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信息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损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需要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原因分析1.管理层操纵管理层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一权力来操纵会计信息,以达到自己的利益目的。
例如通过夸大收入、低估费用或操纵资产负债表来美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吸引投资者和获得银行贷款。
管理层也可能为了获得股票期权或奖金而操纵财务报表。
这种管理层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信息的真实和公正性。
2.审计、会计人员失误会计人员在处理大量复杂的交易和数据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
而审计人员在审核会计信息时,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审计程序,也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失真。
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也会影响他们对财务信息的处理和审核。
3.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估计会计政策和估计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在制定会计政策和进行估计时,可能会选择与事实不符的估计方法,以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
企业可能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进行不当的估计,以提高当期的利润。
企业在制定会计政策时,也可能会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政策,而不考虑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4.经济环境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
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企业可能面临着生存压力,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可能会通过夸大收入或推迟费用的计提来美化财务报表。
而在经济景气的时期,企业可能会选择采取保守的会计政策,以平滑利润的波动。
这些行为都将导致财务信息的失真。
5.法律法规不完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不够严格,监管者对于会计信息的审核力度不够,这将为一些企业提供了发挥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间。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摘要: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评价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与可靠程度的重要标准。
会计信息失真也叫做会计作假,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有目共睹,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当前会计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适应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然而,会计现实却恰恰相反,会计信息失真令人触目惊心。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最突出表现为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
常见的作假手段有:1、虚构销售业务,从而夸大销售收入,来达到虚增利润之目的。
有意将资金往来、货物购销、生产经营等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了扭曲变形。
有的单位通过少转成本,少摊费用等手法,将亏损变为盈利;有的违背销售实现确认原则,采取年终突击开票方式,虚增产品销售收入,有的故意延长费用的摊销期限,人为地调节特定会计期间的损益;2、虚构凭证,采用不合法凭证,省略必要的核算过程,或者凭证不归档等进行作弊。
现有许多企业和个人,为了迎合不同目的,无不在凭证上下功夫;3、做假账,我们通常所说某某单位私设小金库,很多都是采用此法,为了不至相互混淆,一般中都设置两套账,也称账外账,一套记载真实内容,不便公开,一套假账,应付对外的各种检查之用;4、捏造财务报表,依赖虚假的会计账簿或者其他虚假经济业务事项填制而成的不具有真实性的财务报表,不同的对象根据不同目的而有的放矢地编制相应不同的报告。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1、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
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很多企业账面盈亏不实,通过造假账、虚增支出、隐瞒利润等手段使账面亏损,逃避国家税收,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探究
处 于 被 领 导 地 位 , 饭 碗 ” 握 在 领 导 手 中 , 个 别 领 “ 掌 极
导 想 办 的事 情 必 须 办 , 计 人 员 只能 唯命 是 从 , 则 会 否
会 被 “ ” 出于无 奈 做 假 账 。二 是 部 分 会计 人 员 为 获 炒 ,
得个 人 利 益 , 而 走 险 , 造 、 造 单据 , 改 账 目, 铤 伪 变 更 窃 取银 行 资金 。三 是少 部 分领 导 和 会计 为 谋求 小 团 体利
计 讲 人 情 , 财 务 审 计 报 告 、 任 审 计 报 告 等 存 在 失 使 离
真现象。 二、 银行 会 计 失 真 的原 因
我 国银 行会 计 制 度 的建 立 和 发 展 , 根 据 我 国 当 是 前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需 要 而 逐 步 改 革 和 完 善
2 财 务 管 理 信 息 失 真 。 财务 定 量 评 价 最 直 接 、 、 最 重 要 的 资料 是 财 务 报 表 所 提供 的数 据 , 量 评 价 又 是 定 定 性 评 价 的前 提 , 当会 计 数 据 信 息 失 真 , 务 评 价 必 财
亏损 , 提供 虚 假会 计 信 息 。
益 , 设 小 金 库 , 账 外 账 , 别 会 计 给 领 导 出 谋 划 私 搞 个 策 , 歪 参 谋 , 领 导 串通 作 弊 , 行 账 务 调 整 , 当 与 进 隐蔽
不熟 悉法规 , 使在会计信 息的收集 、 理 、 工 、 致 整 加 反
馈 的过 程 中 出现技 术 性 差错 。
维普资讯
息 和 管 理 信 息 基 础上 通 过 预测 获得 的 , 一旦 会 计 数 据 信 息 和 财 务 管 理信 息 失 真 , 行 财 务 预算 中 的年 度 财 银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在会计信息的处理、记录、报表中存在错误、虚假、误导等情况,影响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误导利益相关方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各方面的决策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往往会误导利益相关方的决策。
由于会计信息能够体现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方面的情况,如果这些信息存在失真,将使得公司的利益相关方误判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影响信用评级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股价,还会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是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或者投资者判断企业还款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风险水平的重要依据。
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现象,会对其信用评级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进一步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利益。
