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生态适应类型

合集下载

专题3 生态适应类型

专题3 生态适应类型

碱性土植物
(pH>7.5)
碱土植物是生长在碱土上的植物。大多 是干硬植物。叶子多裂成小裂片或成小针 形,覆盖白或灰色毛层,常有很深的根。 上述特征,表明碱土植物接近于旱生植物, 如盐地假木贼、伏地肤等,它们是盐生与 旱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嫌钙植物
如果土壤中钙质(特别是碳酸钙)过多则 显著妨碍生长发育,而对钙的存在不适应的 植物称为嫌钙植物。实际上,土壤从中性到 碱性都成为不适宜的条件。泥炭藓就是最好 的例子。
保卫资源型一雌多雄制 雌性间接控制雄性,通过占有最重要资源-食物
雌性控制型一雌多雄制 雌性不保卫雄性所需资源,但雌性之间相互作用抑制某些雌 性与雄性交配。
生态幅宽窄植物类型
广温性(eurythermal) 广水性(euryhydric) 广盐性(euryhaline) 广食性(euryphagic) 广光性(euryphotic) 广栖性(euryecious) 广土性(euryedapic) 狭温性(stenothennal) 狭水性(stenohydric) 狭盐性(stenohaline) 狭食性(stenophagic) 狭光性(stenophotic) 狭栖性(stenoecious) 狭土性(stenoedapic)
2、按抗热能力分类
热敏感植物 这类植物包括甚至在30-40℃或最高45℃时受 相对耐热的地衣植物 伤的种类。如真核藻类和水生维管植物; 50-60℃下加热半小时还能存活,向阳和干燥 耐热的原核植物 地区的植物等; 某些嗜温的原核植物可以忍耐极高的温度,细 菌高达90℃,兰绿藻高达75℃。
(二)动物的温度适应性分类
1、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 2、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陆生植物类型
湿生植物 中生植物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背诵清单与跟踪训练(教师版)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背诵清单与跟踪训练(教师版)

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背诵清单+跟踪训练2022版课程标准新版课标解读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4.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6.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阐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运用图示或模型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

◆分析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具体实例,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

目标导航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

背诵清单背诵清单一1.认识生物学习要点:举例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掌握观察、调查等科学方法。

学习提示:通过对生物特征的理解,来解释生命现象;通过对观察、调查等科学方法的相关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知识点一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知识点二科学探究的方法1.科学探究常用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分类法等。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2.(2020·山东等级考)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 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 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 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食物网复杂程度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相对值)
常规农业
C [土壤中的小型动物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如一些植物害 虫,分解者如蚯蚓等,A错误;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 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 环,B错误;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获取 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属于分解者,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由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 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 物理 行为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物的种间关系
4.明确碳循环的来源和去路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__合__作__用__或化__能__合__成__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二、研透教材
1.易误辨明
(1)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 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B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 强,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但其恢复力 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专题09 生态环境目录一、题型解读二、热点题型归纳【题型1】措施思路类【题型2】原因分析类【题型3】说明依据类三、最新模考题组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的压力也随着而来,生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命的延续等,因此高中阶段培养生态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是成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农业”真实科研、生产生活情境为载体,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工程项目研究”等核心知识,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必考的热点。

非选择题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措施思路类、原因分析类和说明依据类。

【题型1】措施思路类【典例分析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辽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中鸟类的重要停歇、觅食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5)为稳定发挥辽宁滨海湿地在鸟类迁徙过程中重要节点的作用,应采取(答出两点即可)等措施,对该区域湿地进行全面的保护。

【提分秘籍】措施思路类方法突破: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常见的设问方式有“措施是……”、“方案(方法)是……”、“思路是……”、“设想是……”。

其中措施方案类答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但要求简洁明了。

思路设想类答案开放性比较大,创新性比较强,不用写出具体操作,只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想法就行。

