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27b3dc9ec3d5bbfd0a7439.png)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目录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入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e4ab8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7.png)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学问结构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二、教学目标⑴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⑵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看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解决方法]⑴让同学看懂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图解,利用化学学问,理解核酸的结构。
⑵联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理解核酸的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观看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决方法]老师细心预备好试验,同学分组试验,观看1——2种材料,归纳DNA 和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四、课时支配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试验法、叙述法 六、教具预备 试验材料 七、同学活动⑴通过试验观看,获得感性生疏,解决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⑵同学阅读教材,思考争辩回答相关问题。
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 见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问题探讨]出示教材P26DNA 指纹检测图提出下列问题:⑴DNA 指纹是不是平常说的手指印? ⑵怎样知道DNA 来自同一个人? ⑶DNA 可以做身份证吗? ⑷DNA 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⑸核酸有几类?⑹核酸存在于细胞的哪些部位? 老师归纳总结。
引言:我们能否通过试验来观看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呢? 一、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试验]观看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老师指导每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观看1——2种材料,通过归纳总结,得出DNA 和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⑴试验目的分析本试验是利用特殊的染色剂对DNA 、RNA 的不同着色反应来探究DNA 、RNA 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位置。
⑵试验原理分析甲基绿+DNA →呈现绿色 吡罗红+RNA →呈现红色两种染色剂不是单独使用,而是混合使用。
⑶几种液体在试验中的作用0.9%NaCl 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8%盐酸……①转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②使染色体中DNA 与蛋白质分解蒸馏水……①配制染色剂;②冲洗载玻片 ⑷试验现象及相关结论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老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同学带着问题读教材P28——29相关问题。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7篇】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203ff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b.png)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7篇】生物,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高中必修一生物教案篇一【设计理念】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
最想突出的处理:1.还原科学研究的历史面貌,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2.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⑴。
了解光合作用的结构和物质基础;⑴。
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反应方程式、概念、过程、意义;⑴。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和实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理解假设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同时,理解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关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②讨论科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和实验,避免知识“去背景”和“简单化”。
③明确科学的研究态度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④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课件PPT学习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课件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804f7e87101f69f31952b.png)
脊椎动物亚门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第38页/共405页
植物
生 物 分 类 单 位: 界 、 门 、 纲、 目、科 、属、 种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绿 藻 : 衣 藻 、水绵 褐藻:海带
红藻:紫菜
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
第39页/共405页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活实例)
衣藻 如 果 没 有 完整 的细胞 结构, 就不可 能完成 这些生 命活动 ,因此 说,单 细胞生 物的生 命活动 离不开 细胞
变形虫
酵母菌
第4页/共405页
实例2 人的生殖和发育 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
,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第5页/共405页
第6页/共405页
在 子 女 与 父母 之间, 什么细 胞充当 了遗传 物质的 “桥梁 ”?人 的发育 与细胞 的生命 活动有 什么关 系? 遗 传 物 质 的 “桥梁 ”:精子 和卵细 胞
列文·虎克
第36页/共405页
生物
非 细胞结 构生物 细 胞结构 生物
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原 核生物
真 核生物
细菌 蓝藻
放线菌 支原体
真菌 动物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酵母菌 各种霉菌 食用真菌
植物
第37页/共405页
原生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动物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病 毒 一 旦 离 开活细 胞,就 不再表 现生命 现象。
第1页/共405页
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实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草履虫还 能完成 哪些生 命活动 ?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有摄食、呼吸 、生长 、生殖 、应激 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板书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59597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6.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板书
课程名称:高中生物必修一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主题: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规律
3. 培养探究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1.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2.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规律
教学难点:
1. 生物的分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生物的进化理论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用一些引人注意的图片或视频,引出今天的课题: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二、直播新课(15分钟)
1. 生物的起源:
- 介绍生物的起源理论:原核生物起源说、真核生物起源说等
- 讲解地球上生物的形成和起源历史
2. 生物的进化:
- 介绍进化理论: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等
- 探讨生物的进化过程和原因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通过一些实际生物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规律,同时引出生物之间的共同祖先和演化关系。
四、思维拓展(10分钟)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有些物种会灭绝?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和思考题,巩固学生对今天课题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堂总结(5分钟)
复习今天的知识点,强调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对我们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实践,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5c82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4.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人教版教学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教案(教师版)
![人教版教学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教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db4c6e9b6648d7c1c74610.png)
(2)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质
核糖体
[思考与讨论]细胞一定要有细胞核吗?一定要有染色体吗?拟核是什么物质呢?
