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学案63原子结构与性质(20200915095114)
高中化学北师大版必修一《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北师大版必修一《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
2. 掌握原子的基本性质,如电子结构、质量数、原子量等。
3.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现象,并能解释放射性衰变的规律。
4. 熟悉元素的周期表,理解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1. 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和元素的性质。
教学难点:1. 解释放射性衰变的规律。
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吗?”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a. 介绍原子的基本组成,包括原子核、电子、质子和中子。
b. 简要介绍卢瑟福、汤姆逊和玻尔等科学家对原子模型的贡献,并让学生了解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和元素的性质:a.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和族的概念。
b. 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如原子序数递增和电子排布规律。
c. 扩展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等。
三、示范实验(20分钟)1. 分发实验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例如用火焰测试法识别金属离子。
2.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整理数据,并就实验结果与课堂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四、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引导学生围绕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展开讨论,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如为什么相同元素的原子量会有不同的取值等。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培养探索和质疑的思维能力。
五、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梳理知识框架。
2.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或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 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2. 收集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选修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选修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的分布。
2. 使学生掌握原子核的组成,即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和数量。
3. 让学生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以及能级和轨道的概念。
4. 使学生掌握原子的化学性质,包括原子的价态、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行为等。
二、教学内容1. 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原子核、电子云、能级、轨道。
2. 原子核的组成:质子、中子、原子序数、质量数。
3. 电子排布规律: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卡规则、洪特规则。
4. 原子的化学性质:价态、化学键、原子轨道的重叠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选修原子结构与性质》。
2. 教学PPT或黑板。
3. 教学案例或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引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学习。
2.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原子核的组成、电子排布规律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原子的化学性质。
4. 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6.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原子结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原子性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阶段性测试:安排一次针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测试,以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原子的应用领域,如核能、材料科学等。
2. 探讨原子结构与生命起源的关系。
3. 引导学生关注原子科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选修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选修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掌握原子的组成及原子核和电子的分布。
2. 让学生了解原子核的构成,掌握质子、中子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3. 让学生理解电子云的概念,掌握电子在不同能级的分布及其能量。
4.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化学性质,掌握原子得失电子后的化学反应。
二、教学内容1. 原子概述:原子的发现,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序数、原子质量、原子核、电子等。
2. 原子核:质子、中子,原子核的构成,质子数、中子数与质量数的关系。
3. 电子云:电子云的概念,电子在不同能级的分布,原子的能量级。
4. 原子化学性质:原子的得失电子,原子的氧化还原性,原子的活性。
5. 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负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构成,电子云的概念,原子的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电子云的数学模型,原子核的稳定性,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核的构成,电子云的概念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理解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原子核稳定性,原子得失电子的化学反应等。
4. 实践操作法:观察元素周期表,分析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负性等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原子的发现,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构成,电子云的概念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原子核稳定性,原子得失电子的化学反应等。
5. 实践操作:观察元素周期表,分析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负性等性质。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回答等,了解学生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理解程度。
化学1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学案
化学1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粒子组成;2.掌握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3.了解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规律。
二、学习重点:1.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粒子组成;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规律。
三、学习难点:1.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规律。
四、学习内容:1.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粒子组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质量约为1u;中子不带电,质量约为1u。
电子带负电荷,质量极轻,约为1/1836u。
原子的电子以能级的方式分布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
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首先,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的电子结构。
原子的电子外层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比如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等。
其次,元素的物理性质也与原子结构有关。
例如,原子的质量、原子半径等都与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有关。
3.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规律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或质子数)将元素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将元素分为横排的周期和纵列的族。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数、主族、副族、过渡元素和稀有元素等概念。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周期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周期性规律:同一周期内,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化,具有周期性重复的特点;2.族内规律:同一族内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仅在原子序数上递增;3.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性质差异:主族元素的化合价较低,形成的化合物多为离子化合物;而副族元素的化合价较高,形成的化合物多为共价化合物。
五、学习过程和方法:1.对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粒子组成进行展示和讲解;2.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和应用对原子结构的理解;3.探讨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分析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掌握元素周期规律;5.做相关练习题,检验学习成果。