【变式演练1-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

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

中考专题复习 生物与环境

中考专题复习 生物与环境

2.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 种群密度 ,能够直
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
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 年龄结构 。
【例2】 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分析】 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都是同种生物,一定自然区域
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D错误
1.种群 (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 一定区域内的 同种生物个体 的
总和。
(2)种群不是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征,
如种群有 种群密度 、 年龄结构 、 性别比例

__出__生__率__和__死__亡__率____等。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分布等的因素称为生态
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阳光 、 温度 、 水 等。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__形__态__结__构__和 生活方式 。 (2)适应实例
(1)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 者在 前 ,捕食者在 后 。食物链的起点是 生产者 。
(2)食物链中只显示 生产者 和消费者 分,解者 和 ___非_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_不出现在食物链中。
【例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C.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D.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析】 A.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 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A正确;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 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C.麦田里的小麦和杂草,共同 争夺阳光、养料和生存空间等,所以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连成一个整体, 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D正确。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专题8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专题8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444314专题8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生产者:通过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中组成成分消费者:加快物质循环、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结构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营养结构(、)生态系统进行、的渠道功能:【真题演练】1、“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

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3、辽宁省盘锦市的蛤蜊岗是由河流入海冲积而成的具有潮间带特征的水下钱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滩涂贝类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的底栖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对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次调查的采样地点应选择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区域B.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C.蛤蜊岗所有的底栖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D.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基石)二、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2、过程3、特点①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在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

②易错点1、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化学能)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我国西南喀斯特植物生态适应性与石漠化治理

我国西南喀斯特植物生态适应性与石漠化治理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 (10): 991–999 doi: 10.3724/SP.J.1258.2011.00991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收稿日期Received: 2011-09-22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1-09-23 * E-mail: guoke@我国西南喀斯特植物生态适应性与石漠化治理郭 柯* 刘长成 董 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摘 要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 石漠化问题严重, 植被恢复/重建的难度极大。

为此, 近年来开展了许多基础性研究, 以求为石漠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该文概略介绍了该地区喀斯特生境的特点, 回顾和评述了喀斯特生境中植物适应性、植物种群、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 并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现状, 提出了喀斯特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几点期望。

关键词 钙质土, 干旱胁迫, 生境异质性, 喀斯特, 养分限制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plants and control of rocky-desertification on karst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GUO Ke *, LIU Chang-Cheng, and DONG M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AbstractKarst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is ecologically very fragile. It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severe rock-desertification and its vegetation has been damaging heavily. The restoration 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vegetation is extremely dif-ficult. In recent years, a lot of pure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basic researche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support the management of the rock-desertification.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arst region and review the progress in ecological researches on plant adaptation, plant population, plant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in the region. In addition, as for current situation in manage-ment of the rock-desertification, we propose, particularly from angle of plant ecology, expect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in the region.Key words calcium soil, drought stress, habitat heterogeneity, karst, nutrient limit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面积达50多万km 2, 是全球喀斯特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景观类型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典型地区, 在全球喀斯特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刘丛强, 2009)。

最新第3课 生态系统PPT课件

最新第3课 生态系统PPT课件

(D )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
解析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 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 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既有高大的山 脉,也有低洼的海洋,因此这三个圈层并不是截然分 开的,生物就生活在这三个圈层中。生物圈是人类和 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见 D的叙述是错误的。
专题二 生态系统
考点3:概述某一具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功能〔c〕
【基础盘点】 1.概念:_一__个__生__物__群__落__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_非__生__物__因__素_
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它与群落的根本区别在于是 否包括非生物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形__态____、___生__理___ 和__分__布____等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__生__物__因__素 (包 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和__非__生__物__因__素 (指阳光、 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深化理解】
18.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都分层分布,高大的乔 木下是低
矮的灌木,灌木下面是一些草本植物。形成这种层次
分布的主导生态因素是 A.水分
B.光照
( B)
C.温度
D.空气
解析 形成热带雨林中植被的层次分布可以使这些生物获 得不同角度的阳光,因此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导生态因 素是光照。
19.在皮肤的结构中,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
13.由于能量的流动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生态系 统
中,下列哪类生物数量最少
A.鹰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精练 (解析版)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精练 (解析版)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认识生物:考向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考向2 生物的特征;考向3 科学探究常用方法—调查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向4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考向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考向6 生态系统的概念;考向7 生态系统的组成;考向8 食物链和食物网;考向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知识清单1】: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补充】生物其它的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考向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2022贵州贵阳】小杰有一个能简单对话、完成部分指令和会走动的智能机器人,但他却说机器人不是生物。

