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CBD探秘唐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
西安市城东商圈分析
西安服饰商圈之一长缨路商圈(图)西安房地产信息网 时间:2008-12-25商圈,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区域的商业中心。
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以及其它原因上自发而成的商业气息最为浓厚的区域。
商圈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其辐射范围内土地的价格等,同时也是其他类物业升值的直接诱因之一。
西安市商圈划分大致如下:钟楼商圈,以钟楼作为中心,辐射南北东西四条大街,历史最为悠久,商业氛围最为浓厚;小寨商圈,以小寨十字为中心,辐射长安路及小寨东西路,波延到电子城等处;雁塔路商圈,以雁塔路为轴心,辐射到文艺路等处;长乐路商圈,以长乐路为轴心,辐射到幸福路等处;土门商圈,以土门十字为轴心,辐射到西郊……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西安已发展成为西部最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特别是长乐路和长缨路服饰商圈的形成,已建成了以多彩集团为代表的10多个大型和超大型的服装批发市场。
东西部众多客商在此相聚,国内外大量品牌服装在此经营,市场交易活跃,发展前景广阔。
一、商圈由来长乐路、长缨路沿线服饰商圈,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由马路地摊、简易大棚市场、规模化专业市场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目前已形成了以长乐路为轴心,西起环城东路,东到万寿路,南起金华北路、兴庆路,北到长缨路,方圆30平方公里的规模。
这一服饰商圈横跨新城、碑林两个区,西边近邻西安火车站和陕西省长途汽车站,北边和东边也有两个长途汽车站,交通特别方便。
由于长乐路、长缨路商圈离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经营品种齐全,所以已成为西安市服饰商贸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服饰交易集散地。
近年来随着城东区的发展,各区域进一步细分,商圈也逐步细化,长乐路、长缨路沿线服饰商圈细分为长乐路商圈以及长缨路商圈。
本期主要就长缨路商圈做以分析研究。
西安房地产信息网数据研究中心对长缨路的界定为:以长缨路为轴心辐射周边区域的一个区域性商圈。
长缨路服饰商圈肩负两重使命:一方面为以满足长缨路沿线区域内的居民生活配套的功能定位为主,与周边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作为西安较大的一个传统服饰商圈,依然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唐朝长安街巷名称
唐朝长安街巷名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繁荣的时期,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拥有众多繁华的街巷。
长安的街巷名称多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下面就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街巷名称。
1. 东市街:位于长安城东部,是长安城内最繁荣的商业街之一。
东市街上的商铺琳琅满目,各种物品琢磨可见,是唐朝时期最热闹的商业集市之一。
2. 西市街:长安城西部的商业街。
以玉器、陶瓷、丝织品等著名的商品闻名。
西市街上的商业氛围繁荣,各种商贾云集,成为长安商业发展的重要中心。
3. 建福宫街:位于长安城中央,连接着皇宫和市中心。
建福宫街是皇家宫殿的前庭,路两旁是一些官员的府邸和豪华的商铺。
沿街的建筑华丽精致,宫阙殿宇林立,彰显了唐朝的繁荣和富丽。
4. 玄武门街:得名于长安城的东北门——玄武门。
玄武门街是长安城的主要大街之一,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商品,也可以欣赏到街头艺人的表演。
5. 长乐坊:位于长安城南部,得名于唐玄宗的长乐宫。
长乐坊是个集市场和娱乐场所于一身的区域,街道两边是各种店铺、歌舞厅、戏院等等,是长安城内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6. 太乙宫:位于长安城南郊,是一个宗教性质的区域,供奉道教的神明太乙真人。
太乙宫的周围环境幽静,是人们祈福、修行的好地方。
7. 北京坊:位于长安城北部,得名于其与北方的首都北京之间有交通要道。
北京坊是个以丝绸、香料等商品交易为主的商业区,也是集聚了一些文人墨客的地方。
8. 马家坊:得名于长安城内一个著名的马商家族——马家。
马家坊是长安城内最繁荣的商业区之一,这里是马商们的聚集地,也是买卖马匹的主要市场。
9. 中书省街:位于长安城内,是唐朝朝廷的中枢机构所在,因此得名中书省街。
这里曾经是文官、官员们的居住地,街道两边是一些高官的府邸。
10. 少华山街:得名于长安城东北的一座山——少华山。
尽管少华山街距离山脚较远,但是这里有唐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是一处休闲观光的好地方。
这些仅是长安城内一部分街巷的名称,每个街巷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展示了唐朝时期长安城的繁华和多样性。
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445
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44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某同学利用下面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 炎黄联盟B. 春秋争霸。
C. 战国七雄D. 楚汉之争2、下列朝代中,曾出兵夺取幽云十六州地区,并同辽两次作战的是( )A. 后唐B. 后晋C. 南宋D. 北宋3、“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
