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北大学20秋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29

合集下载

20秋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A:表象B:想像C:意识D:思维答案:D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答案:B人从远处辨别不同颜色是,最易辨认的是()。

A:红色B:黄色C:绿色D:白色答案:A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A:红B:黄C:蓝D:绿答案:B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原型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答案:B人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A:23天、24天、27天B:23、28、33C:22、24、33D:23、28、32答案:B关于意志过程的特点说服错误的是()A: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B:以固定行为为基础C:以随意动作为基础D:与客服困难紧紧相连答案:B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B: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C: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D: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答案:C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秋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秋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春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不属于小学生恐惧的防治方法有:()
A.培养小学生乐观、开朗、坚定的良好性格
B.丰富小学生的知识、扩大其视野。

C.对小学生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D.父母加强对小学生的保护和看管
正确答案:D
2.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小学生良好情绪的调节方法()
A.将儿童的各种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相结合
B.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C.创造最佳的物质环境
D.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正确答案:C
3.()是指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东北大学21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52

东北大学21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52

20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答案:C
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A:23天、24天、27天
B:23、28、33
C:22、24、33
D:23、28、32
答案:B
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A:建筑工、矿工、搬运工
B:画工、摄影师、信号员
C:试验工、电工
D:秘书、会计
答案:A
不是按人际关系的范围分类的是() A:两人之间的关系
B: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C: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D:纵向关系
答案:D
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A:表象
B:想像
C:意识。

东北大学22春“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3

东北大学22春“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3

东北大学22春“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在生产劳动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是非常重要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30分钟效应是指人在觉醒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在30分钟内,人能表现出良好的警戒性。

30分钟后,人捕捉信号的能力明显下降的现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凡是使人烦恼的、厌烦的、不愉快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关于意志过程的特点说服错误的是()A.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B.以固定行为为基础C.以随意动作为基础D.与克服困难紧紧相连参考答案:B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A.红B.黄C.蓝D.绿参考答案:C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主要分为4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关于意志过程的特点说服错误的是( )。

A、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B、以随意动作为基础C、以固定行为为基础D、与客服困难紧紧相连正确答案:C9.人从远处辨别不同颜色是,最易辨认的是( )。

A、黄色B、绿色C、红色D、白色10.关于意志过程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B.以固定行为为基础C.以随意动作为基础D.与克服困难紧紧相连参考答案:B11.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参考答案:C12.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它是个体社会行为特征,他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活动效果以及事业的成败,受社会的评价,有好坏之分(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家庭是安全的避风港,在实际中,家庭事故(指公共场所的事故)是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小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4.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

A、21±3℃;40%-70%B、21±3℃;40%-60%C、20±3℃;4%0-70%D、20±3℃;40%-60%正确答案:B2.凡是使人烦恼的、厌烦的、不愉快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A.正确B.错误3.安全心理学就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A.错误B.正确4.从人体机能的一天变化情况及工作日中事故频发大概时间段为()A.7时~10时B.11时~14时C.14时~17时D.17时~19时5.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A.红B.黄C.蓝D.绿6.对于任何种类的工作,能力低的人总比能力高的人容易发生事故。

()A.错误B.正确7.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

A、需要B、责任C、诱因D、环境正确答案:C8.家庭是安全的避风港,在实际中,家庭事故(指公共场所的事故)是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小的。

()A.正确B.错误9.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意识活动B.反射活动C.智力活动D.精神活动10.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素质就是能力,素质高能力就高。

()A.正确B.错误11.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A.红B.黄C.蓝D.绿12.在生产劳动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是非常重要的(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安全心理学就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不是按人际关系的范围分类的是()A.两人之间的关系B.个人与团体的关系C.个人与组织的关系D.纵向关系15.人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

东大22春《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

东大22春《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

《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
1:不是按人际关系的范围分类的是( )
A、两人之间的关系
B、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C、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D、纵向关系
答案:D
2: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答案:C
3: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答案:C
4:“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

有这种想法的人存在的是一种()
A、侥幸心理
B、麻痹心理。

↓答案↓东大19秋学期《系统安全》在线平时作业1(参考)

