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生观》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件。
•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趋复杂化,离开教师 的指导,有很多的学习几乎不能进行。教
师的指导对学习的质和量都能发生作用。
h
16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 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进行的,它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
的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了的。
• 因此,作为学生的一系列行为模式的规范 不仅要受到社会传统观念、文化习俗等影
• 这一观点强调儿童的发展,并且认为学生具有一种 内在的能力,不凭借外力帮助,就能达到社会行为 的和谐。
• 他们把学生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把教师放在
一个辅助的地位,抹煞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h
5
一、学生是人
h
6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 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 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像某种物质的原材料 被加工、被消极地被支配,他是有主体思 想、有自身选择、有主观能动作用的。
h
8
3.具有个性特征
• 人的身心发展由各种条件决定,具有明显 的差异性。
• 人的发展不可能是同样的,社会对人才的 需求也是多方面的,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 人才。
• 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
教,因势利导,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努
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h
9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h
10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h
19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个体的发展同 其他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其发展动力不 在个体的外部,而是在个体的内部,在于 个体内部的矛盾斗争。
• 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共同的基本特点,学 生也不例外,不可因学生年龄小、经验少 而忽视这一基本特点。
h
来自百度文库
7
2.具有思想感情
• 学生带着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培养起 来的情感来到学校,在学习过程中与教 师和学生进行着情感交往。尊重学生的 感情,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是教育活 动的重要特点。
• 不是一张白纸来的学校,已经的五彩斑 斓了。
教育的结果就体现在学生身上。
•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整个教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都
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 人们自发地认识世界的学习从生到死一直都在进行, 接受学校教育则是在特定阶段进行的事,在这个阶
段里,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受教育者。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为教育的对象并不排斥发
现代学生观
浑源师范学校小学教育研究所 2017.4
h
1
学生观
•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 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 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 传统学生观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是 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
• 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 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 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中国教育影响较大的
凯洛夫在《教育学》一书中也认为课堂教
学永远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的,这一观
点虽然强调了社会需要和教师的作用,但
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
h
4
2、内生论
• “内生论”或“儿童中心论”则把教育过程看作是 儿童自身主动发展的过程。
•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 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需要使 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 认为儿童无需成人的帮助教育,听任他们自由 发展,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 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起保护与教育
青少年的责任,控制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
因素,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h
12
3.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 学生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两者互 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发展的整体。
• 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是心理发展的 物质基础,心理水平的提高又促进身体的发展。
• 在教育过程中,青少年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 任何片面地、单纯地强调智力或体力的发展, 都会损害学生的整体发展。
h
13
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的人,学生的学习有其特殊性。
h
14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 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这就决定了学生 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地位,决定了他们 参加社会生活结构的方式。
响,而且还要为确定的制度所规定。
• 师生之间存在着制度化的关系,各自都负 有制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甚至负有法
律上的责任。
h
17
四、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学习是在教师组织 引导下进行的。
h
18
1.学生是教育对象
•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 承受者,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h
2
1、外塑论
• 基本观点:
• 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任人 随意描绘或捏塑。
• 学生的头脑是一个“容器”,可以任意进行填 塞。
• 这一理论的代表们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育的对
象,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他们
认为教师才是教育活动的主宰,具有绝对的权
威。
h
3
1、外塑论
• 德国的赫尔巴特把教师与学生比作舵手和 航船,认为学生的成长全仰仗于教师的指 导。
• 青少年有容易接受不良影响的一面,更有容易接受正面教 育积极上进的一面。培养人才要打好基础,整个教育活动 中应该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基础教育,错过这一阶段,损 失是难以弥补的。
h
11
2.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 由于青少年各方面发展不够成熟,取得成人的 教育和关怀就成为他们发展中的必然需要。
• 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以一种成长的观 点去对待学生,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
• 青少年学生正在发展中,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品德、 观念、习惯都还处于易变的阶段,在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 面发展的极大可能性,他们的身心已经出现的某种发展的 不足之处,思想行为上的缺点和错误,较之成年人来说, 一般都有较大的矫正的可能性。
• 面对青少年,任何教育上无能为力的消极观点都是 站不住脚的。
• 具体说,也就是赋予他们认真接受教育的 社会义务,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意愿 和责任感。
• 总之,期望于学生这一角色的行为程序都
是由此而生的。
h
15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 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
区别之一。
• 教师的指导不仅使学习更具成效,也是在 特定的情况下学习活动得以产生的前提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