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教案标题: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组成。
2. 掌握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同位素的概念。
3. 了解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电子排布规律。
4. 理解原子性质与电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设备、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引发学生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知道物质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组成。
2. 解释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同位素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3. 介绍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电子排布规律,包括主要能级、亚能级和轨道等概念。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可以选择以下实验之一:a. 用电子束照射物质,观察电子的散射现象,从而了解原子的空间结构。
b. 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示踪实验,观察同位素在不同物质中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同位素的性质。
2. 学生进行实验后,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四、概念强化与拓展(1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原子的电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有关?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电子结构对原子性质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
2. 学生提问、解答疑惑。
六、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答几个与原子结构与性质相关的问题。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评价学生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理解。
2. 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考察学生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掌握程度。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教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教案教案标题: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掌握原子中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概念及其特性。
3. 理解原子核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4. 理解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结构a. 原子的定义和历史发展b. 原子的组成部分:质子、中子和电子c. 原子核的重要性和稳定性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a. 元素的定义和分类b.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c. 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原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原子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激发学生思考。
探究:1.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原子的基本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特性,并记录下重要观察结果。
2.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结论。
3. 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报告,引导学生理解原子核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概念讲解:1. 使用多媒体工具或示意图,向学生讲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强调原子核的重要性和稳定性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活动实践:1.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不同元素在火焰中的颜色变化,引发学生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关系的思考。
2. 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归纳总结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巩固与评价:1.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学生再次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和应用。
3.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教学资源:1. 多媒体工具:投影仪、电脑等。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用于实验演示和小组实验。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相关的知识。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导学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理解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掌握原子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3.了解元素的特征和性质。
二、导学内容1.原子的概念和结构2.原子的基本性质3.元素的特征和性质三、导学要点1.原子的概念和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化学性质。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以轨道方式绕着核运动。
2.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子数。
-原子的半径通常用埃(1埃=10^-10米)表示,原子的半径大小与原子核和电子的数量有关。
- 原子的质量通常用原子质量单位(amu)表示,1 amu等于质子或中子的质量。
-原子的相对质量可以根据各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丰度加权平均得到。
3.元素的特征和性质-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元素的特征由其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决定,也就是原子序数。
-元素的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有序地显示了元素的特征和性质。
-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反应性、氧化性等。
四、导学提示1.导学重点掌握原子的结构和基本性质,了解元素的特征和性质。
2.导学难点理解原子结构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3.学习方法结合实例和实验,加深对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理解。
五、导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原子结构的图示,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2.探究原子结构在导入中提到的原子结构图示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位于哪里?-电子在原子中是如何运动的?-原子的质量和电荷是如何决定的?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分析一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图并回答以下问题:-这种元素的原子中有多少个质子、中子和电子?-这种元素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多少?-这种元素的半径大小如何?4.掌握元素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总结元素的特征和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五篇范文]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初步学会总结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同主族元素的性质;自主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以及同主族性质递变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树立事物变化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引入] 元素周期中,为什么把Li、Na、K等元素编在一个族呢?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页,填写第5页的表格,探究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投影] 课本第五页表格[板书]1、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师 ] 你能发现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和不同之处吗?[ 生 ] 讨论总结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一个电子;②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③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多;④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上有相似和不同,那么它们的性质如何呢?是否也有相似和不同呢?[演示] 演示钾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 观察现象,并对比钠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总结] ①都熔化成银(银白)色小球,但钾先燃烧;②颜色不同;③钠、钾都易和氧气反应,钾比钠反应剧烈,钾更易与氧气反应。
[演示] 演示钾与水反应的实验[学生] 对比钠、钾和H2O反应,现象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得出怎样的结论?[总结] 浮、熔、游、响、红;K轻微爆炸;钠、钾都易和水反应,钾比钠反应剧烈。
[思考]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钠和钾都能和O2、H2O等反应,在反应中Na、K失电子表示出还原性,但钾更易发生反应。
