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024年门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篇)
2024年门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篇)门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根据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本制度将在运行中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项医疗技术细节控制,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医疗规范中来。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院、科两级管理组织组成。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专家教授、医教科、护理部负责人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医务部)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门诊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度
门诊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门诊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门诊部的质量管理及监督工作。
第三条门诊质量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门诊质量管理组织,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制定质量管理措施,对门诊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二、门诊质量管理组织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门诊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门诊部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
第七条门诊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门诊质量管理方案,监督实施,定期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第八条门诊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门诊质量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门诊服务质量提升。
三、门诊质量管理措施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门诊患者需求和医疗资源状况,合理配置门诊人力资源,确保门诊医疗服务的稳定性。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门诊预约管理,提供多种预约方式,提高预约挂号成功率,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门诊出诊管理,合理安排医师出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医疗服务。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门诊医疗文书管理,规范书写病历,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性。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门诊检查检验管理,提高检查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门诊用药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四、门诊质量管理监督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门诊质量管理监督部门,对门诊质量管理进行日常监督。
第十七条门诊质量管理监督部门应当对门诊医疗服务进行全面监督,包括但不限于:出诊情况、预约挂号、医疗文书、检查检验、用药管理、护理服务等方面。
门诊护理规章制度
门诊护理规章制度一、门诊护理人员职责1、门诊护士应提前到岗,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器械、设备、药品等是否齐全、完好,整理诊台、诊室,保持环境整洁。
2、热情接待患者,主动询问病情,引导患者挂号、候诊,协助患者填写病历资料。
3、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为患者进行准确、安全的护理服务,如测量生命体征、注射、采血等。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5、负责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讲解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知识,提供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6、维护就诊秩序,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避免插队、拥挤等现象的发生。
二、门诊护理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室、换药室应定期消毒,器械、物品应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2、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包括医嘱查对、操作前查对、操作中查对和操作后查对。
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护理操作安全有效。
3、做好药品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药品领取、保管、使用制度。
定期检查药品质量,防止过期、变质药品的使用。
4、定期检查和维护门诊的护理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报修,并做好相关记录。
5、保持门诊环境整洁、安静、舒适。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
三、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建立门诊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2、制定门诊护理质量标准,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的标准。
3、对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整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4、定期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满意度,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和内容。
四、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行为。
3、做好防火、防盗、防意外事故等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电器设备等,确保安全。
眼科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眼科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眼科门诊的护理人员,包括护士、护理主管、护理部门负责人等。
3.本制度的实施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相关规定,保证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护理质量管理必须以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
2.护理质量管理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贴心、专业和细致的护理服务。
3.护理质量管理要与其他科室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医疗协作。
4.护理质量管理要依托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护理质量。
5.护理质量管理要注重团队合作,建立和谐、积极的护理团队。
三、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1.护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1)明确护理标准制定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护理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根据不同的病情、病种和患者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操作标准。
(3)护理标准的实施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患者得到规范的护理。
2.护理质量评估(1)建立护理质量评估的制度和程序,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考核。
(2)护理质量评估的内容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护理效果的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等。
(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和提高。
3.护理记录的管理(1)建立规范的护理记录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
(2)护理记录要求规范、完整、规范,为医疗工作和患者的健康提供重要依据。
(3)护理记录要求保密,不得随意向外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4.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培训(1)建立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其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
(2)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培训要求全面、系统,配合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3)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业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5.护理风险管理(1)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护理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预防和控制。
门诊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
