子”为白族男人“白尼”为白族女人,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史书上称为“僰(bo)人”、“白人”,明代以后称为“民家”。

历史上白族曾经是云南最大的民族。

白族起源与历史1.白族的起源与形成。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

汉晋时期的(棘人)是白族的直接祖源,唐宋时期的白蛮是其前身。

白蛮不仅参与了唐时的南诏国政权,而且还作为主体亲自建立了大理国封建农奴制国家。

唐宋是白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这个期间白族与中原地区互通有无,交往密切,在许多方面受到了汉族的影响,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还同化了一部分迁移来的汉族。

2. 白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

目前我国白族的地理分布比较集中,80%以上聚居在云南境内位于洱海之滨、又有金沙江横贯东西的大理地区,近20%的白族散居在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

这是一种大集中与小集中并存的分布方式。

大理作为白族的最大集中地,不仅是因为洱海地区是白族的发祥地,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很久以来就同内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基本上保持着社会比较稳定,经济相对发展,人民生活安宁的环境。

西汉时在此设立了叶榆、云南、比苏、唐等县,隶属益州郡管辖,还把大批汉民迁移到这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铁器,促进了洱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东汉时洱海地区改属永昌郡。

三国时诸葛亮征云南后在洱海地区设置云南郡。

唐代先在此设置姚州都督府,后又扶持南诏地方政权。

大理与宋朝及内地也相处很好。

元朝在云南建立了行省,在大理设置了大理路和鹤庆路。

明朝在大理洱海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世袭的土官,改派“流官”治理,又在洱海地区长期以来基本上保持了行政区划和建制的连续性,因而维持了地域关系的完整和社会政治经济的相对稳定。

白族旅游景点

白族旅游景点

白族旅游景点
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玉溪市的江川、云龙、峨山三个县,以及思茅市的墨江县和景东县等地。

白族地区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悠久,有许多独特的旅游景点。

1. 宣威市白族文化村: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宣威市,是白族最主要的居住地之一。

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白族传统文化,游客可以参观白族传统建筑、白族服饰、手工艺品等。

2. 江川七彩云南白族乡: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这里是白族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的风景秀丽,还有许多文化景点,如白族祭祀广场、白族文化长廊等。

3. 云龙县城关民俗园:位于云南省玉溪市云龙县,是一个以白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园。

游客可以参观到白族的传统建筑、服饰、民俗表演等,感受白族的独特魅力。

4. 峨山云洞景区: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是一个以溶洞为主题的景区。

这里有白族的祭祀活动、古老的白族村落等,还有巨大的天坑和美丽的瀑布。

5. 景东白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是中国四大白茶生产基地之一。

这里有许多白族村落,还有美丽的茶园和茶叶加工厂,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白茶。

这些是白族地区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除此之外,白族地区还有许多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景观等待游客的探索。

云南旅游参观白族民居观后感

云南旅游参观白族民居观后感

云南旅游参观白族民居观后感这次我有幸参观了云南的白族民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我参观的这个白族民居位于云南的一个小村庄,它是由多座传统的白族建筑组成的。

一进入民居,我就被那精美的木雕和石雕所吸引。

这些雕刻精细而繁复,充满了浓厚的白族特色。

在民居的内部,我看到了白族人民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他们以农业为生,居住在山坡上,房屋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用来存放粮食和家畜,上层则用来居住。

由于地形的限制,上层的空间相对较小,但却精细布置,充满了温馨和家的氛围。

民居中还陈列着一些白族的传统文物和手工艺品,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张精美的壁画。

这幅壁画描绘了一场传统的白族婚礼,色彩鲜艳而富有活力。

它展示了白族人民崇尚和平、勤劳和团结的精神。

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白族人民的饮食习惯和传统节日。

他们喜欢食用辣椒、米饭和豆腐,以及一些独特的食材和调料。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白族三月三节。

届时,人们会穿着传统服装,进行歌舞表演和体育竞技,庆祝丰收和祈求平安。

通过参观白族民居,我对白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欣赏和尊重他们的传统。

白族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成为了云南旅游的一大亮点。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保护和传承白族文化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传统村寨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白族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参观白族民居给了我一个难忘的经历,我不仅欣赏到了白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也对白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希望这样的传统村寨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来感受和欣赏。

