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江苏省启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江苏省启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江苏省启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笔下的少年,是鲜衣怒马,不负韶华行且知;毛泽东笔下的少年,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张晓风笔下的少年,是阳光下炙热的奔跑,是大雨中无声的zhù lì。

少年,在我们心中 甲 (A .千姿百态 B .千奇百怪)。

你要写少年,就不能只写少年,要写深夜不倦的背影,写窗外chéng chè的月光 乙 你要写少年,就不能只写少年,要写蝉鸣的盛夏,写球场的汗水。

少年,是青春的代名词,更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给甲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填序号)3.请在乙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乙处的标点符号是 。

二、综合性学习4.3月 20日,启东姑娘钱王伟在巴西残疾人场地自行车世锦赛3000米追逐赛中斩获金牌。

学校准备本周邀请她参加“少年当自强”主题实践活动。

请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活动一:张贴标语,营造活动氛围。

活动二:写颁奖辞,致敬少年偶像。

示例:安顿落难者,照顾乡亲们。

一句话驱散冷雨,一握手温暖人心。

是谁在偏僻的角落里排布下如此可信赖的人。

过去无缘相识,因为她平凡;危难中堪当重任,因为她不忘初心。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孟二梅)(不少于50字,能涵盖主要事迹)(2)活动三:拟写提纲,体会自强..精神。

采访提纲三、名著阅读5.(电影《热辣滚烫》中的乐莹是平凡的。

面对变故挫折,她自甘堕落过,也曾渴望自立坚强,最终重拾自我,站上拳台,为自己赢一次。

此刻的乐莹无疑是伟大的。

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他(她)的奋斗历程,谈你对“平凡”和“伟大”的认识。

A《骆驼祥子》祥子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C《简·爱》简·爱四、语言表达6.为探寻“斗争”精神,请为《西游记》和《红星照耀中国》这两部名著各设计一个探究专题。

《西游记》的探究专题①《红星照耀中国》的探究专题:①五、名句名篇默写7.填写古诗文原句,完成“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理解以及参考答案不平凡的求学生涯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特殊考察徐嘉青①刘林是一所乡村小学的负责人,这里位置偏僻,经济状况很是糟糕,学校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到处都破破烂烂的,至于说体育设施,几乎是一无所有,只有两个快要散架的篮球架,上体育课时,孩子们只能在校园的空地上跑玩。

②这天,刘林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有人给农村学校捐赠体育器材,有需要的可以报名。

刘林虽然觉得报了名也没多大机会入选,但还是按照要求填写了学校的现状和自己的联系方式。

③过了一个来月,刘林几乎都要忘记这件事了,这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报家门是负责捐赠体育器材项目的工作人员,说看到了他的报名信息,觉得符合捐赠条件,打算进行实地考察后再做定夺,这才给他打了电话。

④当对方问刘林这几天是不是有时间时,刘林激动极了,连声说:“有时间,咋没时间呢,就是晚上十二点我也行。

”对方笑了,说了声:“那行”,就挂了电话。

转过天是个休息日,刘林正在家里干点杂话,电话响了起来,还是那位工作人员,说他们再过十几分钟就型到学校门口了,让刘林尽快赶到学校去。

⑤撂下电话,刘林连手都没顺得上洗,就匆匆忙忙往学校赶去,刘林刚打开校门,一辆车“哎呀”一声停在了校门口,刘林赶紧迎了上去,一番介绍后,他把车上的一行人让到了校园里,其中有个戴者眼镜的中年男子,详细地同了学校的情况,刘林都一一做了回答,最后他们又在校园里转了一圈,这才打算告辞。

⑥坐上车后,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插下车窗,问:“刘校长,如果咱学校成了受拥对象,你能不能保证用好这批捐赠器材?”刘林一脸严,“能,绝对能”。

中年男子看向刘林。

微微一笑,说:“好的,最终结果我们会再与你联系的。

”又是几天过去了,刘林接到电话,学校成了受捐对象。

几天后,工作人员就把一批篮球送到了学校,还专门举行了一场捐赠仪式。

仪式搞得挺隆重,可拥赠物品也就十几个篮球,刘林心里虽然有些不爽,但又一想:有了这些东西,也能领着孩子们上堂像模像样的体育课了。

金湖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金湖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小题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答案:文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如何通过坚持和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题2】请简要概括文章中的主要情节。

