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章述评

合集下载

学术述评报告模板

学术述评报告模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述评报告晁恩祥张纾难贾明月摘要:本文概述了2012年度中医呼吸病专业的主要学术会议、在呼吸病研究领域发表的主要论文,介绍了中医呼吸病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学术进展及问题展望。

关键词:呼吸病学;学术热点;学术进展Abstract: This article covered the major conferences in 2012 on the respiratory disease,reviewed the principle papers publisher regarding the study of respiratory disease,addressed the hot spots in the field of respiratory disease,and provided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Key words: Respiratory disease;the academic focus;the academic progress一、2012年度呼吸病专业学术总体概况1、主要学术会议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8月26日~28日在天津东丽湖大酒店召开换届大会暨第四次学术交流会。

会议由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承办,中新药业达仁堂制药厂协办。

200余名海内外的代表参加了大会,参加大会的代表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会议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领导下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由海内外128位理事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

会议选举中日友好医院首席专家晁恩祥教授为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张纾难教授为秘书长。

大会共收到海内外论文130余篇,会议论文基本反映了本学科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如哮病(支气管哮喘)、肺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痿(肺间质纤维化)、肺炎(风温肺热)、咳嗽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在上述疾病的治疗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引起重视。

《世界文学的语文学》述评5页word文档

《世界文学的语文学》述评5页word文档

《世界文学的语文学》述评《世界文学的语文学》是埃里希?奥尔巴赫在1952年写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谈论了世界文学的语文学研究方法,奥尔巴赫的著作《摹仿论》正是以其语文学的研究方法而著名。

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语文学的研究方法之于当下的意义。

第二和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如何使用语文学的研究方法。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当今时代的文化状态、语文学的目标,以及在这种文化状态下进行语文学研究的价值。

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指出当今的文化状态趋于同一化的趋势,在欧洲强势同一化进程下,人们习惯于一个标准化的世界上,甚至习惯于一种标准化的文化甚至语言。

在这个意义上,“世界文学的概念在实现的同时又被毁坏了”。

这种带有“强制性”和“大众性”的世界文学应该不是歌德所设想的。

作者认为,衍生于历史主义的语文学研究仍然具有实际价值。

“我们对世界文学的了解要得益于历史人文主义赋予那个时代的动力”,人文主义的关怀促成了人类内在历史的书写,创造了在多重性中达到统一的人的概念。

“自维柯和赫尔德以来,这种人文主义就一直是语文学的真正目的”。

语文学“描绘了艺术史、宗教史、法律和在其之后发展起来的政治学,并将自身编织到这些学科之中,形成了某些固定的目的论和普遍认同的秩序观念”。

作者认为,语文学的任务是呈现历史,“过去一千年来的内在历史是人类实现自我表达的历史:这就是语文学作为一种历史学科所处理的问题”。

因为历史推动我们实现自我意识,所以语文学的人文主义目的便是呈现人类实现自我表达的历史,使历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世界文化正趋于标准化,对于那些处在多样性的民族而言,准确、自觉地描述有重大意义的文化融合以便记住他们。

这也使过去数千年的精神运动不会在标准化的过程中萎缩。

这些会有助于我们接受融合的、同一化的命运。

文章在第二部分论述了如何进行语文的研究。

作者在第一部分已经提到,收集资料并将其构成具有持续效力的整体”,并拥有一个“必需的历史视角”,是进行语文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戴震文献学著作述评

戴震文献学著作述评

戴震文献学著作述评余国庆中文提要:戴震是乾嘉时代考据学“皖派”朴学大师,一生著述宏富。

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就戴氏在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天算学以及参修《四库全书》等方面的成就作出述评。

高度评价他在传统经学、文字学、《水经注》整理等方面的卓越见解。

关键词:戴震文献学徽学戴震(1724~1777),清安徽休宁人,字慎修,一字东原,号杲溪。

一生著述宏富,其著作有《尚书义考》二卷、《毛诗补传》二十六卷、《毛郑诗考正》四卷、《杲溪诗经补注》二卷、《中庸补注》一卷、《深衣解》一卷、《石经补字正非》四卷、《经考》五卷、《经考附录》七卷、《经雅》五卷、《方言疏证》十三卷、《续方言手稿》二卷、《声类表》十卷、《声韵考》四卷、《屈原赋注初稿》三卷、《屈原赋注》十二卷、《原象》一卷、《续天文略》一卷、《水地记初稿》五卷、《水地记》一卷、《水经考次》一卷、《句股割圜记》三卷、《策算》一卷、《九章算术订讹补图》九卷、《五经算术考证》一卷、《考工记图》二卷、《原善》三卷、《孟子私淑录》三卷、《绪言》三卷、《孟子字义疏证》三卷、《东原文集》十二卷、《算学初稿四种》一册、《戴东原先生文》一册、《戴氏杂录》一册、《与段茂堂十一札》一册、《补遗》一册。

