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的桐城方氏
桐城方寿衡其人其艺
桐城方寿衡其人其艺作者:***来源:《寻根》2022年第03期方寿衡,字丹石、箪石,号鞠裳、佩南、同甫,系桐城桂林方氏曲庐支系第二十一世,其远祖为明代桐城著名学者、东林党领袖方学渐第三子方大钦,方大钦与长兄方大镇、次兄方大铉俱为一时名儒。
方寿衡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卒于民国20年(1931年)。
方氏本世居桐城县城,方寿衡祖父方葆馨因避太平军乱,举家迁至河南,方葆馨曾任河南陕州书院山长,故方寿衡少年时代长于河南,成年后曾在河南南阳等地做幕僚或坐馆,直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才返回安徽故乡,其后往来于桐城与安徽省垣安庆之间。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广东信宜一带做幕僚,后返安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选为优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客居北京,任京师法政学堂中国文学科教员,后返回安徽。
武昌起义后,1911年下半年,方寿衡响应邓艺孙(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五世孙)的召唤,加入在安庆成立的安徽省都督府教育司,任专门科法文学课干事,后在桐城、安庆两地居住往来。
民国4年(1915年),方寿衡前往北京,追随大名道尹兼直隶河务局局长、桐城人姚联奎在河南濮阳一带治理黄河。
大约民国6年(1917年),方寿衡任教于位于安庆龙门口的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在校教授古文。
民国11年(1922年)至民国12年(1923年)又前往天津姚联奎幕府,民国13年(1924年)至民国14年(1925年)客居南京、上海。
1925年返回安徽,先后来到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桐城中学任教。
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长子方侃、次子方,也先后在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桐城中学任教,当时父子三人共同任教于一所学校,一时间在安庆、桐城传为美谈。
民国20年(1931年)四月,方寿衡去世,享年75岁。
方寿衡去世后,其长子方侃(字林辰)将其父的遗文遗诗加以整理,编辑成《曲庐遗文》《曲庐遗诗》,民国30年(1941年)油印行世,然而存量稀少,现安徽省图书馆和桐城市图书馆各藏有一部。
关于桐城的五大世家
关于桐城的五⼤世家有不少朋友喜欢谈论桐城和枞阳的问题,其中经常牵涉到桐城的不少古代名⼈,有时就不免产⽣争议。
很多枞阳⽼乡动辄便⾔“枞阳出⼈,桐城出名”,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以桐城旧时五⼤世家张姚马左⽅为例做⼀下说明吧。
桐城张⽒,号称“门族清华,世代簪缨”,为中国张姓著名世家之⼀,代表⼈物有⽗⼦宰相张英、张廷⽟。
这⼀⽀张⽒约于明洪武⾄永乐年间由徽州婺源迁桐城,始居桐城嬉⼦湖,第五世张淳为明隆庆时进⼠,官⾄礼部主事。
其后代多居县城,⾃清康熙间⼤学⼠张英始,计中进⼠、⼊翰林者12⼈,有“⽗⼦翰林”、“兄弟翰林”、“祖孙翰林”之誉。
他们是:张英、张廷瓒(英长⼦)、张廷⽟(英次⼦)、张廷璐(英三⼦)、张廷王彖(英六⼦)、张若霭(廷⽟长⼦)、张若潭(英四⼦廷王綦之⼦)、张若需(廷璐⼦)、张若澄(廷⽟次⼦)、张曾敞(若需⼦)、张元宰(英⽞孙)、张聪贤(英来孙)等。
近世后裔则有国民党⾼级将领张世希、旅台著名⼥作家张漱菡、国家城建研究院院长张启成等。
张⽒为桐城五⼤世家之⾸,和枞阳没有争议。
⽗⼦宰相的传说在桐枞两地都⼴为流传,受到乡民的普遍推崇。
今桐城宰相府旧迹部分尚在,被传为美谈的六尺巷也被修葺⼀新。
桐城姚⽒的先祖⾃浙江余姚迁⼊,先居⿇溪(在今枞阳境内),后世姚旭在明中期迁居县城,但仍称“⿇溪姚家”。
传⾄姚鼐这⼀代时,姚家已在县城定居300余年了。
⾃姚旭后姚⽒⼈⽂蔚起,成为中国著名的⽂化世家和仕宦望族。
姚鼐及其侄孙姚莹,是桐城姚⽒的代表⼈物。
清朝以来,桐城姚⽒以政绩、儒学、⽂艺、义⾏等⽽闻名者有很多⼈。
就亲近关系来说,官⾄刑部尚书的名⾂姚⽂然,是姚鼐⾼祖、姚莹的七世祖;以"经学"名世,官⾄翰林院编修的姚范,是姚鼐伯⽗、姚莹的曾祖;以学术⽂章称师表,被⽬为"桐城⽂派"主将的姚鼐,是姚莹的叔祖。
《枞阳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溪姚⽒,⾃浙江迁⼊桐城,落籍⿇溪。
⾃姚旭以进⼠官参政,⼦孙移住桐城县治。
明清桐城桂林方氏家族文化特征探析
b o o k s .I t s f a mi l y i n s t r u c t i o n s ,f a mi l y k n o wl e d g e a n d f a mi l y t r a d i t i o n s a l s o l a i d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t h e
因而深入探析家族文化特征尤其是那些名门望族文化世家其家族文化的独特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家族制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将有利于剖析传统文化的某些构成要素和精髓对考察当今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或有裨益
2 0 1 4年 9 月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An h u i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
e x a mi n a t i o n s ,l e a r n i n g p o e t r y a n d e n g a g i n g i n a c a d e mi c s t u d i e s .Th e f a mi l y a c c u mu l a t e d d e e p f a mi l y
wa s r e v e r e d b y h i s p o s t e r i t i e s a n d b e c a me a s p i r i t u a l s y mb o l o f t h e Fa n g’ S F a mi l y . Th e Fa n g’ S f a mi l y’ S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 i s ma n i f e s t e d i n v a l u i n g e d u c a t i o n,s t u d y i n g h a r d a n d c o mp i l i n g f a mi l y’ S
