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土壤类别
龙岩连城地勘报告
龙岩连城地勘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龙岩连城地区进行地勘报告,以提供该地区的地质信息和地质特征,以便未来的规划和开发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
2.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龙岩连城位于福建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4’50“至117°08’24”、北纬25°22’53“至25°48’51”。
该地区地貌特征主要由山脉、丘陵和河流组成。
主要地势为丘陵地形,海拔在200米至800米之间。
3. 地质背景龙岩连城地区位于闽西地区的西北部,属于华夏老地块。
地层主要由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的沉积岩和火成岩构成。
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片麻岩、花岗岩、安山岩等。
地质构造类型以斜坡和断层为主,其中断层具有一定的活动性。
4. 地质灾害分析4.1 泥石流由于连城地区地势较陡峭,且多山地形,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根据历史记录和地质调查数据,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谷和河流附近的陡坡地带。
4.2 崩塌和滑坡连城地区的地质构造活跃,地震和降雨等因素容易引发崩塌和滑坡。
特别是在断层带附近的山坡地区,岩石的破碎程度较高,稳定性较差,因而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5. 岩土工程特征5.1 岩体特征连城地区的岩石主要以片麻岩和花岗岩为主,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但在断层附近和高边坡地区,岩石的破碎程度较高,岩体强度较弱,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5.2 地基特征地质调查显示,连城地区的地基土主要由黏土和砂土组成。
黏土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可塑性,容易引发沉降和变形。
砂土的稳定性较好,但在水分饱和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液化现象。
6. 地勘建议6.1 针对地质灾害的建议 - 加强对泥石流、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避开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域,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6.2 针对岩土工程的建议 -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断层附近和高边坡地区的岩体加强支护措施,以增加岩体的稳定性。
连城环境概况
连城县环境概况1.自然条件概况连城县,别名莲城,是福建省龙岩市辖下的一个山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界于北纬25°13′—25°26′,东经116°32′—117°10′,北部与清流县毗邻,南部与上杭县接壤,南北长七十四公里,东部与永安、龙岩相连,西部预长汀交界,东西宽六十四公里。
全县现辖十七个乡镇,包括莲峰镇、庙前镇、新泉镇、朋口镇、莒溪镇、文亨镇、姑田镇、北团镇、林坊乡、曲溪乡、宣和乡、隔川乡、罗坊乡、揭乐乡、塘前乡、四堡乡、赖源乡,辖区总面积约为2595.54平方公里。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末全县常住人口25万多人,户籍人口248645,通行闽西客家话、连城话。
1.1.地形地貌本县境内,山岭重叠,丘陵起伏,地形复杂,地貌多姿。
除两岸有狭长的河谷小平原外,大不是海拔400米以上的丘陵和中、低山。
全境有玳瑁山及松毛岭两条主要山脉,东西部为中山,中西部为是丘陵盆地,地势由东到东南向西到西北倾斜。
地貌从低到高成梯状分布,一次课肩带谷盆、丘陵、低山、中山。
玳瑁山位于境内中、东部,主峰分布在赖源、曲溪、莒溪、庙前等乡的东北部,成东北—西南走向的中山地区。
12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其中位于莒溪境内的狗子脑海拔1811米,为全县最高峰。
松毛岭山脉位于我县西部边境与长汀交界作南北走向,1200米以上的山峰有五座,是我县次高山地,罗坊乡石壁山海拔1459米为最高峰。
这一代由于地壳出现陷裂和侵蚀切割,山地、丘陵、坡谷错综分布,形成罗坊、宣和、新泉西部地形零星破碎的低山丘陵地。
处于西部丘陵和东部中山之间所夹的四堡、北团、城郊、文亨、宣和以及新泉的东部,莒溪、庙前的西部,第十较平缓、海拔300—500米,局部700 米左右,构成较为开阔的南北向长廊盆地,是我县主要稻作区。
从海拔最低点279米的新泉西村大队到全县最高峰莒溪狗子脑,高差1514米,是个群山重叠,沟谷纵横的山区县。
龙岩市自然资源
龙岩市自然资源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山水相间,物种丰富。
龙岩市地
处闽西山区,地形多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主要分布有武夷山脉、南岭
山脉等。
这些山脉为龙岩市提供了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气候调节。
森林资源是龙岩市宝贵的自然财富。
龙岩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5%,是福建省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森林资源的丰富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还
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龙岩市的森林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
