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桐城文学创始及兴盛历程
桐城三祖的文学观及其发展
桐城三祖的文学观及其发展 2002010380 02中文系编辑出版(1)班马玉超桐城派是清代延续最长、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它发端于清初,兴盛于清中叶,其余绪直到清末民初,几乎与有清一代相始终。
因为它的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故以名派。
上述三人亦被称为“桐城三祖”,其中方苞是此派始祖,刘大櫆续作开拓,姚鼐集其大成,姚氏之后桐城派声势日大,门庭日广,许多入派者已不是桐城人。
桐城派在理论上以“义法”为基础,建立起严密、完整的文论体系,契合古文发展的格局;在创作上讲求凝练雅洁,清通畅达,文从字顺,有利于文章的流传,也有利于扩大影响。
但它在思想方面多以程朱理学为指导,在艺术方面有时也失之于枯淡庸弱。
桐城派在发展过程中,还衍生出一些有各自特色的流派,较为著名的是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的阳湖派和以曾国藩、曾门四大弟子为代表的湘乡派。
桐城派深入全面地对古代散文遗产作了审视、研讨和总结,欲从中寻找出散文创作的理论性规范,作为今后古文写作的指导性原则。
(1)桐城派的奠基者方苞,首先树起“义法”说的大旗,所谓义即言之有物,也就是以宣扬理学道统为宗旨的思想内容;所谓法即言之有序,也就是写文章的种种法则和规矩。
两者关系是义决定法,而法则体现义,“义法”说成为桐城派文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其次是提出了“雅洁”说,即在语言上要求“清真古雅”,为此必须刊落冗辞,删芟“枝义”,力使古文用语典雅、古朴、简约,这就给散文建立了更严格也更有束缚性的规范。
方苞的主张客观反映了要把古代散文从理论上加以规范化、系统化的历史要求,不无可取之处。
(2)作为桐城派的拓大者,刘大櫆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将方苞的义法理论予以深化和具体化,他一方面以“义理、书卷、经济”的行文之实扩大、充实言有物的内容;一方面对“神、气、音节”等行文之道给予高度重视,大大突破了言有序的范围。
二是提出了因声求气说,把难以把握的“神气”与具体可感的音节、字句联系起来,这就为探寻义法奥妙揭示出门径,也使其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清代桐城派
清代桐城派清末,武有湖湘军,文有桐城派。
“桐城派”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
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桐城派的形成很早,目前公认是起源于明末归有光。
明代中叶以后,桐城学术兴起,“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
到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振兴。
顺治康熙年间,随着一堆科举入仕的人兴起,如张英、张廷玉父子等,又通过科举、官场扩大了影响力。
真正的崛起时期,到了乾隆年间,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
戴名世的《南山集》对清廷的影响很大,因为里面除了文学,还记录了太多明末清初的事情,虽说是事实,但有客观实际已经对清廷形象不利,过分对于清初隐匿不仕和抗清人事的一些歌颂,即使想表达爱国情愫,但实际已经触碰了统治者神经。
康熙五十年十月,左都御史赵申乔以“狂妄不谨”的罪名弹劾戴名世及其《南山集》,对整个桐城派崛起造成巨大打击。
方苞,是几位桐城派作家中最幸运的人。
康熙三十八年,他中江南乡试第一名。
康熙四十五年考中进士,因母亲生病而归家,未出仕。
康熙五十年也受到《南山集》案件的牵连,下了监狱。
不过,不久就被康熙帝特赦,不止特赦而且还抬入八旗汉军,入值南书房,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
到雍正、乾隆时期,虽也有起起伏伏,但终归长寿、善终。
刘大櫆,相对方苞就相当不幸了,《南山集》虽然他没有下狱,但惹来了老乡、当朝大学士张廷玉的打击。
他早年有“明经致用”之志,但屡试不中,后改以“古法”,于雍正四年便文动京师。
到乾隆六年,由方苞荐举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被张廷玉压制落选。
乾隆十五年,张廷玉为补偿特举其参试经学,又未被录取。
最后乾隆三十二年,彻底淡出科举。
姚鼐,几乎没有什么实权官僚经历。
他于乾隆十五年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终官一生都是这种考官、编纂闲职,他自己也看透了,早早就辞官回乡教书,授学,带出一批子弟,为桐城派兴盛奠定了好的基础。
桐城派的兴盛与衰落
桐城派的兴盛与衰落桐城派,亦谓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
兴于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国初期,绵延200余年,集作家1200多人,留下传世之作2000余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文派。
桐城派的兴起源于唐宋以后古文的没落。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尧峰文钞》中说:“古文一脉,自明代肤滥于七子,纤佻于三袁,至启、祯而极蔽。
”明初,宋濂重倡韩、柳的载道之文,但作为个人的文学主张,并没有在文坛上形成多大的影响。
明代中叶,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不满于“前后七子”的一味拟古,他们推尊韩欧之文,反对盲目复古、摹拟剽窃的文风,提倡唐宋古文诸家学古创新、平易通达的传统。
继唐宋派而起的明末公安派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的文学主张。
虽然明代,韩、欧古文传统仅仅在影响有限的唐宋派笔下得以短暂的传承,但“前后七子”对韩、欧古文的鄙薄,公安派对载道文学的轻视,最终使韩、欧古文在明代难以立足。
古文精当简明、文道结合的特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明代中叶以后,桐城学术兴起,士人多结社讲学,“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
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振兴,开桐城派先河。
方以智的《文章薪火》,推崇左(传)、国(语)、庄(子)、司(马迁)为文章嫡传,反映了当时桐城学者的主要倾向。
钱澄之“屏弃俗学八股文,专治经书古文”,文章“精洁”、“典雅”,“使读者为之目明而心开”,为桐城派作了示范。
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的继往开来者,他以时文和古文创作名重于世,并针对明末故作艰深、虚矫的文风,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
