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CI:128~1093); • 40岁以上女性的患病率高达1558 /106 (95%CI:
294~3815)。
.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患者一级亲属的AMA阳性率和PBC患病率分别 为13.1%和5%~6%,女性亲属更易受累。
• 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和甘露醇结合凝集素 (MBL)、维生素D受体(VDR)等先天免疫系统,白细 胞介素(IL)-12、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 等
但并不能疫
• 抑制型T淋巴细胞异常。 • 毒性T淋巴细胞与胆管的破坏直接有关系。
.
9
遗传因素
• PBC病人的HLA-II中HLA-DR8表达增加。 • 不同国家PBC病人的HLA表型不同,在遗传学方
面有地域性差异。 • HLA-DR、-DP在胆道上皮表达对启动肝内胆道细
表达的胆管上皮细胞表面有酷似PDCE2的抗原决定簇,成为 T细胞攻击的目标,发生氧化应激、复制性衰老及凋亡等。
.
7
体液免疫
• AMA-M2不单纯出现在PBC中。90%~95%的病例血清AMA阳性 • 抗体的滴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 给实验动物注射PDC-E2,可使其体内产生强的体液免疫,
硬皮病等,偶可合并炎性肠病和肺间质纤维化。 • 肝癌:组织学Ⅲ、Ⅳ期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增加,女性患者
的乳腺癌发病率增加。 • 并发症:与胆汁淤积有关,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高脂血症、脂肪泻等
.
15
查体
• 无特异的体征 • 皮肤:色素沉着、抓痕、苔藓样变、黄斑瘤 • 黄疸、肝脾大、腹水、水肿 • 门脉高压相对突出,在发生真正的肝硬化之前,即可发
• AMA阳性而ALP正常的病人,应随访并每年进行肝功能检查。
• 患者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的ALP升高(超声上胆管正常)和AMA 阴性,应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甚至肝活检组织学检查。
• 如果AMA阴性或AMA呈现低滴度的弱阳性或病人以转氨酶升高为 主时,肝活检对于明确PBC的诊断或排除PBC的诊断是必须的。 至晚期肝硬化阶段,仅凭组织学表现难以作出PBC诊断。
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失代偿期患者可发生 腹水、肝性脑病等。
.
16
常规实验室检查
• ALT、AST轻度升高 • GGT、AKP明显升高 • IgM、ESR升高 • Bil升高、PT延长
.
17
AMA-M2
• 早期PBC,AMA-M2轻度增高,此后逐渐升高。 • AMA-M2在病人亲属中有10%的阳性率。 • 在肝移植后,无复发的病人中AMA-M2阳性。
•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 尤其是M2亚型(AMA-M2)诊断具有特异性,90%~95%的病 例血清AMA阳性,病理进行性胆管破坏,最终可发展至肝硬 化。
• 早期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终末 期患者适合肝移植治疗。
• 中医中药的治疗受到了重视。.
.
12
病理
• 第一期为胆小管炎期 • 第二期为胆小管增殖期 • 第三期为瘢痕形成期 • 第四期为肝硬化期
.
13
病理组织学
胆管减少
胆汁淤积
肝细胞坏死
纤维化
胆汁性肝硬化
肝衰竭、门脉高压
.
14
临床症状
• 非特异性症状:中年女性,搔痒,黄疸,乏力; •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甲状腺疾病、关节炎、
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必须的。
.
10
感染因素
• 大肠杆菌、分支杆菌的某特殊菌株有交叉抗原 性
.
11
免疫机理假说
• 患者具有某种特定的遗传性质或某些免疫 异常。
• 特定的肠道细菌抗原成分被肝脏摄取并代 谢,导致胆管上皮细胞一些蛋白或其它成 分的表达。
• 这些成分成为免疫反应的目标并且是AMA 的类似物。
2
流行病学
美国 1975~1995
总体
27/106 (95%CI:19~35)
女性
45/106 (95%CI:31~59)
男性
7/106 (95%CI:1~13)
1995
402/106
654/106
121/106
(95%CI:272~531) (95%CI:430~879) (95%CI:11~23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陕西省中医医院
肝病科 薛敬东
.
1
概况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 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累及中年女性,中 位发病年龄为50岁,男女比例约为1︰9~10,与遗传因素 和环境因素导致免疫异常有关。死亡数占全世界肝硬化死 亡总数的0.6%一2%。
.
6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异常,血清及胆管上皮 细胞产生AMA,
• 识别的主要抗原为线粒体内膜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2,PDCE2)成分, •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异常
加拿大 1996~2000
1996年
2002
30.3/106
100/106 227/106
48.4/106
10.4/106
.
3
流行病学
• 我国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估计发病率不低。 • 5011体检筛查,8例AMA-M2阳性者,4例诊断为PBC; • 8126成人常规体检抗体筛查,PBC患病率为492 /106
• 适应性免疫系统各组分的等位基因变异与PBC的易感性 有关。
.
5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增加PBC的易感性,单纯遗传因素尚不 足以使机体发病;
• 环境因素:吸烟、有毒废物环境污染、泌尿系大 肠杆菌感染等一些环境因素可能与PBC的发病有关; 染发剂、指甲油等化妆品以及逆转录病毒、肺炎 衣原体感染等与发病的相关性较小。
.
18
诊断
• 胆汁淤积的证据:AKP、GGT升高 • AMA-M2≥1:40(免疫荧光法) • 病理:中小胆管有非化脓性胆管炎(直
径在80um以内)
.