白族风俗简单介绍

白族风俗简单介绍

白族风俗简单介绍白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临沧地区。

白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中风俗习惯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白族风俗为主题,介绍一些白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习惯和独特风情。

白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和朋友邻居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快乐。

在白族村落中,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叫做“三道茶”。

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先上一杯苦茶,以表示尊重和礼貌。

然后再上一杯甜茶,象征着友好和欢迎。

最后,主人会再上一杯花茶,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祝愿。

通过这种传统的待客之道,白族人民展示了他们热情好客的品质,也传递了友谊和祝福的美好心愿。

白族人民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和音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族的“三弦”音乐和“大花脚”舞蹈。

三弦是白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它有三根弦,演奏时手指扫弦,音色悠扬动听。

大花脚是白族人民喜庆时舞蹈的代表,男女舞者手牵手,脚步轻盈跳跃,舞姿翩翩起舞,给人一种欢乐祥和的感觉。

白族的音乐和舞蹈是白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们生活中欢乐和庆祝的重要方式。

在白族的婚礼仪式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叫做“抢媳妇”。

在新娘出嫁的时候,新郎的亲朋好友会一起前往新娘家中,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抢走”新娘,然后载着新娘返回新郎家。

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有趣的环节,如拦路的“门神”、争抢新娘的“争艳”等。

这种传统习俗不仅增添了婚礼的喜庆氛围,也体现了白族人民对爱情的祝福和对新娘的关爱。

在白族的饮食习惯中,米饭是主食,白族人民喜欢用大米制作各种米饭。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白族的“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的传统名吃,也是白族人民最喜欢的美食之一。

白族人民制作过桥米线的过程非常讲究,将鲜嫩的米线放入热汤中煮熟,再加入各种鲜美的配料,如鸡蛋、豆腐、肉片等。

白族人民将过桥米线视为对亲朋好友的款待和关爱,也是白族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除了以上介绍的风俗习惯,白族人民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习俗,如白族的年俗、节日习俗等。

云南名族文化概述——白族

云南名族文化概述——白族

南诏疆域
649年,蒙舍诏首领细奴逻建号大蒙国;在距今 一千四百多年的唐代,由彝族、白族的先民建立了 云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地方王朝,也是最强大的地方 王朝,它最强大时的疆域:“东距爨(今昭通、曲 靖),东南属交趾(今越南),西摩伽陀(今印 度),西北与吐蕃(今西藏)接,南女王(今老挝、 泰国东部和北部),西南骠(今缅甸),北抵益州 (今四川),东北际黔、巫(今贵州和两湖)。” 它数次打败唐朝大军,还两次围困成都,曾经攻下 贵州的遵义,广西的南宁,统治越南河内数年,还 与唐朝海军大战于南海---
布簪 用 梳 洱 包子 丝 “ 海 头, 网 凤 东 用罩点部 绣住头地 花,”区 巾或的妇 或绾发女 黑上式爱 ,

舞蹈(霸王鞭)
《弦子弹到你门前》
• 阿妹啊, 你的美丽是那满山的花儿香 十里香飘我心间,我心间 茶不思饭不想,一心想把阿妹娶到我身边 喜鹊枝头叫的人心烦, 人心烦
弹着弦子去你家,十里的路程不算远 想起阿妹那个心里甜, 心里甜
The end
谢谢观赏!
服饰
• 总体特征是: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 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 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 • 白族服装越往南显得越艳丽饰繁,越往北 越见素雅饰简;就山区与坝区比较,山区 白族穿着较艳,坝区白族相对较素。
分类
形所 鹤 状戴 庆 别帽 一 致子 带 像的 个白 大族 圆妇 盘女 , • “泡 戴 剑 鱼的 小 川 属“ 帽 的 帽鼓 或 青 ”钉 布 年 之帽 满 女 类” 玉 子 、兔则 银喜 •
白族剑川石宝山歌会;每年农历七 月末八月初三天,剑川、云龙、兰 坪、鹤庆、丽江等县的白族青年数 万人,不约而同地会集到石宝山的 石钟寺、宝相寺、海云居、金顶寺 的满山遍野里,甚至在肃切穆的神 像面前,弹唱白族情歌。歌词婉转、 优美、动听,以此纪念传说中两千 年前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歌手,同时 借此结识新友,甚至寻觅终生伴侣。 正如有的歌手描绘的那样;“石宝 山上对歌声,歌如灵泉不断根;歌 如满山村叶子,声声结心音”此外, 还自三月三朝山会、渔源会、葛根 会、巍宝山会、洱源景茈碧湖灯会, 剑川白族姑娘节会等众多的盛会。