桐城桂林方氏的山水情结(3)|月下望溪蟾宫折桂
桐城桂林方氏的山水情结(3)|月下望溪蟾宫折桂公元1993年,一架飞机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跨过那湾浅浅的海峡,越过金陵紫金山,降落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随后一辆专车载着从飞机上缓缓走下的方志平女士,一路驰骋,直达桐城。
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寻根之旅!方志平女士是台湾著名的教育家、台湾大华中学董事长,她这次回桐城还肩负着一项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作为桐城文派鼻祖方苞的后裔,她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方苞是桐城桂林方氏第十六世孙,是清代文坛极负盛名的散文大家,他创立了古文理论“义法”说,为桐城文派树立了理论的旗帜,被视为桐城文派的创始人,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后世称之为桐城文派的鼻祖。
就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文化巨人,其出生地其实并非在桐城。
不但他本人不在桐城生活,甚至从他的曾祖父象乾公这一代起,方家就开始移居江宁,而他的父亲仲舒公,也因家道中落而入赘六合留稼村莆田吴氏。
1668年,方苞出生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仅在他出生的前七年,桐城所在的安庆府与江宁府,还同属于大清的江南行省。
从这个角度来讲,桐城桂林方氏到方苞这一代,还并非完全算是“背井离乡”,事实上,方苞及其他的父祖,一直没有更改他们的户籍,方苞16岁时还曾跟随他的父亲回安庆府参加科举考试。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22岁的方苞获县试第一,从此他开始步入坎坷而又辉煌的文化之旅。
直至晚年,方苞才陆续出售完他在桐城的家产,落居清凉山下,著书立学,1749年病逝,葬于江苏六合。
作为一名寓居他乡的客子,无论是在京师还是在江宁,他都以“龙眠方苞”自称,这种浓烈的乡土意识,也许当其先祖第一次踏上桐城这块神奇的土地时就已经铸就,当断事公在家乡的江面上纵身一跃时,就更加以定格!时空轮转,血脉相传,二百多年以后,方苞的后裔再次踏上故土,心中默念的仍然是对故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方志平女士这次回家,是带着一项特殊的使命,那就是秉承桂林方氏的重教传统,支持家乡的经济发展。
命运多舛的桐城方氏
命运多舛的桐城方氏(作者:桐城胡堡冬)现在看来,假如没有“丁酉江南科场案”,东北文化的发端史一定会改写。
但是,历史没有假如。
那是三百六十八年前的事了。
清军的金戈铁马,像洪水一样涌入关内打败了农民军,崇祯皇帝走投无路,便吊死在煤山,清朝入主北京。
朝野的更迭,带给人们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些文人士子们总是念念不忘前朝,总是不想合作,社会的对立情绪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清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选拔举荐人才,就在这些重要的调整中,消弭了部分社会矛盾,桐城的方拱乾(1596—1667),这位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才得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举荐,进入清廷,被起用为詹事府右少詹事。
他的儿子方孝标、方亨咸也都凭借其才华,成为顺治朝的进士,尤其是长子方孝标,文章才气,卓然不凡,被选为侍读学士,经筵讲官,父子二人都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经常陪伴皇帝,深得顺治帝的信任。
桐城方氏有两家,一家是桂林方,一家乃鲁谼方,都是桐城旺族。
方拱乾是桂林方中的六房传人,少年聪慧,以“文名震当世”,中进士后,官庶常,馆选第一。
方拱乾的父亲方大美,曾官至太仆寺卿。
周茂源称之“江东华胄推第一,方氏簪缨盛无匹”。
方家从明初的方学渐起,潜心理学,阐明经义,讲学于桐川秋浦之间,筑桐川会馆,开创了桐城的讲学之风。
方学渐一生著作等身,著有《迩训》20卷、《桐彝》5卷、《心学宗》4卷、《另蠡》10卷、《崇本堂稿》22卷;而此后,方家人才辈出,蔚然大观,其子方大镇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授大明府推官、方大铉、方大钦皆有学行;方大镇之子方孔炤官至湖广巡抚、女儿方维仪以诗画著称、方维则有诗稿存世;大铉之子方文著有《嵞山诗文集》50卷,《说文条贯》18卷,与兄弟方贞观、方世举人称“方氏三诗人”。
更为了不起的是孔炤之子方以智,是17世纪杰出的学者、思想家、哲学家、佛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诗人。
这也难怪文学大家梁实秋惊叹,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
桐城方氏诗辑
《桐城方氏诗辑》深度解读一、引言《桐城方氏诗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诗歌选集,汇集了桐城方氏一族的众多优秀诗作。
这些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本文将对《桐城方氏诗辑》进行深入的解读,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桐城方氏及《桐城方氏诗辑》概述桐城方氏,又称“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家族。
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地位显赫,而且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桐城方氏诗辑》是桐城方氏家族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收录了自明代以来方氏家族数百位诗人的千余首佳作。
这些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古朴典雅的古风,也有清新自然的近体,展现了桐城方氏诗歌创作的辉煌成就。
三、《桐城方氏诗辑》的思想内涵儒家思想的影响《桐城方氏诗辑》中的诗作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诗言志”、“诗以载道”的观念。