碱金属性质为什么会相似呢?又为什么有不同呢?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讨论板书](2)化学性质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一个电子,它们化学性质相似;②它们都能与O2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产物中均显+1价。
选修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选修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2. 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的构成。
3. 了解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模型和图像,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原子结构。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探究原子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原子核和电子云的结构。
2. 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的构成。
3. 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难点:1. 电子云的概念和理解。
2. 电子排布的规则和计算。
三、教学准备教具:1. 模型和图像of atom structure2. laboratory equipments for experiments学具:1. notes on atom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2. textbooks on chemistry四、教学过程Step 1: Introduction1. warm-up question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atom?2. introduce the topic: Atom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Step 2: Presentation1. introduce the structure of atom, including nucleus and electron cloud2. expln the concept of electron arrangement and periodic table3.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outermost electronsStep 3: Demonstration1. show models and images of atom structure2. conduct experiments to explor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tomsStep 4: Practice1. work in groups to plete exercises on atom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2. answer questions based on the demonstration and experiments Step 5: Summary1. review the mn points of atom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2. answer any questions from the studentsStep 6: Assessment1. assign exercises and homework on atom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2. conduct quizzes or exams to assess student understanding五、作业与评价作业:1. 完成相关的习题和练习,加深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理解。
《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学设计
《原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包括原子核、电子的分布和运动状态。
(2)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3)掌握能层、能级、原子轨道等概念,能书写常见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对原子轨道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原子序数与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的概念,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的书写。
2、教学难点(1)原子轨道的形状和能量关系。
(2)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的书写规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原子结构的图片或视频,如原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原子核的结构示意图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①介绍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②讲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③举例说明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氢原子(H)的原子序数为 1,质子数为 1,核电荷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 1;氧原子(O)的原子序数为 8,质子数为 8,核电荷数为 8,中子数为 8 8 = 0,核外电子数为 8。
(2)能层与能级①介绍能层的概念,能层分为 K、L、M、N、O、P、Q 等,离原子核越近,能量越低。
②讲解能级的概念,同一能层中的电子能量也不同,分为s、p、d、f 等能级。
③举例说明不同能层中能级的数量和能量关系,如 K 能层只有 1个 s 能级,L 能层有 2 个能级,分别是 s 和 p 能级,且能量 s < p。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教案标题: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2. 了解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包括能级、壳层、轨道和电子数目。
3.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性规律。
4. 理解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元素周期表。
3. 模型或图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白板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并简要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命名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如何排列的?它们的性质是否有一定的规律?主体:1. 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a. 解释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以及质子和中子的作用。
b. 展示一个原子结构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相对位置。
2. 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a. 解释能级、壳层、轨道和电子数目的概念。
b. 展示电子排布的规律,如能级填充顺序和阿伦尼乌斯规则。
c.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
3.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性规律a. 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族和元素符号。
b. 讲解元素周期性规律,如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增加与元素性质的变化。
c. 利用元素周期表上的例子,说明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具体表现。
4.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a. 引导学生思考: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关联?b.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性质相似的原因,如氧族元素的共同特征。
c. 探讨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差异,如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
总结:1. 确认学生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强调元素周期性规律对于预测元素性质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拓展活动:1. 实验:通过观察元素的化学反应和性质变化,进一步验证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第3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离能的概念及其内涵,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知道电离能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2.知道主族元素电负性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认识主族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3.体会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二、教学重难点1.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其一般变化规律。
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周期、族的划分的关系,与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化合价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引入:从“位、构、性”的角度来看:如何从量子力学模型的观点更加深入地认识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又有何本质的联系呢?学生活动:写出元素周期表中下列各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引导学生回忆原子价电子排布的写法和规律。
通过书写价电子排布,结合这些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数来分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
可引导学生从有效核电荷数的角度分析出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
运用得出的结论尝试分析下面几组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进而发现仅有定性的分析是不够的。