他还参修《汾州府志》和《汾阳县志》。

此外,《四库全书》天算类提要也出自戴震之手。

戴震对于传统经学、小学、哲学、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有深刻研究,而尤专精于小学、数学、地理,是考据派中“皖派”重要人物。

他精通古音,提出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首创阴阳入对转理论。

他治经学,旁及名物训诂,从训诂入手探讨古书义理;他对于古代名物考释也有创获,在考据学方面卓然成一代大师。

他治经宗汉学,重证据而不轻信,实事求是,不主一家。

晚年,他精研哲学,以考证、训诂阐发哲理,建立了戴氏哲学体系。

下面就其一生文献学重要著作作约略的介绍。

一、经学部分《经考》,五卷。

是戴震早年读经时所写的札记,亦即经学考证,它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记经文及各家注疏,然后于卷中或卷末加“按语”,从“按语”可看出戴氏的思想观点,知识论方法,以书本知识为领域的实事求是研究法。

学术述评范文

学术述评范文

学术述评范文学术述评范文,那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啊,就像在一个超级大的知识宝库里面挑挑拣拣,然后把那些闪闪发光的学术成果拿出来展示展示,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多酷啊!先来说说学术述评范文的结构吧。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有个牢固的框架。

一般开头就得把要述评的主题拎出来,让大家一下子就知道你要说啥。

比如说,要是述评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开头就得明明白白地讲:“嘿,咱今天要唠唠人工智能在医疗这一块儿是咋回事儿。

”可不能含含糊糊的,就像你问路,别人给你指个大概方向,那多让人迷糊啊!然后呢,中间部分就得像个知识小超人一样,把相关的研究成果一股脑儿地都摆出来。

这可不是简单地罗列哦,得有点讲究。

就像是厨师做菜,把各种食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搭配放在锅里炒。

你得把不同学者的观点、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都条理清晰地讲出来。

比如说,有的学者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工智能诊断疾病的准确率,发现准确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呢;还有的学者从伦理的角度出发,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医生的部分工作,影响医患关系。

这些都得详细地说,就像你给朋友讲故事一样,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再说说述评部分,这可是整个学术述评范文的灵魂所在啊!这就像是你去商场买衣服,试了一堆之后开始评价哪件好哪件不好。

你得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比如说,对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你可以说:“哇塞,人工智能提高诊断准确率这事儿真的超级棒,这就像给医生多了一双超级厉害的眼睛。

可是呢,从伦理角度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总不能让病人觉得自己是被机器在看病吧?”这里面得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不能只是简单地说这个好或者不好,得说出个所以然来。

咱们再从语言风格上看看学术述评范文。

可别以为写这种文章就得板着个脸,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大词儿。

当然啦,专业术语还是得用的,但也得像在菜里加点调料一样,适量就好。

你得让文章读起来像是在跟朋友聊天,轻松愉快。

比如说,“嘿,你知道吗?这个研究真的很有趣儿,就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一样。

硕士论文的学术评语

硕士论文的学术评语
五、局限性和展望
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局限性,并且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这些局限性和展望不仅对论文的改进提出了要求,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六、结语
通过本论文的撰写,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学术能力,也为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不断突破自我,为学术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研究贡献
在本论文中,我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某一领域的现象。通过对大量实证数据的分析,我证实了该理论框架的有效性,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四、创新性
我在本文中提出了一。通过该方法,我获得了更加客观、全面的研究结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硕士论文的学术评语
一、引言
在完成硕士论文之际,我感到非常荣幸并且充满自豪。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不断深入研究并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因此,我非常期待您的学术评语,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导和建议,为我未来的学术道路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论文结构
本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等七个部分。在每个部分,我都努力做到详尽而深入,确保论文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在论文的后续部分,我将继续提供更加详尽和深入的内容,以此来确保论文的学术质量。期待您的学术评语,愿意接受您的指导和建议。