诗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
同时,他们也注重诗歌的社会功能,希望通过诗歌来传播儒家思想,教化人心。
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桐城方氏诗辑》中的诗作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诗人们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四、《桐城方氏诗辑》的艺术特色精湛的语言艺术《桐城方氏诗辑》中的诗作语言精湛,既有古朴典雅的文言,也有清新自然的白话。
诗人们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节奏感。
同时,他们还注重音韵的和谐与美感,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多样化的风格与流派《桐城方氏诗辑》中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古朴典雅的古风,也有清新自然的近体;既有豪放洒脱的派别,也有婉约细腻的流派。
这种多样化的风格与流派不仅丰富了《桐城方氏诗辑》的艺术表现力,也展现了桐城方氏家族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华和创新精神。
五、《桐城方氏诗辑》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桐城方氏诗辑》作为一部重要的诗歌选集,不仅收录了众多优秀的诗作,还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
桐城桂林方氏的山水情结(5)|烟波浩渺继往开来
桐城桂林方氏的山水情结(5)|烟波浩渺继往开来颂嘉湖风光桐城地理大势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菜子湖畔的小镇杨湾的礼让嘴,桐城县众多硕儒名宿、社会贤达齐聚于此,隆重悼念当世大儒、著名教育家、出生“科甲世家”的杨澄鉴先生。
在老桐城县众多的小镇中,杨湾久负盛名,它位于菜子湖东岸,扼守桐城县治与东南诸乡镇,乃至安庆、南京等地的水陆交通要道。
集市的繁荣也催生了文化的兴盛,“桐城派”鼻祖方苞的族宅田庄,就在杨湾东北五里外的方高庄。
据《方苞年谱》记载,方苞曾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四十八年(1709)、雍正二年(1724),三次回故里祭扫祖墓,杨湾石板街的茶馆里,多次留有大师的身影。
“桐城派”的另一大师姚鼐,其祖籍就位于杨湾东约十里的钱桥麻溪河畔,他的长眠之处铁门口,则与杨湾街隔田畴相望,不过二里之遥。
众多的文人墨客不时相聚在小镇的茶馆酒楼,谈古论今,吟诗作赋。
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之下,古镇杨湾也是学风浓厚,人才辈出,这其中当以礼让嘴西杨庄杨澄鉴为翘楚。
古镇杨湾的地理位置杨澄鉴(1830--1903),字伯衡,号扶雅,清桐城(今属枞阳杨湾)人,同治甲子年(1864)中举,光绪丙子年(1876)中进士,他的廷试策论“言人所不敢言〞,阅卷大臣沈义恪“击节称叹,卷末署十圈”。
杨澄鉴虽然廷试策论得了满分,理应由皇帝钦点为状元,却因“直陈时弊,不拘程式”,深深刺痛了当朝的顽固派,最终以卷文不合格式为由,贬到二甲录取。
但是他的那篇策论在京城广为抄诵,并很快传遍全国。
杨澄鉴仕途坎坷,几度沉浮,中年后便辞官回家,以著书讲学度日。
杨澄鉴的逝世绝对是当时桐城学界乃至政界的一件大事,当时“桐城派”的殿军人物马其昶刚刚处理完他的师友、乡贤吴汝纶的后事,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杨树湾,主持杨澄鉴的葬礼。
当世大儒的葬礼,敬献挽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杨家偌大的厅堂内,社会名流的挽联,挂满了两边的墙壁,马其昶边走边低吟,走到厅堂外过道里的一副挽联边,他忽然停下了脚步,凝视良久。
宁古塔的那些人与事
宁古塔的那些人与事作者:陈萍来源:《中学生百科·悦青春》2016年第03期流放,是古代一种仅次于死刑的刑罚。
清朝时,有一个地方流放犯人(特别是名人)最多,那就是宁古塔。
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流放地,位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和宁安市境内。
300多年前的宁古塔,天寒地冻,人烟稀少,生存,超乎寻常的艰难。
不过,除了那些不堪忍受苦难而逃跑、自杀的,流放者中也不乏与天地命运抗争的铁汉,他们不甘在惨嗟悲叹里沉沦,而是在苦难里坚忍不拔,积极有为。
安徽桐城的方氏家族向来以治学著称,方家才子们是清代文坛上“桐城派”的主力。
出身名门望族的文学奇才方拱乾原本为官明清两朝,只因其子受南闱科场案的牵连,全家数+口均被发配宁古塔。
后来,家境富足的族人出巨资将其一家保出,回到南方。
5年后,71岁的方拱乾病逝。
然而,方家流放的命运并没有结束。
方拱乾的长子方孝标随父亲被赦免后,曾游历云南、贵州,写成有抗清事实的《滇黔纪闻》。
他死后,同乡有个叫戴名世的文人著《南山集》一书,引用了方孝标书中的一些记载,此事被人揭发,朝廷严查下来,形成了牵连300多人的文字狱案。
最后,除处决戴名世外,方孝标的子孙与家眷一起被流放今齐齐哈尔市,方孝标之孙方登峄死在了流放地;后来,方登峄的孙子方观承竟冒死盗墓,徒步千里,终将父祖尸骨带回故土。
文化人出身的方氏家族代代与东北流放地结缘,但又在不经意间为那片土地播下了文教的种子,他们的生命之花也以异样的方式重新开放。
在宁古塔流放三年,方拱乾写成了《伺陋居集》;晚年在扬州卖字为生、贫病交加之际,为纪念劫后余生,又将在宁古塔的见闻写成《绝域纪略》,成为宁古塔的第一部风物志;而其孙方登峄则著有《龙沙纪略》,这两部纪略为后人研究东北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吕留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反清义士。
就在他去世40余年后,有个叫张熙的门生游说当时的川陕总督谋反,结果被告发,朝廷严加查处,已死的吕留良及其长子被开棺戮尸,另一子被斩,其余子孙及同族男女老少111人全部流放宁古塔。
桐城桂林方氏的山水情结(2)|黄龙出洞大潮初涌
桐城桂林方氏的山水情结(2)|黄龙出洞大潮初涌“休嗟臣被逮,是报主恩时。
不草归降表,聊吟绝命辞。
身当殉国难,死岂论官卑?千载波涛里,无惭正学师。
”明永乐二年(1404),一艘押解朝廷重犯的官船,从四川沿江顺流而下,直抵京师南京,船行至安庆府望江县境内,坐在船头的一名犯人,脱下衣冠,剪下爪发,作绝命诗二首,便纵身一跃,自沉于江。
他这一跳,在万里长江中只不过溅起一朵瞬间即逝的小小浪花,但是在桐城大地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位年轻的官员名叫方法,自德益公迁居桐城,至方法这一代已历五世。
