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入一年级角色的转换
《参考》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一年级新生在课堂上.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走神发呆的现象较为普遍。一节课下来.老师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听课状态欠佳直接导致新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在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入学适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儿童发展相邻阶段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小学一年级作为起点阶段.身心接近学前儿童.对这些孩子的要求不能超负荷.应接近于幼儿园。
2.课堂教学游戏化。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到了小学.游戏让位于学习.课堂教学成为儿童一日生活的中心。由于一年级新生还过多保留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对于这一变化无法适应.产生心理冲突便萌生出对学习的厌恶。因此.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应努力实现游戏化的课程教学.使游戏服务于教学.让儿童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与经验。
3.入学准备不充分。入学准备主要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能力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准备。从目前看.部分家长忽略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他们只是以儿童识字数量的多少衡量入学准备的充足与否。其实.这些远远不够.要使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这些内在能力的储备.更能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困难期。
最新当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幼小课堂)
当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幼小课堂)当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时,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幼儿园,主要的任务是保护和教学,老师的细心和周到的照顾使孩子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许多儿童的知识很容易通过游戏和身体接触获得。
进入一年级后,他们每天必须上六节课,需要集中注意力。
此外,他们必须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则。
许多事情需要他们独立完成。
这种不适应是由幼儿园和小学在生活、教育环境、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
家长应该首先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了解孩子会有什么“适应不良”,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对策。
首先是主导活动的变化:在进入学校之前,孩子们的主导活动是玩耍。
他们经常在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情况下玩游戏。
进入学校后,主要的活动是学习。
这种变异无疑给他们的心灵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游戏不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反,学习已经成为更适合儿童心理成长特点的活动。
从教学角度来看,室内教学时间明显延长,户外活动减少。
就休息而言,休息时间明显减少,不会再有午睡。
这些“时差”需要幼儿的适应过程。
第二,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学龄前儿童喜欢玩耍,而且总是由成年人照顾。
他们一进学校,情况就不同了。
他们是集体的正式成员。
他们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所有纪律,如准时上学和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为学校和班级争光。
一年级小学生看到自己的角色发生变化时,通常会感到高兴和自豪。
父母应该注意这种心理发展。
第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孩子在上学前与家人关系密切,每一步都由成年人指导。
放学后,孩子们必须离开父母,每天在学校里独立生活,这将进一步促进儿童从依赖型向独立生活的转变。
他们的接触圈子不再局限于少数家庭成员。
作为家长,从过去到未来进行教育和指导尤为重要。
孩子们怎样才能顺利适应学校生活?那么如何为年轻的趋同做准备呢?我将从生活和学习中分别谈论它。
1、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培养自理能力1、坚持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孩子做自己事的能力和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实践机会。
2018年-2019年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电子课本课文全解读(说课必备)
根据教育部要求,全国起始年级一二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统一使用教育部审定的部编版教材,为满足广大教师的教学辅导要求,根据最新的2018年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整理了一年级上册全册高清电子课文解读,课文解读详略得当,突出课文背景与重点,将课程内容与教学对象的认知结构有机对应,力争做到实用而好用。
由于编者编写水平有限,文中势必存在各种不足.下载前情慎重考虑.最新2018年秋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全册高清课文解读一年级上册课文解读: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图中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天安门前国旗下欢愉的一起唱歌,一起交流学习,他们在鲜花中国旗下天安门城楼前无比灿烂,他们即将开始了新的生活-读书学习。
课文解读:本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各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
各民族小学生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传达出快乐、幸福的情绪。
课文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
这是对入学第一天小学生的人生洗礼。
课文解读:儿童歌曲《上学歌》,它曾伴随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走过童年时代。
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简洁欢快,凸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题。
图画中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中,小鸟在欢快地飞翔,同学们背着新书包三两成群,有说有笑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表达了小学生快乐上学的情绪与乐观向上的态度。
画面正上方配有文字“我是小学生”,让学生知道快乐的小学生活开始了。
课文解读:本课围绕“我爱学语文”的主题,由3幅图和4个词语组成,分成两个板块。
第一、二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第三幅图以同学一起讲故事、听故事为主题。
图中4名小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听故事,从他们的头饰中可以看出,一名男生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西游记》中的故事,另三名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当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
当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当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孩子,幼儿园,小朋友,成了,一年级,小学生,,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幼小课堂中查看更多范文。