白族全面介绍尤其是文化方面

白族全面介绍尤其是文化方面

白族文化
白族文化
节日与习俗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绕三灵、栽秧 会、三月街等。这些节日有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是白 族人民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重 要方式
白族的婚礼习俗也很有特色,通 常包括说亲、送大礼、吃酒等程 序。此外,白族葬礼也有着严格 的仪式和程序,体现了白族人民 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敬畏
白族文化
饮食文化
白族的饮食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和 独特的风味而著名。白族人民的 日常饮食以大米、小麦、玉米等 粮食作物为主,同时配以各种肉 类、蔬菜和豆制品等。此外,白 族也喜欢食用酸辣食品和各种糕 点小吃。在饮品方面,白族喜欢 饮用茶和酒,其中以"三道茶"最 为著名
白族文化
手工艺文化
白族的手工艺文化非常发达,包括陶艺、雕刻、编织等 多种门类。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地域 风格而备受推崇。例如,大理的陶器、丽江的木雕和编 织品等都是白族手工艺文化的代表
-
XXX
感谢各位观看
xxxxxxxxx
演讲人: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白族的刺绣、扎染、剪纸等民间艺术也具 有重要地位。这些艺术形式在白族人民的 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刺绣的服 饰、扎染的桌布等。此外,白族的舞蹈、 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也具有独特的韵味
宗教信仰
白族主要信仰佛教, 其中又以大乘佛教为 主。此外,白族也信 仰本主崇拜和祖先崇 拜。这些信仰在白族 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 要地位,影响着他们 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 俗
特的艺术魅力
白族文化
语言文字
白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白族文字以汉字为基础,结合白族语音特点进行创制, 主要用于宗教、文学和历史文献等方面

描写大理白族园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大理白族园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大理白族园的句子唯美(篇一)大理白族园,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市,是一座以白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园区。

这个园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白族文化内涵而闻名。

下面是我为您精心创作的描写大理白族园的唯美句子,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1. 在大理白族园的心灵角落中,宛如进入了白族文化的仙境之中。

2. 园内的建筑融合了白族的传统工艺和古朴的风格,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3. 漫步于园中的小路上,仿佛时光倒流,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

4. 园内的石板路铺设得整整齐齐,散发着古老而迷人的气息。

5. 清晨,园内的白族建筑被第一缕阳光照亮,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

6. 园内的花草树木点缀其中,色彩斑斓,给人以美丽的视觉享受。

7. 园内的湖水静谧而澄澈,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建筑,犹如一幅如诗如画的图画。

8. 园内的白族民居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与自然和谐相处。

9. 走进园内的白族民俗村,仿佛回到了过去,亲身体验着白族人的生活。

10. 园内的白族文化展示馆陈列着丰富多彩的文物,让人领略白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11. 园内的古色古香的庭院,散发着淳朴的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12. 园内的白族歌舞表演,将传统的艺术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13. 园内的白族美食馆品尝到了地道的白族美食,回味无穷。

14. 园内的白族节日庆典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

15. 园中的白族人民友善热情,让人感受到了白族文化的魅力和包容性。

16. 徜徉在园内的白族篝火晚会上,白族民俗舞蹈和歌曲让人沉醉其中。

17. 园中的白族绣娘们正在绣制着精美绚丽的白族绣品,展现了白族女性的巧手和智慧。

18. 园内的白族传统服饰美轮美奂,令人流连忘返。

19. 园内的传统白族婚礼仪式庄重而瑰丽,让人感动不已。

20. 天空中洁白的云彩与园中的白族建筑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21. 园内的白族祭祀仪式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22. 一树树鲜花在园中开放,散发出诱人的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白族介绍课件ppt