答案:主人公在贫困的山区长大,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学业,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小题3】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小题4】请分析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答案:主人公具有坚强、勇敢、乐观、自信、勤奋等性格特点。

【小题5】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答案:文章的主旨是鼓励人们面对困难要勇敢坚持,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古诗文阅读【小题1】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翩翩②悠然③潺潺④箫鼓追随答案:①翩翩:轻快的样子。

②悠然:悠闲的样子。

③潺潺:水声。

④箫鼓追随:箫鼓声随着队伍前进。

【小题2】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①月亮下的水面像一面天空的镜子,云彩升起,仿佛在海上结起了楼阁。

②春天的江潮水与大海相连,海上的明月与潮水一同升起。

【小题3】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景的壮丽,意境优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小题4】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大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三、作文题目:我的青春梦想答案:我的青春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一直相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是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要途径。

小时候,我曾在校园里看着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知识,心中充满了敬意。

那时的我,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深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附答案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附答案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附答案不平凡的求学生涯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录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人教版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

B: 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C: 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使我深深体会到了遇到困难后要学会化整为零的重要性。

D: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

【答案】B【解答】A项,搭配不当,应将意识改为行为。

C项,成分残缺,删去使或通过。

D项,语义重复,约和左右删去其一。

故选B。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B: 但当涉猎涉猎:涉及C: 见往事耳往事:历史D: 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2)下列各项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蒙辞以军中多务以我酌油知之B: 结友而别温故而知新C: 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但微颔之(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本文出自《资治通鉴》,此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C: 孙权现身说法,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

D: 鲁肃对吕蒙的称赞,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4)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答案】BBD(4)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阿蒙了!(5)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2024年山西省临汾市多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山西省临汾市多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西九年级中考百校联盟考(二)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读·书(12分)【书法笔墨里的智慧】1. 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就要志向高远、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请从下面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A.字体古朴典雅,意为大鹏借助风力起飞,直上九万里高空。

B.字体笔画平正,告诫我们遇事一定要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C.字体蚕头燕尾,意为圣贤具有大气度,沉着淡定举重若轻。

D.字体龙飞凤舞,能表现青年人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甲:()乙:()【答案】①. D ②. B【解析】本题考查字体鉴赏。

甲:内容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强调青年要豪情满怀、志向高远。

此作品是草书,笔画奔走游突,如烟云缭绕,龙飞凤舞。

故选D。

乙:内容为: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强调青年要勤学修德,沉着冷静。

此作品是楷书,笔画平正,结构整齐,布局匀整,端庄方正。

故选B。

【诗文文字里的风采】2. 诵读经典诗文,能提升语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修身养性·积极向上”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诵读经典诗文,可滋养品性,修养身心。

小宇:“采菊东篱下,______”告诉我们:心情闲适,自然能够天人合一。

小文:“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启示我们:坚持下去,终会豁然开朗。

小美:“______”(《〈论语〉十二章》)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经常自我反省。

小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告诉我们:美好会消逝,但仍会有新的美好再现。

主持人:诵读经典诗文,可启迪智慧,让人豁达乐观,积极向上。

小德:杜甫的“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们心怀天下,激起我们学习的热情。

小智:李清照的“______。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达标名校2025年秋学期初三期终调研考试卷语文试题卷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达标名校2025年秋学期初三期终调研考试卷语文试题卷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达标名校2025年秋学期初三期终调研考试卷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选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声情并茂大兵压竟血脉相成世外桃园诀择B.一如即往侃侃而谈举棋不定蜜不可分急躁C.大言不惭心有灵犀锲而不舍光宗耀祖娴熟D.后悔莫急五采缤纷万般无奈丝丝入扣署光2.《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达——大闹野猪林B.林冲——雪夜上梁山C.武松——威镇清风寨D.宋江——智取无为军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学过刘禹锡的《陋室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中“铭”、“歌”、“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语文让我们结识了诸多名家名篇:鲁迅·《故乡》(小说),司马迁·《史记》(史书),朱自清·《绿》(散文),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戏剧),雨果·《给巴特勒的信》(书信),诸葛亮·《出师表》(奏章)。

C.与少年鲁迅曾经拥有“百草园”一样,作家萧红在那段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也曾经拥有一个屋后的“大花园”。