当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时对他们来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
在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
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等方式轻松习得。
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节课,要求思想集中,此外还得遵守校纪校规,很多事情都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这种不适应是由幼儿园和小学的生活、教育环境及学习内容、方法等的差异造成的,家长要先知道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了解孩子将会有哪些“不适应”,再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应对措施。
首先是主导活动的变化:入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玩,他们常常做游戏,没有任何学习上的压力;入学后主导活动是学,此番变异无疑在他们的心里投下了“重磅炸弹”,游戏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取而代之学习则成了更适合儿童心理成长特点的活动。
从教学来看,室内教学时间明显拉长,室外活动量减少;从休息来说,休息时间明显减少,不再有午睡。
这些“时间差”对年幼的儿童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其次是社会角色的变化:学龄前儿童是贪玩的,是寸步不离地被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学就不同了,他们是集体的正式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一切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学生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为学校和班级争取荣誉。
一年级小学生看到自己的角色转变往往会又高兴又自豪,家长要关注这个心理发展。
第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儿童入学前与家庭成员的依附关系密切,一举一动都是成人指点;入学以后,儿童每天都要离开家长在学校独立生活,这将进一步促进儿童从依附向开始独立生活转化。
他们的交往圈子不再限于家庭内的几个成员。
作为家长,这段时间承上启下的教育引导尤为重要,如何让孩子顺利的适应学校的生活?那么该如何备战幼小衔接?我从生活和学习两个角度来分别谈谈。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班级角色转变带来的心理变化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班级角色转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转变,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挑战。
在幼儿园,他们可能是班级中的大哥哥大姐姐,而在小学,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可能需要面对更大的学业压力和同伴竞争。
因此,帮助小学生处理班级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心理变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小学生处理这些心理变化。
1. 理解和接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和接纳小学生的感受和情绪。
角色转变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他们可能感到紧张、焦虑或害怕。
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2. 与同学建立积极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可以有效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鼓励他们参与班级活动和团队合作,帮助他们与同学建立友谊和互信。
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同学的支持和关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3. 学会自我调节教导小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应对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压力。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他们一些平衡情感的方法,例如运动、绘画、写日记等,让他们把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能量。
4. 建立目标和奖励机制帮助小学生建立目标和奖励机制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当他们面临角色转变所带来的挑战时,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设定小目标,并在完成目标后给予奖励和鼓励。
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促进积极的心理调整。
5. 提供心理支持小学生在面对角色转变时可能需要额外的心理支持。
我们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等服务,帮助他们调整情绪、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并提供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方法。
同时,与家长和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小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总而言之,帮助小学生处理班级角色转变带来的心理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和策略,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理解、鼓励和支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角色转变期,健康成长。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型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型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是一种转型。
由于这种转型,孩子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则是孩子与社会渐行渐近——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的转型将成为其真正走向社会的重要起点。
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不同相对于幼儿园而言,小学一年级最集中的特征是它与社会的逐渐对接,尽管学校仍然是学校,和社会相差甚远,但是从小学一年级的生活、作息时间范式来看,已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学习成为孩子生活的主题。
这是与幼儿教育最大的不同。
如果说幼儿园教育以“抚育”为主,兼顾学习,那么,小学一年级教育则完全转向了学习;如果说幼儿园更多的强调“呵护”与“照顾”,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更注重“自理”和“自立”;如果说幼儿园的孩子更多的是“朦胧”,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是由“朦胧”逐渐走向“清醒”。
贯彻其中的自然是“学习”的深化与完善。
这既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行为特征,也是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自然形成的教育转变,是其自身的规律使然。
行为的规范性。
幼儿园同样有着明晰而规范的生活、行为准则。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规范往往成为一纸空文而束之高阁。
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生活尚且不能自理,更不能妄言其他。
而这个时候的老师,也更多的承担了“保姆”和“保育员”的角色。
小学一年级的不同则在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已经初步具备,所欠缺的只是“点拨”和“自律”。
在这个时候,强调生活的规范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但具备现实的生理基础,而且对其今后的成长都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纪律约束的“刚性”。