其后代子孙读书传家,多为人中龙凤。
德益公长子秀实,字茂才,为元彰德主簿;长孙方谦,字士源,为元望亭巡检。
方法的父亲方圆,字有道,为元宣使。
方氏一族在当时的桐城已然成为望族!方法是方圆的第二子,字伯通,他出生的第二年(1369),父亲方圆病逝,他事寡母程氏至孝,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立志于学。
31岁时应天乡试109名,时主考官是方孝孺,他以方孝儒门生的身份,担任四川都司断事,人称“断事公”。
靖难之役,明成祖即位,诸藩表贺,方法不肯署名,被差役押往京师南京受审,他不堪其辱,以死明志。
方孝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灭十族”之人,而断事公也忠于建文,节于正学,堪称方孝孺高足!我们无法想象,断事公沉江对于方家意味着什么。
在随后漫长的日子里,断事公夫人郑氏供奉着丈夫的衣冠爪发,抚育年幼的子女,日子是何等的艰辛!三十五年后,方夫人溘然长逝,族人将断事公的遗物与其合葬于桐城西北九里外的龙眠山,当地人称之为“黄龙出洞”地。
龙眠山乃大别山之余脉,其境内最高山峰为大徽尖,海拔达1037米。
发源于大徽尖南麓的龙眠河,将整个龙眠山系分为东西龙眠两个部分。
龙眠河在崇山峻岭间左奔右突,山势也跟着大开大合,流至距县城西北约一公里处,被两岸群山紧紧关锁,众水又再次汇聚,是曰龙门,近人依山势筑成大坝,建成境主庙水库又称颂嘉湖。
龙门以内,别有洞天,宛如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是原桐城市龙眠乡的范围。
明末桐城桂林方氏“名媛诗社”考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Jun.2020/NO.3文学研究明末桐城桂林方氏!名媛诗社"考辨吕菲.,吕迅2(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合肥230002;2.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102445)摘要:明末桐城县以方孟式、方维仪、方维则、昊令仪、昊令则为主要成员的桂林方氏“名媛诗社”,近年来一直在明清女性文学研究领域被广泛提及。
现经桐城县志、诗文集、相关史料、家谱等文献考证,诗社的概念辨析,与同期其他才媛诗社的比较,以及对“名媛诗社”主要成员的具体分析来看,明末桐城桂林方氏才媛群体虽然有文学交流活动,但缺乏组织性,主要成员对女性为文的态度保守,有家诗社。
学的“名媛诗社”存在一以%关键词:桐城桂林方氏;名媛诗社;才媛;女性文学中图分类号:1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54X(2020)03-0103-07本世纪以来,随着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升温,桐城“名媛诗社”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频频出现在诸多学术论文中。
比较早的像郭延礼在《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文学遗产》,2002)中写道:“女子诗社,在明代有著名的桐城名媛诗社。
该诗社以方维仪、姊方孟式、妹方维则为骨干,以及方维仪弟媳吴令仪、吴令则姊妹,围绕在她们周围的尚有其亲友眷属多人。
”31474许结《明末桐城方氏与名媛诗社》(《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2002):“方氏一门名媛,吟唱结社,文采彬蔚。
”324349祖晓敏硕士论文《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2006)中言:“有吴氏姊妹与方氏三姊妹结社吟酬,共襄诗坛盛世”胪,并详写了“名媛诗社”五位主要成员的生平与创作。
俞晓红在《红楼梦诗社与明清江南闺媛结社小识》(《红楼梦学刊》,2009)中论及明末桐城“名媛诗社”,道:“诗社的发起人是方维仪。
”44264此外,像宋豪飞《明清桐城方氏家族及其诗歌研究》(黄山书社,2012),周成强博士论文《明清桐城望族诗歌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鲍丙琴硕士论文《明清安庆府才媛诗人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13),聂倩硕士论文《桐城方氏家族女性诗歌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4)中均论及了此方氏“名媛诗社”。
方氏家族简介
方氏家族简介方氏至今有近4700年的悠久历史,出自方雷氏。
神农炎帝十一世孙即八代帝榆罔长子曰雷,黄帝伐蚩尤时,雷因功被封于方山(今为河南省禹州市),雷受封于方山后,称方雷氏,子孙以地为氏,分为雷姓和方姓,到了西周宣王时,方雷子孙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将军,智勇过人。
奉命南征,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中兴立下了大功。
因此,后世不少方姓宗谱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之说。
当代方姓的人口已达到410多万,为全国第六十三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3%。
方姓源出源流一源于姜姓,出自远古帝王神农氏裔孙雷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及《世本》等的记载,相传上古帝王神农氏之代孙帝榆罔之子雷,在黄帝与蚩尤大战之时立下大功,封于方山(今河南中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绵延于伊川、偃师、巩义、登封、荥阳、密县境内的嵩山),后人以封邑为氏,称为方雷氏,后逐渐省文简化分衍为方氏、雷氏。
因方雷氏在上古黄帝时“以功封方山”,黄帝的基地主要在河南,所以,该支方氏起源于河南嵩山一带。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方相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方相氏,传说为黄帝时期嫫母之后,擅长巫医之术,世代相袭。
到了西周时期,以其特长设置了方相氏之官,隶属于夏官府司管辖,专职掌管驱除瘟疫厉鬼。
在典籍《周礼·夏官》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利而时难,以索室驱疫。
” 在春秋后期,随着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的逐渐认识,方相氏之中巫、医渐分,渐渐对立起来。
方相氏之官职到了战国后期,逐渐消失。