门诊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1. 组织机构门诊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质量管理小组)为门诊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与改进工作。
质量管理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护理部负责人(小组组长)- 门诊部护士长- 门诊部护理质量管理专员- 门诊部护士代表2. 职责和权利2.1 质量管理小组组长- 组织召开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和决定相关工作事项;- 确保质量管理小组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门诊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指导、督促并协调各成员单位和个人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报告门诊部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2.2 门诊部护士长- 负责承担门诊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日常组织协调和监督;- 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 组织开展护理质量检查、护理质量评估和质量问题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提供护理质量管理培训和指导,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小组的相关会议和活动。
2.3 门诊部护理质量管理专员- 收集、整理和分析护理质量工作的数据,定期汇总上报给质量管理小组;- 评估和监测护理质量指标,制定护理质量监测和评估方案;- 提出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和建议,并跟踪实施情况;- 组织开展护理质量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协助门诊部护士长开展其他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2.4 门诊部护士代表- 参与质量管理小组的会议和活动;- 代表护士群体提出护理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落实质量管理小组达成的决议和要求;- 提供护理质量改进的实践经验和案例。
3. 工作流程3.1 月度工作计划制定- 质量管理小组组长与护士长共同制定门诊部护理质量管理的月度工作计划;- 考虑个人能力及门诊部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3.2 护理质量检查和评估- 门诊部护士长和护理质量管理专员组织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和评估;- 根据质量检查的结果,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并跟踪实施效果。
医院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部的所有护理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护士等组成。
2.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四、护理质量管理内容1. 护理人员素质管理(1)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2)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3)加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 护理操作规范管理(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准确、高效。
(2)加强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提高护理操作水平。
3. 护理文书管理(1)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
(2)加强护理文书审核,确保护理文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1)加强护理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
(2)建立健全护理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护理风险。
5. 护理服务质量评价(1)定期开展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及时发现和改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建立护理服务质量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五、工作要求1.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2.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活动,为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贡献力量。
3. 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4.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奖惩措施1. 对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罚。
七、附则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护理部负责修订。
门诊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门诊护理工作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护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门诊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门诊所有护理人员及从事护理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门诊护理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遵循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原则,确保患者得到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门诊护理工作由门诊护理部负责,下设护理办公室、护理质控小组、护理教学小组等。
第五条门诊护理部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护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 制定门诊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 组织开展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和评价;4. 监督检查门诊护理质量,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的问题;5. 指导、协调、监督门诊各科室的护理工作;6. 负责护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上报工作;7. 处理护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投诉。
第六条护理办公室职责:1. 负责护理人员的排班、考勤、请假等工作;2. 负责护理物资的采购、保管、发放等工作;3. 负责护理文件的书写、整理、归档等工作;4. 负责护理工作的日常协调和沟通;5. 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评价。
第七条护理质控小组职责:1.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2. 监督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3. 组织开展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工作;4. 定期向门诊护理部汇报护理质量情况。
第八条护理教学小组职责:1. 制定护理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2. 组织开展护理技能比赛、护理知识竞赛等活动;3. 指导、协调、监督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4. 收集、整理、归档护理教学资料。
第三章护理人员职责第九条护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2. 具有医学、护理等相关专业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4.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
门诊护理分层级管理制度范文
门诊护理分层级管理制度范文一、导言二、目的1.明确门诊护理分层级管理的目的和原则;2.规范门诊护理分层级管理的程序和要求;3.加强门诊护理分层级管理的落实和监督。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门诊部门的护理工作。
四、分层级管理的原则1.以病情严重程度为依据进行分层级管理;2.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3.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和专业能力;4.加强护理工作的协作与衔接。
五、分层级管理的程序1.护理分级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护理需求和护理资源等因素,将患者分为急诊型、常规型和复诊型。
2.确定护理方案:根据患者所属分级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
急诊型患者要求及时抢救和治疗;常规型患者要求提供标准化的护理服务;复诊型患者要求提供复诊检查等相关服务。
3.执行护理方案:按照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测量体征、给药、疼痛缓解等。
4.护理记录与交接:对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并及时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的护理连续性和安全性。
5.护理评估与改进: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六、各级护理人员职责1.护士长:负责门诊护理部门的分层级管理工作,制定护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并监督执行。
2.主管护士:负责具体的分层级管理工作,对护士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和督导,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护士:按照分层级管理制度进行护理工作,执行护士长和主管护士的工作安排,确保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七、监督与考核1.护理质量监督: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巡视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记录,确保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2.护理人员考核: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服务态度等,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和培训。