幼儿园有纪律,但是这种纪律的约束力普遍带有“弱化”的倾向,属于纪律的“软约束”。
小学一年级则由纪律约束“软化”向纪律约束“硬化”转变。
诚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着诸多不适应,但是考虑到未来社会的角色要求、竞争的压力和生存的严酷性,这种转变又不可避免。
上述的不同恰恰反映出小学一年级由生理“断奶”到“自立”的艰难历程。
教育的着力点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健康心理幼小衔接中的角色转变
健康心理幼小衔接中的角色转变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即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经历了许多变化。
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幼小衔接中,儿童的角色也会发生转变。
本文将探讨这些角色转变,并介绍如何促进儿童的健康心理发展。
一、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变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主要是以“幼儿”为自我认同的标签。
他们享受着幼儿园中的自由玩耍,没有过多的学业压力,更多关注的是与同伴的互动和身体动作的发展。
然而,在小学阶段,他们的角色从“幼儿”转变为“学生”。
他们加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制度和规则。
他们需要学会按照规定的日程表完成学习任务,接受正式课程的教育。
这种角色转变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带来一定的困惑和压力。
二、从“依赖”到“独立”的角色转变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通常在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下长大。
他们习惯了依赖他人,并且对某些生活技能可能不是很独立。
然而,进入小学阶段后,他们需要逐渐学会自主,变得更加独立。
他们需要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如自己整理书包、穿着整齐、按时完成作业等。
这种角色转变需要儿童适应和接受更多的责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从“玩耍”到“学习”的角色转变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主要通过玩耍和游戏来学习。
他们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探索,获得知识和经验。
然而,进入小学阶段后,他们需要改变学习的方式,并且接受正规的学习任务。
他们需要学会聆听老师的讲解、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角色转变需要儿童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玩耍中转变为更加有目的的学习。
四、从“随心所欲”到“自律”的角色转变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常常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时间。
然而,进入小学阶段后,他们需要接受更严格的纪律和时间安排。
他们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上学、放学,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
这种角色转变需要儿童培养自律的品质,学会按规定执行和掌控自己的时间。
幼小衔接心态调整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
幼小衔接心态调整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重要过渡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不仅面临着环境的变化,也需要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
这个转变对于孩子的心态调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幼小衔接心态调整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一、认识幼小衔接心态调整的重要性幼儿园和小学是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孩子从一个自由玩耍的环境转变为了一个需要更加专注学习的环境。
这种转变对于孩子的心态要求是巨大的。
只有通过适当的心态调整,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这可以通过给予他们一定的学习自由度,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意味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提高。
为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孩子需要有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师应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告诉他们学习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勤思考、勤认真。
同时,家长也应该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的习惯等。
四、补充知识的缺失与巩固已有知识在幼小衔接阶段,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孩子可能会出现知识上的缺失。
对于这些缺失的知识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同时,对于幼儿园已学内容的复习也至关重要,巩固当前已掌握的知识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更好地迎接新的学习挑战。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为了增强幼儿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户外探索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六、重视感受与表达幼儿和小学生正处于感受和表达能力敏感期,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表达能力非常强。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角色上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变。
传统上,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起着灌输和指导的作用。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在现代的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
本文将探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 引言"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师帮助学生探索和构建知识的旅程。
"这是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名言。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
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2. 了解学生首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交流和评估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困难。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设计启发性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然而,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系列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通过游戏、实践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规律和概念。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将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并进行探究和分析。
5. 鼓励合作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互相促进,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学一年级是儿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转折期。