业的发展,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水资源是龙岩市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龙岩市有着丰富的水系资源,拥有众多湖泊、水库和河流。
其中,九仙湖是龙岩市著名的淡水湖泊之一,水质清澈,景色优美。
龙岩市的水资源不仅滋润着这片土地,也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龙岩市的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主要有金、银、铜、铁、锌等矿产资源。
这些矿
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龙岩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龙岩市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实现了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总体而言,龙岩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
要支撑和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龙岩市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保
护好自己的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龙岩市植烟土壤pH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研究
Vo l _ 32 No . 3
S e o . 2 01 5
龙岩市植烟土壤 p H空问分布及其与 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研究
钱 笑 杰 ,张 晓 芳 ,曾文 龙 ,蒋代 兵 ,熊德 中 p
( 1 . 福建农林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2 ; 2 . 苏 州 科 技 学 院 环 境 科 学 与工 程 学 院 , 江苏 效性 有着 密 切 的关 系[ 4 1 。土壤 p H 值还 与烟 叶的化 学 成分 具有 较 高相 关度 , 适 宜 的土 壤酸 碱度 有 利 于
烟 叶碳 氮化 合物 及较 优 比例 的形成 , 提 高烤 烟 品质 和产量 。 自2 0世 纪 8 0年代 以来 , 化 肥施 用量 的逐 年提 高 . 导致 烟 区土壤 酸化 严重 , 土壤 肥力 下 降[ 5 1 。徐 尚平[ 6 1 、 L a n Y Q 门 等研 究 表 明 , 土壤 p H值 较 低 , 土壤 粘粒 趋 向聚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9
[ 基 金项 目】 福 建省 烟草 公 司资 助 项 目 ( 2 0 1 2 0 5 2 ) [ 作 者 简 介】 钱笑杰( 1 9 8 9 一 ) , 男, 江 苏 东 台人 , 硕 士研 究 生 , 研究方 向 : 植 物 营 养 与施 肥 。
结合 的方法 , 通过 对 龙岩市 植 烟土壤 p H 值空 间分 布状 况及 其 与土 壤有 效 养分 关 系 的探讨 , 旨在 为调 节 当地 植 烟土 壤酸 度 , 提 高 土壤养 分有 效性 , 促 进优 质烤 烟生 长提 供一 些理 论依 据 和生产 实践 指导 。
1 材 料 与 方 法
合, 土壤 易板 结 。 因此 , 调节 烟 区土 壤 酸度 , 提 高 土壤养 分 的有 效性 , 对 于 优质 烤 烟 的生长 有其 重 要 的意义 。
连城概况
连城县概况1.自然条件概况连城县,别名莲城,是福建省龙岩市辖下的一个山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界于北纬25°13′—25°26′,东经116°32′—117°10′,北部与清流县毗邻,南部与上杭县接壤,南北长七十四公里,东部与永安、龙岩相连,西部预长汀交界,东西宽六十四公里。
全县现辖十七个乡镇,包括莲峰镇、庙前镇、新泉镇、朋口镇、莒溪镇、文亨镇、姑田镇、北团镇、林坊乡、曲溪乡、宣和乡、隔川乡、罗坊乡、揭乐乡、塘前乡、四堡乡、赖源乡,辖区总面积约为2595.54平方公里。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末全县常住人口25万多人,户籍人口248645,通行闽西客家话、连城话。
1.1.地形地貌本县境内,山岭重叠,丘陵起伏,地形复杂,地貌多姿。
除两岸有狭长的河谷小平原外,大不是海拔400米以上的丘陵和中、低山。
全境有玳瑁山及松毛岭两条主要山脉,东西部为中山,中西部为是丘陵盆地,地势由东到东南向西到西北倾斜。
地貌从低到高成梯状分布,一次课肩带谷盆、丘陵、低山、中山。
玳瑁山位于境内中、东部,主峰分布在赖源、曲溪、莒溪、庙前等乡的东北部,成东北—西南走向的中山地区。
12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其中位于莒溪境内的狗子脑海拔1811米,为全县最高峰。
松毛岭山脉位于我县西部边境与长汀交界作南北走向,1200米以上的山峰有五座,是我县次高山地,罗坊乡石壁山海拔1459米为最高峰。
这一代由于地壳出现陷裂和侵蚀切割,山地、丘陵、坡谷错综分布,形成罗坊、宣和、新泉西部地形零星破碎的低山丘陵地。
处于西部丘陵和东部中山之间所夹的四堡、北团、城郊、文亨、宣和以及新泉的东部,莒溪、庙前的西部,第十较平缓、海拔300—500米,局部700 米左右,构成较为开阔的南北向长廊盆地,是我县主要稻作区。
从海拔最低点279米的新泉西村大队到全县最高峰莒溪狗子脑,高差1514米,是个群山重叠,沟谷纵横的山区县。
关于家乡龙岩的研究报告
关于家乡龙岩的研究报告
龙岩是位于中国福建省西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也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
以下是对龙岩的研究报告:
1. 地理位置:龙岩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闽西山地。
周边有漳州、泉州、南平等城市,面积约为19,116平方公里。
2. 自然地理:龙岩地势起伏,山岭众多,大部分地区为山区。
其最高峰为武湖大山,海拔高达2,075米。
