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咏荆轲》全诗翻译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咏荆轲》全诗翻译赏析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注释: ⑴本篇咏史,歌颂荆轲的侠义,惋惜他的失败。荆轲为燕太子丹复雠,以匕 首逼秦王,不成被杀。事迹见《史记·剌客列传》。 ⑵燕丹:战国燕王喜太子名丹。 ⑶强嬴:指秦国。秦为嬴姓。 ⑷百夫良: 能匹敌百人的良士。 春秋时秦国子车氏的三子, 国人称之为三良, 《诗经 ·黄鸟》称之为“百夫之特”。 ⑸荆卿:即荆轲,燕国人谓之荆卿。
⑹素骥: 白马。 《史记》 说荆轲从燕出发时燕太子丹及宾客着白衣冠 (丧服) 相送易水上。作者本此翻创为白马送行。 ⑺渐离:人名,姓高。筑:乐器名,似筝,十三弦,颈细而曲。 ⑻宋意:燕国的勇士。 ⑼商、羽:各为五音之一。 ⑽盖:车篷。飞盖:似谓车行如飞,极言其迅速。一说“飞”字形容其高, 就是“飞阁”、“飞檐”的飞。 ⑾图穷:荆轲献秦王督亢地图,中藏匕首。秦王展图,图穷而匕首现。荆轲 取匕首刺秦王。“事”,即指行刺。 ⑿豪主:指秦王。怔营:惶惧。 译文 1: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自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衰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译文 2: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 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 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 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汉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 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 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 周围都是一片 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 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 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 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色,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 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 勇士宋意则高唱激人的歌声。 岸 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 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 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 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 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 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 快速行驶了
万里之遥的路程, 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 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 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 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 可惜荆轲的 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 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赏析: 荆轲刺秦,事见《史记·刺客列传》。此诗虽以《史记》的记载为本,叙写 了刺秦的整个始末, 但诗的重点显然是在易水壮别的场面上。 诗的前四句写荆轲 受知于燕太子丹,受命除暴扶弱,报仇雪耻。“招集百夫良,岁暮得到卿”,从 “善养士”的燕太子丹的角度,烘托出荆轲是百里挑一、得之不易、可托重任的 豪侠之士, 为荆轲的出场作了必要的铺垫。 自“君子死知己”以下在“且有后世 名”的长达十六句的主要篇幅用于铺写易水壮别、 慷慨赴义的动人场面。 诗中用 “雄发指危冠, 猛气冲长缨”的夸张性的外观情态的描写, 揭示出荆轲嫉恶如仇, 壮怀激烈的内在精神。“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的对句,巧由“风萧萧兮易 水寒”化出,强烈地泻染了荆轲慷慨赴死的悲壮气氛。“心知去不归”脱胎于 “壮士一去不复还”, 但将送行者的唱词变为荆轲的内心独白, 并缀以“且有后 世名”一句, 这便从人物的心理内涵中显现了豪侠之士轻生死、 重名节的凛然气 慨,预示了“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剧结局。易水壮别,作为全诗的重心,写得 有声有色,气氛浓重,情景如见。清人张潮对此品评道:“写壮士,须眉如画, 状易水,萧森之气凄然。” 接着, 诗人以精炼的笔墨叙写荆轲的飞盖入秦和秦庭一击。 由于这是一次奇 功未成的失败之举, 所以便无必要绘声绘声地实写行刺的细节, 诗人着力表现的 仍是荆轲在燕入秦途中的那种“登车可时顾, 飞盖入秦庭”的迫不容缓、 义无返 顾的慷慨赴死气概。 最后,诗篇以四句深沉感叹托意作结。惋惜之余,表达出由衷的钦慕。“其 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荆轲刺秦, 事隔千载, 诗人“余情”绵绵, 感慨良深。 结语看似平淡,但平淡的抒怀之语,以其隐约的弦外之意,传达出诗人沉潜的豪 放这情, 千载之后, 仍持续不断地引起知音者的心灵共振。 清人蒋薰评论此诗说: “摹写荆轲出燕入秦,悲壮淋漓,知浔阳之隐,未尝无意奇功,奈不逢会耳,先 生心事逼露如此。”(见《陶渊明诗集》卷四)龚自珍读了此类陶诗,窥知了他 那“猛志固长在”的“心事”,迳以“卧龙”诸葛亮比拟陶潜,作诗曰:“陶潜 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枯菊高,莫信诗人竞平淡,三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 诗(第一百三十)》)。鲁迅 先生从 《咏荆轲》 这类诗作中, 看出了陶渊明“金刚怒目”式的另一种形象, 指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我们认为,陶诗中呈现出 的冲淡静穆和金刚怒目的两副两孔, 其实就是儒家恪守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 兼济天下”的人生观的两面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