下列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正确的是()A.能自主运动B.不需要营养C.按指令做事D.会发出声音【答案】B【解答】解:智能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不能生长和繁殖、不需要营养物质等,所以不是生物。

而运动、按指令做事、发出声音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不能作为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

可见B 正确。

故选:B。

考向2 生物的特征(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的情景,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为()A.可以生长发育B.能够繁殖后代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需要获取物质和能量【答案】C【解析】A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且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AB不符合题意。

C.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就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C符合题意。

D.生物的一生需要为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从而为自身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知识清单2】科学探究常用方法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是观察。

为了更好的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之一。

自然中的生态适应策略

自然中的生态适应策略

自然中的生态适应策略
标题:自然中的生态适应策略
一、引言
生态适应是生物种群为了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衍而产生的特性或行为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涉及生物的生理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各个方面,以帮助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生存概率。

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采用了独特的生态适应策略,以便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立足。

二、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
1. 物理防御:一些植物通过进化出坚硬的外壳、刺、毛发等物理特征来防止被捕食。

例如,仙人掌通过减少叶子面积并发展成刺来节约水分。

2. 化学防御:许多植物产生有毒或不良味道的化学物质,以驱赶潜在的捕食者。

例如,毒藤会产生引起皮肤刺激的油质。

3. 耐旱适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和龙血树,它们具有储存大量水分的能力,并且能在极端干燥的环境下生存。

三、动物的生态适应策略
1. 拟态:某些动物模仿其他物种或环境的颜色和形状,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例如,枯叶蝶和竹节虫。

2. 警戒色:一些动物用鲜艳的颜色警告捕食者它们是有毒的或不可食用的。

例如,黄蜂和斑马蛾。

3. 夜行性:许多动物选择在夜间活动,以避开日间活动的捕食者。

例如,猫头鹰和蝙蝠。

4. 群居生活:一些动物通过形成群体来增加生存机会,比如狼群和鸟群。

四、结论
生态适应是生命的基本法则之一,它使得生物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每个生物种类都有其独特的生态适应策略,这些策略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理解这些生态适应策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多样性,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应对环境变化的方法和启示。

专题: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

专题: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

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逐级增多
(9)缺少生态系统中成分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 的生物种类越丰富,成分越复杂,结构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 和所占的 比例 是相对稳定 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 的。
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能进行蒸腾作用
B.能促进自然界水循环
C.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其能量仅供给动物
8.(2019·深圳学业考)关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的观
点,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C )
A.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B.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C.生物圈能人工复制,因此可以随意破坏
【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学业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对应课标内容要求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1 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3.1.2 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A)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考点2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对应课标内容要求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1.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 整体
3.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3.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 私密 3.1.6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专题6植被类型及分布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专题6植被类型及分布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专题6 植被类型及分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专题6 植被类型及分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专题6 植被类型及分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高频考点专攻练(六)植被类型及分布(2017·梅州一模)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答案1。

D 2.C解析第1题,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则D项正确。

第2题,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图中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则A项正确.图中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则B项正确.图中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背风坡以及海拔差异,故不能反映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则C 项错误.图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没能体现非地带性规律,则D 项正确,C项错误,选C项。