其中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4、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改变这一状态。
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A. 完颜阿骨打B. 铁木真C. 忽必烈D. 努尔哈赤5、唐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A. TB. F6、俗话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却曾经多次迁都。
最后使商朝都城稳定下来、国力逐渐强盛起来的一次迁都的A. 启迁都阳城B. 盘庚迁殷C. 平王东迁洛邑D. 武王迁都镐京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我国最早定型的文字是____。
8、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___________ 。
9、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
10、(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和文成公主入藏这些历史事件体现了唐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11、我国最早定型的文字是____。
1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文字。
______ (判断对错)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北宋时期,并立的政权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金、宋、西夏、辽。
世界古代第一都城——唐长安城
世界古代第一都城——唐长安城安西四镇的文章写到一半,发现唐王朝的西域各城都有着深刻模仿长安城的烙印,比如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
于是心中的长安城变得越来越大,于是打开电脑,先把它写起来。
它是千古第一都,论面积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论人口,不仅有日本、朝鲜、缅甸来的使臣、学者、商人,还有来自西域的僧侣、官员等,胡寺不下数座。
长安之大唐长安城,也就是隋朝的大兴城,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池,也是全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
唐长安城常住人口有百万之多,面积约为87.27平方公里(包含大明宫),约等于3个澳门(32平方公里)大小。
无论是城市规划建造水平还是城市管理能力,都是当时顶尖水平。
今天的澳门如果这样还不够直观,那么我们来对比下世界古代其他城市(城墙内)面积。
明清北京城,面积60.2平方公里。
元大都,面积50平方公里。
唐洛阳城,面积45.2平方公里。
明南京城,面积43平方公里。
巴格达城(公元800年),面积30.44平方公里。
罗马城(公元300年),面积13.68平方公里。
君士坦丁堡(公元447年),东罗马帝国首都,面积12平方公里。
▲君士坦丁堡如此大规模的城市显然在城内建设上也是超大规格,外城郭内有南北大街8条,东西大街14条。
每条大街的两边都种植了榆树和槐树,并且两边都配有排水沟(看来底下工程也是建设得颇有规模)。
南北东西直通各门的主干道,宽度都在100米以上。
最为城市南北中轴线的朱雀大街更是达到了155米的宽度。
城内南北东西各条大街,将城市切割成108个方方正正的里坊。
每座坊四周都建有围墙,大坊开四门,连接四门为十字街,小坊开二门,连接两门的为一字街,街道宽度都为15米(按照现在的标准差不多是双向四车道)。
坊内有民宅、官邸、寺院,有些坊内还会有些许的商铺。
每座坊都设有卫兵把守,晚上是实行宵禁的,每座坊俨然是一座座小城。
▲长安城地图城内除了里坊,还设有东西两市,各占两坊之地。
古代第CBD探秘唐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
古代第C B D探秘唐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现在各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CBD(核心商务区),可是你知道吗,在千年前的唐代长安城里,也存在着两个世界最顶级的商务区——唐长安城西市、唐长安城东市。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在唐代京都长安,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在今西安交通大学一带,“西市”在今劳动南路一带。
“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而“西市”不仅是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
唐代“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固定商铺4万多家,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
长安城平面图东西两市的区别唐长安东西两市除所处位置上的不同之外,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经营商品的种类略有不同东市和西市同是长安城工商业市场,但是由于其市场位置的不同,所经营的商品种类也略有区别。
东市由于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
而西市则距三内较远,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
东市的商业不如西市繁荣东市靠近三内,周围多是勋贵官僚第宅,而其商业反却不如西市繁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到政治上的种种影响和限制。