三、扰乱市场秩序在资本市场上,公开的财务报告是企业与投资者的重要沟通渠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不仅对投资者的判断造成误导,也会扰乱市场秩序,引发投资者不信任情绪。
这不仅会对企业股价造成冲击,也会对市场交易产生负面影响,造成资本市场秩序的混乱。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企业在内部控制和审计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会带来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主要表现在会计凭证不准确、核算制度不完善等方面,进而导致无法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和完整。
二、个人行为不当个人行为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大原因。
如果企业员工缺乏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就会出现利益输送、虚报销售收入、虚构应收账款等不良行为,操纵财务数据,使得财务报告失真,从而在企业运营中造成各类风险。
三、制度缺陷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将对企业及社会稳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要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企业需要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制度规范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审计工作,提高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为企业税收、融资、股价等方面带来更为可靠和公正的财务报告。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探析
对 商业银 行进 行 审计 的结 果看 ,部分 银 行存 在 着多 种 况 、 获得 能 力 、 债 能力 和财务 状况 变 动趋 势等 。 偿
原 因导致 的会 计信 息 失真 问题 ,这不 仅 扰乱 了银 行 的 决 策信 息失 真 。决 策信 息是 会计 人 员 在数 据 信息 工 作 ,而 且影 响 到国 家 的宏 观 经 济管 理 及经 营管 理 者 和管理 信息 基础 上通 过 预测 获得 的 ,一 旦会 计 数 据信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一
审计 监督 失真 。 核工 作 所 出具 的书 面证 明 、 告 稽 报
不具 客 观 性 、 允性 , 符 合 实 际情 况 , 去 审 计 的监 公 不 失
督作 用 , 行 系 统 内 自查 、 银 互查 流 于 形 式 , 会 审计 讲 社
、
前 银行 会计 信 息失 真 的表现
宣 全 鱼 蔓 塑目 塾窒 生 z 冒
维普资讯
应从 以下 几个 方面 采取措 施 : 基层 网点 的人 员素 质相 对较 低 ,从 业人 员 缺乏 业 务培 性 , 1 加 强法 制观念 , 真贯 彻 执行 《 , 认 会计 法》 。 训 、 制意 识 和 职业 道 德 教 育 , 法 业务 不精 , 制 观念 淡 法
真 。其 二是人 为失真 。会 计人 员在 某些 利 益 的诱 导 下 , 在 :
评 价指标 不切 合 实际情 况 下 , 有意 编 造篡 改 , 作假 账 和
人 员素 质低 下 。 银行 目前拥 有熟 悉单 项业 务 、 传统
造假 报 表等 。 三是 技术 性 失真 。 其 由于会 计人 员 知识水 会计 业 务 、 统操 作技 术 和 国 内结 算 业务 的人 员多 , 传 缺 平 不高 , 务 能 力 不 强 , 熟悉 法 规 , 业 不 导致 在 会 计 信息 乏 的是具 有综 合业 务 素质 、 了解创 新 业务 、 练 掌握 计 熟 的收集 、 理 、 整 加工 、 反馈 的过程 中 出现技术 性 差错 。 算机 操作 和熟 悉 国际金 融业 务 的人 员 。 一般 来 看 , 行 银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分析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然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这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来达到目的。
例如,为了获取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或逃避税收,企业可能会虚报收入、利润,隐瞒负债和成本等。
此外,管理层为了获取高额薪酬、奖金或保住职位,也可能会指使会计人员造假。
(二)会计制度不完善当前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模糊性,给企业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例如,对于一些新兴业务和复杂的交易,会计处理方法不够明确,导致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同时,会计准则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经济业务的发展,也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内部控制不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手段。
然而,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
例如,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财务审批制度不严格,导致资金使用混乱;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等。
(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准则和法规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出现错误。
此外,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在利益的诱惑下,参与会计造假活动。
(五)外部监督不力外部监督主要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政府监督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问题,导致监督效率低下。
同时,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较低,无法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社会监督方面,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不足,审计质量参差不齐,也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摘要:作为会计工作主要结果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对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乃至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探讨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相关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1.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1.1 会计核算信息失真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科目互相串用导致账务处理错误、对存款贷款利息计算错误、信息录入错误、系统内往来科目账务处理不及时等情况,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1.2 会计报表失真会计核算的失真,会导致会计报表的失真,同时也有会计簿记真实而会计报表作假。
有的单位实际是亏损的,但利润表上却是盈利的。
相反,有的企业实际上是盈利的,利润表上却是亏损或者持平的。
1.3 稽核审计失真商业银行的稽核审计人员,其自身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且长期以来沿袭旧的审计方法,只注重事后稽查而忽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不能充分发挥其预警效果。
而银行系统内部自查、互查流于形式,民间审计讲人情,使财务审计报告流于形式。