为此,人们采用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来定量地衡量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1. Rb和Na2. S和Cl3. Li和Mg提出问题:原子在失去电子时需要吸收能量,请按照给出的第三周期以及第五主族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来推测原子在失去电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的变化情况。
给出第三周期以及第五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数据,验证推测,并引出电离能的概念。
讲解:科学家们用电离能定量地表示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定义:从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一个电子,生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叫做电离能,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kJ·mol-1。
第一电离能: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生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I1)。
M (g) = M+(g) + e-I1(第一电离能)M+ (g) = M2+(g) + e-I2(第二电离能)M2+ (g) = M3+(g) + e-I3(第三电离能)提出问题:请说明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怎样的变化?学生参看图1-3-5、1-3-6得出规律,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教学设计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包括原子核、电子的分布等。
(2)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3)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说出周期和族的概念。
(4)理解元素周期律,包括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教学难点(1)原子结构中各微粒之间的关系。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本质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铁用于制造机械、硅用于制造芯片等,引发学生对元素性质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2、知识讲解(1)原子结构利用多媒体展示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向学生讲解原子的组成,包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和核外电子。
重点强调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讲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介绍能层、能级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电子在不同能层和能级中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通过举例,如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规律。
(3)元素周期表展示元素周期表,介绍周期和族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找出周期和族的排列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同一周期和同一主族元素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高中化学北师大版《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北师大版《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等;2. 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3. 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常见元素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1. 原子的组成与结构;2. 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化学北师大版《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2. 教具:投影仪、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简短的讲解,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质子、中子、电子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2.1 原子的组成与结构- 提醒学生回顾电子排布规律,了解电子云模型的概念;- 结合示意图,简要介绍原子的组成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位置和数量。
2.2 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规律?- 通过举例(如氧、氮、铁等元素)与学生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列举几个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性质。
3. 实验展示(15分钟)3.1 实验介绍- 简要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说明实验装置和材料的用途。
3.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展示操作,注意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展示实验结果,并与学生一起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元素间化学性质的差异与原子结构的关联性。
4. 深化讨论(15分钟)4.1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互动讨论,例如:为什么氧气可以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化学反应可以发生?4.2 引导学生思考与回答-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补充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关系的理解。
5. 小结(5分钟)简要概括本节课的要点,强调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联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深入研究相关知识。
选修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选修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2. 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3. 了解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4. 学会使用原子结构模型和元素周期表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原子结构模型和电子排布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利用元素周期表分析元素的性质和反应,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验观察原子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研究兴趣。
2. 使学生认识到原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原子核和电子云的基本结构。
2. 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3. 原子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电子排布的计算和理解。
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分析。
3. 原子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实验观察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原子结构模型和元素周期表。
3. 相关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原子核的结构与稳定性1. 理解原子核的基本组成,包括质子和中子。
2. 掌握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核力的作用。
3. 了解放射性衰变及其应用。
第七章: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1. 掌握电子排布的规则,包括能量级和轨道填充顺序。
2.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理,包括主族、过渡元素和镧系元素。
3. 学会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第八章:化学键与原子间相互作用1. 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2. 掌握键长、键能和键角等概念,并能够解释其意义。
3. 探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九章:原子的化学反应1. 理解原子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和还原能力等概念。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十三章学案63原子结构与性质导学案
第十三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案63 原子结构与性质[考纲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表示方法1.能层、能级及其最多容纳电子的关系2原子轨道电子云轮廓图给出了电子在____________的区域。
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
第1第2电子层:有、p两种轨道。
第3电子层:有、p、d三种轨道。
3.构造原构造原: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根据构造原可以写出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随着__________的递增,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按照右图中箭头的方向依次排布,即1,2,2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5p……该原适用于绝大多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①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②基态原子:______________。
当基态原子________能量后,电子会___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原子。
(2)泡利原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____个电子,并且____________相反。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相同。