在方相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方相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方氏、相氏。
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在西周后期的周宣王姬静执政时期,属下有一位王族大夫叫姬方叔,他在征伐淮夷、猃狁,特别是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中居功至伟,为此,周宣王封方叔于洛(今河南洛阳)。
清初黑龙江卜魁流人方氏父子的悲苦情结
方登峄,字凫宗,号屏垢,又号依园。
安徽桐城人。
生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卒于雍正三年(1752)。
江南名流方拱乾之孙,方孝标之子。
自幼过继给方兆及为子。
工诗善画,16岁补县学生。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贡生。
官工部都水司主事。
俸虽薄,而好客,因此“座客常满”。
凡是同乡人来京师者,“就之如归”。
后因《南山集》案牵连,流放黑龙江卜魁城。
雍正六年(1728年。
一作雍正三年)八月,方登峄卒于戍所,享年70岁。
久居边塞,悲苦的流人生活,独特的塞外风貌,使得方登峄运用流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条件极其恶劣的边塞,凤凰涅槃地成就了超乎人们想象的辉煌。
方式济,生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字渥源,号沃园,登峄子,安徽桐城人。
方式济周岁即随母吴氏迁居金陵(今南京),7岁丧母。
年渐长,因好学工诗,精于绘画,曾得到当时的大画家王原祁的赏识。
16岁补诸生(秀才),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进士,官授内阁中书舍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发生了《南山集》文字狱案,方式济与妻子随父流放卜魁(今齐齐哈尔)。
康熙五十六年二月(1717年),方式济42岁时,病死于卜魁城。
卒时“边人如痛亲戚”,足以说明方家和当地百姓的深情厚谊。
后尸骨被其子方观承携归,葬于原籍。
桐城方氏一族,“江东华胄推第一,方式簪缨推第一”,自远祖方秀实起,代有功名,自七世起,长子琳一支文人辈出。
三子祐(中三房)传至第二十三代(民国时期)有方东美,其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以开放的胸襟融合东西方各种思想流派,力图原古今文化源流,察东西文明得失,统摄诸家之学,被尊为“东方诗哲”。
又七世六房方綇字廷璋,明成化元年举于乡。
綇生圭为八世,圭生絅、絅生梦旸为南安县丞;梦旸生学尹;学尹生大美字黄冲,号冲含,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四品),为方苞高祖。
十三世三房象乾字广野,号闻庵,明贡生,官按察司副使,备兵岭西左江。
从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看清朝前期满汉民族磨合
T e d p o f h Ma c un t n lya dte ln t 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yi he a l h a a f no te n h a o a t n h Ha a i ai nt r i i i l o t e yQmg y a t D ns y
_________。・— —
ar sa c fo t ee p re c so t eGul e e r h r m h x e n e f i h i nF n s i n o To g h n i a g h da f n c e g
JN W e- u I ig o
( io o eeN n aU i rt, i j 0 0 C ia Hs r C H g, ak nv syTa i 30 7 , hn ) ty i ei nn 1 A src: uigtei e f hn e fh n y at adQ n y at te jr a s e f oghn a g b t tD r m a g e a n h t oc o t MigD ns n igD n s , o t o c nm no nc eg n - y y h ma i f l y T F siw ohdbe t ce eM n a , ee noprt e i e ig y at. agG n - i mi, r c e h, h a ena ah dtt ig te w r co eav t t n n sy F o gqa f l a a ho t t oh st u i wh h Q D n n a y bn f h c n a poe eQn yat ere. f r e ae ag a rv ca E a ia o e1t ya f hnh dt l ,p rvdt igD ns al rAt s J n Poi i xm nt ni t 4h er u zi e a h y i et c o i n h f n n l i nh oS n a h
方氏勺园
方氏勺园作者:李国春来源:《安徽文学》2013年第06期勺园在桐城市区老城西南隅。
抗战前,城墙未拆之时,勺园应该临近西成门,依傍在坚固高大的城墙之下,仰面可见巍峨的门楼和那错落的雉堞,侧耳可闻和风摇铎与夜阑更声。
抗战后,周长六里的城墙一砖一瓦都成了市民家中脚屋的建材,从此,无所护翼的老街犹如一条被剥去了鳞甲的长龙,光着身躯,孤零零地盘曲于西山祈雨顶下。
而勺园,由于失去了城墙的庇护,贩夫樵翁也尽可窥视园内的一花一木了。
没有城墙的屏蔽也好,勺园便除却了旧时的幽隐,像一位走出闺阃的美人,洗尽铅华,轻移天足,遍览西门城外千顷平畴,晴好的冬日里,还能尽染落霞的余晖。
勺园在清末民初时最为雅致,它的主人是方守敦槃君先生。
槃君先生是桐城鲁谼方氏、后期桐城派大家、清末理学家方宗诚之子,诗人守彝之弟,新月女诗人令孺之父。
先生幼承家教,壮年追随吴汝纶先生襄助创办桐城中学。
尝与桐城民初文化翘楚诸如姚永朴、房秩五、光明甫、李光炯、邓绳侯等人往来唱和,勺园是槃君先生生活起居、读书吟咏、临书作画之处,也是桐城一班俊彦们曲水流觞之所。
其长女“九姑”令孺在她的美文《忆江南》中写道:“故乡的庭园里每一片石,每一条径,每一棵古树,每一个残缺浓荫的门,都和父亲的风仪连合着,我想到父亲,就联想到那些醇雅的情景……”勺园因为有了槃君先生呕心吟咏而成为江淮一带的名园,槃君先生也因有了勺园那桩桩悲欢离合的情事而成就了诗名。
园子的建筑依江南园林而营造,极盛之时,其珍木名卉广植其间,透出园中那楼阁亭轩的古雅,尤以凌寒亭为最。
方家“九姑”令孺的记忆里,那亭子的三间傍着城墙,有些藤萝和不知名的灌木从城墙的砖缝里挤出,越发显示出亭子的历史厚重感。
然而敌寇的铁蹄踏碎了勺园的春华秋实。
倏忽之间城垣尽毁,勺园也失却了依傍,凌寒主人只得避乱于唐湾山中。
敌寇是1938年夏季进入桐城的,城墙因战时疏散的需要而拆除了,勺园也旋遭隳坏。