境内有众多河流、溪流以及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湖泊是武平水库。
3. 气候:龙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降雨量丰富,气温适宜,适合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4. 文化遗产:龙岩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少数民族土楼群。
土楼是福建特有的建筑形式,是古代少数民族土家族的村落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 经济发展:龙岩是福建省西北部的经济中心之一。
主要经济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旅游业。
该地区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茶叶、水果和土特产。
6. 交通:龙岩交通便利,拥有国内一级空港和多条高速公路。
龙岩机场是福建省八个空港之一,可连接国内主要城市。
总之,龙岩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是福建省西北部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同时,龙岩还保持了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龙岩特点
龙岩特点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
地处闽、粤、赣边区,东与泉州、漳州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
龙岩东西长约192公里,南北宽约182公里,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7%。
市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东高西低状,平均海拨460米,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4.8%。
龙岩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20.8℃,年平均降水量1723毫米~2019毫米,年日照时数1442小时~1693小时,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常青,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龙岩,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龙岩人民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进行了长达二十三年坚苦卓绝的斗争,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邓子恢、郭滴人、罗瑞卿、粟裕等纵横驰骋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革命的火种从未熄灭,革命的红旗始终不倒,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一直保持到全国解放,创造了全国少见的奇迹!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闽西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全国赢得“红旗不倒”光荣赞誉仅有的两个地方之一。
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伟大革命实践的深深印记,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
著名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纲领,可以说,新型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成功从这里开始,胜利从这里开始。
闽西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当年十万闽西儿女踊跃参加红军,中央主力红军8万6千多人的长征队伍中,有26000多闽西儿女。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闽西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全市在册革命烈士2.36万名,占全省烈士人数的一半多。
福建省龙岩市土壤类别
福建省龙岩市土壤类别福建省龙岩市土壤类别(一)林地土壤林地土壤(含岩石裸露地)占全市面积84.71%(1981年统计数据), 主要有4个土类9个亚类。
红壤土类可分为:红壤占林地面积46.04%。
在海拔750米低山丘陵地带遍布,生产力水平中等。
水热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肥力较高。
适宜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及果茶等。
红黄壤占林地面积28.80%。
主要分布于北、西和东部山地海拔700?1000米的中山中部,立地条件较好,表土层厚,层次明显,质地较粘重。
宜发展用材林。
暗红壤分布在海拔600?700米的山谷和丘陵地带。
表土层呈暗红色,层次清楚。
面积小(占林业用地0.53%),宜发展用材林。
水化红壤多分布在盆谷边缘和低山丘陵低洼处,土壤湿度适宜,质地较粘重。
占林地的1.45%。
是发展用材林、经济林、果林的良好用地。
粗骨性红壤面积小,只占林业用地的16%,主要分布在少数山丘陡坡处,土层薄,肥力较差,不利于林木生长。
黄壤土类可分为:黄壤主要分布于海拔900米以上中山上部。
占林业用地面积15.55%。
为垂直地带性土壤,土层较深厚,适宜发展用材林。
粗骨性黄壤多分布于高海拔陡坡处,占林业用地面积 1.54%。
土层浅,常见石头裸露,林业生产中利用价值不大。
山地草甸土是境内垂直分布最高的土壤。
占林业用地面积0.18%。
在海拔1200?1800米中山上部平缓地段,土壤层厚,土质疏松,以轻壤沙壤为多,多禾本科草丛植被。
紫色土成土母质是紫色页岩、砂砾岩、粉砂岩的风化物。
呈斑状分布。
抗蚀性弱,侵蚀严重,土层浅薄。