白族介绍课件ppt

白族服饰以白色为基调,男女 服饰风格各异,工艺精湛。
白族的传统节日
“三月街”
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是白族传统的盛大 节日,有“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
之说。
“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下旬举行,是白族传统 节日之一,人们会绕着神山祭祀、歌
舞。
“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是白族 民间传统节日,人们会点燃火把游行 、唱歌跳舞。
“石宝山歌会”
每年农历七月末举行,是白族传统的 歌会,人们会在石宝山上唱歌、跳舞 、对歌。
02
白族的地理与人口
白族的地理分布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是该州的主体民族。
白族在省内外的其他 地区也有分布,但数 量较少。
此外,在昆明、丽江 、怒江等州市也有白 族聚居的地区。
白族的人口数量与结构
在地区中的影响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该地区的主要民 族之一。白族的文化、风俗、习惯等都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在云南省,白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被广泛传承和 保护,成为该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与其他民族的互动与合作
互动
白族与其他民族的互动主要体现在经济、文 化、社会等方面。在经济方面,白族与其他 民族的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 展。在文化方面,白族与其他民族互相学习 、借鉴,共同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在 社会方面,白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合作也 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历史上,白族地区曾经历过 多次战争和政治变革,如南诏 国、大理国等,形成了具有独 特历史背景的文化。
白族的文化特色
01
02
03
04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 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时通

白族调研报告

白族调研报告

白族调研报告中国的白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南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理、丽江、德宏等地。

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白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以白族调研报告的形式,介绍白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

一、白族的历史白族是中国的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9年,当时白族是滇池地区的原住民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白族曾经饱受外族入侵的困扰,但他们始终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二、白族的文化白族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语言。

白族语属于藏缅语系,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有很大的差别。

此外,白族的音乐、舞蹈以及戏剧也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白族的传统习俗白族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月三节。

这个节日是白族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穿着传统的服装,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蹈、歌唱和赛龙舟等。

另外,白族还有许多婚礼习俗,如会亲礼、婚礼拜天、抬花尖等。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白族人民对婚姻的尊重,也让他们的婚姻更加有意义和特色。

四、白族的现代社会发展情况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白族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化的城市化进程对白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目前,白族的经济主要以农业、渔业和旅游业为主。

尤其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白族地区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许多游客都被白族特色的建筑和风俗所吸引。

此外,白族的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学校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改善,使得白族青少年的受教育机会得到了提高。

总之,作为中国的南方少数民族,白族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都值得关注。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白族人民的生活和发展状况,也为促进白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白族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为白族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的机会。

白族的文化和特色

白族的文化和特色

白族的文化和特色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临沧地区。

白族的文化和特色丰富多样,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民族魅力。

白族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文字,采用的是汉字的一种变体——白文。

白文是他们日常交流和书写的工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美感。

白族人对于自己的文字非常自豪,他们认为白文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白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歌舞、音乐、绘画等。

白族的舞蹈充满激情和动感,舞姿翩翩起舞,给人以美的享受。

白族的音乐以竹乐器为主,悠扬的音调让人陶醉其中。

白族的绘画以山水画为主题,以其独特的笔法和色彩表现出大自然的美景。

白族的饮食文化也是他们的特色之一。

他们以米饭为主食,擅长制作米饭制品,如米线、米饭饼等。

此外,白族还有一种独特的酸味风味,他们善于利用酸味调味,使得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白族的酸菜鱼、酸汤鱼等菜品都是享誉云南的美食。

白族的服饰也是他们文化特色的一部分。

男性通常穿着白色上衣和黑色裤子,女性则穿着白色长袍和彩色腰带。

他们喜欢用鲜艳的颜色装饰自己的服饰,展现出他们的热情和活力。

白族的传统服饰在节日和重要场合中经常被穿着,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白族还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三月街头节、三月三白族花会、泼水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白族人民欢庆丰收的时刻,也是展示他们文化底蕴的重要时刻。