墓地壁画这是因为,唐统治者视商贾为“贱类”,以工商为未利,严禁百官入市。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月、二年十二月,太宗多次颁布禁令:“五品以上,不得入市”,“禁五品以上过市”。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德宗又下诏:“禁百官署邸贩鬻”。
有故事说,武周时期官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将入三品。
一次退朝,就因为在路旁买一新熟蒸饼,于马上而食,结果遭御史弹劾,而未能升迁。
唐长安东西两市比较研究
唐长安东\西两市比较研究作者:芦蕊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6期摘要:东市与西市是唐长安最主要的、规模最大的两个市场。
长安东、西两市作为唐代市场体制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承担着区域经济中心的职能。
两市在最初设置时并无太大差异,然而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两市的空间布局和周边环境、市场繁荣程度以及商业功能方面产生了一定差异。
关键词:唐代长安东市西市唐长安东、西两市在规划布局等方面基本无差别,但毕竟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具体条件不同,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状态。
对两市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差异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从东、西两市的比较中进行探索。
一、东、西两市的空间布局与周边环境唐长安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全城共108坊。
东市和西市位置是对称的,分别设在皇城以南东、西两侧。
东、西市在最初的设计理念上并没有特殊的区别,二者位置对称,建制、规模也基本相同。
两市的地理位置是取决于长安城的交通条件的,其北面紧临春明门至金光门东西向大街。
这条街道宽约120米。
春明门是长安到灞桥必经的地方,由灞桥经蓝田是趋向东南各地的大道。
金光门是向西通往周至、户县等地的必经之地,出金光门再往西经眉县就是沿渭河谷地到大散关的大道,也是西域人来往长安必经之路。
两市设在这条大街的南边,便于商人和货物的进出,更重要的是,由于两市位置适中,周围人口稠密,无论是住在长安城北部还是南部的居民,要到东、西二市去购物都比较方便。
虽然两市的空间布局基本没有差异,但两市毕竟有各自的具体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市周边的环境都会随着市的发展而趋于不同。
首先,西市及周边诸坊外来族、流动人口较多,以致这里人口稠密,驱使从事小买卖的商贩都趋向西市,于是“商贾所凑,多归西市。
”形成了人气极旺的市场氛围。
这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西市及其周边聚集了许多胡人、胡商。
西域诸国与唐朝的来往相当密切。
西域人往来大唐,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都是十分方便的。
唐人统称其为“胡人”,这其中有许多是来贸易的商人,他们被称为“商胡”、“胡商”、“藩客”等。
长安东西两市究何在(细论大都无城之秦汉三都
长安东西两市究何在(细论大都无城之秦汉三都与长安城外是否有郭区相关的是长安诸市,尤其是著名的东市、西市的具体位置。
阎文儒[1]、佐藤武敏[2]、马先醒[3]、陈直[4]、杨宽[5]、佐原康夫[6]、孟凡人[7]等都曾推测汉长安城的市或均位于城外郭中,或至少有部分在城外。
1980年代,汉长安城的早期发掘者王仲殊提出了“可以肯定长安城内有九市”的观点[8]。
其列举的文献和考古依据是,“《三辅旧事》记述九市的位置在突门(雍门)附近、横桥大道(应即横门大街)的两侧,因而可以进一步判断它们是在城的西北部。
在城的西北部一带,有的地方发现地面上散布着许多陶俑和钱范,说明这里是手工业作坊的所在,也可以作为上述判断的一种依据”。
从行文即可知这只是一种“判断”。
显然,手工业作坊之所在并不必然为市场。
同时,市场不易留下确切的痕迹,故在考古发掘中较难辨识[9]。
1980年代中期在城内西北部一带发现的围墙,发掘者断言“发现两个‘市’的遗址,二市四周夯筑‘市墙’,此即文献所载之‘东市’与‘西市’”[10],恐怕也只能看作是推断。
就具体内涵看,“西市之内有大面积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西市中的一些手工业生产是直属中央管辖的,如铸币业、属于东园秘器的陶俑制造业等。
西市偏居于长安城西北隅,环境封闭,便于官府对重要手工业的控制”[11]。
这样的一处带有独占、封闭色彩之所在,与对外开放、与贸易有关的“市”,似乎难以挂起钩来,其属于官营手工业作坊区的专门用地也未可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秦汉卷》20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至于对文献中城门和道路的具体解释,学者间也尚无共识。
如杨宽认为“所谓‘道’,是指城门通向郭区的大道。
西汉长安城内的道路叫‘街’,只有城外郭内的道路叫‘道’”,因而位于“横桥大道”两侧的市也就应在城外北郭的大道旁了[12]。
而“无论《三辅黄图》所引的《庙记》,班固《西都赋》李善注所引的《汉宫阙疏》和《太平御览》卷一九一引的《宫阙记》,一致都说长安有九市,‘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13],这与考古发现横门内大路两侧院落西小东大(面积分别为0.2和0.5平方公里余)的情况不甚符合。
唐长安城从东市到西市冷知识
唐长安城从东市到西市冷知识长安城中设有东市、西市两个大市场,是当时长安城两大著名的商业中心。
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一带,坐落于曾经的东市遗址之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在当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西市位于西安市劳动南路和东桃园村之间,作为千年前全球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商贸中心和时尚娱乐中心,也被称为“金市”“大唐东市”是国内贸易集散地,各地特产云集于此;“大唐西市”则是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中心,汇聚全世界的奇珍异宝。