她在散文《呼兰河传》中,写到了自己和祖父在蜂蝶飞舞的后园生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鸟儿、虫儿、花儿都听“我”的。

D.苏联作家普里什文从自然景观中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写出了散文《林中小溪》;中科院院士侯学煜以森林和草原为例,向我们说明了维扩“生态系统”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泰州举办老街旅游文化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阿甘正传(美)温斯顿·格鲁姆1.阿甘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他的人生却充满了传奇。

他智力不足,却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人生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从越南战争到乒乓外交,从马拉松长跑到阿甘鞋,阿甘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阿甘的故事从他的童年开始。

他的母亲是一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女性,她教导阿甘要诚实、善良、勇敢。

阿甘的母亲去世后,他的父亲成了他的监护人。

父亲是一位严格的军人,他要求阿甘学会独立和自律。

在父亲的教导下,阿甘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2.阿甘在越南战争中表现出色。

他虽然智力有限,但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

在一次战斗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救出了战友。

阿甘的勇敢行为使他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国会荣誉勋章。

3.乒乓外交是阿甘人生中的另一个亮点。

1971年,阿甘作为中国乒乓球队的翻译,陪同球队访问美国。

他在美国期间,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面,并成为中美友谊的象征。

4.阿甘的长跑生涯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无意中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并意外地获得了冠军。

此后,阿甘开始了他的马拉松长跑生涯,跑遍了世界各地,赢得了无数粉丝。

5.阿甘鞋是阿甘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奇迹。

他偶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鞋子,这种鞋子可以治疗脚病。

阿甘用这种鞋子开了一家鞋店,帮助了无数人。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阿甘虽然智力有限,但他的母亲和父亲都对他充满了爱心和智慧,教导他要诚实、善良、勇敢。

B. 阿甘在越南战争中表现出色,他救出了战友,因此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国会荣誉勋章。

C. 乒乓外交是阿甘人生中的另一个亮点,他作为中国乒乓球队的翻译,陪同球队访问美国,并成为中美友谊的象征。

D. 阿甘的长跑生涯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无意中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并意外地获得了冠军。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含答案阅读《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一文,回答小题。

①守望家与国,奋斗在路上。

每一个人都不容易,每一个人都了不起。

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②坚定理想信念,做好平凡之事。

面对风霜雨雪而无惧、历经数九寒冬而不凋,松竹梅之所以被中国人称赞为“岁寒三友”,正是因为它们既有外化于形的坚韧气质,又有蕴含于内的顽强精神。

无臂妈妈韩丹边带娃边创业,短视频平台粉丝数超百万,乐观书写自强人生。

身残志坚的“板凳男孩”方宇翔借助平衡车参与军训,一句“我没掉队”感动许多网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凝练表达。

征途漫漫,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③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拼搏奉献。

粮食生产“二十连丰”,背后是每名农民和大批新农人甘做播撒希望的耕耘者,合力端牢中国饭碗;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命名交付,背后是参与其中的每个工人师傅传承工匠精神、争做大国工匠,精益求精、勇于突破、争创一流;一项项“卡脖子”技术被攻克,背后是每个科研尖兵勇做攀登高峰的开拓者,焚膏继晷、孜孜以求……无数“每个”构成了14亿多人的奋进姿态,绘就奔跑的中国的壮美画卷。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不能忘记,一切伟大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④其实,在追梦逐梦的征程上,每个人都是“真心英雄”。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就是将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立足岗位,各尽其责、苦干实干、全力以赴,才激荡出无往不至、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朱光潜的求学生涯 阅读答案

朱光潜的求学生涯 阅读答案

朱光潜的求学生涯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朱光潜的求学生涯阅读答案朱光潜的求学生涯1912年,十五岁的朱光潜升入当时赫赫有名的桐城中学。

专题10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02期)-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0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第02期)-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0非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苦心人,天不负”“梅花香自苦寒来”……吃苦,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所有吃过的苦,都会变成宝贵的财富。

当代青年,身处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仅要肯吃苦、能吃苦,更要________。

②作为一种价值认知,青年人的“自找苦吃”,既表现为不安于舒适的现状,勇于自我突破;更表现为追求社会价值,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学习,把教室和实验室搬到乡野,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安逸工作,到艰苦的农村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自己的苦换来乡亲的甜。

为了更远大的目标,他们主动走出“舒适圈”把艰苦作为成长的阶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建功立业。