占林地土壤的4.48%。
宜发展油桐、乌桕等。
林地土壤养份平均含量表项目占林地面积(%)有机质(%)含氮(%)碱解氮(PPM)速效磷(PPM)速效钾(PPM)PH 值红壤红壤46.044.630.146158.418.2107.14.7水化红壤1.453.680.15327.4107.14.0暗红壤0.534.750.14027.390.34.8粗骨性红壤0.167.060.10915119.057.05.0黄红壤28.805.600.16514212.5102.54.8合计76.98黄壤黄壤15.556.380.191223.98.4112.24.7粗骨性黄壤1.545.080.137155.411.984.64.6合计17.09紫色土4.484.360.151113.830.6113.24.5山地草甸0.185.710.173206.061.3125.04.3 岩石裸露地1.27(二)耕地土壤耕地土壤占全市总面积的6.52%(1981 年统计资料)。
建阳市地理环境
建阳市地理环境
建阳市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南部,地处闽南山区中部。
地理环境多样,山地、丘陵和河谷地带交错分布。
建阳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下面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和植被等方面介绍建阳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建阳市地势起伏较大,境内山地、丘陵较多,主要以丘陵为主,山地起伏不平,地形复杂。
市区地势较为平坦,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气候特点:建阳市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分明。
全年降水充沛,湿度较大,适宜植被生长,是个气候宜人的地方。
水系:建阳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
主要河流有建阳河、龙川河等,水质清澈,为当地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
植被:建阳市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较高,主要有杉树、柏树等针叶林和竹林,还有各种乔木和灌木植物。
这些植被为城市增添了绿意,也保护了生态平衡。
建阳市的地理环境优越,为当地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龙岩市果园土壤有效态养分特征分析
龙岩市果园土壤有效态养分特征分析汤超群;饶火火【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年(卷),期】2024(55)2【摘要】通过摸清龙岩市果园土壤有效养分状况,并探索土壤pH及有机质对有效养分的影响,为科学指导果农施肥,提高果树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对龙岩市具有代表性的果园土壤进行取样,共采集66个土样,测定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锌、有效硼含量,对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评价其丰缺情况,并就有效养分与pH及有机质间做相关与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龙岩市果园土壤碱解氮处于极丰富水平,平均为159 mg·kg^(-1);有效磷处于丰富水平,平均为26.3 mg·kg^(-1);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平均为148 mg·kg^(-1)。
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在中等至极丰富水平范围内的样品数分别达93.94%、98.48%、57.58%。
有效钙处于缺乏水平,平均为536.3 mg·kg^(-1),有效钙在缺乏至极缺水平范围内的样品数达77.27%。
有效锌处于丰富水平,平均为2.5 mg·kg^(-1),全部样品均在中等至极丰富水平范围内。
有效镁、有效硼均处于极缺水平,平均分别为29.9、0.16 mg·kg^(-1),全部样品的有效镁、有效硼均在缺乏至极缺水平范围内。
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锌与pH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碱解氮与有机质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有效磷和速效钾与有机质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总体而言,龙岩市果园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相对富足,而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相对匮乏。
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与有机质以及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锌与pH均存在曲线关系,曲线拟合度较好。
【总页数】6页(P42-47)【作者】汤超群;饶火火【作者单位】龙岩市土壤肥料技术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6【相关文献】1.冀西山地果园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析2.龙岩市植烟土壤pH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研究3.陕西苹果园不同树龄土壤养分特征分析4.福建亚热带果园土壤pH值与有效态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岩市新罗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变化分析
龙岩市新罗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变化分析