桐城派理论体系的形成肇始于方苞,经刘大魁而渐具影响,至姚鼐而完善。
方苞为学为文以“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为志向。
又提出“义法”主张,“义”为言之有物,“法”谓言之有序。
桐城文学之乡简介
桐城文学之乡简介桐城,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自古以来,桐城就是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邦”之称。
其中,桐城文学更是独具特色,被誉为“桐城文化的瑰宝”。
一、古代文学桐城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唐代,桐城就是文学繁荣的地方。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在桐城留下了《登高》一诗,赞美了桐城的山水风光和文化氛围。
宋代,桐城更是文学盛世,出现了许多著名文学家,如欧阳修、苏轼等。
他们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为桐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近现代文学近现代以来,桐城文学更是蓬勃发展。
20世纪初,桐城出现了一批文学家,如郭沫若、冯雪峰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此外,桐城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如李敬泽、李瑞环、李瑞芳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誉。
三、桐城文学的特色桐城文学之所以独具特色,是因为它融合了南北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桐城文学的作品,既有南方文学的柔美和细腻,又有北方文学的豪放和雄浑。
这种独特的风格,使桐城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桐城文学的影响桐城文学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桐城文学的作品,不仅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当地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如今,桐城已成为一个文化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学习。
总之,桐城文学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对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桐城文学会更加繁荣,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重要派别,以其独特的散文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
下面将从桐城派的起源、代表作品、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桐城派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20世纪初的安徽省桐城县。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有冯至、杨绛、杨度等。
他们以其卓越的散文才华和独特的思想风格,对中国散文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作品以真实、细腻的写实风格著称,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情感。
他们注重描写细节,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细节。
他们写作的主题常常涉及家庭、乡土、生活琐事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桐城派的代表作品有冯至的《双儿记》、杨绛的《我们仨》等。
冯至的《双儿记》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点滴,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杨绛的《我们仨》则以幽默风趣的笔调,讲述了她与丈夫钱钟书和女儿的生活故事,深情而温暖。
桐城派的散文风格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
他们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文字,勾勒出生活的真实面貌。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对人性的思索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的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而不浮华,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提倡真实和人性的表达。
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观点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桐城派以其独特的散文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他们的作品以真实、细腻而著称,通过对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生活的真实面貌。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世的散文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他们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不容忽视,它们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略述桐城文派的发展过程
略述桐城文派的发展过程桐城文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1)初创时期时间为清康熙、乾隆年间,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
明中叶以后,桐城学术兴起。
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振兴,开桐城派先河。
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的继往开来者,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
方苞,“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