(2017·合肥三模)标准木是指在森林调查中选测的有代表性的树木.下图示意2006~2007年西藏某地(29°N,94°E)云杉林标准生物量垂直分布。

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专题

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专题

一、生态、环境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③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②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③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

产生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 ③发展立体农业;③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③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③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②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③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人为原因:③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治理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②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③降水变率大;③春季蒸发旺盛;(2)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③水污染严重; ③浪费多,利用率低;③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③春季降水少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地形低洼。

(2)人为原因:③不合理的灌溉;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渭河平原)5、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1)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山麓缓斜平原高山前冲积扇土地质量高冲积低平原主体海滨滨海平原低地势极低中低产田集中区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盐碱:水盐运动春秋反盐,夏积盐冬稳定2)问题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①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因洼制宜鱼塘—台田模式);②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⑵水资源短缺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3)缓斜平原肥力最好: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份下渗;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专题生态适应类型分析

专题生态适应类型分析
不如扎狸根藻的、浮金水鱼植藻物和有黑凤藻眼等莲。、浮萍和无根萍等, 扎根的有睡莲和眼子菜等。
专题生态适应类型分析
植物土壤适应类型
土 酸性土植物

酸 度
中性土植物
碱性土植物
特 盐碱土植物
殊 介
质 沙生植物
土 钙质土植物



嫌钙植物
专题生态适应类型分析
中性土植物
(pH 6.5-7.5)
大多数植物和农作物适宜在中性土壤中生长, 为中性土植物。其中耐酸性的农作物有荞麦、甘薯、 烟草、紫云英、小麦、大麦、大豆、豌豆。耐碱性 的农作物有田菁、甜菜、高粱、棉花等。
三七、半夏和细辛等也属于阴性植 物。
专题生态适应类型分析
光周期适应类型
1.长日照植物 日 2.照短超日过照某植一物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 开 劳 长 能 牛 光 只 一 四光时花 开 照 季。 等 在这 这 34日这昼开..的 花 可 豆照 数。1类 类仅中 日2照类花夜植的促、时,.植植少日中长小植不物植进黄间对5物物数照性h度于物受,物植瓜,其的在起植热植接某通日如 , 物 、可开光全源物带物近一 常 照萝 如 开 番促 花照年 和植相数 在 长卜 玉 花 茄进 都下日 分物等值 早 度、 米 。 及这 有才照 布属时或 春 影菠 、 番类 影开较 在于才黑 或 响菜 高 薯植 响花长 温这开夜 深 的、 粱 等物 。,时 带一花长 秋 植小 、 。开光间 和类的于 开 物麦 水花照里 寒型植某花,、稻。超开温。物一。如风、过花带,数人蒲仙棉或。地如值工公花花低人区甘时缩英及、于工。蔗才短、牛牵这延
专题生态适应类型分析
碱性土植物
(pH>7.5)
碱土植物是生长在碱土上的植物。大多 是干硬植物。叶子多裂成小裂片或成小针 形,覆盖白或灰色毛层,常有很深的根。 上述特征,表明碱土植物接近于旱生植物, 如盐地假木贼、伏地肤等,它们是盐生与 旱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2023年主题教育四个专题解析

2023年主题教育四个专题解析

【2023年主题教育四个专题解析】一、什么是主题教育?2023年主题教育四个专题解析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主题教育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以特定的形式、内容和方法,集中组织、开展和强化一次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主题教育的特点是明确的目标,集中的内容,特定的时间,具体的方式。

二、四个专题分别是什么?在2023年的主题教育中,分为“立德树人”、“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保护”四个专题。

1. 立德树人在“立德树人”专题中,我们要关注德育工作,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勇于担当、善于创新。

2. 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专题是要求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经典文化的传授,开展读书活动、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3. 创新创业“创新创业”专题是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实践活动、创业讲座、创业比赛等,引导学生探索创新之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是要求我们关注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学校可以组织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课程、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对主题教育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2023年主题教育四个专题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这些专题涵盖了德育、文化传承、创新创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这些专题的开展可以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这次主题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旱地油瓜在山西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旱地油瓜在山西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旱地油瓜在 山西的生态适应性 分析
王 棣
( 西 省林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 西 山 山 太原 001) 3 0 2