2.银行会计信息产生失真问题的原因分析2.1 管理制度薄弱,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目前基层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事前控制环节,制度建设滞后;二是事中控制措施落实不力。
会计人员违规越权操作、有章不循、内部控制流于形式,这难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引发会计风险问题;三是事后控制乏力。
会计管理部门自律监管意识不强,不能及时对所属单位会计业务进行监督,在客观上也助长了银行会计造假行为,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2.2有关法规不完善和会计人员执法不严,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相关法律法规对惩治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处罚标准不够统一规范,以致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很少追究责任,或根本无法追究责任。
2.3对会计信息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少数领导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在银行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与治理浅析
笔 者 认 为 , 致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主要 是 会 计 法 规 、 导 会 计 主 体 、 计 监 督 、 计 人 员 这 四 大 因 素 相 互 作 用 的 结 会 会
果 。
( ) 计 法 规 因 素 。 会 计 法 规 本 身 不 完 善 , 观 上 一 会 客 影 响 到 了会 计 信 息 的真 实 、 整 。 首 先 , 计 准 则 和 会 完 会 计 制 度 中某 些 定 义 和 释 义 具 有 模 糊 性 ,加 之 会 计 准 则 和 会 H- 度 具 有 稳 定 性 。 一 经 制 定 在 短 期 内 一 般 不 会 制
【 键 词 】 计 信 息 失 真 关 会
会 计 法规
会 计监督
一
、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的 原 因
用 各 种 方 法 虚 减 利 润 , 缴 或 少 缴 国 家 税 费 , 至 骗 取 不 甚 国 家 退 税 :为 了 发 行 股 票 或 债 券 , 或 为 了 股 票 上 市 交 易 , 为 了 获 取 银 行 贷 款 等 目 的 , 会 以 各 种 方 式 虚 增 或 又 企 业 利 润 . 骗 取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出 具 不 实 的 审 计 报 告 , 以
随 意 改 变 。 而 新 事 物 、 问题 层 出 不 穷 , 能 超 出 准 则 新 可 和 制 度 所 规 定 的 范 围 ; 些 业 务 没 有 一 个 统 一 标 准 , 有 从
从 而 为 自己 捞 取 好 处 。 从 国 有 企 业 看 ,实 行 股 份 制 改 造 、建 立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后 ,所 有 权 人 和 经 营 权 人 相 分 离 , 家对 企业不 直接参 与 经营管 理 , 对 受托管 理企 国 但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标题一: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是金融市场中严重影响金融稳定的问题。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对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首先,银行内部的不当行为是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其次,外部因素也会对银行会计信息造成影响。
其中,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银行内部的不当行为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例如,管理人员的腐败行为、利益冲突、贪污和挪用银行资产等都是直接原因。
此外,银行员工的职业道德问题和技能缺陷也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员工的作弊行为和贪污行为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部因素也是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
其中,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最为明显。
银行如何应对市场风险是衡量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当前,大量的银行业务选择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这也会影响银行的贡献和风险,而这些都将对银行会计信息造成重大影响。
监管政策也是刺激银行行为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监管政策会对银行的决策产生影响,而银行过度地回应这些政策可能导致银行会计信息的失真。
此外,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也会对银行的业务产生庞大的影响。
总体而言,银行会计信息的失真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银行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
标题二: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分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金融机构的倒闭。
本文叙述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分析失真信息对银行内部和外部的影响,揭示失真信息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会对银行内部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银行失去信誉和破产。
银行资产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银行资本结构的不稳定,导致银行的负债率和违约率上升。
失真信息的传递可能影响客户和股东对银行的信任程度,影响银行的市场地位和资产负债表。
对于银行而言,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导致其监管机构不信任其财务状况,导致监管机构对银行楼盘的管制力度增加。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浅析
要” , 分别用 以对付财政审计检查 、 纳税 、 贷款 、 投标 、 资质审验等 。 信息质量必将得到改善和提高 ,会计系统必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 因此 , 教育好领导人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关键 。 三、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1 . 提高人员素质 。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首先要有较高的职业 道德素养, 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 , 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各 参考文献 :
理的最高领导 , 出于 自身利益 的考虑 , 授意并指使会计人员编造虚 的信任 , 从 而获得投资 、 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 出现贪 如: 有的使用发票虚开项 目套取现金用于“ 小金库” 或“ 以此换彼” , 如: 把招待费开为材料费 、 打着为公家办事的幌子实际中饱私囊 ; 有 的虚列收入 、 虚增资产 、 少摊少计费用 、 少计负债 , 或漏列收入 、 少计资产 、 多摊多计费用和多计负债 ; 更有甚者干脆编制多套虚假 报表 , 用 以满足企业或企业负责人的“ 盈 亏需 要” 或“ 财务状 况需
假的会计信息 , 以骗取投资者、 债权人及 国家财政税收等管理机关 追究刑事责任, 使造假者无利可 图, 从根本上遏制操纵会计信息行 为的发生。整治会计诚信问题规 范会计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 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 强化行业 自律性监督体系, 加强