③的确,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加迫切地需要青年人的参与和担当。

我们只有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时代洪流中,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北斗卫星团队中的青年人不受外界诱惑,自找苦吃,勇敢面对艰苦环境,承担重任,用靓丽的青春描绘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

④当然,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青年人面对的“苦”也不同。

过去,人们更多地要忍受外在的艰苦,“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如今,物质条件充裕,很少有筋骨之劳、体肤之饿,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加复杂多变的现实。

在面对现实不确定性的焦虑中,在探索未知而遇到的孤独中,青年人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要承受更多精神意志上的考验与磨砺,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强大做出贡献。

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研究院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的成员们,立足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勇闯科技“无人区”,开展前沿性课题的研究,进行了上万次数据验证,终于找到了智能超算的最优解,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他们也因此获得了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青年最高荣誉。

2024-2025学年北京市工大附中初三4月“圆梦之旅”(九)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北京市工大附中初三4月“圆梦之旅”(九)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北京市工大附中初三4月“圆梦之旅”(九)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作.坊/作.料芳菲./妄自菲.薄崭露.头角/抛头露.面B.凯.旋/觊.觎妖娆./骁.勇善战提纲挈.领/锲.而不舍C.尽.量/尽.管蒙.骗/蒙.头转向息事宁.人/宁.缺毋滥D.毗.邻/纰.漏游弋./大动干戈.偏安一隅./无独有偶.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③王东真是,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④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

A.推崇稳固别有用心淋漓尽致B.崇拜顽固别出心裁惟妙惟肖C.崇拜稳固别有用心惟妙惟肖D.推崇顽固别出心裁淋漓尽致3.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A.束缚.(fù)端详.(xiáng)空穴.来风(xuè)屈.指可数(qū)B.重创.(chuāng)溶.化(róng)咎.由自取(jiù)毛遂.自荐(suì)C.物侯.(hòu)颤.抖(chàn)一筹.莫展(chóu)悬梁刺股.(gǔ)D.症.结(zhèng)脂.肪(zhī)金碧.辉煌(bì)呕.心沥血(ǒu)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记、说、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人物传记阅读:《钱伟长: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人物传记阅读:《钱伟长: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人物传记阅读:《钱伟长:不平凡的求学生涯》不平凡的求学生涯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201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07 非连续文本(实用类)阅读(测)(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07 非连续文本(实用类)阅读(测)(含解析)

专题07 非连续文本(实用类)阅读(时间:50分钟,分值:60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8届湖北宜昌市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2分)材料一:据国家汉办粗略估算,目前除中国(含港澳台)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其中包括6000 多万海外华人华侨,以及4000 多万各国主流社会的学习和使用者。

2016年参加HSK (新汉语水平考试)等国际汉语考试的全球各类者生达到600万人次。

汉语也愈发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重视,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尼、蒙古、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汉语教学均由第三外语上升为第二外语。

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的排位普遍提高,也呈现出了低龄化趋势。

在很多欧美国家,出生于精英家庭的小孩,从小学习中文已成为当地一种流行趋势,这使得会中文的华人保姆在海外更受欢迎。

不少家庭纷纷开出高薪聘请华人保姆,帮助子女更好地学习中文。

近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公布了一项对上千名英国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文被英国家长选为“未来最有用”的语言,51%的家长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习中文。

过去10年间,学习汉语的法国中小学生翻了四番,汉语现已是法国初、中等教育里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之后的第四大第二外语。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3)15.有删改)材料二:“各国汉语教学正在由普及型、兴趣型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机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

”国家汉办负责人马箭飞告诉记者,“全球开设汉语课程的教育机构迅速增加,学员规模持续扩大;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民众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活动进入社区、植入草根,形成了校内校外互动,各职业、各年龄段、各种身份学员广泛参与的热烈氛围。

”目前,学历教育、学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体系基本成型。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0题。

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意思是:在需要用书的时候才发现书不够。

人们要努力读书,做到学而时习之。

读书不仅能增加知识,还能陶冶情操。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知行合一。

读书是为了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人们不仅要在图书馆中读书,在工作、生活的点滴中也能汲取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1.人们为什么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A. 在需要用书的时候才发现书不够B. 在需要用书的时候才发现书不好C. 在需要用书的时候才发现书没用D. 在需要用书的时候才发现书太多答案:A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需要用书的时候才发现书不够。