“九姑”令孺以凝重的笔调描述故园的罹难:敌寇轰炸烧掉城里许多房屋,也使凌寒亭罹遭兵燹。
清初桐城卜魁流人方氏父子的诗歌创作
清初桐城卜魁流人方氏父子的诗歌创作悲苦的流人生活,独特的塞外风貌,使得卜魁流人方登峄、方式济父子具有了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条件极其恶劣的边塞,凤凰涅槃地成就了超乎人们想象的辉煌。
方登峄父子的诗歌创作,紧紧围绕流人的悲苦情结,运用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丰富的创作题材,纠结的流放情怀,炽热的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情操谱写了一首首雄浑苍劲,精警动人的诗篇。
标签:方氏父子;卜奎流人;诗歌创作。
[清初卜魁流人方登峄、方式济父子作为贰臣,在诗歌创作中,更多地是对自身流放遭遇的悲情抒发,对边地人民生活、风俗的关注和对黑龙江独特风光的描述,并以流人的心境来观察和感受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卜魁景物,湖、泊、江、河、鸟、牛,马、石、沙、风、雨、雪无不成为笔下诗的意象,形成了写实的诗歌风格。
并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诗歌的创作手法折射出流人多舛的命运及流放的悲凉。
一、方氏父子诗歌创作的题材和内容(一)反映边地生产生活,关注边地人民疾苦心中的悲苦渐渐排解的流人方登峄父子,开始关注戍地的生产生活,关注边地人民的疾苦。
他们以清丽流畅的语言,绚丽奇崛的想像,再现了流放地卜魁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图景。
他的《糜子米》〔1〕:糜子谷,粒碎黄金粟。
边人匹布换一斛,挽输城外车音续。
糜子生,糜子熟,炕头压席焙新粮。
妇子横陈粮上宿,夏云罩地雨如注。
播种不耰人尽去,毡帏木栅秋霜白。
草根细软牛羊陌。
今年锄地向城南,明年移家种城北。
这首歌描写了清初边民以粮易物、妇孺焙粮,粗放轮作等生产与生活状况,堪拟塞北之《豳风》。
脑温江边葳瓠渡,江日行人日来去。
不闻江岸集乌樯,但向山中瓠独树。
独树瓠成似叶轻,长身窄腹波上行。
不帆不桨一篙水,破月飘烟纵复横。
有时纵横撒大网,网得大鱼供客饷。
有时并榜过轻车,车轮缚木篙徐徐。
朝朝暮暮涛声里,秋风吹雪江水起。
几日江冰冻不开,曳君长卧枯蒿底。
葳瓠船,即边地的独木船,长二丈余,阔仅容膝,头尾尖锐,行驶甚速。
遇江河水,联二为一,以渡车马。
清朝前期案狱与桐城方氏四代流人的心态与创作
清朝前期案狱与桐城方氏四代流人的心态与创作
张兵;张毓洲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桐城方氏是明清时期江南的著姓望族,以仕宦治学著称于世.清代前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打击士人、禁锢思想、巩固统治的政策和措施,如科场案和文字狱,桐城方氏均首当其冲,惨遭迫害,以致方拱乾、方孝标、方登峄和方式济祖孙四代成了清代前期案狱的受害者,沦为遣戍东北的流人文士.他们的心态由积极入世转为消极遁世,由欢愉优容变为幽怨伤悲.诗歌题材一改从前的浮泛空疏,出现了以东北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流人的友谊和思乡之情为描写对象和抒情主体的新变,同时诗歌的艺术也趋于成熟和完善,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总页数】5页(P4-8)
【作者】张兵;张毓洲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清初桐城卜魁流人方氏父子的诗歌创作 [J], 赵忠山
2.《大清十五疑案真相》:文杀——庄氏史狱案(一) [J], 阚红柳
3.《大清十五疑案真相》连载文杀——庄氏史狱案(二) [J], 阚红柳
4.禁锢的环境怵祸的心态——论洪武文字狱下的文学创作 [J], 司马周
5.从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看清朝前期满汉民族磨合 [J], 金卫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末桐城方以智与阮大铖两大家族交往考述
On Research of the Two Families of FANG Yi-zhi and RUAN Da-cheng In Last Years of Ming Dynasty
作者: 宋豪飞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出版物刊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3-78页
主题词: 方以智 阮大铖 复社 《留都防乱公揭》
摘要:方以智、阮大铖两大家族世居桐城,向来友善。
但在明季崇祯时,因阮大铖为阉党余孽,名列“逆案”,遭复社清流痛恨;而方以智加入复社,劝钱澄之退出中江社,彼此怨隙遂生。
复社刻《留都防乱公揭》斥逐阮氏,阮以为方氏主谋,且与复社势同水火。
当方以智父方
孔熠系狱,阮幸灾乐祸。
弘光初立,阮一朝得势,立即捕杀复社成员和方以智,以报私恨。
二
人的恩怨,其实是阉党势力与复社之间不可调和的党争延续和矛盾逐步激化的反映,发人深
思。
关于方以智的生平简介
关于方以智的生平简介方以智(1611—1671[辛亥年]十月七日[11月8日]),汉族,安徽桐城(今桐城城区风仪里)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法名弘智。
着名哲学家、科学家。
因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
一生着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生平简介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出身士大夫家庭。
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
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除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着有《易蠡》、《性善绎》、《桐夷》、《迩训》、《桐川语》等。
祖父方大镇在万历年间,曾任大理寺左少卿,着有《易意》、《诗意》、《礼说》、《永思录》、《幽忠录》等数百卷。
因方学渐曾受学于泰州学派的耿定理,《明儒学案》把他列入《泰州学案》。
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着有《学易全集》、《学庸释论》、《宗一圣论》、《三一斋稿》等。
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通医学、地理、军事,并且较早地接触西学,主张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着有《周易时论》、《全边略记》、《尚书世论》等有《全边略记》等着作,《明史》有传。