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一、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1.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一年级新生在课堂上,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走神发呆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节课下来,老师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提醒学生注意听讲。
听课状态欠佳直接导致新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在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行为规范方面不适应。
调查表明,很多一年级新生缺少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不能自觉遵守,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即使部分学生对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也会出现不能很好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入学之初,班主任会用大量的时间给一年级新生讲述行为规范,但仍会存在回答问题不举手、课堂纪律混乱的现象。
3.自我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相比于幼儿园,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随着一年级生活的开启,标志着儿童要摆脱依赖性,逐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但部分一年级新生不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出现尿裤子情况;有的小学生不会管理自己的文具课桌上总是一团乱。
二、入学适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难以适应角色转换。
儿童进入小学,身份就从“孩子”变成“学生”,意味着儿童角色内容的深刻转变。
进入小学后不能像在幼儿园里那样以“玩”为主,其主要任务是“学习”。
此外,小学生必须遵守新的行为规范,以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
主体角色的深刻转变在幼儿内心形成巨大的心理冲突,产生入学适应上的困难。
2.课程内容乏味。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大多以游戏或直接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相比之下,小学课程内容是系统化的知识内容。
在呈现形式上,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进行。
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发展水平虽较之幼儿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不健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年级新生在学习适应上出现困难。
幼小转换
幼小转换,孩子准备好了吗从幼儿园到小学,父母为了使孩子适应角色的转换,应提前和孩子做好准备工作。
而准备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很好地适应全新的校园生活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父母不妨参考以下九个软指标:指标1: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时,他也能过得很好虽然开学的第一天,父母可以陪着孩子去学校,但以后他总是要独自面对学校里的一切。
打造方案11.多让孩子单独在院子里或房间里玩;2.让孩子多参加游戏活动;3.试着让孩子单独留在朋友家里与他的小伙伴一起玩;4.经常让孩子单独与其他成人一起玩。
指标2:能与陌生人打交道进入小学后,对孩子来说班中大部分同学都是陌生的,因此,他必须懂得如何与他们成为朋友。
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经验不足,许多孩子在这一方面显得有心无力。
打造方案21.经常带孩子去公园和儿童游乐场;2.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班或其他儿童才艺班;3.出门时鼓励孩子与周围的人交往。
指标3:能适应集体生活入小学前,孩子就要认识到他是集体中的一员。
但小学课间休息的场面还是常常让初入小学的孩子产生恐惧,因为有许多年龄比他大的孩子在边上欢奔乱跳,玩起来常常很粗野。
父母可经常带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告诉他虽然大部分人比他高大,但和他们一起玩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打造方案31.经常带孩子去游泳池游泳玩水;2.经常带孩子去比较嘈杂的地段,如火车站,商业中心等;3.在公园里鼓励孩子与陌生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器械。
指标4: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孩子入学后常常会被其他孩子批评。
虽然有些批评是有理的,但其中也不乏刺耳的声音。
一个孩子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同伴对他的批评,往往很快就会成为班中的弱者。
打造方案41.经常鼓励孩子,让他站在较高的自我评价的位置上;2.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3.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4.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5.让孩子知道,无论如何,父母都是无条件地爱着他的。
指标5:能适应不能经常得到表扬的学习生活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常常得到表扬。
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
主题: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当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大门时,他的社会角色也已经发生转换,从一名幼儿变成一名了小学生。
随着角色的转变,他的生活也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幼儿园的幼儿是“以玩为主”,虽然也在进行学习活动,但学习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的内容简单,而且大都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小学生“以学为主”,一天一般要上五到六节课;所学的内容大都是以汉语拼音、汉字、数字等符号为主,它们的形状不容易辨认,意义不容易理解。
但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因此,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掌握得扎实、熟练。
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一年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必定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压力,让这些六七岁的孩子一时之间很不适应。
有些孩子不懂得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爱玩不爱学;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专心学习,好说又好动;有些孩子对学过的东西不能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复习和练习,虽然学了但没学会,更谈不上学得扎实、熟练;学习本来是一件乐事,但对有的孩子却成了一桩苦差事。
如果不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厌恶学习,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教师和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那么,一年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生”这一新的角色呢?一、真诚的爱心是前提首先,要善于做学生的“高级保姆”。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家捷尔任斯也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教育心理学中多次提到的“皮格马里翁效应”的意思是,教师如果真心地爱护学生、关心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如老师所希望的那样进步。