文献述评范文

文献述评范文

文献述评范文文献述评是指对已有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和总结的过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和学术观点。

本文将以心理学领域的焦虑症研究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范例,展示文献述评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首先,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过度焦虑和恐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焦虑症的研究逐渐增多,涉及的领域包括心理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

在心理学领域,对焦虑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

其次,针对焦虑症的发病机制,许多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环境、神经生物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Smith等(2015)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焦虑症具有较高的遗传性,这一发现为焦虑症的遗传基础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此外,Brown(2017)的研究指出,环境因素如童年创伤、家庭环境等也对焦虑症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焦虑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再者,关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诊断标准。

在这方面,Green(2018)对DSM-5中焦虑症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这些研究为临床实践和诊断标准的修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最后,针对焦虑症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式。

在药物治疗方面,Baker(2016)的研究发现,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在心理治疗方面,Johnson(2019)的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显著减轻焦虑症患者的症状。

这些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综上所述,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相关文献丰富而多样。

学术述评的结构包括一前言二副题三主题四结束语四五参考文献

学术述评的结构包括一前言二副题三主题四结束语四五参考文献

学术述评的结构包括一前言二副题三主题四结束语四五参考文献文献综述简称综述,与动物实验等科研论文不同。

科研论文是作者亲自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研究后所做的总结。

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

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

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一篇综述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大得多。

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

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

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较好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向比较。

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性,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评述性:是指专门、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

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文献述评模板

文献述评模板

文献述评模板
本文综述了由XX作者于XXXX年发表的文章《xxxx》,从而揭示
了XXXXX研究领域的知识和趋势。

文章开头,XX作者首先介绍了XXXXX话题的基本概念和近期发展,以提供读者一个宏观概述,并确定研究的背景和论文的重点。

其次,
XX作者深入探讨了XXXXX的发展,笼统地总结了XX数年来的研究成果及其历史,分析了主要研究作者的贡献,并结合有关的数据和实证分析,丰富了文章的细节。

此外,XX作者还明确指出了学科发展的未来
趋势,特别是现有学术调研方法和研究内容方向的可行性,从而有助
于读者了解XX学科未来发展的脉络。

总之,XX作者在本文中为XX学科提供了一个完整而准确的发展
概述,他结合该领域实际,结合研究成果、学术概述和未来发展趋势,这是一篇非常完整而权威的论文。

研究述评是什么意思

研究述评是什么意思

研究述评是什么意思
研究述评是指对某学术研究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评论、展望和预测。

因此对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带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

研究述评的重点在于“评”,区别于文献综述的重点“述”。

研究述评怎么写:
论文的研究综述就是谈某一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所以在写之前你需要进行广泛的论文调查,可以登录 CNKI数据平台进行论文和期刊的查询。

大量阅读文献以后,可以理一下自己要写的研究综述的提纲,然后把要引用的文献归类,展开具体的写作的同时,也要谈一谈自己阅读文献的观点和看法。

最后再写一下目前研究现状做到了哪一步以及优点和缺点,谈一谈可以深入研究的领域。

具体:
1.找文献。

找这个领域内有重要研究意义的文献还有最新的文献。

两者缺一不可,缺少前者,则发展脉络不清晰,缺少后者,则研究前沿不明确。

2.主要是评论,而不是只是概述,指出文章的优缺点,最后总结出有哪些东西没有做完,哪些地方需要创新,得出论文的创新点。

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述评

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述评

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旅游者的旅游行为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界定了国内旅游者的概念,并阐述了其旅游行为的特点和类型。

接着,从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消费、旅游满意度等方面,对国内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本文期望通过梳理和述评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研究成果,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国内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时,理论框架的构建至关重要,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分析和解释旅游者行为的基础。

国内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论框架:首先是旅游动机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旅游动机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对于国内旅游者而言,他们的旅游动机可能包括休闲放松、文化体验、探亲访友、商务出差等多种因素。

这些动机会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旅游方式、旅游时间等旅游行为。

其次是旅游决策理论。

该理论认为旅游决策是旅游者在旅游动机的推动下,通过收集信息、评估选择、决策实施等过程,最终确定旅游活动的过程。

在国内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中,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旅游服务的质量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决策。