人们只要来到“东市”和“西市”,就能买到全世界的各种商品。
后来,人们把购物称为“买东西”,“东西”一词就来源于“东市”和“西市”唐朝长安城唐代长安的东市和西市依着皇城南面,互相对称地设置在东西两侧,作为全国交通干线、宽150余米的朱雀大街,横贯城区,从皇城正南方穿梭而过。
从皇城正南门朱雀门沿着朱雀大街悠闲自在地往东走三坊之地即为东市,往西走三坊之地即为西市。
东、西二市分别设置有两个北门,这四座北门不约而同地面朝这条东西向的交通干线,因此,不论是居住在城区北部的达官贵族,还是居住在城区南部的普通居民,都可方便地购物。
此外,东市往东不远处就是长安城的东大门春明门,而西大门金光门就在西市西边不远处,而这两座东西城门以开放热情的胸怀迎接城外各地商人来长安经商贸易,共同书写盛世传奇。
繁华的长安城“大唐西市”作为国内唯一在唐长安西市遗址上再建的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项目,也是唯一可以用丝绸之路起点命名的项目。
它穿越年时光,展现了大唐商业盛景,诉说着那段充满异域风情的丝路故事。
“大唐西市”项目占地约500亩,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总投资80多亿元人民币,规划建有金市广场、金市超五星级酒店、文化演艺中心(大型盛唐西域歌舞、影视艺术中心、民俗文化展示、唐朝宫廷宴)、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文博展示接待中心(大唐西市十字街遗址展示、丝绸之路起点标志、最具人文特色的国内外贵宾接待中心、大唐西市博物馆)、中华美食街区、休闲娱乐时尚街区、现代大型购物中心、旅游纪念品交易中心、丝路文化体验街区等充满文化魅力的项目,漫步其中,仿佛时光被凝固在了千年之前,时空的交错让你沉醉在往昔大唐帝都的富足和当下中国的强盛中难以自拔。
唐朝穿越必备指南
唐朝穿越必备指南!!全球通史「全面展现全球历史文化风貌,趣味解读世界史。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上古神话到当今各国八卦,我们为您一一讲述」前段时间有高校开了门《先秦穿越手册》,据说很火!小编想了想,如果不小心到了春秋战国,整天打来打去的,万一被抓去当兵,刚上战场,还没开打就被冷箭射死了,那多冤啊!既然先秦危险系数太大,咱们就假设穿越到难度系数偏低的盛唐吧!| 住在唐朝|穿越前咱们得先了解下长安城,俗话说要想富先认路,不然怎么知道去哪邂逅官三代富六代,怎么去和当朝皇帝太子、英雄豪杰称兄道弟,坠入情网。
我们现在所处的长安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
长安城格局非常整齐,十分符合处女座审美太极宫、兴庆宫、大明宫都在东北角,所以带动着这块房价高涨,这里基本是贵戚之家,毕竟进宫什么的,住太远不方便啊,那时又没有地铁、跑车。
城西是以胡商为主,第三产业繁荣,城南就是平民百姓,北边是皇帝一家子。
所以如果刚到唐朝,语言不通,户口没有,那么往南跑吧,别犹豫。
历史知识没全还给老师的应该还记得长安城是市坊分开,市为商业区,坊是住宅区。
那些四四方方的黄色部分都是坊,如果你穿越成平民,这里可能就是你要待的地方。
住宿条件如何呢?出土唐代陶民居模型唐朝一般人家的宅院是“回”字型,在正对大门的地方有座正堂,矗立在院子正中央。
你问这正堂干什么用的?这可是标志宅院等级的代表性房屋,宴请贵客,召开家庭会议,甚至死后停固安祭拜都在这里进行。
很多人家为了采光,正堂是不修南墙的,就用几根柱子支撑。
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建筑当然不同等级的人,住宅也是不一样的。
贵族官僚在这基础上建两重甚至多重院落,宅后再掘池造山,建后花园。
情况不好的弄个土坯房,再不济就搭个茅屋吧!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说,如果你走在长安城主街上,会发现大街两侧一家店铺也没有。
在唐朝,主街上禁止摆摊设点。
那购物怎么办?那就要去长安城有两大著名CBD——东市、西市,品类繁多,任君选购。
至于夜里,还是老实在家休息吧,唐朝有夜禁,中唐以前就不用想逛夜市了。
大唐西市简介
编辑本段大唐西市博物馆,残迹中看长安盛景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少年行》中描述的盛世一景。金市,就是唐代长安城西市的美誉。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实际起点,西市百业兴旺,各国商品云集,繁华盛极一时。 如今,昔日的辉煌早已湮没,当年的西市到底是什么样子?4月7日,在长安西市原址上再建的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开馆。馆藏的两万余件文物,以及2500平方米的遗址,让人们再次回味起1300年前的西市风光。
编辑本段大唐西市博物馆
2010年4月7日,国内首座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唯一在唐代长安城西市原址上再建的、原真性保存“西市遗址”的博物馆。 计有“十字街”、“道路车辙”、“石板桥”、“房基”、“水沟”等多处遗址,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8000平方米,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具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收藏等各类陈列展览及主题活动于一体,是西安市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与公众活动场所之一。大唐西市博物馆盛大开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汇聚“国际城市客厅”、“中国首家鉴藏主题会所”等十五大亮点,以基本陈列《丝路起点盛世商魂》、专题陈列《丝绸之路“百工”体验》、临时陈列《至尊国礼----丝绸之路沿线友好国家国礼》及特别展览《精品选粹》这四大陈列精彩亮相,近800件(组)珍贵文物,荟萃一堂。更有集展、演、销于一体的百工体验展,仿制唐代西市的街坊店铺外景,选择了10种反映丝绸之路和中国传统手工艺门类,如香料珠宝、丝绸刺绣、茶阁卜肆、纸笺书行等,呈献给游客,让游客切实的体验历史、消费历史。
梦回繁华地——大唐西市遗址