黄功标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通过对新罗区划定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12 951 hm2,315个耕层土壤调查样的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测定分析,利用相关分级指标进行分级,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探讨新罗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提出今后的应对措施.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黄功标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
【相关文献】
1.龙岩市新罗区耕地土壤施肥动态变化及建议 [J], 邓汉龙
2.山羊奶理化性状研究:III 常乳主要理化性状及其变化 [J], 郭明若;骆承庠
3.龙岩市新罗区林业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类及防控 [J], 郑宏;林春燕;林云田;滕波明;王少能;倪跃村
4.山羊奶理化性状研究——Ⅳ.末乳主要理化性状及其变化和常乳中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J], 郭明若;骆承庠;鲁安太;刘荫武
5.龙岩市新罗区组织召开全区烟花爆竹经营(零售)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岩市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及地基处理对策研究
龙岩市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及地基处理对策研究作者:张航来源:《海峡科学》2008年第08期[摘要] 该文根据地质勘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地质环境调查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研究,阐明龙岩盆地地质环境、岩土结构、工程地质特性、场地不良地质体特征,并针对龙岩的岩土地质特点所采取的地基处理技术型式,评述其适宜性,为促进安置房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质环境岩土结构工程地质特性场地病害地基处理模式1 前言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革命老区和矿产重要产地及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各种类型的安置房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渤兴起。
因而对建设场地需求迅速增长,但由于龙岩市地处中低山丘陵、盆地地区,为闽西南断陷上升区。
晚第三纪以来,断块差异上升比较明显,山体普遍遭受长期侵蚀剥蚀,与山间盆地堆积,使龙岩盆地形成复杂的第四纪堆积层和发育岩溶、土洞地质体。
这对于建设场地适宜性选择和地基处理技术带来不少困难,为了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本文通过剖析多处建设场地的地质特性及其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范例,提出既经济又合理的地基处理模式,以供参考。
2 地质环境基本特征2.1 地质演变概况龙岩地区在构造上属于闽西南坳陷带,地史上晚古生代石炭纪以来发生大规模坳陷(为永安—梅州坳陷带),相继沉积一套石炭—二迭纪海相、滨海相地层和三迭纪海陆交互相地层。
晚三迭纪初的印支运动发生强烈褶皱成陆。
中生代燕山运动之后为陆相磨拉石沉积及花岗岩广泛侵入活动。
新生代地壳持续上升伴随断陷,形成山间盆地。
第四纪时期遭受强烈侵蚀、剥蚀和风化作用,相应堆积了第四纪陆相碎屑沉积层,厚度约20-40多米。
同时发育大小不一天然溶洞、土洞等不良地质体。
因而,建筑场地在空间上受第四系沉积层不均匀性变化及岩溶地质与土洞影响较大,对利用天然地基建筑带来一定困难。
2.2 断裂构造特征龙岩盆地周边断裂构造主要有北北东—北东向陈坑—陆家地—王庄断裂、红坊—坎市断裂和近南北向东肖—田地断裂,北西向金屏—铁山断裂及东西向小池—铁山、灌洋—东肖断裂,形成棋盘式断裂格局(图1)。
[整理版]龙岩市水文
000龙岩中心城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支流雁石溪上游,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6°57′至117°4′,北纬25°0′至25°10′之间。
建成区面积为30 km2,规划区范围185km2。
龙岩中心城区地形为山间盆地,雁石溪干流及支流陈陂溪、小溪流经城区。
盆地间嵌有登高山、莲花山、虎岭山等小山。
盆地面积约为72 km2,四面群山环绕,矿产丰富。
城区平面海拔高度在320-380 m之间。
城区河道上游原天然植被良好,近数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此次防洪应急预案编制考虑的中心城区范围为雁石溪上游至龙门塔、下游至见龙桥,其他各支流上游:红坊溪至高速路、东肖溪至福三线、小溪至万年桥、葫芦溪至工业路,总面积约为25.6km2。
000城区及上游现有洪水预警雨量观测站2处(曹溪中甲和小池),水位雨量观测站6处(东兴、东山、水塘、龙门、黄岗水库和东肖水库),还有水文径流观测站1处(龙门)。
本流域的降水特点是:雨季长、雨量多、强度大、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降雨的主要类型有锋面雨、台风雨和热雷雨三种。
中心城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68mm,径流深1124 mm。
径流的主要形式是依赖于降雨,其特点与降雨大体一致,有相关关系。
降雨平面分布是西南、北部山区多于盆地;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雨量与最小年降雨量比值在2.0左右;年内分配不均,3~6月梅雨季一般占全年降雨量的50~60%,7~9月台风雨占全年降雨量的22~35%,汛期4~9月,一般占全年降雨量的72~86%。