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 对其出具不真实 、 违背审计准则的审计报告, 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四、 结束 语
有关企业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惩处的同时应 进一 污腐败 、 群体犯罪等行 为, 从而导致大量财务造假案件的产生 。例 对相关会计人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会计 发挥出其应有 的作用, 最终形成会计信息系统和公司管理系统 、 企 业业绩考核系统 良f 生 循环的局面 。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1 银 行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的 原 因
的 银 行 能 够坦 然 接 受 惩 罚 。 在名 誉 和道 德 上造 成 的 损 害造 假 者 也 不 在意 。 再 加 上 监 督 管 理 不 到位 , 更 是 间接 纵 容 了 会 计 信 息 造 假 现 象 的 发生 。
银 行 会 计 信 息 是 银 行 会 计 工 作 人 员 按 照 一 定 的 标 准 对 会 计
系统处理 的经济业务进 行计量 、 确认 、 计算 、 报 告 形 成 的 劳 动 成 行 为 已 经 出 台 了 一 系列 规 章 制 度 ,但 是 对 会计 信 息造 假 者 而 言 ,
果, 会 计 信 息 的 真 实 性 对 银 行 的经 营 决 策 起 到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这 些规 章制 度起 不 到 约 束 作 用 , 很 多 人 宁 愿 接 受 惩 罚 也要 制造 虚 虽 然 银 行 管 理 者 对 会 计 信 息 的 真 实 性 有 所 重 视 ,但 还 是 存 在 会 假 信 息 , 这 说 明 造 假 成 本远 远没 有 造 假 带 来 的 利 益 大 。有 些 大 型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3 —0 l 9 4 . 2 0 1 3 . 0 7 . O 1 1
[ 中圈分类号 】F 2 3 1 . 6 [ 文蒯 神 璃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0 1 9 4 ( 2 0 1 3 ) 0 7 - 0 o 2 3 - 0 2 ( 3 ) 对 会 计 造 假 行 为 的 惩 罚 力度 不够 。我 国针 对 会计 人 员 的
( 1 ) 会 计 工 作 人 员 的素 质 缺 陷 。会 计 工 作 人 员 的 素 质 直接 影 保 证 会 计 信 息 质 量 的第 一 道 防 线 .工 作 人 员 水 平 的 高 低 很 大 程
文章书写样例--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
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摘要目前,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非常的普遍性。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决策,造成金融风险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探讨了其根源,并提出一系列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金融风险治理对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
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直接关系着银行会计信息价值的大小。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无用,反而还会误导决策,造成金融风险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这从国内外产生的金融风险和金融世间看,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如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近期发生的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的违规事件等,都与会计制假、造假相关。
这些金融事件令世人惊恐不已,至今人们仍谈虎色变,心有余悸。
在金融事件的背后,固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认为金融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风险是引起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银行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对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阐述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形式的基础上,试图分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提出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有所帮助。
一、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信贷资产质量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为了掩盖自身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的问题,不按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和信贷管理制度有关贷款四级或五级分类标准的规定来准确划分信贷资产,不能够真实反映贷款占用形态和风险状况,乱调乱用贷款科目,甚至以借新还旧、收旧贷新为借口,对借款单位采取以贷还本,以贷收息的方式,将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以降低贷款逾期率和不良贷款占用比例,提高收息率,达到完成上级行下达的目标任务的目的。
(二)负债业务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为了工作需要,公款私存,私款公存,特别是月末、季末、年末乱调存款科目,乱转存款数据,乱改存款报表,虚报瞒报存款等,导致存款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将高息揽入的储蓄存款,通过“发行债券”科目核算,以逃避利率检查;还有的银行将“活期存款”通过财政性存款科目核算,或转系统内核算,以达到逃避存款准确金制度管理的目的。
会计信息失真及应对措施3篇-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及应对措施3篇-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1部分财经法规界定的灵活性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因会计主体存在形式的多样性,我国会计主管部门和行政部门为适应众多会计主体核算和监督其会计业务需要,他们在制定会计法律和会计职业道德时弹性较大,除积极引进欧美发达国家部分会计制度以外,还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不同会计主体的需求差异性,探索制定了一系列会计法规,但这些制度因存在规定上的灵活性,致使会计人员选用时更倾向于易操作、易理解,而对信息的准确性要求较低,如农业生产企业辅助车间成本分配可以选用直接法、交互法、计划成本法、代数法及顺序法等,由于企业选用的方法不同,处理得到的会计数据有差异,严重时会导致本单位会计信息失真。
1.2违法成本较低与冒险收益较高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农业企业做假账主要包括:一是虚增经营成果,主要是为了提高信用度,方便单位融资(筹资和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需要,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家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需要;二是虚减经营成果,主要是为了争取政府扶持、偷逃税款及掩盖计入相关费用的违法违规项目等。
虽然财经法规中对“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行为,根据违法犯罪情况会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但违法成本远小于违法收益,致使部分企业选择做假账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3激励机制偏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目前,国家对会计人员的激励在内容上、形式上、频率上等存在明显滞后状态,更多沿用计划模式下的激励手段,更多导向于精神激励方面,物质奖励较少。