·51梦回繁华地——大唐西市遗址西市的位置芙蓉园隋王朝刚建立的时候,就在当时都城的东、西两侧设立了市场,分别定名为“都会”和“利民”。
中国古人要避讳当朝皇帝的名字,唐太宗李世民做了皇帝以后,“民”在民间就不能用了,“利民”也就改成了“利人”,这就是后来的“西市”,而“都会”也就是后来的“东市”。
人们经常在这两个市场里购买用品,俗语“买东西”也就是在这时候产生的。
大唐西市博物馆就坐落在西市原址上。
西内苑0 1000 2000m北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皇城西市东市小博物家奇妙博物馆鸣钲闭市击鼓开市为了管理西市,唐代政府设立了一些机构,如“西市署”“平准署”等,并派驻了官员。
他们有着明确的分工:每天早 上,西市署的官员击鼓,开启一天的商业活动;临近黄昏的时候,官员敲击闭市钲(zhēng),标志着一天的商品交易结束。
此外,他们还要定期检查度量衡,解决商人之间的纠纷。
而调整市场物价、稳定市场供求关系的任务,则落在了平准署官员的身上。
52·53小博物家奇妙博物馆昔日盛景在西市1600亩(约为106万平方米)的区域内,集中了二百二十行、数万户的商家,平均店铺面积大概只有10平方米。
为了扩大营业面积,获取更多的利润,许多商家在正铺之外又建造了偏铺,影响了西市的管理。
所以,官府不得不下禁止令,拆除违章建筑。
西市有很宽的街道,四条街道纵横交错。
西市有16米宽的“井”字交叉街道,南北两条街市相隔309米,东西两条街也有327米的距离。
与其同时期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市场只有几条百米长的街道,而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最大的市场占地也不过上千平方米。
车水马龙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诉说着昔日西市的繁荣。
现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一层的“十字街”遗址保护展厅还保留着当年的印迹。
16米宽的路面上,左右各留出1米宽的人行道,中间是14米宽的车马道。
路面不仅有长年碾压的痕迹,而且留有若干条宽1.3米的车辙遗迹。
每天,西市的行人络绎不绝,非常拥挤,所以桥梁必须结实。
唐朝长安街巷名称
唐朝长安街巷名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个时期,长安是唐朝的都城。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长安的街巷名称丰富多样,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
下面是一些与长安街巷相关的参考内容。
1. 后门街:长安城中东北方向的一条主要街道,是城市的后出入口,也是军事要地之一。
唐朝时期,城门设在城墙的四个方向,通过城门可以进出城市。
2. 大街市:指的是长安城中最主要、最繁华的商业街。
大街市是唐朝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各种商品、服饰、食物等可以在这里买到。
在大街市上,人流如织,商贩和顾客络绎不绝。
3. 景敏宫西街:唐朝皇宫中的一条主要街道,它连接着皇宫内的各个重要建筑和场所。
这条街道上有许多宫廷的侍卫、宫女、内侍等走动,是御道的一部分。
4. 汴京道:汴京指的是今天的河南开封,是唐朝中后期的另一个重要都城。
汴京道是连接长安和汴京的主要交通通道,是唐朝两个都城之间的主要贸易路线。
5. 洛门街:洛门是指洛阳,是唐朝的另一个重要城市。
洛门街是长安城通往洛阳的一条主要街道,经过这条街道可以到达洛阳。
6. 丈八巷:一条比较有名的名胜巷道,其名来自巷道的宽度达到了丈八的宽度。
丈八巷内有许多有名的商家、店铺、茶楼,是长安城的一处繁华地带。
7. 城东头市:长安城东部的一个集市,街头巷尾有许多小商小贩,这里人气旺盛,琳琅满目的商品琳琅满目。
8. 濠上桥:长安城中的一座重要桥梁,横跨在城东的护城河上。
濠上桥两侧建有城楼,用于守卫城市的安全。
9. 如意胡同:长安城内的一条小巷,巷内有许多小商小贩和工匠,经常有人在这里交谈、畅谈。
10. 桃花坞:长安城外的一片桃花林,这里桃花盛开,景色宜人。
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在这里游玩,创作诗歌。
以上是关于唐朝长安街巷名称的一些参考内容,它们记录了唐朝时期长安街巷的特点、历史和文化,也展示了唐朝社会的繁荣与多样性。
这些街巷在当时的长安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见证了这个伟大朝代的繁荣与辉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化 的 评 价
孩子,家住在帕拉诺阿湖
城中的建筑的物半对岛上称。布…局…,因体为现种了种 极强的创新原精因神,我和的丰生富活的中想常象有苦 力”。过带度来恼分诸。区多,不给便居。民生活
站在西奥的立场上,生活
在巴西利亚会有哪些苦恼呢? 缺失了公共绿地和广场。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巴西利亚, 一个乌托邦式的噩梦。
案例3. 从经典走向身边
【规划一】
活动:规划城市功能区, 体会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的意义。
苏州高铁新城规划
玉如意
京东智慧谷
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
梦如意
慧如意
苏州高铁北站
CBD为何高楼林立?
付
租 商业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能
商业>住宅>工业
力
住宅
工业
Hale Waihona Puke O 市中心A1A2
A3 距离市中心远近
评价:
“巴西巴一西个利利乌亚亚托是,邦城式市的规噩划梦史。上
两
的里程碑。城市中的一切元素都
我叫西奥,是巴西利
极
应与城市整亚体的设居民计。相目吻前合就。职其于城
分
市布部局分常居被C民B形D通的容勤某为成公‘本司飞较。翔高我。有的两鸟个’。
案例2. 国外现代城市典范 ——巴西利亚
案例2. 国外现代城市典范 ——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
(帕三拉高权诺楼:阿三鳞立湖住权次法畔宅广栉/的行区场比城政的市/C司B绿D法地)
案例2. 国外现代城市典范 ——巴西利亚
观察思考
T1.三权广场的选址受何因素影响?
T2.工业区的布置有何规律?