再次是旅游体验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与环境、他人、活动等互动,产生的心理、生理和情感上的感受。

对于国内旅游者而言,他们的旅游体验可能包括自然景观的欣赏、文化历史的体验、人际交往的愉悦等。

这些体验会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他们的旅游行为。

最后是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等)、社会因素(如家庭、朋友、社区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以及旅游环境因素(如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政策等)。

文献述评范文

文献述评范文

文献述评范文文献述评是指对某一篇文献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进行文献述评时,需要对文献的质量、可靠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研究中的价值和作用。

本文将以一篇关于的文献为例,进行文献述评范文的展示。

文献信息文献名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conomic Grow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作者:Philippe Aghion, Benjamin F. Jones, Charles I. Jones发表时间:2017年期刊名称:NBER Working Paper文献概述该文献主要探讨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文献首先介绍了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然后分析了对劳动力市场、生产率和创新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文献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文献质量评估可靠性该文献发表在NBER Working Paper上,该期刊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工作论文系列,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可信度。

此外,文献的作者是来自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经济学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经验。

因此,该文献的可靠性较高。

适用性该文献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分析,涉及到了劳动力市场、生产率和创新等多个方面。

因此,该文献对于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价值该文献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例如,文献指出可能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的应用可能会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但也可能会对创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该文献对于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

文献分析优点该文献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分析,涉及到了劳动力市场、生产率和创新等多个方面。

文献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对于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述评万能模板

文献述评万能模板

文献述评万能模板
文献述评是对一篇已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报告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下面是文献述评的万能模板,供各位参考:
1. 简介
简要介绍所述评的文献背景、目的和内容,包括文献的题目、作者、发表时间、出版机构等基本信息,同时指出本文献与研究领域中其他相关文献的关系。

2. 内容概括
接着,对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概括,包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同时,对此文献得出的主要结论和所做的贡献进行概述。

3. 存在问题
在简要概括文献的主要内容之后,需要对文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假设、数据缺失、方法不精确等问题,同时指出该问题对结果的影响。

4. 创新点
除了分析和评价文献中存在的问题,还需对文献中的创新点进行评价,包括研究成果、实验设计、研究方法、理论探讨等方面;同时指出该创新点在研究领域中的实际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5. 讨论与总结
对文献论点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论文结论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并对文献的研究意义进行讨论,提出如何改进该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总结文献的主要优缺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参考。

文献述评是一项需要认真分析和评价的工作,需严格按照科学论文的格式要求来书写,层次清晰,语言简练、准确,避免使用过多的
术语和定量数据,注重的是对文献的整体把握和评价,更需注意在文献分析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伤逝》主题研究述评

《伤逝》主题研究述评

《伤逝》主题研究述评1925年10月,鲁迅先生创作了他一生唯一的爱情题材小说《伤逝》。

《伤逝》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涓生的手记”反映了他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涓生如泣如诉地追悔使作品笼罩着一层暧昧不清的悲剧气氛,因而围绕着它的主题,人们长期以来纷争不休。

周作人在《知堂回忆录》里提出,《伤逝》借夫妻之情隐射兄弟之谊,是鲁迅对与周作人兄弟失和后的追悔。

也有人以为,《伤逝》所反映的是个性主义与社会时代相脱节,个人奋斗者必将失败的悲剧命运。

更多的人将《伤逝》与杂文《娜拉出走以后》结合,认为它反映的是妇女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首先必须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但这些说法都难以为人所普遍采信。

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沈雁冰还毫不讳言地说“《伤逝》的意义,我不大看得明白”。

因此,关于《伤逝》主题的研究,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1997年何云贵将新时期以来的《伤逝》研究作了一次综述。

今天,我就世纪末以来的《伤势》主题研究作一综合的评述。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一批年轻的学者如李之鼎、李怡、周玉宁等人站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深入思考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艰难的探索过程与一代“启蒙者”隐晦的人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对《伤势》的主题作了重新的分析与评判,相比之下,九十年代末期以来,研究《伤逝》的文章虽然还不少,但除去个别文章外,成就并不是很突出。

