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家庭护理八项注意(2021新版)
儿童感冒发烧的家庭照护技巧

儿童感冒发烧的家庭照护技巧儿童感冒发烧是常见的疾病,在冬季尤为普遍。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家庭照护技巧,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休息:感冒和发烧期间,孩子的身体需要充分休息来对抗病毒。
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尽量让他们留在家中休息。
2. 保持适度的湿度:在房间中保持适度的湿度有助于缓解孩子的不适感。
使用加湿器或者放置水桶在房间中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减轻喉咙痛、咳嗽和鼻塞等症状。
3. 注意饮食:在感冒和发烧期间,孩子的食欲可能会下降。
但是要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液体,以防脱水。
温开水、温汤和新鲜果汁是良好的选择。
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和油炸食物。
4. 适当使用药物:如果医生建议使用退烧药或感冒药,确保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
不要随意使用非处方药或者超过推荐的剂量。
如果不确定是否使用药物,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5. 给孩子进行温水浴:如果孩子的发烧温度超过38.5摄氏度,可以给他们进行温水浴。
不要使用冷水,以免引起寒战。
温水可以帮助降低体温,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孩子独自在浴室里。
6. 注意保持室内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经常开窗通风。
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衣物,并注意及时清理室内的灰尘和污垢。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病毒在家庭中的传播。
7. 关注并控制孩子的体温: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并记录下来。
高烧可能需要及时处理。
如果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持续高热,应该立即咨询医生。
8. 避免交叉感染:感冒和发烧是由病毒引起的,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
所以,孩子应该尽量避免与其他感染者接触,并且要注意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等。
9. 给予关爱和安慰:在孩子感冒和发烧期间,他们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和情绪低落。
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安慰,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时间。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孩子的症状恶化或没有任何好转,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规内容:
1. 监测体温,首要任务是监测病人的体温。
定期测量体温,通
常每4小时一次,或者根据医嘱进行频繁监测。
及时记录体温变化,向医护人员报告异常体温。
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丢失,因此需要
鼓励病人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如果病人因为发热而出现
口渴症状,应及时给予适量的清水或含有电解质的补液。
3.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病人所在的环境清洁整洁,保持
空气流通,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定期清洁病人所在的房间,勤换床
单被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调整室温,保持病人所在的房间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通常来说,适宜的室温有助于病人的舒适感和康复。
5.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
括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病情有所恶化,需要
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6. 营养支持,发热病人需要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因此需要提
供易于消化的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7. 安全防护,在护理发热病人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护理发热病人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保证病人的舒适和安全,促进病人的康复。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
切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护
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小儿发热的护理常规

小儿发热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儿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
3、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
二、护理措施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3、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4、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
随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降温处理30分钟后测量体温。
6、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
7、做好口腔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鼓励患儿多饮水。
2、告知患儿穿透气、棉质衣服,寒战时给予保暖。
3、告知患儿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四、注意事项1、冰袋降温时注意避免冻伤。
2、发热伴大量出汗者应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3、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慎用药物降温,以免影响对热型及临床症状的观察。
4、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及早遵医嘱给予降温药物。
5、必要时留取血培养标本。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空气流通: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症状。
2. 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发热病人容易脱水,因此应该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特别是温水、清汤或果汁等温和易消化的液体,以补充患者失去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3. 保持卫生:发热病人应该保持清洁和卫生,每天多次更换床单、枕头套、衣物等,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