意在告诉人们要努力读书,做到学而时习之。

2.提到了“学而时习之”,意思是什么?A. 不断学习,永不满足B. 学到了就停止进步C. 学习时间不受限制D. 学而不重复答案:A解析:“学而时习之”是指不断学习,永不满足。

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3.为什么读书不仅能增加知识,还能陶冶情操?A. 因为读书可以让人放松心情B. 因为书中有很多美好的情感C. 因为书中有很多道理和智慧D. 因为读书可以增加人的精神境界答案:C解析:读书不仅能增加知识,还能陶冶情操的原因是因为书中有很多道理和智慧,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4.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A. 知识要与行动相结合B. 知识和行动相对立C. 知识与行动无关D. 知识和行动可以分开答案:A解析:知行合一是指知识要与行动相结合。

学到的知识要通过行动来实践,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

5.人们不仅要在图书馆中读书,还要在哪里汲取知识?A. 工作中B. 生活中C. 朋友中D. 广场上答案:B解析:人们不仅要在图书馆中读书,在工作、生活的点滴中也能汲取知识。

说明在生活中也能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获取知识。

6. “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意思?A. 书本上的知识要转化为自己的能力B. 书本上的知识可以不用C. 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客观存在D. 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理论答案:A解析: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青山湖区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测卷语文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语言文字与运用。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进入九年级的我们,心怀鸿鹄之志,一路踏歌前行。

涤尽浮躁,不惧风雨,是我们拼搏;心无旁①,孜孜以求,是我们奋斗的品格;②,锲而不舍,是我们成功的秘诀。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挫折中坚强,在挑战中勇敢,在竞争中超越,成功的冠冕才能真正属于我们。

1.文中加点字“锲”的读音正确的是()(1分)A.qīB.qiēC.qièD.qì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1分)A.误B.务C.鹜D.骛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附庸风雅B.随心所欲C.勤学笃思D.言不及义4.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拼搏的是涤尽浮躁,不惧风雨。

B.涤尽浮躁,不惧风雨,是我们提高。

C.涤尽浮躁,不惧风雨,是我们提高的动力。

D.涤尽浮躁,不惧风雨,是我们拼搏的誓言。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还有人打着所谓“回归传统”的旗号,宣传封建纲常等文化糟粕,颠覆“三观”,扭曲价值取向。

②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③实践证明,一味地粗制滥造、盲目地跟风炒作,只会让传统文化蒙羞。

④现实中,有的地方制造噱头,在城市发展中奉行“拿来主义”,花了重金却造了“假古董”。

⑤有人不顾事实戏说历史,将其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制作雷人的“穿越剧”,内容空洞、毫无营养。

⑥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的是创造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甚至粗制滥造。

A.⑥④⑤①③②B.②④①⑤③⑥C.⑥⑤④①②③D.②④①⑤⑥③6.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文学爱好者李筠在电话里对编辑说:“我的拙作已经发到您的邮箱里,请您指正。

职教高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3篇)

职教高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C.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D. 鸡鸣狗吠,鸡犬升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画技非常精湛,一幅画就能卖到几万元。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辉煌、灿烂B. 欢快、愉快C. 精美、精致D. 粗心、大意4.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小明非常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5.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规范的一项是:A. 贤惠B. 神秘C. 恬静D. 稀疏6.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他的画技非常精湛,一幅画就能卖到几万元。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7. 下列句子中,使用恰当的成语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突飞猛进。

B.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C. 他思维敏捷,机智过人。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10. 下列句子中,语序调整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淮安市盱眙县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淮安市盱眙县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淮安市盱眙县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生逢盛shì,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对中国青年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己为荣。

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富丽绚丽)之花,中国青年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驾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hì)_________砺.(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二、综合性学习2.综合性学习。

光明中学初二1班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准备举行“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负责策划的刘文从网上找到了下面比赛流程,请你帮他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序号。

1/ 14举办参赛选手选拔赛→_______→_______→_______A.获奖同学发表感言B.评委评选出奖次、公布名单C.选手进行正式演讲比赛(2)演讲比赛后,班级决定将“以和为贵”主题活动拓展到校外去,准备组织一次集体出游,王伟提议去西游乐园,李强想去淮安动物园,二人争执不下吵了起来,作为班长,你应该怎样劝说他们?(3)解决王伟和李强的争吵后,你准备和同学们一起商议出游流程,为了防止商议过程中再起争吵,你决定从“以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制订两条“议事规则”,写在下面横线上。