王萍涛、刘家思认为《伤逝》是告别旧式婚姻,追求幸福爱情的宣言,反映了鲁迅先生这一隐含的作者在进行人生选择时矛盾复杂的心理,显示了作者跨越旧我的艰难心路历程,折射了当时青年男女的时代思想情绪,批判了封建文化对人的损害和黑暗社会对人的压迫(《与旧式婚姻告别的宣言》,《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这篇文章与前一阶段的思想观念比较接近,由文本出发,但批评的矛头也由涓生指向了鲁迅先生。

刘茂田认为《伤逝》的爱情悲剧根源于子君陷于停顿而涓生却不断向前的人生追求,《伤逝》意在挖掘人生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永恒命题,反映了涓生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辩(《人生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述评与综述的区别

述评与综述的区别

·科技写作·述评与综述的区别李强关键词 述评 文献类型 医学写作 综述 文献研究摘要 系统地研究述评类论文的写法及其与综述文献的区别。

从述评与综述报道内容的侧重点、作者群、情报学价值、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写作格式、审稿要求及刊出周期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提出科研人员应加强对述评类论文的开发和利用,医学期刊编辑应加强对述评类论文的研究,提高述评类论文的刊出水平。

述评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类型,国内外众多医学期刊都设有此栏目。

《广东医学》杂志从1998年第一期起开始设述评栏目。

在本刊编辑部向专家组述评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较多作者对述评的写作都非常陌生,常常将述评与综述相混淆。

笔者曾利用光盘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很少有学者对如何写述评稿作过论述,最近仅游苏宁和孔繁军[1]在《编辑学报》1998年第3期对五种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的述评作了一些统计分析。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述评类论文的写作方法及其与综述类论文的区别作一简单的概述。

1 报道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述评是在综述的基础上对某一专题或技术进行评价的研究报告。

它通过深入分析过去的成就,介绍当前正在进行的科研最新动态,从而依据分析研究的结果和作者所掌握的信息,对科研成果与技术成就进行评论,指出它所达到的水平和具有的实际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或建议。

所以,述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在于一个“评”字,是一种带评论性质的文献类型,它不同于报道科研成果及临床经验的论著及临床总结,也不同于阐述某一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现状、发展情况或推广应用情况的综述。

述评需要对课题的理论意义、可能应用范围、优缺点等作比较全面的评价。

综述是一种“述而不评”的文献类型,是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综述,不加评论地综合介绍已有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各种学术观点和见解。

综述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某一学科或专业在某一时期的发展历李强,男,30岁,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编辑,广东省医学情报研 究所《广东医学》编辑部,510180 广州市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 之4收稿日期:1998-11-25史、当前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1980年以来《倩女离魂》研究述评

1980年以来《倩女离魂》研究述评

元杂剧《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初到1949年,学术界对《倩女离魂》的研究延续了前人对郑光祖笔下曲文的认可,同时存在对郑光祖位列“元曲四大家”地位的反思,以郑振铎为代表,其认为郑光祖凭借曲文可以成为一位大家,但是不能和关汉卿、王实甫相提并论。

这一时期甚至还有人直接否定《倩女离魂》作为“剧”的价值,如1941年贾天慈发表于《三六九画报》的《关于郑德辉》一文提及《倩女离魂》时只以25字带过剧情并直言“荒谬不足道”[1]。

四年后,拙予以《〈倩女离魂〉之写情》一文肯定了《倩女离魂》作为“剧”的价值,关注到作品情节结构,并将《倩女离魂》和《西厢记》并举,得出该剧虽略逊色于《西厢记》,但“写情之妙,意境之佳,有非后世传奇所可及者”[2]的观点。

遗憾的是,拙予虽触及比较研究的视角,但未能进一步深入展开。

“建国以来古典戏曲文学研究是有成绩的部门”“经过拨乱反正,1980年以来,古典戏曲文学研究开始向着新的深度、广度发展”[3]。

1980年以来《倩女离魂》的研究成果丰富,总体呈现出对戏曲文本的重视,并借助比较研究的方法围绕人物形象、主题意蕴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其间还存在以跨学科的视角、引用西方文艺理论重新解读的研究成果淤。

在《倩女离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学术界关注的同时,由其整理改编的戏曲作品也成了戏曲舞台上的经典。

一、人物形象的研究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创造出了迥然不同于其他北曲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因此,该剧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倩女人物的身上。