要 :通 过 对 旱地 油 瓜 在 山 西 省 各 生 态 类 型 区进 行 栽 培 试 验 , 测定 其 成 活 率 、 存 率 、 蔓长 、 实 数 、 蔓数 、 保 枝 果 枝 根
( h n i a e y o rs y S i cs 0 0 1 ay a ,C ia S a x d m Foet c n e , 3 0 2 T iu n hn ) Ac f r e Ab ta t s r c :Th o g u tv t n e p rme to i d y l n l n c l v r n v ro s e o o ia o e n Sh n id — r u h c lia i x e i n f l r a d me o u t a s i a i u c l g c lz n si a x , e o o i t r n to fs r i a r s r a i n r t t e ln t fd n rt ,h u e f r i a d d n rt t el n t fr o e mi a i n o u vv lp e e v to a e,h e g h o e d ie t e n mb ro u t n e d i f e,h e g h o o t
a d t e b o s fr o , c o d n o t e g t e n l ss o a a ,h e u ti d c t d t a h r wt e f r n e n h ima s o o t a c r i g t h a h ra a y i fd t s t e r s l ia e h tt e g o h p r o ma c n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

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湖南)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

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

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的相互影响)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2.(要素的相互影响)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4·甘肃)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

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

图4示意该区域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坎特伯雷平原典型土壤剖面下部有明显的()A.灰化层B.钙积层C.铁铝层D.黏化层(2024·湖南)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

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

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

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细颗粒茂密植被B.粗颗粒茂密植被C.细颗粒稀疏植被D.粗颗粒稀疏植被5.(植被的生态功能)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A.从稀疏到茂密B.从茂密到稀疏C.均用稀疏植被D.均用茂密植被(2024·全国甲)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

您好!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2.掌握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机制3.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物的适应性特点。

2.适应性形成的机制。

三、教学难点1.生物适应性的多样性。

2.生物适应性的多因素性。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物适应性生物适应性是指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生物在生命历程中会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生物适应性是生物在环境变化中维持生命稳定的策略,是生命演化的结果。

2.生物适应性的特点不同生物在环境中对生存适应的方式各异,生物适应性的主要特点如下:(1)适应形式的差异性:生物因种类、生境等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形式,如吸血鬼蝙蝠的特化吸血、哺乳动物的胎生、禽鸟的飞行等。

(2)适应能力的差异性:生物的适应能力是由其体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比如,森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生存,而独特的鸮形目鸟类则拥有极高的和猎物捕食行为有关的适应能力。

(3)适应性的多重性:适应性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单一适应,还包括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多重适应性。

例如,一些植物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红光和远红外光,以便在夜间更好地开花和授粉。

它们还能在强烈阳光下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并适应土壤中不同的营养条件。

3.适应性形成的机制适应性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通常,适应性形成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选择:生物在自然环境中通过适应性的形式存活下来,称为自然选择。

适应性优良的个体很可能会在生存竞争中获得胜利。

(2)基因突变:基因是影响生物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基因突变,生物的基因组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更新,从而对环境更好地适应。

(3)物种交替:随着环境的变化引起生物群体的分化,新形成的物种往往具备更好的适应性。

(4)生存竞争:生存竞争是适应性形成的重要机制。

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竞争,是构成生物群落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