在国家层面上,对在会计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坚持原则的具有慎独品质的会计人员严重缺乏配套激励机制。
另外,各农业企业对财会人员的激励,更多导向于在企业资金短缺状态下,这些人员能否给企业筹集到更多的款项;导向于如何替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将资金投向盈利性较大的项目等;导向于少列收入、多虚增成本,进而偷逃税款上。
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原因及治理浅析
ACCOUNTING LEARNING123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原因及治理浅析文/高健摘要:近期出现了一系列的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件。
35家涉事上市公司中,证监会对其中32家公司罚款均不超过60万元,除开2家主要责任在评估机构和会计事务所的上市公司,仅海联迅一家公司受到“重罚”,被罚882万元,实控人被罚1203万元。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成为损害监管层公信力的毒瘤。
”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度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投融资者与国家的利益。
由此产生的水波效应直接或间接危害着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本文通过总结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形式,查找形成的原因,针对成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会计; 信息失真; 原因; 治理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原因由于会计活动错综复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也五花八门,其原因也多种多样。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形式为三大报表与会计附注不能真实的反应。
具体表现如下:(一)资产负债报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虚增虚减。
纠其原因无非两种,一种为故意失真:企业财务人员迫于管理者要求刻意调整所致,以便考核达标、节税漏税、达到银行融资指标,追加投资或是分配利润等。
另一种为无意失真:由于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良莠不齐,责任心亦有强有弱。
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科目乱用,金额误填、张冠李戴、方向记反、漏记、重记、数字错位颠倒等等。
(二)利润表信息失真:其主要表现为虚增或隐瞒收入、调节成本费用类科目金额、延期入账、不按配比原则确认收入成本等等,已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故意失真的原因是为了满足经营层业绩考核、获取社会公众的与投资者的认可、达到上市要求、减税漏税等。
无意失真的原因是对实际业务疏忽和误解、误用会计政策、疲劳导致的录入错误等。
(三)现金流量表信息失真:通常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 对于评价企业的实现利润、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 要比传统的损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础。
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探究
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探究【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在追求财务会计目标的过程中,会面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目标,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
研究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影响,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终得出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一定关系,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目标实现。
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包括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透明度等方面。
未来研究可以从更多维度深入探讨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失真之间的关系,为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目标、会计信息失真、关系、探究、分析、影响、结论、启示、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会计信息失真往往是由于商业银行为了满足股东、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需求而进行的一些不当操作造成的。
这些操作可能包括操纵财务报表、虚假披露等行为,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对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有助于揭示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监管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也可以为商业银行自身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帮助其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目标,提高经营绩效。
1.2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财务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对市场参与者、监管机构和广大投资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深入探究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目标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需要考虑风险控制、资本充足等因素,其财务会计目标是其经营活动的重要指导方针。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一)会计核算不实一些企业在资产核算过程中,为了逃避国家税收和银行债务,不按照会计法规进行会计核算,想方设法挤占、虚列或漏记、少列成本、费用,隐瞒、转移或虚列收入。
一是一些企业领导为了追求政绩,“以数谋官”,成本、费用该提的不提,该摊的不摊,收入核算“寅吃卯粮”;有的无视国家规定“以数谋私”,从本企业甚至小团体利益出发,任意扩大成本、费用,隐匿收入,偷漏税收;还有的企业利用待处理或待摊销项目,调节盈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
二是一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
在举列债务时,不按债权、债务归属操作,造成负债不实,债权、债务不对应,手续不合法、不完备,名存实亡、有名无实、纠纷频繁。
三是一些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税收,有意或无意少计漏提,侵占国家税款。
比较突出的是:在增值税上,多列进项,扩大抵扣项目,通过关联交易任意降低计税价格,隐匿收入,违规冲抵销等手段逃避税收。
在企业所得税上,任意挤占、违规摊销成本费用,收入挂账甚至不入账,不按责权发生制原则结转成本、费用和收入。
在消费税和营业税上,弄虚作假少计漏报应税收入。
(二)资本、资金不实一是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扩大影响,从形式上改制,注册资本巨大,而实收资本长期不到位,甚至随意抽调资本金,形成资本“空壳”;有的虚列实亏,无利分红,蚕食资本;有的任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虚增资本公积;有的为了虚增企业规模和注册资本,在待处理科目上大做文章等等。