不过专门研究倩女形象的文献并不多,多数学者是在比较《倩女离魂》和《离魂记》或其他作品时论及倩女的人物摘要:1980年以来学术界对元杂剧《倩女离魂》的研究不断深入,从最初仅有对曲词转向研究戏曲作品之人物形象、主题意蕴、曲词创作、情节结构等方面,体现出学界对该剧“桥梁”地位的认可。

整体上呈现出从单一文本内容研究到多样化比较研究,再到跨西方文艺理论不断解读的趋势。

文献综述述评

文献综述述评

文献综述述评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概述和评价的一种学术写作方式。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系统地整理并归纳相关文献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结果和结论,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

下面是一些关于文献综述的述评:
1. 概述全面:好的文献综述应该能够对该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观点和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概述。

一个优秀的文献综述应该能够回顾这一领域的经典研究,概括最新的进展,并指出其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潜在的研究方向。

2. 总结清晰:文献综述应该能够对已有文献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给出清晰的逻辑框架。

通过整理和总结已有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读者迅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研究问题和挑战。

3. 评价客观: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已有文献的摘录和总结,还要对这些文献进行评价。

评价时要客观公正,对文献中的实验设计、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缺点。

通过评价已有研究的质量和方法学上的限制,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4. 引用准确:文献综述需要提供对已有文献的准确引用,以便读者能够追踪原始来源。

引用时要遵循学术规范,使用合适的引用格式和引文标注。

综上所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应当具备全面、总结清晰、评价客观和引用准确的特点。

通过概述和评价已有研究文献,文献综述可以为读者提供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帮助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设计。

日尔蒙斯基《玛纳斯研究导论》述评

日尔蒙斯基《玛纳斯研究导论》述评

日尔蒙斯基《V玛纳斯>研究导论》述评刘慧颖[摘要]《玛纳斯》学历经东西方学者百余年努力已发展为一门国际显学,俄罗斯学者的学术贡献功不可没。

民间文艺学家维克多•日尔蒙斯基是苏联时期全面研究史诗《玛纳斯》的学者之一,通过对《玛纳斯》史诗多种记录本的对比研究,就史诗内容、产生年代等世界《玛纳斯》学领域中热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将《玛纳斯》与其他民族史诗相比照,从人物形象及情节脉络展开细化剖析。

作为苏联著名的民间文艺理论家,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我国史诗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日尔蒙斯基;史诗;《玛纳斯》;比较-历史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1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14(2020)04-0102-07《玛纳斯》学作为一门世界性学科,已有160年的历史。

以文艺理论蜚声世界的日尔蒙斯基亦将自己的学术精力投入到中亚民间口头创作研究之中。

当前,对于日氏的《玛纳斯》研究探讨暂付阙如。

一、日尔蒙斯基生平及治学历程维克多•马克西莫维奇•日尔蒙斯基(1891—1971)是苏联时期著名的文艺学家、语言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兼任英国、丹麦、德国科学院通讯院士,同时还担任包括牛津大学在内的欧洲多所知名学府荣誉教授。

他出生于耳鼻喉科医生家庭,从少年时期就对文学充满了兴趣。

在切尼舍夫中学(TeHMineBCKoe ynuniime)读书期间的文学老师瓦•吉皮乌斯对其产生很大影响。

1908年中学毕业后,日尔蒙斯基考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随后转到历史_语文学系日耳曼语言分部。

1912年大学毕业后赴德一年,主攻日耳曼语文学。

从1913年第一篇《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表到1969年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诗集做序,其学术创作道路前后持续60年。

①日氏的学术研究发韌于日耳曼文学,1924年通过了题为《拜伦与普希金》的博士论文答辩。

科研兴趣领域极为广泛的他在随后的几年主要集中在语言学研究上,直至1930年代初,再次折回到文艺学研究领域。

科技期刊述评类综述文章的学术作用

科技期刊述评类综述文章的学术作用

科技期刊述评类综述文章的学术作用述评类综述,是作者围绕自身的科研工作,全面总结、分析和提炼某一学科的科研状况、研究动态、最新成就和研究成果,准确阐明研究进展,揭示潜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类文章。

一篇高质量的综述,整合了多种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前瞻性的学术观点、可靠的研究结论,囊括了作者缜密的独立思考和真知灼见;基于大量关系密切的参考文献,展示了前人的工作成果和实质性的贡献。