一年级学生生理发育不完善,自理能力不强。
有的学生会拉大小便在身上,有的学生会在地上乱滚乱爬,还有的学生会在天冷的时候脱掉外套。
这些可能是一些新班主任或者已执教中高年级的班主任来说是始料未及的。
常常听到一些一年级的班主任说自己是班上学生的“高级保姆”,我想,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形象地体现了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性质。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角色转换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角色转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角色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角色转换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角色转换进行深入探讨。
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引导者。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新的环境和教育方式存在很多不适应。
这时,班主任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帮助他们逐步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学生和家长建立,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组织各种活动,如“我是小学生”主题班会,让学生有机会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常规教育,制定明确的班规,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规则意识。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还需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
作为组织者,班主任需要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各种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户外活动、实践课程、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班主任还需要组建一支高效的班级管理团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定期组织班干部会议,了解班级情况,指导班干部开展工作。
同时,还可以通过“班级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和合作。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扮演合作者的角色,与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进行积极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支持。
当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
当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时对他们来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在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
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等方式轻松习得.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节课,要求思想集中,此外还得遵守校纪校规,很多事情都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这种不适应是由幼儿园和小学的生活、教育环境及学习内容、方法等的差异造成的,家长要先知道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了解孩子将会有哪些“不适应”,再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应对措施。
首先是主导活动的变化:入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玩,他们常常做游戏,没有任何学习上的压力;入学后主导活动是学,此番变异无疑在他们的心里投下了“重磅炸弹”,游戏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取而代之学习则成了更适合儿童心理成长特点的活动.从教学来看,室内教学时间明显拉长,室外活动量减少;从休息来说,休息时间明显减少,不再有午睡。
这些“时间差”对年幼的儿童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其次是社会角色的变化:学龄前儿童是贪玩的,是寸步不离地被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学就不同了,他们是集体的正式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一切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学生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为学校和班级争取荣誉。
一年级小学生看到自己的角色转变往往会又高兴又自豪,家长要关注这个心理发展.第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儿童入学前与家庭成员的依附关系密切,一举一动都是成人指点;入学以后,儿童每天都要离开家长在学校独立生活,这将进一步促进儿童从依附向开始独立生活转化。
他们的交往圈子不再限于家庭内的几个成员。
作为家长,这段时间承上启下的教育引导尤为重要,如何让孩子顺利的适应学校的生活?那么该如何备战幼小衔接?我从生活和学习两个角度来分别谈谈.一、良好的生活习惯重在培养自理能力1、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在动手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的,要多给孩子一些实践的机会。
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学习能力的发展.每天从起床开始到晚上睡觉之间凡是能让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不要包办代替,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忌孩子还没干呢,您先觉得孩子干不了。
幼小衔接做好角色转变2013.10
幼小衔接---做好角色转变小学到底怎样衡量幼儿园的孩子,她们的尺度是什么,他们之间如何衔接等,是目前家长乃至学校、幼儿园急需解决的问题。
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这一直是教育界研究探讨的问题。
除了老师做出的努力外,家长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
因为幼小衔接的重点仍然在孩子生活学习能力、性格培养方面,如果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学方式引导,这个过渡将会十分顺利。
新角色,好习惯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
老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
小学一年级新生,常常有不注意听讲、时间观念差、依赖性强等小“毛病”。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我特别制作了丰富的、新颖有趣的教具,活动中彩洗染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他们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自控能力。
首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专心听别人讲话的良好习惯。
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坐下来看看书(宜选择带有拼音、图画的经典名著);或在一小段时间里集中精神做一件事,从5分钟到10分钟,慢慢培养集中精神做事的习惯。
为了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和坐势正确,一开始我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然后我又通过练习书定自己名字等活动巩固学生养成的习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们发现个别学生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承受能力也很重要。
幼儿园老师多是给予孩子鼓励,但到了小学,难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没有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易产生抗拒心理。