二是在核对银行账、现金账、往来账等资金财务时有空挂漏失,与银行不按期对账,与业务往来单位不及时核对应收应付款项,造成现金账与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账实不符。
(三)会计处理、披露信息不实一是在财务核算过程中,滥用会计科目,虚列会计明细,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二是在财务指标分析上不真实,特别是在选用会计数据作综合性分析时,有的时点数据和时期数据计算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
三是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不按规定的处理方法,或逃避税收,或粉饰财务状况,骗取社会的信任。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与治理浅析
行 的具体会计准则。在 总结现行会计准则
实施情况 的基础上 ,根据市场经济和证券
表。 向银行贷款时夸大资产和净利润量 , 掩
饰不 良资产 ; 向税务局 申报纳税时 , 隐瞒利 润额。三是成本费用不 实。在理论上采用
市场发展 的要求 ,适时出台一批与 国际惯 例相协调 、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 的具体 会计信息披露 ,以适应 和提 高会计核算的
计监督包括政府审计监督 、社会审计监督 和内部审计监督三个部 分 , 他们各有分工 ,
些企业为 了在不同单位有一个较有利的
地位 , 为了应付 主管单 位 、 商 、 工 税务 、 银 行、 审计等部门分 别建账 , 基本上是按各单 位的要求进行倒记账。不少企业为取得有
关银行信任 , 多贷款 , 争取 编造反映较大利 润的会计账簿与报表 ;而为达到偷税漏税 的 目的 , 提供给税务部 门则是收支相抵 , 略
和其他 会计资料 的合法 、 真实 、 准确 、 整 完 以及公允性依法实施监督 。明确监督者的
法律责任 ,有利于杜绝监督者在执法和监 督过程 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 。不断完善现
化着 的现实生活 中, 新事物 、 问题层出不 新
穷 ,往往会超出会计 制度 和会计准则所规 定 的范 围。二是会计 体系之外 的因素。产 权 因素 。主要表现在由于产权不 明确而导
降低成本 ; 相对的利用虚列成本费用 、 加速 计提折 旧等方法增加成 本。 四是账外设账 。
一
监督 、 银行监督 、 工商 监督等 , 他们 在预防 和治理会 计信 息失 真 中发挥 着 重要 的作 用。 要进一 步完善这些专业监督机制 , 必须 做 到以下几点 : 明确各专业监督的职能 , 做 到职责分明 、 分工合理 、 司其 职 、 各 相互协 作; 提高专 业监督者本身 的素质 , 建立一支 思 想好 、 务熟 、 术精 的专业 监督队伍 ; 业 技 建立一套监督责任制度和违法违纪的惩治 制度 , 加强对专 业监督 的再监督。 我国的审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摘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
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财政部曾多次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得出了我国80%以上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结论。
郑百文、银广夏等会计造假丑闻更是接连不断。
由于忽视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加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偏差,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变化,导致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会计职业陷入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
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是比较紧迫的问题。
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治对策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及表现(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以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
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物价指数变动、币值变动,会计原则之间不协调导致主观方法介入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失真。
一般说来,会计人员无意识的失误也被称为客观的会计信息失真,它是无法避免的。
主观会计信息失真是相关人员由于利益驱使而人为制造的会计信息失真。
这就是通常人们比较关注的会计信息失真,本文所讨论的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主观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个别会计人员挪用公款,贪污公款,而是以法人为主体的集体行为为主。
单位负责人胁迫或诱使会计人员做假帐、假表,玩数字游戏,“变通”处理经济业务,有的甚至串通注册会计师做假审计报告。
具体表现为:第一、多列费用,少计收入,甚至帐外设帐,截留收入,以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第二、少列费用,早计收入,虚列资产,虚增利润,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第三、低估负债,高估资产;骗取贷款和投资;第四、出具假凭证,办理假手续报废资产,转移国家资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如会计法规不健全、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低下、惩罚过轻、打击不力、客观环境所迫、控制不全、监督不力等。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摘要】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越来越严重,困扰着我国的经济秩序与经济建设。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危害,对策会计信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发生扭曲,使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决策基础,政策制定失误,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极可能导致国家健全和完善财务会计法规和其他相关法规决策出现方向性错误,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营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在实务中,凡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1.会计差错、信息不实(无意失真)。
这种差错是会计人员无意识的错报,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
财会人员由于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误解、误用和无意识的会计核算错误等原因引起的误报。
2.会计信息造假、舞弊(故意失真)。
这种差错是指有意错报会计信息,是一种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
其主要特征是有意地釆用不适当的会计政策,且对会计政策的披露不真实;伪造、编造虚假的会计资料;滥用或随意更改会计核算方法,以达到侵占国有资产任意调节利润的目的。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原因。
利益是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一些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授意并指使企业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达到控制、占有或骗取国家及出资人资产的目的,从而导致大量造假案件的产生。
(二)政府对企业和政府的业绩考核不完善。
我国企业基本上是以财务性指标来考核企业管理业绩。