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歌舞欢腾,热闹非凡。

白族的民居建筑也有独特的风格。

他们建造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屋顶呈斜坡状,方便雨水流失。

房屋外部常常装饰着精美的木雕和壁画,展现出白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白族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和特色,如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等。

他们擅长利用当地的草药治疗疾病,传统医药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地位。

白族的传统工艺包括木雕、石雕等,工艺精湛,富有创意。

白族的文化和特色丰富多样,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民族魅力。

他们的语言、文字、艺术、饮食、服饰、节日、建筑等方面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

云南白族的风俗作文

云南白族的风俗作文

云南白族的风俗作文哎呀呀,说起云南白族,那风俗可老有意思了。

有一回我去云南旅游,正好赶上一个白族的节日。

那场面,可热闹了。

到处都是人,大家都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

男的穿着白色的对襟上衣,黑色的裤子,头上还缠着白色的头巾。

女的穿着彩色的上衣,绣花的裙子,头上戴着漂亮的帽子。

“哇,这些衣服真好看。

” 我忍不住赞叹道。

我看到一群白族的姑娘在跳舞,她们的动作可优美了。

手舞着,脚跳着,就像一群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旁边还有人在唱歌,那歌声清脆悦耳,就像百灵鸟在唱歌一样。

我站在旁边看了好久,都舍不得走。

这时候,一个白族的大妈走过来,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我高兴地跟着她去了。

一进她家的院子,我就看到院子里摆着好多好吃的。

有粑粑、三道茶、还有各种水果。

大妈给我端来一杯三道茶,让我尝尝。

我喝了一口,哇,好苦啊。

大妈笑着说:“这是第一道茶,叫苦茶,代表人生的苦。

” 接着又给我端来第二道茶,这道茶有点甜。

“这是第二道茶,叫甜茶,代表人生的甜。

” 最后一道茶是回味茶,味道有点辣。

“这是第三道茶,叫回味茶,代表人生的回味。

” 我喝着三道茶,心里觉得很有意思。

在大妈家坐了一会儿,我又去看了白族的扎染。

那扎染可漂亮了,有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图案也各种各样,有花、有鸟、还有人物。

我看着那些扎染,心里想:“这白族的人可真有创意,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

”这次去云南,让我对白族的风俗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觉得白族的人很热情,很善良,他们的风俗也很有特色。