《周易时论》被《四库提要》列入存目。
这书对方以智影响很大,方一生中经常提到它。
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他从小由母亲和姑姑一起抚养长大。
姑姑方维仪是明大理少卿方大镇之女,姚孙棨之妻,少年寡居。
方维仪颇有才气,是当时有名的女诗人。
曾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河北、京师等地,见名山大川,历京华胜地,阅西洋之书,颇长见识。
除了家学,他所授业的老师亦都是当时的着名学者。
白瑜,长于词赋经史,崇尚实学。
王宣则专攻名物训诂和《河》、《洛》之学,治学严谨,是当时治《春秋》的大家。
傅海峰则是当时的名医。
另外,家中还有藏书丰富,被誉为“两间皆字海,一尽始羲皇”的稽古堂。
在这样的环境中,少年时代的方以智受到了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运多舛的桐城方氏(作者:桐城胡堡冬)现在看来,假如没有“丁酉江南科场案”,东北文化的发端史一定会改写。
但是,历史没有假如。
那是三百六十八年前的事了。
清军的金戈铁马,像洪水一样涌入关内打败了农民军,崇祯皇帝走投无路,便吊死在煤山,清朝入主北京。
朝野的更迭,带给人们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些文人士子们总是念念不忘前朝,总是不想合作,社会的对立情绪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清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选拔举荐人才,就在这些重要的调整中,消弭了部分社会矛盾,桐城的方拱乾(1596—1667),这位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才得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举荐,进入清廷,被起用为詹事府右少詹事。
他的儿子方孝标、方亨咸也都凭借其才华,成为顺治朝的进士,尤其是长子方孝标,文章才气,卓然不凡,被选为侍读学士,经筵讲官,父子二人都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经常陪伴皇帝,深得顺治帝的信任。
桐城方氏有两家,一家是桂林方,一家乃鲁谼方,都是桐城旺族。
方拱乾是桂林方中的六房传人,少年聪慧,以“文名震当世”,中进士后,官庶常,馆选第一。
方拱乾的父亲方大美,曾官至太仆寺卿。
周茂源称之“江东华胄推第一,方氏簪缨盛无匹”。
方家从明初的方学渐起,潜心理学,阐明经义,讲学于桐川秋浦之间,筑桐川会馆,开创了桐城的讲学之风。
方学渐一生著作等身,著有《迩训》20卷、《桐彝》5卷、《心学宗》4卷、《另蠡》10卷、《崇本堂稿》22卷;而此后,方家人才辈出,蔚然大观,其子方大镇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授大明府推官、方大铉、方大钦皆有学行;方大镇之子方孔炤官至湖广巡抚、女儿方维仪以诗画著称、方维则有诗稿存世;大铉之子方文著有《嵞山诗文集》50卷,《说文条贯》18卷,与兄弟方贞观、方世举人称“方氏三诗人”。
更为了不起的是孔炤之子方以智,是17世纪杰出的学者、思想家、哲学家、佛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诗人。
这也难怪文学大家梁实秋惊叹,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
”这种评价与学者朱彝尊的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明善先生实浚其源。
东南学者,推为帜老焉”。
方氏门楣之旺,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现象。
但是方家的命运,也常在历史的涡旋中起伏跌宕,像杂耍一样,被抛来抛去。
顺治十四年(1657),江南举行乡试,当时的主考官叫方猶,副主考官叫钱开宗,恰逢方拱乾五子方章钺参加秋闱考试。
乡试考完发榜了,一群落榜的秀才见到自己榜上无名,便群情激奋,有人发现方章钺中了举人,便由此推断,在朝为官的方拱乾与主考官方猶是本家,如此“联宗”理应回避,不回避就有作弊的可能。
其实,方猶并非桐城人,与方拱乾更是非亲非故,如此牵扯,事件越闹越邪乎。
那些落榜的秀才们集体到江南贡院门前抗议,到孔庙去又哭又闹,更有好事者贴出对联“孔方主试付钱神(暗指主考官方猶和副主考官钱开宗),题义先分富与贫(考题中有《论语》中语‘贫而无谄’)”。
甚至有秀才写词“命题在题中,轻贫士,重富翁。
诗云子曰全无用,切磋欠工,往来要通,其斯之谓方能中。
告诸公,方人子贡,原是货殖家风。
”在这首词中直指方拱乾。
一些好事官员道听途说,不问青红皂白就到顺治皇帝那儿奏了一本。
顺治帝闻之勃然大怒,立即降旨,把正副主考官方猶、钱开宗革职,把方章钺等考生抓到京城严审,之后由清兵持刀监视复试。
时值正月严冬,参加复试的人都身戴刑具,连冻带吓,很多举人哆嗦得写不出字来,还有的尿湿了裤子当场昏厥。
这次复试有14人被革去举人,24人被停会试。
本是一件很容易查清的案子,只因怀疑有弊,只因皇帝发怒,办案人就盲从办案,结果方猶、钱开宗被杀,其“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另有十八人全部绞刑,一名叫卢铸鼎的考官虽已死去,家产也一并没收。
至于认为有罪的八名考生,每人重打四十大板,个个被打得皮开肉绽,这就是清代著名的“丁酉江南科场案”。
方拱乾因五子方章钺一案,“举家数十口”,被判处遣戍宁古塔,只有六子方奕箴,当时年龄太小,被免于遣送。
让人不寒而栗的宁古塔处罚如此严厉的丁酉南闱科场案,牵连的人数达30人,连带家眷达数百人,可以说是清廷的小题大做。
方拱乾从始至终都不明白个中原因,除了感到命运多舛,被人构陷而外,实在是冤枉。
有很多学者认为,这桩案件是清廷借此打击江南的汉族地主阶级和那些不肯轻易臣服的知识分子,是清代文字狱的一个开端。
现在看来,假如没有“丁酉江南科场案”,东北文化的发端史一定会改写。
但是,历史没有假如。
顺治十六年(1659)闰三月初三,方拱乾拖家带口数十人,与同案受牵连的吴兆骞一同从刑部被押解遣戍赴东北。
清初的北方,地广人稀被称为绝域之地,尤其是黑龙江以北,从后金至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统辖的地域西起贝加尔湖,东至库页岛,一片蛮荒,杳无人迹,除了虎啸狼嗥,野兽出没,绝少人烟。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用满、汉、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碑划界,此条约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中俄国界,贝加湖从此丢失。