以后,他在《读史记八书》、《书史记十表后》中提出了“义法”主张。
方苞授徒数十年,成为推动桐城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
刘大櫆,主要在乾隆时期,继承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神气”说。
其弟子以桐城姚鼐、王灼、歙县吴定、程晋芳、常州钱鲁斯等最为著名。
其徒有阳湖陆补孙、陆邵人、董估成、董思诚、张琦、武进董士锡、谢士元、汤春帆、无锡秦小岘,山阴王绍文、钱塘戴熙等数十人,自成“阳湖派”——实为桐城派初创期的别支。
(2)兴盛时期时间为乾隆年间至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代表人物是姚鼐,以及其弟子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刘开。
姚鼐是桐城派集大成者。
他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提出出了桐城派的旗号,阐述了方苞、刘大櫆以及姚鼐之间理论继承关系,揭示桐城古文形成。
姚鼐中、晚年先后主讲钟山、梅花、紫阳、敬敷书院四十余年,传授古文法,培养写作人才。
为文提倡“考据、义理、辞章”兼备,编《古文辞类纂》。
世人称为古文读本最精赅之书。
桐城派至姚鼐,文章风气始遍及全国,形成“家家桐城”、“人人方姚”的局面。
姚氏门下以上元梅宗亮、管同和桐城方东树、姚莹影响较大,世称“姚门四杰”。
其次桐城刘开、新城陈用光、娄县姚椿、宝山毛岳生等亦在高足之列。
弟子再传弟子,以致南北诸省,皆有桐城派传人,形成了一个声势颇大的古文流派。
(3)末流时期时间为1840年鸦P战争后至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代表人物曾国藩及“曾门四大弟子”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
曾氏自称私淑姚鼐,世称“湘乡派”,实为桐城派的变体。
“桐城文脉”的过去与现在剖析
“桐城文脉”的过去与现在李国春看一个地方文化繁荣发展,主要视其地域人文有多少积淀、文教风气有无形成。
一邑文化能传承光大,表现在人的方面,须代有才俊,呈现在世风上,则无外乎倡导教化。
而自古至今,一地域文化赓续不断、人文血脉绵长不竭,唯有书籍方可承载此任。
桐城之人文活动有史籍可以稽考的不会早于晚周。
但是直到唐代至德年间桐城称县,文明始倡,此乃桐地文风郁聚之初,洎宋、明初开始勃发,迨明、清则大昌。
明中叶以后,桐城无论甲族小户,都不互攀谁家财富多寡,却以本族有无读书上进之子弟为荣辱、有无官刊家刻书籍为显隐。
清代嘉道年间,桐城梁伴梅先生有斋曰“仅可斋”。
有人问:何谓“可?”粱先生说:我少时读书,不慕做官,开卷有获以求明理而已,不求显贵;少时即贫乏,靠耕耨挣得温饱而已,无有奢欲;少时无所定居,现今能构书室数间,只求得适意而已,不慕华丽。
这种人生境界,代表了那个时代众多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即使是官宦之家,其宅第也决无富丽堂皇、高门敞轩之隆盛,如桐城名门大族张姚马左、方吴叶盛诸姓人家,其房舍庭园,与江南、三晋富户大宅相比也黯然失色。
值得显耀门庭的是家有几多童子学业优良。
街巷里弄、竹蓠茅舍,隔牖可闻琅琅书声。
据马其昶《桐城耆旧传》载:明代史仲宏路过挚友方懋的门前,户外先闻儿声,入室便闻纺绩之声,登堂坐定可闻书声,他称赞方懋说:兄台家中真是人丁兴盛,有折桂掇巍的气象啊!桐城古文派代表人物桐城历史上许多读书人,其家贫聊供裹腹,戴名世、刘大櫆、刘开等桐城派大家,虽穷愁潦倒、颠踬不售,仍终身致力于立言警世,一生著作等身。
不少士子在乡试以后,年未衰即绝意进取,不再踏入科闱。
而锐志穷经,自少年至白头,无一日废书著述。
刘开《自乐亭记》云:“筑一亭于园之南,高不及楼,广能容席,深无重户,敞可延日。
河水流焉,而迳其前,书室耸焉,而峙其后,高节其中,唯贮书千卷。
是多佳日,主人于是读书其间,俯而思,仰而窥,静有悟,动有得,兴至乃歌...”。
桐城文派,天下文章
桐城文派,天下文章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是我国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
它崛起于清康熙年间,衰微于民国初年,前后绵延200余年,麋集作家1200余人,创立了系统丰富的散文理论,留下了汗牛充栋的传世作品。
规模世所罕见,影响及于海内外。
因为它的创派始祖和主要代表人物大多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世人将他们和追随他们的作家群统称为“桐城派”。
桐城派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开宗立派、集成光大和式微落幕三个阶段。
下面,笔者不揣浅陋,就从这三个阶段入手,谈谈桐城派的发展源流以及形成的原因,以就教于方家时贤。
01开宗立派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大约从康熙年间到乾隆中期。
主要代表人物为桐城的戴名世、方苞、刘大櫆。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号南山,死后世称宋潜虚先生。
早年不乐仕清,以教书卖文为生,热衷于搜集南明史料,准备修编明史。
晚年眼见清人统治日益巩固,社会逐渐安定,抵触情绪渐消,参与科举考试,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第二名(俗称榜眼),官翰林院编修。
两年后,《南山集》案发,左都御史赵申乔参其“恃才放荡”“语多狂悖”,刑部上奏时上升到“悖乱”,最后定案竟成了“大逆”,层层加码。
两年后被斩,牵连300余人。
《南山集》是戴名世的散文集。
50岁时,门人尤云鹗为其编辑刊行,本是学生给老师贺寿,没想到却将老师送上了断头台。
戴名世论文主张“言有物”“修辞立其诚”,提倡道、法、辞并重,精、气、神合一,首开了桐城派的先河。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
寄籍江宁。
少有文名,20岁中秀才,次年到京师,大学士李光地见其文认为是“韩欧复出”,39岁应礼部试,中进士第四名,但因母病急归,放弃了殿试。
方苞与戴名世是表弟兄,他们的关系亦师亦友亦亲戚。
方苞曾为《南山集》作序,44岁时《南山集》案发,被牵连下狱。
因《南山集》中提到桐城方孝标的《滇黔纪闻》,方苞又为《南山集》作序,康熙十分恼怒,见折下令:“案内方姓人俱是恶乱之辈,方光琛投顺吴三桂,曾为伪相,方孝标亦曾为吴三桂大吏,伊等族人不可留本处也。
第三讲 桐城派古文的中兴与末路
第三讲桐城派古文的中兴与末路一、初创期与承守期的桐城派方苞的行身祈向:“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
”——王兆符《方望溪先生全集序》。
(一)、初创:桐城三祖❖方苞(1668-1749),生于康熙七年,康熙三十年入京师,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后因《南山集》案入狱两年,因学问好能古文,被康熙赦免,官至礼部侍郎。
享年82岁。
❖刘大櫆(1698-1779),生于康熙三十七年,晚方苞30年,雍正四年(29岁)游京师,拜在方苞门下。
享年82岁。
❖姚鼐(1732-1815),生于雍正十年,晚方苞64年,晚刘大櫆35年,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充四库全书编修官。