八、附则1.本制度由护士长负责解释和修改;2.未尽事宜按相关规定处理。
门诊护理规章制度及职责
门诊护理规章制度及职责一、门诊护理规章制度1、工作守则1.1、遵守医院门诊护理规章制度,服从医嘱,认真履行护理工作。
1.2、对患者要耐心细致,做好交流和沟通,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3、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
1.4、遵守门诊护理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的安全。
1.5、遵守消毒规范,保持医疗器械的清洁卫生。
1.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和处理工作。
2、工作纪律2.1、按时到岗,勤勉工作,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及休息规定。
2.2、保持工作环境整洁,不得在工作区域内吸烟、喧哗等行为。
2.3、服从上级领导的指挥,不得擅离职守。
2.4、不得私自借用医疗器械或药品,严禁私自处理医疗废物。
3、救治原则3.1、救死扶伤,协助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和救治。
3.2、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护理操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3、坚守职责,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得从患者处索取财物或接受礼品。
二、门诊护理职责1、患者接待1.1、及时接待患者,协助患者进行登记和报道手续。
1.2、引导患者到指定的就诊科室,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引。
1.3、安排患者的就诊顺序,协助医生进行初步护理评估。
2、护理评估2.1、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护理评估,记录患者的病情及就诊情况。
2.2、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报告病情的变化。
2.3、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如测量体温、血压等。
3、输液护理3.1、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输液操作,确保输液的安全和有效。
3.2、监测患者的输液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
3.3、做好输液管路的维护和更换工作,确保输液管路的畅通。
4、药品管理4.1、根据医生的处方,配制和提供患者所需的药物。
4.2、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做好用药的监测和追踪。
4.3、确保药品的储存和保管,保证药品的品质和安全。
5、护理指导5.1、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
5.2、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5.3、解答患者对护理和健康的相关问题,提供专业的护理建议。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标准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标准是为了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
二、质量管理制度1. 目标和原则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目标是提供安全、高效、规范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权益和满意度。
其原则包括科学性、公正性、透明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2. 组织结构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应包括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人员。
质量管理委员会应由医院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和监督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
3. 质量管理流程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质量管理流程应包括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评估、质量改进和质量监控。
质量目标制定阶段应根据医院的发展目标和患者需求确定具体的质量指标。
质量评估阶段应定期对门诊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事故报告和医疗纠纷处理等。
质量改进阶段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和监督。
质量监控阶段应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4. 质量管理文件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质量管理文件应包括质量管理手册、工作指导书、流程图、记录表和培训材料等。
质量管理手册应包括质量管理制度的目标、组织结构、质量管理流程和相关政策和程序等。
工作指导书应详细描述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三、质量控制标准1. 门诊医疗服务流程标准门诊医疗服务流程标准包括患者预约、挂号、就诊、医疗记录、医嘱执行和出院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流程。
其中,患者预约应提供方便快捷的预约方式,确保患者就诊时间的合理安排。
挂号应提供多种挂号方式,并保证挂号过程的顺利进行。
就诊过程应注重医患沟通和患者隐私保护,确保医疗记录的准确和完整。
医嘱执行应按照规范操作,避免错误和疏漏。
出院过程应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和复诊安排。
2. 门诊医疗设施与设备标准门诊医疗设施与设备标准包括门诊诊室、检查室、治疗室、药房和医疗设备的要求和管理规范。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门诊护理工作制度是指门诊部门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职责分工、岗位要求、工作纪律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下面是门诊护理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工作时间制度1.门诊工作时间为每周七天,每天上午8:00开始,下午5:00结束,中午1小时休息时间。
2.需要上班的护理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上班前需完成换班交接工作。
3.调休、请假等情况需要提前请示主管护士,保证门诊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门诊护理岗位职责制度1.门诊护士负责门诊室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接待患者、核实患者信息、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完成医嘱执行和护理操作等。
2.门诊护士负责门诊病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更新和整理病历资料、编写病程记录、汇总统计数据等。
3.门诊护士负责药品和耗材的管理工作,包括药品的配发、领用和退还、药品库存的管理和盘点等。
三、门诊护理工作纪律制度1.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严守医疗秘密,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
2.门诊护理人员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不得擅自调换工作岗位或职责。
3.门诊护理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上级的指挥和安排。
4.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患者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5.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妥善使用和保管工作设备和物品。
四、门诊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制度1.对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评价,包括护理操作技术、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2.对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培训,提升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对工作表现良好的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和激励,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门诊护理工作安全制度1.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院的安全规定佩戴好工作证和个人防护设备。
2.门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消毒操作规范,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护理门诊规范管理制度范本
护理门诊规范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护理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患者进行护理诊断、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任务。
为规范护理门诊的各项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护理门诊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专业标准开展各项工作。
第三条护理门诊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流程清晰、环节紧密、衔接顺畅。
第四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切实保障患者权益。
二、护理门诊日常工作规范第五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应按时到岗,穿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工作牌,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第六条护理门诊应保持环境整洁、安静,设施齐全,物品摆放有序。
第七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预检分诊职责,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指导患者挂号、就诊、检查、治疗等。