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不管怎么哭闹,久而久之孩子才能适应挫折。
新环境,好情绪进入小学后,面对新的同学老师,一些孩子难免会不适应。
幼儿进入一年级角色的转换
浅谈幼儿进入一年级角色的转换摘要: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换到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其间跨度的确很大。
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孩子生命中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们将正式踏上学习的路程。
协助孩子迈好这关键的第一步,将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产生很大影响。
作者就对幼儿角色转换谈一些看法和相对应的措施。
引言经常听到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唠叨:“幼儿园的孩子到了一年级太活泼,坐不住,教学活动根本额发展开,给他们上课太费经。
”一直以来来,如何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衔接小学一直是家长、老师们的难题。
一、原因(一)6~~7岁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什么都好奇,这个阶段也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是孩子人生一个崭新的开始。
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对新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新鲜和渴望,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
孤独无助的感觉会伴其左右,形成了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断奶期”。
更何况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更增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孩子刚入学坐不住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分不开,幼儿园活动是保教并重,生活中的孩子很随意、很活泼,幼儿园的教育都是蹲下来的爱,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就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幼儿的个性;生活中幼儿能够随时解决自身的需求,如:渴了随时能够喝水,尿憋了能够随时上厕所,幼儿欠缺自制力的培养。
二、策略和思路(一)要充分尊重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天性,不能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而是应该从心理上让孩子去逐渐适合小学生活,或者学校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两方共同努力,不能拔苗助长。
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幼儿园要着重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要让孩子动的起来也能静得下来,有了好的习惯后,才会在升入小学后遵守课堂纪律。
在学习上,幼儿园也不要刻意去要求孩子做什么,让孩子慢慢去尝试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另外,在此期间,还要培养孩子的各项水平,特别是动手水平。
如何帮助一年级新生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如何帮助一年级新生快速完成角色转变为了让一年级新生尽快地转变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习惯,适应小学生活,同时,也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为一年级新生入学采取以下培训活动:
一、熟悉校园环境。
班主任带领新生参观美丽的校园,新生要了解老师办公室,音乐教室,卫生间,传达室等各个处室的所在位置,并教育学生要爱护校园环境,不折花草树枝,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校园内外的安全教育。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礼仪,课间休息,队列,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帮助新生认识集体、初步树立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堂常规教育。
在课前准备,坐姿,举手,书写,倾听,阅读,表达等方面对孩子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进行强化训练。
四、加强家校联系。
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新生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作息时间、交通安全等事项,有效搭建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
此外,学校还要求任课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以精彩有趣的课堂吸引新生。
活动的开展,使一年级小朋友从幼儿园的生活平稳过渡到小学学习阶段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促进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化,适应学校生活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由幼儿向小学生角色转变的问题初探
由幼儿向小学生角色转变的问题初探摘要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心理发展上有一个质的突变。
面临这一重大转折,小学新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的问题,急需给予恰当指导和适当帮助。
本文结合这一背景,首先分析了造成新生入学不适应的现象的根源,然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小学生角色转变1 引言每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时,都有一批天真活泼的幼儿园孩子,怀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跨进了小学的大门,他们要经历从幼儿园的“玩”到小学的“学”这一环境较大的变化。
不过几天后,老师、家长们就会发现有部分孩子慢慢地厌倦上学、害怕上学,甚至不愿上学。
进入小学是每个幼儿园小朋友都必然要面临的挑战。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游戏发展主动性;而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是在学习中获得勤奋感。
这两个息息相关的发展阶段看似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发展任务,但实际上,前面阶段的发展是后继各阶段发展的基础。
而如何巧妙利用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育心理学长期关注的话题。
2 造成新生入学不适应的现象的根源2.1学习环境因素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区别是一个以“玩”为主,一个以“学”为主,进入小学孩子们就要投入有要求的学习。
比如:在40分钟一节课里,要听老师讲课,要思考、回答老师问题,要写作业,期末还要考试等等。
在有一定的学习压力情况下,孩子们的心理就产生了变化,他们感到不适应。
2.2 教师因素虽说现在中小学教育已进行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没有驱散,老师们对学生的学习往往急于求成,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常施加不少的学习压力,批评代替了激励,学生觉得在小学的生活枯燥无味,不如幼儿园有乐趣,因此产生了厌学的心理。
2.3 家长因素不愿上学的孩子大多数是很任性的,他们在家里得到父母的宠爱、溺爱,每一次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以闹为取胜的法宝,所以对入学这么重要的事,父母也一味迁就,要不就是实在没有办法后过激地打骂孩子,最后弄得家长、小孩、老师都不高兴。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促成学生角色转变的有效策略探究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促成学生角色转变的有效策略探究摘要: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需要适应完全不同的上课模式。