T3.描述中心商务区(CBD)的位置特征。
唐朝长安东市和西市的区别
唐朝长安东市和西市的区别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这个城市中,东市和西市是两个重要的商业区域,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市和西市分别位于长安城的东部和西部。
这种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了两个市场在贸易和商业活动方面存在差异。
东市位于长安城的东部,靠近长安城内的一些贵族住宅区和官署,因此东市的商业活动更加依赖于城内的消费群体。
而西市则位于长安城的西部,靠近长安城外的一些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因此西市的商业活动更加依赖于城外的消费群体。
其次,东市和西市的规模和繁华程度也存在差异。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东市的规模和繁华程度都要高于西市。
这主要是因为东市更加靠近长安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吸引了更多的商人和消费者前来贸易和购物。
而西市则相对较为偏远,商业活动相对较少。
第三,东市和西市的商品种类和质量也存在差异。
由于东市更加靠近长安城的贵族住宅区和官署,因此东市的商品更加偏向于高档消费品,如珍宝、丝绸、瓷器等。
同时,东市的商品质量也相对较高,因为商人们更加注重信誉和质量。
而西市则更加偏向于普通的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因此西市的商品更加偏向于日常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如粮食、蔬菜、肉类、纺织品等。
第四,东市和西市的市场氛围也存在差异。
东市由于更加靠近长安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商人们更加注重形象和市场信誉,因此东市的市场氛围更加规范和有序。
而西市则相对较为宽松和自由,商人们更加注重商品的多样性和价格的合理性,因此西市的市场氛围更加灵活和多变。
综上所述,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虽然都是商业区域,但在地理位置、规模和繁华程度、商品种类和质量以及市场氛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唐朝时期不同阶层和群体的消费习惯和经济状况,也反映了唐朝时期城市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
同时,东市和西市的差异也为后世研究唐朝城市商业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证据。
古代第一CBD探秘唐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
古代第一C B D探秘唐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现在各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CBD(核心商务区),可是你知道吗,在千年前的唐代长安城里,也存在着两个世界最顶级的商务区——唐长安城西市、唐长安城东市。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在唐代京都长安,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在今西安交通大学一带,“西市”在今劳动南路一带。
“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而“西市”不仅是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
唐代“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固定商铺4万多家,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
长安城平面图东西两市的区别唐长安东西两市除所处位置上的不同之外,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经营商品的种类略有不同东市和西市同是长安城工商业市场,但是由于其市场位置的不同,所经营的商品种类也略有区别。
东市由于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
而西市则距三内较远,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
东市的商业不如西市繁荣东市靠近三内,周围多是勋贵官僚第宅,而其商业反却不如西市繁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到政治上的种种影响和限制。
墓地壁画这是因为,唐统治者视商贾为“贱类”,以工商为未利,严禁百官入市。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月、二年十二月,太宗多次颁布禁令:“五品以上,不得入市”,“禁五品以上过市”。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德宗又下诏:“禁百官署邸贩鬻”。
有故事说,武周时期官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将入三品。
一次退朝,就因为在路旁买一新熟蒸饼,于马上而食,结果遭御史弹劾,而未能升迁。
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
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
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区占地面积约82平方公里。
城市分为内城、外城和皇城三部分。
内城为城区的主要部分,分为东、西、南、北四区,共分十三坊。
皇城位于内城北部,是唐代皇宫所在地,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座门。
外城包括城墙和护城河,周长14公里,是城市的外围防线。
内城和皇城主要由街道和坊落构成,街道呈方向分布,大街横贯东、西城,南、北城则以小街和支路串联组成网状结构。
街道两侧为商铺,交通岔道形成了唐代长安城繁荣的商业中心。
坊落是城市的基本管理单位,各坊落自备水井、排水管道和自卫武备。
在城市中心的市井坊是一处集市,是王侯贵族们贸易、交往的场所。
内城南部的永宁坊是当时的市政中心,是唐代长安城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
东大街上的东市是城内最大的集市,经济活动繁荣。
城市中心的以西至由仁门开始,有御街、书院、名胜古迹等,其中有最为著名的大明宫和人民公园。
北城的玄武门附近是当时著名的青楼娼妓聚集区。
总之,唐代长安城内部空间结构合理,商贾云集,文化气息浓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唐朝长安城商业发展的特点
唐朝长安城商业发展的特点
唐朝长安城的商业发展特点体现了当时世界最大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具体如下:
1. 规模宏大: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是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29倍。
这样广阔的面积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2. 人口众多:长安城在巅峰时期常住人口将近100万,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商业活动带来了旺盛的消费力和市场需求。