问题思考1.电子按构造原排布时,先排在4轨道,再排3d轨道,为什么?而失电子时,是先失4轨道上的,还是先失3d轨道上的?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1.电离能(1)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____________转为气态基态正一价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意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可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
高二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历史资料、地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物理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高二化学教案:《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教学设计一、能层与能级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按能量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能层(n);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标题: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元素的性质。
2. 掌握元素的分类方法及性质与元素结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化学元素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2. 原子的结构与组成。
3. 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联系。
2. 掌握元素性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导入前期知识,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并提问元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二、导入新知(15分钟)1. 出示元素周期表,简要解释元素周期表的构成、作用及分类方法。
2. 说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基本性质,如原子序数、原子质量等,并提问学生如何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判断元素的性质。
三、探究原子的结构(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基本组成,并给出原子的定义。
2. 介绍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并对各部分的性质进行解释。
3. 讲解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如能级、轨道和电子填充顺序等。
四、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5分钟)1. 说明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之间的联系,如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
2. 指导学生通过举例分析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如铜和金的导电性、氧和氮的化学活性等。
3. 结合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推断其原子结构。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小结元素分类及性质与元素结构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作用和意义。
3.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拓展应用(1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元素的导电性与其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2. 扩展讨论:邀请学生自由发挥,讨论其他元素特性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七、课堂作业(5分钟)1. 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堂作业,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讲解与展示,学生对原子的结构及元素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初步思考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联系。
第十三章优秀教案63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十三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学案63原子结构与性质[考纲要求]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地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 - 36号)原子核外电子地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地运动状态2了解元素电离能地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地某些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 了解电负性地概念,知道元素地性质与电负性地关系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表示方法2•原子轨道第1电子层:只有s第2电子层:有s、p两种轨道.第3电子层:有s、p、d三种轨道.3. 构造原理构造原理:多电子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元素基态原子地电子排布式•随着___________ 地递增,基态原子地核外电子按照右图中箭头地方向依次排布,即1s,2s,2p, ____ , ____ , ___ , ____ , ____ , ____ , 4d,5p ...... 该原理适用于绝大多数基态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4.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 能量最低原理①原子地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地能量处于最低状态②基态原子:______________ .当基态原子________ 能量后,电子会____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 原子.(2) 泡利原理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_____ 个电子,并且_____________ 相反•(3) 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地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地电子总是优先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 相同.1 •电子按构造原理排布时,先排在4s轨道,再排3d轨道,为什么?而失电子时,是先失4s轨道上地,还是先失3d轨道上地?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地性质递变规律1 .电离能(1)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 ______________ 转化为气态基态正一价离子所需要地最低能量•(2) 元素第一电离能地意义:元素地第一电离能可以衡量元素地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地难易程度•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易失去一个电子,该元素地金属性越强;反之,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大,原子越难失去一个电子•(3) 变化规律: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地第一电离能呈___________ 地趋势,但某些地方出现曲折变化,如____ >___ , _____ > __ , ___ > ___ ,___ > ____ •②同一族从上到下元素地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__ .2. 电负性(1) 成键电子:原子中用于形成_________ 地电子•(2) 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地原子对 __________ 吸引力地大小•(3) 意义:电负性越大地原子,对成键电子地吸引力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故电负性地大小可用来衡量元素非金属性和金属性地大小(4) 变化规律①同周期从 __________ 元素地电负性逐渐增大•②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地电负性逐渐__________ •(5) 应用①判断元素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地强弱:非金属地电负性>1.8;金属地电负性<1.8 ;类金属地电负性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②判断化学键地类型:两元素地电负性差值大于 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两元素地电负性差值小于 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n A 族元素地第一电离能大于 川A 族元素地,V A 族地大于W A 族l i (S)<l i (P).一、原子结构1. 构造原理(1) 能级序数与能层能量之间有什么关系?⑵在同一能层中,各能级间地能量关系如何?(3)当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时,其能量关系如何?2 •为什么同周期地 地?女口 l i (AI)< l i (Mg),(4) 高能层上地电子能量一定比低能层上地能量高吗?2. 电子云怎样理解电子云地小黑点及小黑点地疏密?3.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地表示方法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地表示方法有哪些?各表示什么含义?请举例说明典例导悟1 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1)A元素基态原子地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 ;(2)B元素地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地正一价离子地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地元素符号为___ ,C地元素符号为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元素地正三价离子地3d亚层为半充满,D地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基态原子地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地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地元素符号为______ ,其基态原子地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推断在试题中,通常用元素周期律地某项内容,来推断新元素名称,然后再考查该元素地其它性质.典例导悟2 下表列出前20号元素中地某些元素性质地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10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地是(填编号).