未与方苞见过面,乾隆四十年(1776)拜在刘大櫆门下。
嘉庆二十年卒于江宁钟山书院,享年84岁。
方苞之“义法”说:❖所谓“义”,讲的是言之有物,“本经术而依事物之理”,而经术与事物之理,大凑于程朱之学。
❖所谓“法”,讲的是言之有序,即古文写作的程式、法度、规模,其中又以删繁就简、言明意赅、语言雅洁为至上。
❖桐城派的开山祖师方苞自定的“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的行身祈向,也是桐城派后学的学术与文学选择;而其揭橥(音朱)的“义法”说,则规范与奠定了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基础。
刘大櫆之“神气”说:刘大櫆认为:古文之能事,可言论者为文法,可致意处为神气,文法可以言传,而神气则只可意会。
行文之道,当以神气为极致。
因声求气之法:此法指示学古者以纵声朗诵和低声讽诵的方式阅读古文,从古文抑扬顿挫的音节字句中,体味精神气势,揣摩文脉法度,从而提高古文鉴赏与写作水平。
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事合一:义理存乎识,考据赖乎学,词章本乎才。
❖义理、考据、词章三事合一的主张,是强调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古文辞类篡》:初纂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其后三十多年中又随时修订,至晚年才定稿。
全书七十五卷,分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赞颂、辞赋、哀祭十三类。
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清代文学流派——桐城派
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清代文学流派——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文学流派,清朝200余年的历史中有很多文人都出身于桐城派。
当时有一种说法,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
桐城派的创始人是方苞,派中主要文人有刘大櫆和姚鼐,他们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桐城派的命定来自于方苞等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古人喜欢用地名命名派别名称,这样的命名方法通俗易懂。
桐城派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方面,古人习惯把散文称为文章。
唐宋八家之后,散文创作就乏善可陈了。
而后出现的台阁体文章更把散文创作逼进了死胡同。
到了明朝末期,甚至有人大声疾呼“秦汉以后无文章”。
在这样情况下,文坛出现了“秦汉派”和“唐宋派”。
秦汉派倡导尊古,在形式上模仿秦汉时期的文章,代表人物有李梦阳。
唐宋派尊崇唐宋八家,追求朴素真挚的文风,代表人物是归有光。
归有光去世之后,文坛领袖王世贞对他赞誉极高,说他是继韩愈、欧阳修之后的文坛宗师,由此归有光的唐宋派文风席卷整个文坛。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四海平定,皇帝一方面要震慑四方巩固政权,另一方面要收服人心让民心所向。
恩威并施的手段,正好说明雷霆雨露皆是皇恩。
从康熙年间开始,为了表明皇权统治不容诋毁,有了文字狱,专门打压杀戮有不满情绪的文人。
桐城派的始祖方苞也曾深陷文字狱,他运气比较好,侥幸脱身得以活命。
方苞出身于书香门第,他青年时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有一位叫戴名世的文人写了一本书叫《南山集》,书中纪年出现了问题,清兵已经入关定都北京、立朝称帝,戴名世还沿用明代编年。
方苞给《南山集》写过序,因此受到了牵连。
方苞运气很好,当时平定三藩的大功臣李光地给他求情。
康熙看了方苞的文章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召入朝中为他所用。
方苞历经生死,从阶下囚变成了康熙宠臣,彻底地臣服于帝王麾下。
桐城派倡导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有物是指文章要内容扎实,有序是指文章要讲究表现形式。
后人将桐城派的文学理论概括为“有物有序”,这样的作文方法一直影响到现代。
第二节康,雍,乾,嘉时期的桐城文派
第二节 康、雍、乾、嘉时期的桐城文派这一时期,桐城文派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形成乃至大盛的阶段,其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姚鼐,而稍早於方苞,于桐城文派的产生有重要贡献的犹有戴名世。
一、桐城文派早期大家戴名世桐城文学以明之齐之鸾为先导,其后,代有文士。
然明代,桐城士大夫皆崇风节,娴・・112吟咏,而文罕成家;至钱田间渐就博大,盖由深于《诗》、《易》、《庄》、《屈》,又务经济,尚气节,故其议论文多实际,记事文多奇气,而未尽雅洁。
田间以后,则有戴名世崛起,以其文论与创作成就,为文坛树一高峰。
戴名世(1653~1713年),字田有,一字褐夫。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年,坐《南山集》案论死,康熙五十二年伏刑。
其一生往来燕、赵、齐、鲁、河、洛、吴、越间,卖文为活,搜求遗逸,讨论掌故,考求前代奇节玮行,时时著文以自抒湮郁,有《南山集》等行世。
戴氏文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为道、法、辞。
其论曰:在昔选文行世之远者,莫盛于东乡艾氏,余尝侧闻其绪言曰:“立言之要,贵合乎道与法。
而制举业者,文章之属也,非独兼夫道与法而已,又将兼有辞焉。
”是故,道也,法也,辞也,三者有一之不备焉,而不可谓之文也。
(《己卯行书小题序》)。
以道、法、辞三者为文章不可一缺的基本要素。
道指文章的立意和主旨;法指文章法律,即写作规则;辞指文章的语言。
他主张为文要“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做到“我之为我”,要“修辞立诚”,“择焉而精”,反对浮华与摹拟。
戴氏道、法、辞的理论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相统一的原则。
二为精、气、神。
其论曰:余昔尝读道家之书矣,凡养生之徒从事神仙之术,灭虑绝欲,吐纳以为生,咀嚼以为养,盖其说有三,曰精,曰气,曰神。
此三者炼之,凝之,而浑于一,于是外形骸,凌云气,入水不濡,入火不,飘飘乎御风而行,遗世而远举,其言云尔。
余尝欲学其术而不知所从,乃窃以其术而用之于文章。
鸣呼,其无以加于此矣。
从文化视角考察桐城派的兴起(一)
从文化视角考察桐城派的兴起(一)桐城派是有清一代延绵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派别。
桐城派古文具有鲜明的特色,内容上以宣扬程朱义理、封建伦理道德为主;形式上结构谨严,剪裁精当,文辞雅洁,平易畅达,声调抑扬,杂以说理,辅以考证。
桐城派一般以康熙年间的方苞为初祖,1930年,桐城派殿军马其昶去世,桐城派至此才划上句号。