所以,那时大清朝对重刑犯实施流放,主要的流放地域就是辽宁的上阳堡,黑龙江的宁古塔和后来的卜魁。
清代的刑法沿袭了明代的笞、杖、徙、流、死等五种刑罚,此外,律例之内还有辅助正刑的闰刑手段,其中流分三等,即2000里、2500里、3000里,而“三流并杖一百,到配折责,唯缘坐问流者不杖”。
这也就是说,方拱乾一家老少遣戍3000里之外的宁古塔,是流刑中最重的,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
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方拱乾根本没想到自己会遭此横祸,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入地狱。
而清代著名诗人吴兆骞,也是莫名的被牵连,他虽与方章钺一同参加秋闱考试,此前却并不熟悉,只是被抓下狱,在狱中才相识,并成为好友的。
吴兆骞的父母、妻儿同样受到牵连,并与之一同遭到流放。
当时,吴兆骞为师友的吴伟业很是不平,但又无力相助,他写下《悲歌赠吴季子》,“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由此可见被流放是多么可怕,那时,很多被流放的重刑犯,在路途中就冻死,或是被豺狼虎豹吃掉,“或饥人所啖”,连尸骨都难觅,所以犯人听到“宁古塔”这三个字都不寒而栗。
方家子弟多才俊当地人告诉我们,那时的宁古塔并没有古塔,也非风景优美的古镇水乡,而是一片荒芜,是朝廷重犯的流放之地。
首创“流人文化”方拱乾全家从三月三日出发,到四月中旬抵盛京(今沈阳),见到了前弘文院大学士陈之遴和他夫人徐湘苹,并受到热情款待。
他乡相遇,方拱乾热泪纵横。
这是因为,方拱乾与陈之遴同为前朝文友,且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经常参加东林党和复社活动。
明朝灭亡后,陈之遴曾投奔南明,在清顺治四年(1647)入朝被任命为秘书院侍读学士,并由此一路升迁,最终被授予弘文院大学士。
此后多次遭到弹劾,但顺治帝看重陈之遴的才华,1653年只降二职任用,后又官复原职。
1656年再遭弹劾,顺治帝考虑他官至大臣,令他原官发往辽阳。
而顺治十五年陈之遴又遭弹劾,其向内监吴良辅行贿,全家被流放辽东。
这次方拱乾见到陈之遴,正是他最后一次流放。
到七月十一日,方拱乾和吴兆骞举家老少,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辛跋涉,才抵达戍所——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海林)。
当地人告诉我们,那时的宁古塔并没有古塔,也非风景优美的古镇水乡,而是一片荒芜,是朝廷重犯的流放之地。
那时人们认为著名的流放地上阳堡已让人恐惧,可那儿还有房子可住,但宁古塔什么都没有,简直像人间地狱。
从清崇德八年(1643)沙俄波雅科夫率112名哥萨克匪徒侵入黑龙江以来,中俄边境不断受到来自沙俄的侵略和掠夺。
为抵御侵略,在顺治十年(1653),在原设宁古塔副都统的基础上,增设昂邦章京,将黑龙江、松花江以及尼布楚和库页岛等地划归单独的辖区,这时宁古塔才渐聚人烟。
方拱乾在其《绝域纪略》一书中写道:“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这便是生动的写照。
这些遭到流放的人,往往命运悲惨,他们过去的锦衣玉食,以及家产财物被洗劫一空,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一条命了。
而这条命,有时也不是自己的,是受到流放地那些清军满人将领的摆布的。
有时,那些满族将领,打死刑犯就如同拍死一只蚊子一样的随意。
但是,桐城人骨子里从不屈从命运的摆布,而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展示自己,以代代承袭的文化蕴涵和内在精神,去抵抗命运的不济。
方拱乾和家人至戍所,除了五更而起,黄昏而歇,干着艰苦的劳役当差之外,还带领家人一起建起土坯房三楹,在室外种植花果蔬菜,并将其居所命名为“何陋居”。
与此同时,方家父子还与很多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士子们进行广泛的交往,注意搜罗素材,坚持写作。
并常和这些文人们探讨黑龙江流域的风物地理,历史人文。
他们当中有清代宁古塔第一个流人陈嘉猷,广东雷州的吴良辅,金陵的姚其章、吴江,浙江的杨越、杨斌父子,著名诗人吴兆骞、钱威、张缙彦等。
方拱乾的长子方孝标抵达流放地宁古塔后,写有《寄答诸震坤兼讯张郁刘郝四同年》一诗,寄给友人诸豫,讲述流放的况味。
诗云:“不记与君何时别,春风北寺梦魂间。
西来只道常连席,东去那知更度关?”方拱乾与吴兆骞等人更是唱和不断,是文化支撑了方家父子的灵魂和那颗苦难的心,更是文化让方拱乾与这些文人士子们在蛮荒之地开辟了文化新阵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塞外文化现象,即所谓的“流人文化”。
宁古塔因方拱乾等一大批流放的闻人学者们的存在,而变得丰富起来。
这些才高八斗的重刑犯们,其人格魅力和文化影响,直接促使当地的满族官吏对文化的重视,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被聘为家庭教师。
磨难没能让方家父子沉沦,他们的从容和淡定,正是源于古老而又深厚的桐城文化。
在绝境中变劫难为洗礼夕阳沉重若金,而萧瑟的秋风卷着远山的落叶,却怎么也扫不去方拱乾心头的沉重!在这份沉重中,磨难是必须的,也是无法回避的,但最使他愁肠百结的,就是他那几个本应有着大好前程的儿子,也在经受着灾难的洗礼!方拱乾育有六子,依次为:孝标、亨咸、育盛、膏茂、章钺和奕箴。
身陷丁酉江南科场案的,是五子方章钺,此案让一家老少数十口人受到牵连,而遭流放东北。
还是先说长子方孝标吧。
方孝标,顺治六年成进士,官至侍读学士,是顺治帝喜爱的近臣,“帝尝呼楼冈而不名”,可见他是常与皇帝聊天,能让皇帝开心解闷的人。
顺治帝高兴时曾说“方学士面冷,可作吏部尚书”。
这也表明皇上对方孝标是多么信任。
但是伴君如伴虎,皇帝说翻脸就翻脸,一场小小的丁酉科场案,本当稍作调查即能查清案情的,结果凭主观臆断,草草办案,就杀了两名主考官,十八人绞刑,方孝标被下狱而遭到发配。
方孝标在朝为官八九载,从不人云亦云,而是自有主见,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一贯的思维和处世之道,总是想让儒家的思想和文化去影响帝王的执政理念;他甚至当着皇帝的面,穿起了汉人的服装,试图让在朝的汉人恢复起自我和压抑的心智。
但是,他哪里知道,这些满族的贵胄们哪有那么开阔的胸襟,而是早就怀恨在心,只待时机来临,就会毫不客气地把异己拿下。
方孝标因科考案牵连被流放宁古塔,二年后赦归,此后颠沛流离云南、贵州、湖广、浙闽等地,著有《钝斋诗集》、《钝斋文选》、《光启堂文集》、《易学十解》和《方孝标文集》,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腐败,抨击时政,其《横山玉》、《空村》、《茶市谣》被称为是清代的《三吏》、《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