4. 注意休息:发热病人应该多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安排床位,保持舒适和方便。
5. 观察体温和症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和症状,如发热程度、出汗情况、口渴、乏力、头痛等,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6.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给发热病人口服退烧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应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总之,发热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和科学,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一、背景介绍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感染、免疫反应或其他原因引起。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正确应对发热患儿,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发热患儿的健康教育进行详细介绍。
二、发热患儿的护理原则1. 注意观察: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症状和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室内环境舒适:保持室温适宜,通风良好,避免过度穿戴或过度覆盖。
3. 饮食调理: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适量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适当休息: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5. 必要的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热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三、发热患儿的健康教育内容1. 发热的定义和常见原因:向家长介绍发热的定义、常见原因,如感染、免疫反应、药物反应等,让家长了解发热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病因。
2. 体温测量方法和频率:详细介绍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体温测量方法,如腋下测温、耳温计、额温计等,并告知测量频率,如每4小时测量一次。
3. 退热药物的正确使用:向家长介绍常用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并告知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提醒家长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4. 饮食调理:详细介绍发热期间的饮食调理,如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5. 适当休息和活动:告知家长在发热期间合理安排患儿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但也要适当进行轻度活动,促进康复。
6. 病情观察和处理:指导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皮疹、持续高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
7. 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强调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提醒家长和患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8. 预防措施:介绍一些预防发热的常见措施,如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四、发热患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通过发热患儿健康教育,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对患儿健康的关注和护理能力。
小儿发热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小儿发热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1.观察体温变化:测量孩子体温,每隔一段时间重复测量,记录体温变化情况。
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儿童对空气质量比成人更敏感。
室内要保持通风,让孩子呼吸清新的空气,避免病菌滋生。
3.适当喂水:发热时,孩子会出汗,身体需要补充水分,但不能过量喝水,以免引起腹泻。
4.避免感染传播:发热可能是病毒感染的表现,家长应妥善处理被感染儿童的用具和垃圾,避免传播给外界。
5.适当休息:发热时,孩子的体力较差,需要适当休息。
建议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活动。
6.观察症状:除了体温,还要观察孩子的症状,如咳嗽、腹泻等。
如果症状明显,可以及时就医。
发热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发热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以下是发热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护理人员应戴上口罩、手套,并勤洗手,以防止传染疾病。
2. 提供足够的液体:发热会导致体液丧失增加,因此需要额外提供水和其他适当的饮料,以保持水分平衡。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病人所处的房间通风良好,定期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4. 热水治疗:若病人体温过高,可以给病人使用湿毛巾敷在额头和手腕上,或者用刷洗的温水擦洗身体,来帮助降低体温。
5. 定期测量体温:病人的体温应该被定期测量并记录下来,以便监控发热的进展和效果。
6. 提供适当的营养:发热会导致病人食欲不振,因此需要提供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以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7. 平静和安抚病人:发热可能引起病人的不适和焦虑,护理人员应提供足够的安慰和支持。
8. 隔离和传染控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将其隔离,采取适当的传染控制措施,以限制疾病的传播。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建议,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执行。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包括:
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时可在病人额头、腋
窝、腹股沟放置冰袋行局部冷疗,还可行温水擦浴、乙醇擦浴或冷盐水灌肠等全身冷却方法。
药物降温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时,机体代谢加快,出汗增多,容易导致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
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热时,由于呼吸急促和喉咙干燥等原因,易出现咳嗽、
咳痰等症状。
因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4.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发热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
因此,患者所
处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