高中生物选修3第5章课件: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中生物选修3第5章课件: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六、物种多样性原理:
• 1.基本内容: • 2.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
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 生态系统。
• 3.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 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生态工程的兴起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would be grounded in the technology available from natural systems so that the human engineering required would be
supplementary rather than primary
四、讨论:
•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 2.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什
么? • 3.生态工程是一门生态学、工程学、 • 系统学 和 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
科。 • 4.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五、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1.基本内容: • 2.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 1)水循环线路:
(overhead).” 即以从自然系统获得的技术为基础,解决人类 社会环境问题的一门工程分支科学,它所需的 人类工程技术仅仅起辅助作用,而不是起主要 作用;或“人类应用主要来自自然的能源作为 辅助能对环境的控制”;或“对自然的管理就 是生态工程,更好的措施是与自然结成伙伴关 系”。
H.T.奥德姆的学生米奇(W.J.Mitsch) 继承其思想,于1989年编了世界上第 一本生态工程专著(Ecological
系统的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日照植物多起源和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
温度适应性分类
(一)植物的温度适应性分类 (二)动物的温度适应性分类
(一)植物的温度适应性分类
1、按抗寒能力分类 2、按抗热能力分类
1、按抗寒能力分类
冷敏感植物 这霜一冻类敏群感包植括物在冰点以上低温下就严重受害的 所有这耐植类冰物植冻,物植如可物热以带忍雨耐林低中温的,维但管是植它物们,的暖组海织洋内中刚 的开藻始在结类寒冰等冷;时季就节受,伤当害细,胞生外长结季冰内,所以有及维与管此植相物关都的 是细霜胞脱冻水敏感时能植存物。活下全去年都。如敏寒感的冷冬有季热区带域,的亚陆热生带 木多年本植生物木本,以、及草本暖温植带物和的一藓些类等种,。海洋中的海底 植物等;
1、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 2、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陆生植物类型
湿生植物
中生植物 旱生植物
避旱植物
保水型植物
防旱植物
抗旱植物 耐旱植物 耗水型植物
适旱植物
少浆液植物 多浆液植物
水生植物类型
1.沉水植物
2整.浮株水植植物物沉没在水下,为典型的水生植物。 体弱维产光、管力3营束高环根 叶 植.挺养和。境片退 物水,物机化体飘植和械无浮或大物水组性水消部繁分 织失 分面, 不殖,, 挺叶 发比气表 出有绿 达皮 水孔体 ,性通细 面大 无繁常胞 ,殖而 性可 如分多 繁发布直 芦, 殖达在接苇适速。吸、叶应度的收香水快水蒲上中,中等面的生,气。
专题3 生态适应类型
植物的光适应类型 光

光周期适应类型 光

温度适应性分类型 温
陆生植物类型 水
水生植物类型 水
植物土壤适应类型 土
生境对策类型

生态幅宽窄植物类型 综
动物婚配制度的类型 综
光适应类型
不1.同阳植性物植对物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根据植 物对阳2.光性阴强植性适物植应对物的光生要态求类比型较可迫分切为,:只有在足够光 照 都 槐 光生长补、条 较中34阴..在偿阳阴件 高松性中 阳性潮点性性下,、植植性性湿都植植物杉才常物植植背较物物对能见和对物物阴低光正种栓的,光与的地其皮常 类照阴需方光生 有栎具性求或合长 蒲等有植远密速。, 公较较物林率阳其 英广的内和性、光的主,呼植蓟饱常吸适要物速、和应区低率杨点能别,都、、力光比柳光饱,较和、补对低点桦偿光。和、点多 的见种需中类要有性介山植于酢物上浆述草两、连者钱之草间、,铁但杉最、适在完全的光照 下云冷生杉长等。很多药用植物如人参、
三七、半夏和细辛等也属于阴性植 物。
光周期适应类型
1.长日照植物
日2.照短超日过照某植一物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 能 牛 延 能 牛 光 只 一 四长时开 开 照 季劳 等 在这 这34日这.昼.开花 花 可 豆光 数。 。1类 类中 仅 日2照类花夜的的促、照,.植植日少中长小植不时对植植进黄5物物数性照h于物受度物物植瓜间其的在起热植植某通日接,,物、, 开光全 源物带 物近一常照可 花如 如 开 番照年 和植数 在 长相萝 玉 花 茄促 都下日 分物值 早 度等卜 米 。 及进 有才照 布属时或 春 影这 影、 、 番开较 在于黑 或 响才菠 高 薯类 响花长 温这夜 深 的开菜 粱 等植 。,时 带一花长 秋 植物、 、 。光间 和类于 开 物的小水开照里寒型某 花 ,植麦稻花超开温。物一。如、、。过花带数人蒲,风棉或。地如值工公仙花低人区甘时缩英花、于工。才短、蔗及牵这
2、按抗热能力分类
热敏感植物 这相类对植耐物热包的括地甚衣至植在物30-40℃或最高45℃时受 伤的5耐种0热-类6的0。℃原如下核真加植核热物藻半类小和时水还生能维存管活植,物向;阳和干燥 地区某的些植嗜物温等的;原核植物可以忍耐极高的温度,细 菌高达90℃,兰绿藻高达75℃。
(二)动物的温度适应性分类
如 不扎狸藻根的、浮金鱼水植藻物和黑有凤藻眼等。莲、浮萍和无根萍
等,扎根的有睡莲和眼子菜等。
植物土壤适应类型
酸性土植物