学生阅读P10相关内容回答。教师指出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细胞学说的内容比较简单,与初中学过的内容相比,只增加了“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教师可以和盘托出。
[资料分析]学生阅读P10-11相关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教师归纳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教师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过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生物高中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生物高中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4e9efae2bd960591c6777f.png)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是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知识作铺垫,属了解水平。
教材通过事例从几个方面提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因此,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出”。
在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这些结构层次都属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学习。
不仅理解生命系统的这些结构层次的含义,还应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同时,还应初步理解生命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明”。
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十万个为什么:1、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2、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展示图片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做铺垫。
四、总结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单细胞生物的举例: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单细胞藻类(如:衣藻)、细菌等。
(2)生命活动的完成: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依靠单个细胞完成运动、分裂、摄食、生长等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多细胞生物的举例:大多数动物和植物(2)生命活动的完成: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生命活动的基础:①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细胞代谢②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③生命活动:遗传与变异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思考】试问可否直接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试分析原因。
【答案】不能。
病毒不能单独进行生命活动,必须用活细胞来培养。
4.扩展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①结构:细胞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组成。
②生活方式:只能营寄生活,只有寄生在寄主的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必修壹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壹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b8fd7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高中生物必修壹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描述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生物膜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的分子组成;
2. 掌握生物膜的特点。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
2. 多媒体设备;
3.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
1. 展示细胞的结构组成图,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20分钟)
1. 讲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示意图讲解。
三、实验探究(30分钟)
1. 制作酵母菌的实验,观察细胞结构;
2.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总结细胞结构特点。
四、细胞分子组成和生物膜讨论(15分钟)
1. 讲解细胞的分子组成,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构成要素;
2. 分析生物膜的特点和功能。
五、小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教学反馈: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细胞的更多知识,拓展学习范围;
2. 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高中第一章生物教案全套
![高中第一章生物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96d64a4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5.png)
高中第一章生物教案全套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理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 掌握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细菌界等生物分类学基本概念。
3. 熟悉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生物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各种生物分类的基本特征。
3.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辨析。
2. 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教学准备:1. 教科书《高中生物》。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生物标本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4. 课件资料。
教学内容:一、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生物学2. 生物学研究对象和内容3. 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界的概念和特征2. 植物界、动物界、细菌界的基本特征3. 生物分类的方法和意义三、科学探究方法1. 科学探究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探究方法的分类和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与互动:教师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学生参与互动讨论。
2. 观察与实验:利用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和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3.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呈现生物学的图像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讲授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5分钟)介绍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分类学基本概念(20分钟)讲解生物的分类,介绍不同生物界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四、科学探究方法(15分钟)介绍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五、实验活动(30分钟)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六、总结与作业(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任务以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学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d4f202de80d4d8d15a4f81.png)
教案高中生物(必修1)1-1、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体验探究和分析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资源的选择:多媒体电脑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I课时)一、三维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三、双基提要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_______________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
2.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素和_________素,是能进行____________作用的自养生物,属于____________核生物。
水体富营养化会出现_____________,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其中有多种蓝藻。
3.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___,绝大多数种类是营_________或_________的异养生物。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①具有相似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②______与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关系十分密切。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不同的地方体现在:没有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_,DNA分子呈_________状,位于_______________中。
5.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_和共同建立了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___________和生物体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e57c51d5bbfd0a795673b3.png)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案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一人教版全套教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优秀5篇】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a6535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2.png)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优秀5篇】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减数的概念;能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模拟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2、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提高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减数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模拟减数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出有丝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
设疑: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由学生尝试把图中受精卵、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情况标出。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生物体是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须减少一半,即通过减数而非有丝。
(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的相关信息(以精子的生成为例)。
问题:减数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精子的原始细胞即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之后继续设疑:精原细胞在减数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减少一半的?又是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根据有丝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猜想。
教师肯定学生的猜想,动画演示精子形成的全过程。
设疑:减数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学生观察分析减数次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了解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变化情况。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次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高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高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f41b3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b.png)
高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课时安排:每周一节课,共计35周