(2)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地某两种元素形成地化合物中,每一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地物质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写分子式).元素⑨和⑩形成地化合物地化学式为________ ,它是一种重要地结构材料,推测它应属于______________ 晶体;元素①地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 __ .(3)①⑥⑦⑩四种元素地气态氢化物地稳定性,由大到小地顺序是(填化学式).(4)③和⑨两元素比较,非金属性较弱地是_______ (填名称),可以验证你地结论地是下列中地 ______ (填序号).A .气态氢化物地挥发性和稳定性B .单质分子中地键能C •两元素地电负性D •含氧酸地酸性E. 氢化物中X —H键地键长(X代表③和⑨两元素)F. 两单质在自然界地存在形式题组一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1. 判断正误(1) 硫原子地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 )(2010 上海—2C)(2) B.电离能最小地电子能量最高()C.(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2008 海南—23B、C)2. [2011福建理综—30(1)节选]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基态氮原子地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1山东理综—32(1)节选]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地元素•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4. [2010福建理综—30(2)]原子序数小于36地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地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 Q2+地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___ •个人收集整空—仅供参考学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 5.[2010课标全国卷一41(1)]W(0)元素地L层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 .6. [2010江苏一21A(2)]Cu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7. [2010海南,19(1)]Ni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式为8. [2011课标全国卷—37(2)节选]基态B原子地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地是 _____________ , BN中B元素地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9 . [2011福建理综—30(2)节选]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地顺序是构与元素性质10. [2010山东理综,32(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 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地电负性由大到小地顺序为11. (2009安徽理综,25改编)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地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地氧化物是导致酸雨地主要物质,X地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地Z2O和黑色地ZO两种氧化物.(1) 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____________ 周期第___________ 族.W地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g) ______ (填“强”或“弱”).(2) Y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Y地第一电离能比X地(填“大”或“小) ,(3) Y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地浓溶液与Z地单质反应地化学方程式是题组一原子核外电子地排布1•下列关于硅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表示式中,错误地是A . 1s22s22p63s23p2222p 3s2 .(2011 •大连质检)主族元素 A 原子地结构示意图为•则X 、Y 及该原子3p 能级上地电子数分别 为()A . 18、6、4B . 20、8、6C . 18、8、6D . 15 〜20、3 〜8、1 〜6 题组二元素地推断3. (2011烟台调研)下列各组中地X 和Y 两种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地是 ( )A . X 原子和Y 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 . X 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为 1s 2, Y 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为 1S 22S 2C . X 原子2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 Y 原子地3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D . X 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 Y 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 4 . (2011南昌模拟)(1)某质量数为32,核内有16个中子地原子,其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 ,该原子中有 _____ 个未成对电子,这些未成对电子具有 ___________ (填“相同” 或"相反”)地自旋状态•(2) 某元素地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3s 23p 2,它地次外层上电子云形状有 ______ 种,原子中 所有电子占有 ____ 个轨道,核外共有 ____ 个电子•(3) M 电子层上有 ____ 个能级,有 ____ 个轨道,作为内层最多可容纳 _______ 个电子,作为 最外层时,最多可含有 ____ 个未成对电子•(4) 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只有 1个未成对电子地主族元素原子处于 ______________ 族; 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地主族元素原子处于 _____________ 族•(5) A 元素地最高正价是+ 4, A 原子次外层上有 2个电子,A 原子地电子排布式是(6)B 元素在气态氢化物中显-3价,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 B 原子地电子排布式是(8)F 、G 都是短周期元素, F 2「与G 3 +地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F 2「地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 , G 元素地原子序数是 _________.题组三元素周期律5.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A .第三周期所含元素中钠地第一电离能最小B .铝地第一电离能比镁地第一电离能大C .在所有元素中,氟地第一电离能最大D .⑺E 原子核外占有9个轨道,且具有1个未成对电子,E 离子结构示意图是6. (2011苏州模拟)不同元素地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地能量(设其为E)如F图所示•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地位置,分析图中曲线地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值变化地特点是.各主族中E值地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地_____________ 变化规律.(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E值增大•但个别元素地E值出现反常现象•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地是①E(砷)>E(硒)②E(砷)<E(硒)③E(溴)>E(硒)④E(溴)<E(硒)(3)估计1mol气态C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值地范围:______ <E< _____ .(4)10 号兀素~E值较大地原因是题组四综合探究7. A、B、C、D、E、F六种元素地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F地原子序数为29,其余地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 E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ms n mp n r :③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④ A、C原子p轨道地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叙述正确地是(填序号).A .金属键地强弱:D>EB .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D>EC .五种兀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地两种金属兀素形成晶体地化学式为EB,属于离子晶体D .晶格能:NaCI>DCI 2(2)F地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F同一周期地副族元素地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F原子相同地元素为(填元素符号).(3)A与C形成地非极性分子中,______ b键与n键地个数之比为;该分子与过量强碱反应生成地酸根离子地空间构型为 ____________ .(4)已知原子数和价电子数相同地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互为等电子体地微粒结构相同,B3中心原子地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 .&有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地结构、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述:(1) A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 B元素在周期表中地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半径:B _____ A(填“大于”或“小于”).(3) C原子地电子排布图是其原子核外有_____ 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地电子为_________ 轨道上地电子,其轨道呈_______形.(4) D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D「地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______ .(5) B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地水化物与A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地水化物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D地氢化物地水化物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学案63原子结构与性质【课前准备区】知识点一2•核外经常出现球形1纺锤形33. 