第八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第九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做好护理记录。
第十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第十一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抢救危重患者,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工作。
三、护理门诊特殊情况处理第十二条护理门诊遇有突发意外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在处理不良事件时,应保持冷静,及时报告上级,积极配合调查,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第十四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在发现患者病情突变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救治。
四、护理门诊工作人员管理第十五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应接受定期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六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守医院规章制度,做到廉洁从业。
第十七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应加强团队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五、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医院专科护理门诊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专科护理门诊的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专科护理门诊由护理部统一管理,设门诊护士长一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 门诊护士长应具备相关专业资格,熟悉专科护理知识,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工作职责1. 门诊护士长负责制定专科护理门诊的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3.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服务水平。
4. 负责对专科护理门诊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5. 负责与相关科室沟通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
四、管理制度1. 专科护理门诊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3. 门诊护士应着装整齐,佩戴工作牌,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4. 门诊护士应熟练掌握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专业、贴心的护理服务。
5. 门诊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做好病情观察和记录,及时向医生汇报。
6. 门诊护士应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7. 门诊护士应做好医患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五、服务质量监控1. 定期对专科护理门诊的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 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3. 专科护理门诊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医院专科护理门诊的管理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门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门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门诊护理安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本制度。
2. 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科室设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四、护理安全管理内容1. 人员管理(1)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2)严格执行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护理工作规范、有序。
(3)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2. 护理操作管理(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操作安全、准确。
(2)加强护理操作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降低护理风险。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3. 环境管理(1)保持门诊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合理布局,确保患者就诊流程顺畅。
(3)加强门急诊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4. 药品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加强药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管理,防止药品滥用。
(3)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5. 护理文书管理(1)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确保护理文书真实、完整。
(2)加强护理文书的管理,防止护理文书丢失、损坏。
(3)定期对护理文书进行整理、归档,便于查阅。
五、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3. 建立护理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
4. 完善护理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奖惩制度1. 对在护理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护理安全规定的个人和集体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处罚。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发热门诊护理质量水平,保障患者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1.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是负责全院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主要任务是对发热门诊护理质量进行监督、评估和改进。
2.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院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3.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管理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三章质量管理制度1.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应当以医院制定的质量管理政策为指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2.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包括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质量评价、改进措施等内容,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第四章质量管理流程1.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质量目标的确定、现状分析、改进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
2.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流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患者需求、医疗安全、环境卫生等因素,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3.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流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合作的工作格局。
第五章质量管理工作1.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应当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感染风险,确保尽量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应当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应当重视临床护理质量的改进,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第六章质量管理评价1.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主要依据包括患者满意度、门诊均次数、护理质量考核等方面的指标。
2. 发热门诊护理质量管理评价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三级医院护理门诊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三级医院护理门诊的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护理质量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护理门诊的各项工作,包括门诊护理服务、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教育与培训等。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管理职责第三条护理门诊直属护理部管理,由护理门诊护士长负责全面工作。
第四条护理门诊护士长负责:1. 制定护理门诊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2. 组织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规、规范和操作流程;3. 定期检查护理门诊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负责护理门诊的资源配置和人员调配;5. 组织护理门诊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和考核。