5.保持休息:发热时机体代谢加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因此,患者应保持充
足睡眠和适当休息。
6.观察病情变化:发热病人需要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观
察病情变化。
1/ 1。
宝宝发烧后注意事项

宝宝发烧后注意事项宝宝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然而,当宝宝发烧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常常会感到担忧和无助。
发烧是宝宝抵抗病菌和病毒的一种正常反应,但是正确的处理和注意事项对于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宝宝发烧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宝宝。
1. 观察宝宝的症状当宝宝发烧时,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宝宝的症状。
除了体温升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
观察这些症状有助于我们判断宝宝的病情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保持宝宝的水分摄入发烧会导致宝宝的体温升高,身体会出现脱水的症状。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宝宝的水分摄入,避免宝宝脱水。
可以给宝宝多喝水或者适量的果汁,但是要避免给宝宝喝太多含咖啡因的饮料。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发烧时,宝宝的身体会出现不适,容易感到闷热。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窗户或者使用空调。
同时,要避免让宝宝直接吹到冷风,以免加重病情。
4. 适当调节室温发烧时,宝宝的体温已经升高,我们应该适当调节室温,保持宝宝的舒适度。
可以给宝宝盖薄被,避免过度包裹。
如果宝宝出汗较多,可以及时为宝宝更换干爽的衣物,避免宝宝感到不适。
5. 注意宝宝的饮食发烧时,宝宝的食欲可能会下降。
我们应该根据宝宝的情况适当调整饮食。
可以给宝宝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同时,要避免给宝宝食用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宝宝的胃口。
6. 注意宝宝的休息发烧时,宝宝的身体会出现疲倦和不适。
我们应该给宝宝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帮助宝宝恢复体力。
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宝宝受到外界的干扰。
7. 避免使用退烧药物过量当宝宝发烧时,我们可以使用退烧药物来降低宝宝的体温。
然而,我们应该避免过量使用退烧药物,以免对宝宝的身体造成负担。
在使用退烧药物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
8.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的发烧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根据宝宝的症状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小孩发烧护理实施方案

小孩发烧护理实施方案一、目标:有效控制和缓解小孩发烧的症状,促进其康复。
二、实施步骤:1. 观察和监测:定期测量小孩的体温,记录下每次测量结果,并观察其他症状的变化,如咳嗽、流鼻涕等。
2. 体温调节: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擦拭温水、冷敷或体温计置于腋下等,帮助小孩降温。
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或冷水浸泡的方法来降温。
3. 饮食调理:给予小孩充足的水分,以防脱水。
避免过多进食油腻、辛辣等食物,可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提高免疫力。
4. 营养补充:根据医生建议,在小孩能够进食的情况下,提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帮助恢复体力。
5. 休息养疗:给予小孩足够的休息时间,减少体力消耗。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 就医咨询:若小孩发烧持续时间超过3天,体温超过39度或其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7. 药物治疗: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给予小孩推荐的退烧药物。
避免滥用药物和自行调整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8. 温馨护理:给予小孩充分的关心和照顾,提供安全、温暖的环境。
与小孩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多喝水、坚持用杯子喝水等健康行为。
9. 卫生措施:教育小孩正确的洗手方法,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交叉感染。
三、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包裹或穿戴过多衣物,以免影响热量散发。
2. 避免让小孩接触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3. 定期清洁、消毒常用物品和小孩常接触的物品。
4. 规律、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小孩的康复,但需避免过度运动。
5. 家长应在小孩康复期间及时咨询医生,了解小孩的身体状况和进一步的护理建议。
四、评估:定期观察小孩的体温、症状和一般情况的变化,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发热患儿的护理范文

发热患儿的护理范文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指腋下体温超过37.5℃。
发热患儿的护理需结合护理原则,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和护理措施,以提供全面和有效的护理。
以下是发热患儿的护理注意事项。
1.观察体温变化:定期记录体温,观察体温的升高或下降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并按医嘱进行相应处理。
2.维持环境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寒冷和过热。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并保持患儿的衣着适当,避免感冒或出汗过多。
3.及时通风换气:房间中保持空气新鲜,可以打开窗户通风换气,避免患儿吸入污浊的空气。
4.适当控制室内湿度: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对患儿的刺激。
5.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发热患儿通常会出现口渴的症状,需要给予充足的饮水,避免脱水的发生。
6.控制室内噪声:维持室内安静,减少外界的噪音干扰,保证患儿休息。
7.定期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注意观察发热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排尿、排便等,及时反映给医生。
8.注意疼痛护理:发热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疼痛症状,可以给予相应的药物缓解。
9.合理饮食: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提高免疫力。
10.保持肌肉活动:对于平卧患儿,可以帮助患儿进行被动活动,如旋转、振动或保持肢体的关节灵活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11.心理支持:发热患儿可能会因为不适和疼痛而情绪不稳定,可以给予关怀和陪伴,定期与患儿交流,帮助其缓解紧张和恐惧情绪。
12.保持排泄通畅:发热时,患儿出汗较多,也可能会出现大便稀烂或便秘的情况,需保持排泄通畅,避免排泄不畅导致腹胀和不适。
13.避免部位寒冷:患儿常会出现肢体末梢寒冷的情况,可使用保暖措施,如保温袋、热水袋等,保持患儿的双手、双脚温暖。