桐城派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桐城派以活动于康熙至嘉庆年间的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主要代表。
这三人均为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得名。
方苞关于古文文论基本纲领的“义法”说;刘大櫆关于“神气”、“音节”、“字句”的文章要素理论;姚鼐关于“义理、考据、辞章”的古文创作论,奠定了桐城派的古文理论体系。
中期桐城派主要活动于晚清时期,主要代表有梅曾亮、方东树、曾国藩、黎庶昌、吴汝纶等人。
这一时期的桐城派在时代变化面前,一方面承继桐城派先辈衣钵,一方面在古文理论与创作上都有所变革,一定程度跟上了时代变革的步伐。
后期桐城派,即桐城派末流,主要活动于辛亥革命以后,其遗老林纾、马其昶等人固守桐城派古文与程朱义理,在新文化运动中被斥为“谬种”、“妖孽”。
桐城派是有清一代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派别,但少有学者从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它产生的原因。
本文将选取狭义文化的视角,力求对桐城派的兴起作一系统的考察,并对桐城派这一文化现象兴起所依托的区域背景作一客观分析。
一作为观念形态的狭义文化,是与政治和经济相对应的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包括文学、教育、学术思想、艺术、社会习俗等具体的文化领域。
从狭义文化的视角出发,可以相对全面而又具体地去理解一个文派的兴起。
从狭义文化的角度考察,桐城派的兴起当与文学、教育、学术等具体文化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文学发展、学术流变与桐城派的兴起从文学角度看,唐宋古文的勃兴源于骈文末流的衰敝,清代桐城派的兴起则源于唐宋以后古文的没落。
古文一脉,兴盛于唐宋,至元代日渐衰落。
在有明一代,则几经兴衰沉浮。
桐城派简介
桐城派简介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安徽省桐城市人,故名。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桐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
古县名始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
桐城派,上溯到明末清初。
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派的某些特征,是桐城派前驱。
桐城派,有1200余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种著作、数以亿字的资料---这些数字就是崛起于200余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200余年间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
“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1653~1713);方苞(1668~1749)。
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姚莹,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
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方苞,44岁因受乡先辈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牵连而入狱。
方苞以文章道德名于当世,继承归有光“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主张。
“义”指中心即正统的基本观点;“法”指表达中心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修辞等。
“义”与“法”之间为一经一纬,相辅相成,即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
倡语言“雅洁“,淘杂质,反对俚俗和繁芜,造清真雅谨朴质文体。
对唐宋以来古文运动创作经验总结,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积极意义。
“义法”论创立,为桐城文派发展奠定了基础。
桐城派刘大魁、沈彤、沈庭芳等弟子,尤刘大魁有建树,为桐城文派承前启后的中坚人物。
刘大魁,擅文辞。
青年游学京城,拜方苞门下,著作颇丰。
补充发展了方苞“义法”论,重于古文艺术。
其指出文字“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重视艺术体现。
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
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桐城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派别之一。
古代诗文以及文言文的精粹,以及新颖的文学风格,使它在当时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为中国文学发展贡献了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考察桐城文学的渊源和发展情况。
一、桐城文学渊源桐城文学的渊源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其实桐城文学有着古老的渊源。
1、继承以宋代文学为代表的宋词派别桐城文学是在宋代的诗文文学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流派,它继承了宋代诗文文学的流派,主要以宋词为文学代表,采用诗的叙事结构组织文学作品,以抒发女性之情感、表现女性之法律地位等为主要命题,以极其精致的笔法勾勒出宋人清秀的情感世界。
宋词派别受到了宋词歌人徐渭、秦观、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影响,而这些文学家也成为桐城文学的开拓者。
2、借鉴边塞文学的文学形式桐城文学更多的借鉴了边塞文学的文学形式,以比喻、讽刺为文字特色,多以男女之情表现出来,在表现女子的腼腆、安静、温柔特质上,尤其出现较多,形成了桐城文学最大的特色,使桐城文学得以文学上流行起来,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文学派别之一。
3、受到民歌的影响此外,桐城文学还受到民歌的影响,以写景、写情、写愁几个方面表现,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真实、抒情。
许多民歌,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被桐城文学所采纳,使得桐城文学更加丰富多彩。