000龙岩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春夏湿润多雨,雨量相对集中;夏季台风入侵频繁,带来的局部暴雨历时短、强度大,常造成洪涝灾害。
据龙岩市气象测站资料统计,龙岩城区多年平均气温20.1℃,市区最高极端为39.0℃,最低极端气温-5.6℃,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61.6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302天,实测最大风速25.8m/s,多年平均干旱指数0.66。
龙岩自然地理概况
龙岩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区位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南部,北纬24°23′-26°02′,东经115°51′-117°45′,属于低纬度亚热带。
龙岩西与江西省赣州市毗邻,南与广东省梅州相连,东临漳州市,是闽南厦、漳、泉“金三角”的腹地,处于东南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地带。
龙岩城市距省会福州铁路长480公里,公路470公里,距经济特区厦门铁路224公里,公路212公里。
2、自然地理条件⑴地形:龙岩城市地处龙岩盆地,境内山岭与河盆地相同,呈带状分布,形成“三峡二谷”的地形大势。
市境周围大部份被800米以上山岭阻隔,龙岩盆地东西狭窄,南北长,中部、南部稍宽,盆地内平原谷地的海拔高度一般在340-380米之间。
⑵地貌:龙岩市境内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地四种基本地貌,其中平地仅占全市总面积的5.17%。
中山和低山分别为38.06%和40.49%。
⑶地质与地震:龙岩市境内主要有华厦系、新华厦系东西向等构造体系,各地质时代的地形均有发育,出露完整。
龙岩市城区一般为黄土区,下为卵石及矿石或岩石层,地耐力较好,为20吨/平方米,龙岩属地震六度区,境内地震以雁石谷地较强。
3、气候龙岩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受海洋影响较大。
春季雨多而潮湿;夏季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带来的局部暴雨历时短、强度大。
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1900MM。
常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次主导风向为南、南西风。
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静风率平均达43.3%。
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9.1摄氏度,市区最高极端气温为38.1摄氏度,最低极端气温为-5.6摄氏度。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79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91天,实测最大风速24米/秒。
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66。
4、水文气象龙岩城区所在流域的水文气象特点是:雨季长、雨量大、强度大,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降雨的主要类型有锋面雨、台风雨和雷雨三种。
流域内年降雨量在1500-195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12.9毫米,径流量1044.5毫米。
福建龙岩烟区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的研究
福建龙岩烟区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的研究谢喜珍;熊德中;曾文龙【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27【摘要】对福建龙岩烟区7个县、市、区有代表性的826个土壤样品的物理化学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平均为5.14,物理性黏粒(<0.01 mm)占36.41%,土壤主要养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有机质23.34 g/kg、全N 1.59 g/kg、碱解N 143.35 mg/kg、全P 0.56 g/kg、速效P 30.93 mg/kg、全K 16.63g/kg、速效K 76.90 mg/kg、缓效K 222.1 mg/kg,交换性Ca 488.70 mg/kg、交换性Mg 33.16 mg/kg、有效B 0.16 mg/kg、有效S 29.21 mg/kg、水溶性Cl 30.94 mg/kg.分析结果表明,龙岩烟区N、P肥较丰富,在烤烟施肥上应有效控施N、P肥,增施K、B、Mg肥,控制S、Cl肥施用,并适当增施石灰改良土壤.【总页数】4页(P14972-14974,14999)【作者】谢喜珍;熊德中;曾文龙【作者单位】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叶部,福建龙岩364000;福建农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省龙岩市烟草公司,福建龙岩,3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相关文献】1.会理烟区植烟土壤主要理化性状评价 [J], 赵福杨;卢迪;王鹏;刘挺;陈汉发;马世斌;周以波;于建军2.诸城植烟区主要基地单元土壤养分性状分析 [J], 王毅;滕春富;王术科;崔志军;宋江龙;管恩森;杨晓东;孙钟亮3.福建烟区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的研究 [J], 熊德中;蔡海洋;罗光;张仁椒;李春英4.福建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时空变异研究 [J], 钱笑杰; 肖靖; 洪雅芳; 李发林; 史国强; 谭茜; 曾文龙; 蔡海洋; 熊德中5.腾冲植烟区主要基地单元土壤养分性状分析 [J], 段志超; 周冀衡; 唐信柱; 何伟; 陶文芳; 王绍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多色矾根基地