这种财务性指标业绩评价方法,只注重最终取得的财务性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标准,是否比前期或同行业标准有所进步,而不去探求财务数据背后的真正根源,忽略对企业经营质量的分析。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原因及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原因及对策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已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主要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作了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主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提供的一种标准语言文字信息,它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优劣必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正确与否。
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世界各国普遍遇到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财政部2006年11月发布的第十二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称:2005年共检查了94户企业和60家会计师事务所,从检查情况看,随着近年来监管力度的加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存在,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对策目录前言 (1)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1)1.1舞弊性会计信息失真 (1)1.2 操作性会计信息失真 (1)1.3 规范性会计信息失真 (1)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2.1 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 (1)2.2 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2)2.3 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混乱 (2)2.4 会计信息失真会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2)2.5 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会计工作者的信誉遭到严重的损害 (2)3.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2)3.1 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 (2)3.2 缺乏一套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 (3)3.3 部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3)3.4 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3)3.5 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3)3.6 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4)4.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建议 (4)4.1 完善会计制度和准则,统一计量标准,减少人为的判断和估计 (4)4.2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机制建设 (4)4.3 有效利用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4.4 严肃财经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5)4.5 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5)结论 (5)致谢 (5)参考文献 (6)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原因及对策前言会计信息失真,通俗地讲是指一些经济部门、企事业单位所披露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本部门或单位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有时甚至不切实际、随心所欲编造虚假会计信息;从专业上讲,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情况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和结果不一致,包括特定项目信息与实际不符,整体信息相对于事实不完整、不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
摘要:目前,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非常的普遍性。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决策,造成金融风险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探讨了其根源,并提出一系列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金融风险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无用,反而还会误导决策,造成金融风险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银行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对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阐述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形式的基础上,试图分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提出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以及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有所帮助。
一、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
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贷资产质量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掩盖自身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的问题,不按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的规定来准确划分信贷资产,不能够真实反映贷款占用形态和风险状况,乱调乱用贷款科目,以降低贷款逾期率和不良贷款占用比例,提高收息率,达到完成上级行下达的目标任务的目的。
(二)负债业务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将高息揽入的储蓄存款,通过“发行债券”科目核算,以逃避利率检查;还有的银行将“活期存款”通过财政性存款科目核算,以达到逃避存款准确金制度管理的目的。
(三)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除过去违规经营时期账外基建、“小金库”基建、无计划超计划基建等形成大量银行账外固定资产未完全消化处理外,现阶段银行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主要是收回抵债资产管理处置使用不合规,抵债资产自用未按规定在账内核算反映。
(四)损益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完成上级银行下达的利润指标,不认真执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和账务处理手续,不按规定正确计提应收应付息,采取多提应收利息、少提应付利息或当年支出不入当年账的办法,虚增利润。
二、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一)领导经营思想和个人行为偏向、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门银行领导在业务经营指导思想和个人行为上产生错误。