14.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15.注意手卫生:护理人员在接触发热患儿时,要注意洗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都有什么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都有什么
身体出现发热的时候,要及时的选择退热药,否则身体热度过大,会引发身体其他疾病出现,这样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发热的引发原因有很多,常见就是着凉后引起,产生后可以选择一些姜汤进行选择,那家属对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都有什么呢,也是有很多方面的,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一)环境: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度,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可暂时将患儿移至其他房间)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
浓度。
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儿休息。
(二)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烧患者1-2小时测一次。
(三)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腹泻患者可留大便标本做化验。
(四)用退热药的观察:用药后40分钟测体温,以观察用药效果。
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
(五)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
(六)衣服:发热的患儿衣服不易过厚,特别是婴幼儿裹的不可过紧,否则就会影响散热,使体温降不下来。
(七)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到舒适
家属对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上,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这些护理上,家属也是要全面的进行,这样对患
者身体问题改善才会有很好帮助,而且要注意的是,患者身体温度一直退不下来,要及时的送到医院,避免患者受到更多影响。
简述高热患儿的护理措施

简述高热患儿的护理措施
高热患儿的护理措施
1、降温:采用体外散热技术,如消毒毛巾擦拭,使患儿体温下降,推荐使用热水毯,在治疗期间给患儿贴热水毯,不宜多摸患儿,以免引起抵抗力下降;
2、观察患儿的体温: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以及对患儿的其他生理状况的观察,如呼吸、血压等;
3、调节血液循环:给予肌注盐水或葡萄糖水,以维持血液流动,促进热量排除;
4、加强营养:提供清淡饮食,以维持营养供给,尤其要注意患儿的水分补充;
5、积极治疗:严重的高热患儿应立即就诊,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6、注意心理护理:要给高热患儿安慰和帮助,鼓励患儿抗病,维护患儿的情绪;
7、注意抗感染措施:尽量避免患儿接触高热的人,以及高热的环境,并全面控制可能的感染因素;
8、加强日常护理:在病情稳定时,要加强日常护理,鼓励患儿早睡早起,合理营养,以及积极锻炼。
简述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一)

简述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一)发热患儿的护理发热患儿的预防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湿度适宜;2.常规洗手和咳嗽礼仪教育;3.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好的场所,如病房、车站等地;4.饮食方面注意多吃新鲜蔬果和高蛋白质饮食;5.出现发热症状的病人及时就医。
发热患儿的护理1. 排除引起发热的原因1.测量体温,了解具体发热情况;2.询问病史,如近期接触过哪些病人;3.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其他症状,如皮疹、咳嗽等。
2. 给予药物治疗1.根据医生指示给予适当的退热药;2.给予足够的饮水,预防脱水。
3. 留意病情变化1.观察体温变化及是否出现其他症状;2.监测患儿的意识、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3.若症状严重,及时报告医生。
4. 注意环境卫生1.保持患儿周围环境卫生干净;2.经常更换患儿的床单、被单等物品;3.床旁放置充足的纸巾、垃圾桶等物品。
5. 给予合适的饮食1.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2.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刺激性、油腻性食品;3.饮食要注意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结语对于发热患儿的护理,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从预防开始,注意病情变化,维护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等方面来提高治疗的效果,增加患儿的康复速度。
发热患儿护理的注意事项1.护士要遵守手卫生原则,洗手或使用消毒剂后进行护理,避免重复感染;2.对于发热的患儿要控制一定的活动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症状加重;3.给予患儿足够的休息时间,保证睡眠质量,增强身体抵抗力;4.对于发热的婴儿,要注意保持体温稳定,增加衣服层数或使用保暖器具;5.对于症状明显或体温持续升高的患儿,要及时转诊至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治;6.护理过程中要给予患儿温暖的关怀,缓解其不适感。
结语发热患儿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合理和科学的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非常有帮助。
同时,护士要有责任心和同情心,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以充分配合一同对患儿进行治疗。
小儿高热护理的要点

小儿高热护理的要点在生活中,一般情况下称发热为发烧,是在儿童时期多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小儿发热时间一般都会持续约一周的时间。
小儿出现发热时就是在告诉父母孩子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了。
很多病因都可以引起发热,一般分为感染引起和非感染引起。
发热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在体温不超过38.5℃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让发热的患儿多喝一些水,清淡饮食,减少过多的兴奋感,基本都会在一周的时间内痊愈。
家长在小儿高热护理阶段由于缺乏正确的护理知识,运用到一些错误的护理方式反而将体温变得更高,严重的还会引起小儿高热惊厥。
所以对于小儿高热护理的要点,家长们需要牢记在心。
一、监测体温的正确方式通常情况下都会采取腋下测量的方式,因为既方便快捷又比较卫生,一般发热标准分为四种,有低热、中度低热、高热、超高热。
一般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低热,39.1-41℃为高热,41摄氏度以上为超高热。
还有人会采用温枪测量的方式,测量时需要挪开头发露出额头后擦干汗水,测量位置距离额头正中间3-5厘米左右。
为了避免测量前因其他因素导致的体温升高,在测量前要避免进食过多、体力运动、大声哭闹、衣物过于厚重和所处环境温度太高,只有避免这些因素才有可能不影响测量结果。
在对患儿进行温度监测护理时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
二、选择正确的降温方式在看病的时候医生最喜欢说的就是对症下药,对于选择正确的降温方式也是如此。
在体温低于38.5℃并手脚暖的时候,我们则是需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但如果手脚冰凉并伴随寒战的时候就不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应该注意给患儿进行保暖。