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去白族玩,去感受他们的风俗和文化。

嘿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的先民,史称“滇焚”、“叟”、“爨氐”、“白蛮”、“白人”、“民 家”等。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傈僳族称之为“勒墨”。本族自称“焚子”、 “焚儿子”、“白尼”、“白伙”,意为焚人或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 区已有居民生息繁衍,过着半穴居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同内地关系日益密 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向这里大批移入汉民,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 这里。东汉时改属永昌郡管辖。唐朝在此设立姚州都督府。后建立了以彝、白族 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又于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为主体“大理 国”,并与宋朝以臣属关系相处。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 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 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生皮
生皮是白族极具特色的菜肴,它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 烤,待烤至半生半熟之际去毛再烤葱、炖梅、辣椒等调料。
下关砂锅鱼
这是下关地区特有的菜肴,将洱海的肥鲤鱼,剖腹洗净,抹上 盐腌十分钟左右,与火腿片、嫩鸡块、鲜肉片、猪肝片、冬菇、蛋 卷、肉丸、海参、豆腐、玉兰片等各种适量配料,同置砂锅内,再 撒入适量的胡椒、盐、味精等调料,置于火上文火煮成。
平坝地区白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 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 、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 “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 ,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 族的建筑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什么形 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所决定。白族民居 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 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 美的雕刻、绘画装饰。
云南的大理是白族聚居的地区,白族大多从事农业,种水稻。
有邓川牛、大理马、鹤庆火腿、弥渡卷蹄、大理弓鱼、下关沱茶、 大理雪犁、宾川柑橘和大理石、大理刀等特产。
白族饮食一般为一日三餐,农忙或节庆时则增加一次早点或午 点,平坝地区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常吃玉米、洋芋和荞 麦.主食一般蒸干饭,便于下地时携带。此外也喜爱粑粑、饵块、 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制成)等。三餐都配新 鲜蔬菜,也制成咸菜、腌菜、豆瓣酱。用洱海特产的海菜花加工成 的海菜炒火腿、海菜豆腐汤等。肉食以猪为主,兼有牛、羊、鸡、 鸭、飞禽和鱼鲜,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油鸡棕、吹 肝和饭肠等食品,腌年猪和乳扇(羊乳点酸水而成)是当地“一 绝”。烹调方法多样,口味偏好酸辣,大理白族创造出大理砂锅鱼、 柳蒸猪头、乳扇凉鸡、油炸仙人花(仙人掌花)、盐炖罐子肉、鱼 茸乳扇卷、生皮、汽锅饭、大理洱丝等一批名食。
子往往要几十个工才做成。衣裤有僧衣,绣花口水兜,绣花撑腰,绣 花围腰,绣花被风,连袜裤,绣花裹背。鞋子有绣花狮子头鞋、虎头 鞋、猫头鞋、兔 子鞋、老鼠鞋、翅头鞋、船形鞋、蝴蝶鞋等。
白族男子过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飘带麦杆草帽以及白
色包头、黑包头等。包头两边绣花,吊有玻璃圆珠缨穗。衣饰有“三 滴水”、“五滴水”、对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钮普通衣。钮子多为银 或,黑领褂。还有多层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长的白布腰带,短宽裤 脚普通裤。中老年腰系的装草烟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 有“象鼻鞋”、布制凉草鞋,鞋尖鞋帮往往缀上缨花。老年人穿的有 红缎万寿鞋,翅头鞋等。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 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风 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 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 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 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 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 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白族服饰最明显的特征,是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 有镶边花饰,朴实大方,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在艺术上的高度才能。 白族男子服饰差别较小,简洁朴实;妇女服饰悬殊较大,既鲜艳,又 素雅华美,往往是上身和头饰比较花俏,而下身又较朴素;姑娘和小 孩服饰比较艳丽,中老年服饰比较淡雅。
小孩服饰中的帽子,有绣花的狮子帽、虎头帽,兔子帽、老鼠帽、 青 蛙帽、鸡冠帽、鱼尾帽、姑娘帽等,一般都钉上银饰物。一顶帽
白 族历史
公元8世纪,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并吞了洱海周围的蒙巂诏、邆赕诏、浪 穹诏、施浪诏、越析诏等五诏,建立了以白蛮文化为中心的南诏奴隶制政权, 实现了洱海区域空前的统一。 公元10世纪,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蛮,灭了南诏国,建立了封建农奴制的 大理国,设立了云南行省。 公元1253年,忽必烈灭了大理国,设立了云南行省。从此以后,白族地区的历 史与内地大体一致。 近代,白族人民曾参加回族杜文秀、彝族李文学领导的滇西各族人民反清大起 义,掀起反洋教斗争。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白族优秀儿 女张伯简、赵琼仙、施滉等,先后为革命献身。白族共产党员周保中将军,在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解放东北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49年4月,中国 共产党率领白族人民在剑川和祥云等县发动武装起义,解放了白族地区。 1956年11月22日,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1992年始,在大理市辖区内修建了州内第一个火车站、第一个飞机场。