酸 度
中性土植物
碱性土植物
特 盐碱土植物



沙生植物
钙质土植物




嫌钙植物
中性土植物
(pH 6.5-7.5)
大多数植物和农作物适宜在中性土壤中生长, 为中性土植物。其中耐酸性的农作物有荞麦、甘 薯、烟草、紫云英、小麦、大麦、大豆、豌豆。 耐碱性的农作物有田菁、甜菜、高粱、棉花等。
生境对策类型
1、生态类型
生2、境G与ri生me活的史CS的R三模角式形。一个生境是均质性还是异质性 的,①G是ri低良m严e好的峻还C度S是R,三恶低角劣干形的扰是,C对会植因物生生物活的史不的同三而途不径同划。分,这 境任价在比活持活持有如策和达史成和何。高沙高r史 的 (此/S例高这一一植低②低③高④到 对 体由 繁 移类导因漠对杂—K如种轴轴物严严严—低高高一策间于殖动选生致此,策草二C划 代 代 的 峻 峻 峻严严严,个。竞繁 率 性境分R择低可支对(分 表 表 潜 度 度 度峻 峻峻生可C适 争殖 , 的,法)繁 预 持策—度 度度有 生 生 在 、 , ,境。将度 能而 这 沙如应殖 期 胁选 (, ,,两 境 境 生 低 高 低(R生的 力导 是 丘活用付 , 迫那 择—高 高低个 干 对 境 干 干 干境身 最致 杂 ,跃更出在里)选 —干 干干轴扰植有扰扰扰划;体大的草生的广高忍(择竞扰扰扰,物生生生(3分低大化生种物火些耐或种争—)的境境境RS—;为小的长类是山。对稳类C剧平支支,CR导以生下特烈定型R生均致)后降性,,境严的高才都且或中)峻繁生,开会每对生度殖境RC始使一小活。付。。未种型的出来都成物(繁支体种高S殖持捕,—付特食其CR出定严繁)的高的重殖生代生)会, 不能低生—活C的R生。境(此处竞争弱,大型个体处在较强的捕食压 力下,或死亡率很高而且是随机的),推迟繁殖)
碱土植物是生长在碱土上的植物。大多
是干硬植物。叶子多裂成小裂片或成小针 形,覆盖白或灰色毛层,常有很深的根。
上述特征,表明碱土植物接近于旱生植物,
如盐地假木贼、伏地肤等,它们是盐生与 旱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嫌钙植物
如果土壤中钙质(特别是碳酸钙)过多则 显著妨碍生长发育,而对钙的存在不适应的 植物称为嫌钙植物。实际上,土壤从中性到 碱性都成为不适宜的条件。泥炭藓就是最好 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