二、桐城文学发展桐城文学在古代发展极为辉煌,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在当时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为中国文学发展贡献了重要的成果。
1、初期文学派别的发展在宋代,桐城文学开始发展,以陆游、费孝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文学家为代表的宋代文学派别,被定义为桐城文学,在宋朝桐城文学派别开始兴盛,形成了初期的桐城文学派别体系,被誉为“桐城九家”。
2、后期文学派别的衍生桐城文学在南宋末、元代中后期开始衰落,但也持续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洪昇、沈大統等新的文学流派,以及潘岳、麗影等文人所创作的“稻城文学”,后期的桐城文学更加多彩、多元,更加繁荣昌盛。
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汇通
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汇通目录一、桐城派文学概述 (2)1. 桐城派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3)2. 桐城派文学的特点与风格 (3)3. 桐城派文学的代表作品 (5)二、哲学思想对桐城派文学的影响 (6)1. 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7)(1)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 (8)(2)中庸之道与文学表达 (10)2. 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11)(1)自然无为的思想 (12)(2)道法自然的文学表现 (13)3. 其他哲学思想的影响 (14)三、桐城派文学中的哲学思想体现 (16)1. 文学创作中的哲学思考 (17)2. 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哲理 (18)3. 文学批评中的哲学标准 (19)四、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互动关系 (20)1. 哲学思想对文学的渗透与融合 (21)2. 文学作品对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22)3. 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相互推动 (24)五、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现代意义 (25)1. 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26)2. 对现代哲学思考的价值 (27)3. 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贡献 (29)六、研究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意义与方法 (30)1. 研究意义与价值 (31)2. 研究方法与路径 (32)(1)文献研究法 (33)(2)文本细读法 (34)(3)跨学科研究法 (35)3. 研究展望与趋势分析 (36)一、桐城派文学概述桐城派是清代中叶以安徽省桐城为中心的一个文学流派,以“没想到学问专治于经”为思想根基,注重文以载道,主张文章要“诗言志”,强调文风朴实自然。
该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经三次发展阶段:第一次指向明末清初的奠基期,以戴名世为代表人物;第二次则是在清朝中叶盛行的鼎盛期,成员中著名的有姚鼐、方苞、刘大櫂等人,他们提出了“义正、辞严”的文学观;第三次则是在晚清时期,以曾国藩、裘江为代表的桐城派作家为缓和儒学与国际知识间张力的尝试而展开的创新实践。
桐城派文学强调诗文创作的审美情感和社会价值,倡导文学应兼具传统文化的深度和时代精神的广度。
浅议桐城文化
浅议桐城文化摘要:桐城,在明清两代有过一段文化的辉煌时期.。
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桐城文化在理学、汉学、诗、古文、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一直以来对桐城派的研究络绎不绝,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本文从桐城文化简介、杰出代表、桐城女性文学、文化繁荣的原因等角度来浅议一下桐城文化。
关键词:桐城文化、姚鼐、女性文学、繁荣原因一、桐城文化的简介在中国文化史的纵横经纬之上,存在着无数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桐城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代表,具有幽深的历史延续。
桐城文化,理应视为中古以后萌芽兴起、而于近代勃然繁茂、至现当代仍有延及的地域文化。
桐城文化缘起当以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为时间标志,距今已有1220余年。
先前的枞阳置县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不仅因为有置有废,更因为时舒州文化得楚文化之末梢而一直兴盛不衰,所以虽然对后来的桐城文化,有前递后进的渊源关系,然从地域文化学的研究原则出发,当不应视为桐城文化的研究范畴。
明清两代是桐城文化的辉煌时期,当时皖有徽州文化与桐城文化,都是继起称雄的地域文化,而中古以前十分发达的毫州文化、舒州文化、寿文化等,这时都渐趋衰落。
日本学者西村真次,治文化力主移动论思想,以为一地有一地的文化兴奋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此说未尝没有道理。
桐、徽虽然同时脱颖,差异却是晓然可拾。
桐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桐城人,所以称为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
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文派的某些特征,可以认作桐城文派的前驱。
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所以方、刘、姚被尊为“桐城派三祖”。
依桐城论,大抵属典型的儒学价值文化,纲举“学而优则仕”,重官而抑商,甚至于写文章也是“明道义,维风俗,以诏世者。
论晚清桐城中兴的时代原因及理论基础
论晚清桐城中兴的时代原因及理论基础作者:倪冬霞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0期摘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桐城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在清代绵延了二百多年,历经的作家众多,影响也最大,而真正得名是在桐城中兴时代。
桐城中兴有它客观的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内在文学发展的合理性。