第五条护理门诊工作人员职责: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2. 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3. 积极参加护理门诊各项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4. 参加护理教育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三章工作流程与质量监控第六条门诊护理服务:1. 患者就诊时,护士应热情接待,做好咨询、引导、分诊工作;2. 根据患者病情,协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3.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4. 负责患者的护理文书书写和归档。
第七条护理技术操作: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2.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操作结束后,做好器械、药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第八条护理质量管理:1. 定期对护理门诊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3. 落实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不良事件进行追踪、调查和处理。
第四章护理教育与培训第九条护理门诊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十条护理门诊应加强对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护理技能。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妇科门诊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妇科门诊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妇科门诊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妇科门诊,包括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项目。
第三条妇科门诊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医疗服务。
第四条妇科门诊应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第五条妇科门诊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定质量管理责任人,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开展医疗质量评估。
第六条妇科门诊应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做好新进医护人员的培训。
第七条妇科门诊应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规范诊疗流程,保证医疗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八条妇科门诊应建立医疗质量跟踪监测机制,对医疗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医疗质量。
第九条妇科门诊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不良事件及时报告,开展事故调查,追究责任,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条妇科门诊应加强医疗设备管理,规范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服务质量管理第十一条妇科门诊应建立健全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服务质量要求和标准,加强对服务流程的规范管理。
第十二条妇科门诊应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需求和意见,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三条妇科门诊应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十四条妇科门诊应建立预约就诊制度,合理安排医疗资源,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第十五条妇科门诊应建立就医信息保密制度,保护患者隐私,依法保护患者的就医信息。
第四章行为规范第十六条妇科门诊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保持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尊重患者权益。
第十七条妇科门诊医护人员应做到勤勉尽责,认真对待工作,不得懈怠敷衍。
第十八条妇科门诊医护人员应保护患者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第十九条妇科门诊医护人员不得擅自更改病历和医嘱,确保医疗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病房门诊护理站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病房门诊护理站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病房门诊护理站的护理工作能够高效、规范、安全地开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病房门诊护理站。
二、工作责任1.病房门诊护理站的护理质量由病房门诊护理站负责人统一管理和负责;2.病房门诊护理站负责人应确保护理人员的数量、素养和本领符合工作要求;3.病房门诊护理站负责人应组织并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培训和考核;4.病房门诊护理站负责人应乐观推动护理质量管理的连续改进;5.病房门诊护理站负责人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组织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护理质量管理流程1.护理质量评估:–依照规定周期,对病房门诊护理站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含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评估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分析,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2.护理质量监控:–病房门诊护理站应建立护理质量监控档案;–监控内容包含护理操作的质量、护理文书的书写、交接班的完整性等;–监控结果应定期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护理质量改进:–病房门诊护理站应设立质量改进小组;–质量改进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看法;–质量改进小组应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和学术沟通活动,提升护理质量。
4.护理质量通报:–病房门诊护理站应按规定要求,及时上报护理质量的通报信息;–通报内容包含护理过错、不良事件、医疗事故等;–病房门诊护理站负责人应自动搭配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四、护理质量管理要求1.护理标准和规范:–病房门诊护理站应建立护理工作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护理操作的全都性和规范性;–护理人员应遵守护理标准,正确使用护理器材和药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护理文书管理:–护理人员应按规定要求完成护理相关的文书记录;–护理记录应准确、完整、规范,便于医务人员的查阅和诊疗。
3.交接班管理:–护理人员应按规定要求进行交接班;–交班人员应将患者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等进行认真记录,并与接班人员进行沟通沟通,确保患者的连续性护理。
门诊护理质量评定管理制度
门诊护理质量评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订立本《门诊护理质量评定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门诊部门的护理工作,并适用于全部从事门诊护理工作的护士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门诊护理质量评定是对门诊部门护理工作的定期评估与改进,旨在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第二章评定的依据第四条门诊护理质量评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护理学准则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等进行。
第五条评定的重要依据包含但不限于:1.护理操作规范;2.护理记录的规范和完整性;3.临床护理质量评估;4.护理操作的安全性;5.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6.护士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
第三章评定机构和人员第六条门诊部门设立评定小组,由医院护理管理部门指定护理质控专职人员、门诊护理带教人员及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构成。
第七条评定小构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熟识门诊护理工作,具备临床护理经验;2.掌握门诊护理相关政策法规和护理操作规范;3.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护理质量评定工作;4.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本领。
第八条评定小构成员任期为一年,经过医院护理管理部门续聘或更换。
第九条评定小组工作由评定小组组长负责,评定小构成员应遵守保密原则,未经许可不得泄露评定过程中涉及的患者信息。
第四章评定的程序和内容第十条门诊护理质量评定应定期进行,具体时间由医院护理管理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评定包含自评和外评两个环节。
自评由评定小组负责,外评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二条评定的具体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2.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4.护士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
第十三条评定小组应编制评定工作方案,明确评定的内容、要求和标准,并通知相关护理人员。
第十四条评定小组负责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情况。
诊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诊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诊所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安全,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本诊所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本诊所内的护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 诊所领导层对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负有最终的责任。