三、句子默写3.诗文名句填空。

①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乔布斯同样如此。

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的压力。

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

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且他会非常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脑袋。

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母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

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

他喜欢嬉皮士,喜欢听鲍勃·迪伦的民谣和披头士的摇滚,和狐朋狗友一起酗酒、吸大麻……乔布斯恣意放纵自己,以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

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亡。

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

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禅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

2003年,乔布斯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却被检查出患有胰腺癌,其后虽然治愈,但是屡次休假,经常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

但是面对死亡,乔布斯却从禅宗中得到顿悟:“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

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

”并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

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

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

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及答案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及答案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
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

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

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

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

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到了冯·卡门
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

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邱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

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

邱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文史成绩优异,作文和历史都拿了满分,是因为钱伟长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自小是看古书长大的。

B.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弃文从理,转系后读书极为用功,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理科毕业生,这充分说明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的道理。

C.多年来各学派学者对平板和壳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没有找到内在联系,钱伟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板壳的基本理论,与导师辛
吉的研究过程和结果都相似。

D.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主要从事有关火箭、导弹的研究,他提出的方案曾帮助伦敦在二战中免遭德国导弹的破坏。

E.本文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刻苦求学、不断钻研取得杰出成绩的过程,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成就卓著、令人尊敬的科学家的形象。

(2)为什么说《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一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请简要分析。

(6分)
(3)本文反映了钱伟长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分析。

(6分)
(4)文史上极具天赋的钱伟长上大学时却弃文从理,最终在科学领域还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人们平时却常说扬长避短更容易取得成功。

对此,你有何观点?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理由。

(8分)
参考答案:爱师网整理
12.(1)B项3分,E项2分,A项1分。

(2)①论文攻克了当时的科学难题。

板壳内禀理论是极有实用价值的科学难题,钱伟长从原有各学派学者的论述中找出各种板壳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核心内容。

②论文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此文发表于导弹之父冯·卡门的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

③得到爱因斯坦的肯定与赏识。

爱因斯坦看过此文后由衷感叹其解决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

(3)①热爱祖国,有远大抱负。

为了振兴中国的军力,抵抗外族侵略,在文史上极具天赋的钱伟长毅然决定弃文从理。

②勤勉刻苦,善于钻研。

理科薄弱的钱伟长经过艰苦努力,克服多重困难,成为物理系优秀毕业生;留学加拿大后,废寝忘食地钻研,与导师共同攻克极具实用价值的科学难题。

③勇于担当,维护正义。

二战期间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勇担有关导弹研究的重任,曾为伦敦市中心免遭德国导弹破坏做出贡献。

(4)观点一:只要有梦想,够努力,“扬短避长”也能取得成功。

文本:①崇高的理想是取得成功的动力。

钱伟长改学理科,是想通过科学技术来振兴祖国的军力,抵抗外族的侵略。

这一崇高的爱国理想促使他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

②勤奋刻苦是成功的保障。

钱伟长转物理系后学习极度用功,成为理科优秀毕业生;留学期间,通过潜心钻研,解决了重要的科学难题。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脚踏实地、勤奋钻研的结果。

③天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钱伟长在文史方面表现出的天赋,反映出他是一个资质好、智商高、记忆力强的人,这也是他后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的短处不应一味地回避,只要有足够的动力和信心,找对方法,肯努力,多付出,短处也可以成为长处。

失去双臂的刘伟,坚定自己的梦想,付出数倍于常人的努力,让钢琴在自己的脚下流淌出优美的旋律,短处成为了他的长处。

我们做任何事也是如此。

观点二:懂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会少走弯路,更容易取得成功。

文本:①天赋好、记忆力惊人,有助于进行文史研究。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时就能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说明他在文史方面天赋极高。

假如他没有弃文从理,在文史研究方面应该能取得优异成绩。

②家庭环境与后天教育能促进长处的进一步发展。

家学渊源,名师指点,进一步激发了钱伟长文史方面的学习潜能,使之在清华入学考试中,作文和历史得了满分。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不可避免地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长处,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长,更易形成制胜的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扬长避短更易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