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传统摄影测量学: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影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2、摄影测量学,其含义是基于像片的量测。

3、摄影测量与遥感的主要特点是在像片上进行量测与解译,无需接触被测物体本身,因而很少受自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且可获得摄影瞬间的动态物体影像。

4、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分类:

(1)按距离远近: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航天摄影测量与遥感;地面摄影测量与遥感;近景摄影测量与遥感和显微摄影测量与遥感

(2)按用途分:地形摄影测量与遥感和非地形摄影测量与遥感

(3)仅就摄影测量而言,按技术处理手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

5、影像信息科学:是一门记录、存储、传输、量测、处理、解译、分析和显示由非接触传感器影像获得的目标及其环境信息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体。

第二章单张航摄像片解析

1、摄影是按小孔成像原理进行的。

航空摄影机物镜中心至底片面的距离是固定值,称为航摄机主距,常用f表示。主距之所以是固定值是因为航高相对于摄影机主距很大,它近似于无穷远成像,所以主距约等于摄影机物镜的焦距。

2、航摄机向地面摄影时,摄影物镜的主光轴偏离铅垂线SN的夹角a,称为航摄像片倾角。

3、当像片水平,地面水平时,从相似三角理论可知,此时,航摄比例尺为像片上一段距离l和地面上相应距离L之比,即1/m=l/L=f/H,式中,f为摄影机主距,H为相对于平均高程面的航摄高度,称为航高。

当像片有倾斜或地面有起伏时,近似计算摄影比例尺的公式为:1/m约=f/H。

摄影比例尺越大,像片地面分辨率越高,有利于影像的解译和提高成图的精度。

4、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一般要求在60%以上。

相邻航线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重叠度要求在24%以上。

5、把一条航线的航摄像片根据地物景象叠拼起来,每张像片的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成为弯弯曲曲的折线,称为航线弯曲。航线在地面上的投影称为航迹。实际航线与设计航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航迹角。

6、在一张像片上相邻像主点连线与同方向框标连线间的夹角k称为像片旋角。

7、航摄像片是地面景物的摄影构像,这种影像是由地面上各点发射的光线通过航空摄影机物镜投射到底片感光层上形成的,这些光线会聚于物镜中心S,称为摄影中心。因此航摄像片是所摄地面景物的中心投影。

已感光的底片经摄影处理后,得到的是负片,利用负片接触晒印在相纸上,得到的是正片,通常将负片和正片统称为像片。

8、E表示地平面,P表示倾斜像片,将像平面扩大与地平面相交的迹线TT称为透视轴,两平面的夹角a称为像片倾角。

9、过摄影中心S作地平面E的垂线,称为铅垂光线,与像片面P的交点n称为像底点,与E平面的交点N称为地底点。S到N的距离即为航高H。过S点作P面的垂线,称为主光轴,其交点称为像主点,垂距f称为主距。过S点作角oSn的平分线与P面交点c称为等角点,与E面的交点C称为等角点的共轭点。

过铅垂线Sn与主光轴So作的平面称为主垂面W,它与E面的交线V V称为摄影方向线,

与P面的交线v v称为像片主纵线,表示像片面的最大倾斜方向线。

在主垂面W内,过S点作V V的平行线,交v v线于i点,称为主合点。

过S点作v v线的平行线交V V于J点,称为主遁点。

过P面上的i,o,c点,作TT的平行线,得到hihi,hoho,hchc,其中hihi称为地平线或真水平线,hoho称为主横线,hchc称为等比线。

10、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统称为像方空间坐标系;另一类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统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1、内方位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 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像片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

在恢复了内方位元素(即恢复了摄影光束)的基础上,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12、像点在像空间坐标系和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坐标之间的变换关系式(22页2-2)

13、航摄像片是地面景物的中心投影构像,地图在小范围内可以认为是地面景物的正射投影,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投影。

14、中心投影构像的基本公式,即共线方程,它是摄影测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式(26页2-11 2-12)

线性化后

dXs,dYs,dZs,dφ,dω,dκ为6个外方位元素改正数,因此需要3个控制点列6个方程解算,为提高精度,常有多余观测量,因此最少为4个点。

15、若已知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以及至少3个地面点坐标,并测量出相应的像点坐标,则可根据公式列出至少6个方程式,解求出像片6个外方位元素,称为空间后方交会。

中心投影平面变换的一般公式(28页2-13)

16、摄影测量中将任意倾角的像片变为规定比例尺的水平像片(即规定比例尺的影像地图)称为像片纠正。

17、当航摄像片有倾角或地面有高差时,所摄得的像片与上述理想情况有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为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像与地面有起伏时或倾斜像片上构像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它包括像片倾斜引起的位移和地形起伏引起的位移,

其结果是使像片上的几何图形与地面上的几何图形产生变形以及像片上以及像片上影像比例尺处处不等。

18、在倾斜像片上由等角点出发,引向任意像点的方向线,其方向角与水平像片上相应方向线的方向角恒等。

19、获取像片的外方位元素的方法有:利用雷达、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以及星象摄影机来获取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也可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方程,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20、空间后方交会的求解过程:

(1)获取已知数据;(2)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3)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4)计算旋转矩阵R;(5)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6)组成误差方程式;(7)组成法方程式;(8)解求外方位元素;(9)检查计算是否收敛。

第三章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1、根据单张像片只能确定地面某个点的方向,不能确定地面点的三维空间位置,而有了立体像对(即在两个摄站对同一地面摄取相互重叠的两张像片)则可构成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解求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2、单眼观察景物时,人们感觉到的仅是景物的透视像,就像只有一张像片,不能正确判断景物的远近。只有用双眼观察景物,才能判断景物的远近,得到景物的立体效应,这种现象称为人眼的立体视觉。

3、当我们用双眼观察空间远近不同的景物A,B两点时,两眼内产生生理视察,得到立体视觉,可以判断景物的远近。

4、空间景物在感光材料上构像,再用人眼观察构象的像片产生生理视差,重建空间景物的立体视觉,所看到的空间景物称为立体影像,产生的立体视觉称为人造立体视觉。

人造立体视觉必须符合自然界立体观察的四个条件:

(1)两张像片必须是在两个不同位置对同一景物摄取的立体像对;

(2)每只眼睛必须只能观察像对的一张像片;

(3)两像片上的相同景物(同名像点)的连线与眼基线应大致平行;

(4)两像片的比例尺相近(差别小于15%),否则需用ZOOM系统等进行调节。

5、常用的立体观察方式有立体镜式、叠映式和双目观测光路式。

6、立体量测可借助立体观察装置与测量的测标和量测计量工具来进行。

7、量测像点坐标的仪器:HOT-1型立体坐标量测仪、精密立体坐标量测仪。

8、用解析的方法处理立体像对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利用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与前方交会来解求地面目标的空间坐标。

(2)利用立体像对的内在几何关系,进行相对定向,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计算出模型点的空间坐标。再通过绝对定向,将模型进行平移、旋转、缩放,把模型纳入到规定的地面坐标系之中,解求出地面目标的绝对空间坐标。

(3)利用光束法双像解析摄影测量解求地面目标的空间坐标

9、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的方法,称为空间前方交会。

10、立体像对的空间前方交会公式(45页3-5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