在学术价值上,述评类综述是深入掌握学科发展动向、获得前沿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同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述评类综述具有总结研究经验、指导科研方向的功能,对作者科研能力、写作水准的要求比研究性论文高,作者需要对前人复杂的工作具备很强的梳理能力、辨识力和洞察力,善于在国内外海量的文献中识别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从学科和科技期刊发展的角度分析,综述的文献价值举足轻重、学术地位不可代替。

因此,对于作者和办刊者,保证综述的学术质量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学者对述评类综述的学术质量评价不多,仅有刘志远在2017年阐述了综述性论文对于综合类期刊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组稿策略。

本文拟从述评类综述的学术作用出发,总结综述文章的选题和参考文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相关科研人员和办刊者提供借鉴。

1述评类综述的学术作用1.1对同行科研工作的参考作用述评类综述文章在“综”的基础上进行“述”,“综”是“述”的基础,而“现有研究的基础”则体现在“综”上。

作者从全局的角度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阐明重要的研究进展,挖掘前人技术思路、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结论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预测后续的研究课题和发展的可能性。

显然,述评类综述应当是既有“综”更有“述”。

只有作者透彻理解文献的观点,深刻剖析,对相关研究给出相当深度的评论,才能构建出一篇高水平的综述;而一篇只有“综”没有“述”的“综述”,在客观上只是起到了检索工具的作用。

学术述评中,内容一般为200-300字的是什么

学术述评中,内容一般为200-300字的是什么

学术述评中,内容一般为200-300字的是什么
写学术述评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学术述评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学术述评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学术述评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

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

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术述评的水平。

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

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述评
陈斌开和林毅夫在《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发表了《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这篇文章。

该文章从政府发展战略的视角,研究中国城市化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

结果发现,旨在鼓励资本密集型部门优先发展的政府战略,造成城市部门就业需求的相对下降,进而延缓城市化进程,农村居民不能有效地向城市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以技术选择指数作为政府对资本密集性部门政策倾斜程度的度量指标,利用197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还发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规律。

该文章从下面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一、基于历史视角探讨政府发展战略、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分析影响中国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的各种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产生的历史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的背景下,为了国防等方面需要,中国政府选择了与当时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不符合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然而,重工业优先发展,导致城市吸纳就业能力的相对降低,延缓城市化进程;同时,由于重工业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无法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城市规模经济特性难以发挥,产业集聚无法形成,进一步阻碍了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降低将导致农村居民无法有效地向城市转移,农业从业人员增加,农村收入水平下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衍生的一系列城市偏向型制度和政策,进一步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

从而提出理论假说:重工业优先发展程度越大,城市化水平越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二、构建检验理论假说的实证模型。

考虑到中国各地区受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影响程度不同,作者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

三、利用1978-2008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纵列数据样本,实证检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

结果发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程度越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四、进一步研究政府发展战略、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逻辑关系,分析其作用机制。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城市吸纳就业能力的相对下降,以及城市化水
平的相对下降;同时,由于重工业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无法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城市规模经济特性难以发挥,产业集聚难以形成,进一步阻碍了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说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持续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将导致城市化水平的相对下降,城市化水平的相对下降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过去对于城市化水平这个问题我只是觉得政府偏向于城市发展,对城市建设做了很大的努力,却忽略农村的发展。

对于这种偏向型的政府政策却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政府为何这么做的原因。

直至近几年,政府开始开展新农村建设,这才开始把农村放在放在心上。

而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我一直认为是很悬殊的。

因为城市人口流动大,有先进技术的流入,工业一直在持续发展,所以几乎人人有相对于稳定的收入。

而农村基本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阶段,人口也基本只出不进,有劳动能力的人向城市发展,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算是粮食也会受到天灾的影响。

通过这篇文章,我认识到政府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中国城市化滞后、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影响中国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城市偏向型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等)都内生于这一发展战略。

另外,我认识到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因此也不能期待城乡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自动弥合。

有效推动城市化,降低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从发展战略和由此衍生的制度、政策入手。

第一,大力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提高城市就业吸纳能力。

第三,加快城市部门改革,逐步放弃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第四,逐步放弃因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一系列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包括城市偏向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和歧视性的社会福利政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