关键词:桐城派;中兴;原因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64-03时到清代道咸年间,历经百余年的桐城渐显衰象,走上了“文敝道丧”的下坡路,在这个时候曾国藩出现,他以桐城中兴为己任,继承桐城之精华,又有自己的创新,使桐城派出现了回光返照,但是返照一时的桐城中兴不是曾国藩一人的功劳,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一、桐城派的渊源及特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取得显赫的地位,并持续了那么久,即使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动荡的情况下,还能获得“中兴”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它顺应了时代,并以与正统权力的结合得以延续生命。
大清入关以来,为了巩固统治,清朝统治者对汉族知识份子既以“文字狱”等方式进行武力镇压,并采取利诱方式广纳人才。
作为桐城派先驱戴名世因其散文集《南山集偶钞》而死于文字狱,就连作序的方苞,也因受牵连被捕入狱,差点送命。
由于清王朝对文人的控制也日益严密,从此以后,桐城派作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谨慎从事,不能畅所欲言,只好追求为文的含蓄有味,做文也只能消极迎合和积极适应。
然而,清王朝真正镇压的是政治上的反对派,而不是做学问的,搞文学的专业人才,相反,康熙入主中原以来,一直在广纳不同学术,专业上的人才,从而可以对清代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无疑桐城派从创立以来一直在顺应清代统治者发展文化的大气候、大环境。
鸦片战争前后,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剧,文字书写也日渐变化,这便是以龚自珍,魏源为首的资产阶级启蒙作家散文的兴起,他们是近代散文的曙光。
但在本时期作为散文正宗的,仍然是桐城派。
桐城派经典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桐城派经典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起源于清末民初时期。
该派代表作家以桐城为根据地,主要包括吴祖光、茅盾、冯雪峰等知名文学家。
桐城派的文学理念主张“以民族性为基础,以现实主义为手段”,注重描写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倡导文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广泛传播,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桐城派的起源和发展、文学特点以及经典文章的代表作品,探讨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桐城派经典文章的基本架构以及主要内容分布情况。
可以简要介绍各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内容,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此外,也可以说明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文章整体的逻辑结构,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主旨。
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桐城派经典文章的特点和影响,分析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桐城派的起源、发展以及代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总结桐城派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可以更好地认识他们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独特价值。
在展望桐城派在当代的意义方面,可以探讨其对当代文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促进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发展。
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传承和弘扬桐城派文学精神,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和传统的传承。
2.正文2.1 桐城派的起源和发展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之一,起源于宋代。
它的创始人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王禹偁,他在桐城郡(今安徽省无为县)创建了一个文学社团,成员包括诗人、文学家等。
桐城派的发展经历了明、清两代,并在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桐城派的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作品的风格和内容上。
桐城派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儒家思想为题材,具有清新淡雅、含蓄内敛的风格。
作品中常常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沉思。
浅论桐城文学创始及兴盛历程
浅论桐城文学创始及兴盛历程桐城派文学,是一种地缘文化现象,是指以安徽桐城为中心形成的文学资源的统称。
对清代的文坛,尤其是散文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虽以桐城地域命名,但影响波及全国。
不仅是徽文化,而且中国文学中的一块瑰宝。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分水岭,可以划分为古代桐城文学和现当代桐城文学两部分。
现当代桐城文学以桐城赋派为代表,是辞赋在国学领域的复兴,也是国学在辞赋领域里的兴起。
但却似乎只是给中华文化增加了一些调味品,而并不能对文学潮流带来变革性和建设性的意义。
而古代桐城文学特别是以桐城散文派为代表,顺应当时文学历史发展潮流,发展了新的文学理论体系,为当时的文学实践所服务。
承担了文学历史发展中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在此篇文中,将重点阐述明清时期桐城散文派文学的创始及兴盛的历史发展进程,而此下的桐城派文学亦指古代桐城文学。
在桐城派文学中,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三人并称“桐城三祖”。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的。