教案范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课时内容:
第一节课:细胞的基本结构
- 学习细胞的基本构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 了解细胞的功能和特点:新陈代谢、自我复制、适应环境等
第二节课:细胞的器官和器官组织
- 学习细胞的器官: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讨论不同器官在细胞内的作用和协调
第三节课:细胞的运动和传递
- 理解细胞的运动方式:原肢、假肢等
- 探讨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化学信号、电信号等
第四节课:细胞的分裂和增值
- 学习细胞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探讨细胞增值对生物体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方式:
- 结合实验教学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带领学生观察和分析细胞的形态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评估方式:
- 课堂小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检测
- 课堂表现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提问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
-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
-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3c0dd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7.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细胞的基本生命周期和功能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活页笔记
3.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细胞的视频和图片,引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话题。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15分钟)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讲解
2. 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讲解
三、细胞的功能(20分钟)
1. 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
2. 细胞的调节功能
3. 细胞的生殖功能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可以适当增加生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实验操作可以调整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思考。
3. 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新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3篇】
![新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591cc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5.png)
新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3篇】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欢迎查阅!小编为您带来了3篇《新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1、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3、小组观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本节知识结构教材分析人体主要的骨的名称,人的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人的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讲述骨骼时,首先让学生区分骨与骨骼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脊柱。
接着指出: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
关于骨胳的组成,从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建议采用自学的方法:先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骨骼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
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
观察完毕后,教师每组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并给评分,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又达到对知识的识记的效果。
人的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学生对人体骨骼有了清楚的熟悉后,继续让学生观察骨骼的模型,并提出观察问题:(1)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3)足有什么特点?这些对于人体竖立行走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了解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壮及形成足弓这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讲述它们的生理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
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
(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
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引入新课(二)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难点)小结课后练习教师活动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
举引起SAS的冠状病毒为例,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冠状病毒在那些细胞里面复制呢?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的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呢?)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提出问题:细胞能表现出那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开展讨论。
小结:(幻灯片展示提纲)细胞为什么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在细胞生命活动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
(举出一些实例)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数,但是这些生物,小到组成它们身体的细胞,大到一个生物个体,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都可以一个一个的生命系统(什么是系统呢),而且这些生命系统之间还有层次的关系。
(以一只龟为例分析)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么呢?)因为细胞各个部分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使细胞能表现生命特征;心肌也是一个系统(分析略)。
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循环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等也是一个系统。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问题: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阅读资料并讨论:(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镊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原因。
(着重引导说出多个组分互相配合影响成为整体)完成资料后的“思考与讨论”。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
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选取多少种细胞?)。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使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集中细胞(二)第一课时的课后练习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回忆4种细胞的来源以及复习在初中阶段所了解的细胞的结构。
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
用幻灯片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比较)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1、2题第一题:答案是B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
(2)共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因为两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
思考讨论老师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交流。
完成练习(二)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第二课时)(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课后练习科学前沿本章小结自我测试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
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
(真核细胞如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以蓝藻作为例子介绍原核细胞的生活习性。
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那些代表生物?(发菜、水华)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
2. 形态:比较小,营养方式。
细菌主要以寄生、腐生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4.用幻灯片比较一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点。
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突出细胞核与拟核物质组成的共同性。
设问:被誉为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是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遗传理论、细胞学说)简单地解释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描述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第二要点描述了细胞的生命活动;第三要点描述细胞的繁殖。
(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讲)以讨论题引导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
课后练习3: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共性是细胞核的组成物质。
(略)比较两种细胞的差异,讨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都有成型的细胞核,而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尝试解释细胞学说的内容阅读资料,讨论问题并进行交流汇报。
(1、例如科学发现是曲折,漫长的;2、主要是阐明了生物界的同一性;3、例如对神创论有力的打击等。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技能】: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幻灯片四、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实验过程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引入(二)组成细胞的元素(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四)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五)练习(六)总结教师活动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生命是有什么物质感到非常神秘,认为生命是特殊物质构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们仍然认为生物产生出来的物质,在体外是不可能合成的。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化学化学知识,知道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有元素来组成的,那么组成生命的元素有哪些呢?分析p16的表格,提出问题,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能对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象。
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
结合p17两个饼形,引导学生观察、归纳。
大量元素(C、H、O、N、P、S、K、Ca、Mg)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
提出问题:在两个统计图中显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的?可以简单解释一下碳在生命物质中的地位指导学生完成讨论题以问题引导:你的实验材料选择了什么?你预测你的实验材料还有什么有机物比较多?你选择的试验仪器和试剂是什么?幻灯片展示本课的要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C、H、O、N);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检测糖类等物质的方法(包括试剂、操作、反应结果)学生活动分析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壳中也存在,说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另外细胞中的各种元素与地球组成的比例不一样,也说明了生命物质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