↓答案↓东大19秋学期《系统安全》在线平时作业1(参考)
C、防溢系统
D、紧急停车系统
正确答案:
第16题,应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目的:( )
A、查明系统中所有的危险源,列出危险源的清单;
B、弄清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列出潜在的事故情况的清单;
C、确定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或需要深入研究的部位,列出相应的清单;
D、为定量的危险性评价提供数据;
B、100
C、40
D、60
正确答案:
第11题,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包括:( )
A、在装运站使用不同尺寸的接头
B、控制盘上的开关、按钮和显示器有明显标记
C、安装防护装置,防止开关被误操作
D、培训人员
正确答案:
第12题,事故统计分析有如下作用:( )
A、描述一个企业、部门当前的安全状况;
C、手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行动失败时会发生危险的场合。
D、当工艺参数超过额定值时,控制装置自动调节工艺参数使之恢复正常。
正确答案:
第21题,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2题,对于职工人数较少的单位,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观测期间来扩大样本容量。
A、错误
B、正确
第2题,泄漏分析不包括:( )
A、泄漏设备情况
B、泄漏后果分析
C、泄露后的扩散
D、泄漏量计算
正确答案:
第3题,在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中:( )
A、样本容量越小,随机波动越不明显,统计结果的可靠性越差。
B、应尽量延长观测期间。
C、统计范围越小,则统计结果的随机波动性越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6题,开展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需要利用集体的智慧和经验。

东大17春秋学期平安心理学在线作业3

东大17春秋学期平安心理学在线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道试题,共75分。

)V1“违章不必然出事,出事不必然伤人,伤人不必然伤我”。

有这种方式的人存在的是一种()A侥幸心理B麻痹心理C懒惰心理D逆反心理2受过去体会与适应阻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预备状态是()A原型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3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A心理现象B心理进程C理性活动D情绪活动4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5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6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正确状况时显现的B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稳引发的C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形都会产生应激D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7个性偏向性特点要紧包括()A感知、经历、想像、思维B能力、气质、性格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D需要、动机、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8在社会意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致使的在整体印象形成上最初取得的信息比后来取得的信息阻碍更大的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9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正确状况时显现的B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稳引发的C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形都会产生应激D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10躯体消瘦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A建筑工、矿工、搬运工B画工、摄影师、信号员C实验工、电工D秘书、会计11躯体消瘦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A建筑工、矿工、搬运工B画工、摄影师、信号员C实验工、电工D秘书、会计12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概念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进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缘故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必然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3人的心理进程包括()A熟悉、爱好、经历B熟悉、情感、意志C情感、动机、理想D能力、性格、气质14从颜色对人心理阻碍的角度动身所制定的平安色中,用()表示指令、必需遵守的规定。

东大17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3

东大17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3

17秋东北大学东大17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75 分。

)1.“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

有这种想法的人存在的是一种()A. 侥幸心理B. 麻痹心理C. 懒惰心理D. 逆反心理正确答案:2.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 原型B. 定势C. 迁移D. 原型启发正确答案:3. 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理性活动D.情绪活动正确答案:4. 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 尊重的需要B. 归属和爱的需要C. 自我实现的需要D. 成长的需要正确答案:5.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 尊重的需要B. 归属和爱的需要C. 自我实现的需要D. 成长的需要正确答案:6. 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A. 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B. 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C. 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D. 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正确答案:7. 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A. 感知、记忆、想像、思维B. 能力、气质、性格C.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D.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正确答案:8.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 近因效应B. 首因效应C. 社会过滤效应D. 最近效应正确答案:9. 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A. 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B. 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C. 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D. 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正确答案:10.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A. 建筑工、矿工、搬运工B. 画工、摄影师、信号员C. 试验工、电工D. 秘书、会计正确答案:11. 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答案][东北大学]2020秋《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答案][东北大学]2020秋《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1.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答案:D]A.表象B.想象C.意识D.思维2.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答案:B]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3.人从远处辨别不同颜色是,最易辨认的是()。

[答案:A]A.红色B.黄色C.绿色D.白色4.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答案:B]A.红B.黄C.蓝D.绿5.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答案:B]A.原型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6.人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答案:B]A.23天、24天、27天B.23天、28天、33天C.22天、24天、33天D.23天、28天、32天7.关于意志过程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答案:B]A.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B.以固定行为为基础C.以随意动作为基础D.与克服困难紧紧相连8.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C]A.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B.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C.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D.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答案:C]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0.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答案:C]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11.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答案:C]A.需要B.责任C.诱因D.环境12.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答案:C]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B.事故是随机事件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D.事故是绝对的13.人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奥鹏东北大学19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2辅导答案