“方苞以文章道德名于当世,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
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
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由此发出,他主张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选自《清史稿》)。
其中,“义”则指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法”则是体现中心思想的方式。
他认为义与法就象经与纬一般,应相辅相成,溶然一体。
即内容形式相统一。
这个主张具有实际性,对当时古文写作方法总结出了一种可依据的理论,符合文学规律,经得起时间和历史和考验。
现在做文章,亦要科学应运用此文学理论,来指导文学实践活动。
方苞还主张古文语言应当雅致而简洁,即在法之上,提出的一种更高要求。
对当代文章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现代应考文章是有字数要求的。
而就随之出现了一种“无病呻吟”的现象,只为凑字,写得无关乎文意的文字占大篇幅,文章显得空洞、累赘,而无实际意义。
“雅洁”也应是小诗的一种境界。
方苞“义法”论的创立,为桐城文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城派文学,是一种地缘文化现象,是指以安徽桐城为中心形成的文学资源的统称。
对清代的文坛,尤其是散文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虽以桐城地域命名,但影响波及全国。
不仅是徽文化,而且中国文学中的一块瑰宝。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分水岭,可以划分为古代桐城文学和现当代桐城文学两部分。
现当代桐城文学以桐城赋派为代表,是辞赋在国学领域的复兴,也是国学在辞赋领域里的兴起。
但却似乎只是给中华文化增加了一些调味品,而并不能对文学潮流带来变革性和建设性的意义。
而古代桐城文学特别是以桐城散文派为代表,顺应当时文学历史发展潮流,发展了新的文学理论体系,为当时的文学实践所服务。
承担了文学历史发展中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在此篇文中,将重点阐述明清时期桐城散文派文学的创始及兴盛的历史发展进程,而此下的桐城派文学亦指古代桐城文学。
在桐城派文学中,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三人并称“桐城三祖”。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的。
“方苞以文章道德名于当世,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
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
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由此发出,他主张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选自《清史稿》)。
其中,“义”则指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法”则是体现中心思想的方式。
他认为义与法就象经与纬一般,应相辅相成,溶然一体。
即内容形式相统一。
这个主张具有实际性,对当时古文写作方法总结出了一种可依据的理论,符合文学规律,经得起时间和历史和考验。
现在做文章,亦要科学应运用此文学理论,来指导文学实践活动。
方苞还主张古文语言应当雅致而简洁,即在法之上,提出的一种更高要求。
对当代文章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现代应考文章是有字数要求的。
而就随之出现了一种“无病呻吟”的现象,只为凑字,写得无关乎文意的文字占大篇幅,文章显得空洞、累赘,而无实际意义。
“雅洁”也应是小诗的一种境界。
方苞“义法”论的创立,为桐城文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刘大櫆继承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神气”说。
他主张:“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注于桐城派文学研究)。
刘大櫆补充并发展了方苞的“义法”说,注重文章的艺术性的研究。
认为文章的“神”即文章最精华部分,显现在文章的一字一句一音上。
对文章的音韵也开始做出理论性要求,这也是把诗歌中的韵律运用于散文中理论化,是古代散文一次重大突破。
也是散文诗理论定义发展的雏形。
乾隆年间至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桐城文学发展到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是姚鼐。
姚鼐是桐城派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文章最富有阴柔之美,富有逸韵,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以“词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
他发展了刘的“神气”说,认为:“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格、律、声、色。
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
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即可归结为当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之特点。
使桐城派文学理论更周密,体系更完整。
其所编《古文辞类纂》,世人称为古文读本最精赅之书。
姚氏门下以上元梅宗亮、管同和桐城方东树、姚莹影响较大,世称“姚门四杰”。
桐城派至姚鼐,桐城文
章风气始遍及全国,形成所谓“家家桐城”、“人人方姚”的局面。
并享有“天下文章,尽在桐城”之享誉。
桐城派文学发展到鼎盛时期。
当然,任何事物有其始,也必有其终,后之变流末落在此不做详细阐述,桐城派开始发展有其特定环境,在当时,桐城派文学的内容形式符合大外部环境“程朱理学”的统治思想,也为科举考试所适应。
能够服务于当时封建统治的上层建筑。
而且桐城派文学有其自身优越性,经过代代继承历练发展,主张义理、神气、辞章并重,要求语言雅洁,笔法清朗,形成自身一整套文学理论体系,文风为文人所推崇,文风浓郁,杰出文人层出不穷。
这个古代文学流派以波澜之势,风靡全国。
铸就了徽文化的一段辉煌传奇。
徽商已远去,但桐城文化,还再能再丢弃辉文化吗?曾经那么的辉煌繁荣,曾经那么的涤荡人心……桐城派现已桐城画派、桐城文派、桐城诗派、桐城学派、桐城戏派而后桐城赋派的形式流变喘息。
桐城文学,请再现你的义、法、神、辞,把握时代契机,适时变革大战自己,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对桐城先驱有个交待,重新铸就桐城文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