2. 护理部负责具体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护理工作的规范制定、培训教育、监督检查等。
3.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保障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四、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措施1. 确保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充分的技术培训和进修机会。
2. 制定并实施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 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 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对医疗事故的发生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合理的处理与追踪。
五、护理质量监督1. 护理部负责对护理操作的监督,确保护理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2. 诊所领导层对护理部的质量监督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六、护理质量评估1. 定期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对优秀护理人员进行表彰,对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进行纠正。
七、护理质量改进1.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护理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2. 鼓励护理人员提出改进建议,积极推动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
八、护理安全管理1. 保障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
九、违规处罚1. 对于违反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降级甚至开除。
十、监督检查1. 诊所领导层应定期对护理工作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不合格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进行整改和追踪。
总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促进患者的康复,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诊所将积极组织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内容,切实保障医患双方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通过定期对全院医疗工作的检查、考核,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提高全院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满足人民对医疗的需求。
二、适用范围院医疗检查考核小组,检查考核全院医疗质量。
检查小组组成:组长:陈晓会副组长:刘艳红孟祥辉成员:李永君林跃检查方法:检查小组每季度定期按各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评分、做好记录,及时分析、评价、总结、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改进结果追踪复查。
三、职责检查小组每季度按各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对各相关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反馈。
四、工作程序1.医务科制定各科室医疗质量项目指标。
2.医疗质量检查考核小组每季度定期对各相关科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考核,并检查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情况。
3.检查考核结果评定与总结(1)对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提出改进措施,并做记录,由医务科总结反馈到各科室,并汇总全院通报。
(2)奖惩办法依据《医院效益工资考核分配办法》。
(3)凡发生医疗差错、事故者,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中的有关规定,另行处理。
院内则按《医疗纠纷接受与处理程序》中处理方式进行。
三、一级医院“统计指标”及标准值1.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85%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3.医院感染率≤7%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7.年褥疮发生次数0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100%9.病床使用率≥60%10.年病床周转次数≥32次11.平均住院日≤6天12.门诊处方合格率≥95%13.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14.住院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5%15.X光摄片甲片率≥30%16.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80%17.特殊诊断设备检查阳性率≥20%(主要指B超)18.0-7岁儿童建卡率100%19.四苗接种率≥90%20.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100%21.围产儿死亡率≤10%22.产前检查率≥95%23.产后访视率≥80%24.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标准为80分)合格率100%2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100%26.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100%27.一级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80分)≥80%28.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85%(根据护理模式改革的需要,护理文件由各院自定)29.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0.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031.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0。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根据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本制度将在运行中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项医疗技术细节控制,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医疗规范中来。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院、科两级管理组织组成。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专家教授、医教科、护理部负责人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医务部)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在院内部网上公布。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
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过程控制指标如下:1.门诊医师(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 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 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 收住院;b. 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3.病房主治医师(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24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
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8)手术和介入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
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4.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②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
未确诊病人应有:①鉴别诊断;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危重病人应有:①当前的主要问题;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处申请院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
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9)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5、其他:(1)、急诊抢救病人院后开始处置时间≤5分钟。
(2)、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3)、急诊检查一般项目报告出结果时间≤2小时。
平诊检查一般项目报告时间≤24小时。
(二)终末控制指标如下:1、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0%2、急重症抢救成功率≥84%3、无菌甲级愈合率≥97%,无菌切口感染率≤0.5%4、病床使用率≥85%5、院内感染率≤7%,漏报率为06、传染病漏报率为07、合理使用抗生素8、平均住院天数,平均门诊人次。
9、平均门诊人次医疗费用。
10、单病种人均住院费用。
11、病历质量甲级率≥90%,不能出现丙级病历。
12、临床与放射诊断符合率≥90%13、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14、三日确认率≥95%15、X片甲级率≥30%,不能出现丙级16、麻醉死亡率<0.02%17、化验室质控VIS<15018、门诊病历合格率≥90%四、检查考核办法:1、科主任每周组织质管小组进行自查。
制度不落实的,每次扣2分;执行不完整的,每项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