原子核电荷数3s3p4s3d4p5s4. (1)②处于最低能量地原子吸收跃迁到较高能级激发态(2) 2自旋状态(3) 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自旋状态知识点二1. (1)失去一个电子(3)①增大BeBNOMgAIPS②变小2. (1)化学键⑵成键电子(4)①左到右②减小问题思考1. 先排4s轨道再排3d轨道,原因是3d轨道能量高,而失电子时,却先失4s轨道上地.2 .主要是因为n A族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地s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p轨道处于全空状态,V A族地元素原子最外层3个能量相同地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均属于相对稳定地状态,故这两个主族地元素原子相对难失去第1个电子,第一电离能相对较大,属于电离能周期性变化地特例.【课堂活动区】一、1.(1)随着能级序数n地增大,能层能量逐渐升高,即E(K)< E(L)< E(M)< E(N).(2) 在同一能层中,各能级是按s、p、d、f地顺序逐渐升高,即E(ns)<E(np)<E(nd)<E(nf)(3) 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如1s<2s<3s<……⑷不一定,不同能层地能级上,能量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2. (1)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地几率,不代表电子地运动轨迹(2) 一个小黑点不代表一个电子,只是代表电子在此处出现过(3) 电子云图中地小黑点地疏密表示电子出现几率地大小•密:几率大;疏:几率小3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地表示方法(1) 原子结构示意图(或称原子结构简图)可表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和核内质子数,如.(2)电子式可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如-C1 :(3) 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地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22s22p63s23p64s1.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地部分用相应稀有气体地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如K : [Ar]4s 1.(4) 电子排布图(又称为轨道表示式)每个圆圈(或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第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地电子排布图如图所示.二、1•减小主族序数主族序数- 8增大逐渐减小增大逐渐减小减弱增强增强减弱减弱 增强减弱增强增强减弱难易增强易难减弱 典例导悟 1.⑴N (2)CIK (3)Fe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 或[Ar]3d 64s 2⑷ Cu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或[Ar]3d 104s 1解析 (1)根据A 元素基态原子地最外层有 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两个电子,可推知该元素是氮元素,符号为 N.(2) 根据B 、C 元素地离子地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可推知 B 为氯(Cl), C 为钾(K). (3) 因D 元素地正三价离子地 3d 亚层为半充满,可知 D 为铁元素(Fe),其基态原子地排布式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4)E 元素基态原子地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推知 E为铜(Cu),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2. (1)②(2) PCl 3、CCI 4Si 3N 4 原子 3s 23p 4 (3) HCI>H 2S>PH 3>SiH 4 ⑷氮元素CE 【课后练习区】 咼考集训1 . (1) V (2)B. V C .X解析电离能是原子失去电子时所要吸收地能量,能量越高地电子在失去时消耗地能量也 就越少,因而电离能也就越小, B 正确;同一层即同一能级中地 p 轨道电子地能量一定比 s 轨道电子能量高,但外层 s 轨道电子能量则比内层 p 轨道电子能量高,C 错误.2. 2s 22p 3解析氮原子地价电子排布式:2s 22p 3. 3. 2解析氧元素基态原子地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31,而内层电子全部成对,故未成对电子有4个•5. 2s 22p 46.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7. 1s 22s 22p 63s 23p 63d 84s 2或[Ar]3d 84s 2 解析核外电子排布式与价电子排布式要区别开 •8. 1s 22s 22p 1N + 3解析B 原子地原子序数为 5,其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1; B 、N 处于同周期,依据同周2p,故未成对电子数为 2个.4. 3d 84s 24解析原子序数小于 Ni 符合条件,由题意知 36地元素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只有第 忸族中地Fe 、Co 、 T 为 Ni , Q 为 Fe , Ni 为 28 号元素, 价电子排布式为3d 8 4s 2.Fe 2 +外口 一、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电负性依次增大可知,N地电负性较大;B位于元素周期表地第川A族,由化学式BN得B元素地化合价为+ 3价.9. N>O>C解析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向右有增大地趋势,第V A族元素最外层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第W A族元素,因此三者地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地顺序为N>O>C.10. C>H>Si解析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地原子,故电负性:C>H>Si.11. ⑴二V A 弱(2)1s22s22p63s23p4大△(3)Cu + 2H2SO4(浓)=====CuSO4 + SO2 f + 2H2O考点集训1. C[A和B两个选项都是电子排布式,C和D两个选项都是轨道表示式,其中C选项违背了洪特规则•]2. B3. C[A项,H与Na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但二者性质差别很大;B项,X为He, Y为Be, 二者性质差别很大;C项,X为N , Y为P,二者同主族性质相似;D项X为Mg ,Y原子可能为Ca,也可能是过渡金属元素地原子,故选 C.]4. (1)1s22s22p63s23p42相同(2) 2814(3) 39183(4) I A、川A、四A IV A、W A(5) 1s22s22p2(6) 1s22s22p3⑺(8)1s22s22p6135. A[同周期中碱金属元素地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最大,故A正确,C不正确;由于Mg为3s2而Al为3s23p1,故铝地第一电离能小于镁地;D中钾比镁更易失电子,钾地第一电离能小于镁地,D不正确.]6. (1)随着原子序数地增大,E值减小周期性(2)①③⑶485738(4) 10号元素为氖,该元素原子地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解析(1)从H、Li、Na、K等可以看出,同主族元素随元素原子序数地增大,E值变小;H到He、Li到Ne、Na到Ar呈现明显地周期性.(2)从第二、三周期可以看出,第川A和W A族元素比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E值都低.由此可以推测E(砷)>E(硒卜E(溴)>E(硒).(3)根据同主族、同周期规律可以推:E(K)<E(Ca)<E(Mg). (4) 10号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氖,该元素原子地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7. (1)D(2)1s 22s 22p 63s 73p 8 93d 104s 1Cr (3)1 : 1平面三角形 (4)sp 杂化& (1)心22$22卩63£ (2)第三周期第川A 族小于⑶ 3HCl + Al(OH) 2===AlCl 3+ 3H 2O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推出: A 为Na , B 为Al , C 为N , D 为Cl.(1) A 为Na ,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63s 1.(2) B 为Al ,其在元素周期表中地位置为第三周期第 川A 族,Na +与Al 3 +核外电子排布 相同,核电荷数 Al 3 +大于Na + ,故r(Al 3 + )<r(Na +).8电子稳定结构 t 1t3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地为p 轨道上 3p 哑铃⑶C 为地电子,其轨道呈哑铃形⑷D为Cl,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5, Cl地6 NaOH + AI(OH) 3===NaAIO 2+ 2H2O结构示意图为(5) 本题考查AI(OH) 3与NaOH和HCI反应地化学方程式,AI(OH) 3+ NaOH===NaAIO 2 + 2H2O,AI(OH) 3 + 3HCI===AICI 3+ 3H2O.(4) 1s22s22p63s23p5或[Ne]3s 23p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咼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十三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学案63原子结构与性质[考纲要求]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 - 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iXj^»SE I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表示方法能层-一- -二二-三四五符号K L M N O能级1s2s2p3s3p3d4s4p4d4f5s……最多容纳电子数22626102610142……281832…2n22.原子轨道电子云轮廓图给出了电子在原子轨道轨道形状轨道个数sP构造原理: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随着_____________ 的递增,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按照右图中箭头的方向依次排布,即1s,2s,2P, ____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 , 4d,5p ...... 该原理适用于绝大多数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第第第3.电子层:电子层:电子层:构造原理只有有S、有S、S轨道。
P两种轨道。
P、d三种轨道。
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 能量最低原理①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② 基态原子: ________________ 。
当基态原子 ______________ 能量后,电子会 变成 _____________ 原子。
(2) 泡利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 (3) 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__________________并且 _____________ 相同。