作为班主任,如何将其从幼儿园学生转变为合格的小学生,成为一直以来教师们所探究的问题。
本文将对此展开探究,以期为幼升小的学生完成角色转变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一年级;班主任;角色转变引言:学生角色转变的实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思考。
尤其对于刚步入小学的学生而言,教师必须深谙学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施以有效策略。
因此,本文将从班主任角度出发,分析促成学生角色转变的有效策略,帮助低幼年龄的学生更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一、班主任促成学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性在新课标理念下,班主任不能再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而应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探寻有效策略,用新的管理办法,帮助一年级学生尽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幼儿园的课程以游戏为主,课堂形式丰富多样,并以寓教于乐为主,实行保教结合的制度。
因此,幼儿始终处于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
但进入小学,认真的老师,严肃的课堂会导致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色的转变,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和知识的传授。
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该年龄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有着重要的职责,其言行举止对于刚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确的角色转变引导策略,能帮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班主任促成学生角色转变的策略班主任不仅肩负本班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班级的管理任务,其主要工作是培养和带动一个纷繁复杂的班集体,对于本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都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同时需要与学校和本班的各科任老师保持联系,建立默契配合,进而共同开展正常有序的教学活动。
(一)充实自我,树立班级形象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让班集体的各项活动都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就必须先要注意自身的素养,充实并完善自我,在班级中树立良好威信的同时,还能用自身的行动带动班集体,构建良好的班级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进入一年级角色的转换
曹友峰
阿瓦提县丰海幼儿园
摘要: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换到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其间跨度的确很大。
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孩子生命中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们将正式踏上学习的路程。
帮助孩子迈好这关键的第一步,将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产生很大影响。
笔者就对幼儿角色转换谈一些看法和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一年级角色转换
引言
经常听到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唠叨:“幼儿园的孩子到了一年级太活泼,坐不住,教学活动根本额发开展,给他们上课太费经。
”一直以来来,如何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衔接小学一直是家长、老师们的难题。
一、原因
(一)6~~7岁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什么都好奇,这一阶段也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是孩子人生一个崭新的开始。
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对新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新鲜和渴望,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
孤独无助
的感觉会伴其左右,形成了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断奶期”。
更何况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更增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孩子刚入学坐不住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分不开,幼儿园活动是保教并重,生活中的孩子很随意、很活泼,幼儿园的教育都是蹲下来的爱,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就是最大限度地展现幼儿的个性;生活中幼儿可以随时解决自身的需求,如:渴了随时可以喝水,尿憋了可以随时上厕所,幼儿欠缺自制力的培养。
二、策略和思路
(一)要充分尊重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天性,不能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而是应该从心理上让孩子去逐渐适应小学生活,或者学校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两方共同努力,不能拔苗助长。
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幼儿园要着重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要让孩子动的起来也能静得下来,有了好的习惯后,才会在升入小学后遵守课堂纪律。
在学习上,幼儿园也不要刻意去要求孩子做什么,让孩子慢慢去尝试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另外,在此期间,还要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
(二)幼儿园长在这一时期要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和作息
时间,再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的引导。
如进行
谈话交流:我们马上就好似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该怎么
做呀?又比如循序渐进地延长幼儿在座位上的时间,大班下
学期每节课可以从30分钟延长到35分钟。
(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进入大班的最后一学期,为了使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老师要开展一些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给与孩子在心理、能力上、经验上的多方面准备。
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让幼儿熟悉即将到来的校园环境,让他们带着问题观摩一年级的小哥哥、小姐姐是如何上课的,让其明白我们以后也应该这样做。
(四)教师以“我要上一年级了”为主题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强化幼儿进入小学的意识。
如:开展活动“我们长大了”。
在孩子们参观了小学之后,孩子们在功课表上写着什么、书包里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等问题产生了兴趣。
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根据时间的适宜性开展活动,让活动深深吸引着幼儿,在幼儿探索活动中发展了孩子的坚持性和责任感,加快他们适应小学生活的步伐。
总之,要完成幼儿即将进入一年级角色的转换,这也是我们幼小衔接活动完成的目标之一,需要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以及小学教师共同来完成,在教育观念上能形成共识,在教育行为上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幼儿实施良好的有效衔接教育,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促进幼儿和谐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