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说课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散文作品中一篇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本文为我们指出了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戏,也会让我们获得人生的真谛!

2、教材简介

本文通过几个小伙伴在日夜里相聚,在月下画竹影的有趣游戏及对中国画的认识,充满了童真,童趣,这反映了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们的童稚生活中。通过课文的学习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本单元要求“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本单元要求,我将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满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过程与方法:细读课文,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掘、欣赏和创造生活中的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大胆,对充满童稚的游戏有切身的体验和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忽视了游戏中蕴含着艺术和美。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所以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1、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唤起共鸣;2、初步领悟“儿童的游戏中蕴含艺术和美”的道理,让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游戏所蕴含的艺术和美。

中西方艺术博大精深,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对绘画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甚至有的同学对什么是“西洋画”和“中国画”都不知道,所以将本课“教学难点”定为“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它们的差异,可提高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说教学方法

1、新课程中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前面对教材的分析,所以我选用了以下方法来进行课堂组织:

(1)激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唤起学生兴趣,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先导,是培养智慧和成才的前提。

(2)质疑法。“道理愈辩愈明”。学生通过小组内讨论,班内讨论,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疑问产生,这样,辩——疑——辩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认知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品析法。学生通过品味语言,体会美感,从而培养运用语文的实际能力。

(4)自主、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体味课文的精神,体验学习的快乐。

2、教具:“语文课要给学生一点什么?”我认为应是让学生心灵的自由放飞,在向生活的拓展中,得到人文的熏陶,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是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觉得语文课既是知识的获得,又是一种美的享受。

五、说学法

新课本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生在读中会主动探求知识,发展个人智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又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六、说教学过程

本文篇幅较长,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勾画出来。

整节课的设计主要由“激趣导入——整体感知——质疑解难——揣摩品味——拓展延伸”五个环节组成。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谜语”内容),谜底是什么?(影子)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首儿歌(多媒体展示儿歌《影子》),听罢这首儿歌,不知大家能否想起儿时玩影子的各种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回忆儿时和伙伴在月夜下关于影子的一篇文章——《竹影》,(师板书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设计意图: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从生活走进语文的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给加点字注音水门汀()撇()蘸()惬意()口头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交流初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教师提示:从不同角度自由谈,例如文章内容、人物活动、环境、主题等)(多媒体展示“竹影图”,配以轻音乐)。

设计意图:①积累词汇;②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朗读,从文章内容、人物活动环境、主题等方面多角度自由谈。教师适时点拨,教给学生方法,将阅读探究引向深入,也训练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质疑解难:请大家速读课文,你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先在小组内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质疑预设:

1、爸爸从孩子的游戏中引入艺术的教育,你认为游戏和艺术有什么关系?

2、怎样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3、以“竹影”为课题,而本文不是以写景为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①②节写了什么内容?能不能删掉?

5、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这是什么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