一般物理降温的方式有给患儿贴退烧贴、减少患儿的衣物被子、多喝水、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给患儿洗温水浴,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可以采用温水擦拭身体使体温降下来。
温水的温度一般在32-34℃为最佳,室内温度则要达到26-28℃。
擦拭部位有肘窝、腋窝、腹股沟、手心,但要注意胸前区域、腹部、脚心、后颈部这几个位置要避免擦拭,擦拭的时间也要把握在20分钟以内,避免因擦拭身体着凉,擦拭完毕后半小时就可复测体温。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标题: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引言概述: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家长在面对发热患儿时,需要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来进行有效的处理。
本文将从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复发预防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发热患儿。
一、预防发热
1.1 合理饮食: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1.2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滋生。
1.3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减少感染机会。
二、发热的诊断
2.1 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患儿的体温,及时了解发热情况。
2.2 观察症状:注意患儿的其他症状,如咳嗽、喉咙痛等。
2.3 寻求专业帮助:如体温持续高热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三、发热的治疗
3.1 适当降温:可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如擦浴或物理降温贴。
3.2 补充水分:发热时患儿容易出现脱水,及时补充水分。
3.3 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适量的退热药物。
四、发热患儿的护理
4.1 定期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及症状变化。
4.2 保持环境整洁:保持患儿周围环境整洁,减少细菌感染。
4.3 定时喂药:按医嘱定时给患儿喂药,确保治疗效果。
五、发热患儿的复发预防
5.1 加强锻炼: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5.2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5.3 定期体检:定期带患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结语: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家长可以更好地应对发热患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患儿的健康。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提高他们对发热患儿的健康意识。
宝宝发烧如何护理

9招简单正确的宝宝发烧护理法1.遵照医嘱,选择正确的感冒(咳嗽)药如果孩子是咳嗽、发热、咽红肿痛等症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中药,比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
如果孩子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可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等。
2.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
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3.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4.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5.睡冰枕: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
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6.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
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7.使用婴儿退烧药: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8.忌多食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9.忌强迫进食: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
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
宝宝发烧的物理护理方法1.冰袋降温不建议:有的妈妈会拿冰袋给孩子直接降温,对于几个月大的宝宝不适宜这种方法,因为宝宝很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宝宝难以适应,其实冰敷只能使皮肤变凉,但体内的温度未必在降低。
2.捂被子降温不可取:给孩子盖厚点的被子出一身汗就能给宝宝降温,这种强制出汗的做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宝宝有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大量出汗后出现虚脱、高热惊厥等,反而得不偿失。
幼儿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幼儿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发烧是幼儿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父母来说,正确的护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幼儿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孩子。
一、观察体温变化当幼儿出现发烧症状时,首先要观察体温的变化。
可以使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通常正常体温范围在36.5℃-37.5℃之间。
如果幼儿的体温超过37.5℃,则可以判断为发烧。
在观察体温变化时,可以记录下每次测量的体温,以便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保持室内环境舒适在幼儿发烧期间,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让幼儿暴露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以免加重病情。
另外,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洁房间,避免细菌滋生。
三、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幼儿发烧时,身体会出现脱水的情况,因此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是必要的。
可以给幼儿多喝水、果汁、汤类食物等,补充体内的水分。
但要注意,不要给幼儿喝太多凉水或冷饮,以免刺激幼儿的喉咙和胃部。
四、合理安排饮食在幼儿发烧期间,饮食的选择也是需要注意的。
可以给幼儿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蔬菜汤等。
避免给幼儿吃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幼儿的不适感。
另外,要注意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身体的抵抗力。