19
关于PBC诊断的建议
• 如病人有难以解释的ALP升高(超声示胆管正常),AMA检查有 极大价值。
• AMA阳性结合生化上有胆汁淤积的表现,且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时,可作出PBC的诊断,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证实诊断。
294~3815)。
.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患者一级亲属的AMA阳性率和PBC患病率分别 为13.1%和5%~6%,女性亲属更易受累。
• 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和甘露醇结合凝集素 (MBL)、维生素D受体(VDR)等先天免疫系统,白细 胞介素(IL)-12、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 等
但并不能疫
• 抑制型T淋巴细胞异常。 • 毒性T淋巴细胞与胆管的破坏直接有关系。
.
9
遗传因素
• PBC病人的HLA-II中HLA-DR8表达增加。 • 不同国家PBC病人的HLA表型不同,在遗传学方
面有地域性差异。 • HLA-DR、-DP在胆道上皮表达对启动肝内胆道细
表达的胆管上皮细胞表面有酷似PDCE2的抗原决定簇,成为 T细胞攻击的目标,发生氧化应激、复制性衰老及凋亡等。
.
7
体液免疫
• AMA-M2不单纯出现在PBC中。90%~95%的病例血清AMA阳性 • 抗体的滴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 给实验动物注射PDC-E2,可使其体内产生强的体液免疫,
硬皮病等,偶可合并炎性肠病和肺间质纤维化。 • 肝癌:组织学Ⅲ、Ⅳ期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增加,女性患者
的乳腺癌发病率增加。 • 并发症:与胆汁淤积有关,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高脂血症、脂肪泻等
.
15
查体
• 无特异的体征 • 皮肤:色素沉着、抓痕、苔藓样变、黄斑瘤 • 黄疸、肝脾大、腹水、水肿 • 门脉高压相对突出,在发生真正的肝硬化之前,即可发
• AMA阳性而ALP正常的病人,应随访并每年进行肝功能检查。
• 患者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的ALP升高(超声上胆管正常)和AMA 阴性,应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甚至肝活检组织学检查。
• 如果AMA阴性或AMA呈现低滴度的弱阳性或病人以转氨酶升高为 主时,肝活检对于明确PBC的诊断或排除PBC的诊断是必须的。 至晚期肝硬化阶段,仅凭组织学表现难以作出PBC诊断。
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失代偿期患者可发生 腹水、肝性脑病等。
.
16
常规实验室检查
• ALT、AST轻度升高 • GGT、AKP明显升高 • IgM、ESR升高 • Bil升高、PT延长
.
17
AMA-M2
• 早期PBC,AMA-M2轻度增高,此后逐渐升高。 • AMA-M2在病人亲属中有10%的阳性率。 • 在肝移植后,无复发的病人中AMA-M2阳性。
•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 尤其是M2亚型(AMA-M2)诊断具有特异性,90%~95%的病 例血清AMA阳性,病理进行性胆管破坏,最终可发展至肝硬 化。
• 早期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终末 期患者适合肝移植治疗。
• 中医中药的治疗受到了重视。.
.
12
病理
• 第一期为胆小管炎期 • 第二期为胆小管增殖期 • 第三期为瘢痕形成期 • 第四期为肝硬化期
.
13
病理组织学
胆管减少
胆汁淤积
肝细胞坏死
纤维化
胆汁性肝硬化
肝衰竭、门脉高压
.
14
临床症状
• 非特异性症状:中年女性,搔痒,黄疸,乏力; •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甲状腺疾病、关节炎、
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必须的。
.
10
感染因素
• 大肠杆菌、分支杆菌的某特殊菌株有交叉抗原 性
.
11
免疫机理假说
• 患者具有某种特定的遗传性质或某些免疫 异常。
• 特定的肠道细菌抗原成分被肝脏摄取并代 谢,导致胆管上皮细胞一些蛋白或其它成 分的表达。
• 这些成分成为免疫反应的目标并且是AMA 的类似物。
2
流行病学
美国 1975~1995
总体
27/106 (95%CI:19~35)
女性
45/106 (95%CI:31~59)
男性
7/106 (95%CI:1~13)
1995
402/106
654/106
121/106
(95%CI:272~531) (95%CI:430~879) (95%CI:11~23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陕西省中医医院
肝病科 薛敬东
.
1
概况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 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累及中年女性,中 位发病年龄为50岁,男女比例约为1︰9~10,与遗传因素 和环境因素导致免疫异常有关。死亡数占全世界肝硬化死 亡总数的0.6%一2%。
.
6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异常,血清及胆管上皮 细胞产生AMA,
• 识别的主要抗原为线粒体内膜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2,PDCE2)成分, •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异常
加拿大 1996~2000
1996年
2002
30.3/106
100/106 227/106
48.4/106
10.4/106
.
3
流行病学
• 我国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估计发病率不低。 • 5011体检筛查,8例AMA-M2阳性者,4例诊断为PBC; • 8126成人常规体检抗体筛查,PBC患病率为492 /106
• 适应性免疫系统各组分的等位基因变异与PBC的易感性 有关。
.
5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增加PBC的易感性,单纯遗传因素尚不 足以使机体发病;
• 环境因素:吸烟、有毒废物环境污染、泌尿系大 肠杆菌感染等一些环境因素可能与PBC的发病有关; 染发剂、指甲油等化妆品以及逆转录病毒、肺炎 衣原体感染等与发病的相关性较小。
.
18
诊断
• 胆汁淤积的证据:AKP、GGT升高 • AMA-M2≥1:40(免疫荧光法) • 病理:中小胆管有非化脓性胆管炎(直
径在80um以内)
.
19
关于PBC诊断的建议
• 如病人有难以解释的ALP升高(超声示胆管正常),AMA检查有 极大价值。
• AMA阳性结合生化上有胆汁淤积的表现,且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时,可作出PBC的诊断,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证实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