福建多色矾根基地
福建多色矾根基地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岩科镇,是世界上稀有的多色矾
地基地。
物种丰富,有落叶草、绿洲草、山野矾、兔眼矾、灰矾、棱矾、
红矾、条矾、白矾,以及各种紫红色、黑灰色、黄色、灰青色等多色矾山石。
基地面积达到50多公顷,土壤类型以没有腐植质的自流平类型为主,
深度以小于85厘米为主,极易活性矿物质的含量高,悬移性盐分组成简单,适合多色石培育和生长。
多色矾基地除了自然资源,还兼具些许文化资源,基地旁有古塔几座,有“阳科古塔”、“磨锣古塔”及“阳池塔”等。
而基地的发现,也激发
了社区居民的创业活力,种植了大量的多色矾石,从中获得收益,改善了
整个沿海地区的经济状况。
此外,基地处于山水交错的自然环境中,得天独厚,赋予了这里更浓
郁的文化气息,有多处可供赏景,例如阳池塔、贵友洋、杏声堂、洋灵涧、石拱桥等等。
福建多色矾根基地,不仅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是福建东海岸一道独特且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自然风景线,吸引着遍布海内外的许多游客,期待着来此细细品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龙岩市土壤类别(一)林地土壤林地土壤(含岩石裸露地)占全市面积84.71%(1981年统计数据),主要有4个土类9个亚类。
红壤土类可分为:红壤占林地面积46.04%。
在海拔750米低山丘陵地带遍布,生产力水平中等。
水热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肥力较高。
适宜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及果茶等。
红黄壤占林地面积28.80%。
主要分布于北、西和东部山地海拔700~1000米的中山中部,立地条件较好,表土层厚,层次明显,质地较粘重。
宜发展用材林。
暗红壤分布在海拔600~700米的山谷和丘陵地带。
表土层呈暗红色,层次清楚。
面积小(占林业用地0.53%),宜发展用材林。
水化红壤多分布在盆谷边缘和低山丘陵低洼处,土壤湿度适宜,质地较粘重。
占林地的1.45%。
是发展用材林、经济林、果林的良好用地。
粗骨性红壤面积小,只占林业用地的16%,主要分布在少数山丘陡坡处,土层薄,肥力较差,不利于林木生长。
黄壤土类可分为:黄壤主要分布于海拔900米以上中山上部。
占林业用地面积15.55%。
为垂直地带性土壤,土层较深厚,适宜发展用材林。
粗骨性黄壤多分布于高海拔陡坡处,占林业用地面积1.54%。
土层浅,常见石头裸露,林业生产中利用价值不大。
山地草甸土是境内垂直分布最高的土壤。
占林业用地面积0.18%。
在海拔1200~1800米中山上部平缓地段,土壤层厚,土质疏松,以轻壤沙壤为多,多禾本科草丛植被。
紫色土成土母质是紫色页岩、砂砾岩、粉砂岩的风化物。
呈斑状分布。
抗蚀性弱,侵蚀严重,土层浅薄。
占林地土壤的4.48%。
宜发展油桐、乌桕等。
林地土壤养份平均含量表项目占林地面积(%)有机质(%)含氮(%)碱解氮(PPM)速效磷(PPM)速效钾(PPM)PH值红壤红壤46.044.630.146158.418.2107.14.7水化红壤1.453.680.15327.4107.14.0暗红壤0.534.750.14027.390.34.8粗骨性红壤0.167.060.10915119.057.05.0黄红壤28.805.600.16514212.5102.54.8合计76.98黄壤黄壤15.556.380.191223.98.4112.24.7粗骨性黄壤1.545.080.137155.411.984.64.6合计17.09紫色土4.484.360.151113.830.6113.24.5山地草甸0.185.710.173206.061.3125.04.3岩石裸露地1.27(二)耕地土壤耕地土壤占全市总面积的6.52%(1981年统计资料)。
水稻土占耕地土壤的95.48%,其他农地占4.52%。
水稻土壤分为4个亚类,11个土类。
其他农地,主要是在各种自然土壤基础上通过旱作发育成的旱地。
渗育型水稻土分布在山地、丘陵的山坡梯田上,地下水位低,水分渗透快。
占水稻土面积的52.25%。
有黄泥田、紫泥田、砂质田和红土田等土属。
适中、万安、雁石等地最多。
肥力中等。
潴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地(洋田、溪边田)或山垄缓坡地段,地下水位适当,成土母质多冲积土,富含养分物质,土壤中水、肥、气、热较为协调,肥力较高。
占水稻土面积的35.66%。
有乌泥田、灰泥田、潮沙田、石灰泥田等土属。
潜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山区的低洼地和山间谷地(山垄)。
地下水位高,排水条件差,土温、水温低,通透性不良,亚铁反应强,肥力低。
占水稻土面积的10.06%。
有青泥田,冷烂田等土属。
漂洗型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坡地、梯田下部及低丘地带。
酸性反应强,肥力低。
占水稻土面积的2.13%。
水稻土土壤养分平均状况表项目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代换量含量5.43.0%0.126%0.106%2.15%14PPM60PPM7.52毫克当量/100土二、土壤分区(一)北部、西部玳瑁山黄红壤、黄壤、潜育型水稻土区主要分布在大池、小池、白沙、万安、江山等乡镇。
主要土壤有红壤、黄壤(海拔950米以上)和水稻土(潜育型)等。
烂、冷水田多。
红黄壤宜林、宜竹。
水稻土应注意防渍,改酸。
(二)雁石溪谷地红壤、渗育型、潴育型水稻土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西陂、龙门、东肖、铁山、雁石、苏坂、红坊、曹溪以及小池、白沙的一部分。
山地、丘陵以红壤为主,紫色土其次,水田以渗育型和潴育型水稻土为主。
土壤养分缺钾少磷。
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油茶、果。
(三)东部、南部博平岭黄红壤、红壤、潜育型水稻土区主要分布在岩山、适中全境以及铁山、雁石、曹溪的东部。
土壤以红壤、黄壤、潜育型水稻土为主。
适宜发展果、林、茶生产。
水稻土严重缺钾和磷。
[标签:内容1](一)林地土壤林地土壤(含岩石裸露地)占全市面积84.71%(1981年统计数据),主要有4个土类9个亚类。