3. 市坊分离:唐代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度,即居住区(坊)与商业区(市)是分离的。
东市和西市是长安城内的主要商业区域,商铺毗邻,商品丰富多样。
4. 中轴线对称布局:长安城的总体特征是中轴线对称布局,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城门位置道路的格局及东市西市的位置等都体现了规划的严谨性,有利于商业活动的有序进行。
5. 国际化程度高:作为隋唐两朝的首都,长安城不仅是国内商业的中心,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和使节,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
6. 文化影响深远:长安城不仅是经济中心,还是文化的高地。
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使得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长安城的商业发展不仅展现了其作为世界大都市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先进性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唐朝长安城东西市的市场机构
唐朝长安城东西市的市场机构话说唐朝那会儿,长安城可是个热闹非凡的地界儿,尤其是那东市和西市,简直是热闹非凡,熙熙攘攘,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心里头那个激动劲儿,别提多带劲了。
咱们先聊聊东市吧。
东市啊,那可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儿,啥都有卖的,简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你走在东市的街道上,两边儿都是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跟糖葫芦串儿似的,密密麻麻。
有卖绸缎的,那绸缎啊,光滑得跟婴儿的肌肤似的,色泽鲜艳,看得人心里头直痒痒。
还有卖珠宝首饰的,那首饰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跟星星似的,璀璨夺目。
更有那卖吃的的,什么烤羊肉串儿啊,糖葫芦啊,还有热气腾腾的包子,那香味儿,直往你鼻子里钻,让人忍不住就想去尝尝。
东市的商家们啊,一个个都是能说会道的,那嘴皮子跟机关枪似的,噼里啪啦说个不停。
他们吆喝的声音,此起彼伏,跟唱歌似的,特别有节奏感。
你要是想买啥东西,他们啊,能给你说得天花乱坠,让你觉得不买都对不起自己。
当然啦,他们也不会漫天要价,都是实实在在的,童叟无欺。
再说说西市吧。
西市跟东市比起来啊,那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西市啊,更多的是卖些外国的玩意儿,什么波斯的地毯啊,印度的香料啊,还有那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都是你没见过的。
你走在西市啊,就像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啥新鲜玩意儿都有。
西市里的商家们啊,一个个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他们啊,不仅能说会道,还懂得好多外国的语言呢。
你要是跟他们聊天啊,他们能跟你聊上三天三夜都不带重复的。
他们啊,还特别会做生意,总是能想出各种奇奇怪怪的促销手段,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钱买他们的东西。
东市和西市啊,虽然都是市场,但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味。
你要是想买东西啊,去东市逛逛,保证你能买到心仪的东西;要是你想看看新鲜玩意儿啊,去西市瞅瞅,保证你能大开眼界。
那时候的人们啊,特别喜欢去东市和西市逛。
尤其是那些小姑娘们啊,更是一有空就往那儿跑。
她们啊,穿着漂亮的衣服,梳着好看的头发,手里拿着小扇子,一边扇风一边逛街,别提多惬意了。
走,带你到大唐长安买“东西”
个又一个的凸起物,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原来它是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的海贝。
这种有海贝装饰的条带叫作“贝带”,这只豹子戴着贝带,表明它不仅不是野豹,而且已经成为主人的宠物。
也许你要问,人们干吗在家里养豹子呢?这是因为人们要用它作为狩猎时的助手,这种豹子就称为“猎豹”。
野豹子原本是很凶猛的,可是这只豹子却使我们感到有些温驯,这也正是艺术家的高明之处,因为他要表现的是一只经过驯养的豹子。
早在战国时代,镇就已经出现了,但主要盛行于汉代。
汉以后,随着纸张的出现,镇又成了文房用具,形形色色的镇尺被摆上了书桌。
我上小学写毛笔字时用的铜镇尺,一直保存到现在。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按照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过新年当然要准备年货啦。
每年的这个时候,你一定会跟着爸爸妈妈去各种类型的商场、集市买东西。
可是你知道我们平时说的“买东西”中的“东西”最初是什么意思吗?挑选东西时判别是否识货的“内行”和“外行”又是怎么来的呢?要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要穿越到大唐的长安城去看一看啦。
你肯定知道,唐代是我国古代一个非常强盛的时期,作为大唐的都城,当时的长安可是一座国际化的大城市!在唐长安城中有两个市场,分别叫“东市”和“西市”,每个市场面走,带你到大唐长安买文/王雨曦 图/星星雨“东西”75积差不多有1平方千米。
东市和西市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商业中心”。
两个市场中各有两条平行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四条主干道在市场的中央交叉成井字形,干道旁边还有很多小路,所以两个市场规模虽大,但大街小巷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在唐代,东西两市虽然都很繁荣,但卖的东西可不太一样。
东市由于靠近皇宫,顾客大都是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市里的店铺也多是贵族出资营建并租给商人从中赚取利益的,所以售卖的主要是毛笔、铁器、布、肉、酒、印刷品等高级商品。
西市离皇宫比较远,顾客大多是平民百姓,所以售卖的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用品。
不过,西市会有更多通过驼队运来的外国货物,比如来自欧洲和中亚地区的首饰与宝石。
唐朝西市基本介绍
唐朝西市基本介绍唐朝西市是唐朝时期京城长安城内最热闹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它位于城内的西南方向,是一个集购物、交易和娱乐于一体的繁忙地区。
唐朝西市的兴盛使其成为盛世繁华的象征,吸引了大量商贾和游客。
唐朝西市的建筑风格以高大的木质结构为主,各种商铺和店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两旁。
街道宽阔整洁,铺满了青石板,人们穿行其中,络绎不绝。
市场内的店铺琳琅满目,琉璃瓦覆盖的店面上悬挂着五彩缤纷的招牌,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商品,有的出售丝绸、瓷器和珠宝,有的经营茶叶、药材和香料。
无论你需要什么,都能在唐朝西市找到。