五、注意休息和睡眠幼儿发烧时,身体会感到疲倦和虚弱,因此要注意给幼儿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可以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躺下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在睡眠方面,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幼儿入睡。
六、及时就医如果幼儿的发烧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腹泻、咳嗽等,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帮助幼儿尽快康复。
七、避免使用退烧药物在幼儿发烧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过度使用退烧药物。
退烧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治愈疾病。
如果幼儿的体温超过39℃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使用退烧药物。
八、注意个人卫生在幼儿发烧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的保持。
宝宝发烧如何护理

宝宝发烧如何护理护理流程首先,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1℃之间。
同时,让宝宝穿得轻一些,不要用太多被子盖住宝宝,否则会阻碍宝宝皮肤的散热。
继而,要给宝宝增加流食的摄取,因为宝宝发烧的时候热量的需求会提升,所以需要更多的热量。
针对比较小的宝宝来说,可以给其多喂几次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较大的宝宝,可以多供应一些流质的食物,比如稀释过后的果汁或者多汁的水果。
第二,如果有必要,你可以适当地给宝宝服用一些解热药。
服药的时间和剂量最好遵照医生的建议。
最后,宝宝发烧,身体固然会发热,那么就可以使用温水来给宝宝擦浴,当宝宝的体温达到了38.5℃以下的时候,就要适当的给予温水或者是40%-50%的酒精给宝宝擦拭颈下,腋窝,大腿的位置,要尽量避免胸部和腹部的位置,否则会导致宝宝着凉。
什么时候去看医生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必须尽快的采取就医。
1.婴儿脱水。
2,宝宝已经好几个小时拒绝喝流质的食物的时候。
3.婴儿发烧24小时,但几乎是有原因的。
4,宝宝很虚弱,爱睡觉,不吃东西,爱哭,会就自己的耳朵等异常行为的时候。
5.婴儿患有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病。
6,宝宝本来感冒已经好了,有突然的发烧。
7.婴儿以前抽筋或发烧。
8,较小的婴儿发烧超过37.9℃,2-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8℃,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9.2℃1.监测婴儿体温,分阶段科学降温家长在宝宝发烧时一定要注意监测宝宝的体温,分发热不同阶段进行对应的处理。
在体温上升期间,发烧的婴儿感到寒冷。
此时,不宜用冷水擦拭身体。
多喝水,在他的头上涂抹解热膏或冰块。
手足寒冷的婴儿应保持手足温暖,改善外周循环;在持续的高烧期,婴儿感到很热。
他可以在头上敷冰块或洗温水澡,多喝水排尿出汗,洗温水澡等;如果体温超过38.5℃,口服安全的儿童解热药;在解热期,婴儿出汗很多。
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更换出汗内衣。
2、不要宝宝一发烧就输液许多父母会误以为婴儿生病了,输液很快就会好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患儿家庭护理八项注意
(2021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37
发热患儿家庭护理八项注意(2021新版)
感冒难免引起发热,尤其对于儿童发热,不可大意。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
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因体温中枢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小儿正常体温在36—37度之间,早晨3—6点稍低,下午5—7点稍高。
体温在37—38度之间为低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一、环境: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度,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将患儿转移到其他房间),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
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儿的休息。
二、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温患儿每1—2小时测一次。
用退热药后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
三、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伴有腹泻的
患儿注意留大便标本化验。
四、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中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
五、衣服:发热的患儿衣服不易过厚,特别是婴幼儿不可裹得太紧,否则会影响散热,使体温降不下来。
六、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到舒服。
七、物理降温:是一种可反复使用、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可用于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的早期家庭护理,包括以下方式:
1、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头部冷敷方法:将冷毛巾敷于头部,待毛巾变暖后更换;枕冰袋方法,将冰袋置于额头上或置于脑后,如没有冰袋可将冰放于热水袋或塑料袋中,情况紧急时也可用冰棍代替。
注意:皮肤和冰袋之间要用毛巾或手绢隔开,以免患儿不舒服或局部组织冻伤。
胸部和腹部不可放冰袋,以防止心率减慢或腹泻。
2、温水浴: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在24—26度之间,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
托起关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半小时后测体温。
注意:水温不可过冷或
过热,浴中需加水时应在远离患儿处搅动。
病情重及精神、面色、呼吸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
3、温毛巾敷:30度左右温水沾湿大毛巾裹住患儿身体,只需露出面部及足底10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同上。
4、酒精浴:30—50%的30度左右酒精,用方纱沾湿后,按全身方向如下,上肢:腋下—侧——上臂外侧———手臂;腋下——上臂内侧——手心;下肢:侧髋部——大腿外测——足背;腹股沟——大腿内侧。
注意:
(1)胸腹部不可擦,以免引起心率减慢及腹泻,新生儿酒精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皮肤擦至发红为宜,无酒精也可用白酒加温水代替;
(3)酒精擦浴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将皮肤擦破。
八、药物降温: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剂。
(1)安乃近点鼻,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
(2)口服退热剂,如阿苯、泰诺等;
(3)注射退热药物,如赖氨比林等。
注意:所有退热药物必须
遵医嘱执行,两次退热剂使用必须间隔4小时(有高热惊厥可按医嘱执行)。
新生儿不用退热剂(只需打包降温即可),用药后40分钟可测体温,检查用药效果。
北京市儿童医院供稿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