奥鹏东北大学19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2辅导答案

东大19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5题,75分
1、从人体机能的一天变化情况及工作日中事故频发大概时间段为()
A7~10时
B11~14时
C14时~17时
D17时~19时
【东大试卷】选择是:
B
2、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东大试卷】选择是:
C
3、不是按人际关系的范围分类的是( )
A两人之间的关系
B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C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D纵向关系
【东大试卷】选择是:
D
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东大试卷】选择是:
C
5、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与周围背景相混淆,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奥鹏满分作业 东北大学《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奥鹏满分作业 东北大学《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不能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的途径有()
A:增加交往,沟通情感
B:珍视友谊,增强信任
C:共同学习,交换意见
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答案:D
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理性活动
D:情绪活动
答案:A
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A:红
B:黄
C:蓝
D:绿
答案:C
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答案:C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A:需要
B:责任
C:诱因
D:环境
答案:C
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A:建筑工、矿工、搬运工
B:画工、摄影师、信号员
C:试验工、电工
D:秘书、会计
答案:A
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
A:感知、记忆、想像、思维
B:能力、气质、性格
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D: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答案:D
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A:23天、24天、27天
B:23、28、33
C:22、24、33
D:23、28、32
答案:B。

[东北大学]21秋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68877]

[东北大学]21秋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68877]

21秋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
红字部分为答案!
一、单选题
1.人际关系对安全的影响( )
A.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B.改变不良行为,陶冶性情。

C.群体的绩效。

D.增加交往,沟通情感。

2.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3.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
A.感知、记忆、想像、思维
B.能力、气质、性格
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D.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4.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5.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A.红
B.黄
C.蓝
D.绿
6.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7.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原型启发
8.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
B.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

东北大学20年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1(资料答案)

东北大学20年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1(资料答案)

20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学校:奥鹏东北大学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B.]]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D.]]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作答提示
√选择是:B
2.关于事故的特征×的是()
[[A.]]事故是随机事件
[[B.]]事故是绝对的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作答提示
√选择是:C
3.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 )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C.]]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作答提示
√选择是:B
4.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A.]]21±3℃;40%-70%
[[B.]]21±3℃;40%-60%
[[C.]]20±3℃;40%-70%
[[D.]]20±3℃;40%-60%
作答提示
√选择是:B
5.“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

有这种想法的人存在的是一种()[[A.]]麻痹心理
[[B.]]逆反心理
[[C.]]懒惰心理
[[D.]]侥幸心理。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主要分为4层。

()A.正确B.错误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主要分为4层(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不是按人际关系的范围分类的是()A.两人之间的关系B.个人与团体的关系C.个人与组织的关系D.纵向关系4.不能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的途径有()A.增加交往,沟通情感B.珍视友谊,增强信任C.共同学习,交换意见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5.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A.错误B.正确6.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A.错误B.正确7.关于意志过程的特点说服错误的是( )。

A、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B、以随意动作为基础C、以固定行为为基础D、与客服困难紧紧相连正确答案:C8.人从远处辨别不同颜色是,最易辨认的是()。

A.红色B.黄色C.绿色D.白色9.“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

有这种想法的人存在的是一种()A.侥幸心理B.麻痹心理C.懒惰心理D.逆反心理10.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11.从人体机能的一天变化情况及工作日中事故频发大概时间段为( )。

A、7时~10时B、17时~19时C、14时~17时D、11时~14时正确答案:D12.性格在个体生活中形成,但不存在随着个体生活的改变而变化。

()A.正确B.错误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主要分为4层。

()A.错误B.正确14.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B、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不平衡引起的C、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D、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正确答案:D15.心理是人脑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秋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2
心理是人脑对()。

style=FONT-SIZE:12pt;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
family:'TimesNewRoman';mso-ansi-language:EN-US;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bidi-language:AR-SA;mso-font-kerning:1.0pt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答案:C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兴趣、记忆
B:认识、情感、意志
C:情感、动机、理想
D:能力、性格、气质
答案:B
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style=FONT-SIZE:12pt;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ansi-language:EN-US;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bidi-language:AR-SA
A:21±3℃;40%-70%
B:21±3℃;40%-60%
C:20±3℃;40%-70%
D:20±3℃;40%-60%
答案:B
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