唐朝西市的交易活动非常繁忙,商贾们在这里进行各种买卖交易。
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手持精美的货品,争相交流和讨价还价。
市场内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的叫卖声、讨价声、交流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喧嚣的景象。
这里的交易不仅有着繁荣的商业氛围,也展现了唐朝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除了商业活动,唐朝西市也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
街头艺人们在这里表演各种艺术形式,如歌舞、曲艺、杂技等。
他们身着华丽的戏装,舞姿婀娜,声音嘹亮,吸引了大批观众。
人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和小吃,如糖葫芦、牛肉面、麻辣烫等。
这些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吃货们流连忘返。
唐朝西市不仅是商业和文化的交汇点,也是社交的重要场所。
人们在这里结识朋友、交流消息,商议生意和政治。
市场内的茶楼、酒肆、饭馆常常是人们聚会的场所,他们在这里喝茶、品酒、品尝美食,畅谈人生和世事。
在这里,人们能够感受到唐朝社会的繁荣、开放和多元。
唐朝西市是唐朝时期城市生活的缩影,它体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和开放。
在这里,人们可以满足各种需求,感受到唐朝的热闹和活力。
唐朝西市的兴盛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商业和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各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CBD(核心商务区),可是你知道吗,在千年前的唐代长安城里,也存在着两个世界最顶级的商务区——唐长安城西市、唐长安城东市。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在唐代京都长安,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在今西安交通大学一带,“西市”在今劳动南路一带。
“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而“西市”不仅是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
唐代“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固定商铺4万多家,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
长安城平面图
东西两市的区别
唐长安东西两市除所处位置上的不同之外,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经营商品的种类略有不同
东市和西市同是长安城工商业市场,但是由于其市场位置的不同,所经营的商品种类也略有区别。
东市由于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
而西市则距三内较远,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
东市的商业不如西市繁荣
东市靠近三内,周围多是勋贵官僚第宅,而其商业反却不如西市繁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到政治上的种种影响和限制。
墓地壁画
这是因为,唐统治者视商贾为“贱类”,以工商为未利,严禁百官入市。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月、二年十二月,太宗多次颁布禁令:“五品以上,不得入市”,“禁五品以上过市”。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德宗又下诏:“禁百官署邸贩鬻”。
有故事说,武周时期官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将入三品。
一次退朝,就因为在路旁买一新熟蒸饼,于马上而食,结果遭御史弹劾,而未能升迁。
武则天特为降敕:“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遂落甲”。
(《朝野佥载》卷四)可见封建统治者既要依靠工商业满足其物质生活的享受,又自视清高,对工商业者卑视,加以种种的限制。
据《长安志》载:“万年县户口,减于长安。
又公卿以下居止,多在朱雀街东,第宅所占勋贵。
由是商贾所凑,多归西京……自此之外,繁杂稍劣于西市矣。
”而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是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唐长安城东西两市的面积,各占南北两坊之地,平面形制均为南北略长、东西略短规则的纵长方形。
西市风采
两市之内,各有两条平行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
四条主干大街在市的中央交叉成井字形,并且将整个市区划分成九个长方形。
据考古探测,西市内四街宽约16—18米。
其中南北向二街之间相距309米,东西向二街之间相距327米,二者大体相等。
北街距市的北
墙336米,东街距市的东墙293米。
东市内四街宽度将近30米,较西市之街宽约一倍。
除市内主干四街之外,在两市的四周围墙内,还有沿墙平行的四条街道,顺墙街宽都在14米许。
另外,在市内沿着各条大街,在每方之中,还有许多小的巷道。
这样市的规模虽大,但大街小巷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在东西两市的四周,每面各开二门,两市各有八门。
每门各与市内主干大街相通。
市门有门吏管理。
如同长安城内宫门、城门、坊门一样,早晚要随街鼓声而定时启闭。
两市内的基本布局是,中央各设市局与平准局,为市场的管理机构。
所有店铺都临街开设于各方的四周,每方中小的曲巷,也都有临路开设的店铺。
这样临街设店,四面立邸,既便于交通和货物进出装卸,又便于招搅顾客,进行贸易。
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
这里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
这些外国的客商主要卖出香料、药物,再从中国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
因此,西市中有许多外国商人开设的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货栈、酒肆等。
在西市,前店铺后作坊多为胡商所开,从达官贵人筹集资金的钱柜到专卖钱绳的商贩,包容了220行。
胡商多经营珠宝、香料、
药材、丝绸、兼营借贷,也有经营酒肆和旅店的,他们中有不少人因经商致富。
历史上也流传着不少有关胡商的记载,如西市一名胡商曾以十万贯钱,从西明寺僧人手中购得武则天钦赐的清泥珠珠宝。
还有胡商欲从平康坊菩提寺僧人手中花一千万购买宝骨等等。
可见当时客居长安的胡商们在西市的商贸经营中获利不少,也足见当时西市商贸区域的成熟。
随着西市的不断发展,到了唐朝中期,在西市经商的胡商有了明显增加,公元779年7月前,在长安常住的胡商就达到了数千人之多,胡商、胡人、胡店,久而久之,长安城里的“胡风、胡俗”也就随之在汉人中流传开来,穿胡服、欣赏胡人艺术文化等也成了长安城里汉人的时尚,其中有许多西域姑娘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尤其成了少年郎的光顾之地,因此也就有了李白的“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