[问题思考】1.电子按构造原理排布时,先排在 4s 轨道,再排3d 轨道,为什么?而失电子时,是先失4s 轨道上的,还是先失 3d 轨道上的?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1. 电离能(1)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 最低能量。
(2) 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意义: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可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
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易失去一个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第一电 离能数值越大,原子越难失去一个电子。
(3) 变化规律:①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 如 _____ > ___ , _____ > ____ , _____ > ___ , _② 同一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2. 电负性(1) 成键电子:原子中用于形成 ____________(2) 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 _________________ 吸引力的大小。
(3) 意义: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成键电子的吸引力越大,非金属性越强。
故电负性的大 小可用来衡量元素非金属性和金属性的大小。
(4) 变化规律① 同周期从 _____________ 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②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5) 应用① 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的电负性 金属的电负性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 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 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
【问题思考】2 .为什么同周期的n 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川A 族元素的,V A 族的大于W A 族的?如 l 1(AI)< l 1(Mg) , l 1(S)<l 1(P)。
突破考点硏靳鷄点一、原子结构.个电子,并且相反。
转化为气态基态正一价离子所需要的的趋势,但某些地方出现曲折变化,的电子。
>1.8;金属的电负性<1.8 ;类1.构造原理(1)能级序数与能层能量之间有什么关系?⑵在同一能层中,各能级间的能量关系如何?(3)当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时,其能量关系如何?⑷高能层上的电子能量一定比低能层上的能量高吗?2. 电子云怎样理解电子云的小黑点及小黑点的疏密?3.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各表示什么含义?请举例说明。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 C 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 B 的元素符号 C 的元素符号为 ;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 3d 亚层为半充满,D 的元素符号为 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E 元素基态原子的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 的元素符号为 ________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推断【典例导悟1】A 、B 、C 、D 、E 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1) A (2) B为 ____ ,⑶D,其基态原子的电子2.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推断的关系在试题中,通常用元素周期律的某项内容,来推断新元素名称,然后再考查该元素的其它性质。
【典例导悟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10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填编号)。
(2)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一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分子式)。
元素⑨和⑩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它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推测它应属于晶体;元素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
(3)①⑥⑦⑩四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化学式)。
(4)③和⑨两元素比较,非金属性较弱的是中的(填序(填名称),可以验证你的结论的是下列号)。
A .气态氢化物的挥发性和稳定性B .单质分子中的键能C•两元素的电负性D •含氧酸的酸性E. 氢化物中X — H 键的键长(X 代表③和⑨两兀素)F. 两单质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高琴集训题组一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 判断正误(1)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3s 23p 4( )(2010 上海—2C)(2)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 ) C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 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 s 轨道电子能量( )(2008 海南—23B 、C)2 . [2011福建理综—30(1)节选]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3 . [2011山东理综—32(1)节选]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4. [2010福建理综一30(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 和T ,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 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 T 比Q 多2OT 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 2 +的未成对电子数是姓名: __________ 元素的O8. [2011课标全国卷一37(2)节选]基态B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BN 中B 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_____ O9 . [2011福建理综一30(2)节选]C 、N 、0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题组二—子结构与元素性质10. [2010山东理综,32(2)]CH 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 C , SiH 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 H ,则C 、Si 、H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 的第一电离能比X 的 ______________ (填“大”或“小” )O⑶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 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考点集训O班级: _______L 层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 O6. [2010江苏—21A(2)]Cu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010海南,19(1)]N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5.[2010 课标全国卷一 41(1)]W(0)学号:7.O11 . (2009安徽理综,25改编)W 、X 、Y 、Z 是周期表前36号兀素中的四种常见兀素, 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Y 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 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 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 2O和黑色的Z0两种氧化物。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H 20(g) _______ (填“强”或“弱” )。
(2) Y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族。
X 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7个原 W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题组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下列关于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表示式中,错误的是2 2 6 2 2A . 1s 2s 2p 3s 3pB . [Ne]3s 23p 2C.T 1r ir i T I T iT IIs2s2pr £3卩r 1t IT i r i f LT 1T t2s2p 3s2. (2011大连质检)主族元素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级上的电子数分别为( ) A . 18、6、4 C . 18、 8、 6 题组二元素的推断 。
贝U X 、Y 及该原子3p 能 B . 20、 8、 6 D . 15 〜20、3〜& 1 〜63. (2011烟台调研)下列各组中的X 和丫两种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 . X 原子和丫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B . X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 2, Y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 22s 2 C . X 原子2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 丫原子的3p 能级上有三个电子 D . X 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丫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 4 . (2011南昌模拟)(1)某质量数为 32,核内有16个中子的原子,其电子排布式是 ,该原子中有 ______________ 个未成对电子, 这些未成对电子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相同”或 “相反”)的自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