红壤土类可分为:红壤占林地面积46.04%。
在海拔750米低山丘陵地带遍布,生产力水平中等。
水热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肥力较高。
适宜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及果茶等。
红黄壤占林地面积28.80%。
主要分布于北、西和东部山地海拔700~1000米的中山中部,立地条件较好,表土层厚,层次明显,质地较粘重。
宜发展用材林。
暗红壤分布在海拔600~700米的山谷和丘陵地带。
表土层呈暗红色,层次清楚。
面积小(占林业用地0.53%),宜发展用材林。
水化红壤多分布在盆谷边缘和低山丘陵低洼处,土壤湿度适宜,质地较粘重。
占林地的1.45%。
是发展用材林、经济林、果林的良好用地。
粗骨性红壤面积小,只占林业用地的16%,主要分布在少数山丘陡坡处,土层薄,肥力较差,不利于林木生长。
黄壤土类可分为:黄壤主要分布于海拔900米以上中山上部。
占林业用地面积15.55%。
为垂直地带性土壤,土层较深厚,适宜发展用材林。
粗骨性黄壤多分布于高海拔陡坡处,占林业用地面积1.54%。
土层浅,常见石头裸露,林业生产中利用价值不大。
山地草甸土是境内垂直分布最高的土壤。
占林业用地面积0.18%。
在海拔1200~1800米中山上部平缓地段,土壤层厚,土质疏松,以轻壤沙壤为多,多禾本科草丛植被。
紫色土成土母质是紫色页岩、砂砾岩、粉砂岩的风化物。
呈斑状分布。
抗蚀性弱,侵蚀严重,土层浅薄。
占林地土壤的4.48%。
宜发展油桐、乌桕等。
林地土壤养份平均含量表项目占林地面积(%)有机质(%)含氮(%)碱解氮(PPM)速效磷(PPM)速效钾(PPM)PH值红壤红壤46.044.630.146158.418.2107.14.7水化红壤1.453.680.15327.4107.14.0暗红壤0.534.750.14027.390.34.8粗骨性红壤0.167.060.10915119.057.05.0黄红壤28.805.600.16514212.5102.54.8合计76.98黄壤黄壤15.556.380.191223.98.4112.24.7粗骨性黄壤1.545.080.137155.411.984.64.6合计17.09紫色土4.484.360.151113.830.6113.24.5山地草甸0.185.710.173206.061.3125.04.3岩石裸露地1.27(二)耕地土壤耕地土壤占全市总面积的6.52%(1981年统计资料)。
水稻土占耕地土壤的95.48%,其他农地占4.52%。
水稻土壤分为4个亚类,11个土类。
其他农地,主要是在各种自然土壤基础上通过旱作发育成的旱地。
渗育型水稻土分布在山地、丘陵的山坡梯田上,地下水位低,水分渗透快。
占水稻土面积的52.25%。
有黄泥田、紫泥田、砂质田和红土田等土属。
适中、万安、雁石等地最多。
肥力中等。
潴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地(洋田、溪边田)或山垄缓坡地段,地下水位适当,成土母质多冲积土,富含养分物质,土壤中水、肥、气、热较为协调,肥力较高。
占水稻土面积的35.66%。
有乌泥田、灰泥田、潮沙田、石灰泥田等土属。
潜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山区的低洼地和山间谷地(山垄)。
地下水位高,排水条件差,土温、水温低,通透性不良,亚铁反应强,肥力低。
占水稻土面积的10.06%。
有青泥田,冷烂田等土属。
漂洗型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坡地、梯田下部及低丘地带。
酸性反应强,肥力低。
占水稻土面积的2.13%。
水稻土土壤养分平均状况表项目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代换量含量5.43.0%0.126%0.106%2.15%14PPM60PPM7.52毫克当量/100土二、土壤分区(一)北部、西部玳瑁山黄红壤、黄壤、潜育型水稻土区主要分布在大池、小池、白沙、万安、江山等乡镇。
主要土壤有红壤、黄壤(海拔950米以上)和水稻土(潜育型)等。
烂、冷水田多。
红黄壤宜林、宜竹。
水稻土应注意防渍,改酸。
(二)雁石溪谷地红壤、渗育型、潴育型水稻土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西陂、龙门、东肖、铁山、雁石、苏坂、红坊、曹溪以及小池、白沙的一部分。
山地、丘陵以红壤为主,紫色土其次,水田以渗育型和潴育型水稻土为主。
土壤养分缺钾少磷。
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油茶、果。
(三)东部、南部博平岭黄红壤、红壤、潜育型水稻土区主要分布在岩山、适中全境以及铁山、雁石、曹溪的东部。
土壤以红壤、黄壤、潜育型水稻土为主。
适宜发展果、林、茶生产。
水稻土严重缺钾和磷。
[标签:内容1](一)林地土壤林地土壤(含岩石裸露地)占全市面积84.71%(1981年统计数据),主要有4个土类9个亚类。
红壤土类可分为:红壤占林地面积46.04%。
在海拔750米低山丘陵地带遍布,生产力水平中等。
水热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肥力较高。
适宜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及果茶等。
红黄壤占林地面积28.80%。
主要分布于北、西和东部山地海拔700~1000米的中山中部,立地条件较好,表土层厚,层次明显,质地较粘重。
宜发展用材林。
暗红壤分布在海拔600~700米的山谷和丘陵地带。
表土层呈暗红色,层次清楚。
面积小(占林业用地0.53%),宜发展用材林。
水化红壤多分布在盆谷边缘和低山丘陵低洼处,土壤湿度适宜,质地较粘重。
占林地的1.45%。
是发展用材林、经济林、果林的良好用地。
粗骨性红壤面积小,只占林业用地的16%,主要分布在少数山丘陡坡处,土层薄,肥力较差,不利于林木生长。
黄壤土类可分为:黄壤主要分布于海拔900米以上中山上部。
占林业用地面积15.55%。
为垂直地带性土壤,土层较深厚,适宜发展用材林。
粗骨性黄壤多分布于高海拔陡坡处,占林业用地面积1.54%。
土层浅,常见石头裸露,林业生产中利用价值不大。
山地草甸土是境内垂直分布最高的土壤。
占林业用地面积0.18%。
在海拔1200~1800米中山上部平缓地段,土壤层厚,土质疏松,以轻壤沙壤为多,多禾本科草丛植被。
紫色土成土母质是紫色页岩、砂砾岩、粉砂岩的风化物。
呈斑状分布。
抗蚀性弱,侵蚀严重,土层浅薄。
占林地土壤的4.48%。
宜发展油桐、乌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