另一方面是少数领导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在银行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
(二)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金融竞争更加激烈,各大银行为提高竞争力,抢
占市场,扩大市场份额,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拓展新业务、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作为竞争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是对的,但是片面强调发展,忽视监督管理,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经营业绩和局部利益,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和经营风险的产生。
(三)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目前基层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前控制悬空。
主要是控制功能不完善,综合应用系统中部分业务控制环节随意屏闭,导致部分业务不能正确反映。
二是事中控制不全。
主要是控制制度不落实。
三是事后控制乏力。
会计管理部门自律监管意识不强,自身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和单位领导要求,制假造假、弄虚作假,这在客观上助长了银行会计造假行为的猖孤,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作为约束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会计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及《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对惩治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处罚标准不够统一规范,以致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很少追究责任,或根本无法追究责任。
三、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银行会计信息是银行一切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是银行经营活动的“晴雨表”,是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报警器”。
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呢?从当前情况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深化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的认识,增强会计信息质量意识
首先,各级行领导要高度重视支持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充分认识银行会计信息工作重要性和信息失真的危害性,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社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信用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其次,要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学习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二)改革银行管理考核体制,健全科学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
一是真正要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要求来改革银行管理考核体制。
要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自下而上的银行管理考核体制,扩大基层行的经营自主权力,允许下级行在上级行的授权或转授权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开展业务经营,计划的规定、利益的分配应由下级行根据本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管理状况来确定,上级行不应过多地指使干预,以利下级行能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的开拓业务。
二是要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
(三)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会计的重要任务。
一是完善会计授权管理制度。
二是根据风险防范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制定工作纪律,明令业务操作中的“禁区”,给员工一条“警戒线”,对越线者按规定严格进行查处;三是落实各岗位相互制约监督制度,实行业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分离,防止和杜绝银行“三假”现象的产生;四是对会计业务实行集中式的事后监管,建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监管的完整体系。
(四)推行银行内部会计委派制度和社会审计鉴证制度
为了加强银行内部管理,有效治理“三乱”、“三假”,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建议在银行内部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和社会审计鉴证制度。
一是在银行内部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度。
委派会计人员在行政和待遇上都隶属于上级行管理,不与派驻行发生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以增强其独立性和超脱性。
二是实行银行会计信息社会审计鉴证制度。
每个年度终了,银行会计信息在正式向社会披露之前,要聘请有鉴证资格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进行审计鉴证后,方可向社会公众予以公布,以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加强金融立法,加大银行内外执法监督力度
真实、准确是银行会计信息的灵魂。
要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须加强金融立法,加大银行内外执法监督力度。
一是国家要尽快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进一步完善《会计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等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增加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惩治会计制假造假行为责任的补充条款,增强银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二是要加大银行内部的审计、监察执法力度。
三是要完善加大中央银行及银监会对各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制和金融执法查处力度。
会计信息是银行科学管理、决策的依据,也是国家金融宏观决策、调控和监管的信息来源。
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削弱银行的竞争力,而且会造成国家经济秩序的混乱,加剧社会分配的不公,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一定会有好转。
参考文献
[1]韦戴高.银行会计统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6 第215期
[2]董伯坤.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金融会计·2008-4
[3]于科.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的思考,北京金融·2009
-6
[4]吴刚.盯住企业财务报表、预警贷款风险,现代商业银行·2007 -2
[5]武红卫.试论建立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