“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年在大理县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 空旷地上举行。每到“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近到邻县的商人群众,从四面 八方赶来参加交易。市场商品,从药材到食品、家具、牲畜,应有尽有,它是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奢望长生不老,听信一个侍 从的话,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这给当地白族人带来深重 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为了给白族人民 除魔灭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 中和峰麓,唤来神狗咬断了暴君的咽喉,喝干了他的血液, 消灭了这个魔王,为白族人民除了祸害。为了纪念这个勇 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们每年在农历三月十五 ──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 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现在“三月街”期间,除 了交流物资,还表演民族歌舞、体育等活动。特别是参加 赛马会的各族骑手,云集苍山脚下,扬鞭策马,腾云驾雾 似的向洱海边奔去,其情景煞是壮观。
炖梅
洱海东岸产梅,绵延百里的山上到处是梅林,有苦梅、盐梅两 种。炖梅是用苦梅制成的,是当地人喜爱的调味品。炖梅是将苦梅 放入沙罐,加入盐和花椒,盖严置于火上,连炖一至两天,制成后 其味酸香异常,是上好的调味佳品。
乳扇
洱海邓川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这里以产乳牛而闻名天下,当 地的乳扇更是远近驰名。制乳扇时,先将鲜牛奶发酵制成酸水,再 放和锅内加热至60至70度,随后注入鲜牛奶,用筷子搅拌,使其渐 结成絮状,再用筷子摊成薄片晾干而成。
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等部份。 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运用自 如。更有不少带象征意义的,如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 珠、秋菊太平等等情趣盎然的图案作品。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 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 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 。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
白 族文化
白族在长么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科学 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远在新石器时代,占硅先民就会种植水稻、大麦、 小麦、豆、麻等多种植物,到南调时修治了“殊为精好”的山田,在苍山玉 局峰顶修建了“横渠道”和“高河”水利工程,引十八溪水,“灌因数万 顷”。历法、天文气象、医学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如曲人白 族学者周思源著的《太和更漏中星表》、清代浪弯何中基的《星象考》、陈 洞天的《洞天秘典注》、李星嫁的《奇验书方》、赵予罗的《本草别解》、 《救疫奇方》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白族人民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 也具有声越的才能,不少遗迹至今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外闻 名的大理三塔,主塔高六十九点一三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 大雁塔,虽历千余年的风雨剥蚀和地震摇撼,仍巍然屹立。朝川石宝山的石 窟人像,为唐宋时代劳动人民精心雕歌技艺高超,人物体态多姿、栩栩如生,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大理弘圣寺塔、蛇骨塔和弥渡铜柱铁庙,以 及南沼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等建筑雕刻,都是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物。白 族绘画艺术也是丰富多采购。
妇女服饰中少女头饰极为讲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欢梳独辫,用 一块挑花头巾,把它叠成长条形加在上面。再用红头绳绕着长长的独 发辫,把辫子挽上,发辫成龙,挤在中间,上成龙马角,下成龙凤尾。 头巾上的缨穗系到左耳下,风吹飘摇,银珠闪闪发光。额上缨花发垒 成串,既显示了少女长发美,又突出了发辫下色彩鲜艳的头巾,非常 满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发型和头饰所特有的风韵。
乳扇黄中带白,洁白光亮,而且营养丰富,它可生吃、亦可煎、 蒸、烤吃。
烤茶
烤茶是白族的传统茶俗,白族人家的堂屋一般设有木架的烤盆, 上有三角架,每逢有客人,主人便用砂罐烤茶待客,这就是“三道 茶”,头道上有普洱烤茶,二道上加红糖、蜂蜜、核桃仁、花椒的 泡茶,三道上加乳扇、红糖的味茶,这便是“头苦二甜三回味”的 说法。而且,”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酒满敬人,茶满欺 人”,讲究颇多。
过去中青年妇女要穿绲边红、绿衣裤,绲衣、绲裤均为宽袖宽裤 管。现裤子均改变,几乎与汉族相同。过去妇女还常穿各式绣花鞋, 红缨花碎布麻草鞋,现多已废弃。下雨时老年人穿的厚板底市制雨鞋, 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雨鞋。
白族姑娘出嫁时要制一套首饰,有蛇骨链,三须、五须、银质挂 链,悬上针筒、金鱼等饰物;还有金、银,玉、藤手镯,纽丝锡,扁 桃镯,串珠镯,小腿镯等。以玉器手镯和银质技链最为名贵,戴此二 物者是已婚妇女的象征;还有各种戒指、耳环、管子、帽花、八仙、 冠针、龙凤、蝴蝶、头排锁、围腰牌,顶圈等。现金、银、玉器首饰 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名贵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